职业卫生作业答案
职业卫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煤矿井防尘最主要措施是() BA、加强矿井通风B、推广湿式作业C、使用防尘口罩D、测定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正确答案:B2、防护用品的有效性评价是指A、接触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选择的防护用品种类、配备B、接触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选择的防护用品种类、配备、更换、维护、保养、现场监督、记录、管理情况等C、防护用品种类、配备、更换、维护、保养、现场监督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3、对从事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应在()。
A、高温季节过后进行B、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进行C、高温季节进行正确答案:B4、橡胶减振器的固有频率一般不高于()HzA、8B、6C、2D、5正确答案:D5、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CA、急性反应B、亚急性反应C、急性中毒D、慢性中毒E、慢性反应正确答案:C6、下列哪个物质为致癌物。
A、苯B、三甲苯C、甲苯D、二甲苯正确答案:A7、( )是女职工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后最常见的表现A、白带异常B、月经紊乱C、神经衰弱D、乳腺增生正确答案:B8、煤矿从业人员上岗前接受的职业危害健康培训时间不少于( )学时A、8B、12C、4D、2正确答案:C9、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A、放散不同毒性有害物质的生产设备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的应与毒性小的隔开。
B、大量散热的热源(如散热设备、热物料等),宜放在生产厂房外面或坡屋内。
对生产厂房内的热源,应采取隔热措施。
工艺设计。
宜采用远距离控制或自动控制。
C、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设备,应布置在厂房自然通风的天窗下部或穿堂风的上风侧。
D、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宜采用湿式作业。
输送粉尘物料时,应采用不扬尘的运输工具。
放散粉尘的工业建筑,宜采用湿法冲洗措施,当工艺不允许湿法冲洗且防尘要求严格时,宜采用真空吸尘装置。
正确答案:C10、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 )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统称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卫生题库(含答案)

职业卫生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轻轻的往外拉耳塞,它不应该轻易移动。
如果耳塞被轻易拉出,请重新按正确方法佩戴耳塞,耳塞的三分之一部分应在耳道外。
B、当您戴好耳塞后大声说话,您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空洞,您周围的声音将变小。
C、每种耳塞的尺寸以及形状不相同,请选择正确的产品。
确保您得到听力保护及舒适的耳塞佩戴效果。
D、经常检查耳塞是否佩戴良好,如有必要,请离开噪声区域重新佩戴,否则您得不到正确的听力保护。
正确答案:A2、在我国,()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 )A、超限倍数B、职业接触限值C、平均浓度D、阈限值正确答案:B3、甲省乙市某厂员工丙于 2009 年 6 月 2 日收到乙市职业病防治院(有诊断资质)对其诊断结论为“尘肺Ⅰ期”的通知。
丙对此结论不服。
2009 年 7月 2 日,丙可作出哪些选择( )。
A、向甲省职业病防治院(有诊断资质)申请职业病鉴定B、任何部门都不予受理诊断鉴定申请C、向乙市卫生局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D、向乙市职业病防治院申请再诊断正确答案:B4、()是手臂振动病的典型表现,局限于手指末端,随病情发展到全手指变白,发作时间一般 5-10min,最长可达 30min。
( )A、白指发作B、手痛C、感觉障碍D、手麻正确答案:A5、对突发化学品中毒导致呼吸、心搏骤停的患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时,最重要的措施是()。
( )A、建立静脉通道B、心脏按压C、电击除颤D、畅通气道正确答案:B6、《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规定:职业健康检查由( )承担。
A、社康中心B、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C、私立医院D、人民医院正确答案:B7、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小时工作日、40 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 )A、7B、6C、9D、8正确答案:D8、用人单位在收到定期检测报告后()之内,应当将定期检测结果向所在地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职业卫生练习题库+答案

职业卫生练习题库+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毒面具以及滤毒盒均可以长期重复使用。
B、防毒面具配套的滤毒盒适合各种毒物污染的场所。
C、滤毒盒没有失效日期,可以长期保存。
D、防毒面具在佩戴时需要进行气密性检验。
正确答案:D2、对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 ()。
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职业健康检查B、根据单位领导研究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C、根据本单位经济状况决定是否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正确答案:A3、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应当在工作场所及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或设备()附近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A、入口处B、通道C、操作台D、休息区正确答案:A4、经口中毒患者,毒物进入消化道后,多长时间内均应洗胃?A、8小时B、2小时C、6小时D、4小时正确答案:C5、某作业场所清洗岗位正己烷浓度为270mg/m3,正己烷国家标准为100mg/m3,则适合该清洗岗位使用的口罩类型是()。
A、送风过滤式半面罩B、纱布口罩C、自吸过滤式全面罩D、自吸过滤式半面罩正确答案:D6、下列( )项,不是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时候应该提交的资料?A、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B、职工所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报告C、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D、工伤认定申请表正确答案:B7、电工作业的健康检查周期为( )A、3年B、半年C、2年D、1年正确答案:C8、过滤除尘的优点不包括下列哪些?(A)A、适于处理高温高湿含尘气体B、没有污泥处理C、除尘效率高D、运行稳定适应性强正确答案:A9、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I级,()年1次职业健康检查A、3B、2C、1D、4正确答案:B10、诊断职业病最重要的前提条件是A、实验室检查B、现场调查C、职业史D、临床表现正确答案:C11、急性( ) 中毒后在恢复过程可出现“假愈期”。
职业卫生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主要由皮肤进入人体的毒物是()。
A、甲苯、二甲苯B、苯C、三硝基甲苯D、苯胺正确答案:D2、含碘活性炭滤料常用来防哪种毒物中毒()。
A、汞B、一氧化碳C、酸雾D、氨E、有机化合物正确答案:A3、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多种化学毒物和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属危害()的化工行业之一。
A、严重B、一般C、轻微D、较重正确答案:D4、中等强度作业时供氧情况是()。
A、氧需超过氧上限B、氧需不超过氧上限C、氧债几乎等于氧需D、几乎是在无氧条件下正确答案:B5、组合式防护头盔不包括下列哪一种()。
A、防噪声安全帽B、电焊工安全帽C、防毒安全帽D、矿用安全防尘帽正确答案:C6、使用侧窗采光时,厂房的进深一般不宜超过窗高(从窗上沿到地面的高度)的几倍()。
A、3倍B、5倍C、4倍D、2倍正确答案:D7、下列叙述中是生物效应剂量的是()。
A、作用到某靶器官的量B、机体所能承受的毒物的量C、某一毒物累积到某器官的量D、蓄积于机体的毒物的量正确答案:A8、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可理解为在该负荷下能够连续工作()小时,不至于疲劳。
A、2小时B、4小时C、12小时D、8小时E、6小时正确答案:D9、反映振动强度对人体作用关系最密切的指标是()。
A、振幅B、速度C、加速度D、位移正确答案:C10、即使是最紧张的脑力劳动,全身能消耗量的增高也不超过基础代谢的()。
A、5%B、1%C、10%D、20%E、15%正确答案:C11、间皮瘤的发生与石棉的种类有关,致间皮瘤程度最严重的是()。
A、温石棉B、青石棉C、闪石棉D、铁石棉正确答案:B12、高温中暑发病机制中,()是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
A、热衰竭B、热痉挛C、热射病D、日射病正确答案:B13、下列哪项不是预防职业安全事故的干预措施()。
A、工程措施B、卫生保健措施C、经济措施D、教育措施E、强制措施正确答案:B14、哪种物质中毒后,可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症状,有些患者还出现鼻出血、声音嘶哑,或引起过敏性哮喘?()A、砷及其化合物B、汞及其化合物C、四乙基铅D、铬及其化合物正确答案:D15、长时间暴露于低浓度的(),会过敏,发生突发性急性哮喘病。
职业卫生练习题+答案

职业卫生练习题+答案1、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气答案:C2、引起硅酸盐尘肺的粉尘有A、滑石、云母、石墨B、水泥、云母、石墨C、滑石、水泥、石墨D、滑石、水泥、云母答案:D3、硅沉着病诊断分期的最主要依据是()A、接触矽尘的职业史B、X线胸片C、矽尘的浓度D、实验室检查答案:B4、在工作场所中臭氧的最高允许浓度为()mg/m³A、0.1B、0.2C、0.25D、0.3答案:D5、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而慢性中毒主要为()系统的损害。
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造血系统D、泌尿系统答案:C6、农民肺属于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引起农民肺的粉尘是A、棉、麻等植物性粉尘B、霉变枯草粉尘C、田间飞扬的粉尘D、粮谷粉尘E、飞扬的人畜粪肥粉尘答案:B7、常用机械通风系统的构成,除外A、空调设备B、通风机、通风管C、排气罩D、净化设备答案:A8、矽肺病人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
A、胸闷B、气短C、胸痛D、咯血答案:B9、下列属于刺激性气体的是( )。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气答案:C10、可吸入性粉尘是指粒径为()的粉尘A、粒径≤0. 4umB、粒径≤1umC、粒径≤2umD、粒径≤5pmE、粒径≤15um答案:E11、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工作及温度在( )的作业场所工作。
A、32℃以上B、33℃以上C、34℃以上D、35℃以上12、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图形、警示线、警示语句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A、《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B、《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D、《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答案:D1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职业卫生试卷答案卷

职业卫生考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0×3分=30分)1、凡是从事多种作业或在多种劳动环境中作业的人员,应按其(B )的工种和劳动环境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如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在从事其他工种作业时或在其他劳动环境中确实不能适用的,应另配或借用所需的其它劳动防护用品。
A.次要作业B.主要作业C.其他作业2、若空气污染物同时刺激眼睛或皮肤,或可经皮肤吸收,或对皮肤有腐蚀性,应选择(C ),并采用防护措施保护其他裸露皮肤;选择的呼吸防护用品应与其他个人防护用品相兼容。
A.半面罩B.开放型面罩C.全面罩3、进入有害作业场所前,应先佩戴好呼吸防护用品。
对于密合型面罩,使用者应做佩戴(C )检查,以确认密合。
A.透光性B.透水性C.气密性4、在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过程中感到异味、咳嗽、刺激、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应(B)离开有害环境,并应检查呼吸防护用品,确认并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进入有害环境,若无故障存在,应更换有效的()。
A.清理工作现场后过滤元件B.立即过滤元件C.立即防护面罩5、个人专用的呼吸防护用品应(A )清洗和消毒,非个人专用的应()清洗和消毒。
A.定期每次使用后B.每次使用后定期C.每天定期6、个人防护用品领用实行(B )制,从而保证劳动者配备与其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相适应的个人防护用品的权利,同时劳动者有规范正确佩带并接受()的义务。
A.一人一份监督B.使用者签名监督C.一人一份检查7、佩戴一次性防护面具时,遮盖住(A )、()和下颚,吸气时防毒面具应该有塌陷状,呼气时在面具周围不应该漏气。
A.鼻子口B.鼻子耳朵C.口两颊8、个体防护用品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B)。
A.可靠手段B.主要手段C.有效手段9、从事噪声作业应佩戴什么防护用品?(C )A.工作服B.安全帽C.耳塞或耳罩10、清除电焊熔渣或多余的金属时,应怎样做才能减少危险?(B )A.清除的方向须靠向身体B.佩戴眼罩和手套等个人防护器具C.须开风扇,加强空气流通,减少吸入金属雾气二、填空题(12×4分=48分)三、判断题(12×2分=24分)1、过滤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劳动环境和低浓度毒污染环境中使用。
职业卫生习题与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LDPE是什么()A、低密度聚乙烯B、线性低密度聚乙烯C、高密度聚乙烯D、聚丙烯正确答案:D2、防护用品的有效性评价是指A、以上都不是B、接触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选择的防护用品种类、配备、更换、维护、保养、现场监督、记录、管理情况等C、防护用品种类、配备、更换、维护、保养、现场监督D、接触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选择的防护用品种类、配备正确答案:B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铅及其化合物中毒属于( )。
A、职业性皮肤病B、职业性肿瘤C、职业性化学中毒D、其他职业病正确答案:C4、《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规定,在有毒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和( )。
A、警示标识、中文警示说明B、告知卡、警告说明C、警示标识、警示说明D、告知栏、警示说明正确答案:A5、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由下列哪个部门颁布()。
A、国家技术监督局B、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国家应急管理部门D、国务院正确答案:B6、石棉接触工人在痰中发现石棉小体,说明A、该工人必须被诊断为石棉肺B、该工人有过石棉接触C、该工人可以诊断石棉肺D、典型的石棉肺的病理表现正确答案:B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规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是A、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症B、职业禁忌症,其他疾病或异常C、职业病、职业禁忌症D、职业、疑似职业病正确答案:A8、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逸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
A、中间层B、都可以C、上层D、下层正确答案:C9、可吸入性粉尘是指粒径为()的粉尘A、粒径≤5pmB、粒径≤1umC、粒径≤15umD、粒径≤2umE、粒径≤0. 4um正确答案:C10、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 )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职业卫生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职业卫生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共59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TNT环境作业的职业禁忌症。
A、高血压B、全身性皮炎C、青光眼D、肝炎正确答案:A2.矽肺胸片中,不规则小阴影的病理基础是A、团块状纤维化B、间质纤维化C、大结节D、小结节正确答案:B3.微波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是A、再障B、白血病C、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D、血小板减少E、贫血正确答案:A4.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
A、安全区B、危险区C、泄险区D、D隔离区正确答案:C5.当环境温度高于人体表温度时,机体主要的散热途径为A、传导B、蒸发C、对流D、辐射正确答案:B6.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我国现行法定职业性尘肺A、矽肺B、石棉肺C、铍尘肺D、炭黑尘肺E、云母尘肺正确答案:C7.()教授是我国职业医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A、何凤生B、周恒铎C、吴阶平D、吴执中正确答案:D8.本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以外的单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其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参照本法执行。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A、正式工B、临时工C、劳务派遣D、合同工正确答案:C9.能导致ARDS的是A、一氧化碳B、氯气C、氰化氢D、二氧化氮正确答案:B10.有下列疾病的人,不得从事粉尘作业A、活动性肺结核B、支气管哮喘C、慢性胃炎D、严重心脏疾病E、以上全部正确答案:E11.职业性致癌物包括A、确认致癌物B、可疑致癌物C、潜在致癌物D、动物致癌物E、A、B、C三项正确答案:E12.矽肺胸片中,大阴影的病理基础是A、小结节B、团块状纤维化C、间质纤维化D、大结节正确答案:B13.下列哪项不属于潜在致癌物A、钴B、铬C、硒D、锌正确答案:B14.我国法律规定妇女禁忌从事劳动强度达到()级的劳动。
A、ⅢB、ⅣC、ⅡD、Ⅰ正确答案:B15.人体各部位中,以()对电离辐射的反应最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培训课堂教学思考作业题(评价员)1、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应如何选择?答:(1)产生工频电磁场的设备安装地址(位置)的选择应与居住区、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使上述区域电场强度最高容许接触水平控制在4kV/m。
2、高温车间的纵轴向及其夹角有何要求?答:高温车间的纵轴宜与当地夏季主导风向相垂直。
当受条件限制时,其夹角不得<45°。
3、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哪些生产方式?答: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4、凡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及其集中采暖设施有何要求?答:凡近十年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的月数≥3个月的地区应设集中采暖设施,<2个月的地区应设局部采暖设施。
当工作地点不固定,需要持续低温作业时,应在工作场所附近设置取暖室。
5、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车间的容积及人均新风量有何要求?答: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 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如所占容积>20m3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3/h。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6、局部通风除尘、排毒系统排风净化后循环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浓度有何要求。
答:对于局部通风除尘、排毒系统,在排风经净化后,循环空气中粉尘、有害气体浓度大于或等于其职业接触限值的30%,不宜采用循环空气。
7、对全面通风的评价,主要采用室内哪些技术指标评价通风效果。
答:全面通风的效果取决于通风换气量和车间内的气流组织两个因素。
8、作业地点什么情况下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
答:当作业地点日最高气温≥35℃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高温作业时间。
9、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哪几类。
答: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耳帽等三类。
10、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公布哪些事项。
答: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11、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作业人员持续接触时间及次数有何规定?答:当CTWA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12、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其功能分区有哪能几种?答:工业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应明确功能分区,可分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
13、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哪几类。
答: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防尘口罩和防毒口罩(面具)两大类,按功能又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14、按照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通风系统可分为哪几种。
答:按照通风系统的作用范围,通风系统可分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按照通风系统的工作动力分类,通风系统可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15、游离SiO2含量达到多少比例属于矽尘?答:游离SiO2含量超过10%的无机粉尘称为矽尘。
1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编制阶段。
17、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进行评价时,重点描述哪些内容。
答: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进行评价时,重点描述周围地区环境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作业人员可能产生的危害及项目本身对周围的影响,以及卫生防护距离等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18、建设项目选址评价,主要采用什么评价方法?答:对于建设项目选址的评价,主要采用检查表法,即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编制检查表,根据建设项目选址情况,结合气象、水文、社会环境等资料,评价建设项目的选址是否符合要求。
19、何谓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答:全年最小频率风向指的是全年中各风向中频率出现最少的风向。
20、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
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如何布置?答:放散大量热量或有害气体的厂房宜采用单层建筑。
当厂房是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高层。
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工作环境。
21、石棉可对人体导致什么疾病?答:石棉可导致石棉肺、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
22、苯、甲苯和二甲苯对人体可引起哪些疾病,作业场所的职业卫生标准限值是什么?答:在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结合的异常气象条件下,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场所。
24.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主要采取哪些生产方式,有何要求?答:对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含露天作业的工艺设备),应优先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
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设备和管道应采取有效的密闭措施,密闭形式应根据工艺流程、设备特点、生产工艺、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维修等因素确定,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和净化措施。
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25.何谓工作场所?答: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26.何谓类比法?答:通过对与拟评价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检测以及对拟评价项目有关的文件、技术资料的分析,类推拟评价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对职业病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预测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的方法。
27.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的是什么?答: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28.不足以引起生物体电离的电磁辐射的非电离辐射波长是多少?答:非电离辐射是指波长大于100纳米的电磁波。
29、哪些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由甲级资质的机构承担:答:下列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必须由取得甲级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一)国务院及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建设项目;(二)核设施、绝密工程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三)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设项目;(四)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项目。
30、何谓低温作业?答:平均气温≤5℃的作业。
31、事故通风的风量如何确定,其换气次数有何要求。
答:事故通风宜由经常使用的通风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共同保证,但在发生事故时,必须保证能提供足够的通风量。
事故通风的风量宜根据工艺设计要求通过计算确定,但换气次数不宜<12次/h。
32、工作场所每名工人所占车间容积有何要求?答: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 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如所占容积>20m3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3/h。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33、微波的频率范围是多少?答: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波长为1m-1mm范围内的电磁波。
34.何谓WBGT指数,采用哪些参数。
答: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WBGT 是由黑球、自然湿球、干球三个部分温度构成的,它综合考虑空气温度、风速、空气湿度和辐射热四个因素。
35、哪些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为最高容许浓度?答:最高容许浓度主要针对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36、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哪些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答:按照划分的评价单元,在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的基础上,识别拟建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以及建设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理化性质与分布,并分析其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工作地点及其作业方法、接触时间与频度,以及可能引起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等。
37.工作场所每名工人所占容积小于多少的车间,每人每小时需要的新鲜空气量数值是多少?答:工作场所的新风应来自室外,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风量应满足下列要求:非空调工作场所人均占用容积<20 m3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如所占容积>20m3时,应保证人均新风量≥20m3/h。
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人均新风量≥30m3/h。
洁净室的人均新风量应≥40m3/h。
38.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达到哪些要求?答:用人单位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除应当符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卫生要求外,还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 2、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业场所隔离; 3、设置有效的通风装置;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易造成急性中毒的作业场所,设置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 4、高毒作业场所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用人单位及其作业场所符合前两款规定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发给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方可从事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
39.简述选择类比工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选择类比工程应当遵循的原则1.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辅材料2.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3.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艺4.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规模40、简述选择和设计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答:遵循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技术措施的优先顺序1.以无毒代替有毒,低毒代替高毒,优先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小的工艺和物料。
2.改良生产工艺和作业方法你,减少有害物的泄漏和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