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秋电大《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答案

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5道试题,共25分。
)1.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A.伽莫夫B.哈勃C.康德D.爱因斯坦2.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B.阿拉伯语C.汉语D.俄语3.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动荡B.瘟疫流行C.文化上的不适应D.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4.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中国人祖先的 DNA比较特殊C.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5.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B.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C.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D.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6.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廉价性、实用性B.再生性、广泛性C.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可获得性、可交换性7.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人力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森林资源8.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B.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C.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9.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通过之后才发生的。
A.《世界自然保护大纲》B.《我们共同的未来》C.《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D.《京都议定书》10.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1992 年 6 月 3 日至 14 日在()报告 ,并获得第42 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 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A.巴西里约热内卢B.法国巴黎C.英国伦敦D.日本东京11.血缘家庭是人类社会()社会组织。
最新电大人类与社会任务13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人类与社会》任务1-3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人类与社会》形考共有3个任务,任务1、任务2是客观题,任务3是主观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25 分。
)1. 提出闻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A. 伽莫夫B. 哈勃C. 康德D. 爱因斯坦2. 目前世界上利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B. 阿拉伯语C. 汉语D. 俄语3. 驱动人口迁移的要紧因素是()。
A. 政治动荡B. 瘟疫流行C. 文化上的不适应D.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4. 目前,支持中国人的先人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要紧证据是()。
A. 中国人先人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 中国人先人的DNA比较特殊C. 中国人先人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 中国人先人的语言比较特殊5. 咱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B.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C.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D.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6. 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A. 廉价性、有效性B. 再生性、普遍性C.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 可取得性、可互换性7. 英国是工业化最先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依托的要紧资源是()。
A. 人力资源B. 土地资源C. 矿产资源D. 丛林资源8. 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发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种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9. 可持续进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闻名的()报告,并取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以后才发生的。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人类与社会》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 )。
A.牛顿 B.达尔文C.哥白尼、 D.康德2.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 )。
A.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B.人的生活条件的变化C.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 D.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3.英国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
A.森林资源 B.气候资源C.人力资源 D.矿产资源4.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于( )。
A.1996年 B.1995年C.1947年D.1944年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
4小题共48分)1.什么是血缘家庭?2.什么是“地理大发现”?它取得了哪些成果?3.原始社会末期产生阶级的主要条件有哪些?4.什么是图腾崇拜?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6分)具体论述城市化的发生动力。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分)知识经济又被称为“新经济”,请举例分析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D 2.D 3.D 4.B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
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
4小题共48分)1.什么是血缘家庭?答:血缘家庭是在同辈分内部发生两性关系的婚姻集团,又称作等辈婚或兄妹婚,是群婚制的最初阶段。
(5分)它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生活单位。
(3分)作为一种婚姻制度,血缘家庭排除了不同辈分的直系血亲之间的性关系。
《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人类与社会》形成性练习答案作业1一、选择题1、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D)2、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D)3、资源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是(C)4、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C)5、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A)6、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是(C)二、名词解释1、宇宙大爆炸—1948年美国物理学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宇宙为什么会膨胀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宇宙最初处于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微体状态,这种微体在150亿年以前的一次爆炸性事件后开始变化,我们今天的宇宙空间和物质是从这个时刻启始发展的。
2、婚姻----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过程。
这样一个过程包括:择偶过程、嫁娶过程、维持适应过程、解体过程。
这一过程通过一•定的仪式以及由婚姻所衍生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3、英美法系…也称英吉利法系,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融入罗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商法的若干原则而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是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强制推行英国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4、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起,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不仅生产技术发生重大革命。
生产力大大提高,而且使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三、简答题1、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答:(1)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肘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无毛或少毛,没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及其相似。
(2)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骼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
(3)从一些基本生理现象上看,猿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雌猿有月经等。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人类与社会》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 )。
A.牛顿 B.达尔文C.哥白尼、 D.康德2.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 )。
A.人的思想观念的变化B.人的生活条件的变化C.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 D.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3.英国在其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
A.森林资源 B.气候资源C.人力资源 D.矿产资源4.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于( )。
A.1996年 B.1995年C.1947年D.1944年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
4小题共48分)1.什么是血缘家庭?2.什么是“地理大发现”?它取得了哪些成果?3.原始社会末期产生阶级的主要条件有哪些?4.什么是图腾崇拜?三、论述题(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16分)具体论述城市化的发生动力。
四、分析题(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具体问题。
20分)知识经济又被称为“新经济”,请举例分析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括号内。
每小题4分,共16分)1.D 2.D 3.D 4.B二、简答题(答出要点即可。
不必展开论述。
每小题12分。
4小题共48分)1.什么是血缘家庭?答:血缘家庭是在同辈分内部发生两性关系的婚姻集团,又称作等辈婚或兄妹婚,是群婚制的最初阶段。
(5分)它既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生活单位。
(3分)作为一种婚姻制度,血缘家庭排除了不同辈分的直系血亲之间的性关系。
人类成长与社会形考作业二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平时作业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B )理论认为择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婚姻本身就是一个交易的过程。
A.互补需要B.交换C.角色D.价值2. 青春期的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特征或者说是缺陷在于:( A )。
A.生理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度B.社会的成熟度大大超过了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速度C.心理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生理和社会的成熟度D.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同步3.( A )是儿童或青少年由于相近的年龄和相同的社会地位而结成的一个小团体。
A.同龄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弱势群体4. 幼儿期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发展表现在( B )的形成。
A.自我意识B.自我评价能力C.社会性别D.逻辑思维能力5.调查显示,现代人一生的情绪低潮期在( C )。
A.童年B.青年C.中年D.老年6.失范理论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是:( D )。
A.涂尔干B.弗洛伊德C.霍华德·贝克D.罗伯特·默顿7.如果把人的一生与一年四季相比拟,老年期相当于( D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8.自我意识的产生在( B )。
A.胎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儿童期9.“十月怀胎”,是从母亲最后一次经期来计算的,这个时间约有( B )。
A.266天B.280天C.300天D.305天10.(C)意味着“第二次心理诞生”。
A.幼儿期B.儿童期C.青春期D.青年期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标签理论对犯罪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其中以( AD )为主要代表。
A.埃德文·勒门特B.罗伯特·默顿C.涂尔干D.霍华德·贝克2.中年期的家庭调适同时表现在:( BCD )。
A.对兄弟姐妹的调适B.对老年父母的调适C.对青年子女的调适D.夫妇双方自身的调适3.在具体研究年龄过程中,至少涉及以下几种不同的年龄:( ABCD )。
A.生理年龄B.功能性年龄C.心理年龄D.社会年龄4.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达到老龄化的指标主要有:( ABCD )。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1. 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政策。
: 抑商; 重商主义; 重本轻末; 闭关锁国""2.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
: 贵金属的开采; 商品流通量的扩大; 地理大发现; 殖民扩张""3. 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的突破性变革。
: 自动化装置; 转向装置; 蒸汽机; 动力系统""4.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
: 杜蒙;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 季雯; 齐柏林""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
: 自主经营; 成为市场主体; 独立的产权; 积极参与竞争""6. 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
: 崇拜偶像; 崇拜祖先; 崇拜自然; 崇拜神灵""7. 世界三大宗教是()。
: 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神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8. 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宗教是()。
: 犹太教; 印度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柏林危机的出现""10.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美国实力的衰落; 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11. 1955年召开的(),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 万隆会议; 开罗会议; 日内瓦会议; 雅尔塔会议""12. 1968年,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为借口,公然出兵占领了(),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体。
国开《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2辅导资料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2说明:形考任务2是“第七章社会政策与人类行为”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著名的概念是:()。
A.自我C.生理需要D.超我2.在现代工业社会中,O家庭越来越普遍,扩大家庭越来越少。
A.核心家庭8.联合家庭C.单亲家庭D.丁克家庭3.就我国而言,正式的学校产生于()。
A.夏朝B.唐朝C.明朝D.清朝4.人的行为有很多种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
按照是否合乎(),可以将人的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
A.需要B.规范C.逻辑D.规律5.赋权理论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流派,认为案主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的制度性隙碍8.案主的个体性错误C.案主的社会地位低D.案主的无意识6.性别歧视者常犯的错误是以偏盖全,过分强调:OA.生理性差别B.心理性差别C.社会性差别D.环境差别7.社会政策研究的正式渊源始自于1837年()学者组织的“社会政策研究会”。
A.美国8.德国C.英国D.中国8.美国社区研究中的代表人物一一林德夫妇的代表作是:()。
A.《社区与社会》B.《小城镇研究》C.《人文区位学》D.《中镇》9.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是:()。
A.机遇B.赋权C.优势D.生态10.在对正式结构组织的研究中,()是一种核心研究对象。
A.科层制B.公司制C.首长负责制D.非政府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晏阳初B.梁漱溟C.费孝通D.吴文藻2.“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目标可以解析为:()。
A.强化性别意识B.注重性别分析C.维护性别公正D.推动性别发展3.美国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将学校的主要功能归纳如下:()。
A.传播文化C.发展自我4.以下各项中体现自然环境对人类影响的有:()。
A.愚公移山B.南方人细腻,北方人豪放C.沙尘暴令“北雁南飞”D.精卫填海5.男性歧视的主要表现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2017秋《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25 分。
)1. 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D)政策。
D. 重商主义2. 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 A)。
A. 地理大发现3. 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B)的突破性变革。
B. 动力系统4.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A )。
A.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A)。
A. 独立的产权6. 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A)。
A. 崇拜自然7. 世界三大宗教是(D)。
D.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8. 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宗教是( C)。
C. 伊斯兰教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C)。
C.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10.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 A)。
A.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1. 1955年召开的(C ),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C. 万隆会议12. 1968年,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为借口,公然出兵占领了( A ),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体。
A. 捷克斯洛伐克13.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是在(C)年10月。
C. 199014. 早在1953年12月,(C)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基础,获得印度方面的赞同。
C. 周恩来15. 当今世界,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激化,( A)已成为危及世界和平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A. 恐怖主义16. 在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C) C. 欧洲联盟17.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外源式、防御性的现代化,它的起点是( A)A. 洋务运动18 人类社会出现现代化变革的前提条件最早是在西欧、主要是在( D)出现的。
D. 英国19. (B)年11月11日,在阿联酋的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200120. 1996年,(D)在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首次给予了明确的定义。
D.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21.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各国都在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其共同点是加强(C)的发展C. 科技和教育22. 在人类文化起源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B)B. 人的劳动23. (A)有利于打破文化系统之间交流的屏障,为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大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A. 信息传输手段的变化24. 一方面,人类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C)的特征。
C. 多元性2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化发展的原因(D) D. 不同语言之间的矛盾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交通运输事业的巨大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
(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每一项进步必然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变革性进步。
(3)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2. “雅尔塔体制”对于世界政治有何意义?答: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3. 什么是民俗?它是如何形成的?答:民俗,一般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殊文化。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情风俗。
民俗是约定俗成的,即在俗民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种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实践的陶冶,逐步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接受,取得了俗民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4.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答: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有三个:第一,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第二,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第三,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三大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第一,非歧视原则;第二,市场开放原则,实行贸易自由化;第三,公平贸易原则;第四,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
5. 如何认识文化冲突的意义?答: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它促成了文化的分化,打破了旧的文化体系,诞生出新的文化体系;它导致了文化的整合,使不同的文化系统在矛盾冲突过程中相互吸引、融合,以至于逐步趋于一体化。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论述题(共 3 道试题,共 45 分。
)1. 结合实例论述宗教的本质特征。
答:(1)宗教的本质: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 由此可见,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
(2)宗教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
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它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它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异化,它是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心甘情愿地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社会组织。
第二,它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反映了人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
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的唯心主义体系。
第三,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
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它为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关注的是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用虚幻的自我安慰来充当“人民的鸦片”。
如以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创立的伊斯兰教为例,“伊斯兰”的阿拉伯语的意思就是“顺从”,立教之初,穆罕默德就被奉为先知,信徒要以顺从安拉的意志为已任。
联系当前阿拉伯半岛的派系斗争,和世界上恐怖活动的出现,就可认清宗教的本质。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结合实际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它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但是,整个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地区冲突不断出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虽然世界大战并没有发生,但距离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目标,还差得很远,维护世界和平依然是世界人民的重大责任,是当前的一个基本潮流。
发展问题主要是要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也就是要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调整。
战后,世界经济虽有发展,但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至今依然是维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基础,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根源。
要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必须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应打破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一个公正、合理、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
寻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实现各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样,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保障。
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缩小世界贫富差距,也是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3.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答:一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
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报告,经济全球化应该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等,也就是使货物、服务、生产要素能够更加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使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系的过程。
它的特点是贸易、生产与经营、金融的全球化。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的世界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有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异的消极效应;既提供了利用外资、技术和世界市场,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自己工业化水平的机遇,又使自己的经济命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别人手中。
国际贸易或金融市场出现变动时就可能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严重的危机。
因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场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消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有陷入困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