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关于热爱生命名人故事

三一文库()〔关于热爱生命名人故事〕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你对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知道的有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篇一:邰丽华,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演员,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
这位两耳失聪的女孩,用生命演绎的舞蹈感动了国人。
家住湖北宜昌的邰丽华,小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失去了听力,从此进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
律动课上,老师踏响木地板的震动,启蒙了她对音乐的痴迷,而被她称作“看得到的音乐”的舞蹈也从此成为她生命的亮色——她赖以表达内心世界的语言。
2015年3月在波兰,一支《雀之灵》舞动了全场观众的心,当他们知道邰丽华听不到自己的掌声时,流下了伤心的泪。
邰丽华先后出访过20多个国家,在国内外演出数百场,第1页共3页以其“孔雀般的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
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她领舞的群舞——千手观音,让几亿中国人从热闹中沉思、感动。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
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淡若水的“孔雀仙子”、“观音姐姐”仍在孜孜以求地跳着人生这出大舞。
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篇二: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
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
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秋的济南付秀莹]秋的济南
![[秋的济南付秀莹]秋的济南](https://img.taocdn.com/s3/m/cdd1dd2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11.png)
[秋的济南付秀莹]秋的济南第一篇秋的济南: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霍金:轮椅上的勇士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
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着名的《时间简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
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常人的毅力。
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
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8则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8则不幸的贝多芬吧……呐喊之后便是愤怒的诅咒,他诅咒大自然造物主加在他身上的不幸。
然而,贝多芬只能在无人的旷野中呐喊,只能撕扯着自己的头发诅咒,因为他害怕。
他没有勇气向人们宣告自己是聋子,没有勇气去迎接朋友们的同情安慰和憎恨他音乐创作的仇敌们的讥讽与嘲笑,贝多芬宁愿独自一人忍受痛苦。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四):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
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
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之后,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着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
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
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着,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有关热爱生命的故事(5篇)

《有关热爱生命的故事》有关热爱生命的故事(一):热爱生命的故事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
到这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
这确实是个意外。
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十分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
就算是明白自我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我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下期望。
3年来,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我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期望!有关热爱生命的故事(二):热爱生命的故事海伦凯勒美国着名作家和教育家。
1882年,她一岁多,因为发高烧,脑部受伤,此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之后,连话也说不出。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长大。
七岁那年,家里为她请了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
沙利文小时候眼睛也差点失明,了解失去光明的痛苦。
在她辛苦的指导下,海伦用手触摸学会手语,摸点字卡学会了读书,用手摸别人的嘴唇,最后学会说话了。
苏利文老师为让海伦接近大自然,让她在草地上打滚,在田野跑跳,在地里埋下种子,爬到树上吃饭;还带她去摸摸刚出生的小猪,到河边玩水。
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1936年,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的老师离开人间,海伦十分悲哀。
她明白,没有老师的爱,就没有这天的她,决心要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
于是,海伦跑遍美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为残障的人到处奔走,全心全力为那些不幸的人服务。
1968年,海伦八十七岁去世,她终生致力服务残障人士的事迹,传遍全世界。
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

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珍爱生命是一种珍贵的品质,人们应该懂得如何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的,它的存在和价值无法计量。
因此,珍惜和尊重生命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以下是一些珍爱生命的名人素材。
1.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马丁·路德·金是美国著名的民权领袖和非暴力抗议者。
他以非暴力、公正和自由的方式领导并鼓励黑人争取平等和公民权利。
马丁·路德·金在其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中,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渴望实现平等的愿景。
他的成就和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全世界,他的理念展示了珍爱生命和追求公正的重要性。
2.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尼尔·阿姆斯特朗是美国著名的宇航员,他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在1969年阿波罗11号的任务中,他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他的一句名言“这是一小步人类,一大步人类”的话语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尼尔·阿姆斯特朗的壮举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和珍惜生命的奇迹。
3.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安妮·弗兰克是二战期间犹太人被纳粹迫害的受害者之一,她的日记《安妮日记》见证了她在荷兰被纳粹迫害期间的困境和内心的挣扎。
尽管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她依然充满了对生命的希望和珍惜。
她的日记成为了对生命和希望的永恒见证,让人们认识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有珍贵的生命存在。
4.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迈克尔·杰克逊是美国著名的音乐家和歌手,他被认为是流行音乐的“国王”。
杰克逊在他的作品中传达了对生命和和平的强烈呼唤。
他的歌曲《黑与白》中提出了超越种族和文化的和平与宽容的理念,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
杰克逊鼓励人们通过音乐和艺术来创造和分享爱和和平的力量。
5.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南丁格尔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护士和社会改革者,她致力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救助伤员。
2019年身残志坚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身残志坚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活着就是最大的快乐。
在任何时候,都不要选择放弃生命,因为只有活着,在有存在的价值。
本文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身残志坚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一、霍金:轮椅上的勇士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下,跃入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着名的《时间简史》,探索出宇宙的起源。
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二、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
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着名作家和教育家。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作文素材]有关于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
![[作文素材]有关于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f316eca915f804d2a16c1d0.png)
[作文素材]有关于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有关于热爱生命的名人故事为生命画一片树叶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
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
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
希望是人类生活的一项重要的价值。
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有个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
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后快走不动了。
爸爸就从兜里掏出5枚硬币,把一枚硬币埋在草地里,把其余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说:“人生有5枚金币,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现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里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里,你要一点点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来,这样才不枉人生一世。
今天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将来也一定要走出草原。
世界很大,人活着,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让你的金币没有用就扔掉。
”在父亲的鼓励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
长大后,阿巴格离开了家乡,成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温馨提示: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泽地。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起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张海迪个人励志名人事迹5篇

张海迪个人励志名人事迹5篇张海迪个人励志名人事迹【篇1】今天,我读了一篇有关乐观顽强的名人故事《张海迪》。
这篇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张海迪5岁的时候就得了脊髓血管瘤,10岁前动过三次大手术,她的第二胸椎以下全部失去了知觉,成了严重的高位截瘫患者。
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不但以常人难以想象的乐观精神顽强的与病魔进行斗争,而且以超人的意志自学了小学、中学的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
她还自学了医学,学会针灸,能为病人看病。
你们相信吗?他是一位残疾人,就能自学那么多的东西,我们这些正常人呢?而且张海迪有许多本散文集出版,她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不但在中国出版,还在日本和韩国出版,并荣获全国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以前,我总是遇到困难就退缩,把问题丢给爸爸、妈妈和其他人。
今天我读完这篇故事后,我要像张海迪学习,以乐观顽强的精神去面对困难。
有一句话说得好: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我相信以张海迪为榜样,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张海迪个人励志名人事迹【篇2】我非常敬佩张海迪,所以,我也读了一些关于张海迪的故事:张海迪小时候是个快乐、活泼的孩子,可是在她五岁时突然患上了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五年中做了三次大手术,最后只好高位截瘫。
刚开始,张海迪每天都哭喊,可是后来,妈妈给他讲了很多关于英雄的故事,他又变得坚强起来,她学习刻苦,还默默地对自己说:我要向学校里的孩子一样,认真完成作业!在下放的农村,张海迪当起了老师,后来,她开始了自学医术,先后读了十几本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为群众无偿服务。
在病魔的威胁下,张海迪更加珍惜自己的分分秒秒,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去延长生命。
先后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美丽的英语》及翻译《海边诊所》等一百多万字作品。
她在日记中写到:“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
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
1882年,她一岁多,因为发高烧,脑部受伤,此后,她的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后来,连话也说不出了。
她在黑暗中摸索著长大。
七岁那年,家里为她请了家庭教师,也就是影响海伦一生的沙利文老师。
海伦在老师爱的关怀下,竟然克服失明与失聪的障碍,完成了大学学业。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一次,霍金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大约48小时后,他又回到了办公室投入工作。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海伦—凯勒的成长故事:
海伦.凯勒(1880---1968年),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1955年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妇女。
她一生共出的专著有14部,其中《我生活的故事》被翻译成五十多种文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880海伦凯勒出生于美国南部。
一岁半以前,她曾是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女孩。
可是,突如其来的一场高烧引起的并发症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
紧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成了一个真的聋哑人。
在黑暗寂寞的世界里,小海伦的生活一片混沌,她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药可救的废物。
可是,她的父母和亲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给予了她更多的爱。
1887年,一个最重要的影响海伦凯勒一生的人来到身边,这个人就是安.曼丝福.沙莉文。
她不仅在学习上是海伦的老师,而且在生活上也是她的好友,给了海伦无尽的爱和帮助,她首先带着海伦去触摸身边的各种物品,使她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了一个具体的感识。
海伦在8岁时,进入了波士顿的盲校学习。
在校期间,她在著明声学专家沙拉郝拉的指导下,学习用触摸嘴唇的方法练习发声。
经过无数次的练习,海伦凭着顽强的毅力,终于说出了第一个完整而且发音清楚的名句子。
这对于一个聋哑人来说,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时间,小小年纪的海伦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物。
海伦16岁时,为了得到更高的教育,她萌发了上大学的念头,并且选择了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
经过三年的艰苦学习后,海伦终于取得了哈佛大学的入学资格。
进入大学后,海伦对知识的渴求比常人更强烈。
当别的同学在外面玩时,她却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学习。
最后,海伦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拉多克利夫学院毕业,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掌握五种文字的著明作家和教育家。
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