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后期田间管理要注意什么

合集下载

水稻后期管理的关键措施

水稻后期管理的关键措施

水稻后期管理的关键措施
一、防灾抗灾
水稻生育后期是台风、暴雨、异常低温、极端高温的频发季节,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意识,时刻关注天气信息,对稻田不配套的田块,要清理内外三沟,确保能灌能排,提高抗灾能力。

二、肥药混喷
水稻抽穗至成熟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80%以上的籽粒产量来自于抽穗后的光合产物。

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采用肥药混喷,一能延缓功能叶衰老,二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面光合效率,三能加快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促进籽粒灌浆结实。

三、病虫害防治
水稻后期要以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为主要防治对象,兼治稻飞虱和螟虫。

当前要抢抓晴好天气用药,喷药后4小时内遇雨要补喷,要用对药种,用准药量,用足水量,提高防效。

1。

河南: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河南: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河南:水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当前,我县水稻已进入孕穗期,为争取今年水稻丰收,应注意水稻中后期管理。

一、水分管理
1、足水孕穗、抽穗、开花,拔节后进入孕穗期,保持3――5厘米浅水层,勤灌水;抽穗、扬花期,稻田必须建立3――5厘米水层不断水。

2、湿润灌浆,齐穗后干湿交替,以湿为主,湿润灌浆。

3、蜡熟末期落干,成熟收获前3――5天断水落干,做到晚断水养老稻,提高稻米品质。

二、追肥
1、准时施保花肥,剑叶露尖时施保花增粒肥,每亩施尿素3――4.5千克。

2、喷施叶面肥,抽穗初期、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400倍液,或喷施多元微肥稀释液。

三、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纹枯病:每亩用20%井冈霉素可溶粉剂25――37.5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7.5――50克或10%己唑醇悬浮剂30――50克兑水喷雾。

2、稻飞虱:每亩用25%噻嗪酮异丙威可湿性粉剂25――35克或10%醚菊酯悬浮剂50――70克兑水喷雾。

3、螟虫:每亩用25%毒?唑磷乳油80――100克兑水喷雾。

4、稻瘟病: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
或30%稻瘟灵乳油100――150克或40%稻瘟灵乳油80――100克或20%稻瘟酰胺悬浮剂60――100克兑水喷雾。

5、稻曲病:破口前5――7天,每亩用25%咪鲜胺乳油50――60毫升或10%己唑醇悬浮剂30――50克兑水喷雾,同时可兼治稻瘟病、纹枯病等。

水稻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
建立示范基地
建立水稻后期田间管理示范基地,引导农民学习 和应用先进技术。
提高农民技术水平
增强科技意识
01
通过宣传和教育,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他们对新技术、
新方法的接受能力。
学习交流
02
鼓励农民之间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提高他们的技术水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生态友好型管理措施
如有机肥施用、生物防治等环保措施,虽然产 量略低但品质和生态效益较高,同时有助于降 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高投入高产出措施
如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高价值品种,虽然投 入成本较高但能够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收益。
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和建议
优化田间管理措施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种植 品种和管理措施,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遵守使用方法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上的方法进行操作,注意使用时间和天 气状况,避免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04
水稻收获与储存
水稻收获时间
成熟期
水稻的成熟期通常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具体时间取决于种植的品种和地区的气 候条件。在成熟期,水稻粒逐渐饱满,颜色变黄,并逐渐成熟。
收获期
在收获期,水稻粒已经完全成熟,并且呈现出金黄色。此时,应尽快将水稻收割 以避免损失。
灌溉时间
根据水稻生长阶段确定灌溉时间
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应根据生长阶段来确定灌溉时间。
避免高温时段灌溉
高温时段灌溉会导致水温升高,不利于水稻生长,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灌 溉。
03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
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 真菌病害之一,可导致叶片和谷粒 发病,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2024年9月水稻田间管理措施

2024年9月水稻田间管理措施

2024年9月水稻田间管理措施一、水的管理。

9月的时候呀,水稻对水的需求可有点讲究啦。

这时候稻田里的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哦。

如果水太多了呢,水稻的根可能就会被泡得不舒服啦,就像我们人在水里泡太久,手脚都会皱巴巴的一样。

所以要适当排水,让土壤保持一种湿润但又不积水的状态。

可是也不能让稻田太干呀,太干的话水稻会渴的,就像我们口渴没水喝的时候会难受一样。

一般呢,保持浅层的水就比较合适啦,大概几厘米深的水层就好啦。

二、肥料管理。

这个月的肥料管理也很重要呢。

水稻在生长的这个阶段,就像小朋友在长身体的时候,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

不过施肥可不能乱来哦。

首先要看看水稻的生长情况,如果水稻看起来有点瘦弱,叶子不够绿,那可能就是缺肥啦。

这时候可以适当施一些氮肥,但是氮肥也不能施太多,不然水稻光长叶子,稻穗就长得不好啦。

除了氮肥,钾肥也不能少呀,钾肥就像是给水稻的身体加了一把劲儿,能让稻杆更结实,不容易倒伏。

施肥的时候呢,可以把肥料均匀地撒在稻田里,然后再灌一点水,让肥料能更好地被水稻吸收。

三、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可是水稻的大敌呢。

9月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害虫来捣乱,像稻飞虱啦,稻纵卷叶螟啦之类的。

这些害虫可坏了,它们会咬水稻的叶子,吃水稻的汁液,就像小坏蛋在破坏我们的东西一样。

所以我们要经常去稻田里看看,如果发现有虫子,就要赶紧想办法。

可以用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比如说放一些青蛙或者寄生蜂,让它们去吃掉害虫。

不过有时候害虫太多了,可能就得用一点农药啦。

但是用农药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哦,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来用,可不能用多了,用多了不仅会伤害水稻,还会对环境不好呢。

而且在打农药的时候,要做好防护措施,自己可不能被农药伤到呀。

四、杂草清理。

稻田里要是长了很多杂草可不行哦。

杂草就像是一群不请自来的客人,会跟水稻抢营养、抢阳光、抢地盘。

这时候我们就得把这些杂草清理掉。

除草的方法有很多种呢。

可以人工去拔草,虽然有点累,但是比较环保。

要是稻田面积比较大的话,也可以用一些除草剂。

水稻种植课堂晚稻管理的五项措施

水稻种植课堂晚稻管理的五项措施

水稻种植课堂晚稻管理的五项措施农民的朋友们知道,晚稻和开花期是确定产量的关键时期。

抽穗后的光合能力是决定籽粒产量的重要因素。

因此,后期管理是晚稻高产的关键。

让我们来看看需要特别关注的五个主要措施。

1防止过早衰老和衰弱在晚稻的标题后,叶子不再生根,营养生长基本停止。

根据测量,90%的水稻产量是由抽穗后的光合产物形成的。

如果后期管理得不到妥善管理,就会出现“耳朵过多,结果不足,耐力和耐力减少”的过早老化现象。

因此,为了提高结实率和增加晚稻的千粒重,必须努力管理根部并保护叶子并防止过早老化。

在生长期,晚稻经历了早期的高温干旱和长时间的灌水过程。

肥料损失很大,损失很大。

进入耳粒期后,大部分叶片都陈旧,特别是施用磷钾肥会影响大耳朵。

形成和增加谷粒重量。

因此,管理要注意花肥和颗粒肥的应用。

在主茎0.5~1叶的情况下,最好使用保鲜肥,每亩施用7.5~10kg三元复合肥。

最好将谷物肥料施用于谷物的头部,每亩施用5~7.5kg尿素,叶色较旧;每亩田间5~7.5kg高浓度三元复合肥,叶色正常。

在抽穗期和抽穗期开始时,每英亩使用150g磷酸二氢钾和500g尿素,并加入50kg水,并在阳光明媚的下午或阴天进行叶面施用。

通过这些管理,可以整齐,可以提高根和功能叶的活力,有效防止早衰,可以满足抽穗和灌浆的养分要求,保护大耳朵和增加粮食的目的可以实现重量,可以提高晚稻的产量。

2防止贪食和晚熟在晚稻生长期间,一些氮肥施用更多。

磷肥和钾肥配合施肥不足,容易出现旗叶悬垂和厚绿叶,不仅会降低晚稻生长结实率,还会形成大量的开放空间,减少千粒重。

这对提高晚稻产量极为不利。

另外,由于这种晚稻的氮含量过高,水稻植株的吸收会导致植物细胞空间过大,容易引起晚稻的倒伏,硅化程度会引起害虫。

和疾病,然后增加预防和控制的数量。

并增加农药的使用,导致晚稻污染,同时会增加晚稻的晚熟,使稻米的品质和产量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晚稻的这部分,可以在后期采取诸如结露水,增加暴露时间和喷洒磷酸二氢钾的措施以防止晚稻迟到。

晚稻后期重的管水

晚稻后期重的管水

晚稻后期重的管水
晚稻生长后期缺水干旱或断水过早,将使稻株根系吸收能力下降,叶片早衰,光合作用降低,从而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

因此,各地农户要根据当地晚稻的不同生育进程、天气变化状况及晚稻、绿肥的生长情况,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一、抽穗扬花期――浅水灌溉。

晚稻抽穗扬花期对水的需求较大,特别是杂交晚稻,在这一时期稻田还需灌上浅水。

在天气晴好、气温较高时,田间一般都应保持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阴雨天可排水落干,保持田间湿润。

二、灌浆结实期――灌“跑马水”。

晚稻进入灌浆结实期后,应以灌“跑马水”为主,干干湿湿,以湿为主,一般先灌1次水,让其自然落干,1-2天后再灌1次水,反复多次,做到活水养老稻,收割前7天左右断水为宜。

三、遇到低温冷害――深水保温。

晚稻在扬花灌浆期往往会遇到低温冷害侵袭而影响灌浆结实,碰到这种情况,可短时间灌深水保温,水层一般在10厘米左右,待冷空气过后气温回升时再恢复正常灌水。

如白天天气晴好,也可采取夜灌日排的方法,以提高稻田温度,减轻低温冷害。

四、播绿肥的稻田――灵活灌水。

播绿肥的晚稻田,晚稻、绿肥共生期长达1个月左右,要解决晚稻需水、绿肥怕水的矛盾,则要采取灵活的灌水方法,使稻、绿肥生长两不误。

首先要及时疏通田间排水沟,掌握灌排主动权。

然后根据天气和土质情况灵活灌水,田土粘、阴雨天气多,可以少灌或不灌水;如果是沙性田或天气比较干燥,就应适当增加灌水次数。

灌水
也应以“跑马水”为主,以田间湿润但不积水为宜。

水稻后期管理不可松及注意事项

水稻后期管理不可松及注意事项

水稻后期管理不可松及注意事项
水稻后期是重要的生产时期,要注意做好相关管理措施。

合理施肥:在水稻生育中后期要控制氮肥用量,对脱肥、落黄稻田应采取少吃勤餐的方法,看苗补肥,要追肥和叶面肥结合作用。

合理浅灌:以浅水灌溉为主,实行浅―湿―干间歇灌溉的原则,从而达到以水养根,以根保叶,活秆成熟。

在孕穗期如遇17℃以下低温,应灌15厘米深水护胎防止冷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灌足生态需水;灌浆期开始间歇灌溉,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叶的功能达到活秆成熟;到黄熟期停灌。

病虫害防治:防治稻瘟病可采用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如75%三环唑每公顷300-500克、40%富士一号每公顷1.5公斤,兑水200-300公斤进行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一般喷2-3次即可。

注意:喷洒药剂要躲过水稻的开花期。

搞好灭草:每公顷用禾大壮2.5-3公斤,加农得时0.2公斤或草克星0.15-0.2公斤,毒土法施药,也可结合追肥同时施用。

在草龄较大的地块可用快杀稗0.3-0.6公斤,撤水喷雾,两天后重新灌水。

后期拿净田间稗穗,有利于通风透光。

- 1 -。

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

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

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2年第9期
一、科学管水。

当水稻生长进入孕穗期时,这段时间是水稻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应保持一定水层以养胎。

9月中下旬,抽穗扬花期间,如果田间水分不足,会使茎叶早衰,光合能力减弱,减少养料的制造和输送,田间也应保持一定水层。

二、巧施穗肥。

看苗酌情追肥,可在抽穗前3天~5天亩用150 克磷酸二氢钾加1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喷施,注意雨天不能喷施,以免淋失。

三、防病治虫。

今年由于前段时间的多阴雨天气,导致连晚细条病、稻纵卷叶螟为害比较严重,同时,纹枯病、稻飞虱自9月份也将进入危害期。

为此,9月份要切实抓好以细条病、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的防治工作,防治细条农药选用20%龙克菌悬浮剂100克,防治稻纵卷叶螟农药选用35%毒死稗80毫升~90毫升;防治螟虫农药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30毫升、50%虫杀手粉剂100克。

各地农民要根据当地病虫情报,选好对口农药,及时防治,注意不能使用一些高残留的农药(如甲胺磷),确保稻米食用安全。

(佚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后期田间管理要注意什么
水稻种植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前期投入大量劳作后,收获即将来临,但是如果后期管理跟不上,水稻丰收仍不能实现,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稻后期田间管理技术需注意什么,以便更好地采集措施,促进水稻生长,实现丰收目标。

水稻后期的喷药管理
一是农药一定要注意现配现用,防止农药间发生化学反应而降低药效。

夏秋时节雷雨天多,在农药中添加助剂既可以增进药液的效果,又可延缓雨水的冲刷,较好地保证了防效。

二是施药时间要量避开水稻扬花期(上午9时前、下午3时后用药),以免引起花粉败育;早上露水太重也不宜施药,会降低药液的含量;若是有辛硫磷农药成份等见光易分解的农药,宜在阴天或下午3时后用药;若是在水稻生育后期用敌敌畏扫残防治稻飞虱时,则宜在天气晴好的中午施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三是喷药部位要明确,防治穗颈瘟、稻纵卷叶螟时,喷头应向上喷雾,让细细的药液徐徐落下或飘向植株的穗部或叶片上,这类病虫防治以1.6匹弥雾机防效较好;防治稻飞虱或水稻纹枯病时,应把喷头对准植株的中下部,让药液尽可能多地喷向水稻基部,加强对病虫的防治和叶片的保护。

这类病虫防治又以大水量的扑浇泵为好。

水稻后期田间水层有学问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