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高中人教版

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高中人教版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点1. 古文与口语的区别•古文强调文辞之美,语言古雅严谨,常用文言词汇•口语为日常用语,通俗易懂,表达直接2. 古文阅读方法•了解古文背景•理解句子结构及成分•掌握古诗词的音律韵脚3. 古代文学作品与作者•《史记》 - 司马迁•《论语》 - 孔子•《红楼梦》 - 曹雪芹二、现代文基础知识点1. 文言与白话文的异同•白话文为现代通用文体,语言直白生动•文言文为古代文体,语言繁复华丽2. 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了解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理解作品主题、结构•分析作品语言特点、风格3. 现代文学名著介绍•《围城》 - 钱钟书•《活着》 - 余华•《百年孤独》 - 加西亚·马尔克斯三、文学常识1. 古今中外名著•中国古代:《西游记》、《三国演义》•中国现代:《茶馆》、《庐山谣》•外国:《简爱》、《傲慢与偏见》2. 文学名词解释•叙事文:以叙述事实或故事为主的文体•抒情诗:表达作者感情、思想的诗歌体裁四、写作基础知识1. 文章基本结构•开头:引出主题,吸引读者注意•中间:论述主题,展开内容•结尾:总结观点,点题收束2. 修辞手法•比喻:用一个事物描绘另一个事物,增强表现力•排比:列举成分呼应,加强修辞效果五、阅读理解1. 文本解读方法•主旨概括:准确把握文章核心思想•细节理解:理解作者立场、态度、情感•文本联系:将知识点进行连系,形成整体认知2. 文学常识应用•阅读文章中文学作品时,能辨别文言文和白话文•通过了解文学知识丰富自己的文学修养以上为高中人教版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一、文言文课文知识点1. 文言文基础知识2. 文言文的语法规则:词语搭配、句式结构、虚实结合等3.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问等4.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理解句子、段落、篇章5. 文言文的翻译技巧:理解句意、准确表达二、现代文课文知识点1. 现代文基础知识2. 现代文的语言特点:常用词汇、常用句型、长句短句结合3. 现代文的表达技巧:描写、叙述、论述等4. 现代文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比等5. 现代文的阅读技巧:理解作者意图、分析文本结构6. 现代文的写作技巧: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三、文学常识知识点1. 古代文学:古代诗词、文言小说、戏曲等2. 现代文学:现代诗歌、小说、戏剧等3. 文学批评方法:鉴赏、解读、评价等四、写作技巧知识点1. 写作基础知识:字词搭配、句式运用、段落结构等2. 写作素材:提炼主题、积累素材、选择观点等3. 写作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排比、对比、夸张等4. 写作的结构和逻辑:开头导入、主题阐述、结尾总结等5. 写作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抒情激情等五、阅读技巧知识点1. 阅读理解技巧:确定主题、把握要点、分析细节等2. 阅读速度和效率:快速阅读、精读、泛读等3. 阅读方法:先读题后读文、读文后选题等4. 阅读态度和情感:积极参与、善于思考、感受文学魅力等六、常识知识点1. 历史文化:中国古代历史、世界历史、社会文化等2. 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社会问题、科技发展等3. 科学知识:地理、物理、生物等自然科学知识人教版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二)高二物理是高中物理的延续和深化,主要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对高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学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动量守恒定律等。
2. 运动学: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等。
人教版本高中语文教材文学常识大全.doc

高中语文教材主干文学常识汇编一、中国古代部分朝代作者课文篇目相关简介《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先秦《诗经》《氓》《采薇》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分为“风”“雅”“颂” 三大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先秦《论语》《子路、曾皙、冉有、详见必修一“名著导读”。
公西华侍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先秦《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著作,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初步成熟。
先秦《战国策》《荆轲刺秦王》《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先秦屈原《离骚》《湘夫人》代最长的抒情诗。
《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先秦《荀子》《劝学》荀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先秦《庄子》《逍遥游》庄子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庖丁解牛》先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汉《古诗十《涉江采芙蓉》九首》西汉贾谊《过秦论》《廉颇蔺相如列传》西汉司马迁《鸿门宴》《项羽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死》(均节选自《史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记》)东汉班固《苏武传》(节选自《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汉书》)东汉曹操《短歌行》曹操的诗歌情感深沉,慷慨悲凉,风格质朴刚健。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它与《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西晋李密《陈情表》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是我国田园诗歌的开创者。
《归去来兮辞》南朝宋范晔《张衡传》(节选自《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鲍照的大部分诗作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其四)》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
唐王勃《滕王阁序》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风雄奇奔放,《蜀道难》《将进酒》唐李白想象丰富,形象巨大,气势奔腾,多用夸《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张手法和神话故事,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人教版高三语文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三语文知识点汇总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内容广泛,知识点繁多。
下面,我们将对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供同学们参考和复习。
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基本特点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古朴、精练、含蓄的特点。
在阅读过程中,要理解文言的基本语法结构、词汇用法以及修辞手法,从而准确把握文言文的意义。
2. 古文词句的理解在阅读古文时,我们要注意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义,特别是对一些古代用法和历史典故的理解。
对于一些常见的古文词句,要掌握其含义和用法,以便准确理解文意。
二、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基本特点现代文是与古文相对应的文体,包括新闻、散文、小说等。
与古文相比,现代文更加通俗易懂,但也存在一些特定的语言规范和修辞手法。
2. 阅读技巧在阅读现代文时,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捕捉关键词、理解上下文等。
通过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能更好地理解现代文的含义。
三、写作技巧1. 作文的基本结构作文通常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引出话题,主体要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结尾要总结观点并提出建议或对未来展望。
2. 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是为了增强作文的表达效果而采用的一些技巧。
如比喻、夸张、对比等。
在写作时,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四、文学常识1. 文学流派和代表作要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如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等,以及代表作品和作者。
通过阅读和分析,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
2. 文学名著赏析要阅读一些重要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并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掌握作品的结构、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思想。
以上是人教版高三语文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汇总。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时,要注重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通过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传统,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
祝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一语文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的特点:以史为鉴、开宗明义、韵文锋芒、大开笔墨、争奇斗艳、千人一面。
2. 古代文学的体裁:诗、词、曲、赋、文、笔记、杂剧等。
3. 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诗经》、《楚辞》、《山海经》、《左传》、《红楼梦》等。
二、现代文学1. 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区别:思想更多元、艺术更开放、语言更自由、题材更广泛、形式更多样。
2. 现代文学的体裁: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
3. 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骆驼祥子》、《红高粱》、《边城》、《红岩》等。
三、古诗词1. 古代诗歌的形式:诗经体、风雅颂、律诗、绝句、小令等。
2. 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对仗、夸张等。
3. 古代诗人的代表作品:屈原、杜甫、李白、白居易等。
四、现代诗歌1. 现代诗歌的特点:自由发挥、抒发情感、抒发思想、形式多样、语言自由。
2. 现代诗歌的代表诗人:贺知章、王之涣、徐志摩、余光中等。
五、古代散文1. 古代散文的体裁:春秋笔法、词章、杂记、议论、游记等。
2. 古代散文的特点:说明清楚、文字简短、语言质朴、寓意深远。
3. 古代散文的代表作品:《老子》、《庄子》、《后汉书》、《齐民要术》等。
六、现代散文1. 现代散文的特点:情感真挚、抒发思想、文字流畅、语言生动、内容广泛。
2. 现代散文的代表作家:胡适、鲁迅、茅盾、巴金等。
七、小说1. 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情节、背景、主题。
2. 小说的分类:神话、传说、长篇、中篇、短篇、言情、小说、科幻、推理、武侠等。
3. 小说的代表作品:《红楼梦》、《西游记》、《平凡的世界》、《活着》等。
八、戏剧1. 戏剧的元素:剧本、舞台、演员、观众。
2. 戏剧的分类:古典戏曲、现代戏剧、话剧、音乐剧、戏曲等。
3. 戏剧的代表作品:《雷雨》、《茶馆》、《白毛女》等。
以上只是语文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总结,具体的知识点还需要根据人教版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熟记知识点】高中语文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语言能力的关键环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的重要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相关知识,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
【一、古代文学史】1. 唐代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盛产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诗作,代表性人物有杜牧、王之涣等,代表作品有《春夜喜雨》、《登鹳雀楼》等。
2. 宋代文学:在唐宋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貌,代表性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等,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
3. 元代文学:以戏剧为主要表现形式,代表性作品有《西游记》、《红楼梦》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二、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特点是自由散漫、抒发个人情感,代表性的作家有鲁迅、茅盾等。
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现代诗歌:注重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代表性的作家有徐志摩、胡适等,他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基本构造:文白、多音字、义项的选择等。
例如:“感君王化龙,使我得为凤。
”(《木兰辞》)2. 文言文的修辞手法:典、比、夸、讽。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鹳雀楼》)【四、现代修辞方法】1. 比喻: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相似性的描绘,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你是我的太阳。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生命和思想,以达到表现目的。
例如:“大海在呼唤着我。
”3. 排比:通过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结构进行并列,以增强修辞效果。
例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过对以上四个部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的重要知识点。
在实际学习中,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题、多读书、多思考,努力提升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人教版高三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语文知识点高三语文重要知识点虚词1.以(1)介词,把。
引以为流觞曲水(2)介词,因为。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连词,用来。
亦足以畅叙幽情2.于(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当其欣于所遇(3)介词,对或在。
暂得于己(4)介词,到。
终期于尽3.为(1)动词,作为,当作。
引以为流觞曲水(2)动词,成为。
已为陈迹4.之(1)结构助词,的。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仰观宇宙之大(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4)动词,到,往。
及其所之既倦(5)代词,它。
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5.所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高三语文重点知识点归纳《庄暴见孟子》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语:王语(yù)暴以好乐(动词,告诉)2、庶几(shùjī):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差不多)3、他日:他日,见于王(另一天,过了几天以后)4、直……耳:直好世俗之乐耳(只是……罢了)5、蹙頞(cùè):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收紧额头,指愁眉不展)6、无他: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没有别的原因)二、通假字1.可得闻与(与通"欤")2.今王田猎于此(田通"畋")三、词类活用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作动,欣赏音乐)2.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少、众:形作名,少数人,多数人)3.今王豉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钟、鼓、管、籥:名作动,敲钟、打鼓、吹管籥)四、句式1.暴见于王。
(被动句)2.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介词短语后置)3.他日,见于王。
(省略句,被动句)五、难句翻译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译:大王你那样喜欢音乐,那齐国实行王道该差不多了吧。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独自一个欣赏音乐是快乐的,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是快乐的,哪一种更快乐呢?3.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译:大王曾经把喜欢音乐的事告诉了庄子,有这件事吗?高三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1)通假字: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高三语文知识点人教版

高三语文知识点人教版高三点人教版一、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2、锲而不舍:比喻做事持之以恒。
锲,用刀;舍,停止。
二、通假字1、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虽有槁暴:“有”同“又”。
3、虽有槁暴:同“曝”,晒干。
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智慧。
5、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资质,禀赋。
三、古今异义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
今义:认为。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
用,介词,因为;心,心思。
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
今义: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四、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快。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五、特殊句式(一)介词结构后置句:1、青,取之【于蓝】,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蓝】: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水】: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相当于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六、固定格式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七、文言翻译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全册配套视频动画讲课播放高一语文必修1复习要点高一语文必修第一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诗歌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
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
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
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
下面分别说说这两个方面。
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
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
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
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
二、预习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
2、按要求朗诵。
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
4、相关的文学常识。
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
6、背诵:《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
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不可拔苗助长地提升学习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说,读懂、读通仍是主要的教学任务,也就是说首先要扫清语言文字障碍,在此基础上再把握文章主题或中心思想,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然后登堂入室,顾及其他目标。
不能忽略基本训练而一味地进行玄妙的“探究”,那是违背文言文教学规律的。
二、预习要点:1.朗读背诵;《荆轲刺秦王》附背诵部分:《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2.概括要点;3.提取精要;4.培养语感;。
第三单元──现当代写人记事散文: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
它们都是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愤怒、悲悼之情,发深邃、邈远之思(《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二是写伟人、名人之事,表赞美、颂扬之情,传活泼、幽默之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这些课文都包含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生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咀嚼,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感和写作的启示。
学习本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
品评人物,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
例如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显示出豪爽的性格,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显示出真率的性格。
有时人物的性格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如刘和珍既是温和的又是英勇的。
品评人物,不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还要注意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物的外貌言行容易描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则难于准确地把握,而高明的作家则擅长此道,如巴金坦陈深藏的心迹,从“忏悔”入笔,写出了一个大作家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
品评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时代因素,将对人物的分析,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相结合。
如刘和珍身上具有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的执著追求精神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是和平年代的青年所没有的特点;巴金自我解剖自己身上的一些特点或弱点,也体现历史和时代留在作家身上的特殊印记。
品文,就是品赏文章(在这里是散文)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语言艺术。
以前语文课堂上习得的方法仍可沿用,在本册第一单元里学到的欣赏诗歌的方法也可灵活运用于本单元。
本单元品文的内容大致包括:赏析写人技巧,如刻画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赏析叙事技巧,如与人物相关的材料的详略安排,叙述的先后次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还有其他一些技巧,如修辞方法,白描,渲染,直抒胸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散文的语言艺术,也是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揣摩和赏析的。
就像诗歌的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一样,散文的语言同样是艺术化的语言,散文的语言与诗歌的语言相比,具有不同的艺术趣味,从一定意义上说,散文的语言离学生常用的书面语言更近,这是胜于诗歌的语言之处。
本单元的练习多有语言题,主要是从欣赏的角度来学习这些语言的,其实不限于这些语言题,在学习每篇课文的时候,都可以品味课文中精彩的和关键的语句,还可以仿写课文中的语句。
有些课文作了评点示例,学生也试着评点课文,评点课文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赏析课文语言。
二、预习要点:1.抓住细节;2.分析个性;3.体察倾向;4.品评亮点;5.圈点批注。
6.背诵:《记念刘和珍君》第二、四节第四单元──中外新闻报告文学: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
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
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预习要点: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给(迂(g 闪烁shuò震颤chàn 战栗lì憎恨zēn g 栖息qī倔强jué诞生dàn炫耀xuàn沉湎miǎn 眷恋juàn 溺爱nì抹煞sh ā遨游áo 翱翔áo磕绊bàn 汗流浃背jiā感慨kǎi 企望q商榷què思忖cǔn 苟延残喘chuǎn 墓冢zhǒng 骨骸hái狭隘ài 跋涉bá沉溺nì慰藉jiè时髦 máo 什刹海shí chà僻静pì菜圃pǔ黏合nián 逃遁dùn 惦念diàn 贫瘠j í悲怆chuàng酒阑灯灺xiè搭讪shàn 崎岖qíqū濡染r ú烙印lào 缔造dì方兴未艾ài 迁徙xǐ撼动人心h àn按捺不住nà颠簸bǒ抛锚máo 烟垢gòu 仓皇huáng打夯hān g涮s h uàn蛰居z hé丰腴y ú绿林lù惊骇hài震撼hàn 安谧mì瘴气zhàng 停滞zh ì蓦地mò酝酿yùn蓊郁wěng 游弋yì徜徉cháng 惬意qi è吞噬shì喧嚣xiāo 一瞥piē引擎qíng 残羹gēn g扳机bān 饿殍piǎo2、正确书写下列字词。
沁园春怅寥廓峥嵘遒劲遏制风华正茂灰烬摇曳曙光轻蔑笔杆瞳孔撒遍倔强沉湎金碧辉煌迷惘炫耀晨曦眷念急躁惆怅溺爱翱翔譬如抹煞蒙蔽恪守啮噬斟酌甄别商榷思忖妥帖犄角急噪慈祥摭拾轻率鞭笞洋溢涉猎琐碎面面相觑干瘪残骸跋涉闲暇斑斓狭隘慰藉麻痹戕害符箓恢宏骐骥须臾跬步锲而不舍强弩金石可镂官盛则近谀贻真知灼见出类拔萃炽热疑窦谄媚焚膏继晷熟稔心无旁骛城垣按部就班喧嚣寰宇肴馔神裔宅邸绮窗魂牵梦萦酒阑灯灺搭讪悠邈崎岖田塍濡染侘傺铩羽而归恬淡缔造谪居低徊欷歔根深蒂固发轫方兴未艾含辛茹苦翘首蕞尔翰苑别墅熠熠闪光静谧贫瘠悲怆矫饰迁徙颠簸崔颢辜负菜圃烟垢仓皇煮茗蛰居丰腴赭色乌桕诳语惊骇雾霭阴霾攫来剔透粗犷奔放不羁千峰万壑壬戌棹扣舷袅袅酾酒横槊相与枕藉嫠妇愀然引觞满酌施施而行涟漪忧悒酢追溯嗥叫毛骨悚然蜿蜒饿殍艾蒿废寝忘食引吭试啼锈钝磕绊孕育懊恼淘汰落寞敷衍怨天尤人入不敷出驱使蒙蔽废墟啮噬鬼迷心窍妄自菲薄战战兢兢完美无瑕斑斓妥帖逻辑勾销执著百无聊赖不可或缺忐忑不安瞠目结舌苟延残喘四肢百骸跋涉丰盈慰藉麻痹恢宏望洋兴叹名胜蜻蜓僻静喘气菜圃逃遁惦念海鸥静谧贫瘠悲怆矫饰烙印一无所有搭讪褪色融化熔化溶解濡染朦胧缔造发轫魂牵梦萦铩羽而归寄人篱下衣锦夜行含辛茹苦休戚相关憔悴颠簸惶惑温馨焦躁不宁索然无味坍塌证据榆树牲畜蛰居明朗丰腴润泽肃杀喧哗恣意逍遥曝背谈天直截了当诳语颤抖雾霭混沌弥漫焦躁炫目敦煌回光返照山崖慵懒挥霍涟漪厮守深邃湍急嬉戏蠕动疲惫内涵无动于衷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漫江:满江。
百舸:大船。
怅寥廓: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激扬文字: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