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地区软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合集下载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问题

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问题

建筑科技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及勘察中注意问题蒋红俊(镇江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江苏 镇江 212000)摘要:目前建筑工程通常会使用到软土地基,在施工前要全方位的勘察软土情况,掌握软土的有关信息,确保建筑质量不受影响,健全软土地基相关措施,使工程建设能够发挥出最好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和问题,仅供参考。

关键词:软土地基;勘察技术;勘察问题在软土地基工程中应用勘察技术,要先选择正确的原始数据,保证满足软土地基的地基处理合理性和可靠性需求。

勘察专业技术人员要掌握多样化的勘察软土地基方法,结合软土地基特征,开展工程勘察。

因此在软土地基工程实施正确勘察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工程勘察技术,顺利实施软土地基工程。

1 当前软土地基工程勘察技术分析1.1 阐述何为软土地基软土是指孔隙大、含水量高和高压缩性的细粒土,同时它有着较高的灵敏度,较大的固结系数以及复杂的土层层状特征。

软土主要为泥炭、淤泥、淤泥质粉质黏土等。

软土上的建构筑物如地基处理不当,则地基沉降量可能较大,少则十厘米,多则百厘米。

沉降的地基若是时间长,已接近十年甚至百年,尤其是靠近沿海的软土地基,因厚度大,固结速度慢,地基沉降不均匀,上部结构和荷载差异的情况,引发地基沉降情况出现。

软土地基存在上述特征,会影响到铁路和建筑工程的质量,甚至会引发地质灾害。

软土路基无法根据路基的线条确定,一般要应用技术手段加固软土路基,保证地基的承载力。

1.2 软土地基勘察技术与步骤第一,技术。

首先,地面调查测绘技术。

在测绘和勘察软土地基时,由于软土地基有着特殊的土壤性能,因此要根据软土分布情况、内部组成进行了解,明确地基结构。

在调查软土地基的施工范围时,需要先掌握地貌、地形和软土分布情况。

在施工时,合理的调整软土颗粒构成以及厚度。

软土由于内部水分大,因此要考虑土壤内部的排水性。

在建筑中,软土地基作为基础,需要深入研究地下水的埋深。

测绘人员要先全面测绘,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测绘方法,在指定的范围内布置观测点。

连云港海相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

连云港海相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

GEO TECHNI CAL ENG I NEERI NG ELD VOL5 No 7 FI
另 外 , 字 板 剪 切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泥 抗 剪 强 十 淤 度 随 深 度增 长 , 者 的关 系式 可 以表 示 为 下式 : 二
C =4. 57+ 1 08 h, =0. . 8l。
1 软 土 的 微 观 结 构 特 征
根据《 软土地区工程质勘察规范》 J J3— 1 (G 8 9 )
分 区标 准 , 云 港地 区位 于 I区和 Ⅱ区 的分 界 线 , 连 软 土成 因 以海 相沉 积 为 主 , 积 年 代 短 , 下 水 位 浅 , 沉 地
软 土 长期 处 于 饱 水 状 态 。该 区软 土 以 灰 色 为 主 , 有 腥臭味 , 中间夹 极 薄 的粉 细 砂层 , 一般 呈 流 塑状 态 。 室 内分 析 结果 表 明 , 泥 和 淤 泥 质 粘 土 粘 粒 含 淤 量 (< . 0 m) 6 % 一8 . % 之 间 , 粒 含 量 005m 在 6 79 胶
故 淤 泥 与淤 泥 质粘 土 塑 性指 数 与 液 限 的直 线 回
归也 是 明 显 的 。
由于 软 土富 含 粘 粒 及 有 机 质 , 间 连 结 为 结 合 粒 水连 结 , 结 构 未 破 坏 时外 观 无 流 动 现 象 。用 无 侧 在 限抗 压 强度 试 验 求 得 的 淤 泥 灵 敏 度 为 1 9 5 8 , . 3~ . 6 平均 值 3 3; 泥质 粘 土 灵敏 度 为 10 . 淤 .4~3 0 , 均 .2 平 值 2 1 均 为 中等 灵 敏性 。具有 触 变 流 变性 。 .,
合 开 山 过程 进 行 大 面积 填 方 , 回填 厚 度 达 9~1 I 0I , T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摘要:本文叙述了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特征物理学性质,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提出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关键词:软土、性质、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1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连云港地处于黄海之滨,包括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藻南县等四个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等三个区,地貌上多属黄海海积平原,其中有我国著名的花果山(云台山)为低山丘陵。

连云港市区除了云台山及孔望山、锦屏山之外都普遍分布着厚度1-25米不等的软土。

本人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一般自然地面标高在4.00米(黄海高程)以下的区域会存在软土,即使在山前地带也存在。

而地面标高在5.00米以上的区域则不会存在软土(特殊情况例外,如山前的近代滑坡体、崩塌堆积物的下部可能会有)。

下表为连云港市区不同地段软土顶底板埋深地点华联火车站海州墟沟出口加工区开发区浦南燕尾港顶板深度 1.0-1.5 1.5-2.0 1.5-2.0 1.5-2.5 1-1.5 1.5-2.0 1.5-2.0 1-2.0底板深度11-11.5 11.5-12.0 10-12* 4-12 11-13* 10-135.5-6.5 16-18*海州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0米**开发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5米(古海冲沟)连云港市区除了山区之外的平原区,都广泛分布着软土。

据东海县志记载:在明代还是为海中的“仙山”,正如吴承恩所描写的花果山。

当我们从山下向云台山上爬或走时,来到一片陡坡或山涯前,常常看到原来海浪冲蚀的“海蚀穴”,在近代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软土的成因为海积-冲海积。

排除局部的海沟和山前因素,连云港市区的软土深度一般在10-13米。

2特征2.1野外特征:连云港市区的软土主要为淤泥,少量为淤泥质土,其特性和垂直分布见下表层号土名厚度(米) 主要特征Ps(Mpa) 标贯击数N 十字板强度Cu(kPa)2 粘土1-2 褐黄-灰黄色,可塑-软塑夹薄片状粉砂,含少量铁锰结核。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摘要:对于岩土工程来讲,桩基施工以及勘察工作属于两个至关重要的内容,可以对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做好勘察、桩基施工作业,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工作要点,采取合理措施,规范标准地开展勘察和桩基施工操作,从而提高作业水平,推动岩土工程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控制措施引言岩土工程勘察主要是运用各种设备以及技术手段对项目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收集地质、水文等相关资料,评估地质条件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提出合理的建议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对于工程建设施工而言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施工人员能够了解和掌握基坑所在区域的岩土结构特点,根据岩土参数设计支护方案,从而保障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1.基坑支护与岩土勘察技术的重要性施工环节要高度关注技术设施建设,对地基稳定性与承受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对建筑安全也至关重要。

因此要对基坑施工极大重视,仔细研究支护设计与施工是否具有可行性,系统分析前期准备中的岩土勘察作业。

基坑支护最大限度保证基坑附近区域安全及地下施工安全,具体指基坑侧壁支护设计以提高施工环境的稳定性,减少坍塌事故的概率。

基坑支护设计中,发挥决定因素的是岩土环境,其密切联系着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施工单位要提前调查研究,综合了解基坑附近的地质和水文资料,全方位掌握岩土工程的现实状况并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

2.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必须结合工程场地和周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许多工程项目仅局限于工程建设区域内的小面积勘查,难以获得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导致最终的勘察报告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不利于后期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开展。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地下水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能够软化土体和岩体,造成软土地基的沉降;动水压力会产生流沙和潜蚀,而且地下水能产生明显的浮托作用,不利于坑底土层的稳定,还会对钢筋混凝土产生腐蚀。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摘要:软土是淤泥质土、淤泥的总体称谓,由淤泥沉积物、腐殖质土组成,压缩性较高。

软土地区岩土勘察工作属于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基础性工作,要求相关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把岩土勘察与项目工程设计关联起来,软土地区岩土勘察过程中,要进行原位测试、试验、取样和钻探等,同时一定要严格依据流程要求进行勘察。

基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实际应用,强化提升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成效,对项目工程勘察中出现的诸多难题进行有效解决,强化提升在勘察工作方面的认知,寻找更为有效的创新方式,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成效。

关键词: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引言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作业,需要对地质各项状况进行细致分析,结合先进的探测手段、探测设备以及实验仪器对工程地况、地貌进行精确计算和分析,进一步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相关工作的开展必须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完善。

1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概述1.1岩土工程勘察的作用总体来说,软土地区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主要包对地质工程前期的调查和测绘、现场检验和检测、对工程土地进行取样等多个方面。

运用相应的设备以及对应的勘察方法对工程综合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判别,并且生成对应的参考文件。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分为多个阶段,并且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勘察任务。

首先是需要对具体工程的岩土体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岩土体的具体分布方式和分布状态,并且结合对应的分析数据对工程现场中的各项状况进行及时解决。

同时,勘察队伍还需要借用可行性的研究方式来对现场进行初步勘察,再结合后续详细的勘察工作,从而使得对应的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更具可靠性和严谨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相应完善的数据支持以及对工程施工的建设性意见。

1.2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类针对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是由于受到工程建设的规模以及相应施工复杂程度的影响,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连云港罗盖特铁路专用线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及处理措施

连云港罗盖特铁路专用线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及处理措施

发 区 内。 东 起 新 浦 东 支 线 盐坨 站线 路 所 , 区 藏 浅 、 厚度较大, 工程 地 质性 能 差 , 工 程 建
速公路, 最 后 引入 罗 盖 特 规 划 厂 区范 围, 线 软 土 压 缩 而 引起 的地 面 形 变 和 路 基 不均 匀 棚 及 配 套 桥 梁 基 础 , 建 议 采 用桩 基 础 , 并选 路全 长约1 . 6 7 k m, 建 设 及 施 工 内容 主 要 沉 降 灾害。
( 3 ) 桥梁 、 涵 洞、 给 排水 管 道基 础、 沟 槽
开挖 时, 需做 好 边 坡的 防、 支 护 措施 , 避 免边
①高 压 缩 性 : 软 土 是 属 于 高 压 缩 性 的 坡 滑 塌 ; 同时 , 场地 地下水 埋 藏 浅 , 施 工 时应 ( 4 ) 路 基 基底 为 水 塘 、 积水坑时, 应先 对 积 水 场 地 进行 排 水 疏 干 , 并 采 用 抛 石 挤
大, 为 不良工程 地 质层, 工程 地 质条件 较差 ,
根 据 项 目勘 察 资料 , 场地浅层软土, 埋 路 基 施 工时应 对其 采取 加 固处理 措 施 。 ( 2 ) 施 工时 结 合 建 筑 物 特 点 选 择 相 应
的地 基 处 理 方 法 。 企 业 站 综 合 办 公楼 、 风 雨 设 过 程 中及 建 成 后 主要 的 工程 地 质 问题 为
的首 要问题 。
较 简单 。
议 如下。
( 1 )工 程 浅 部 的 软 土 层埋 藏 浅 , 厚 度
1 工程 概 况
拟 建 铁 路 专 用线 位 于 连 云 港 市宋 跳 开 间线 路与 既 有 陇海 线 并 行 , 中途 下 穿临 连 高
5 拟建 项 目区软 土 主要 工程 地 质 特性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探讨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探讨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探讨摘要:从根本上来看软土是由软塑到流塑状态的一种粘性土,有着含水量大和强度较低等一系列的特点,容易受到振动荷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面积沉降的出现或不同程度上的变形问题,为工程项目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加强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的勘察则能够有效的避免多种问题的出现,让软土地基的应用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与稳定发展。

基于此,本文将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研究前言:软土隶属于岩土类别,且存在着特殊性,大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或河滩地区。

软土本身有着相对较“软”的特点,含水量普遍偏高,压缩性、触变性等相对较强,强度相对较低。

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软土地基的承载力相对较弱,沉降量较大,在分布不均等情况的作用下差异沉降现象的出现几率大幅增加,这也就为岩土工程建设带来了较多的阻碍和消极影响。

想要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建设和建筑领域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从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着手,明确其中的问题,及时的进行改善解决。

由此可见,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一、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内容和要点分析1.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分析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内容十分繁杂,比如在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初期需要先对软土形成的原因以及分布规律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做到对软土层肌理特征、夹砂特征等多方面特征的有效了解和掌握。

而后,还需对地下硬土层、软土的渗透性等进行进一步的勘察研究,以此完成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初步任务。

在此之后,则需要对软土层的固结历史、应力水平等进行勘察,通过分析掌握软土结构破坏与软土强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其中的内在影响,在对此有所了解和认识后再对现场的沟、塘等分布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勘察记录,了解填土的性质,以此实现从各个方面着手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影响的实际情况的有效了解。

2.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点分析在进入到崭新的发展阶段后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技术得到了良好的优化升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开展的方式也随之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状态,为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工程地质知识:软土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doc

工程地质知识:软土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doc

工程地质知识:软土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主要问题
第一,软土地质勘察过程中发生地基失稳的现象较多。

主要是因为软土基地的压力过重,使得其地基结构发生剪切破坏,并造成地基沉降,从而使得整体性不稳,进而局部产生滑动、滑坡现象,最后使得软土地基受到严重破坏。

这种软土地基失去稳定性的事件一旦发生,就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第二,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如果没有对其进行严格、规范的处理,就会使得软土地基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固结,同时受到压力和重力的双重作用而逐渐沉降,这都会导致一系列后续问题,如软土地基上方建筑物倾斜,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倒塌现象。

例如广东省珠海海域附近修建的建筑物就没有注重软土的处理,导致其上面修筑的建筑房屋普遍出现开裂、倾斜现象,而珠海大道根据测量结果发现沉降量最大居然有0.8m。

第三,一般软土层都是覆盖在基层岩石上面的,而且一般岩层表面都不平顺,时有起伏。

而这种软土地域的岩土工程勘察就必须要着重分析其受力性,一旦其软土上面承载压力过重,就会使得软土基层结构的桩基不稳,造成其下面岩土层失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

摘要:本文叙述了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特征物理学性质,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提出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关键词:软土、性质、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1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
连云港地处于黄海之滨,包括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藻南县等四个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等三个区,地貌上多属黄海海积平原,其中有我国著名的花果山(云台山)为低山丘陵。

连云港市区除了云台山及孔望山、锦屏山之外都普遍分布着厚度1-25米不等的软土。

本人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一般自然地面标高在4.00米(黄海高程)以下的区域会存在软土,即使在山前地带也存在。

而地面标高在5.00米以上的区域则不会存在软土(特殊情况例外,如山前的近代滑坡体、崩塌堆积物的下部可能会有)。

下表为连云港市区不同地段软土顶底板埋深
地点华联火车站海州墟沟出口加工区开发区
浦南燕尾港
顶板深度 1.0-1.5 1.5-2.0 1.5-2.0 1.5-2.5 1-1.5
1.5-
2.0 1.5-2.0 1-2.0
底板深度 11-11.5 11.5-12.0 10-12* 4-12 11-13*
10-13 5.5-6.5 16-18
*海州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0米
**开发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5米(古海冲沟)
连云港市区除了山区之外的平原区,都广泛分布着软土。

据东海县志记载:在明代还是为海中的“仙山”,正如吴承恩所描写的花果山。

当我们从山下向云台山上爬或走时,来到一片陡坡或山涯前,常常看到原来海浪冲蚀的“海蚀穴”,在近代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软土的成因为海积-冲海积。

排除局部的海沟和山前因素,连云港市区的软土深度一般在10-13米。

2特征
2.1野外特征:
连云港市区的软土主要为淤泥,少量为淤泥质土,其特性和垂直分布见下表
层号土名厚度(米) 主要特征 ps
(mpa) 标贯击数n 十字板强度
cu
(kpa)
2 粘土1-2 褐黄-灰黄色,可塑-软塑夹薄片状粉砂,含少量铁锰结核。

韧性好,干强度高。

0.75-0.9 3-4 30-50 3-1 淤泥质粘土1-2 灰黄色、黄灰色,软塑,夹薄片状粉砂,韧性好,干强度较高部分地区具有“虫管”构造(原芦苇根腐烂) 0.5-0.75 1-2 15-30
3-2 淤泥5-8 灰色-黑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具臭味,
夹粉砂薄层和团块,粉砂层有时具一定的厚度(可达3米)。

0.2-0.5 <1 10-20
3-3 淤泥质粘土1-2 黑灰色-灰黑色,软塑,含大量有机质,局部夹泥炭,部分地区缺失该层。

代之为含贝売的砂层。

0.5-0.75 1-2 15-30
4 粘土灰绿色夹褐黄色斑点逐渐过渡到褐黄色夹灰绿色条纹-褐黄色,可塑。

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

韧性好,干强度高。

1.5-
2.5 9-15
2.2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层号天然含水量密度比天然76克锥稠度压缩性
快剪三轴uu 无
(g/cm3) 孔隙液限塑限塑性液性压缩压缩
粘聚内摩粘聚内摩侧
天然重比指数指数系数模量力擦角力擦角限
a0.1-0.2 es0.1-0.2 (c) (φ) (ck) (φk)
(w) (γ) (g) (e) (wl) (wp) (ip) (il)
cu
% % % mpa-1 mpa kpa ( °) kpa
( °) kpa
3-1 40.0 1.70 2.74 1.00 42.0 21.0 18.0 0.75
0.60
1.8 11 0.0 10 0.0 15.0
50.0 1.80 2.76 1.49 55.0 28.0 28.0 1.20 1.00
2.5 25 8.0 18 8.0 30.0
3-2 45.0 1.50 2.75 1.50 42.0 21.0 18.0 1.00
0.90 1.5 8 0.0 5 0.0 8.0
65.0 1.70 2.76 2.00 55.0 28.0 28.0 1.80 2.00
2.3 15 8.0 12 8.0 18.0
3-3 40.0 1.70 2.75 1.00 42.0 21.0 18.0 0.75
0.60 1.8 12 0.0 10 0.0 15.0
55.0 1.80 2.76 1.49 55.0 28.0 28.0 1.20 1.00
2.5 25 8.0 18 8.0 30.0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我院1990-2010年连云港地区工程勘察统计数据。

从室内测试指标来看,本地区的软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为不良工程地质层,对工程建设极为不利。

因此,在工程勘察中应查明软土在纵横两方向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3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勘察等级及勘探点密度
本地区为软土地区,一般工程的勘察等级至少为乙级,在软土存在地区,不论工程如何简单,勘察的等级定为丙级是不正确的。

注意问题1:虽然软土底板分布较稳,总体地层结构不太复杂,常易被误定为简单场地和简单地基,应定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
地)及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注意问题2:详勘勘探点布置应为15-30米,常有部分工程跨度大于30米,中部未加密钻孔,造成勘探点密度控制不够(违反“强条”)而返工。

3.2桩基础勘察
因本地区的软土厚度较大,一般厚度可达10米右左,,而表层的粘土层(硬壳层)厚度不大,一般小于2米,因此本地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二层以上)采用天然地基几乎不可能,地基处理也比较复杂,桩基是本地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

注意问题3:取土试样的目的是查明软土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每孔1-2米取一个土样没有必要,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布置取样位置。

注意问题4:有些工程每取一个土样之后,要进行标贯试验,本人认为在本地区软土中做标贯试验意义不大。

注意问题5:软土中存在粉砂夹层,分布不均,对沉管桩的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很多施工经验表明,在淤泥所夹的粉砂层中易形成沉管桩的断桩。

因此勘点不宜过稀,必要时应增加浅孔静探,以查明软土层中粉砂层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其孔深达到软土底板即可。

3.3深基坑开挖勘察
对于高层建筑或具有地下车库等地下的工程勘察,对软土必须进行基坑支护评价。

注意问题6:勘察范围应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的1~2
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并根据情况扩大范围,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

孔距15~30m,孔深应穿越软土层。

注意问题7:应查明开挖范围及邻近场地地下水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层位、埋深和分布情况,查明各含水层(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补给条件和水力联系;提供场地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渗透影响半径;必须采取在开挖的深度范围内三轴试样,作uu试验。

注意问题8:表层土层比较薄的,第3-1层的为淤泥质粘土,特别要提的是往往该层土被忽略,多数是因为颜色是黄色调,而划入第2层粘土中,给工程带来不安全因素;第2层粘土与第3-1淤泥质粘土之间的界限是呈渐变过渡,仅凭肉眼划分确实有一定的困难,而静力触探试验就很容易划分出来。

因此必须以钻探与静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探,并在施工时先施工静探孔,根据静探曲线划分土层,调整设计的取样位置。

以上所谈到的八个问题,常常是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大家都能注意到的问题在此就不赘述了。

参考文献
《连云港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lg95-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gb 50094-2008
《区域水文地质报告》1:200000,连云港幅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