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

合集下载

连云港地区软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连云港地区软土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摘要:本文叙述了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特征物理学性质,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提出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关键词:软土、性质、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1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连云港地处于黄海之滨,包括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藻南县等四个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等三个区,地貌上多属黄海海积平原,其中有我国著名的花果山(云台山)为低山丘陵。

连云港市区除了云台山及孔望山、锦屏山之外都普遍分布着厚度1-25米不等的软土。

本人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一般自然地面标高在4.00米(黄海高程)以下的区域会存在软土,即使在山前地带也存在。

而地面标高在5.00米以上的区域则不会存在软土(特殊情况例外,如山前的近代滑坡体、崩塌堆积物的下部可能会有)。

下表为连云港市区不同地段软土顶底板埋深地点华联火车站海州墟沟出口加工区开发区浦南燕尾港顶板深度 1.0-1.5 1.5-2.0 1.5-2.0 1.5-2.5 1-1.51.5-2.0 1.5-2.0 1-2.0底板深度 11-11.5 11.5-12.0 10-12* 4-12 11-13*10-13 5.5-6.5 16-18*海州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0米**开发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5米(古海冲沟)连云港市区除了山区之外的平原区,都广泛分布着软土。

据东海县志记载:在明代还是为海中的“仙山”,正如吴承恩所描写的花果山。

当我们从山下向云台山上爬或走时,来到一片陡坡或山涯前,常常看到原来海浪冲蚀的“海蚀穴”,在近代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软土的成因为海积-冲海积。

排除局部的海沟和山前因素,连云港市区的软土深度一般在10-13米。

2特征2.1野外特征:连云港市区的软土主要为淤泥,少量为淤泥质土,其特性和垂直分布见下表层号土名厚度(米) 主要特征 ps(mpa) 标贯击数n 十字板强度cu(kpa)2 粘土1-2 褐黄-灰黄色,可塑-软塑夹薄片状粉砂,含少量铁锰结核。

软土地区勘察应注意及问题

软土地区勘察应注意及问题

软土地区勘察应注意的问题XX地区处于长江三角洲冲积~湖沼平原,中上部的土层一般为第四纪全新世与晚更新世河口~湖沼相沉积土层。

在XX的长期勘察工作中发现,XX大部分区域均有不同程度的软土发育,为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在前期勘察中查明其分布、性质与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方案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依据在XX地区的长期勘察经验,结合花桥污水处理厂迁建一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浅谈一下软土地区勘察应注意的问题。

一、软土的定义与危害性软土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而渗透性低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

主要有淤泥质土、淤泥、泥炭、泥炭质土等,目前在XX地区的勘察工作中,主要的软土层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部分区域有揭露薄层泥炭的发育。

软土一般具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低强度、低透水性、不均匀性等特征,在工程应用上表现为:地基沉降量大,一般可达数十厘米甚至到数百厘米;地基沉降时间长,一般达数十年甚至到数百年;地基沉降不均匀,由于上部结构的特点与荷载差异,常常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抗剪强度低。

由于软土地基具有上述特征,常常影响公路、铁路工程质量,引发地质灾害。

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软土地基的过大和不均匀沉降将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制约路面通行能力、行车安全度和舒适度;路基、路堤可能会随着软基一起产生滑移,引起公路、铁路路面的整体破坏。

由于软土地基的危害性,高速公路与铁路对于软基的处理标准要求高,而这同时也对软基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结合工程浅谈勘察工作中的着重项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拟建场地位于XX花桥花园路东、312国道北、沪宁高速公路南。

本工程由二沉池、生化池、污泥浓缩池、鼓风机房等构(建)建筑物,规模为6.25万吨/日。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之规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软土地基勘察问题的 分析与处理意见及面临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软土地基勘察问题的 分析与处理意见及面临的主要岩土工程问题

软土地基勘察问题的提出分析与处理意见软土深基坑勘察带来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展开讨论,并剖析部分案例,介绍如下。

(1)对淤泥质超软弱土没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

众所周知,粉砂土富水性较强,而淤泥质土层富水性贫乏,在这种一侧富水,而另一侧隔水的条件下,导致在接触带上富水最集中,由于长期受其水的浸泡软化,致使淤泥质土中天然含水量很高,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很大,其性质接近于淤泥,可能为淤泥质超软弱土。

对这种特殊性土应进行钻探取样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或现场做十字板剪切试验。

鉴于该土性对基坑工程的严重危害性,因此,建议钻探取样做不固结不排水(UU)强度试验或现场做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土的性质,同时,提醒勘察同行在进行深基坑围护方案设计时,应注意在淤泥质软土与粉砂接触带上,往往淤泥质软土是最软弱的。

(2)没有合理分层如某超高层建筑为地下2F深基坑,发生过深基坑整体塌滑事故,后据补勘查证,淤泥质土层很厚,厚度最大可达10m,按其性质可细分为3个亚层:第1层淤泥质土性质最差,含有较多的腐烂植物残骸或富含有机质,埋藏较浅,厚度较大,处于基坑开挖深度范围以内;第2层淤泥质土性质稍好,但仍处于流塑状态,厚度较大,位于坑底;第3层淤泥质土性质相对较好,其性质接近于软塑状态,但埋藏较深,形成了淤泥质土的性质由上而下逐渐变好的特征。

但查看原先地质报告,发现没有对淤泥质土的明显特征引起重视,仅粗分为一个大层,由于没有细分层,导致淤泥质土统计的抗剪强度C、值偏高,是引发深基坑滑塌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由此可见,对深基坑而言,细分层很重要,而对很厚的淤泥质土层更应该进行仔细分层。

就本工程补勘来说,对很厚的淤泥质土层划分为3个亚层是合理的。

(3)钻探没有详细查明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如某多层住宅小区,1F地下室,但在打桩和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淤泥质土等软弱夹层多处没有查明,与勘察成果报告不吻合,造成多次补勘和采用加桩进行补强的措施。

连云港海相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

连云港海相沉积软土的工程特性

GEO TECHNI CAL ENG I NEERI NG ELD VOL5 No 7 FI
另 外 , 字 板 剪 切 试 验 结 果 表 明 , 泥 抗 剪 强 十 淤 度 随 深 度增 长 , 者 的关 系式 可 以表 示 为 下式 : 二
C =4. 57+ 1 08 h, =0. . 8l。
1 软 土 的 微 观 结 构 特 征
根据《 软土地区工程质勘察规范》 J J3— 1 (G 8 9 )
分 区标 准 , 云 港地 区位 于 I区和 Ⅱ区 的分 界 线 , 连 软 土成 因 以海 相沉 积 为 主 , 积 年 代 短 , 下 水 位 浅 , 沉 地
软 土 长期 处 于 饱 水 状 态 。该 区软 土 以 灰 色 为 主 , 有 腥臭味 , 中间夹 极 薄 的粉 细 砂层 , 一般 呈 流 塑状 态 。 室 内分 析 结果 表 明 , 泥 和 淤 泥 质 粘 土 粘 粒 含 淤 量 (< . 0 m) 6 % 一8 . % 之 间 , 粒 含 量 005m 在 6 79 胶
故 淤 泥 与淤 泥 质粘 土 塑 性指 数 与 液 限 的直 线 回
归也 是 明 显 的 。
由于 软 土富 含 粘 粒 及 有 机 质 , 间 连 结 为 结 合 粒 水连 结 , 结 构 未 破 坏 时外 观 无 流 动 现 象 。用 无 侧 在 限抗 压 强度 试 验 求 得 的 淤 泥 灵 敏 度 为 1 9 5 8 , . 3~ . 6 平均 值 3 3; 泥质 粘 土 灵敏 度 为 10 . 淤 .4~3 0 , 均 .2 平 值 2 1 均 为 中等 灵 敏性 。具有 触 变 流 变性 。 .,
合 开 山 过程 进 行 大 面积 填 方 , 回填 厚 度 达 9~1 I 0I , T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探讨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是指地基土层为非坚硬、含有大量水分的土地,包括泥、淤泥、松软土和部分砂质土等。

由于这种土地地基的特殊性质,其勘探和数据处理工作显得异常重要。

以下将对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探与数据处理进行探讨。

勘探方法
1. 常规勘探
常规勘探包括现场观测、孔洞探测和试验室分析等。

现场观测是重要的勘探方法,可以得到土地的土质特征,包括颜色、纹理、松散程度等。

孔洞探测可以根据土地的深度、坚硬程度和含水量等,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试验室分析则包括地质试验、土力试验和水力试验等。

2. 非破坏性勘探
非破坏性勘探可通过地震波探测、地电阻率法和地磁法等方法进行。

这些方法可以获取土地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电阻率和磁场强度等。

数据处理方法
1. 土质分析
土质分析是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最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

它可以分析土地的物理、力学和水力学特性,包括密度、硬度、含水量、孔隙度、流动性等。

通过这些分析可以确定开挖的方式、加固的方法等。

2. 地下水分析
3. 软土定位
软土定位是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关键的数据处理方法。

定位包括确定非坚硬地基土层的边界和厚度等,以确定加固方法和开挖方式等。

软土定位可以采用试坑开挖法、孔洞探测法和非破坏性勘探法等。

总结
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探与数据处理是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关键环节。

通过各种勘探方法来获取大量数据,然后通过土质分析、地下水分析和软土定位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可以为该工程提供重要的设计依据,确保加固和开挖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摘要:本文叙述了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特征物理学性质,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提出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关键词:软土、性质、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1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连云港地处于黄海之滨,包括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藻南县等四个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等三个区,地貌上多属黄海海积平原,其中有我国著名的花果山(云台山)为低山丘陵。

连云港市区除了云台山及孔望山、锦屏山之外都普遍分布着厚度1-25米不等的软土。

本人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一般自然地面标高在4.00米(黄海高程)以下的区域会存在软土,即使在山前地带也存在。

而地面标高在5.00米以上的区域则不会存在软土(特殊情况例外,如山前的近代滑坡体、崩塌堆积物的下部可能会有)。

下表为连云港市区不同地段软土顶底板埋深地点华联火车站海州墟沟出口加工区开发区浦南燕尾港顶板深度 1.0-1.5 1.5-2.0 1.5-2.0 1.5-2.5 1-1.5 1.5-2.0 1.5-2.0 1-2.0底板深度11-11.5 11.5-12.0 10-12* 4-12 11-13* 10-135.5-6.5 16-18*海州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0米**开发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5米(古海冲沟)连云港市区除了山区之外的平原区,都广泛分布着软土。

据东海县志记载:在明代还是为海中的“仙山”,正如吴承恩所描写的花果山。

当我们从山下向云台山上爬或走时,来到一片陡坡或山涯前,常常看到原来海浪冲蚀的“海蚀穴”,在近代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软土的成因为海积-冲海积。

排除局部的海沟和山前因素,连云港市区的软土深度一般在10-13米。

2特征2.1野外特征:连云港市区的软土主要为淤泥,少量为淤泥质土,其特性和垂直分布见下表层号土名厚度(米) 主要特征Ps(Mpa) 标贯击数N 十字板强度Cu(kPa)2 粘土1-2 褐黄-灰黄色,可塑-软塑夹薄片状粉砂,含少量铁锰结核。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

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摘要:软土是淤泥质土、淤泥的总体称谓,由淤泥沉积物、腐殖质土组成,压缩性较高。

软土地区岩土勘察工作属于是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基础性工作,要求相关工作者予以高度重视把岩土勘察与项目工程设计关联起来,软土地区岩土勘察过程中,要进行原位测试、试验、取样和钻探等,同时一定要严格依据流程要求进行勘察。

基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实际应用,强化提升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成效,对项目工程勘察中出现的诸多难题进行有效解决,强化提升在勘察工作方面的认知,寻找更为有效的创新方式,确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成效。

关键词: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引言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作业,需要对地质各项状况进行细致分析,结合先进的探测手段、探测设备以及实验仪器对工程地况、地貌进行精确计算和分析,进一步为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相关工作的开展必须得到有效的落实和完善。

1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的概述1.1岩土工程勘察的作用总体来说,软土地区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主要包对地质工程前期的调查和测绘、现场检验和检测、对工程土地进行取样等多个方面。

运用相应的设备以及对应的勘察方法对工程综合地质状况进行全面的判别,并且生成对应的参考文件。

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分为多个阶段,并且在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勘察任务。

首先是需要对具体工程的岩土体进行分析,主要是分析岩土体的具体分布方式和分布状态,并且结合对应的分析数据对工程现场中的各项状况进行及时解决。

同时,勘察队伍还需要借用可行性的研究方式来对现场进行初步勘察,再结合后续详细的勘察工作,从而使得对应的岩土工程勘察作业更具可靠性和严谨性,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相应完善的数据支持以及对工程施工的建设性意见。

1.2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类针对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对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分为不同的类别,但是由于受到工程建设的规模以及相应施工复杂程度的影响,往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连云港罗盖特铁路专用线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及处理措施

连云港罗盖特铁路专用线软土工程地质特性及处理措施

发 区 内。 东 起 新 浦 东 支 线 盐坨 站线 路 所 , 区 藏 浅 、 厚度较大, 工程 地 质性 能 差 , 工 程 建
速公路, 最 后 引入 罗 盖 特 规 划 厂 区范 围, 线 软 土 压 缩 而 引起 的地 面 形 变 和 路 基 不均 匀 棚 及 配 套 桥 梁 基 础 , 建 议 采 用桩 基 础 , 并选 路全 长约1 . 6 7 k m, 建 设 及 施 工 内容 主 要 沉 降 灾害。
( 3 ) 桥梁 、 涵 洞、 给 排水 管 道基 础、 沟 槽
开挖 时, 需做 好 边 坡的 防、 支 护 措施 , 避 免边
①高 压 缩 性 : 软 土 是 属 于 高 压 缩 性 的 坡 滑 塌 ; 同时 , 场地 地下水 埋 藏 浅 , 施 工 时应 ( 4 ) 路 基 基底 为 水 塘 、 积水坑时, 应先 对 积 水 场 地 进行 排 水 疏 干 , 并 采 用 抛 石 挤
大, 为 不良工程 地 质层, 工程 地 质条件 较差 ,
根 据 项 目勘 察 资料 , 场地浅层软土, 埋 路 基 施 工时应 对其 采取 加 固处理 措 施 。 ( 2 ) 施 工时 结 合 建 筑 物 特 点 选 择 相 应
的地 基 处 理 方 法 。 企 业 站 综 合 办 公楼 、 风 雨 设 过 程 中及 建 成 后 主要 的 工程 地 质 问题 为
的首 要问题 。
较 简单 。
议 如下。
( 1 )工 程 浅 部 的 软 土 层埋 藏 浅 , 厚 度
1 工程 概 况
拟 建 铁 路 专 用线 位 于 连 云 港 市宋 跳 开 间线 路与 既 有 陇海 线 并 行 , 中途 下 穿临 连 高
5 拟建 项 目区软 土 主要 工程 地 质 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地区软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岩土工程勘察的注意问题
摘要:本文叙述了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特征物理学性质,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提出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

关键词:软土、性质、工程勘察、注意问题。

1连云港市区软土分布、成因
连云港地处于黄海之滨,包括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藻南县等四个县,新浦区、海州区、连云区等三个区,地貌上多属黄海海积平原,其中有我国著名的花果山(云台山)为低山丘陵。

连云港市区除了云台山及孔望山、锦屏山之外都普遍分布着厚度1-25米不等的软土。

本人根据大量工作实践,总结出一条经验:一般自然地面标高在4.00米(黄海高程)以下的区域会存在软土,即使在山前地带也存在。

而地面标高在5.00米以上的区域则不会存在软土(特殊情况例外,如山前的近代滑坡体、崩塌堆积物的下部可能会有)。

下表为连云港市区不同地段软土顶底板埋深
地点华联火车站海州墟沟出口加工区开发区浦南燕尾港
顶板深度 1.0-1.5 1.5-2.0 1.5-2.0 1.5-2.5 1-1.5 1.5-2.0 1.5-2.0 1-2.0
底板深度11-11.5 11.5-12.0 10-12* 4-12 11-13* 10-13
5.5-
6.5 16-18
*海州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0米
**开发区山前个别地区淤泥厚度可达25米(古海冲沟)
连云港市区除了山区之外的平原区,都广泛分布着软土。

据东海县志记载:在明代还是为海中的“仙山”,正如吴承恩所描写的花果山。

当我们从山下向云台山上爬或走时,来到一片陡坡或山涯前,常常看到原来海浪冲蚀的“海蚀穴”,在近代还是一片汪洋大海。

软土的成因为海积-冲海积。

排除局部的海沟和山前因素,连云港市区的软土深度一般在10-13米。

2特征
2.1野外特征:
连云港市区的软土主要为淤泥,少量为淤泥质土,其特性和垂直分布见下表
层号土名厚度(米) 主要特征Ps
(Mpa) 标贯击数N 十字板强度
Cu
(kPa)
2 粘土1-2 褐黄-灰黄色,可塑-软塑夹薄片状粉砂,含少量铁锰结核。

韧性好,干强度高。

0.75-0.9 3-4 30-50
3-1 淤泥质粘土 1-2 灰黄色、黄灰色,软塑,夹薄片状粉砂,韧性好,干强度较高部分地区具有“虫管”构造(原芦苇根腐烂) 0.5-0.75 1-2 15-30
3-2 淤泥5-8 灰色-黑灰色,流塑,含有机质,具臭味,夹粉砂薄层和团块,粉砂层有时具一定的厚度(可达3米)。

0.2-0.5 <1 10-20
3-3 淤泥质粘土 1-2 黑灰色-灰黑色,软塑,含大量有机质,局部夹泥炭,部分地区缺失该层。

代之为含贝売的砂层。

0.5-0.75 1-2 15-30
4 粘土灰绿色夹褐黄色斑点逐渐过渡到褐黄色夹灰绿色条纹-褐黄色,可塑。

铁锰结核及钙质结核。

韧性好,干强度高。

1.5-2.
5 9-15
2.2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层号天然含水量密度比天然76克锥稠度压缩性快剪三轴UU 无
(g/cm3) 孔隙液限塑限塑性液性压缩压缩粘聚内摩粘聚内摩侧
天然重比指数指数系数模量力擦角力擦角限
a0.1-0.2 Es0.1-0.2 (C) (φ)(Ck) (φk)
(W) (γ)(G) (e) (WL) (WP) (IP) (IL) Cu
% % % MPa-1 MPa kPa ( °) kPa ( °) kPa
3-1 40.0 1.70 2.74 1.00 42.0 21.0 18.0 0.75 0.60
1.8 11 0.0 10 0.0 15.0
50.0 1.80 2.76 1.49 55.0 28.0 28.0 1.20 1.00
2.5 25 8.0 18 8.0 30.0
3-2 45.0 1.50 2.75 1.50 42.0 21.0 18.0 1.00 0.90
1.5 8 0.0 5 0.0 8.0
65.0 1.70 2.76 2.00 55.0 28.0 28.0 1.80 2.00
2.3 15 8.0 12 8.0 18.0
3-3 40.0 1.70 2.75 1.00 42.0 21.0 18.0 0.75 0.60
1.8 12 0.0 10 0.0 15.0
55.0 1.80 2.76 1.49 55.0 28.0 28.0 1.20 1.00
2.5 25 8.0 18 8.0 30.0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我院1990-2010年连云港地区工程勘察统计数据。

从室内测试指标来看,本地区的软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强度低,为不良工程地质层,对工程建设极为不利。

因此,在工程勘察中应查明软土在纵横两方向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3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勘察等级及勘探点密度
本地区为软土地区,一般工程的勘察等级至少为乙级,在软土存在地区,不论工程如何简单,勘察的等级定为丙级是不正确的。

注意问题1:虽然软土底板分布较稳,总体地层结构不太复杂,常易被误定为简单场地和简单地基,应定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及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注意问题2:详勘勘探点布置应为15-30米,常有部分工程跨度大于30米,中部未加密钻孔,造成勘探点密度控制不够(违反“强条”)而返工。

3.2桩基础勘察
因本地区的软土厚度较大,一般厚度可达10米右左,,而表层的粘土层(硬壳层)厚度不大,一般小于2米,因此本地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二层以上)采用天然地基几乎不可能,地基处理也比较复杂,桩基是本地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

注意问题3:取土试样的目的是查明软土的分布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每孔1-2米取一个土样没有必要,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布置取样位置。

注意问题4:有些工程每取一个土样之后,要进行标贯试验,本人认为在本地区软土中做标贯试验意义不大。

注意问题5:软土中存在粉砂夹层,分布不均,对沉管桩的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很多施工经验表明,在淤泥所夹的粉砂层中易形成沉管桩的断桩。

因此勘点不宜过稀,必要时应增加浅孔静探,以查明软土层中粉砂层的水平和垂直分布。

其孔深达到软土底板即可。

3.3深基坑开挖勘察
对于高层建筑或具有地下车库等地下的工程勘察,对软土必须进行基坑支护评价。

注意问题6:勘察范围应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的1~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并根据情况扩大范围,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

孔距15~30m,孔深应穿越软土层。

注意问题7:应查明开挖范围及邻近场地地下水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层位、埋深和分布情况,查明各含水层(包括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的补给条件和水力联系;提供场地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渗透影响半径;必须采取在开挖的深度范围内三轴试样,作UU试验。

注意问题8:表层土层比较薄的,第3-1层的为淤泥质粘土,特别要提的是往往该层土被忽略,多数是因为颜色是黄色调,而划入第2层粘土中,给工程带来不安全因素;第2层粘土与第3-1淤泥质粘土之间的界限是呈渐变过渡,仅凭肉眼划分确实有一定的困难,而静力触探试验就很容易划分出来。

因此必须以钻探与静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勘探,并在施工时先施工静探孔,根据静探曲线划分土层,调整设计的取样位置。

以上所谈到的八个问题,常常是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对大家都能注意到的问题在此就不赘述了。

参考文献
《连云港地区地基基础设计规范》LG95-0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GB 50094-2008
《区域水文地质报告》1:200000,连云港幅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