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学期文明礼仪教案备课

合集下载

一年级文明礼仪备课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备课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如问候、道歉、感谢、告别等。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如排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和分享。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礼仪:学习问候、道歉、感谢、告别等基本礼仪知识。

2. 公共场合行为规范:学习在公共场所排队、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行为规范。

3. 人际交往:学习尊重他人、善于合作和分享、如何处理冲突等人际交往技巧。

4. 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助人为乐等道德品质。

5. 文明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文明素养。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设置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运用文明礼仪。

2. 游戏互动:设计文明礼仪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范。

3.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典型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实际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经验。

5. 榜样示范:邀请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示范,激发其他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2. 开展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4. 定期组织文明礼仪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文明礼仪教材。

2. 课件:文明礼仪相关图片、视频、动画等。

3. 道具:用于情景模拟和游戏的道具。

4. 参考资料:关于文明礼仪的书籍、文章、网络资源等。

5. 实践活动场地:学校操场、教室、走廊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文明礼仪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兴趣。

2. 讲解基本礼仪:教师讲解问候、道歉、感谢、告别等基本礼仪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礼貌、有道德的一年级学生。

二、教学重点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1. 使学生理解并实践文明礼仪的具体行为。

2. 培养学生自主践行文明礼仪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

2. 采用示范法,让学生观察和模仿文明礼仪的行为。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文明礼仪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介绍礼仪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2. 文明礼仪的具体行为:学习如何问候、如何介绍自己、如何与他人交流等。

3. 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自觉排队、保持安静、爱护公物等良好习惯。

教案内容示例:一、教学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礼仪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二、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文明礼仪的具体行为,如如何问候、如何介绍自己、如何与他人交流等。

2.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三、示范与练习(10分钟)1. 教师示范文明礼仪的行为,如问候、介绍自己、与他人交流等。

2. 学生模仿并进行练习,如互相问候、自我介绍等。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文明礼仪。

2. 每组分享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学习和借鉴。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课后实践(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主实践文明礼仪的行为。

2. 家长协助并监督学生在家中实践文明礼仪。

七、下次班会预告(5分钟)1. 教师预告下次班会的主题和内容。

2. 学生期待并准备参与下次班会。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行为,评估教学效果。

一年级文明礼仪备课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备课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礼仪:学习如何正确打招呼、如何正确使用餐具、如何正确排队等。

2. 校园礼仪:学习如何在校园里与人相处、如何爱护公共财物、如何遵守课堂纪律等。

3. 家庭礼仪:学习如何与家人相处、如何表达关心和爱意、如何做家务等。

4. 感恩教育:学习感谢他人的帮助、认识父母的辛苦、学会珍惜他人的付出等。

5. 社交礼仪:学习如何与同龄人交往、如何与长辈交往、如何参加聚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设置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文明礼仪。

2.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等形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的文明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问题。

4. 采用激励教学法,及时表扬和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视频、案例等。

2. 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

3. 准备一些生活用品,如餐具、排队道具等,用于实践教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

3. 学生能理解尊重他人、感恩父母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六、教学活动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礼仪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文明礼仪的兴趣。

2. 学习基本礼仪: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正确打招呼、如何使用餐具、如何排队等。

3. 情景模拟:设置校园、家庭、社交等场景,让学生模拟练习文明礼仪。

4. 感恩教育:通过讲述父母辛苦付出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与同龄人、长辈交往中运用文明礼仪。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和习惯。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与他人交往中的文明礼仪意识和能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学习基本礼仪。

2. 第二周:学习校园礼仪。

3. 第三周:学习家庭礼仪。

4. 第四周:感恩教育。

小学一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一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教案

篇一:一年级“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队会教案“争做四好少年”主题班队会教案一年级2班班主任:刘文妍一.班会主题:讲文明,懂礼貌,争做四好少年。

二指导思想:1 通过文明礼仪班会课,使学生对文明礼仪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

2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有趣的童谣,精彩的表演和诗歌朗诵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品德的教育。

3 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三班会形式:童谣三句半诗歌朗诵等。

四活动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礼仪常规的内容,并且落实到行动上。

1班会前布置学生围绕主题广收材料。

2 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材料进行编排。

3 邀请家长一起参加。

五班会安排师:合着欢乐的节拍。

我们成为了一年级的学生。

一个文明的好少年。

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文明人要有良好的行为。

文明人要有良好的习惯。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遨游文明的世界!各位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通过这节班队活动课使学生对文明礼仪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

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有趣的童谣,精彩的表演和诗歌朗诵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品德的教育。

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班会《文明之花心中开》现在开始:有情我们的小主持人。

主持人:(男)爷爷常说,中华是文明古国。

(女)妈妈常讲,我国是礼仪之邦。

(合)老师教导我们,知书达理儿时起。

我告诉自己,文明礼貌要发扬。

学习礼仪善交往,团结同学敬师长。

一年级2班班会《文明之花心中开》现在开始:主持人1大家都知道《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都要求大家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

主持人2 当我们背起小书包,跨入校园的第一天,老师就教育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

你看我们的同学做得多好啊!主持人3 我们同学在老师的教育下,变化可真大呀!严肃的鞠躬,情切的问好,表现了我们班同学的文明风貌。

主持人4 谢谢,你好,对不起。

多么熟悉的话语啊!今天呀,这些文明礼貌用语也来到了我们这里,现在就把他们请上来,让他们来介绍一下自己!(合)请听礼貌用语三句半:(校园礼仪)主持人2:我们在课间的时候要做正当的游戏,即使不小心碰到别人,也要礼貌的解决问题。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合集五篇)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合集五篇)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合集五篇)第一篇: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懂礼仪守纪律一、活动目的:通过文明礼仪班会课,使学生对文明礼貌用语有更明确的认识,体会到文明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会正确运用礼貌用语,人人都争做文明学生。

二、活动重点:明确学生在家、校的礼貌行为,提高学生讲文明、懂礼貌语言的使用率。

三、活动难点:能适时适地适用文明语言及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活动准备:1、收集礼貌用语和平时这方面做得好的典型事例。

2、搜集文明礼貌儿歌、歌曲。

五、活动过程:(一)师:亲爱的同学们,身为学生就应该遵守学校各项纪律,不但要做个爱学习、讲卫生、守纪律的好学生,还要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文明学生。

所以下面我们要开展的是礼仪教育活动为中心的班会,其中语言美是文明的重要表现,前面已让同学们收集礼貌用语的活动,那么下面老师与你们一块来总结一下礼貌用语。

(二)师生总结收集礼貌用语1、(学生回答)师板书:您好、您早、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请……2、教师引导学生举常见所用文明用语的事例:甲同学:早上见到老师要问好,放学离校与教师再见;乙同学:不小心碰倒小同学,要说“对不起”;丙同学:小红帮小玲系鞋带,小玲应说“谢谢”,小红回答“不用谢”3、客人来访时应怎样招待?(让两个学生进行表演)师:今天我们和这么多老师在这里开展活动,大家可高兴啦…,那下面我们请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礼貌拍手歌(三)集体拍手儿歌同学们,都知道礼貌用语记得牢,见到师生问声好,分离时候把手招,影响别人“对不起”,回答要说“没关系”,从小文明又礼貌,大家夸我好苗苗。

(四)让学生做题巩固多种场合中的礼貌用语及行为。

1、早上出门上学向家长说“()。

”2、家里来了客人说:“()”,接待热情周到,与客人告别要使用“()”等礼貌用语;3、回到家里向父母说“()”4、早上在学校见了老师、同学说“()”5、课间不小心撞了同学说“()”6、同学向你道歉后,你应该说“().7、当你得到别人帮助时要说“()8、在汽车上,见了老人让座说“()”9、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手接,并要说();10、在学校不打架闹事,不损坏公物,不讲()。

文明礼仪一年级教案

文明礼仪一年级教案

教案名称: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文明礼仪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文明礼仪素养。

2.了解基本的文明礼仪规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1.大小礼仪的区别与重要性;2.个人修养与文明礼仪;3.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4.社交礼仪与公德心。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引导学生规范行为。

2.图片教学法:用图片展示不同的礼仪行为,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和文具等教学资源。

2.学生的作品展示区域。

3.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故事、音乐和游戏。

教学过程:第一课:大小礼仪的区别与重要性1.讨论:什么是礼仪?为什么我们要讲究礼仪?2.观察:显示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不同礼仪行为。

3.说故事:讲述关于礼仪的故事,引起学生思考。

4.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完成小组作品展示。

5.检查:学生自评和相互评价小组作品展示。

6.小结:总结讨论内容,强调大大小小礼仪的重要性。

第二课:个人修养与文明礼仪1.观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行为,让学生对比区别。

2.分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影响文明礼仪的原因。

3.舞蹈学习:学生学习一段简单的舞蹈,强调身体的修养。

4.制定规则:学生小组合作,制定一份学生之间相互礼貌待人的规则。

5.游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礼仪小游戏,检查学生对规则的理解。

6.小结:回顾讨论内容,总结个人修养与文明礼仪的关系。

第三课: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1.观察:观察不同公共场所的图片,让学生找出文明与不文明的行为。

2.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在公共场所应该遵守哪些文明行为。

3.文明公约:学生小组合作制定一份公共场所的文明公约,并进行展示。

4.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在公共场所的文明行为。

5.反思总结:整个过程结束后,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

第四课:社交礼仪与公德心1.观察:观察一些社交场合的图片,让学生找出礼仪和公德心的体现。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班会主题教案一、教案背景班会主题:文明礼仪年级:一年级目的:通过本次班会,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涵。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三、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文明礼仪要求(如:礼貌用语、排队等候、不随地乱扔垃圾等)3. 文明礼仪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4. 文明礼仪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5. 文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实例,分析文明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文明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基本文明礼仪要求:讲解礼貌用语、排队等候、不随地乱扔垃圾等基本文明礼仪要求。

3. 文明礼仪在校园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文明礼仪在校园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如:与同学相处、参加集体活动等。

4. 文明礼仪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文明礼仪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5. 文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文明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如: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

6. 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观点,讨论文明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7.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8. 总结:归纳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9.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0. 跟踪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情景模拟等环节。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文明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年级文明礼仪德育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德育教案

一年级文明礼仪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做到礼貌待人。

二、教学内容:1. 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2. 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如问候、感谢、道歉、告别等。

3. 公共场所的文明礼仪:如观影、购物、就餐等场合的注意事项。

4. 团队合作的文明礼仪:如分享、协助、公平竞争等。

5. 校园内的文明礼仪:如课堂纪律、遵守校规、爱护环境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 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示范文明礼仪的行为。

3. 情境教学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文明礼仪。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明礼仪经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讲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3. 示范文明礼仪的行为,让学生模仿。

4. 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文明礼仪。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文明礼仪经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2. 学生自评、互评,了解自己的进步。

3. 定期举行文明礼仪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文明礼仪表现。

六、教学活动:1. 组织“文明礼仪知识问答”,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文明礼仪知识。

2. 开展“文明礼仪小明星”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

3. 举办“文明礼仪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制作文明礼仪宣传海报,用于校园张贴。

2. 准备文明礼仪相关故事书籍,供学生阅读。

3. 拍摄文明礼仪示范视频,用于教学演示。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公共场所,了解文明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开展文明礼仪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的文明礼仪学习。

3. 联合社区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活动,扩大文明礼仪的影响力。

九、教学反思:1. 定期总结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进办公室教学目标:做到进出学校办公室懂礼貌、讲礼仪。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进办公室前应喊“报告”,如果门关着,要轻轻敲门,老师允许后才能进入。

2 进办公室时应先向老师问好,再走到要找的老师跟前讲话。

与老师说话时先叫“老师”再说事情。

3 离开办公室时,应向老师道声“再见”或“谢谢”然后离去,并随手关门。

4 办公室内如暂时没有人,应立即退出,不能随便乱动老师的东西。

二、练一练:分组联系进出办公室的礼仪。

三、评一评:第二课互相帮助教学目标:生活在集体中,同学们都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

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正确的做法:1 当看到同学在学习、生活等方面有了困难时,应热情主动地给予帮助。

2 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献爱心。

二、说一说:1 你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时,有什么感受?2 当你得知自己的同桌不舒服应该怎么做呢?3 你帮助同学做过那些事?心情如何?三、读一读:生活集体里,大家在一起。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谢谢同学们!”“不谢,别客气。

”你我同进步,友情记心里。

四、写一写:把你帮助同学和同学帮助你的事记在日记本上。

五、评一评:第三课红领巾胸前飘教学目标:少先队员要知道爱护红领巾,庄重场合佩戴红领巾,在适当的场合敬队礼。

教学过程:一、记一记:1 参加学校集会和各种少先队活动时要佩戴红领巾。

2 在升降国旗、班队花、献花、扫墓时要敬队礼。

3 知道队礼的意义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并学会敬标准的队礼。

4 要经常清洗红领巾,保持干净平整。

5 不随意将红领巾移为它用,定期更换红领巾。

二、练一练:你敬的队礼规范吗?自己练一练。

三、想一想: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镜头一:体育课后,小明满头大汗,拿出红领巾擦汗。

镜头二:下课后一些同学在玩捉迷藏,有一位同学用红领巾蒙住了眼睛。

镜头三:上学时,有的队员没把红领巾戴在胸前,而把红领巾放在兜里。

镜头四:有的同学的红领巾已经破成一条一条的了还不更换。

这样的事你做过吗?如果做了,你打算怎么办?四、评一评:班里哪些队员的红领巾最整洁?哪些队员的红领巾系得最漂亮?哪些队员的队礼敬得最规范?第四课爱护学校公物教学目标:小学生要从小养成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一、明确做法:1 不在课桌椅上乱写乱画,搬动桌椅时动作要轻。

2 不经过老师允许,不能在黑板上乱写、乱画,不乱动教具。

3 爱护墙壁、墙报,不乱涂乱抹。

二、读一读:博爱童谣学习生活设施全,桌椅教具日日伴。

服务大家公共物,文明使用倍爱护。

三、评一评:第五课文明上厕所教学目标:爱护厕所内的设施,知道上厕所也要讲文明。

教学过程:一、明确做法:1 进出厕所时,要用手轻轻推门,避免与人相撞。

2 用手轻轻开、关水龙头,大小便后及时冲刷便池。

不在墙上乱写乱画。

3 在厕所内不打闹、不捉迷藏。

4 在公共厕所内要文明礼让,守秩序。

二、说一说:按上面要求做,有什么好处?三、做一做:为学校厕所做一张告示牌,如爱护公物、请别踢我......四、评一评:第六课小伙伴到我家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如何在家里招待小伙伴。

教学过程:一、导入:如果有小伙伴到你家来玩儿,你会招待他吗?二:明确做法1 首先要向家长介绍小伙伴。

2 拿出饮料和零食、玩具与小伙伴分享。

3 与小伙伴一起学习或游戏。

4 小伙伴告别时要送到门口互道“再见”,并欢迎下次再来。

三、记一记:不要过分炫耀小伙伴没有的物品,也不要小气舍不得拿出饮料和零食、玩具与小伙伴分享。

四、演一演:模仿小伙伴到你家做客,学着招待小伙伴,注意自己的说话语气和动作。

五、读一读:博爱童谣今天同学到我家,热情友好招待他。

一起游戏一起玩,团结友爱人人夸。

六、评一评:你是否能热情主动地招待小伙伴?给相应的小旗涂上红色。

做得好做得一般还需努力第七课餐桌上讲礼貌教学目标:学会一般的就餐规矩,懂得餐桌上的礼仪,强化家庭美德和个人用餐形象。

教学过程:一看图评议: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1)不等别人入座自己先吃。

(2)让长辈先吃。

(3)抢菜、乱翻菜。

(4)面向餐桌打喷嚏。

(5)当众惹人倒胃口。

(6)主动摆碗筷。

正确的做法:1 主动帮助家长擦桌子、摆碗筷、端菜,等人到齐才能用餐。

2 请长辈先夹菜。

3 不抢菜,不在菜盆中乱翻,不碰翻桌上的盘子、杯子。

4 打喷嚏、咳嗽应面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 在餐桌上不要当众提到“好难吃”、“上厕所”之类的词,以免别人倒胃口。

二、练一练:分小组练一练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

三、读一读:博爱童谣小弟弟,别淘气,餐桌上,讲礼仪。

饭菜帮助摆放好,吃饭要等人到齐。

吃菜不能胡乱翻,别朝桌面打喷嚏。

小弟弟,笑嘻嘻,餐桌礼仪我牢记。

第八课学会认错教学目标:知道做错事后道歉的礼仪,知错就改。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做错事,如果不小心做了错事,怎么办呢?二、读一读:老舍认错著名作家老舍上小学时,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有一年三月,又到放风筝的好季节,老师让大家以《诚实的孩子》为题写一篇作文,当堂交卷。

老舍很快就写完了,他的同桌却一个字也写不出。

同桌悄悄地请老舌帮他写一篇,然后一起去放风筝。

第二天,老师表扬同桌的作文进步很大,还把同桌的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老师不仅鼓励大家写好作文,还鼓励大家做一个诚实的受人欢迎的好孩子。

听到这儿,老舍不禁低下了头。

下课了,老舍想到不该欺骗老师,便红着脸向老师说明了情况。

老师并没有批评他,摸着老舍的头说:“有错就改也是好孩子。

”正确的做法:1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弥补,用实际行动取得别人的谅解。

2 要真诚地道歉,面对面说:“××对不起,我错了。

”用真诚取得别人的原谅。

3 如果自己做错了事别人不知道,应即使向老师或家长诚实汇报。

4 要敢于承认错误、说实话,不把错误推给他人,知错就改。

三、议一议:认错有什么好处,不认错有什么坏处?四、评一评:第九课长辈为先我为后教学目标:懂得在家、在外面把方便让给长辈,从小做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孔融让梨古代东汉时候,有个孩子叫孔融。

他有七个兄弟,他排第六。

在他4岁的时候,爸爸妈妈拿梨给他们兄弟吃时,孔融总是拿最小的。

有一次,爸爸见孔融又拿了只最小的梨,就问他为什么拿小的。

孔融说:“哥哥大,我小,当然各个应该吃大的,我该吃小的了。

”爸爸妈妈表扬他懂事、有礼貌,常把他懂礼貌的事讲给人家听,孔融让梨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

交流: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二、明确做法1 在家、出门在外,要把方便让给长辈。

2 吃东西时先请长辈吃,然后自己再吃。

3 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主动让座。

三、想一想:如果你是他(她),你会这样做?1 吃晚饭时,小军见到菜上齐了,不等父母坐好,自己就先吃了起来。

2 家里来了客人,明明拿了一个小一点的桔子给客人,自己却拿了一个大的。

3 今天班里有许多老师来听课。

下课了,亮亮就第一个开门冲出教室去玩。

四、议一议:在家、出门在外,为什么要长辈优先呢?五、评一评:第十课称呼长辈有讲究教学目标:学会使用正确的称呼。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生活中,同学们除了要接触家里人外,还要接触亲戚、朋友、邻居、陌生人(服务员、售货员等)。

用正确的称呼,可以使自己不失礼,给人留下好印象。

二、学习称呼;(一)家人的称呼:爸爸的父亲称爷爷(祖父),爸爸的母亲称奶奶(祖母),妈妈的父亲称姥爷(外公),妈妈的母亲称姥姥(外婆)。

爸爸的兄弟称叔伯,爸爸的姐妹称姑姑,妈妈的兄弟称舅舅,妈妈的姐妹称姨妈。

此外还有许多对家人的称呼,你还知道哪些?(二)邻居、父母朋友及其年龄相仿的称叔叔、阿姨。

三、想一想:你应该这样说?然后动笔填一填。

1 妈妈让你买份报纸,到了报亭,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__。

2 到了爸爸单位,见到爸爸的同事,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

3 回家的路上,遇到邻居,你应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议一议:他们做得对不对?1 小明来到冷饮店,一进门便喊:“喂!买盒冰淇淋。

”2 小红见到对面走来的邻居,低头装做没看见。

3 有的同学见到不教自己的老师,毫不理睬。

五、评一评:第十一课打电话教学目标:知道打电话时的礼仪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许多同学家都安装了电话,这既方便了朋友、亲人的感情沟通,也方便了同学的联络,可是,打电话应该注意什么呢?二、明确做法:请你这样做:1 打电话时先做自我介绍,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渐渐……2 说话音量适当,吐字要清楚,语速慢一点,语气要自然。

3 要注意打电话的时间,最好不在早8点之前和晚上10点以后以及中午休息时给别人打电话,以免打扰别人休息。

4 如正在通电话中断,应由主动打电话的人重拨电话。

5 不要边吃东西边接电话。

6 如果自己打错了电话,应主动表示歉意;如果对法打错电话也应有礼貌地告诉对方,不要生硬地说:“错了!”三、说一说:这样做好吗?为什么?应该这样做?1 电话铃响了,小明拿起电话生气地说:“你找谁?没在家!”2 王刚和李月打电话聊天40分钟还没有聊完。

小提示:当接到找爸爸、妈妈的电话而他们不在时,一定要问清并记住对方姓名和电话,然后尽快告诉爸爸、妈妈。

五、练一练:同座位两个同学按要求练习打电话。

第十二课垃圾分类不乱倒教学目标:做到垃圾不乱倒,学会垃圾分类放,懂得有的废物可回收再利用。

教学过程:一、明确做法:1 不随处乱倒垃圾,应把垃圾倒在指定的地方。

2 不要把垃圾倒在垃圾箱外面,如不小心将垃圾倒在地上,应及时清理干净。

3 倒完垃圾应及时盖好垃圾箱盖。

4 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如方便碗、方便筷、塑料杯等,减少垃圾的产生。

5 留意身边的分类垃圾箱,会分类处理垃圾。

二、读一读:小幽默小明和爸爸一起坐火车去旅游,小明把喝完的可乐罐扔在地上,被爸爸发现了,立即遭到了爸爸的批评,“你怎么能到处乱扔东西呢?”说完,随手就将可乐罐扔到车窗外面去了。

小明的爸爸做得对吗?三、议一议:哪些废物对环境是有害的?我们应这样处理?四、读一读:博爱童谣我帮妈妈倒垃圾,不大垃圾洒一地。

垃圾倒完盖好盖,清洁环境记心里。

五、评一评:第十三课观看演出教学目标:懂得在剧场观看***、演出的利益,做文明小观众。

教学过程:一、明确做法:博爱礼仪提醒:1 在开演前入场完毕。

2 万一迟到了,尽量不影响别人观看,低着身子悄悄入座。

3 不在剧场吃有声响的事物,不吃带皮食品,注意保持剧场内的清洁卫生。

4 观看表演时,每个节目结束后要鼓掌,精彩演出要热烈鼓掌。

二、说一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1 一边看演出一边和旁边人说话。

2 把脚放在前边椅子上。

3 演员表演失误时,出怪声起哄。

三、议一议:明明和妈妈一起去看杂技表演,演出十分精彩,明明一边嗑瓜子一边不停地称赞,瓜子皮被他扔了一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