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5篇
重温历史,铭记西安事变——纪念西安事变78周年演讲稿

重温历史,铭记西安事变——纪念西安事变78周年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温历史,铭记西安事变,纪念西安事变78周年。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政治事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不仅是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更是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和启示。
西安事变是从1935年12月12日开始的。
当时,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不断地扩张势力,妄图侵占中国领土。
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开始,但是由于内部政治纷争,对日抗战进展不顺利,这给日本人以可趁之机。
当时国共两党战争紧张,蒋介石意识到了自己对于抗日战争的不足之处,这使他决定到陕西慰问部队,并同中共领袖毛泽东商讨合作抗日问题。
但是,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领的部队在西安将蒋介石软禁。
张学良向蒋介石提出了由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抗日的条件,史称“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派人到陕西协调,帮蒋介石与张学良和谈。
毛泽东指导周恩来起草了《西安事变总结》,保证了蒋介石对“停止内战,联合抗日”这个条件的接受。
最终,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这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且也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颁布了《西安挽回》宣言,宣布停止国共内战,联合抗日。
这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开始,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民族统一战线,也打下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国人需要的是团结一致,抗击外敌,推翻自己内部的封建势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西安事变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们需要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看到那些历史文物时,我们不仅可以摸到他们的质地和硬度,还可以感受到那一段历史的厚重和沉甸甸的力量。
西安事变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推进民族团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宝贵的历史瑰宝。
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并肩,勇敢地面对扩张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挑战,共同推进我们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5篇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5篇老师、同学们:今天是12月12日,大家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1936年的12月12日凌晨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怀着对民族的忧患,策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1937年12月13日,六朝古都南京沦陷后,在南京长达六周的大屠杀。
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小孩,一律杀光;还进行了“百人斩”比赛,“万人坑”的填埋,老百姓的头颅被侩子手拧在手中炫耀,南京城里尸体成山,血流成河,染红了长江水。
无辜死难的老百姓多达30多万。
纪念是一种手段,它所担当的角色只是推动器,而它真正所要推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但它早已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中,今天,我们虽然生长在和平年代,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五星红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
这是爱国志士和英雄儿女们前赴后继,才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民族的耻辱!纪念是一种手段,它所担当的角色只是推动器,而它真正所要推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爱国不应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在今天和平年代里,我们看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强国,依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所欲为,我们只能说落后只能被挨打,只能任人宰割,结合我们学校的情况,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在心理上维护和树立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
结合上几周我还要说,有个别人在民族团结方面上做的不够好,在我们的女厕所上乱写乱画,还写着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如果是你做的,请你在没人的时候把它擦掉,随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体现了我们学校是多么的不团结,带着歧视的眼光,我们的学校能搞好吗,我们的祖国如果都是这样窝里闹窝里斗,能强大吗,反而被另有企图的国家所利用了?在学校里我们不光要学会学习好好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这样我们才会进步。
勿忘国耻,警醒今朝——纪念西安事变78周年演讲稿

勿忘国耻,警醒今朝——纪念西安事变78周年演讲稿:今天,我们隆重集会,共同纪念西安事变78周年。
这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日子,也是一个警醒我们自身的时刻。
回顾历史,我们必须牢记那些伟大的前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所做出的巨大牺牲。
而西安事变,正是一次充满着波澜和曲折的历史事件,它不仅直接导致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更是表明了中华民族面临着高度复杂的形势,更迫切地需要团结起来,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因此,我们不仅需要对这段历史进行深刻反思,更要看到它给我们的启示,并在今天继续发扬。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应对当前世界格局的变化、应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需要我们做出计划、有所行动。
面对内部深层次矛盾不断凸显和外交安全形势的日益复杂,我们更不能容忍丝毫的马虎和懈怠。
我们需要继承历史的真理,学习历史的训,勿忘国耻,始终保持着警醒之心。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应该不断推进自身建设、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组织纪律性和先进性。
只有在纪律和协调上比人家更优秀、在执行和落实上比人家更迅速、在创新和发展上比人家更敏捷,我们才能真正推动我们所服务的单位、本行业的发展。
正如我们的前辈毛泽东主席所说:人民群众是最伟大的创造者,是实现我们共同目标的重要力量。
只有推动人民群众一起前进、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才能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互相的交流和协调,把自己的行动和他人驾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具体业务能力,为实现国家复兴以及本行业的进步,进一步推进我们所服务单位的健康发展。
在新时代下,我们仍需要坚定实践“爱国、集中、战斗、创新”的伟大口号,继续坚定不移地奔驰在实现我们自己的梦想的道路上。
因为我们深知,实现我们的梦想不仅是因为我们个人的努力,更是因为有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路上为我们奋斗。
张学良西安事变发言稿

张学良西安事变发言稿各位国人,亲爱的同胞们:很高兴能够在这里向大家讲述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张学良西安事变。
这是一段困扰着我的伟大历史责任与矛盾心灵的片段,是国家安危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也是一个全民团结抗击外敌侵略的新起点。
首先,让我回到西安事变之前的一段时间。
那时正是中国民族危机四面八方逼近的日子。
内忧外患,人民疲惫不堪,整个国家如同岌岌可危的高楼,随时都可能毁于一旦。
作为当时的国防部长,我时时刻刻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然而,国难当前,国家危在旦夕。
由于国共内战局势激烈,我们面临着两方势力的夹击。
暂停内战,与抗击外敌为国家利益的最高目标,这是摆在我面前的选择。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冒着巨大的风险,决定与蒋介石总统一起前往西安,进行一次重要的和平谈判。
在西安召开的这次谈判,也是充满挑战的。
蒋介石总统在这场事变之前一直是我的忠诚朋友,然而心存贪权忍辱负重的他却不愿面对国家利益与个人私欲的抉择。
我深知这次谈判的重要性,也深知中共的力量与民族的期望,因此坚决要求蒋介石肃贪立教,担忧个人利益。
我强调,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然而,就在我努力游说蒋介石的同时,那些忠于蒋介石的亲兵们却对我恶言相向,企图阻止这次和平谈判的进行。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很清楚,如果此时此刻中共与国共合作失败的话,立即有可能迎来更大的灾难,别说抗击外敌侵略了,国家连内部的统一都难以保持。
我没有退缩,没有畏惧,我选择站在国家的立场上,选择了和平、团结和民族利益。
在西安事变期间,我发表了一份声明,这份声明里,我坚定地表达了我对国家利益的担忧与忧虑,呼吁全体国人团结一心,携手抗击外敌。
我明确指出,只有通过全民团结与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打败侵略者,保卫我们的国家。
这段时间的西安事变,也是我内心挣扎与思考的时刻。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得不考虑个人与家族的前途,不得不思考对国家与民族的承诺。
我选择了放下个人利益,选择了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精选纪念西安事变演讲稿汇编

精选纪念西安事变演讲稿汇编国旗下演讲稿:西安事变老师们、同学们:上午好!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
“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日军很快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土地。
中华民族处在危亡的严重关头,蒋介石却仍然坚持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
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一致结外。
全国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1936年春,国民党政府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联合抗日。
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政要围攻红军。
12月4日,蒋介石带领南京政府的大批军政要员到了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的红军。
12月9日那天,西安1万多名学生游行请愿,向蒋介石驻地临潼前进,要求联合抗日。
蒋介石布置军队架设机枪拦阻还命令张学良、杨虎城用武力镇压。
形势十分严重。
张学良赶去劝阻,学生们悲愤地高呼:“我们愿意为救国而死,我们前进吧!”张学良深受感动,表示要用实际行动答复他们的抗日要求。
12月12日清晨,张学良和杨虎城联合行动,派东北军冲进临潼华清池的蒋介石驻地,解除了蒋介石卫队的武装。
蒋介石从睡梦中惊醒,听到枪声,连衣服也没有穿,就慌忙跳过后墙,躲到了骊山的一块岩石旁。
东北军战士冲进蒋介石的卧室,不见蒋介石,只见他的衣帽等都还在,一摸被窝,还是暧暧的,便立即搜山。
天亮以后,战士们在山上逮捕了蒋介石。
同时二七路军将士也解除了西安城里反动军队的武装,控制了飞机场、火车站、电台等要害部门,跟随蒋介石来西安的国民党军政要员,被全部扣留了,当天,张学良、杨虎城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这就是“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党中央和毛主席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到达西安,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周恩来提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在西安事变80周年会上的讲话稿

在西安事变80周年会上的讲话稿“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在西安事变80周年会上的讲话稿范文推荐。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欢迎阅读。
在西安事变80周年会上的讲话稿一: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座谈会12日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前,俞正声亲切接见了张学良、杨虎城亲属代表并合影。
俞正声指出,西安事变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结束了十年内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成为中国由长期内战走向全民抗战的转折点,成为扭转时局的枢纽。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也因他们崇高的爱国义举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永载史册,彪炳后世。
俞正声强调,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
西安事变虽然已经过去80年,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的爱国赤诚和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强烈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精神,已经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对西安事变最好的纪念,就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和其他爱国先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俞正声强调,要始终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护好、建设好我们伟大的国家。
要坚持“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毫不妥协反对一切形式的“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不断增强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用心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把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都凝聚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主持座谈会。
节日庆典演讲稿_最新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

最新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以下是小编分享了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3篇,供大家参考。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一明天是12月12日历史上的明天,是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纪念的日子。
1936年的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促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这就是历史上的“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
78年前的今天,中国古都西安那划破凄冷夜空的枪声,震惊了全世界,也震醒了沉睡中的中国人。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张学良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杨虎城深感民族危机,决心抗日。
在多次劝谏蒋介石抗日均遭失败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蒋介石,以逼其“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变”最终以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国共问题,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转折,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民族大联合的壮阔阵营中,艰苦卓绝、贡献巨大。
从此,中华民族由涣散、分裂、割据实现了团结统一,一致抗日。
中国人的万众义勇,砸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大东亚共荣圈”的幻梦,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为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做出了卓越贡献。
西安事变凸显了中华儿女伟大的精神——她让一个民族汇聚成一股力量。
这是一种舍身救国,在民族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直起民族脊梁的精神!这是一种忠于民族,忠于人民的赤胆忠诚精神!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信,因为“西安事变”精神的浇灌,更加浩明于天地,“西安事变”精神永垂不朽!让我们向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诚挚致敬,让我们永远铭记“双十二精神”!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篇二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一.历史事件及背景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纪念日。
国旗下讲话稿:西安事变范文

国旗下讲话稿:西安事变范文
尊敬的领导、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庄重地举行国旗下讲话,以缅怀那段历史性事件,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爱国观。
历史是不能忘记的,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震惊国人的“西安事变”。
事变发生后,数百万爱国志士纷纷表示要勇敢地为解救祖国出力,五卅运动、反对日货、救国运动、围城、学生运动等于一时涌现。
此次西安事变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中国民族抗战的前奏,拉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在全国人民跨越半个多世纪后怀念这段历史时,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支撑着我们中国人的抗日情怀?是我们共同的艰难历程,是强烈的族群意识,是患难干美非凡的中华民族情怀。
中国民族千百年来秉持的民族精神如今依旧在人民心中闪耀着生命之光。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应该抱着团结合作的精神,秉持着“爱国、尊敬劳动、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的道德底线,勤劳朴素地工作,不断完善自己,为了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近年来,在我们国家不断发展的大形势下,国家经济不断增长,各个领域得到了巨大发展。
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的国家自豪、感到高兴,不断地提高自己,成为能够为国事业做出贡献的人才。
在这个时代中,我们年轻人既是担当,又是奋斗者,我们的责任就是让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这是我们年轻人的历史使命和本职工作。
最后,我们要铭记那段艰辛历程,坚定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起为祖国的明天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事变纪念日演讲稿5篇老师、同学们:
今天是12月12日,大家知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1936年的12月12日凌晨由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怀着对民族的忧患,策动爆发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从而挽救了民族危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1937年12月13日,六朝古都南京沦陷后,在南京长达六周的大屠杀。
无论是老人、妇女还是小孩,一律杀光;还进行了“百人斩”比赛,“万人坑”的填埋,老百姓的头颅被侩子手拧在手中炫耀,南京城里尸体成山,血流成河,染红了长江水。
无辜死难的老百姓多达30多万。
纪念是一种手段,它所担当的角色只是推动器,而它真正所要推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但它早已铭记在每个人的心中,今天,我们虽然生长在和平年代,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牢记五星红旗是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
这是爱国志士和英雄儿女们前赴后继,才最终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民族的耻辱!
纪念是一种手段,它所担当的角色只是推动器,而它真正所要推动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
爱国不应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在今天和平年
代里,我们看到了以美国为首的强国,依靠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为所欲为,我们只能说落后只能被挨打,只能任人宰割,结合我们学校的情况,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在心理上维护和树立民族团结“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的思想。
结合上几周我还要说,有个别人在民族团结方面上做的不够好,在我们的女厕所上乱写乱画,还写着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如果是你做的,请你在没人的时候把它擦掉,随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体现了我们学校是多么的不团结,带着歧视的眼光,我们的学校能搞好吗,我们的祖国如果都是这样窝里闹窝里斗,能强大吗,反而被另有企图的国家所利用了?在学校里我们不光要学会学习好好学习,更应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新,这样我们才会进步。
今天,我们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在学习上不怕吃苦,肯下苦功夫,报着“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我们祖国明天填充更多的优秀人才,祖国的强大离不开大家,大家是我们祖国明天的未来。
祖国明天的强大是你们的。
让我们一起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