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勾股定理复习题易错题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重点易错题

(每日一练)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以下列各组数为三角形的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B.5、5、6C.2、√3、√5D.√2、√3、√5答案:D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选项A、B、C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选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解:A、22+32≠4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不正确;B、52+52≠6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不正确;C、22+(√3)2≠(√5)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不正确;D、(√2)2+(√3)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2、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4,高是5,一只在A点的蚂蚁想吃到B点的食物,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是()A.9B.13C.14D.25答案:B解析:画出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即为AB,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求出结论.解: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下图所示,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即为AB,AB恰为一个矩形的对角线,该矩形的长为圆柱的底面周长的一半,即长为24÷2=12,宽为5,∴AB=√52+122=13,即沿着侧面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13.故选:B.小提示: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与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以下列各组数为三角形的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3、4B.5、5、6C.2、√3、√5D.√2、√3、√5答案:D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选项A、B、C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D选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结论.解:A、22+32≠4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不正确;B、52+52≠6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不正确;C、22+(√3)2≠(√5)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不正确;D、(√2)2+(√3)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应先认真分析所给边的大小关系,确定最大边后,再验证两条较小边的平方和与最大边的平方之间的关系,进而作出判断.4、如图,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设CE=a,HG=b,则斜边BD的长是()A.a+b B.a⋅b C.√a2+b22D.√a2−b22答案:C解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设CD=AH=x,DE=AG=BC=y,由CE=a,HG=b建立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CD=x= a−b,BC=y=a+b,然后借助勾股定理即可表示BD.解:根据图象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设CD=AH=x ,DE=AG=BC=y , ∵CE =a ,HG =b , ∴{x +y =a y −x =b 解得:{x =a−b2y =a+b 2,故CD =a−b 2,BC =a+b 2在RtΔB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 2=BC 2+CD 2=(a+b 2)2+(a−b 2)2=a 2+b 22,∴BD =√a 2+b 22.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借助方程思想用含a ,b 的代数式表示CD 和BC 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在△ABC 中,a ∶ b ∶ c =1 ∶ 1 ∶ √2,那么△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D 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出三角形的形状即可. ∵a :b :c =1:1:√2,∴三角形ABC 是等腰三角形. 设三边长为a,a,√2a∵a 2+a 2=(√2a )2,∴三角形ABC 是直角三角形. 综上所述:△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勾股定理逆定理.此题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答.6、勾股定理是历史上第一个把数与形联系起来的定理,其证明是论证几何的发端.下面四幅图中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利用两个以a和b为直角边三角形面积与一个直角边为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和等于上底为a,下第为b,高为(a+b)的梯形面积推导勾股定理可判断A,利用以a与b为两直角边四个全等三角形面积与边长为c的小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a+b的和为边正方形面积推导勾股定理可判断B,利用以a与(a+b)为两直角边四个全等三角形面积与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c为边正方形面积推导勾股定理可判断C,利用四个小图形面积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可判断D.解: A、两个以a和b为直角边三角形面积与一个直角边为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面积和等于上底为a,下第为b,高为(a+b)的梯形面积,故12ab+12ab+12c2=12(a+b)2,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以a与b为两直角边四个全等三角形面积与边长为c的小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a+b的和为边正方形面积,故4×12ab+c2=(a+b)2,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以a与(a+b)为两直角边四个全等三角形面积与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面积和等于以c为边正方形面积,a(a+b)+b2=c2,整理得:a2+b2=c2,即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4×12D、四个小图形面积和等于大正方形面积,2ab+a2+b2=(a+b)2,根据图形证明完全平方公式,不能证明勾股定理,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利用面积推导勾股定理与完全平方公式,掌握利用面积推导勾股定理与完全平方公公式是关键.7、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角的距离为0.7米,顶端距离地面2.4米,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端距离地面2米,那么小巷的宽度为()A.0.7米B.1.5米C.2.2米D.2.4米答案:C解析: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直角边,即可求出小巷宽度.在Rt△A′BD中,∵∠A′DB=90°,A′D=2米,BD2+A′D2=A′B′2,∴BD2+22=6.25,∴BD2=2.25,∵BD>0,∴BD=1.5米,∴CD=BC+BD=0.7+1.5=2.2米.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运用,利用梯子长度不变找到斜边是关键.8、如图,在△ABC 中,∠ACB =90°,分别以点A 和点B 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 12 AB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 和点N ,作直线MN 交AB 于点D ,交BC 于点E .若AC =3,AB =5,则DE 等于( )A .2B .103C .158D .152答案:C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求出AE=BE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DE 即可.解:在Rt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BC=√52−32=4, 连接AE ,从作法可知:DE 是AB 的垂直评分线,根据性质AE=BE ,在Rt △ACE 中,由勾股定理得:AC 2+CE2=AE2,即32+(4-AE )2=AE2,解得:AE=258,在Rt △ADE 中,AD=12AB=52,由勾股定理得:DE 2+(52)2=(258)2,解得:DE=158.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能灵活运用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填空题9、如图,数字代表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答案:100. 解析:三个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根据勾股定理得到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A =36+64=100. 解:由题意可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的平方=36,一条直角边的平方=64,则斜边的平方=36+64. 所以答案是:100.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10、如图,滑竿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竿AB长2.5米,顶点A在AC上滑动,量得滑竿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5米时,滑竿顶端A下滑________米.答案:0.5解析:结合题意可知AB=DE=2.5米,BC=1.5米,BD=0.5米,∠C=90°,∴AC=√AB2−BC2=√2.52−1.52=2(米).∵BD=0.5米,∴CD=2米,∴CE=√DE2−CD2=√2.52−22=1.5(米),∴AE=AC-EC=0.5(米).故答案为0.5.点睛: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11、如图,在RtΔABC中,∠ABC=90∘,AB=3,BC=4,RtΔMPN,∠MPN=90∘,点P在AC上,PM交AB 于点E,PN交BC于点F,当PE=2PF时,AP=________.答案:3解析:如图作PQ⊥AB于Q,PR⊥BC于R.由△QPE∽△RPF,推出PQPR =PEPF=2,可得PQ=2PR=2BQ,由PQ∥BC,可得AQ:QP:AP=AB:BC:AC=3:4:5,设PQ=4x,则AQ=3x,AP=5x,BQ=2x,可得2x+3x=3,求出x即可解决问题.如图,作PQ⊥AB于Q,PR⊥BC于R.∵∠PQB=∠QBR=∠BRP=90°,∴四边形PQBR是矩形,∴∠QPR=90°=∠MPN,∴∠QPE=∠RPF,∴△QPE∽△RPF,∴PQPR =PEPF=2,∴PQ=2PR=2BQ.∵PQ∥BC,∴AQ:QP:AP=AB:BC:AC=3:4:5,设PQ=4x,则AQ=3x,AP=5x,BQ=2x,∴2x+3x=3,∴x=35,∴AP=5x=3.故答案为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2、如图,在高为6米,坡面长度AB为10米的楼梯表面铺上地毯,则至少需要地毯______米.答案:14解析:将楼梯表面向下和右平移,则地毯的总长=两直角边的和,已知斜边和一条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另一条直角边,计算两直角边之和即可解题.解:将楼梯表面向下和右平移,则地毯的总长=两直角边的和,由题意得:∠ACB=90°,AB=10米,AC=6米,由勾股定理得BC=√AB2−AC2=√102−62=8(米),则AC+BC=14(米),所以答案是:14.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本题中把求地毯长转化为求两直角边的长是解题的关键.1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且满足√a2−6a+9+|b−4|=0,则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答案:5解析:解:∵√a2−6a+9+|b−4|=0,∴a2−6a+9=0,b-4=0,解得a=3,b=4.∵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b,∴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a2+b2=√32+42=5.所以答案是:5解答题14、如图,已知∠ABD=90°,AB=8 m,AD=17 m,DC=20 m,BC=25 m.(1)求BD的长度;1112(2)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答案:(1)BD =15(2) 210m 2.解析:(1)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D 的长;(2)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BDC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四边形ABCD 的面积等于△ABD 和△BDC 的面积和即可得出答案.解:(1)∵∠ABD =90°,∴AB 2+BD 2=AD 2, ∴82+BD 2=172, ∴BD =15;(2)∵BD =15,DC =20,BC =25,∴BD 2+DC 2=BC 2, ∴∠BDC =90°,∴四边形ABCD 的面积=12AB ×BD +12CD ×BD=12×8×15+12×20×15=210m 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BDC是直角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如图,在△ABC中,D是BC上的一点,若AB=10,BD=6,AD=8,AC=17,求△ABC的面积.答案:84解析:先根据AB=10,BD=6,AD=8,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证ΔABD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 的长,然后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解:∵BD2+AD2=62+82=102=AB2,∴ΔABD是直角三角形,∴AD⊥BC,在RtΔACD中,CD=√AC2−AD2=15,∴BC=BD+CD=6+15=21,∴SΔABC=12BC·AD=12×21×8=84.因此ΔABC的面积为84.故答案为84.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求证ΔABD是直角三角形.13。
勾股定理十大易错题(带答案)

勾股定理十大经典易错题1. 如图,在一棵树的10米高B 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爬下树走向离树20米的池塘C ,而另一只爬到树顶D 后直扑池塘C ,结果两只猴子经过的距离相等,问这棵树有多高?露在杯子外边的长度为cm h ,则h 的取值范围为 .3. 如图,在 △ABC 中,∠C =90∘,AC =2,点 D 在 BC 上,∠ADC =2∠B ,AD =√,则 BC 的长为 .A . √3−1B . √3+1C . √5−1D . √5+1【答案】D4. 如图为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展开图,A 、B 、C 是展开后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5. ABC 的面积为 .6. 在Rt ABC ∆中,90C ∠=︒,若54a b c +==,,则ABC S ∆= .7. 如图,梯子AB 斜靠在墙面上,AC BC AC BC ⊥=,,当梯子的顶端A 沿AC 方向下滑x米时,梯足B 沿CB 方向滑动y 米,则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 )A .x y =B .x y >C .x y < D8.如图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1)求△ABC 的面积;(2)判断△ABC 是什么形状?并说明理由.9. 如图,在长方形纸片 ABCD 中,已知 AD =8,折叠纸片使点 B 落在对角线 AC 上的点 F 处,折痕为 AE ,且 EF =3,求 AB 的长.10. 如图,有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cm 、4cm 、5cm 的长方体,有一只蚂蚁想沿着外侧壁从A 点爬到C 1处,请你帮助小蚂蚁计算出最短路线.C A2. 【答案】1112h ≤≤3. 【答案】D4. 【答案】B5. 【解析】借助网格计算面积【答案】3.5 6. 【解析】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 b c +=.又有()2222a b ab ab +=++,∴ ()222a b c ab +-= ∴1924ABC S ab ∆==. 【答案】94ABC S ∆=7. 化简得()2220a x y x y -=+>,x y >.【答案】B8. 解:(1)△ABC 的面积=4×4-1×2÷2-4×3÷2-2×4÷2=16-1-6-4=5.故△ABC 的面积为5;(2)∵小方格边长为1,∴AB2=12+22=5,AC 2=22+42=20,BC 2=32+42=25,∴AB 2+AC 2=BC 2,∴△ABC 为直角三角形.9. 【答案】610.【解析】我们将六个面标上:正、背、左、右、上、下,蚂蚁从A 到C 至少要走两个面,①正-右②正-上③左-上④左-背⑤下-背⑥下-右, 其中④⑤⑥和前面三种是重复的,比如①④,将拉伸长方体得棱AA 1和CC 1得到长方形AA 1C 1C ,两种路径是一样的,下面分情况讨论:①正-右:7457222121=+=+=CC AC AC ;②正-上:10393222121=+=+=BC AB AC ;③左-上:54482221121=+=+=C B AB AC【答案】cm 74。
第18章勾股定理复习题易错题

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水平测试(1)一、试试你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24分)1.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它的最大边是.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C=24,CA=7,AB=.3.在△ABC中,若其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4.如图1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正方形A,B,C的面积分别是8cm2,10cm2,14cm2,则正方形D的面积是cm2.5.如图2,在△ABC中,∠C=90°,BC=60c m,CA=80c m,一只蜗牛从C点出发,以每分钟20c m的速度沿CA→AB→BC的路径再回到C点,需要分钟的时间.6.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16)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7.在布置新年联欢会的会场时,小虎准备把同学们做的拉花用上,他搬来了一架高为2.5米的梯子,要想把拉花挂在高2.4米的墙上(设梯子上端要到达或超过挂拉花的高度才能挂上),小虎应把梯子的底端放在距离墙米处.8.如图3是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和.(注:两直角边长均为整数)二、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A.6,12,13 B.3,4,7 C.4,7.5,8.5 D.8,15,162.要登上某建筑物,靠墙有一架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m,顶端离地面12m,则梯子的长度为()A.12m B.13m C.14m D.15m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A.10cm B.3cm C.4cm D.5cm4.若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2倍,则斜边扩大为原来的()A.2倍B.3倍C.4倍D.5倍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三边长度之比为9∶40∶4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关系:(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7.某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且一条直角边为5,则另一直角边为( )A .3B .4C .12D .138.如果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9,则对角线AC 的长度为( )A .23B .49C .3D .29三、挑战你的技能(共60分)1.(10分)如图4,你能计算出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吗?2.(10分)如图5所示,有一条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ABCD ,若AB =60m ,BC =84m ,AE =100m ,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3.(10分)如图6,在△ABC 中,∠BAC =120°,∠B =30°,AD ⊥AB ,垂足为A ,CD =1c m ,求AB 的长.5.(10分)如图7,在△ABC 中,AB =AC =25,点D 在BC 上,AD =24,BD =7,试问AD 平分∠BAC 吗?为什么?6.(10分)如图8所示,四边形ABCD 中,AB =1,BC =2,CD =2,AD =3,且AB ⊥BC . 求证:AC ⊥CD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三角形是三角形;若这三个内角所对的三边分别为a、b、c(设最长边为c),则此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是.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则直角边长为,若直角边长为2,则斜边长为.3.在Rt△ABC中,∠C=90°,①若AB=41,AC=9,则BC=;②若AC=1.5,BC=2,则AB=.4.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1cm和60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cm时,这3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5.如图1,将一根长24厘米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则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至少为厘米.6.如图2,AC⊥CE,AD=BE=13,BC=5,DE=7,那么AC=.7.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边长为8c m,则底边上的高是,面积是.8.如图3,一个机器人从A点出发,拐了几个直角的弯后到达B点位置,根据图中的数据,点A和点B的直线距离是.二、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4,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4 B.8 C.16 D.642.小丽和小芳二人同时从公园去图书馆,都是每分钟走50米,小丽走直线用了10分钟,小芳先去家拿钱再去图书馆,小芳到家用了6分钟,从家到图书馆用了8分钟,小芳从公园到图书馆拐了个(设公园到小芳家及小芳家到图书馆都是直线)()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3.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则斜边的长()A.18cm B.20cm C.24cm D.25cm4.如图5,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垂直于BE,且AE=3,BE=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6 B.18 C.19 D.215.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较小直角边的和、差分别为18、8,则较长直角边的长为()A.20 B.16 C.12 D.86.在△ABC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7.如图6,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A.CD、EF、GH B.AB、EF、GHC.AB、CD、GH D.AB、CD、EF8.如图7,在△ABC中,∠C=90°,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E,则AE2-BE2等于()A.AC2 B.BD2C.BC2 D.DE2三、挑战你的技能(共58分)1.(11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c m,求它的面积.2.(11参考答案:一、1.直角,222a b c +=2.1,2 3.40,2.5 4.615.14 6.12 7.4或,16或32 8.10 二、1~4.DBDC 5~8.CCBA三、1.2120cm2.图略3.不正确,可添加DB BC ⊥或5cm DB =4.小方先到达终点54条四、解:(1)从上往下依次填12,1,32; (2)4S m l =; (3)证明略.。
勾股定理易错题分析

勾股定理易错题分析勾股定理是初中几何的重要知识,是几何中的常用工具。
初学时,很多同学常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下面仅选择几例,供同学们参考和借鉴,以免犯这类错误。
【例1】在Rt△ABC中,a=3,b=4,求c.错解由勾股定理,得诊断这里默认了∠C为直角.其实,题目中没有明确哪个角为直角,当b>a 时,∠B可以为直角,故本题解答遗漏了这一种情况.当∠B为直角时,【例2】已知RT△ABC中,∠B=RT∠,c=求b.错解由勾股定理,得诊断这里错在盲目地套用勾股定理“a2+b2=c2”.殊不知,只有当∠C=Rt∠时,a2+b2=c2才能成立,而当∠B=Rt∠时,则勾股定理的表达式应为a2+c2=b2.正确解答∵∠B=Rt∠,由勾股定理知a2+c2=b2.∴【例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为6cm、8cm,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错解 设第三边长为xcm .由勾股定理,得x 2=62+82. x=2268+=3664+=10即第三边长为10cm .诊断 这里在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时,误认为第三边为斜边,其实题设中并没有说明已知的两边为直角边,所以第三边可能是斜边,也可能是直角边.正确解法 设第三边长为xcm .若第三边长为斜边,由勾股定理,得x=2268+=3664+=10(cm)若第三边长为直角边,则8cm 长的边必为斜边,由勾股定理,得x=2286-=28=27(cm)因此,第三边的长度是10cm 或者27cm.【例4】如图,已知Rt △ABC 中,∠BAC=90°,AD 是高,AM 是中线,且AM=12BC=23AD.又RT △ABC 的周长是(6+23)cm.求AD .错解 ∵△ABC 是直角三角形,∴AC:AB:BC=3:4:5∴AC∶AB∶BC=3∶4∶5.∴AC=31232+AB=4 12BC=512)=156+又∵12AC AB•=12BC AD•∴AD=AC AB BC•=25诊断我们知道,“勾三股四弦五”是直角三角形中三边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形,并不能代表一般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上述解法犯了以特殊代替一般的错误.正确解法∵AD∴AD又∵MC=MA,∴CD=MD.∵点C与点M关于AD成轴对称.∴AC=AM,∴∠AMD=60°=∠C.∴∠B=30°,AC=1 2∴AC+AB+BC=12BC+2BC+BC=6+∴BC=4.∵12BC=3AD, ∴AD=122BC【例5】在△ABC中,a∶b∶c=9∶15∶12,试判定△ABC是不是直角三角形.错解依题意,设a=9k,b=15k,c=12k(k>0).∵a2+b2=(9k)2+(15k)2=306k2,c2=(12k)2=144k2,∴a2+b2≠c2.∴△ABC不是直角三角形.诊断我们知道“如果一个三角形最长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而上面解答错在没有分辨清楚最长边的情况下,就盲目套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正确解法由题意知b是最长边.设a=9k,b=15k,c=12k(k>0).∵a2+c2=(9k)2+(12k)2=81k2+144k2=225k2.b2=(15k)2=225k2,∴a2+c2=b2.∴△ABC是直角三角形.【例6】已知在△ABC中,AB>AC,AD是中线,AE是高.求证:AB2-AC2=2BC·DE.错证如图.∵AE⊥BC于E,∴AB2=BE2+AE2,AC2=EC2+AE2.∴AB2-AC2=BE2-EC2=(BE+EC)·(BE-EC)=BC·(BE-EC).∵BD=DC,∴BE=BC-EC=2DC-EC.∴AB2-AC2=BC·(2DC-EC-EC)=2BC·DE.诊断题设中既没明确指出△ABC的形状,又没给出图形,因此,这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所以高AE既可以在形内,也可以与一边重合,还可以在形外,这三种情况都符合题意.而这里仅只证明了其中的一种情况,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勾股定理复习易错题四套题由简到难(附带答案)

勾股定理练习卷姓名一、填空题1.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它的最大边是.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C=24,CA=7,AB=.3.在△ABC中,若其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4.如图1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正方形A,B,C的面积分别是8cm2,10cm2,14cm2,则正方形D的面积是 cm2.5.如图2,在△ABC中,∠C=90°,BC=60c m,CA=80c m,一只蜗牛从C点出发,以每分钟20c m的速度沿CA→AB→BC的路径再回到C点,需要分钟的时间.6.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16)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7.在布置新年联欢会的会场时,小虎准备把同学们做的拉花用上,他搬来了一架高为2.5米的梯子,要想把拉花挂在高2.4米的墙上(设梯子上端要到达或超过挂拉花的高度才能挂上),小虎应把梯子的底端放在距离墙米处.8.如图3是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和.(注:两直角边长均为整数)二、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A.6,12,13 B.3,4,7 C.4,7.5,8.5 D.8,15,162.要登上某建筑物,靠墙有一架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m,顶端离地面12m,则梯子的长度为()A.12m B.13m C.14m D.15m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cm 和8cm ,则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 )A .10cmB .3cmC .4cmD .5cm4.若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2倍,则斜边扩大为原来的( )A .2倍B .3倍C .4倍D .5倍5.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 .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 .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 .三边长度之比为9∶40∶4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关系:(a +b )2=c 2+2ab ,则这个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7.某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且一条直角边为5,则另一直角边为( )A .3B .4C .12D .138.如果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29,则对角线AC 的长度为( )A .23B .49CD .29 三、简答题1.(10分)如图4,你能计算出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吗?2.(10分)如图5所示,有一条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ABCD ,若AB =60m ,BC =84m ,AE =100m ,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3.(10分)如图6,在△ABC 中,∠BAC =120°,∠B =30°,AD ⊥AB ,垂足为A ,CD =1c m ,求AB 的长.4.(10分)小芳家门前有一个花圃,呈三角形状,小芳想知道该三角形是不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请问她可以用什么办法来作出判断?你能帮她设计一种方案吗?5.(10分)如图7,在△ABC中,AB=AC=25,点D在BC上,AD=24,BD=7,试问AD平分∠BAC吗?为什么?6.(10分)如图8所示,四边形ABCD中,AB=1,BC=2,CD=2,AD=3,且AB⊥BC.求证:AC⊥CD.参考答案:一、1.直角,a2.25 3.108 4.17 5.12 6.207.0.7 8.4,6二、1~4.CBDA 5~8.BBCA三、1.(1)5x=;(2)24x=2.2240m34.略5.所以AD平分BAC∠,理由略6.证明略四、(1)84,85.(2)任意一个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可以拆成两个连续整数的和,并且这两个连续整数与原来的奇数构成一组勾股数.(3)略.八年级下册第十八《勾股定理》水平测试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三角形是三角形;若这三个内角所对的三边分别为a、b、c(设最长边为c),则此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是.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则直角边长为,若直角边长为2,则斜边长为.3.在Rt△ABC中,∠C=90°,①若AB=41,AC=9,则BC=;②若AC=1.5,BC =2,则AB=.4.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1cm和60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 cm时,这3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5.如图1,将一根长24厘米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则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至少为厘米.6.如图2,AC⊥CE,AD=BE=13,BC=5,DE=7,那么AC=.7.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边长为8c m,则底边上的高是,面积是.8.如图3,一个机器人从A点出发,拐了几个直角的弯后到达B点位置,根据图中的数据,点A和点B的直线距离是.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4,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4 B.8 C.16 D.642.小丽和小芳二人同时从公园去图书馆,都是每分钟走50米,小丽走直线用了10分钟,小芳先去家拿钱再去图书馆,小芳到家用了6分钟,从家到图书馆用了8分钟,小芳从公园到图书馆拐了个(设公园到小芳家及小芳家到图书馆都是直线)()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3.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则斜边的长()A.18cm B.20cm C.24cm D.25cm4.如图5,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垂直于BE,且AE=3,BE=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6 B.18 C.19 D.215.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较小直角边的和、差分别为18、8,则较长直角边的长为()A.20 B.16 C.12 D.86.在△ABC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7.如图6,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A.CD、EF、GH B.AB、EF、GHC.AB、CD、GH D.AB、CD、EF8.如图7,在△ABC中,∠C=90°,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E,则AE2-BE2等于()A.AC2 B.BD2C.BC2 D.DE2三、简答题(共58分)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c m,求它的面积.2的点.3.如图8,是一个四边形的边角料,东东通过测量,获得了如下数据:AB=3cm,BC=12cm,CD=13cm,AD=4cm,东东由此认为这个四边形中∠A恰好是直角,你认为东东的判断正确吗?如果你认为他正确,请说明其中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他不正确,那你认为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判断∠A是直角?4.如图9,一游泳池长48米,小方和小朱进行游泳比赛,小方平均速度为3米/秒,小朱为3.1米/秒.但小朱一心想快,不看方向沿斜线游,而小方直游,俩人到达终点的位置相距14米.按各人的平均速度计算,谁先到达终点?5.如图10(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10(2)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四、拓广探索(本题14分)已知: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设△ABC的面积为S,周长为l.(1)填表:(用含有m的代数式表示).(2)如果a+b-c=m,观察上表猜想:l(3)证明(2)中的结论.参考答案:一、1.直角,222a b c +=2.1,2 3.40,2.5 4.615.14 6.12 7.4或,16或32 8.10 二、1~4.DBDC 5~8.CCBA 三、1.2120cm2.图略3.不正确,可添加DB BC ⊥或5cm DB =4.小方先到达终点54条四、解:(1)从上往下依次填12,1,32; (2)4S m l =; (3)证明略.点击《勾股定理》之特色题本文将在各地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中,涉及《勾股定理》知识内容的特色创新题采撷几例,供读者学习鉴赏.一.清新扮靓的规律探究题例1(成都市)如图,如果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1S 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23S S ,,…,S n (n 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形的面积8S =_______.【解析】:求解这类题目的常见策略是:“从特殊到一般”.即是先通过观察几个特殊的数式中的变数与不变数,得出一 般规律,然后再利用其一般规律求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 此题,由勾股定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易求得:2111S ==, 222S == 2324S == 248S ==照此规律可知:25416S ==,观察数1、2、4、8、16易知:0123412,22,42,82,162=====,于是可知12n n S -= 因此,817822128S -===二.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材料分析题例2(临安)阅读下列题目的解题过程: 已知a 、b 、c 为的三边,且满足,试判断的形状.解:2222222222()()()()()ABC c a b a b a b B c a b C ∆∴-=+-∴=+∴是直角三角形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2)错误的原因为: (3)本题正确的结论为: .【解析】:材料阅读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命题,其类型多种多样,本题属于“判断纠错型”题目.集中考查了因式分解、勾股定理等知识.在由得到等式2222222()()()c a b a b a b -=+-没有错,错在将这个等式两边同除了一个可能为零的式子ABC D EFGHIJ22a b -.若220a b -=,则有()()0a b a b +-=,从而得a b =,这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因此:(1) 选C .(2) 没有考虑220a b -=(3) ABC ∆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三.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图形拼接题例3(长春)如图,在Rt △ABC 中,∠C = 90°,AC = 4,BC = 3.在Rt △ABC 的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要求:在答题卡的两个备用图中分别画出两种与示例不同的拼接方法,并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请同学们先用铅笔画现草图,确定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画出正确的图形)示例图 备用图【解析】:要在Rt △ABC 的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关键是腰与底边的确定;要求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这需要用到勾股定理知识.下面四种拼接方法可供参考.四.极具“热点”的动态探究题例4(泉州):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壁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 60.⑴求AO 与BO 的长;⑵若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同时底端B 沿OM 向右滑行. 如图2,设A 点下滑到C 点,B 点向右滑行到D 点,并且AC:BD=2:3,试计算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多少米?X k b1.c o m【解析】:对于没有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同学而言,求解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但若是利用等边三角形就可以推出的一个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结合勾股定理求解,还是容易解答的.⑴AOB Rt ∆中,∠O=90,∠α= 60 ∴,∠OAB= 30,又AB=4米,∴122OB AB ==米.由勾股定理得:OA ===. ⑵设2,3,AC x BD x ==在COD Rt ∆中,2,23,4OC x OD x CD ==+= 根据勾股定理:222OC OD CD +=∴()()2222234x x ++= -∴(213120x x +-= ∵0x ≠ ∴0381213=-+x∴x =所以,即梯子顶端A 沿NO .勾股定理中的常见题型例析勾股定理是几何计算中运用最多的一个知识点.考查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综合到几何应用的解答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一、探究开放题例1如图1,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1)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 =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4a 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2a ,3a ,4a ,…,n a ,求出2a ,3a ,的值.(2)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n a 的表达式. 分析:依次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 2,a 3,a 4,再观察、归纳出一般规律.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BC=CD=AD=1.由勾股定理,得AC同理,AE =2,EH = a 2a 3=2,a 4=(2) ∵011a ==, 12a ==, 232a ==, 34a ==,∴1n n a -= ()1,n n ≥是自然数.点拨:探究开放题形式新颖、思考方向不确定,因此综合性和逻辑性较强,它着力于考查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动手操作题例2如图2,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和b ,斜边长为c .图(2)是以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苦干个,你能运用图(1)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解:(1)所拼图形图3所示,它是一个直角梯形.(2)由于这个梯形的两底分别为a 、b ,腰为(a +b ),所以梯形的面积为211()()()22a b a b a b ++=+.又因为这个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所以梯形的面积又可表示为:2111222ab ab c ++.Xk b1.c om∴221111()2222a b ab ab c +=++. ∴222a b c +=. (3)所拼图形如图4.点拨:动手操作题内容丰富,解法灵活,有利于考查解题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的才能。
期末复习 《勾股定理》常考题与易错题精选(35题)(原卷版)

期末复习- 《勾股定理》常考题与易错题精选(35题)一.勾股定理(共11小题)1.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A.10B.13C.15D.262.如图,长方形ABCD的顶点A,B在数轴上,点A表示﹣1,AB=3,AD=1.若以点A为圆心,对角线AC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M,则点M所表示的数为( )A.B.C.D.3.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若AC=5,BC=12,则S△ACD :S△ABD为( )A.12:5B.12:13C.5:1 3D.13:54.图1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会徽,在其主体图案中选择两个相邻的直角三角形,恰好能组合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边形OABC.若AB=BC=2,且∠AOB=30°,则OC的长度为( )A.B.C.4D.5.在△ABC中,∠ABC=60°,AD为BC边上的高,AD=6,CD=1,则BC的长为( )A.5B.7C.5或7D.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 )A.B.3C.D.27.已知△ABC中,∠C=90°,AB=c,BC=a,AC=b.(1)如果a=7,b=24,求c;(2)如果a=12,c=13,求b.8.如图,Rt△ABC中,∠C=90°(1)若AB=,AC=,求BC2(2)若AB=4,AC=1,求AB边上高.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BCA=60°,AC=2,DA=1,CD=3.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0.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求出四边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11.如图,在△ABC中,BC=6,AC=8,DE⊥AB,DE=7,△ABE的面积为35.(1)求AB的长;(2)求△ACB的面积.二.勾股定理的证明(共3小题)12.如图,直角三角形ACB,直角顶点C在直线l上,分别过点A、B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1)求证:∠DAC=∠BCE;(2)如果AC=BC.①求证:CD=BE;②若设△ADC的三边分别为a、b、c,试用此图证明勾股定理.13.【阅读理解】我国古人运用各种方法证明勾股定理,如图①,用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正方形,通过证明可得中间也是一个正方形.其中四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a+b)2,也可表示为c2+4×ab,即(a+b)2=c2+4×ab,所以a2+b2=c2.【尝试探究】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的“总统证法”如图②所示,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直角梯形BCDE,其中△BCA≌△ADE,∠C=∠D=90°,根据拼图证明勾股定理.【定理应用】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求证:a2c2+a2b2=c4﹣b4.14.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摆放时,也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请完成证明过程.(提示:BD和AC都可以分割四边形ABCD)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共8小题)15.下列各组中的三条线段,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7,20,24B.,,C.3,4,5D.4,5,616.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则下面四种情况中,不能判断此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b=4,c=5B.a=8,b=15,c=17C.a=5,b=12,c=13D.a=12,b=15,c=1817.如图,四边形ABCD中,AB=20,BC=15,CD=7,AD=24,∠B=90°.(1)判断∠D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18.如图,小明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这块土地的面积,以便估算产量.小明测得AB=3m,AD=4m,CD=12m,BC=13m,又已知∠A=90°.求这块土地的面积.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90°,AB=BC=2,CD=3,DA=1.(1)求∠DAB的度数;(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0.如图,在△ABC中,AD、BE分别为边BC、AC的中线,分别交BC、AC于点D、E.(1)若CD=4,CE=3,AB=10,求证:∠C=90°;(2)若∠C=90°,AD=6,BE=8,求AB的长.21.如图,在△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若BD=4,DC=5,AD=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1)求△ABC的周长;(2)求∠ACB的度数.四.勾股数(共3小题)23.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A.3,4,5B.2,3,4C.5,12,13D.8,15,1724.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A.,2,B.8,15,17C.,D.32,42,5225.观察下列各组勾股数有哪些规律:3,4,5;9,40,41;5,12,13;……;7,24,25;a,b,c.请解答:(1)当a=11时,求b,c的值;(2)判断21,220,221是否为一组勾股数?若是,请说明理由.五.勾股定理的应用(共10小题)26.我市某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如图所示,为了绿化环境,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B=90°,AB=6m,BC=8m,CD=24m,AD=26m.(1)求出空地ABCD的面积;(2)若每种植1平方米草皮需要350元,问总共需投入多少元?27.由四条线段AB、BC、CD、DA所构成的图形,是某公园的一块空地,经测量∠ADC=90°,CD=3m、AD=4m、BC=12m、AB=13m.现计划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若每平方米草皮需200元,则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共需多少元?28.如图,某校攀岩墙AB的顶部A处安装了一根安全绳AC,让它垂到地面时比墙高多出了2米,教练把绳子的下端C拉开8米后,发现其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即BC=8米),AB⊥BC,求攀岩墙AB的高度.29.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同时出发,甲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向北偏东42°方向航行,乙船向南偏东48°方向航行,0.5小时后,甲船到达C岛,乙船到达B岛,若C,B两岛相距17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30.“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又到了放风筝的最佳时节.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明和小亮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风筝的垂直高度CE(如图),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得水平距离BD的长为8米;②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的长为17米;③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1.5米.(1)求风筝的垂直高度CE;(2)如果小明想风筝沿CD方向下降9米,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31.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危害很大,随着中国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始应用飞机洒水的方式扑灭火源.如图,有一台救火飞机沿东西方向AB,由点A飞向点B,已知点C为其中一个着火点,且点C与直线AB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600m和800m,又AB=1000m,飞机中心周围500m以内可以受到洒水影响.(1)着火点C受洒水影响吗?为什么?(2)若飞机的速度为10m/s,要想扑灭着火点C估计需要13秒,请你通过计算判断着火点C能否被扑灭?32.一架云梯长25m,如图所示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C离墙7m.(1)这个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33.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B,其中AB=AC,由于某种原由C 到A的路现在已经不通,某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A、H、B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测得CB=1.5千米,CH=1.2千米,HB=0.9千米.(1)问CH是否为从村庄C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的路线AC的长.34.如图,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消防车立即赶到距大厦9米处(车尾到大厦墙面),升起云梯到火灾窗口,已知云梯长15米,云梯底部距地面3米,问:发生火灾的住户窗口距离地面BD有多高?35.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7米,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
勾股定理易错题

错题一、折叠1、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BE的长为___________cm。
2、如图,折叠直角三角形纸片的直角,使点C落在AB上的点E处,已知AC=6,∠B=30°,则DE的长是___________。
3、如图,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___________。
4、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折叠,设点D落在D’处,BC交AD’于点E,AB=6cm,BC=8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5、如图,已知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C’处,BC’交AD于E,AD=8,AB=4,则DE的长为___________.6、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____________.7、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18cm,BC=24cm,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你能求出BD的长吗?8、如图,在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__________.9、已知已知直角三角形纸片OAB,其中∠AOB=90°,OA=2,OB=4。
如图,将该纸片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折叠该纸片,折痕与边OB交于点C,与边AB交于点D。
若折叠后点B 与点A重合,求点C的坐标。
10、如图,在Rt△ABC中,∠ABC=60°,DE是斜边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B 于D、E两点。
若BD=2,则AB的长是___________.11、如图,在Rt△ABC中,∠B=90°,AB=3,BC=4,将△ABC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边AC上,与点B’重合,AE为折痕,则EB’=__________.12、如图,OAB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长方形纸片,O为原点,点A 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边上取一点D,将纸片沿AD翻折,使点O落在BC边上的点E处,求D、E两点的坐标.13、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BC=3,AB=6,∠BCA=90°,在AC上取一点E,以BE 为折痕,使AB的一部分与BC重合,点A与BC延长线上的点D重合,则DE的长度为____________.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与面积1、如图,在△ABC中,AB=15,BC=14,AC=13,求△ABC的面积。
勾股定理常考题型整理

勾股定理易错题型整理:易错点1:错误理解勾股数例1: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2:b2:c2=1:2:3B、a:b:c=3:4:5C、∠A+∠B=∠CD、∠A:∠B:∠C=3:4:5易错点2:求最短距离时展开图数据错误或展开错误例1:在一个长为2米,宽为1米的矩形草地上,如图堆放着一根长方体的木块,它的棱长和场地宽AD平行且>AD,木块的正视图是边长为0.2米的正方形,求一只蚂蚁从点A处,到达C处需要走的最短路.例2:如图①是一个长方体盒子,长AB=4,宽BC=2,高CG=1.(1)一只蚂蚁从盒子下底面的点A沿盒子表面爬到点G,那么它所行走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2)这个长方体盒子内能容下的最长木棒的长度为______.例3: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A.20cm B.14cm C.10cm D.无法确定易错点3:忽略分类讨论或多解例1: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例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是3和4,则第三边长为______.例3: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最长边为______.易错题型3:作图错误例1:如图所示,铁路上A,B两站(视为直线上两点)相距14km,C,D为两村庄(可看为两个点),DA⊥AB于A,CB⊥AB于B,已知DA=8km,CB=6km,现要在铁路上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多少km处?例2:如图,牧童在A处放牛,其家在C处,A、C到河岸l的距离分别为AB=2km,BD=8km,且CD=4km。
(1)牧童从A处将牛牵到河边P处饮水后再回到家C,试确定P在何处,所走路程最短?请在图中画出饮水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必说明理由。
(2)求出(1)中的最短路程。
(6分)必考知识点1:最短距离问题例1:如图3,在Rt△ABC中,∠ACB=90°,CD是高,AC=5,BC=12,求CD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十八章《勾股定理》水平测试(1)一、试试你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24分)1.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它的最大边是.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C=24,CA=7,AB=.3.在△ABC中,若其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9、12、15,则以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四边形的面积是.4.如图1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正方形A,B,C的面积分别是8cm2,10cm2,14cm2,则正方形D的面积是cm2.5.如图2,在△ABC中,∠C=90°,BC=60c m,CA=80c m,一只蜗牛从C点出发,以每分钟20c m的速度沿CA→AB→BC的路径再回到C点,需要分钟的时间.6.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16)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7.在布置新年联欢会的会场时,小虎准备把同学们做的拉花用上,他搬来了一架高为2.5米的梯子,要想把拉花挂在高2.4米的墙上(设梯子上端要到达或超过挂拉花的高度才能挂上),小虎应把梯子的底端放在距离墙米处.8.如图3是2002年北京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若图中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52和4,则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和.(注:两直角边长均为整数)二、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A.6,12,13 B.3,4,7 C.4,7.5,8.5 D.8,15,162.要登上某建筑物,靠墙有一架梯子,底端离建筑物5m,顶端离地面12m,则梯子的长度为()A.12m B.13m C.14m D.15m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A.10cm B.3cm C.4cm D.5cm4.若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2倍,则斜边扩大为原来的()A.2倍B.3倍C.4倍D.5倍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B.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C.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三边长度之比为9∶40∶4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关系:(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7.某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且一条直角边为5,则另一直角边为()A.3 B.4 C.12 D.138.如果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29,则对角线AC的长度为()A.23B.49C.23D.29三、挑战你的技能(共60分)1.(10分)如图4,你能计算出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吗?2.(10分)如图5所示,有一条小路穿过长方形的草地ABCD,若AB=60m,BC=84m,AE=100m,则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3.(10分)如图6,在△ABC中,∠BAC=120°,∠B=30°,AD⊥AB,垂足为A,CD=1c m,求AB的长.4.(10分)小芳家门前有一个花圃,呈三角形状,小芳想知道该三角形是不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请问她可以用什么办法来作出判断?你能帮她设计一种方案吗?5.(10分)如图7,在△ABC中,AB=AC=25,点D在BC上,AD=24,BD=7,试问AD平分∠BAC吗?为什么?6.(10分)如图8所示,四边形ABCD 中,AB =1,BC =2,CD =2,AD =3,且AB ⊥BC . 求证:AC ⊥CD .四、拓广探索(本题12分) 观察下列各式,你有什么发现?32=4+5,52=12+13,72=24+25,92=40+41,……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规律蕴涵其中呢? (1)填空:132= + ; (2)请写出你发现的规律;(3)结合勾股定理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参考答案:一、1.直角,a 2.25 3.108 4.17 5.12 6.207.0.7 8.4,6二、1~4.CBDA 5~8.BBCA 三、1.(1)5x =;(2)24x = 2.2240m 33cm4.略5.所以AD 平分BAC ∠,理由略 6.证明略 四、(1)84,85.(2)任意一个大于1的奇数的平方可以拆成两个连续整数的和,并且这两个连续整数与原来的奇数构成一组勾股数. (3)略.八年级下册第十八《勾股定理》水平测试一、试试你的身手(每小题3分,共24分)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2∶3,则三角形是三角形;若这三个内角所对的三边分别为a、b、c(设最长边为c),则此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是.2.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则直角边长为,若直角边长为2,则斜边长为.3.在Rt△ABC中,∠C=90°,①若AB=41,AC=9,则BC=;②若AC=1.5,BC=2,则AB=.4.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1cm和60cm,当第三条线段的长为cm时,这3条线段能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5.如图1,将一根长24厘米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6厘米,高为8厘米的圆柱形水杯中,则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至少为厘米.6.如图2,AC⊥CE,AD=BE=13,BC=5,DE=7,那么AC=.7.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一边长为8c m,则底边上的高是,面积是.8.如图3,一个机器人从A点出发,拐了几个直角的弯后到达B点位置,根据图中的数据,点A和点B的直线距离是.二、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24分)1.如图4,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4 B.8 C.16 D.642.小丽和小芳二人同时从公园去图书馆,都是每分钟走50米,小丽走直线用了10分钟,小芳先去家拿钱再去图书馆,小芳到家用了6分钟,从家到图书馆用了8分钟,小芳从公园到图书馆拐了个(设公园到小芳家及小芳家到图书馆都是直线)()A.锐角B.直角C.钝角D.不能确定3.一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长是7cm,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长的和是49cm,则斜边的长()A.18cm B.20cm C.24cm D.25cm4.如图5,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E垂直于BE,且AE=3,BE=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16 B.18 C.19 D.215.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较小直角边的和、差分别为18、8,则较长直角边的长为()A.20 B.16 C.12 D.86.在△ABC中,若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7.如图6,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A.CD、EF、GH B.AB、EF、GHC.AB、CD、GH D.AB、CD、EF8.如图7,在△ABC中,∠C=90°,D为BC边的中点,DE⊥AB于E,则AE2-BE2等于()A.AC2 B.BD2C.BC2 D.DE2三、挑战你的技能(共58分)1.(11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比为5∶12∶13,且周长为60c m,求它的面积.2.(11分)在数轴上作出表示29的点.3.(12分)如图8,是一个四边形的边角料,东东通过测量,获得了如下数据:AB=3cm,BC=12cm,CD=13cm,AD=4cm,东东由此认为这个四边形中∠A恰好是直角,你认为东东的判断正确吗?如果你认为他正确,请说明其中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他不正确,那你认为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判断∠A是直角?4.(12分)如图9,一游泳池长48米,小方和小朱进行游泳比赛,小方平均速度为3米/秒,小朱为3.1米/秒.但小朱一心想快,不看方向沿斜线游,而小方直游,俩人到达终点的位置相距14米.按各人的平均速度计算,谁先到达终点?5.(12分)如图10(1)所示为一上面无盖的正方体纸盒,现将其剪开展成平面图,如图10(2)所示.已知展开图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在该展开图中可画出最长线段的长度?这样的线段可画几条?四、拓广探索(本题14分)已知:在Rt △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设△ABC 的面积为S ,周长为l . (1)填表:三边a 、b 、c a +b -c S l3、4、5 2 5、12、13 4 8、15、176(2)如果a +b -c =m ,观察上表猜想:l= (用含有m 的代数式表示). (3)证明(2)中的结论.参考答案:一、1.直角,222a b c += 2.1,2 3.40,2.54.613479 5.146.127.4或42,16或328.10二、1~4.DBDC 5~8.CCBA 三、1.2120cm2.图略3.不正确,可添加DB BC ⊥或5cm DB = 4.小方先到达终点54条 四、解:(1)从上往下依次填12,1,32; (2)4S ml =; (3)证明略.点击《勾股定理》之特色题本文将在各地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题中,涉及《勾股定理》知识内容的特色创新题采撷几例,供读者学习鉴赏.一. 清新扮靓的规律探究题例1(成都市)如图,如果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已知正方形ABCD 的面积1S 为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23S S ,,…,S n (n 为正整数),那么第8个正方形的面积8S =_______.【解析】:求解这类题目的常见策略是:“从特殊到一般”. 即是先通过观察几个特殊的数式中的变数与不变数,得出一 般规律,然后再利用其一般规律求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此题,由勾股定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易求得:2111S ==,222S == 2324S ==248S ==ABC DEF GHIJ照此规律可知:25416S ==,观察数1、2、4、8、16易知:0123412,22,42,82,162=====,于是可知12n n S -= 因此,817822128S -===二. 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材料分析题例2(临安)阅读下列题目的解题过程:已知a 、b 、c 为的三边,且满足,试判断的形状. 解:2222222222()()()()()ABC c a b a b a b B c a bC ∆∴-=+-∴=+∴是直角三角形问:(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代号: ;(2)错误的原因为: (3)本题正确的结论为: .【解析】:材料阅读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命题,其类型多种多样,本题属于“判断纠错型”题目.集中考查了因式分解、勾股定理等知识.在由得到等式2222222()()()c a b a b a b -=+-没有错,错在将这个等式两边同除了一个可能为零的式子22a b -.若220a b -=,则有()()0a b a b +-=,从而得a b =,这时,ABC V 为等腰三角形.因此:(1) 选C .(2) 没有考虑220a b -=(3) ABC ∆是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三. 渗透新课程理念的图形拼接题例3(长春)如图,在Rt △ABC 中,∠C = 90°,AC = 4,BC = 3.在Rt △ABC 的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 要求:在答题卡的两个备用图中分别画出两种与示例不同的拼接方法,并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请同学们先用铅笔画现草图,确定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画 出正确的图形)示例图 备用图【解析】:要在Rt △ABC 的外部拼接一个合适的直角三角形,使得拼成的图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关键是腰与底边的确定;要求在图中标明拼接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这需要用到勾股定理知识.下面四种拼接方法可供参考.四. 极具“热点”的动态探究题例4(泉州):如图1,一架长4米的梯子AB 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壁ON 上,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α为ο60. ⑴求AO 与BO 的长;⑵若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同时底端B 沿OM 向右滑行. 如图2,设A 点下滑到C 点,B 点向右滑行到D 点,并且AC:BD=2:3,试计算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多少米?【解析】:对于没有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的同学而言,求解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但若是利用等边三角形就可以推出的一个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结合勾股定理求解,还是容易解答的.⑴AOB Rt ∆中,∠O=90o,∠α=ο60 ∴,∠OAB=ο30,又AB=4米, ∴122OB AB ==米. 由勾股定理得:22OA AB OB =-22421223=-=(米). ⑵设2,3,AC x BD x ==在COD Rt ∆中,32,23,4OC x OD x CD =-=+=根据勾股定理:222OC OD CD += ∴()()222232234xx ++= -∴(21312830x x +-= ∵0x ≠ ∴0381213=-+x∴831213x =所以, AC=2x=32413即梯子顶端A 沿NO 下滑了32413米.勾股定理中的常见题型例析勾股定理是几何计算中运用最多的一个知识点.考查的主要方式是将其综合到几何应用的解答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以下几种:一、探究开放题例1如图1,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第二个正方形的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1)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 =1,依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2a ,3a ,4a ,…,n a ,求出2a ,3a ,4a 的值. (2)根据以上规律写出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n a 的表达式. 分析:依次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 2,a 3,a 4,再观察、归纳出一般规律.解:(1)∵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AB=BC=CD=AD=1. 由勾股定理,得AC 222AB BC +同理,AE =2,EH = 22.即 a 2=2a 3=2,a 4= 22(2) ∵011(2)a ==, 122(2)a ==, 232(2)a ==, 3422(2)a ==, ∴1(2)n n a -= ()1,n n ≥是自然数.点拨:探究开放题形式新颖、思考方向不确定,因此综合性和逻辑性较强,它着力于考查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方面的能力,对提高同学们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动手操作题例2如图2,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 和b ,斜边长为c .图(2)是以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苦干个,你能运用图(1)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解:(1)所拼图形图3所示,它是一个直角梯形.(2)由于这个梯形的两底分别为a 、b ,腰为(a +b ),所以梯形的面积为211()()()22a b a b a b ++=+.又因为这个梯形的面积等于三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所以梯形的面积又可表示为:2111222ab ab c ++. ∴221111()2222a b ab ab c +=++. ∴222a b c +=. (3)所拼图形如图4.点拨:动手操作题内容丰富,解法灵活,有利于考查解题者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