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设备-核医学影像技师专业考试大纲
大型设备-MRI技师专业考试大纲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
MRI技师专业考试大纲
国家卫生计生委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说明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普通X线诊断技术部分考试大纲
CT部分考试大纲
解
MRI技师部分专业考试大纲。
放射技师考试复习大纲

技师考试复习大纲第一篇基础知识12月1日-12月31日共31天第一章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13天第一节人体解剖学基础第二节骨关节系统第三节呼吸系统第四节消化系统第五节脉管系统第六节泌尿与生殖系统第七节神经系统第八节内分泌系统(技师)第九节感觉器官(技师)第二章医用物理与X线摄影基础4天第一节物质结构第二节磁学基础知识(技师)第三节激光学基础知识(技师)第四节X线摄影基础第三章X线物理与防护9天第一节X线的产生第二节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第三节X线强度、X线质与X线量第四节X线的吸收与衰减第五节辐射量及其单位第六节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第七节X线的测量(技师)第八节X线的防护第四章数字X线成像基础5天第一节数字图像的特征第二节数字图像的形成第三节数字图像的处理(技师)第四节数字图像评价(技师)第五节计算机辅助诊断(技师)第二篇相关知识1月1日-1月31日共31天第五章人体影像解剖(技师)7天第一节头部第二节颈部第三节胸部第四节腹部第五节男性盆部和会阴第六节女性盆部和会阴第七节脊柱区第六章CT/MR影像诊断基础(技师)6天第一节CT影像诊断基础第二节MR影像诊断基础第七章医学影像设备9天第一节普通X线设备第二节CR与DR设备第三节乳腺和口腔设备第四节CT设备第五节DSA设备第六节MRI设备第八章PACS技术5天第一节PACS的发展与组成第二节PACS的运行第三节国际标准和规范第四节PACS的临床应用第五节PACS的进展与应用评价(技师)第九章图像质量控制4天第一节图像质量管理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图像质量控制第三节CT图像质量控制第四节DSA图像质量控制(技师)2月1日-2月19日共19天过年2月20日-2月28日共9天做题复习巩固以上内容。
第三篇专业知识3月1日-3月31日共31天第十章各种影像设备的成像理论18天第一节X线成像基本原理第二节数字X线摄影成像原理第三节乳腺摄影成像原理第四节CT成像原理第五节DSA成像原理(技师)第六节MR成像原理(技师)第十一章医学图像打印技术10天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激光成像第三节热敏成像技术第四节喷墨打印成像技术第五节照片自助打印设备第十二章对比剂与心电门控技术3天第一节X线对比剂第二节MR对比剂(技师)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4月1日-4月30日共30天第十三章常规X线检查技术8天第一节常见X线摄影体位及其标准影像所见第二节X线造影技术第三节乳腺摄影与口腔X线摄影检查第四节数字摄影操作技术第十四章CT检查技术9天第一节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二节检查方法第三节检查前准备第四节人体各部位CT检查技术第十五章MR检查技术(技师)8天第一节MR检查准备第二节MR特殊检查技术第三节人体各系统的MR检查技术第十六章DSA检查技术(技师)5天第一节检查前准备第二节DSA的常用器械第五节头颈部第六节胸部第七节心脏大血管与冠状动脉第八节腹部与盆腔第九节四肢总复习5月4日-考试日共20天左右复习全部内容,每天一场模拟考试。
影像技术学(技士、技师、主管)考试大纲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3.X线强度、X线质与X线量
(1)X线的波长与管电压
(2)X线强度
(3)X线质
(4)X线量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4.X线的吸收与衰减
(1)距离的衰减
(4)辅助系统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了解
六、医学影像质量管理
1.概述
(1)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2)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目标
(3)质量管理程序及体系建立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
|
|
2.X线影像质量评价
(1)主观评价
(2)客观评价
(3)综合评价
熟练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8)掌骨中份层面
(9)髋部横断层解剖
(10)髋部冠状断层解剖
(11)股部中份横断层解剖
(12)经膝部髌骨中点横断层解剖
(13)经膝部中份矢状断层解剖
(14)经胫骨体中部横断层
(15)踝关节的横断层解剖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2024

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2024透视未来:2024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的奇妙探索哎呀,你听说了吗?医学影像界的那颗璀璨明星——2024年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即将闪亮登场!这可不是普通的考纲,它可是医学与科技交融的结晶,像一部未来的蓝图,引领着我们这些影像小能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破浪前行!首先,让我们来个热身,想象一下,这次的大纲就像是一部医疗版的"变形金刚",各部分模块灵活多变,既有基础理论的"铁血之心",也有实践操作的"机械臂"。
它不再只是死板的条文,而是活灵活现的实战指南,让人眼前一亮,如获至宝。
"影像诊断"这一章节,就像是一台精密的显微镜,不仅要咱们能精准识别X光下的阴影,还得懂如何解读CT、MRI的"像素语言"。
这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洞察细微,洞悉万象。
"图像处理"部分,简直就是现代医学的"黑科技",AI、机器学习这些大词儿都得拿捏得恰到好处。
想象一下,你用指尖轻轻一点,就能让病灶自动显现,那种高科技的感觉,简直不要太酷!而"伦理法规"呢,就是那座不可逾越的"道德山峰",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同时,不忘医者仁心,尊重患者隐私,这是任何技师都不能忽视的"硬核"准则。
说到考试形式,2024年大纲可能引入更多创新,比如虚拟实境模拟操作,让你在"手术室"里练就真功夫,那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未来医院,体验一把高科技的"实战演练"。
最后,别忘了,这场考试不仅考验技术,更是对我们耐心、细心和爱心的全方位考验。
就像医生对待每一个病人,我们需要用心去理解每一个像素背后的故事,用专业的技能去照亮生命的道路。
LA技师大纲

全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人员直线加速器技师考试大纲笫一章总论1.放射治疗总论放疗设备概况:各类治疗机的功能及特点近距离照射技术:主要特点高 LET 治疗各有何特点照射技术最近有何进展临床放射生物学目前主要研究内容临床放射肿瘤学提高生存率措施2.放疗技术员应具备的素质医德、医风的规范工作作风与自我修养专业知识修养:肿瘤解剖学、临床肿瘤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一般护理及医学心理学3.放疗技术员的工作职责放疗各类人员的分工放疗技术员在放疗中的地位各级放疗技术员的职责4.放疗技术员工作要求及质量保证各项工作规章制度、每日工作前准备摆放技术要求、患者体位要求、治疗记录单的认证与治疗安全检查、摆位质量保证指标5.临床放射生物学的基础射线对生物体的作用、相对生物效应、的间、剂第二章1.核物理基础平均寿命2线与物质作用方式,顿效应,电子对效应)、不同能量光子的吸收的相对重要性,指数吸收定律,半价层定义,吸收系数3.放射线的质与量射线质的规定、射线质的测定、电子射程、放射性活度、贝克勒尔 Bq、克镭当量、吸收剂量、戈瑞 Gy、比释动能、照射量、电子平衡、建成效应、吸收剂量测量方法(电离室型剂量仪、半导体剂量计胶片剂量计) 、X (γ ) 线校准深度、电子线校准深度4.X(γ)线射野剂量学模体、组织替代材料、照射野、射野中心轴、参考剂量点、校准剂量点、射野输出因子、源皮距(SSD) 、源轴距(SAD) 、源瘤距(STD)、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PDD)及影响因素、组织最大剂量比(TMR)、组织体模比(TPR)、组织空气比(SAR)、反散因子(BSF)、散射空气比(SAR)、散射最大剂量比(SMR)、半影种类、射野平坦度与均匀性、距离平方反比定律、等剂量分布、均匀模体与实际患者间的区别、组织不均匀校正方法、楔形板(楔形角、楔形因子)、等效方法、射野挡块5.高能电子束高能电子束剂量分布特点(电子射程、能量与射程的关系、能量选择方法、射野选择方法)6.照射技术和射野设计原理临床剂量学原则(靶区、临床靶区、计划区、治疗区、照射区、危及器官)、放射源的选择(临床常用的 X (γ )线的能量范围、电子束的能量范围)、固定源皮距(SSD)技术、定角等中心(SAD) 技术、 SSD 技术与 SAD 技术的比较射野设计(布野)原理电子束单野、 X (γ ) 线单野、两野交叉、两野对穿、三野交叉、楔形野、相邻野、切线野7.治疗计划设计步骤 (体模阶段设计阶段计划确认计划执行) 8.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执行 QA 必要性、靶区剂量准确性要求、治疗过程对剂量准确性的影响、治疗机模拟机及辅助设备 QC 检查项目、等中心、灯光野与照射野的符合性、光距尺、挡块托架、加速器剂量仪及校对、钴 -60 计时器、射野平坦度、均匀性9.适形放射治疗适形放疗(定义、分类、调强适形)调强方式(物理补偿器、动态 MLC、静态 MLC)X (γ )线立体定向治疗( SRS 、SRT、小野集术照射、剂量分布特点)第三章放射治疗机及辅助设备1.放射源的物理性质放射源种类、照射方式、几种放射源 (镭-226、铯-137、钴-60、铱-192、碘-125、锎-252)2.X线治疗机临床 X 线治疗机分类、特征辐射、韧致辐射、滤过板作用、半价层表示方法3.钴-60治疗机钴-60 的产生与衰变、半衰期、衰变公式、钴-60γ 线的特点、钴-60 机的机构、钴-60 半影(几何半影、穿射半影、散射半影)种类、基本机构及原理、发展概况、在放疗中的地位及优点5.近距离治疗后装置近距离治疗放射源、近距离治疗的基本规则、近距离放疗临床步骤6.模拟定位机和CT模拟机模拟定位机(机构、功能、模拟机 CT)CT 模拟机(机构、功能、 DRR)7.治疗计划系统治疗计划设计定义、 2D 和 3D 计划系统的比较患者治疗部位数据表达方式布野手段4.医用加速器(BEV 图REV 图)、计划评估手段DVH 图8.射野挡块及组织补偿低熔点铅、全挡块、半挡块、挡块制作、热丝切断机、补偿器种类、补偿器制作步骤、补偿器生成器9.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治疗体位的选择、体位固定技术、体位参考标记第四章常见肿瘤的模拟定位技术1.胸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食管癌前后对穿野、两侧对穿野、等中心模拟定位、肺癌单野垂直照射定位、前后对穿野、侧野水平定位2.腹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直肠癌三野交叉等中心定位、乳腺癌切线野照射定位、恶性淋巴瘤斗篷野定位3.头颈部肿瘤定位技术垂体瘤三野交叉等中心定位第五章常见肿瘤放射治疗基础1.头颈部肿瘤头颈部重要组织结构、形态、位置照射野设计及合理剂量分布的获得避免正常组织超量的措施常见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头颈部重要组织放疗耐受量2 3 4子宫颈癌临床分期、蔓延和转移、诊断与治疗、愈后与疗效第六章常见肿瘤的照射摆位技术1.肺癌、子宫颈癌垂直照射垂直照射摆位的体位要求梯形铅挡块,双层托架的优点垂直照射摆位总的程序及要求2.食管癌给角照射及等中心照射给角照射种类、给角照射的优点和难点、食管癌三野源皮距交叉照射 SSD 与 SAD 照射的比较3.喉癌水平照射水平照射的特点、水平照射摆位中应注意事项4.鼻咽癌照射鼻咽癌常规摆位注意事项及存在问题鼻咽癌准适形(带面罩)照射摆位准适形(带面罩)照射的优点5.乳腺癌切线照射及相邻野照射乳腺癌水平照射体位要求及优点、乳腺切线尺的简单结构、乳腺切线尺的使用方法、独立准直器与对称准直器、乳腺癌锁骨上野与乳腺切线野邻接偏轴射野的设置与摆位6.恶性淋巴癌斗篷野照射斗篷野范围及应保护器官、斗篷野照射摆位时体位、灯光野、铅挡块的要求、斗篷野照射一体式铅挡块比个立式铅挡块的优点7.上颌窦癌的楔形板野照射楔形板用途、楔形因素、上颌窦楔形板照射摆位的方法、射野依赖型楔形板和射野通用型楔形板、楔形板摆位中应注意事项、一楔多用问题8.卵巢癌全腹条形野照射摆位技术条形野照射的方法及照射程序条形野照射的优缺点9.X(γ)线全身照射及电子线全身照射治疗前治疗室及辅助设备准备清洁、消毒、全身 X 线照射对治疗机和设备的要求、全身 X 线照射对剂量的要求、电子线全身照射物理特性、电子线全身照射摆位的实施10.旋转及平移照射摆位技术全脑全脊髓照射计划实施中应注意事项、全脊髓电子线平行移动照射的简单射方式、旋转照射摆位的基本要求原理及要求、宫颈癌旋转照射的三种照。
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16页

2010年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2008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全国医用设备资格考试核医学影像物理师专业考试大纲第一章核医学总论1.核医学定义与内容(1)定义(2)内容(3)发展简史2.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1)示踪剂的概念(2)示踪技术的原理(3)示踪技术的优点(4)示踪技术的缺点与局限性(5)示踪实验的设计(6)示踪技术的主要类型及应用3.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1)显像原理(2)脏器或组织摄取显像剂的机理(3)显像条件及其选择(4)显像类型(5)图像分析方法及要点(6)图像质量的评价(7)核医学影像及其他影像的比较第二章原子核与放射性1.原子及原子核(1)原子结构(2)原子核结构(3)结合能(4)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2.核的放射性衰变(1)α衰变(2)β衰变(3)β+衰变(4)电子俘获(5)γ衰变(6)内转换3.放射性活度(1)放射性活度定义(2)活度单位(3)放射性浓度4.衰变规律(1)衰变规律(2)衰变常数(3)半衰期(4)递次衰变5核反应(1)核反应概述(2)核反应分类(3)核反应遵从的守恒定律(4)反应能(5)反应道(6)核反应截面(7)核反应产额(8)回旋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9)反应堆实现的核反应第三章电离辐射与剂量学1.电离辐射场(1)电离辐射(2)辐射量2.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类型(2)能量的电离损失和辐射损失(3)碰撞阻止本领(4)辐射阻止本领(5)射程3.γ和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类型(2)光电效应(3)康普顿效应(4)电子对生成(5)各种相互作用的比较(6)衰减系数(7)能量转移系数(8)能量吸收系数4.中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弹性散射(2)非弹性散射(3)中子俘获5.剂量学的基本概念(1)剂量学的定义(2)比释动能(3)照射量(4)授予能与吸收剂量(5)当量剂量(6)有效剂量6.微剂量学(1)微剂量学的定义(2)传能线密度(3)比能(4)线能(5)生物效应-靶理论第四章核医学放射防护1.辐射的生物效应(1)随机效应(2)确定性效应2.放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1)放射性防护的标准(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3)个人剂量限值3.核医学工作场所(1)选址(2)三个功能分区4.核医学工作中的防护(1)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2)核医学工作中的放射防护要求(3)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原则及措施(4)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5)剂量监测5.放射性废物处理(1)固体废物的处理(2)液体废物的处理(3)气体废物的处理第五章辐射探测及非显像设备1.核医学仪器设备分类(1)按用途分类(2)按探测原理分类2.活度计(1)活度计组成与工作原理(2)活度计性能(3)活度计的质量控制3. 放射防护仪器(1)个人剂量仪(2)表面沾污检测仪(3)环境辐射监测仪4. 非显像测量仪器(1)非显像测量仪器概述(2)非显像测量仪器性能指标第六章显像设备1. SPECT与γ相机(1)SPECT与γ相机结构(2)SPECT与γ相机工作原理概述(3)SPECT与γ相机性能指标2. CT(1)CT的工作原理(2)CT的基本结构与技术(3)CT性能指标(4)CT图像采集与处理3.SPECT/CT(1)SPECT/CT特点(2)SPECT/CT中CT的作用(3)SPETCT/CT显像步骤4.PET(1)PET工作原理(2)PET设备结构(3)PET主要性能指标(4)PET图像的采集5.兼容型ECT——SPECT/PET(1)基本构成和成像原理及方法(2)ECT符合成像与PET成像的差异6.PET/CT(1)PET/CT的原理、结构与性能(2)PET/CT图像的采集与处理(3)PET/CT图像与PET图像的区别7.Micro PET(1)Micro PET的基本结构(2)Micro PET的性能第七章断层图像的重建与校正处理1.重建算法(1)重建算法的原理(2)SPECT断层图像的重建(4)PET图像重建2.滤波函数(1)滤波函数的定义(2)滤波函数的性质(3)滤波函数的参数(4)几种常用滤波函数(5)滤波函数的选择3.重建图像的校正(1)SPECT断层图像的校正(2)PET图像的校正第八章 PET图像定量分析1. PET图像定量分析方法概述(1)示踪动力学局部房室模型(2)建立房室模型的步骤2. 葡萄糖代谢的定量分析(1)FDG代谢过程的数学模型(2)参数的计算方法(3)输入、输出函数(4)集总常数LC及其计算方法3. 葡萄糖代谢的半定量分析(1)葡萄糖部分摄取率(FURGlc)(2)FDG的标准化摄取值(SUV)(3)比值法(T/NT)4.受体显像的定量分析(1)概述(2)受体与配体的结合(3)受体定量分析模型(4)求解模型参数的方法5.心肌血流量测定(1)显像剂O PET RMBF测定(2)15O-H2(3)13N-NHPET RMBF测定36.局部脑氧代谢率测定(1)概述(2)rCBF测定(3)rCBV测定(4)rOEF测定7.统计参数图(SPM)(1)SPM概念(2)SPM的特点及应用领域(3)SPM软件包的分析流程第九章显像设备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概念(1)常规测试(2)验收测试(3)参考测试(4)测试标准2.SPECT和γ相机质量控制(1)γ照相质量控制(2)SPECT断层扫描质量控制(3)带符合线路的SPECT质量控制3.PET/CT质量控制(1)PET质量控制(2)CT质量控制(3)PET/CT质量控制第十章放射性测量与误差1.测量与误差(1)测量(2)误差(3)平均值(4)误差的表示(5)测量的精密度和准确度2.误差的传递与计算(1)平均误差的传递(2)标准误差的传递3.有效数字与运算(1)有效数字的概念(2)数字取舍规则(3)有效数字运算规则4.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1)放射性计数的统计涨落(2)放射性计数的统计误差5.统计误差的控制(1)样品净计数率的标准误差(2)计数率误差的控制(3)按测量精度确定测量时间第十一章医学诊断方法的效能评价1.诊断准确性指标(1)决策矩阵(2)诊断灵敏度与特异性(3)误诊率和漏诊率(4)正确度、优势比及Youden指数2.ROC分析(1)ROC曲线(2)ROC曲线分析(3)诊断分界点3.Meta 分析(1)Meta分析的概念(2)Meta分析的原理和方法(3)Meta分析的优点(4)Meta分析的缺点第十二章回旋加速器1.回旋加速器的理论基础(1)静电场力作功(2)洛伦兹力(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4)相对论中的质量与能量(5)磁场(6)谐振电路元件(7)串联谐振2.回旋加速器原理(1)经典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构造(2)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3)谐振条件(4)等时性加速器(5)粒子回旋频率 fc 与粒子能量的关系(6)粒子轨道半径 r 与粒子能量的关系3. 加速器的主要参数(1)磁钢度G(2)粒子的能量(3)粒子束流的品质参数(4)双束流打靶(5)自屏蔽4.回旋加速器的组成及功能(1)磁场系统(2)射频系统(3)离子源系统(4)引出系统(5)靶系统(6)真空系统(7)冷却系统(8)控制系统(9)自屏蔽装置(10)诊断系统5.核素的生产(1)生产控制条件(2)18F的生产(3)碳-11的生产(4)13N 的生产(5)15O 的生产第十三章核素内照射吸收剂量估算1.组织替代材料组成的模体(1)模体的种类(2)体模的特点2.MIRD方法(1)适用范围(2)标准参考人(3)MIRD内辐射剂量计算公式(4)吸收分数(5)S值(6)累积活度(7)滞留时间(8)MIRDOSE程序3.蒙特卡罗法(1)基本思想(2)主要计算过程(3)应用软件4.常用籽源(种子源)(1)种子源用核素(2)几种常用的种子源5.籽源植入治疗的剂量估算(1)放射性籽源的剂量分布特点(2)植入放射性粒子的空间分布原则(3)匹配周缘剂量(4)处方剂量(5)植入粒子数的简单估算(6)粒子植入的治疗计划系统第十四章局域网1.PACS系统(1)PACS的组成及功能(2)DICOM标准2.HIS系统(1)HIS的组成及功能(2)电子病历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2024

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2024深入剖析2024年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细节与挑战的全面解读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疗领域的进步,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医学专业人士,医学影像技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来证明其专业技能。
本文将以2024年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为核心,详细探讨其内容构成、重点难点以及备考策略。
一、考试大纲概览2024年的医学影像技师考试大纲将围绕以下几个主要模块展开:1. 基础理论:包括医学影像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这部分旨在考察考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影像设备原理与操作:涵盖了各类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常见故障处理,对技师的实际操作能力有较高要求。
3. 影像诊断:包括X线、CT、MRI、超声、PET-CT等成像技术的应用,以及各种疾病的影像表现和诊断策略。
4. 伦理法规与安全:医学影像技师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以及影像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二、重点与难点解析1. 实践技能:由于医学影像技师的工作性质,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是考试的重点。
考生需熟练掌握各类影像设备的操作,并能准确识别和解释影像结果。
2. 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的结合是难点,考生需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进行综合分析。
3. 新技术新知识: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如AI辅助诊断、精准医疗等领域,考生需要持续关注并了解最新进展,这也将成为考试的一部分。
三、备考策略建议1. 系统学习:按照考试大纲的顺序,从基础理论开始,逐步提升到实践操作和诊断技能的学习。
2. 模拟练习:通过模拟试题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应对实际考试的能力,强化对复杂病例的处理。
3. 技术更新:定期关注医学影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保持知识的更新。
4. 伦理法规教育:理解和熟悉医学伦理、法律法规,确保在日常工作中遵循规范。
大型设备-{LA、(X刀、γ刀)}技师专业考试大纲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含伽玛刀技术内容)国家卫生计生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说明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文)精神,中华医学会和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自2004年开始分别组织对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和专业技术知识统一考试。
为使应试者了解考试范围,卫计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考试大纲》,作为应试者备考的依据。
考试大纲中用黑线标出的为重点内容,命题以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为主。
直线加速器(LA)技师专业考试大纲(含伽玛刀技术内容)LA技术部分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1.放射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2.放射治疗技师在放射治疗中的地位3.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第二章放射治疗物理学基础1.核物理基础2.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3.电离辐射的物理剂量量度和剂量测量4.X(γ)线射野剂量学(含X(γ)刀的小野剂量学)5.高能电子束6.辐射防护第三章放射治疗生物学基础1.放射生物在放射治疗中的意义2.电离辐射对生物的作用3.正常组织放射耐受量4.改变放射效应的措施第二篇相关专业知识第一章头颈部肿瘤1.概述2.鼻咽癌3.口腔癌4.喉癌5.鼻腔--鼻窦癌6.脑瘤7.垂体瘤8.脑转移瘤第二章胸部肿瘤1.食管癌2.肺癌(原发性支气管癌)3.胸腺肿瘤第三章腹部肿瘤1.乳腺癌2.恶性淋巴瘤3.直肠癌4.睾丸恶性肿瘤5.前列腺癌第四章宫颈癌1.概述2.治疗原则3.放射治疗第五章头部X(γ)刀治疗临床应用1.颅内血管畸形2.听神经瘤3.脑膜瘤4.垂体瘤5.颅内转移瘤6.胶质瘤7.癫痫8.三叉神经痛9.震颤性麻痹第六章体部伽玛刀临床应用1.总的治疗原则及适应症2.禁忌症3.常见体部肿瘤的伽玛刀治疗(肺癌、肝癌、胰腺)第三篇专业知识第一章放射治疗机及辅助设备1.放射源的物理性质2.kV级X线治疗机3.远距离钴-60治疗机4.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5. X(γ)射线立体定向设备6.近距离治疗装置7.模拟定位机和CT模拟机8.治疗计划系统9.射野挡块及组织补偿10.治疗验证及其设备第二章放射治疗过程1.临床剂量学原则2.靶区定义和剂量描述方法3.放射治疗过程第三章照射技术和照射野设计1.放射源的合理选择2.外照射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3.高能电子束和X(γ)射线照射野设计原理4.相邻野设计5.切线野设计第四章调强适形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调强适形放射治疗2.X(γ)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第五章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1.放射治疗设备的性能精度2.放疗计划的实施和核对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第一章放射治疗技师的职责1.放射治疗技术员的工作职责2.放射治疗技术员的工作要求及质量3.应急处理第二章常见肿瘤的模拟定位技术1.胸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2.腹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3.头颈部肿瘤模拟定位技术4.CT模拟定位技术第三章常见肿瘤的照射摆位技术1.治疗体位及体位固定技术2.SSD摆位技术3.SAD等中心照射技术4.乳腺癌切线照射及相邻野照射5.楔形板照射技术6.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技术7.X(γ)线全身照射8.电子线全身皮肤照射技术X(γ)刀技术部分第一章X(γ)刀(立体定向治疗)的概念及应用范围1.X(γ)刀发展史2.X(γ)刀(立体定向治疗)的概念3.X(γ)刀(立体定向治疗)的应用范围4.X(γ)刀的副反应(1级:急性反应;2级:早期迟发反应;3级:晚期迟发反应5.放射外科所涉及的靶区类型第二章γ刀系统1.γ刀的种类及原理(头刀:Elektaγ刀,OURγ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肾动态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2.肾静态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正常影像所见 (8)注意事项 3.肾小球滤过率测定(GFR)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4.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5)PET 图像的校正 (6)PET 图像重建 8. 兼容型 ECT-SPECT/PET (1)基本构成和成像原理及方法 (2)ECT 符合成像与 PET 成像的差异 9.PET/CT (1)PET/CT 的原理、结构与性能 (2)PET/CT 图像的采集与处理 (3)PET/CT 图像与 PET 图像的区别 10. Micro PET (1)Micro PET 的基本结构 (2)Micro PET 的性能 11. 非显像测量仪器 (1)非显像测量仪器概述 (2)非显像测量仪器性能指标
第九章 神经系统
1.脑血流灌注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与分析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2.18F-FDG PET 脑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 (8)正常图像所见 (9)注意事项
第二章 核物理基础
1.原子核 (1)原子结构 (2)原子核结构 (3)放射性与放射性核素 2. 核的放射性衰变
(1)α衰变 (2)β衰变 (3)β+衰变 (4)电子俘获 (5)γ衰变 (6)内转换 3. 放射性活度 (1)放射性活度定义 (2)活度单位 (3)放射性浓度 4.放射性核素的衰变规律 (1)衰变规律 (2)衰变常数 (3)半衰期 (4)递次衰变 5.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离和激发 (2)α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β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4)γ(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6.电离辐射量及其单位 (1)照射量 (2)吸收剂量 (3)当量剂量 (4)有效剂量
(7)图像重建与处理 (8)正常图像所见 (9)注意事项 6.放射性核素大动脉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正常影像所见 (8)注意事项 7.放射性核素静脉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显像剂 (4)给药方法与途径 (5)图像采集 (6)注意事项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8.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9.门静脉分流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第四章 核医学成像参数选取原则
1. 准直器 (1)准直器的作用 (2)准直器的类型 (3)平行孔准直器 (4)针孔准直器 2. 图像采集参数 (1)矩阵 (2)动、静态采集 (3)断层采集 3.图像重建参数 (1)滤波反投影 (2)迭代法
第五章 图像采集方式
1. 静态采集 (1)原理与定义 (2)临床应用范围 (3)示踪剂要求与给药方法 (4)参数选取 (5)注意事项 (6)图像质量评判标准 2. 动态采集 (1)原理与定义 (2)临床应用范围 (3)示踪剂要求与给药方法 (4)参数选取 (5)注意事项 (6)图像质量评判标准 3. 断层采集 (1)原理与定义 (2)临床应用范围 (3)示踪剂要求与给药方法 (4)参数选取 (5)注意事项 (6)图像质量评判标准 4. 门控采集 (1)原理与定义 (2)临床应用范围 (3)示踪剂要求与给药方法 (4)参数选取 (5)注意事项 (6)图像质量评判标准 5. List 采集 (1)原理与定义 (2)临床应用范围 (3)示踪剂要求与给药方法 (4)参数选取 (5)注意事项 (6)图像质量评判标准
②SPECT 断层质量控制频度 ③SPECT 全身扫描质量控制频度 (2)PET/CT 质量控制频度 ①PET 质量控制频度 ②CT 质量控制频度 ③PET/CT 质量控制频度
第七章 放射防护
1.辐射的生物效应 (1)随机效应 (2)确定性效应 2.放射防护的标准与原则 (1)放射性防护的标准 (2)放射防护的基本原则 (3)个人剂量限值 3.核医学工作场所 (1)选址 (2)三个功能分区 4.核医学工作中的防护 (1)核医学中的辐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2)核医学工作中的放射防护要求 (3)核医学中患者的防护原则及措施 (4)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5)剂量监测 5.放射性废物处理 (1)固体废物的处理 (2)液体废物的处理 (3)气体废物的处理
第十章 循环系统
1.心肌灌注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与处理 (8)注意事项 2.硝酸甘油介入试验心肌灌注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 (8)注意事项 3.平衡门控心血池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4.首次通过心血池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图像所见 (9)注意事项 5.18F-FDG 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第八章 放射性药物
1.放射性药物的制备 (1)医用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2)99Mo-99mTc 发生器 (3)放射性药物的标记 2.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1)质量检测的内容 (2)放射性核纯度的测定 (3)放射化学纯度的测定 3.放射性药物的正确使用 (1)正确使用总原则 (2)小儿应用原则 (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应用原则 4.临床诊断常用的放射性药物 (1)99mTc 标记的放射性药物 (2)碘的放射性药物 (3)其它放射性药物 (4)正电子药物
第三章 核医学设备
1.核医学仪器设备分类 (1)按用途分类
(2)按探测原理分类 2.活度计 (1)活度计组成与工作原理 (2)活度计性能 (3)活度计的质量控制 3. 放射防护仪器 (1)个人剂量仪 (2)表面沾污检测仪 (3)环境辐射监测仪 4.SPECT 与γ相机 (1)SPECT 与γ相机结构 (2)SPECT 与γ相机原理概述 (3)SPECT 断层图像的重建 (4)SPECT 断层图像校正 (5)SPECT 与γ相机性能指标 5. CT (1)CT 的工作原理 (2)CT 的基本结构与技术 (3)CT 性能指标 (4)CT 图像采集与处理 6. SPECT/CT (1)SPECT/CT 特点 (2)SPECT/CT 中 CT 的作用 (3)SPETCT/CT 显像步骤 7.PET (1)PET 工作原理 (2) PET 设备结构 (3)PET 主要性能指标 (4)PET 图像的采集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处理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5.消化道出血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正常影像所见 (8)注意事项 (9)99mTc 标记红细胞法与胶体法比较 6.异位胃粘膜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正常影像所见 (8)注意事项 7.放射性核素肝胆动态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
1.肺灌注显像 (1)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2.肺通气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途径与方法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
1.食道通过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病人准备 (5)显像剂 (6)给药方法与途径 (7)图像采集
(8)图像重建 (9)正常影像所见 (10)注意事项
2. 胃食道返流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3.胃排空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5)给药方法与途径 (6)图像采集 (7)图像重建 (8)正常影像所见 (9)注意事项 4.十二指肠-胃返流显像 (1)原理 (2)适应证 (3)禁忌证 (4)显像剂
第六章 核医学设备与成像的质量控制
1.性能指标测试步骤与标准
(1)SPECT 平面部分 ①均匀性 ②空间分辨率 ③空间线性 ④灵敏度 ⑤固有能量分辨率 ⑥计数率特性 ⑦探头屏蔽性能 (2)SPECT 断层部分 ①断层均匀性 ②断层空间分辨率 ③旋转中心 ④断层对比度 (3)伽玛照相机全身扫描部分 ①全身扫描空间分辨率 ②全身扫描系统均匀性 ③全身扫描系统稳定性 (4)PET 部分 ①空间分辨率 ②灵敏度 ③均匀性 ④散射分数 ⑤计数丢失 ⑥随机符合 ⑦噪声等效计数 (5)CT 部分 ①空间分辨率 ②密度分辨率 ③噪声、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