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120403
学科名称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12年5月10日
一、学科(专业)简介
二、学科方向
三、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
备注
学位课(至少修18学分)S200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
实践研究
2 36 I
S20025
S20024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
法论
1 18 I
S00010 第一外语(含专业外语) 4 120 I - II S19008 教育经济学 2 32 II
S19022 教育管理学 2 32 II
S19024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2 32 I
S19026 教育财政学 2 32 II
S19027 教育发展战略 2 32 II
S19058 教育管理比较 2 32 I
选修课(至少修10学分)S19025 教育管理实务 1.5 24 II S19023 公共经济学 1.5 24 II S19051 院校研究 1.5 24 I S19009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题 1.5 24 I S19015 比较高等教育 1.5 24 II S19060 教育哲学专题研究 1.5 24 II
课程内容提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复试业务课考试大纲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专业 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土力学》考试大纲
试卷结构:
概念题与选择题 约占 20%
论述题
约占 40%
计内容 土的三相组成、粒组划分、颗粒级配的测定、颗粒级配的表示方法、土按颗粒级配的分类;矿
物类型、矿物成分与粒组之间的关系;水的类型与特征、土中气体;土粒的比表面积、粘粒双电层、 影响扩散层厚度的因素;土粒的连结、土的结构类型。
1.理解地基应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均匀地基的自重应力、成层地基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 2.掌握在竖向集中荷载作用、矩形面积竖直均布荷载作用、矩形面积水平均布荷载作用、矩形 面积竖直三角形分布荷载作用、圆形荷载作用、条形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计算方法。理解影响 地基附加应力的因素。 3.掌握基底压力的分布规律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4.理解有效应力及孔隙水压力、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概念,掌握有效应力原理公式、自重应力作 用下的两种应力、渗流作用下的两种应力、附加应力、孔隙水压力系数求解公式。 5.理解应力路径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的加载应力路径。 四、地基变形计算 考试内容 地基变形计算的基本概念;土压缩变形的本质、压缩定律、变形模量、前期固结压力及其确定 方法、现场压缩曲线;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规范方法、按应力历史计算、按 变形模量计算、按沉降机理计算;饱和土一维渗透固结理论。容许沉降量及减小沉降危害的措施。 考试要求 1.理解地基变形计算的基本概念。 2.理解土的压缩变形的本质,掌握土的压缩定律、变形模量、前期固结压力及其确定方法,了 解现场压缩曲线。 3.理解地基最终沉降量的计算方法:分层总和法、规范方法、按应力历史计算、按变形模量计 算、按沉降机理计算;掌握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方法。 4.掌握饱和土一维渗透固结理论。了解比奥固结理论。 5.掌握容许沉降量等概念,理解减小建筑物沉降危害的措施。 五、土的抗剪强度 考试内容 土的抗剪强度理论、土的抗剪强度、极限平衡理论;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方法:直接剪切试验、 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大型直剪试验、饱和粘性土剪切试验方法;抗 剪强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考试要求 1.掌握土的抗剪强度的概念及土的抗剪强度理论。 2.掌握直接剪切试验、三轴剪切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 标的方法。 3.了解抗剪强度的两种表示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及如何选用抗剪强度指标。 六、挡土结构物上的土压力 考试内容 挡土结构物上土压力的类型;静止土压力的计算方法;朗肯土压力理论:主动土压力计算、被 动土压力计算;库仑土压力理论:主动土压力计算、被动土压力计算、库尔曼图解法及工程应用;朗 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之间的比较:分析方法、适用条件、计算误差、指标的选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挡土结构物上土压力的三种类型。 2.理解并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并掌握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理解库尔曼 图解法及其工程应用。 4.朗肯土压力理论与库仑土压力理论之间的比较:分析方法、适用条件、计算误差、指标的选 用。 七、土坡稳定性分析 考试内容

中国地质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初试) 893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中国地质大学2024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初试) 893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专业课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考生已具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和素质。

二、试卷结构试卷总分数为150分,考题题型及比例:名词解释约30%简答题约40%论述分析题约30%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三、考试内容和要点(一)概论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地理空间数据组成特征;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特点;3、了解常见的两类地理信息系统;4、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型化设计基本思想;5、掌握面向对象技术的相关概念和性质;6、掌握面向服务的设计关键特性;7、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及主要内容;8、掌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过程及各阶段不同角色的分工;9、了解GIS开发模式与开发方式;10、了解GIS模型复用的几种方式。

(二)GIS系统分析1、了解系统分析的要求;2、掌握需求调查的内容、需求分类;3、掌握需求分析文档的撰写;4、了解可行性分析考虑的因素;5、掌握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画法;6、掌握数据字典的内容与作用。

(三)GIS总体设计1、了解总体设计原则和主要内容;2、了解GIS体系架构的不同发展阶段;3、掌握C/S结构与B/S结构的差异及各自优缺点;4、掌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5、掌握总体模块设计原则;6、掌握GIS软件系统体系结构;7、了解应用模型的特点、作用及分类;8、了解地理编码的作用、原则、步骤;9、了解用户界面设计的考虑因素。

(四)GIS功能设计1、了解GIS系统功能设计原则;2、掌握GIS主要功能模块划分及其作用;3、掌握图形数据库的功能设计和属性数据库的功能设计差异;4、掌握图形符号库管理功能设计的内容;5、了解常见的数据输入方法和方式;6、了解数据输出的内容和形式。

中国地质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中国地质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硕 士 意 生 本 见 人
中 国 地 质 大 学 (武 汉 )研 究 生 院
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表
导 师要 建 议求 及

所 意 属 系 见
级 号

硕士生姓名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学 院 ︵ 意 部 所 见 ︶
指导老师 所在学院
注:1、硕士生必须按培养方案的规定,修满规定的学时、学分。人文类专业至少选修一 门自然科学课程,理工科专业至少选修一门人文课程。 2、跨专业、跨学历是否补修本科课程由指导老师确定,且不计学分。 3、授课方式应注明讲课、自学、读书报告、课程论文等。 4、此表一式三份,于入学后第一学期末填好交所在学院一份、导师一份、本人一份。填表日期:年月日
课 程 设 置 和 安 排 表 (本 页 用 网 上 选 课 打 印 培 养 计 划 代 替 )
类 别 课 程 名 称 学时 70 200 学分 3 4 考核方式 考试 √ √ 考查 授 课 方 式 讲 课 讲 课 论 文 选 题
(注明论文选题报告时间、安排等)
1.政治理论课程两门 学 位 课 ⌒ 18 学 分 ) 7. 1. 选 修 课 ⌒ 10 学 分 ) 必修 跨 专 业 、 跨 学 科 补 修 本 科 课 程 2. 3. 4. 5. 6. 7. 8. 学术报告(至少两次) 1. 2. 3. 2.第一外语(五门课程) 3. 4. 5. 6.

位 论 论 文 工 作 计 划


不 计 学
4. 5. 分 预计毕 业时间

中国地质大学863《信息安全》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863《信息安全》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信息安全》863考试大纲(0812Z1 信息安全)本《信息安全》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信息安全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信息安全基础是信息安全及相关学科的重要学科基础。

要求考生对信息安全及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有较系统了解,考查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技术及最新研究成果,解决信息安全方面的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并具备进行信息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试卷结构、题型比例如下: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与简答题:约40%简答题:约30%论证题与论述题:约30%二考试内容、1、密码学基础理论(1)密码学基本概念(2)密码学复杂性理论基础(3)Shannon保密系统和认证系统的信息理论(4)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流密码、分组密码)(5)公钥密码体制(6)密钥管理2、认证理论与技术(1)散列算法(2)数字签名(3)身份鉴别(4)访问控制3、网络安全(1)网络安全基本理论(2)IP安全协议(3)Web安全性(4)电子邮件系统安全性(5)安全扫描技术(6)代理服务器技术(7)入侵检测与攻击分析威胁和防范4、信息安全标准与安全风险评估(1)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2)国内外主要安全标准及测评体系(3)安全风险评估和灾难恢复5、系统安全与安全体系(1)防火墙技术及应用(2)操作系统安全(3)计算机病毒及防治(4)数据库安全(5)安全体系设计(6)信息安全管理三参考书目、1.《密码编码学与网络安全——原理与实践》(第五版) Stallings 张焕国(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年;2.《信息安全技术概论》 冯登国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年;3.《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和安全策略》,薛质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地质大学(简称“中国地大”)作为我国地质学科的学科门户和专门培养高层次地质人才的摇篮,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的研究生。

为了确保选拔过程的公正、科学和透明,中国地质大学特发布本研究生招生简章,供广大考生参阅。

一、招生专业及学位中国地质大学开设多个研究生学位专业,涵盖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勘查工程、矿业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多个领域,以及各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研究方向。

根据考生的兴趣和背景,可选择不同的专业进行报考。

学位授予范围涵盖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别为理学硕士、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科学硕士、博士学位等。

通过研究生教育,学生将获得深入学科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有能力在相关行业从事高级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二、报名条件和程序根据中国地质大学的招生政策,报考研究生的考生需要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 具有本科学士学位或同等学历;2. 具有相关专业背景或相关工作经验;3. 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招生要求,如年龄、身体健康等。

报名程序由网上报名和资格审查两个阶段组成。

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相关材料。

经过初步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考试或面试环节。

三、考试科目和方式考试科目和方式根据具体专业和学位类型有所不同。

一般情况下,学术型研究生需要参加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基础考试,工程型研究生需参加综合素质评价和专业综合能力考试。

学科基础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所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则主要测试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考试形式包括笔试、口试、面试等不同的方式。

四、招生名额和录取条件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的招生名额根据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情况确定,具体以每年的招生计划为准。

录取条件主要综合考虑学术成绩、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成绩以及科研能力等因素。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52《电路理论》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852《电路理论》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电路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电路理论》是我校电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必考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其考试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电类专业本科毕业生需要达到的水平,该标准有利于我校电类专业择优选拔,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和考试时间闭卷、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2、题型简单分析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3、试卷结构直流电路 (30)正弦和非正弦稳态交流电路 (30)动态电路 (30)二端口网络 (10)三、.考查内容1、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功率计算;KCL和KVL;电路的等效变换;输入电阻;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和齐性原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及其应用;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

2、正弦和非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的分析阻抗(导纳)的串、并联和等效变换;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串、并联谐振;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的计算;理想变压器;对称三相电路分析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概念;三相电路功率计算和测量;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

3、动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动态过程及换路定则;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常用简单函数的拉氏变换;利用部分分式法求拉氏逆变换;KCL、KVL的运算形式;基本电路元件的运算模型;运算法分析线性电路;网络函数的概念。

4、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的Z、Y、H、T参数方程及Z、Y、H、T参数的计算;二端口网络的连接(串联、并联、级联);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计算。

四、参考书1、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主编,高教出版社;2、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李瀚荪主编,高教出版社;3、电路理论基础(第二版),周长源主编,高教出版社。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复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大纲

2020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复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硕、专硕)研究生复试《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考试大纲《机械工程控制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

要求考生能以动态(即动力学)的观点去看待一个机械工程系统;从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转换和反馈等角度来分析系统的动态行为;能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经典控制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其中的问题。

一、试卷结构术语解释约20%简答题约30%设计及应用题约25%计算题约25%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机械工程控制的基本概念机械工程的发展与控制理论的应用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机械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二)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拉普拉斯变换传递函数系统方框图和信号流图工程实例中的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典型输入信号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四)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系统奈奎斯特图的画法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频率特性的性能指标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系统工程实例中的频域分析(五)线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及稳定条件代数稳定性判据几何稳定性判据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工程实例中的稳定性分析*(六)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和计算系统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系统稳态误差的计算减小稳态误差的途径动态误差系数工程实例中的误差分析*(七)控制系统性能校正系统的性能指标系统闭环零点、极点的分布与系统性能的关系并联校正串联校正控制器类型按希望特性设计控制器工程实例中的控制系统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化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1、概念题50分
2、选择题40分
3、问答题60分
地球化学
一、绪论
考试内容
地球化学定义,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内容(或地球化学基本问题),地球化学发展简史,地球化学发展趋势,地球化学的主要参考文献与期刊杂志。

考试要求
1. 理解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地球化学的学科特点。

2. 了解地球化学与地质学、化学类学科在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上的异同点。

3. 了解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的新进展。

二、元素丰度
考试内容
关于丰度、元素含量、克拉克值、浓度克拉克值、浓集系数的相关概念
元素在太阳系、地球、地幔、地壳、地核、月球中的分布规律
研究自然体系中元素丰度的思路和方法
自然体系中元素丰度的研究意义
考试要求
1. 理解相关的概念。

理解地球、太阳系的结构模型及其对研究丰度的重要性。

2. 掌握太阳系元素丰度研究方法、元素丰度规律。

3. 掌握大陆地壳、大洋地壳、大陆上(下)地壳的岩石组成特征及元素丰度特征及地球化学意义。

4. 了解地幔、地核、月球的岩石组成特点和丰度特征。

5. 了解研究研究地球、地壳元素丰度的主要方法。

三、元素结合规律
考试内容
地球化学体系的特点、亲合性及元素的地球化学分类、类质同像规律及研究意义、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考试要求
1. 理解自然体系的特点,亲石(氧)元素、亲铜(硫)元素、亲铁元素、亲气元素的概念及分布特点。

2.掌握Goldschmidt的元素地球化学分类及相关的名词概念。

3.掌握岩浆结晶过程中元素结合规律及其控制因素。

4.理解类质同像的地球化学意义。

5地壳中元素主要存在形式,水介质中元素的存在形式。

四、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
考试内容
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元素也包含其中,元素在自然界的地球化学迁移、元素在自然界迁移的形式、迁移沉淀的因素受到内因(聚集状态、存在形式、元素和化合物性质)和外因(环境物理化学条件:温度、浓度、pH、Eh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元素迁移中的热力学规律。

考试要求
1. 理解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概念与完整过程。

2. 掌握元素迁移的形式及影响因素。

3. 掌握水介质中元素迁移的化学规律。

4. 掌握地球化学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5. 理解地球化学过程的热力学规律。

五、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考试内容
微量元素的概念、特点,分配系数表达式、能斯特分配定律、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岩浆过程中的部分熔融模型和分异结晶模型、稀土元素概念与分类、图解、稀土参数及示踪意义。

考试要求
1. 理解微量元素的相关概念和岩浆过程中定量模型。

2.理解稀土元素的特点、参数、图解和示踪意义。

3.了解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4.了解微量元素对示踪地质环境、物源区构造背景的指示作用。

5.了解微量元素特征对沉积岩、火成岩形成的构造环境的指示作用。

六、同位素地球化学
考试内容
Rb-Sr、U-Th-Pb和Sm-Nd同位素体系的相关概念、衰变定律、定年公式及注意事项;
O、S、H和C同位素体系、分馏系数、分馏作用、同位素标准;
同位素封闭温度、模式年龄公式及意义;
考试要求
1. 了解同位素地球化学的最新进展。

2. 掌握Rb-Sr、U-Th-Pb和Sm-Nd同位素定年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3. 掌握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原理和应用。

4. 掌握同位素示踪地质体源区性质的原理和主要参数。

5.了解K-Ar、Ar-Ar和14C法的原理及其应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