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周班队活动记录表 ---心理健康教育
2013-2014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
静海镇花园小学德育处制。
心理课活动感想记录表

心理课活动感想记录表活动名称:心理课活动活动时间:2021年6月15日活动地点:XX中学心理课教室活动主题:情绪管理与自我调适活动目的:通过心理课活动,增强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活动内容:本次心理课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讲解,介绍情绪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第二部分是实践活动,通过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情绪管理的实际操作,加深对情绪管理的理解和掌握。
活动感想:作为一名心理课的学生,我对这次心理课活动一直抱有期待。
在心理课上,老师以往总是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我们传授心理知识,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这次的心理课活动也是一次特别的体验,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情绪管理和自我调适的知识,也深刻认识到了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心理课的理论讲解,我了解到了情绪管理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情绪,无论是愉快的情绪还是不愉快的情绪,都会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
而情绪管理就是指我们通过某种方式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处于一个良好的状态,不会对我们自己和他人产生不良影响。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时情绪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许多情绪管理的方法,比如调节呼吸、放松训练、自我意识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压力。
其次,通过实践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情绪管理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在小组讨论和情景模拟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了很多关于情绪管理的问题,并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我们每个人对待情绪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但是情绪管理的目标是一样的,那就是要让自己的情绪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
通过这种实践,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情绪,懂得了一些管理情绪的技巧,并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情绪管理方式。
我相信,这将对我今后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
每周班会记录心理健康(3篇)

第1篇日期:2023年11月15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张老师参会人员:全体学生---一、班会背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以及心理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本周班会特以“心理健康”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情绪,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班会流程(一)热身活动——心理游戏“抓手指”1. 游戏规则:全体同学围成一圈,手拉手,主持人喊出数字,同学们需迅速抓住对应数量的手指,未能及时抓住的将被淘汰。
2.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放松心情,增进彼此的了解。
(二)主题演讲——认识自我1. 演讲者:学生代表李明2. 演讲内容:- 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 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强调了认识自我对于个人成长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 如何认识自我:分享了如何通过自我反思、与他人交流等方式认识自我。
(三)心理讲座——情绪管理1. 讲座者:心理咨询师王老师2. 讲座内容:- 情绪的定义和作用:介绍了情绪的概念以及情绪对个体的影响。
- 情绪管理的意义:强调了情绪管理对于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情绪管理的方法:分享了情绪管理的技巧,如深呼吸、正念冥想、合理宣泄等。
(四)小组讨论——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1. 分组讨论: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人际交往相关的问题。
2. 讨论主题:- 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面对校园欺凌?(五)总结与反思1. 班主任总结:张老师对本次班会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会调适情绪,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学生反思: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班会中的收获和感悟,表示将积极调整心态,关注心理健康。
---三、班会总结本次班会以“心理健康”为主题,通过心理游戏、主题演讲、心理讲座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情绪管理,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2024年春季第13周《阳光心理,健康人生》主题班会记录表

2024年春季第13周《阳光心理,健康人生》主题班会记录表学生:心情好,每天开心。
师:健康不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每个人的心就像一棵大树一样,需要阳光空气才能茁壮成长。
师: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烦恼呢?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克服?怎样去做?1.学会舒缓舒解愤怒、低落、忧郁、厌倦的情绪,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信。
学会自我控制,克服诱惑,活在现实当中。
2.对自己要吋常鼓励増強自信心多做有意乂的事,帮助別人,快乐自己。
3.注意锻炼身体,展现朝气活力。
学会思考,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态度。
4.净化自己的心灵,追求平和的心境正确面对竞争,在竞争中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以“善”之心与人相处,信任他人,拒绝猜疑。
师: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
同学之间遇到了矛盾,不要斤斤计较,要有宽容之心原谅他人,即使别人有做得不当的地方,在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你到了歉,我们就应该原谅他,更何况,常生气对身心健康没有好处,只有与同学和谐相处,你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以下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正确做法,老师给大家的建议是:(1.师读。
2.生齐读。
3.男女生读。
)同学之间:学会友好,不嘲笑缺点。
学会尊重,不欺小凌弱。
学会宽容,不斤斤计较。
学会理解,不撒娇任性。
师: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有了上面的原则,遇到下列情况,你又该怎样做?相信你会正确处理。
(三)说句心里话(1)你的同桌要在桌子中间画一条“三八线”。
(2)考试时,你的同桌没带橡皮,可是昨天你跟他借笔,他没有借给你。
(3)课桌下有纸屑,你说不是你的,你的同桌说不是她的。
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生:遇到这种情况我会这样做:师小结:是呀!同学之间就应该友好相处,你对别人友好关爱,别人也会还你一份友好关爱,奉献一份,收获十份,付出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奉献着,相信你也会快乐!下面(师读)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
来,一起读:同学之间:学会关爱热情大方学会体贴细致入微学会调节消除嫉妒学会激励互相进步最后出示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第十三周班队活动记录表 ---心理健康教育

班队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5.19
活动地点
五(2)教室
活动类型
主题教育
活动人员全体学生活动题“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知识竞赛
活动目标
配合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构建人人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范围,切实为学生服务,摆正思想,健康、积极地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加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分竞赛和心理知识讲座两个部分。
竞赛题目范围涉及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相关知识。
二、活动安排:
竞赛原则:“客观、公平、公正”
初赛阶段初赛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对参赛者进行淘汰。在初赛中取前16名参赛选手进入复赛。
复赛阶段复赛采用现场答辩形式,在初赛中选出的12名选手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组合成4组(每组3人)形成4个代表队进入复赛。每个代表队的队员自己组织亲友团到现场前来助阵。在答辩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能确定的题或不知道答案的题可以向自己的亲友团请求帮助,每次请求有2次机会。对回答正确的亲友团成员发一份小小的精美纪念品。在复赛过程中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增加各代表队队员间的友谊,我们将穿插一个有趣的心理游戏。
三、其它
复赛评选出掌握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且表现积极活跃的三位同学参加校级心理知识竞赛。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记录本

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记录本目的本心理健康记录本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记录和管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使用方法1. 教师每日可使用此记录本记录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2. 每次记录应包括日期、心理状态、情绪、压力来源等内容。
3. 教师可根据需要自主决定记录的频率,但建议至少每周记录一次。
4. 在记录过程中,教师应诚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夸大或缩小事实。
内容每次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日期记录当天的日期,以便追踪和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记录当天的心理状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快乐:心情愉快,精神状态良好。
- 焦虑:感到不安或担心。
- 沮丧:情绪低落或感到无望。
- 疲劳:感到疲倦或精力不足。
- 兴奋:情绪高涨或兴奋不已。
情绪记录当天的主要情绪,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愉快:感到开心、满足或满意。
- 愤怒:感到愤怒、不满或恼火。
- 担心:感到焦虑、不安或紧张。
- 悲伤:感到伤心、失落或难过。
- 平静:感到平静、安宁或放松。
压力来源记录当天的主要压力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工作压力: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压力,如课程安排、教学质量要求等。
- 人际关系压力:与同事、家长或学生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压力。
- 家庭压力:与家庭生活相关的压力,如家庭矛盾、家庭经济等。
- 自我压力:对自己要求过高或感到自身能力不足而产生的压力。
注意事项1. 本记录本仅供教师个人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
2. 教师应妥善保管自己的心理健康记录本,避免泄露个人隐私。
3. 如有需要,教师可将记录本提供给心理咨询师或相关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指导。
> 注意:本记录本仅作为教师个人心理健康管理的辅助工具,如遇到严重的心理问题或疾病,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医疗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

一(2)
黄仕香
十
6
一(2)
黄仕香
二十一
三(4)
钟杜贤
6
三(4)
钟杜贤
二(4)
甘汉泉
十一
6
二(4)
甘汉泉
6
三(1)
钟杜贤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甘汉泉
七
6
二(3)
甘汉泉
十八
6
一(4)
黄仕香
6
一(4)
黄仕香
6
三(6)
钟杜贤
八
6
三(6)
钟杜贤
十九
6
二(5)
甘汉泉
6
二(5)
甘汉泉
6
一(1)
黄仕香
九
6
一(1)
黄仕香
二十
6
三(5)
钟杜贤
6
三(5)
钟杜贤
6
一(2)
黄仕香
十
6
一(2)
黄仕香
二十一
三(4)
钟杜贤
6
三(4)
钟杜贤
二(4)
甘汉泉
十一
6
二(4)
甘汉泉
十
6
一(2)
黄仕香
二十一
三(4)
钟杜贤
6
三(4)
钟杜贤
二(4)
甘汉泉
十一
6
二(4)
甘汉泉
6
三(1)
钟杜贤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表
2013.9
周数
节数
班级
上课老师
周数
节数
班级
上课老师
班会记录心理健康教育

班会记录心理健康教育
《班会记录心理健康教育》
本周的班会主题是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班会记录:
首先,我们聊了聊什么是心理健康。
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心态积极、情绪稳定,有人认为是指心理有一个平衡的状态。
老师给出了心理健康的定义: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处于相对平衡和适应能力的状态。
同学们通过讨论,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接下来,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
比如,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与家人、朋友交流等。
同学们也纷纷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关于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比如听音乐、画画、写日记等。
这些方法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保养方式。
最后,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焦虑、抑郁等,以及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
老师鼓励同学们在遇到心理健康问题时,勇于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不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对心理健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到
了一些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赛评选出掌握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且表现积极活跃的三位同学参加校级心理知识竞赛。
复赛设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一组。
活动效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活动过程
一、活动说明:
本次活动分竞赛和心理知识讲座两个部分。
竞赛题目范围涉及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相关知识。
二、活动安排:
竞赛原则:“客观、公平、公正”
初赛阶段初赛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对参赛者进行淘汰。在初赛中取前16名参赛选手进入复赛。
复赛阶段复赛采用现场答辩形式,在初赛中选出的12名选手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其随机组合成4组(每组3人)形成4个代表队进入复赛。每个代表队的队员自己组织亲友团到现场前来助阵。在答辩过程中如果遇到自己不能确定的题或不知道答案的题可以向自己的亲友团请求帮助,每次请求有2次机会。对回答正确的亲友团成员发一份小小的精美纪念品。在复赛过程中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增加各代表队队员间的友谊,我们将穿插一个有趣的心理游戏。
班队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
5.19
活动地点
五(2)教室
活动类型
主题教育
活动人员
全体学生
活动主题
“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知识竞赛
活动目标
配合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构建人人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的良好范围,切实为学生服务,摆正思想,健康、积极地引导学生掌握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并用于实践中。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加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