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设备基本配置推荐标准

附件 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设备基本配置推荐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使用。
2.设备配置依据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和软件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制订实训基地设备配备标准;本配备标准中台套数为最低开设实训教学的配备要求(同时满足40 人 / 班)。
如平行班多于 2 个,应在保证实训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仪器设备数量。
3.实训基地环境要求实训室应根据师生的安全要求、健康和教学内容,确定使用面积,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实训室采光、照明、通风、电气安装、防火及安全卫生等要求参照《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4.实训基地框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框架如图1,具体设备配置标准见表 1。
(1)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网络综合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35—(2)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软件开发测试实训室(3)多媒体应用技术计算机基础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多媒体制作实训室、音视频制作实训室※说明:如果专业方向中没有音视频制作方向,可以不建立音视频制作实训室—36—图 1 实训基地整体框架计算机基础实训室基础技能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计算机应用与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方向:件专业实训基地网络综合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专业技能实训室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方向:软件开发测试实训室多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方向:网络综合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37—表 1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设备基本配置推荐标准序号实训类别主要实训内容设备名称设备主要功能(技术参数与要求)数量备注(台/套)1. 计算机部件识别和连接;2. 操作系统使用;3. 中英文录入;4. 文字处理;1 计算机基础实训 5. 电子表格制作;6. 演示文稿制作;7. 互联网使用;8※ . 网页制作;9※ . 数据库操作。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1弥 补 校 外 实 训 基 地 的 不 足 .
校 同 里 引 进 计 算 机 网 络 实 训 基 地 , 然 要 建 立 校 企 合 作 必 的保 障 激 励 机 制 , 合 作 双 方 在 管 理 中运 作 顺 畅 。 使 因此 , 建 需
一
、
校 企 合 作 是 计 算 机 网 络 实 训 基 地 建与 的 组 织 机 构 来 协 调 合 作 双 方 的 利 益 与 具 体 合 作 事 务 : 全 和 完 善 运 行 管 理 制 度 ; 定 考 核 与 奖 励 健 制 条例 。 例 如 : 校 可 以 与 企 业 共 同成 立 校 企合 作 办 公 室 , 学 由系 主 任 、 产学合作处及企业代表组成 , 设课程建设 、 络实训 、 校 下 网 技 术 创 新 等 三个 项 目合 作 小 组 ,定 期 召开 例会 ,商 讨 具 体 事 务 。 院 以 有 限 租 赁 形 式 将 学 院 场 地 和 设备 提 供 给 企业 使 用 , 学 不 参 与企 业 的生 产 经 营 。 业 按 教 学计 划 安 排 学 生 实 训 指 导 , 企 负责 提供 实 习耗 材 与工 量 具 等 , 责 合 作 基 地 的 设 备 维 护 。 负 双 方 可 以建 立 专 项 资 金 作 为产 学 合 作 运 行 经 费 , 款 专 用 。 校 专 学 对指 导学 生成 绩 突 出 的 企 业 技 术 人 员 给予 奖 励 ,企 业 对 品学 兼 优 的学 生 给 予 奖 励 , 等 。 等 二 、 学 结 合 是 计 算 机 网 络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的 动 力 工 丁学 结 合 是指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将 学 习 和 工 作 有 机 结 合 的 种 教 育 模 式 。 工 学 结 合 的 人 才 培 养 过 程 中 , 生 需 要 做 到 在 学 边 在 企 业 实 践 , 边 在 课 堂 学 习 , 学 相 互 交 替 进 行 , 就 一 工 这 需 要 改变 原 来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和 实 训 模 式 ,这 为 推 进 计 算 机 网 络 实 训基 地 建 设提 供 了 动 力 。校 内计 算 机 网 络 实 训 基 地 在 工 学 结 合 中 的作 用 表 现在 以下 几 点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

一、基本情况
基地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
基地院内实 训室(群)名
称
1.仿真实训室 2.综合网络实训室 3.交换路由实训室 4.网络系统管理实训室 5.网络管理实训室
6. 7. 8. 9. 10.
基地院内实 训室(群)数
量 面向专业或 专业群名称
提供实习实 训
主要项目
543m2
基地院内实训 室(群)总面积
附件 3: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
验收申请表
基地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
申请部门: 软件工程系 (盖章)
申请日期: 2010 年 11 月 22 日
责 任 人:
张建辉
联系电话:
25859480
注意事项
1.验收申请表请按照要求逐项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必须实 事求是,表达明确严谨,空缺项请填“无”。
I. 专业认知、生产实训、专业技能认证、毕业实习
J. 专业认知、生产实训、技术服务、毕业实习
合计:800 人次
院外基地达到年接受 半年顶岗实习学生数
合计:180 人
合计:15 天
院外基地年达到接 受毕业生数
合计:50 人
A. 钟志祥 副总裁 0755-82394842 B. 武 刚 主 任 0755-82101045 C. 朱鸣学 总经理 010-82866509-8168 D. 符长青 总 裁 0755-82054300 E. 张行军 总经理 0755-83657955 F. 尹广成 培训中心经理 0755-86393592 G. 张淑珍 人力资源部经理 0755- 82955134 H. 郭敏 教仪部 020-22832558 I. 杨百祥 总经理 0755-83208858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实训基地

淘 宝 创 业 实 训 室
面 向我 院及 下沙 高教 区学生 提供 计算 机软 件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 资格考 试 、 思科 认证 、 里 巴巴认证 等职 业资格 培iI 阿 J ,N l
务 工作 ; 部 分 实训 室 承 担 I 业 校 内 生产 性 实 训 和 企业 T企
技 改与 技术研 发 的工 学结合 、 企合作 任务 ; 校 为学 生 的创 新 能力培 养 提供 实训 场所 ,激 发 学 生 的专 业兴趣 , 提高 学 生的专 业技 能 。
学 院 全 景
网络 综 合 布 线 实 训 室
9 9 A 12 5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实训墓 2O ・3 O. 。 - 。 L
计 算机应 用 与软 件技 术 实训 基 地是 学 院实 践 教 学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是培 养 高质量 的技能 型 、 实 用 型 、 新 型和 专业 型 I 才 的综 合性 校 内实 训 创 T人 基 地 基 地 以增强 学生 实 际动 手能 力 、提 高项 目 经 验来 突 出职业 特 色 ,现 已成 为 国家财 政 和省 财 政 支持 的一 类 实训 基地 ,成为 国家 软件 技术 紧 缺 型人 才培 养 基地 基 地 现有 实 训 面 积 5 0 0 0平 方 米 ,实 验 实 训 设备总值近 10 8 0万元 ,初 步 建成 了以光 纤 为 主
经 济 发展服 务 , 有 示范性 、 具 生产 性和 开放 性 的职 业教 育 实训 基地 。
基地 的主 要任 务:
承担 我 院信 息 技 术 系 5个 专业 近 1 0 0名 学生 的 8 随堂 实验 、 课程设 计和 校 内顶 岗实 习的 实训教 学任务 ; 为我 院教 师开展信 息技术类高职教学教 改研 究以及 科研工作 与项 目开发 提供软硬件资 源和技术服务平 台; 承担 我 省 中职 学校 计 算机 师资培 -ln i ̄ 电子 商 务 师 J , l 资 培训 以及 I T企业 岗前 培 训和 企业 内训 的 实践 教 学
实训基地简介

创客综合实训基地简介本实训基地主要面向计算机平面设计、工艺美术(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方向)、网页美术设计、美术设计与制作(会展美术设计与制作方向)、美术设计与制作(美术影视与动画方向)、电子技术、食品科学技术等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为特色,突出学生创意设计和生产实践职业能力训练,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创意的技术技能人才。
本基地包括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电子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和食品科学技术实训基地三大类。
其中,艺术类实训基地是省财政支持的省级重点实训基地,是与学校印刷厂联合建设的生产型实训基地,有动漫设计实训室、平面设计实训室、装订喷绘实训室、摄影实训室、雕刻转印刷实训室、设计产品生产室、印刷车间等,有XXX个工位,设备一流,功能齐全,环境舒适,从产品设计到落地生产,实现一体化训练,培养学生掌握系统职业能力和设计、生产技能,缩短毕业生就业、创意适应期,形成就业优势。
近年来在该基地进行的艺术类专业教学工作,在全省、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该基地还承担了全省行业职业资格鉴定考试任务。
信息网络技术综合实训基地简介本实训基地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应用(机器人方向)、计算机应用(大数据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方向)等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为背景、具有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智慧等应用技术的全省中等职业院校最大的信息网络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省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训基地,连续12年承办全省职业院校计算机技能大赛,连续9年承办全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比赛,参赛院校140余所、选手突破1万人,为全省职业院校信息网络技术应用水平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本基地包括物联网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计算机及外设安装维护实训室、企业网络实训室、计算机软件开发实训室、计算机技术应用实训室等12个,680个工位,实训设备超前,环境舒适,布局设计新颖,适合学生技术技能训练,学生参加全省计算机技能大赛成绩连年名列前茅,每年100余所省内外院校来参观学习,在全省、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校内实训室整体布局.

INTERNET使用
18
程序设计实训室
224
JAVA语言程序设计
VB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
网页脚本语言程序设计
19
CAD/CAM实训室
226பைடு நூலகம்
CAD实训
CAM实训
CAD/CAM综合实训
数控仿真实训
ASP编程训练
网页设计训练
20
制图、刀具模型陈列室
308
制图见习
刀具见习
机械制图测绘实训
21
室内设计能力训练
10
电工电子实训中心(综合楼二楼)
电工电子实训室
222
电路分析实训
电机拖动实训
模拟电路实训
常用电器仪表
1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训室
223
运算器
存储器
数据通路
微程序控制器
CPU取指与执行指令
12
数电模电实训室
225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训
单片机实训
模拟电路实训
数字电路实训
13
计算机基本技能实训室
外语听力训练
外语口语训练
外语阅读训练
外语语音训练
31
语音室
325
外语听力训练
外语口语训练
外语阅读训练
外语语音训练
32
国际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
426
外贸英语函电
外贸单证实务
剑桥商务英语
谈判英语
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培训
商务英语听说实训
33
虚拟软件控制中心
521
外贸函电实训
外贸单证制作实训
电子商务实训
会计业务实训
综合网络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研究

关
键
词 :计算机 I - g ̄ ;智能楼宇 ;综合布线 ;实验 室建设
文 献标 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7 4 5 { 09 0 . 3 0 62- 5 0 2 0 )4- 11— 3 0
中 图 分 类 号 :G 8 ;T 33 42 P 9
A n fPr p s lo n e r t d Ne wo k La o a o y Bu l i g Ki d o o o a fI t g a e t r b r t r id n
Ke r s o u e e w r y wo d :c mp trn t ok;n t r q i me t n e rtd w r g u li g o e lb rt r ewok e up n ;i tgae i n ;b i n ft a o ao y i d h
1 引 言
2 建 设原 则
综合网络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要能够满足学生 学习和实践的要求 ,还应该满足教师教学和提高技 能的要求。另外还要综合考虑实训基地的建筑结构
收稿 日期 :20 0 0 ;修改 日期 : 09— 7— 9 09— 6— 5 2 0 0 0
在进行实训室的装修、布线及设备选择时 , 优选性 价 比高的 方案 。并 且 在 满 足 学 生 实 习要 求 的情 况
化人才的要求。因此建设仿真度高 ,教、学、做一 体化 ,综合 性强 的综 合 网络 实训 基地成 为职业 院校 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的必然发展趋势。
山东 电子职业 技术学 院围绕计算 机网络技术 与 网络 系统管理 两个专业 的人才 培养计划 ,结合 目前
标准化计算机网络的要求 。各子系统、硬件和软件 都能够相互完美兼容 ,能够实现透明连接。
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实训室建设方案

服பைடு நூலகம்器及存储设备选型与配置
01
02
03
服务器选型
选择高性能、高可靠性的 服务器,满足实训室多用 户、高并发访问需求。
存储设备选型
采用大容量、高速度的存 储设备,确保实训室数据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配置方案
根据实训室具体需求,制 定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的详 细配置方案,包括CPU、 内存、硬盘等关键参数。
会服务。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举措
开设创新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活动 。
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支持,促进学生创新 成果转化。
举办各类创新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思维 。
05
师资队伍培训与提升 计划
专任教师技能培训内容安排
1 2
网络基础知识培训
终端设备选型与配置(电脑、打印机等)
电脑选型
选择性能稳定、易维护的 电脑作为实训室终端设备 ,满足学生日常学习和实 践需求。
打印机选型
选用多功能、高效率的打 印机,支持实训室文档打 印和扫描需求。
配置方案
根据实训室终端数量和实 际需求,制定电脑和打印 机的详细配置方案,包括 操作系统、软件安装等。
包括TCP/IP协议、各种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使用等 ;
网络安全技能培训
如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与防御、数据加密等;
3
最新网络技术培训
包括SDN、NFV、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
企业兼职教师引进条件及待遇政策
引进条件
具备丰富的网络实战经验,拥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认证,如 CCIE、HCIE等;
待遇政策
提供有竞争力的课酬,根据教学效果和学生评价给予额外奖 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项目可行性报告一、基本情况1 学院基本情况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
学院占地2180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00余万元,图书馆面积11000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112万册,中外期刊1500多种,建有46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和128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381余人。
学院设有软件学院、珠宝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系、旅游管理系、应用外语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械与电子系、基础课部等二院六系一部,开设38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
其中,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专业。
有2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
目前,学院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市级精品课程。
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35%以上,青年教师中5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
近几年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各类教材83部,18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学院坚持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强化质量意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03年以来,共有15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玩具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学校,广州市模具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已先后成立了23个职业技能鉴定站、考试中心或培训点,开展了34个工种(模块)的鉴定或培训。
学院围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
自2001年广东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更是连续两年位居全省所有本专科院校第一位,2006年又以%的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2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原名“工程网络技术”专业,创办于2002年,已培养三届毕业生,共420多人,毕业生就业率%。
现有在校生253人,有专任教师14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研究生7名,双师型教师9名。
拥有网络构建、网络管理与安全、综合布线、网络测试、服务器、软件开发6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和5个校外实训基地。
2004年被确定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2006年被评为广州市示范性专业和广东省示范性建设专业,是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六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示范性专业。
专业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学内容与职业技能训练紧密结合,从2002级教学计划开始,就将国家人事部“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专业核心课程都引进了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的技能训练项目,如“计算机组网技术与工程”引进了“RCNA 网络工程师”和“Linux网络管理员”认证,“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引进了“Vcom布线工程师”和“CCTT布线链路测试工程师”认证,建立了劳动部计算机高新技术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广东省LINUX公共技术服务支持中心番职院培训中心、“锐捷网络工程师”培训认证基地、“VCOM布线工程师”培训认证基地和“CCTT网络测试工程师”培训认证基地。
2005届毕业生获证率为%,2006届毕业生获证率为%。
二、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1 项目建设目标在现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围绕广州市及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的信息产业的人才需求,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贯彻先进性、真实性、职业性、共享性的建设原则,基地集教学、科研、工程、培训、技能鉴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建成国内一流的开放型、共享型、示范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在全省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教育中发挥辐射作用,成为区域内“建网、管网、用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网络技术推广基地。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求分析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广州及珠三角地区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电信、广电、政府专网、计算机局域网四大基础信息网络遍布城乡各地,信息技术应用在各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据调查统计,%的企业建立了局域网,%的企业实现了内外网连接,66%的企业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一半以上的企业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商贸业务和运用ERP系统。
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十分迅速,基本实现“校校通”,建立了一大批计算机应用系统。
在财政、金融、海关、税务、物流等经贸领域和交通管理、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智能化社区建设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已广泛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与运作。
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公众信息消费水平和应用能力的快速发展都表明了对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人才的巨大需求。
广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经济发展必须把信息化建设列入优先、带动全局的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提出要突出发展软件、现代通信、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产业。
信息化发展建设将重点实施信息化基础系统工程、电子政务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社区信息化工程等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及综合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区域发达的信息产业和方兴未艾的信息化建设使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状态。
调查表明,当前,广州及珠三角地区IT行业信息技术人才还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不仅缺少高级信息技术人才,更缺乏大量“适用对路”、具有较好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006年,广州最热招聘职位排行榜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行业位居第二,占总职位数的%。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培养“网络建设、网络管理、网络应用”三个层面的网络技术高技能人才。
3 基础条件(1)人员条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建成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分明,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教学团队。
现有教师14名,其中专任教师11名,企业兼职教师3名。
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7人,“双师素质”教师9人。
骨干教师都拥有一种以上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带头人在省内外高职计算机教育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4年,教学团队承担广州市、学院教改课题5项,承担广州市、番禺区以及企业科技重点攻关项目5项,发表专业学术与教学研究论文30多篇,开发编写专业教材12部,其中主编专业教材9部,承担精品课程建设5项。
学院非常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建设,专门成立了由学院院长亲自挂帅,教务处、软件学院、设备科、财务科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有力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
(2)资金投入学校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发展,近年来加大了对专业的投入力度,2002年以来,学校投入专项经费350多万元建设网络实训基地。
除日常的实训经费外,还有学校下拨的专业建设经费和广州市教育局和番禺区政府的专项拨款。
2004年以来学校每年下拨10万元专业建设经费,2006年广州市教育局下拨42万元专项拨款,番禺区政府下拨40万元专项拨款,这些经费有力保证了设备补充、教学活动、师资培训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开展,保障了专业可持续发展。
(3)实训基地情况在高职院校中较早建成网络技术综合性实训室,实训室建设采取与IT企业共建模式,以体现职业场景特色与工作氛围,突出“技术与工程中心”的功能。
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服务器技术、综合布线、软件技术开发等5个实训室,配套建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接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外设维修、嵌入式技术应用、计算机工程应用科研工作室等5个实训室。
以该中心为平台,完成了多项网络工程、科研开发、技术服务、学生科技创新任务。
已建立了星网锐捷网络科技公司、广州唯康通信技术公司、广东linux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5个校外实训基地。
(4)建设成果专业自开办以来,始终围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性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果。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被评为2005年广东省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教改项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改创新与实践”分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广州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教材建设成效显着,三年来编写出版12本专业教材,2本教材立项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承担广州市教育局和番禺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项,获科研经费万元,成功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发表教研科研论文30多篇;专业办学模式在同类院校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2003年以来吸引了省内外100多所院校专程前来考察交流,专业老师多次受邀在全国高职高专教学研讨会和网络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经验介绍和专题报告。
4 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1)课程体系改革专业本着基础理论课程适用、够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原则,经过三轮教学实践,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群开设,将课程分为四个知识与技能模块,支持四个核心能力,为网络管理、网络工程和网络编程三类岗位群服务。
在执行过程中,根据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和IT产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而调整课程体系和整合教学内容,调整与整合主要依据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教师市场调研分析和学生反馈意见来进行。
(2)教学内容改革网络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更新换代快,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保障教学内容紧贴技术发展方向和社会应用需求。
1)业界的技术专家来校讲课。
三年来,先后有FLUKE公司尹岗先生来校讲授网络测试;锐捷网络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陈国镇、郑玉锋、岳大安来校讲授网络技术;唯康通信公司的陈兵、陈海、余增科、黄盛安来校指导综合布线;香港即时科技集团副总经理首席Linux技术专家高衡续博士作“Linux技术与发展”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