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由贸易理论共33页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第二章古典理论

国际贸易第二章古典理论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一个现代经济寓言:为了说明人们为什么选择物品、劳务上依靠他人,以及这种选择如何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的经济。

设想世界上两种物品:土豆、牛肉;世界上只有两个人:农民、牧牛人。

这两个人都喜欢吃这两种物品。

如果农民只能生产土豆,牧牛人只能生产牛肉,那么,贸易的好处是最明显的。

第一方案:两人“老死不相往来”。

农民只能吃土豆泥、炸土豆、烤土豆;牧牛人只能吃烤牛肉、炸牛肉、煮牛肉。

他们只能食用一种物品。

第二方案:贸易。

贸易使他们能享有更多的种类,这时每个人都可以有汉堡包和炸薯条。

国际经济交往最早起源于国际贸易,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起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而科学的国际贸易理论则起源于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

Adam Smith(1723-1790)的绝对成本优势理论和David Ricardo(1772-1823)的比较成本优势理论就是古典学派国际贸易理论的经典代表。

因此,我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首先应从古典学派理论开始。

这一章研究三个问题:1、绝对成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2、比较成本说的基本观点及其评价;3、绝对成本说与比较成本说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节绝对成本说1.产生的历史背景18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西欧各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产业革命。

机械生产逐渐取代手工业劳动,工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和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从而使工业资本家取代商业资本家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力量。

(重商主义是从商品流通的角度看财富,认为流通是财富的唯一源泉,他们没有从生产的角度来看财富。

)产业资产阶级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并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工业原料,他们迫切需要摆脱重商主义(mecantilism)国际贸易理论的束缚,反对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反对金银外流的禁令。

他们对金银货币本身已经不太感兴趣,而是对具体的物质财富(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更加重视。

为了适应产业资产阶级的历史需要,以Adam Smith为代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开始盛行。

贸易保护理论

贸易保护理论
另一类则从收入再分配角度出发,把保护贸易政策制订 看成是利益集团院外活动结果,通常把这类观点称为贸 易保护政策政治经济学。
贸易保护理论
第2页
第一节 贸易保护古典理论
一、汉密尔顿保护贸易学说
美国独立后很快1791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milton,1757-1804)作为美国 独立后首任财政部长,
隐含结论是:一国边际进口倾向越低,出口增加带来 国民收入增加就越多,即一个国家居民应该尽可能地 多消费本国产品,这么,出口增加对本国国民收入和 就业促进作用就大。
贸易保护理论
第26页
(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认为一国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
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进口,则与国内储蓄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 )是当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英国经济学家之一
代表作:1936年出版《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贸易保护理论
第19页
(一)投资乘数原理
增加一些支出通常要引发多倍产量和就业量改 变。这种含有因果关系扩展效应出现在投资、 税赋和信贷领域,其所产生经济结果被称为 ‘‘乘数效应”。
(2)一国工业即使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竞争者时 ,也不需要保护。
(3)只有刚才开始发展且有强有力外国竞争者幼稚 工业才需要保护。
李斯特提出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限期 。
贸易保护理论
第9页
(五)保护幼稚工业主要伎俩
主张保护贸易政策应经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实施 。
经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方法来保护幼稚工 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方式勉励复杂机 器进口。

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情形下,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 勒和巴斯塔布尔标准,政府保护也不见得是必要。但 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时,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 益之间偏离,可能会造成私人投资动力缺乏,产业继 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假如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 济效应,那么该产业发展就会对其它一些产业或社会 带来额外好处。在此情形下,即使该产业不符合巴斯 塔布尔标准,即保护期间所造成损失大于该产业预期 利润贴现值,但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外 部经济效应,则仍有保护必要。

国际经济学 课后重点及课后答案

国际经济学 课后重点及课后答案
10,当生产率的增长落后于国外竞争对手时,一国的制造商在一种特定产品的比较优势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最 终消失。在国外市场上失去比较优势会减少国内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以及国内工人的工作机会和工资。
11,当两国生产多种商品时,比较优势的运作要求将商品按照比较成本的高低分成等级。每个国家都会出口 比较优势最强的商品,同时进口比较优势最弱的商品。当国际贸易涉及多个国家时,本国可能会发现参与多 边贸易是有利的。
6,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条件? 需求和供给决定了贸易基础和贸易方向。需求同样有助于确定国际贸易条件,也就是商品在国与国之间 交换的相对价格。 7,为什么两个国家的国内成本比率限定了均衡贸易条件的范围? 因为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收益,贸易后的消费点必须至少位于它的国内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任何可接受的国际贸易条件必须与国内价格线定义的比率相等或比它更有利。因此,两个国家的成本比 率决定了互惠贸易区的边界。 8,商品贸易条件如何衡量贸易收益的方向? 商品贸易条件等于出口价格指数除以进口价格指数。贸易条件改善是指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上升。 9,在试图对商品贸易条件进行解释时,我们遇到了哪些问题?
5,比较成本的概念如何与一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联系在一起?说明不同形状的生产可能性 曲线怎样导致不同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解释比较优势,说明档所有投入要素都得到有效利用时,一个国家所能生产的两种商品的 各种数量组合。该曲线反映了一个国家可能的最大产出水平。 生产可能性曲线通过边际转换率MPT,即该曲线的斜率来说明比较成本,代表了要想使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一 个单位,一个国家必须牺牲的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6,机会成本不变和机会成本递增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一国的成本不变或递增? 机会成本不变是指不管将产量组合转换成其间的任何一种,两种产品的相对成本都将保持不变。 成本不变有两个原因:生产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和一种给定要素的所有单位都是同质的。 机会成本递增是指一种商品的机会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成凸状),产生原因是投 入要素之间完全替代。

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

第2章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zero-sum game)”,一方 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 而进口则减少财富。
9
五、大卫.休谟:价格-货币-流转机制 (the Price-Specie-Flow Mechanism)
意大利(顺差) 出口>进口 货币净流入 货币供给增加 价格和工资上涨 进口增加和进口减少 出口=进口 西班牙(逆差) 出口<进口 货币净流出 货币供给减少 价格和工资下跌 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 出口=进口
6
三、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
15世纪—16世纪中叶: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16世纪下半期—18世纪: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7
四、对于重商主义的评价
1、意义:


指导欧洲各国制定外贸政策
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做出了贡献
8
四、对于重商主义的评价 2、重商主义的主要错误
金银是财富的惟一形态; 财富都是在流通领域中产生的;
24
比较优势理论的贡献
“比较优势”学说不仅在理论上更广泛地 论证了贸易的基础,在实践上也部分解释 了先进国家与落后国家之间贸易的原因。
25
2.4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opportunity costs
(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26
2.4.1比较优势与劳动价值论
• 根据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商品的价 值或价格只能取决于投入商品生产中的劳动量 。
30
小麦
小麦
0
30
60
90
120
150
180
棉布 美国 棉布 英国
120 100 80 60 40 20 120 100 80 60 40 20

自由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环节。因为初级产品旳需求弹性小,加上初
级产品旳国际价格下滑,发展中国家旳贸易
条件恶化,甚至是贫困化增长现象旳出现就
不可防止了。
2024/9/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8
❖ 第二种类型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因为初 级产品出口旳形势恶化,发展中国家开始以 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旳出口,利用技术进 步来增进产业升级。但因为本身基础单薄, 主要经过大量引进、模仿先进技术或接受技 术外溢和改善型技术等作为手段来改善在国 际分工中旳地位,并有可能进入高附加值环 节。但是这种改良型旳比较优势战略因为过 分旳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久得 不到提升,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只能依赖发 达国家旳技术进步。
又因为该理论尤其强调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旳生产要 素百分比,故人们又将之称为要素百分比理论(The Theory of Factor Proportions)。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26
❖ 一国应该出口丰裕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稀 缺要素密集型产品,从而取得贸易利益。
2024/9/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1
1.比较优势理论旳产生
❖ 比较优势理论旳产生与“谷物法”有关 ❖ 1823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地主贵族阶级旳利
益颁布了《谷物法》。
2024/9/28
WHY-02 自由贸易理论
12
(二)比较优势理论旳主要内容
❖ 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旳条件下,一国在 两种产品旳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 国都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旳国家 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旳那种产品,处于 劣势势地位旳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 旳那种产品,然后参加国际贸易,双方均能 够取得利益。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教材)习题答案修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教材)习题答案修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2版)(教材)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2)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A.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 世界贸易量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提高 B. 下降C.不变 D. 变化方向不确定3.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反映。

A.对外贸易额 B. 贸易差额C.对外贸易量 D. 国际贸易量4.转口贸易又称()A.直接贸易 B. 间接贸易C.过境贸易 D. 中转贸易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A.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参考答案:1. A、2. A、3. B、4. D、5. A课堂讨论1-1: 2003-2009年我国贸易条件系数与其他经济体相比的特点有哪些?(P5)参考答案:1. 与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的贸易条件系数呈逐步降低趋势,表明贸易条件逐渐恶化;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系数呈上升趋势,贸易条件逐渐改善。

课堂讨论1-2:结合以上表格数据,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是什么?(P6)参考答案:(1)从外贸依存度所反映的贸易规模来看,我国已经是贸易大国,但从商品结构看,尚属贸易弱国;(2)重要资源性商品、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存在贸易安全隐患;(3)服装、纺织及家电等产业出口依存度过高;(4)对发达国家市场依赖性过高;(5)贸易条件恶化,我国对国外的供给依赖远远大于国外对我国产品的需求依赖,容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6)外贸规模增大,但对国内经济的贡献在相对下降。

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试一试】单项选择题(P12)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 D. 俄林2.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保税区的概述33页PPT

保税区的概述33页PPT
Page 28
2008年, 区域经济在继续快速增长, 完成合同外资5.8亿美元,外资实际到位 2.6亿美元,合同外资是全市总量的 30.7%, 占全国保税区总量的40.29% 特别是现代物流发展迅猛,全年进出区 货物总值417亿美元,分拨销售进口汽 车5.1万辆,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进出口 汽车基地位置。在进出区物流中,天津 占40%,北京占30%,华北、西北及其 他地区占30%,服务京津地区、环渤海 地区和中国北方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 增强。
外汇政策:区内企业可以开立经常项目外汇帐户和资 本项目外汇专用帐户;不实行外汇核销;企业外汇 收入可以全额留存;企业外商投资者的利润、股息、 红利可以汇出境外。
Page 21
保税区综述 功能 :加工、贸易、仓储和展示 国内税收: 国家对应税劳务没有免税优惠 进口税收: 国家对区内企业进口的用于基建或生 产的机
Page 23



1990年6月,经中央批准,在上海创办 了中国第一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
高 桥
区。1992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批准 设立了14个保税区和一个享有保税区

优惠政策的经济开发区,即天津港、

大连、张家港、深圳沙头角、深圳福 田、福州、海口、厦门象屿、广州、

青岛、宁波、汕头、深圳盐田港、珠
器、设备、模具以及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予以免税; 为加工出口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 料及消耗性材料,予以保税
出口退税 : 进人保税区的国内货物,必须待货物 实际 离境后,才能办理出口退税手续
外汇管理 : 货物由区内运往或者销往境外,区内机构 不需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区内机构向境外支付进 口核销手续
区内企业生产供区内销售或运往境外的产品,免 征区内加工环节增值税。

国际贸易政策(ppt 33页)

国际贸易政策(ppt 33页)
E=(10%-0.8×0)1-0.8=0.5=50%
关税结构对有效保护率的影响
关税升级:工业化国家对初级产品和原材料 实施较低关税,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实施 较高关税。
随着国内加工程度加深关税税率不断上升
生产分工和境外装配条款
生产(国际化)分工:是指一种产品生产的 几个阶段在不同国家完成,其目的是降低成 本,提高竞争力,绕开贸易壁垒,还可以利 用国外资源。
③ 进口配额对实施配额管制的国家的国内市场结构 有重要的影响。进口配额能将潜在的垄断转化成 现实的垄断,使得国内工业能完全消除国外产业 的竞争。假定国内存在一个潜在的垄断产业,在 关税的情况下,该产业不能将价格提高到高于世 界价格加上关税的水平,否则,其销售量将下降 到0。而在进口配额的情况下,由于进口量被限定 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因而国内产业可以将其价 格提高而不会面临销售额下降的威胁,从而使潜 在的垄断转化为现实的垄断。
进口配额的局部均衡
P
S
Price in U.S. Market 466 World Price 280
a
bcd
=消费者剩余 (a + b + c + d)
= 生产者利益(a)
= 配额租金(c)
D
5.14 6.32 8.45 9.26
Q
配额
进口配额和关税的比较
① 配额的租(Rents of a Quota)由进口商所得; 而关税由政府所得;
5、大国的关税效应
局部均衡
P
S
= 消费者剩余 (a + b + c + d)
= 生产者剩余 (a)
PT
= 政府收入 (c + e)
P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