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2012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江苏卷)word版含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分)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 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2012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语文试题1.A.B.C.慑.D.忏.2.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 。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 。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 。

A.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分)★此卷上交考点保存★ 姓名 准考证号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分)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及答案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本试卷共10页,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7题,共7题)、非选择题(第8题~第18题,共11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6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3. 作答选择题(第1题~第7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舟楫./编辑. 道观./冠.名权 濒.临/彬彬.有礼 B. 蹒跚./珊.瑚 嫁.接/度假.村 布帛./并行不悖. C. 慑.服/拍摄. 昭.示/软着.陆 荒诞./肆无忌惮. D. 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 2.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 改名换姓 大名鼎鼎 弄巧成拙 B. 移花接木 如雷贯耳 弄巧成拙 C. 改名换姓 如雷贯耳 弄假成真 D. 移花接木 大名鼎鼎 弄假成真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分)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分)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

2012年高考语文江苏卷-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答案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答案】A【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 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2.【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3.【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

【解析】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

意思对即可。

【考点】“听”的能力。

4.【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5.【答案】B【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6.【答案】D【解析】①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

7.【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8.【答案】(1)(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2)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3)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解析】(1)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2)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2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 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 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答案:A[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

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

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

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

做到了命题的规范。

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

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

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

“昭”与“着”。

等。

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

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

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

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吴楚道人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 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 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答案:A[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 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

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

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A.舟楫/编辑道观/冠名权濒临/彬彬有礼B.蹒跚/珊瑚嫁接/度假村布帛/并行不悖C.慑服/拍摄昭示/软着陆荒诞/肆无忌惮D.忏悔/阡陌储蓄/处方药复辟/刚愎自用答案:A[解析]B项“帛(bó)”与“悖(bèi)”读音不同,C项“昭(zhāo)”与“着(zhuó)”读音不同,D项“忏(chàn)”与“阡(qiān)”读音不同。

[评点]从考查的内容上看,有形近字(共四组)、同音字(共八组),而且以同音字考查为主导,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也体现了命题人的胆识;在读音不相同的选项中只设一组读音不同,做到了命题的规范,也大大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因而一上来就给考生坚定了信心。

但是,同音字考查过多,并且同音字除了同音之外之间再没有其他任何联系,比如“嫁”与“假”,“帛”与“悖”,“昭”与“着”,等,并组考查根本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给人的感觉好像只是两个同音字简单地组合在一起而已,并不是一种负责任的对人才选拔性的考查。

所以从此题内容上说,命题有些低幼化,也间接地帮扶了不愿识记的当代中学生,而且还“促进”了当代中学生识记能力逐步退化的倾向。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C)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评点]在所给语境中选填成语,似乎是成语考查的一种创新动作,但这种题型早已出现过,并不“新”。

但从成语的考查数量上看,这样的题型无疑比传统的成语题多了些考查的内容——传统考四个成语,这里考了六个成语。

但这里考查的内容不是体现在成语的区别上,而是根据语境选填成语,所以此题仍然简单。

3.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答案: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

标准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解析]这是一道语感题,考查的是“听”的能力。

在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

意思对即可。

评点:听言外音、话中话,也就是所说的潜台词,这样的题考查的太少,江苏省能有这样的题目出现乃为中学生的大幸,因为当代的中学生“不会听话”了,因为他们失去了生活的根基。

不过,这样的题出得再生活化就更好了。

比如类似于这样的题目:某天一位领导与你相遇了,领导打趣地对你说:“打老远的地方,我都看见你了,你却没有看见我!”作为相遇的你,你怎么回答呢?你可以笑着说:“领导就是有高瞻远瞩的能力,岂是我能相比的!”当然这甚有拍马的嫌疑,但这不能不说你有超强的生活表达能力,不然,我们学语文是用来干什么的呢?4.阅读漫画,在横线上写出合适的一句话。

(5分)漫画内容:面对儿子哭闹着要去“非地”(儿子:“我要……”),爸爸只好答应着:“好好,爸听你的!”于是爸爸抱着儿子从“是地”踏向“非地”。

这幅漫画形象地提醒人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纵容、不能一味地满足,否则,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会不明是非甚至会习非成是。

标准答案:家长在满足孩子的要求时,不能越过是非的底线。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题,漫画的意图很明显,并不隐晦,所以学生也不难答题。

意思对即可。

[评点]解答这道题的考生,可能正是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所以这道题出得很有现实性、生活性,这也是对他们的教育与警醒。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苏辙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

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公曰:“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复一中贵人至曰:“必于法外与之。

”公谓尹李绚曰:“一匹夫能乱法如此,府亦不可为矣,公何不以县不可故争之?”绚愧公言,明日入言之。

上称善,命内侍省推之。

盖宗以赂请于温成之族,不复穷治,杖矫命者,逐之,一府皆震。

包孝肃公拯见公,叹曰:“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擢提点利州路刑狱。

公至逾年,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一道震恐,遂以无事。

公没二十七年,不危状公遗事,以授辙曰:“先君既没,惟小子仅存,不时记录,久益散灭,则不孝大矣。

”辙幼侍伯父,闻其言曰:“予少而读书,少长为文,日有程,不中程不止。

出游于途,行中规矩。

入居室,无惰容。

故当是时,不闻有过行。

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辙惧子弟之日怠也,故记其所闻以警焉。

(选自《苏辙集》,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多:称赞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益:有利C.公复以循吏许之许:期望D.杖矫命者,逐之矫:假传答案:B[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

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这道题难度不大。

[评点]实词解释题,已经考了多年,应该说这样的题型已经相当地成熟了,学生在此方面的训练也已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涣为官公正的一组是:(3分)(D)①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②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③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④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⑤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⑥劾城固县令一人妄杀人者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答案:D[解析]①讲的是涣少时的事,还未为官;②是说涣鄙视王蒙正怙势骄横,体现的是涣为人性格,不能体现为官公正;④说的是涣爱惜人才。

[评点]此题也是相当成熟的题型了,在于考查考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苏涣担任凤州司法时,知州王蒙正很赏识他,曾经把他推荐给朝廷,又给要官写信,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B.雍丘县有百姓死在狱中,县官报告说是因病而死。

开封府多次派人处理而没能查明真相,苏涣去后,便洗雪了冤情。

C.祥符县张宗长期作奸营私,因畏惧苏涣,称病辞职,让儿子来接替自己。

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

D.苏涣去世二十七年后,他儿子苏不危记叙了父亲遗事,交给苏辙;苏辙又补充了他所听到的伯父言谈,写成这篇墓表。

答案:C[解析]解答此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每个选项置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中很容易发现问题所在:C项中“苏涣认为他儿子不合书手的要求,加以杖责”不合原文“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评点]这篇文言文有许多删减的地方,跨度相当大,文后又没有注解,如“不危”,如果不是在选项里出现,考生还真不知这“不危”是什么。

所以出题者尚要把考试用题目命制得更加人性一点。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分)译文:(王蒙正)知道您贤能,违背自己的意愿(或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译文: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也可译为“谏官”或“只说不做的官员”)贤能啊!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⑶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4分)译文: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或译为“学习”)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评点]三道翻译小题,选得甚是精到,包含文言知识点较多,而且大部分的关键点都是在必修和选修文言文教材中学过,学以致用,考查的就是这个!可见命题人“为语文”的用心良苦,顶!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答案:“恨”是指思妇对于远在天涯的丈夫的思念。

由于丈夫久远不归,思妇这思念便上升为一种怨恨,越怨恨,越见思妇思念之深之切。

标准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悲戚哀伤、愁思难遣、孤独寂寞、青春流逝的主人公形象。

主人公夜深望月寄相思,而山月无情,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眼前百花白白飘落,水风全然不知也不觉更无怜,却依然催落一地华英,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

情景交融,委婉含蓄。

标准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答案:碧云在空中飘忽不定,最终消沉在天边,结句利用象征的手法,用“碧云斜”象征人的心情消沉;用碧云的飘忽不定象征人的心神不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