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5-6回检测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上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分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分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分章练习(含答案)第一章:黄巾起义1. 问题: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哪个朝代?答案:东汉末年。

2. 问题:是谁领导了黄巾起义?答案:张角。

3. 问题:曹操、刘备、孙权最初的身份分别是什么?答案:曹操是洛阳县令,刘备是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孙权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

第二章:董卓专权4. 问题:谁评估了董卓的势力?答案:曹操。

5. 问题:谁献计焚烧洛阳?答案:王允。

6. 问题:董卓死后,谁掌控了长安?答案:李傕、郭汜。

第三章:群雄逐鹿7. 问题:谁被称为“小霸王”?答案:孙策。

8. 问题:谁在赤壁之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答案:诸葛亮。

9. 问题: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哪个江山的基石?答案:三国鼎立。

第四章:曹操统一北方10. 问题:谁成为了北方霸主?答案:曹操。

11. 问题:曹操在哪个战役中击败了袁绍?答案:官渡之战。

12. 问题:曹操的儿子是谁?答案:曹丕。

第五章:三家分立13. 问题:谁成为了蜀汉的皇帝?答案:刘备。

14. 问题:谁成为了东吴的皇帝?答案:孙权。

15. 问题:谁成为了魏国的皇帝?答案:曹丕。

第六章:三国鼎立16. 问题:哪个战役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答案:夷陵之战。

17. 问题:谁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刘备?答案:陆逊。

18. 问题:谁在五丈原之战中击败了诸葛亮?答案:司马懿。

第七章:司马懿篡权19. 问题:谁成为了晋朝的开国皇帝?答案:司马炎。

20. 问题: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答案:罗贯中。

21. 问题:《三国演义》是哪一类小说?答案:历史演义。

《三国演义》章回练习及答案(第1-120回)

《三国演义》章回练习及答案(第1-120回)

《三国演义》章回练习及答案(第1-120
回)
练题
1. 请简要概括第1回的内容。

答案:第1回介绍了黄巾起义的背景,并引出了吕布、刘备等主要人物。

2. 请列举第10回中出现的三国主要势力。

答案:第10回中出现了魏国、蜀国和吴国,它们是三国时期的主要势力。

3. 第50回中,刘备向诸葛亮请教什么问题?
答案:在第50回中,刘备向诸葛亮请教如何打败东吴。

4. 在第80回中,谁击败了张绣和吕布联军?
答案:在第80回中,曹操击败了张绣和吕布联军。

5. 第120回中,谁最终统一了三国?
答案:在第120回中,曹操的儿子曹丕最终统一了三国。

答案
1. 第1回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黄巾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刘备、吕布等人物的初次登场。

2. 第10回中出现的三国主要势力分别是魏国、蜀国和吴国。

3. 第50回中,刘备向诸葛亮请教如何打败东吴的问题。

4. 在第80回中,曹操击败了张绣和吕布联军。

5. 第120回中,曹操的儿子曹丕最终统一了三国。

以上是《三国演义》章回练及答案(第1-120回)的内容。

《三国演义》1-10回简答题及答案(2021最新汇编)

《三国演义》1-10回简答题及答案(2021最新汇编)

《三国演义》1-10回简答题及答案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第一回中是通过什么事来表现这一点的?故事中人物曾立下什么誓言?答:刘备、张飞、关羽的桃园三结义。

结拜时他们立下的誓曰是:“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2、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突出外貌特征?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答: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关羽,字长生,后改云长。

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3、曹操年青时候,许劭评论他,只说了一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小说对他的这种双重人格作了许多生动而形象的描写,请举例说明。

答:他是乱世奸雄的典型形象。

曹操出场时还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当他看到董卓专擅朝政、滥杀无辜百姓而朝臣又束手无策时,就挺身而出,前往相府刺杀董卓,行刺不成,就逃回故乡,散家资,募乡勇,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结盟,共讨董卓。

但一旦把汉献帝掌握到手中,就原形毕露,“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

曹操既是敏于识人,善于用人的首领,他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又是嫉贤妒能、不肯容他人猜透他心机的小人。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1、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答:张飞听说督邮逼勒县吏,要害刘备,便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

《三国演义》1-50回练习及答案

三国演义1-10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BD )A.《三国演义》原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浅易文言小说,是以晋朝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加工而成的一部历史小说。

B.《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张宝领导的黄巾起义开始,在镇压起义中,群雄崛起,董卓进京,曹操迎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汉朝名存实亡,历史进入三国时期。

C.《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三国志》是“拥曹反刘”,而《三国演义》则是“拥刘反曹”,把蜀汉作为正统,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有着严重的天命思想。

D.“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写的开篇词,多少年来脍炙人口。

E.小说开篇就写“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全书定下了历史循环基调,以三国故事宣扬“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天命观。

2.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AD )A.《三国演义》是板块式结构的开山之作,也是板块式结构的典范之作。

大致可分为“群雄逐鹿”“三足鼎立”“赤壁鏖战”“南征北战”“三国归一”五大板块。

B.“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对《三国演义》语言最好的概括,小说语言与史传相比,明显通俗了许多;但又不是一味的通俗,而是有文思而不深奥,有敷衍而不过俗。

C.《三国演义》共写了1200多个人物,是古代小说中描写人物最多的巨著。

小说善于通过不同情节反复渲染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

D.《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大度、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E.《三国演义》计谋描写共四百多处,可以说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

小说一般围绕军事斗争写计谋,而且通过计谋的描写表现了不同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3. 下列有关《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C D )A.《三国演义》的人物描写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书中通过尊刘(备)抑曹(操)等描写,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这主要是由于作者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造成的。

2021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练习及答案

2021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练习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三国演义》练习及答案(命题审核:六年级组)班级姓名学号1.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 )凿壁偷光嘴里进蚊子相貌堂堂A、孔明、张飞、颜良B、赵云、颜良、孔明C、孔明、文丑、张飞2. 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 )一模一样桃李逢春大地主A、张苞、张飞、田丰B、赵云、雷同、田丰C、雷同、张苞、田丰3. 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 )更上一层楼碰杯慢慢摇A、高览、蒋干、周仓B、高览、蒋干、徐晃C、雷同、蒋干、徐晃4. 下列谜语都与书中哪个人物有关?请选择谜底正确的一组。

( )汉朝文书赏罚分明四面屯粮A、刘表、蒋干、周仓B、刘表、法正、周仓C、周瑜、蒋干、周仓5. 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计策()①美人计②连环计③反间计④苦肉计⑤声东击西计A ①②③④⑤B ②③⑤C ①②③D ②④⑤6. 关于《三国演义》,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张飞字翼德。

B.“三英战吕布”,“三英”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 )C. “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

D.杨修是孙权手下的谋士。

7. 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是谁()①魏延②关羽③马超④黄忠;⑤张飞⑥赵云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⑥8. 被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的是谁父子三人()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9.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指何人()A皇甫嵩;B 董卓;C王允10. 长坂坡一战中,被魏将程昱称为“万人敌”的是谁()A关羽;B 张飞;C赵云11. 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12. 刘备除了糜、孙两位夫人,还有一位是? ( )A:钱 B:阚 C:韩 D:甘13. 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 ( )A:美女 B:金银 C:奴役D:赤兔马14. “垂手过膝,目能顾其耳。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及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及参考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本书作者是。

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这部书中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字:________.3.“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4.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舌战群儒, 。

5.“出师表”中的“先帝”指 ,“陛下”指_______,"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 , .6.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__ ___,。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缺能把大火吹向曹营的东风."的故事演化而来的.8.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_______;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稷是因为_______一事.9.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_______战役;涉及到________两个主要人物.10.《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_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_、过五关______、水淹______、败走______。

11.《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______、七擒______、六出______、空城计智退______、挥泪斩______等。

12.《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______,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_和使______的关羽。

三国演义习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习题及答案

1、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中“三英雄”指的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中山靖王;豹头环眼,声如巨雷,势如奔马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的2、年幼时喜欢打猎,有权谋多机变 ,3、中平六年,灵帝病死,刘辩即皇位,封皇子刘协为,董重为4、“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这首诗5、董卓废帝后立陈留王协,即,改元初平年,董卓任6、司徒王允怕引起董卓怀疑,借自己生日时,召集众官来商讨对付董卓办法,曹操解救曹操,并一同投靠曹蒿好友并说:可见曹操为人的残忍。

7、曹操回到陈留和父亲商量招募义兵的事,后得到孝廉夏侯惇等纷纷加盟,8、众诸侯分屯洛阳,孙坚设帐殿基上,在殿南井中打捞出一玉玺,回9、,引军居江都,招贤纳士,四方豪杰纷纷投到他门下。

10、董卓到长安后更加骄横,自号卓作为,想利用府中歌伎11、名大震。

,日夜攻读后能唤风唤雨,自号为,私造黄旗,四方百姓裹黄巾跟从造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12、13、《三国演义》中人物个性鲜明,令人难忘,有被称为智“绝”的义“14、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主要依据晋朝史学家再现到15、“云长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说的是第五回里的1、概括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情节2、简述刘备弃官归印情节3、简述赵云飞骑救公孙瓒情节4、简述曹操献刀事件5、简述三英战吕布情节一、第五回“关云长温酒斩华雄”中重要人物:曹操、刘备、关羽、袁绍等都出了场结合具体内容说说袁氏兄弟与曹操对关羽态度有何不同,提示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征?( 300字左右)1.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壮者编为青州兵,,后来吕布帮助张邈夺得该地,曹操又与吕布多次混战夺回该地。

2.(州名 )刘备,刘备不愿陷入不义之地,不顾陈登、赵云、张飞等人劝说,坚决不肯接受后太守病死,在大家要求下,刘备答应暂时接管任孙乾、糜竺为辅,3.董昭建议曹操迁都到许都,曹操采纳其意见,护送皇帝回许都后,自封为4.荀彧建议用计除去刘备、吕布二人, 不忍心杀吕布荀彧又献一计叫“驱虎吞狼”,欲借5.曹操在兖州就有被他称为 吾“之子房”的(字公达)来投靠,后来曹操又得到了郭嘉、刘晔、满庞、毛玠、典韦等人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6.曹操带刘备回到许都讨功封赏,因刘备是献帝叔叔,献帝封他为左将军,从此大家都称他为7.女儿嫁给袁术的儿子,陈珪阻止了这门婚事。

小学生课文阅读《三国演义》检测题及答案

小学生课文阅读《三国演义》检测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一、填空。

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代作者罗贯中。

这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另外三部名著分别是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三国演义》又叫《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魏、蜀、吴,各自的首领是曹操、刘备、孙权。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锏的刘备,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和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

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5、《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三顾茅庐、空城计、挥泪斩马谡、七擒孟获、舌战群儒等。

6、《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 曹操 _,“智绝”是 _诸葛亮 ___,“义绝”是 _关羽 ___。

7、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是关于、张飞、赵云、马超、黄盖。

8、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司马徽,“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小霸王”是孙策,“美髯公”是关羽,“常胜将军”是赵云。

9、《三国演义》采用话本章回叙事的叙述手法,《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

10、诸葛亮在“三气周瑜,夺取荆州”过程中,逼得周瑜咬牙切齿地说既生瑜何生亮。

11、写出五个关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庐、探囊取物、三顾茅庐、不知所云。

12、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诸葛亮)借东风——巧用天时(2)(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3)(关公)进曹营——一言不发(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 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 。

13、巧授连环计”涉及庞统、曹操这两个人物,使用连环计是因为连环计是一计连环累敌,一计以火攻敌,两计扣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第5-6回检测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
1.曹操回到陈留和父亲商议招募义兵的事,后得到孝廉疏财资助,乐进、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纷纷引兵来助。

2.曹操假皇帝之命发布讨伐的檄文,并招兵买马。

十七路诸侯群起响应,共推为盟主,盟军由总督粮草,以孙坚为先锋,合兵向京城进军。

3.人中,马中赤兔。

4. 称吕布为“三姓家奴”。

二、判断题,将错误之处用横线画出并订正。

1.孙坚灭火时于宫中得传国玉玺,托疾引兵回江东。

袁绍大怒,让荆州刺史刘表半路上截击孙坚。

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刘结怨。

( )
订正:
2.孙坚作为前部率军与敌交战,初战程普刺死胡轸,他派人往袁绍处报捷,但袁绍反听信谗言不发粮草,以致孙坚败于华雄。

( )
订正:
3.董卓听李肃计要从长安迁都洛阳,董卓说:“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 ”李傕、郭汜驱长安之民数百万口往洛阳,死者不可胜数。

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

( )
订正:
三、简答题
1.绍曰:“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绍问何人。

此人是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此事发生在何地?请简述。

答:关羽,温酒斩华雄,发生在。

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但守将华雄一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

(1分)关羽主动请缨,发誓胜不了华雄愿意受斩,(1分)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也认为派一弓手出战会遭耻笑。

(1分)但很欣赏,倒了热酒,要关羽喝了杀敌。

(1分)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他提刀出帐,上马与华雄厮杀。

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

他回到军营,杯中的酒还温着,诸侯惊讶不已。

(1分)
2.简述“三英战吕布”的主要情节。

(5分)
答:董卓得知华雄被杀,便领大军与盟军大战于。

吕布勇不可挡,接连杀败各路诸侯。

一天,吕布又来挑战,公孙瓒大怒,迎战吕布,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

(背景1分、地点1分)挺丈八蛇矛截住吕布连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见他不能取胜,便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上前来助战,见两人战不下吕布,也挥动双股剑上前助战。

(“战吕布”的过程2分)吕布力穷而退,诸侯大军一齐掩杀,吕布退兵。

(结果1分)
第5、6回答案
一 1.卫弘 2.董卓、袁绍、袁术 3.吕布 4.张飞
二 1.对 2.错袁术听信谗言 3.错,听从李儒的建议,从洛阳迁往长安、李傕、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往长安
三 1.汜水关汜水关袁术袁绍曹操 2.虎牢关张飞关羽刘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