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技巧经验

合集下载

审计报告撰写经验分享

审计报告撰写经验分享

审计报告撰写经验分享在审计工作中,撰写一份准确、清晰、有说服力的审计报告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一些撰写审计报告的经验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和效果。

一、引言部分审计报告的引言部分应该包括一些基本信息,比如报告的标题、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和审计目的等。

此外,还可以加入背景介绍和对审计过程的简要描述,以便读者快速了解审计的背景和目的。

二、审计目标和范围在审计报告中明确指出审计的目标和范围非常重要。

审计目标可以简洁地概括出审计工作的要点,如核实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等。

审计范围需要具体列举审计的时间段、地点和涉及的相关业务和账目等。

三、审计方法和步骤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可以简要描述所采用的审计方法和步骤。

这样可以让读者了解到审计过程的具体操作和所采用的方法学。

重点可以突出审计的关键节点、重要数据和抽样方法等。

四、审计发现及问题分析审计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审计发现和问题的分析。

在撰写过程中,要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程度,包括对财务数据的错误或违规行为的评估和说明。

需要给出具体的案例和数据,以支持分析和结论。

同时,对于发现的问题,应提出改善措施和建议,以帮助审计对象纠正错误和提升内部控制。

五、结论和建议在报告的结尾部分,需要总结审计的结果和问题分析的主要内容,并给出一些结论和建议。

结论应该简明扼要地总结出审计的主要发现和问题点,建议则可以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方向和具体的措施。

六、报告的可读性和排版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需要注意排版和格式的整洁美观。

可以合理使用标题、分段、表格、图表等元素,以使报告的结构更加清晰明了。

同时,语句通顺,段落转换自然流畅,以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报告的内容。

七、审阅和修改最后,审计报告在撰写完成后需要进行审阅和修改。

审阅过程中可以检查报告的逻辑和流程性,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修改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错误的语法、拼写和用词问题,以保证报告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总结:撰写一份优质的审计报告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

写好内部审计报告应抓住的几个关键点

写好内部审计报告应抓住的几个关键点
有 归纳 问题 的要 点 。
俗易懂 , 方便被审计单位理解运用。
二是 要 勤 学 、 善 思 。由 于 内审 工作 涉 及 面 广 、
五是 归 类不 合 理 。没 有 把 同类 的问 题统 一 归
E 回
伍业审 与 会
以下部 队财经管理
把 握 的 几 个 重 点
吴飞星 徐 君
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二、 结 合 多 年 的工作 经 验 , 认 为 写 好 内部 审计 报告 要 抓住 以下 几个关 键 点 :

告责任界定模糊 ;或者 由于单位 内部 奖惩措施缺
失、 不 到位 , 体 现 在报告 中就 会条 理不 清 。
二 是 表达 不 简 明 。大 多数 内审报 告 很 少 用 图
| 誓 经l 给尖 溉
写好内部 审计报告应抓住 的
几个 关键 点
张新 华
内部 审 计报 告 是 内审 人 员对 被 审 计单 位 实 施
纳, 有 的报告 没 有按 照 内审工 作 流程 顺 序 分 类 , 有
必要 的审计程序后 , 根据各 自单位的实 际情况 , 就 其 内容管理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 当性 、合法性和 有效性做出全面评价的书面文书。笔者在此就如
象的原 因, 使 内 审报 以告 具 有 针 对 性 , 提示 、 引 导 被 审计单 位作 出改 进 。同时 , 内审人员 还应 当掌 握 写作 技 巧 , 善 于积 累 。内审报告 具 有很 强 的严谨 性 与规范性 , 既要 文风 严 谨 , 适用法律准确 , 又 要 通
部 分 与 内审 意 见 或 建 议 部 分 之 间 缺 乏 相关 性 , 没
管理 。

要 确 立 节俭 理 财 的 的 思想 观 念 。用艰 苦奋

审计报告的写作技巧提升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审计报告的写作技巧提升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审计报告的写作技巧提升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有效性审计报告是一份关键性的文件,对于受众来说,理解其中的关键信息并判断其可读性和有效性非常重要。

因此,审计师需要注意一些写作技巧,以提升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提供一些有用的技巧,帮助审计师在撰写审计报告时更加专业和高效。

一、准确而简洁的表达在撰写审计报告时,审计师应该遵循“准确而简洁”的原则。

使用准确的术语和语言,清晰地表达审计结论和意见,避免使用模糊和含糊不清的措辞。

同时,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庞杂的句子结构,以保持报告的简洁性。

二、适当的段落划分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审计师应该使用适当的段落划分。

每一段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并且通过段落之间的过渡来确保整个报告的连贯性。

在划分段落时,审计师应该注意将相关的信息放在一起,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报告的内容。

三、使用有条理的标题和子标题使用有条理的标题和子标题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跟踪审计报告的结构。

审计师可以根据报告的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标题,并确保标题与报告的主题一致。

此外,审计师还可以使用子标题来进一步细化和组织报告的信息。

四、图表和图形的运用在审计报告中适当地使用图表和图形可以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有效性。

审计师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流程图等工具来呈现数据和关键信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理解复杂的数据和统计结果。

此外,图表和图形的使用还可以使报告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五、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审计报告需要依赖于准确的数据和相关事实,以支持审计师的结论和意见。

在撰写报告时,审计师应该确保所引用的数据和事实的准确性,并提供相关的来源和引用。

这可以增加报告的可信度,使读者更容易接受报告的结论。

六、可读性和格式要求为了提高审计报告的可读性和有效性,审计师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规的格式要求。

确保审计报告的字体和大小适宜,并使用恰当的标题和段落格式。

此外,审计师应该确保报告的整洁性,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和排版问题,以免影响读者对报告内容的理解和阅读体验。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技巧精验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技巧精验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技巧精验内部审计报告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就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书面文件。

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工作成果的反映。

审计外勤工作完成后,内部审计师应该签发审计报告,与相关方面沟通审计结果,以促进审计目标的实现。

在整个内部审计工作中,撰写审计报告、报告审计结果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

审计工作成果的大小,质量的高低,最终反映在审计报告上。

内部审计报告的基调奠定了报告的内容导向,直接关系报告的成败。

内部审计报告的基调属于语言的形式。

语言的形式对于语言的内容的重要性早已为语言学家论述过了。

毫无疑问,合理选择内部审计报告的基调,注意审计报告的风格,对审计双方的沟通将是十分重要的。

一、关于内部审计报告基调选择问题的理论观点综述有关内部审计报告基调的观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问题导向说。

我国著名会计审计学家王光远认为,内部审计报告本身是问题导向的,挑被审计对象的毛病,将问题披露于众,审计报告本身无法也不能大谈被审计对象的业绩,是披露问题,而不是展现成绩。

第二类是客观基调说。

内部审计师的职责不仅仅是发现存在的负面问题,得出的结论不一定必然对审计业务客户(被审计单位)不利;如果内部审计师就被审计事项得出的结论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就应该将两种结论都包括在审计报告中。

,iia发布的《实务公告》中指出,“若实际情况与标准吻合,在报告中肯定出色业绩是恰当的”。

也就是说,内部审计报告基调的选择是客观、公正。

第三类是被审计对象合意基调说。

该说法强调内部审计报告要迎合被审计对象管理层的意思,作被审计对象欣赏的审计报告。

这一说法要求审计报告以展现成绩为主。

坚持这种说法的人大多是来自行政的领导干部。

坚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可能是基于营销内部审计的理论。

这一说法的要害是把内部审计报告与宣传工作混为一谈。

二、内部审计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客观监督和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履职情况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要了解受托方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但由于自身时间、精力或能力所限,无法亲自实施监督,就必然会求助于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进行监督,这就产生了对审计的需求。

审计报告撰写技巧

审计报告撰写技巧

审计报告撰写技巧
以下是 6 条关于“审计报告撰写技巧”的内容:
1. 你知道怎样才能让审计报告清晰易懂吗?就像搭积木一样,要有条理才行呀!比如,你得把各种数据和信息有条理地摆放,不能东一块西一块的。

写的时候千万别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一层一层地梳理清楚。

别小看这一点,这可是让报告读起来轻松的关键呢!
2. 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可是超级重要的啊!这就好比射击比赛,必须要瞄准靶心,不能有偏差。

每一个数据都要反复核对,就像给宝贝检查身体一样仔细。

想想看,要是数据不准确,那这报告不就成了个大笑话啦?
3. 嘿,你有没有想过怎么让审计报告生动有趣一点?别总是那么死板嘛!可以打个有趣的比方呀,把复杂的财务状况比作一场精彩的戏剧,有起有伏。

这得多有意思呀,谁还会不喜欢看这样的报告呢?
4. 审计报告里的语言,那得简洁明了呀!别整那些文绉绉、绕弯弯的话。

就跟平时跟朋友聊天一样,直接把事儿说明白。

比如,说清楚问题在哪,怎么解决,别搞那些云里雾里的词儿,让人一看就懂才行呢!
5. 哇塞,审计报告的逻辑性可太关键了!这就好像串珠子,一个环节都不能错。

从开始到结束,都要一环扣一环,这才能让人信服呀。

要是逻辑混乱,那不就像一团乱麻,谁能搞得清楚呢?
6. 注意啦!审计报告的完整性不能忽视哟!就像一幅拼图,少一块都不行。

所有该涉及的方面都得提到,不能有遗漏。

不然别人拿到报告,总会觉得缺了点什么,那可就不好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审计报告撰写技巧,才能写出高质量、让人感兴趣的审计报告呀!。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技巧精验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技巧精验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技巧精验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输出,它不仅反映了审计工作的成果,也是企业管理层了解内部控制状况、改进经营管理的关键依据。

因此,掌握内部审计报告的写作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本文将从规范性、逻辑性、可读性、专业性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内部审计报告的写作技巧。

一、规范性——遵循审计准则,构建清晰结构内部审计报告应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报告内容客观、真实、完整。

在写作过程中,应构建清晰的结构框架,一般包括:封面、目录、引言、审计概况、审计发现、审计建议、结论等部分。

每一部分都应有明确的标题和内容,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报告的核心内容。

二、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内部审计报告应注重逻辑性,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在写作时,应按照审计工作的流程和时间顺序,合理安排各部分内容。

同时,应注意各部分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避免出现突兀或重复的情况。

此外,还应注意使用恰当的标题和段落划分,以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报告内容。

三、可读性——语言简洁明了,图表辅助说明内部审计报告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术语。

在描述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时,应采用客观、明确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插入图表、数据等方式辅助说明,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易理解性。

四、专业性——深入分析,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作为内部审计报告的核心部分,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应具有专业性。

在写作时,应对审计发现进行深入分析,揭示问题的本质和原因,为企业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同时,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提出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审计建议,帮助企业改进内部控制、提高经营效率。

在撰写内部审计报告时,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技巧外,还应注重以下几点:数据准确性:确保报告中的数据准确无误,避免因为数据错误导致报告的可信度受损。

保密性:对于涉及敏感信息的内容,应进行适当的脱敏处理,确保报告不会泄露企业的商业机密或敏感信息。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常见问题及思路方法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常见问题及思路方法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常见问题及思路方法第一篇:内部审计报告写作常见问题及思路方法内部审计报告写作常见问题及思路方法内部审计报告是内部审计人员根据现场审计所掌握的证据和相关信息,通过职业判断及分析之后,向被审计单位、领导及管理层提交反映事实、揭露问题、提出建议的一种审计文书。

因为内审报告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审计人员可能有不同的写作方式和技巧。

那么如何撰写内审报告才能赢得管理层的重视和信任呢,在此,我谈下个人看法。

一、常见的写作问题写作中,我们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报告问题没有分类,各类问题常常交差罗列,整篇文章读起来杂乱无章,无法掌握重点及类别;(二)问题的概括定性与具体描述的内容事实不一致,小问题戴大帽子。

审计评价缺乏事实依据或与审计反映的问题相矛盾。

(三)语言表述不够通俗易懂,非专业人士看的云里雾里。

(四)问题与审计建议缺乏相关性,没有明确的方案与做法,泛泛而论且针对性不强。

(五)文章结构层次序数混乱。

如,常见错误:“(一)”和“(1)”等序数后使用顿号,“1.”没有使用齐线墨点,而是用顿号,写为“1、”。

(六)金额单位使用不规范。

如,在同一审计业务文书中,“万元”和“元”混用。

(七)不正确引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发文字号及条款。

如,常见错误:引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时,未列明发文字号;引用文中的年限未区别“〔〕”与“[]”。

(八)其他。

二、写作思路与方法为避免出现上述写作问题,我们应明确以下几点。

(一)逻辑清晰就是将重要事项优先列明,以此类推,直到报告完毕。

在报告中要说明为了查明什么,经过汇总、核对与分析已经查明了什么(最好能量化金额数量),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规、制度及工作程序。

适当时,可以加入当事人及主管领导的解释,以及现在的管理与控制状况。

最后是内审人员就此事所提出的管理建议。

(二)表述简明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篇幅尽量短小精悍,内容要突出重点,语言尽量深邃精炼。

专业语言避免出现过多,否则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

如何撰写审计报告

如何撰写审计报告

如何撰写审计报告如何撰写审计报告篇一:如何撰写内部审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是内审机构对特定审计业务进行广泛深入的审计和调查后撰写的一种反映事实、揭露问题、提出建议的一种审计文书。

它没有固定的书写格式,各企业审计人员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不断的摸索、实践总结的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思路与方法。

一、条理要清晰撰写内审报告中主要一点是重要事项优先,以此类推,直到报告完毕,因为高层不会关注一些小问题,或者说是风险不大的问题。

在写作中要说明为了查明什么,已经抽查了多少数量或资料,经过汇总、核对与分析发现了什么问题,事情的严重性(最好能说明金额数量),此举违反了什么法规、制度及工作程序。

还要有当事人及主管领导的解释,以及现在的管理与控制状况。

最后是内审人员就此事所提出的管理建议。

一般对某个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报告时,写作顺序为:为了审计-------,抽查了---------,发现--------,金额数量---------,违反---------。

当事人或主管解释---------。

我们建议①②③等等,这样的写作顺序显得条理比较清楚。

二、表达要简明内审报告写作时尽可能多用图表,图形或表格能把复杂的数据及文档一目了然地展示给报告的使用者,实际工作中也恰好证实了这一点。

三、分析要详尽审计就是以事实与数据说话,通过对发现问题的汇总与分析揭示问题,以寻找原因、界定事实。

1、收集数据要具体。

注明抽查的数量及发现问题多少件(单),汇总金额是多少等等,数据越具体,对后期的分析和对比就越容易,结论就越准确;2、分析思路要开阔。

分析思路不能局限于项目之内,公司之间,要把项目审计取得的数据放在更大的深度与广度分析。

如区内数据要放到全市、全省仍至全国范围来看;市场信息与网上信息比较。

通过多方多维度的对比分析,情况就会逐渐明朗。

此分析方案对价格的变更等分析适用。

3、了解原因要深入。

管理层主要是针对发现的’问题而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而查找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内审工作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事情了解深入,能作出一个比较合理的原因与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报告写作技巧经验
內部審計報告是指內部審計人員,根據審計計畫對被審計單位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式後,就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出具的書面檔。

審計報告是內部審計工作成果的反映。

審計外勤工作完成後,內部審計師應該簽發審計報告,與相關方面溝通審計結果,以促進審計目標的實現。

在整個內部審計工作中,撰寫審計報告、報告審計結果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審計報告是審計工作品質的主要標誌之一。

審計工作成果的大小,品質的高低,最終反映在審計報告上。

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奠定了報告的內容導向,直接關係報告的成敗。

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屬於語言的形式。

語言的形式對於語言的內容的重要性早已為語言學家論述過了。

毫無疑問,合理選擇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注意審計報告的風格,對審計雙方的溝通將是十分重要的。

一、關於內部審計報告基調選擇問題的理論觀點綜述
有關內部審計報告基調的觀點大致可以分成三類:第一類是問題導向說。

我國著名會計審計學家王光遠認為,內部審計報告本身是問題導向的,挑被審計對象的毛病,將問題披露於眾,審計報告本身無法也不能大談被審計對象的業績,是披露問題,而不是展現成績。

第二類是客觀基調說。

內部審計師的職責不僅僅是發現存在的負面問題,得出的結論不一定必然對審計業務客戶(被審計單位)不利;如果內部審計師就被審計事項得出的結論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就應該將兩種結論都包括在審計報告中。

,iia發佈的《實務公告》中指出,“若實際情況與標準吻合,在報告中肯定出色業績是恰當的”。

也就是說,內部審計報告基調的選擇是客觀、公正。

第三類是被審計對象合意基調說。

該說法強調內部審計報告要迎合被審計對象管理層的意思,作被審計對象欣賞的審計報告。

這一說法要求審計報告以展現成績為主。

堅持這種說法的人大多是來自行政的領導幹部。

堅持這一觀點的理由可能是基於行銷內部審計的理論。

這一說法的要害是把內部審計報告與宣傳工作混為一談。

二、內部審計的基本立足點在於客觀監督和評價被審計對象的履職情況
委託-代理關係中,委託方要瞭解受託方履行受託責任的情況,但由於自身時間、精力或能力所限,無法親自實施監督,就必然會求助於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第三方進行監督,這就產生了對審計的需求。

王光遠等認為,內部審計的本質在於受託責任,是確保受託責任履行的一種控制機制。

楊時展認為,受託責任是一切審計工作的出發點。

審計的形式不外乎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既是公司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確認者。

內部審計工作可以部分外包,但完全外包內部審計的模式的結果是難以令人滿意的。

內部審計無論從審計目標、審計依據、審計程式,還是審計報告都有別於註冊會計師審計或者國家審計。

內部審計報告與外部審計報告的內容與形式都可以有所不同。

國外,內部審計的目標是“評價並改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過程的效果,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即嚴暉所說面向審計委員會及高級管理層的“能動式”雙軌報告。

國內的內部審計要落後一些。

被認為是國內最先進的內部審計法律規範的《浙江省內部審計工作規定》提到,內部審計目標是監督、評價單位的
經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真實、合法和有效。

這相當於嚴暉所說面向審計委員會及高級管理層的“反應式”雙軌報告。

在這種“反應式”雙軌報告階段,治理層希望內部審計監督管理層的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管理層希望內部審計監督其下屬的受託責任履行情況。

無論是治理層,還是管理層來領導內部審計工作,都希望通過內部審計瞭解公司各層次職能部門的履職情況,評價內部控制,以瞭解公司郀I的真實情況,進行風險管理。

基於這種合理的假設,內部審計需要堅持客觀、公正的價值取向。

三、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應該是客觀性
獨立性是審計的靈魂。

但是,內部審計機構與被審計對象同處於單位的大環境之中,很難真正的
獨立於被審計對象。

對於內部審計來說,獨立性派生於客觀性。

只有做到客觀、公正,才能真正地堅持獨立性。

每一位理性的管理者會公平的對待下屬,希望客觀地評價下屬的履職情況,實施有效的激勵和約束。

基於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取向,內部審計報告的基調應該是客觀性。

報告是內部審計師獲得管理層完全關注的一種完美機會;內部審計師應把內部審計報告視同為賣主向企業的總經理展示其產品的一個機會;一次事先準備好、測試好、構思好的公開展示,只有客觀性的報告,才能經受得起時間與事實的考驗。

那些嘩眾取寵,充斥恭維的基調、不實之詞的審計報告只能矇騙一時,終究要被事實所推翻的。

"內部審計報告寫作技巧經驗"由中國範文範本網收集整理編輯.
分享請注明出處:
更多好文档就上:麦档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