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队套路运动员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武术专项技术测试方案

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武术专项技术水平,选拔优秀武术人才,特制定本武术专项技术测试方案。
二、测试对象参加武术专项技术测试的人员,包括武术爱好者、武术运动员、武术专业学生等。
三、测试内容1. 基础体能测试:包括立定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2. 武术基本功测试:包括拳法、腿法、步法、平衡、翻腾、跳跃等。
3. 武术套路表演:考生自选一个拳种或器械进行表演,要求动作规范、流畅、有力。
4. 武术散打测试:考生进行实战对抗,测试其实战能力。
四、测试方法1. 基础体能测试: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分。
2. 武术基本功测试:由考评员现场观察,根据动作的规范程度、力量、速度、协调性等方面进行评分。
3. 武术套路表演:由考评员现场观察,根据动作的规范程度、流畅性、力度、节奏、风格等方面进行评分。
4. 武术散打测试:由考评员现场观察,根据实战能力、技术运用、战术意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评分。
五、评分标准1. 基础体能测试:满分100分,各项目得分相加,占总成绩的20%。
2. 武术基本功测试: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30%。
3. 武术套路表演: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30%。
4. 武术散打测试:满分100分,占总成绩的20%。
六、测试流程1. 报名:参加测试的人员需填写报名表,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2. 报到:测试当天,考生需按时到达测试现场,签到并领取测试器材。
3. 测试:按照测试内容进行各项测试,考生需遵守测试规则,服从裁判员指挥。
4. 成绩公布:测试结束后,现场公布考生成绩,并对优秀者进行表彰。
5. 考核:测试成绩作为选拔优秀武术人才的重要依据,考核合格者可参加后续选拔环节。
七、安全保障1. 测试现场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专业医护人员,确保考生安全。
2. 测试过程中,考生需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3. 测试现场设立安保人员,维护测试秩序,确保考生安全。
本方案旨在为武术专项技术测试提供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体系,选拔出具有较高武术技能和潜力的优秀人才。
武术套路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运动训练专业单招考试武术套路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1、立定跳远 10分2、劈叉20分3、专项技术能力:拳术35分、器械35分,共70分二、测试方法与要求1、立定跳远: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有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
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2、劈叉(左右腿前后纵劈叉):在地板或地毯上完成,用尺测量胯部与地面的距离。
要求腿、臀部及髋部全部着地,脚尖膝盖伸直,前后腿成一条直线,姿态准确。
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见定量评分表。
3、专项技术能力(1)测试内容:拳术、器械各一套。
考生可在长拳、太极拳、南拳、传统拳等拳种中任选一个拳种的拳术,在自选器械、传统器械中任选一种器械进行考试。
(2)采用整套演练的方法进行测试。
完成整套的时间规定:①拳术类套路:长拳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20秒;太极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3—4分钟;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②器械类套路:自选类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20秒;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
(3)成绩评定:①由4名(或6名)考评员组成,其中2名(或3名)考评员对动作规格进行评分,另2名(或3名)考评员对演练水平进行评分。
②4名(或6名)考评员,公开示分。
取2名(或3名)考评员的平均分为动作规格分;取2名(或3名)考评员的平均分为演练水平分。
③拳术的成绩评定:对整套动作进行综合评定,由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两组考评员进行评定,满分为35分,按10分制评分(既动作规格5分和演练水平5分)后进行换算。
④器械的成绩评定:同拳术。
三、评分标准1、定量测试内容评分表2、定性测试内容评分表四、必要的说明1、考生在报名时应填写报考的拳种及器械。
2、套路测试在8×14米的场地上进行。
武术单招考试评分标准

武术单招考试评分标准
1、姿势端正:评分标准主要看运动员动作是否规范,姿势是否端正,身体是否挺直。
2、动作准确:评分标准主要看运动员动作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技术规范,是否流畅自然。
3、动作力度:评分标准主要看运动员动作的力度是否到位,是否有力量感,是否具有爆发力。
4、动作协调:评分标准主要看运动员动作是否协调,是否整体协调流畅。
5、表现力:评分标准主要看运动员动作的表现力,是否能够表现出技术的魅力,是否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体育专业武术专项技能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模板】

体育专业武术专项技能测试内容和评分标准一、考试内容及分值:拳术套路,按10分制评分,考生得分乘以2即为最后得分。
考点不提供武术专用服装和武术专用鞋,由考生自备。
二、考试细则(一)必须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二)如果未完成全套动作,则计零分并不允许重考。
(三)套路根据规则要求自行编排,时间不少于1分钟。
(四)考生考前必须行武术抱拳礼。
(五)考生必须穿武术服、专用武术鞋考试。
三、评分标准(按10分制评分)(一)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5.0分)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规则扣相应分值,出现移动、晃动、跳动、遗忘,每一次扣0.1分、附加支撑一次扣0.2分、倒地扣0.3分。
(二)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3.0分)演练水平的评分包括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和套路编排的评分。
演练水平等级的评分标准(1.0分):按劲力、协调、节奏、风格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1.00分-0.70分为好;0.69分-0.30分为一般;0.29分-0.01分为不好。
套路编排的评分标准(2.0分);考生完成套路时,要求有以下动作;直摆性腿法(正踢)、屈伸性腿法、扫转性腿法各一种(每缺少一种扣0.1分)、腾空飞脚(缺少扣0.2分)、旋风脚+劈叉(缺少扣0.3分)、腾空摆莲+弓步(缺少扣0.2分)、旋子转体360度或侧空翻(缺少扣1分)。
(三)难度的评分标准(2.0分)见表确定的难度分值计算难度得分。
考生现场完成的动作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则不计算动作难度加分(见表)。
考生必须根据规定选做难度,确认难度完成程度参照《武术竞赛规则》,规定动作包括基本的步型(弓步、仆步、马步、虚步、歇步)、手型(拳、掌、勾)、手法(5种以上)、步法(5种以上)。
1.在一个动作中出现两个以上动作规格错误,均一次性扣0.1分。
2.晃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支撑时,上体出现的双向位移。
3.移动:是指双脚或单脚或一脚一腿支撑时,任何一脚出现的位移。
4.附加支撑:是指由于失去平衡造成手、肘、膝、头部、上臂、非支撑脚触地或借助器械撑地。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武术套路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考试武术套路专项体育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测试指标及所占比例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一)身体形态1.身高(1)测试方法:用身高测试台测量身高。
(2)成绩评定:要求男子身高162cm以上,女子身高152cm 以上,身体比例匀均。
凡身高符合要求者为10分。
否则,每低于标准1cm减0.5分。
分高者列前。
2.体重(1)测试方法:用体重计测量体重。
(2)成绩评定:男子标准体重为本人身高-100,女子标准体重为本人身高-105。
男、女体重符合要求者为10分。
否则与标准体重每差1kg减0.5分。
分高者列前。
身高与体重两项分数之和为身体形态的总分,按身体形态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二)身体素质1.横叉(1)测试方法:两手在体前扶地,两腿向两侧伸成一条直线,脚内侧着地。
(2)成绩评定:以厘米为计算单位,测量裆部与地面间距离。
男子裆部与地面距离小于1cm(含1cm)为10分,每增加0.1cm从10分中减0.1分,依次类推;女子裆部与地面距离0cm 为10分,每增加0.1cm则从10分中减0.1分,依此类推。
2.立定跳远(1)测试方法: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有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
(2)成绩评定:以10分为起评分。
男子立定跳远成绩为300cm者,立定跳远的得分为10分,每减少1cm减去0.1分,每增加1cm,增加0.1分,依此类推;女子立定跳远成绩为230cm 者,立定跳远的得分为10分,每减少1cm减去0.1分,每增加1cm,增加0.1分,依此类推。
横叉与立定跳远两项分数之和为身体素质的总分,身体素质总分按从高到低排序,总分高者名次列前。
(三)专项技术1.测试方法:(1)考生可在长拳、太极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拳、查拳、少林拳、通背拳、劈挂拳、戳脚、螳螂拳十一个拳种中任选一个拳种的拳术。
(2)采用整套演练的方法进行测试。
完成套路的时间规定:①自选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1分钟;②太极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3-4分钟;③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50秒。
武术专项评分标准

重庆市第一届中小学青年体育教师基本素质比赛武术专项竞赛内容及评分标准一、竞赛内容:从自选类中自选两项(两个项目必须含徒手和器械各一,分值各50分)二、竞赛标准: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审定的最新《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按“传统武术套路竞赛办法中的竞赛项目评分方法与标准”执行。
(一)评分方法各套路的满分为10分(按下列细则评分后换算为50分)。
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发挥的技术水平,根据与“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相符程度,按照等级分的评分标准,并与其他运动员进行比较,确定运动员等级分数,在此基础上,减去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得分。
裁判员评分可到小数点后2位数,尾数为0—9。
(二)评分标准1、等级分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级,其中:~分为优秀;~分为良好;~分为尚可。
(见表1)表1 等级评分标准等级评分的总体要求是:(1)运动员应表现出所演练的拳种及项目的技术和风格特点、应包含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动作规范、方法正确,表现出该项目的主要技法;(2)劲力顺达,力点准确,通过运动员的肢体以及器械表现出该项目的力法特点;手眼身法步配合协调,器械项目还需身械协调;(3)节奏恰当,表现出该项目的节奏特点;(4)结构严密,编排合理,整套动作均应与该项目的技术风格保持一致;(5)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必须按规定的动作和路线进行演练。
2、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表2)表2 裁判员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注:运动员在一次失误中若出现多种以上所列举的其他错误,累计扣分。
3、裁判长执行的其它错误内容及扣分标准(1)完成套路时间不足的规定运动员完成套路时间,凡自选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其他拳术、其他器械套路不足规定时间在2秒以内(含2秒),扣分;不足规定时间超过2秒,在4秒以内(含4秒),扣分,不足规定时间达4秒以上,扣分,最多扣分。
(2)运动员在规定套路比赛中每漏做一个动作,扣分。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5c5ef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0.png)
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一)竞赛的一般常识⒈ 执行裁判人员组成:总裁判长1人、副总裁判长1-2人。
裁判组设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A组评分裁判员2-3人;B组评分裁判员3人;C组评分裁判员2-3人。
编排记录长1人,检录长1人。
⒉ 竞赛按类型可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按年龄可分为:成年赛、青少年赛、儿童赛。
⒊ 竞赛项目: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南棍、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对练项目和集体项目。
⒋竞赛年龄分组:成年组、青少年组和儿童组。
5.比赛顺序:在竞赛监督委员会和总裁判长的监督下,由编排记录组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检录:运动员须在赛前4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报到,参加检录,并检查服装和器械。
7.礼仪:运动员听到上场点名时和完成比赛套路后,应向裁判长行抱拳礼。
8.得分相同的处理:个人分别以难度分高者、以完成高等级难度数量多者、以演练水平分高者、以演练水平扣分少者、以动作质量扣分少者顺序排列名次。
全能或团体以比赛中获单项第一名多者列前,依次类推。
9、竞赛有关规定:(1)难度填报: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和规程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主要动作,于赛前20天在规定网站填报“武术套路难度及必选动作申报表”,并确认打印,签字、盖章后寄往赛会(以到达邮戳为)。
(2)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传统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钟。
(3)比赛音乐:规程规定的配乐项目必须在音乐(不带歌词)伴奏下进行,音乐可以根据套路的编排自行选择。
(4)比赛服装:裁判员应穿统一的服装,佩戴裁判等级标志;运动员应穿武术比赛服装。
(5)竞赛场地: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武术专项素质考评方案

一、方案概述为全面评估武术运动员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等方面的专项素质,制定本考评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规范的考评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进行量化评估,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
二、考评目的1. 评估运动员的专项素质水平,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
2. 发现运动员在专项素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3. 促进武术运动训练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三、考评内容1. 力量素质:包括爆发力、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
2. 速度素质:包括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
3. 耐力素质:包括专项耐力和有氧耐力。
4. 柔韧性素质:包括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伸展能力。
5. 灵敏素质:包括反应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考评方法1. 力量素质考评:- 爆发力:采用立定跳远、纵跳摸高等项目进行评估。
- 速度力量:采用负重深蹲、负重卧推等项目进行评估。
- 耐力力量:采用连续完成规定动作次数的测试。
2. 速度素质考评:- 动作速度:采用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的计时测试。
- 反应速度:采用听令起跳、快速起跑等项目进行评估。
3. 耐力素质考评:- 专项耐力:采用连续完成规定动作次数的测试。
- 有氧耐力:采用长跑、游泳等项目进行评估。
4. 柔韧性素质考评:- 采用坐位体前屈、俯卧撑等项目进行评估。
5. 灵敏素质考评:- 采用折返跑、蛇形跑等项目进行评估。
五、考评标准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技术水平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考评标准。
考评标准应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确保科学、合理。
六、考评实施1. 成立考评小组,负责考评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考评流程,确保考评工作的规范、有序。
3. 对考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七、总结与反馈1. 对考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运动员在专项素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2. 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出建议,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本方案旨在为武术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考评提供参考,以促进武术运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队套路运动员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1、身体素质(身高、体重)(10分)
2、立定跳远(10分)
3、武术基本功(10分)
4、拳术套路测试(35分)
5、器械套路测试(35分)
二、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1、身高(5分)
(1)测试方法:用身高测试台或皮尺测量身高。
(2)成绩评定:要求男子身高在165cm以上,女子在155cm以上,身材比例匀称。
凡身高符合要求者为5分。
否则每低于标准1cm减0.5分。
2、体重(5分)
(1)测试方法:用体重计测量体重。
(2)成绩评定:男子标准体重为本人身高-100,女子标准体重为本人身高-105,男、女体重符合要求者为5分。
每超出1kg减0.5分。
3、立定跳远(10分)用身高测试台或皮尺测量身高。
两脚原地站立起跳,不能预跳或踩线,以身体任何部位着地最近点为测量点。
满分为10分,成绩评定标准见附表一(立定跳远与劈叉定量测试评分标准)。
4、武术基本功(10分)
(1)直摆性腿法:正踢
5、拳术(半套)测试(35分)
(1)测试内容:拳术、考生可在长拳、太极拳、南拳、传统拳等拳种中任选一个拳种的拳术进行考试。
(2)采用半套演练的方法进行测试,完成半套的时间规定:
拳术类套路:长拳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40秒;太极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2分钟;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30秒。
(3)成绩评定
①考评员参照2007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根据考生现场发挥情况,进行整体评分。
②由3—5名考评员,公开示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成绩的平均分为套路动作的得分。
③拳术的成绩评定:对整套动作进行综合评定,满分为35分,按10分制评分,然后进行换算。
7、器械(半套)测试(35分)
(1)测试内容:器械、考生可在自选器械、传统器械中任选一种器械进行考试。
(2)采用半套演练的方法进行测试,完成半套的时间规定:
①器械类套路:自选类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40秒;传统类套路完成套路的时间不少于30秒。
(3)成绩评定
①考评员参照2007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根据考生现场发挥情况,进行整体评分。
②由3—5名考评员,公开示分。
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中间成绩的平均分为套路动作的得分。
③器械的成绩评定:对套路动作进行综合评定,满分为35分,按10分制评分,然后进行换算。
注:1、考生在报名时应填写报考的具体拳术及器械名称(如自选长拳,规定剑术)。
2、套路测试在8×14米的场地上进行。
附表一:立定跳远定量测试评分标准
武术队散打运动员测试方法与评分标准
一、测试指标与所占分值
1、立定三级蛙跳(20分)
2、拳法组合(10分)
3、腿法组合(10分)
4、跌法组合(10分)
5、技术战术(20分)
6、实战能力(30分)
二、测试方法与要求
(一)立定三级蛙跳(20分)
1、测试方法:
(1)两脚立于起跳线后原地起跳,不能踩线,不能有预跳,起跳后连跳三次,中间不能有停顿,以最后一跳落地时身体最近触地点为测量点。
(2)以距起跳线最近落地点到起跳线进行垂直丈量,计取成绩。
每名考生跳2次,取最好成绩。
2、成绩评定:
(1)满分为20分,根据最好成绩进行成绩评定。
(2)成绩评定见附表二(立定三级蛙跳测试评分标准)。
(二)拳、腿、跌组合(30分)
1、测试内容:
(1)拳法包括:①冲拳②贯拳③抄拳④弹拳⑤鞭拳。
(2)腿法包括:①蹬腿②踹腿③鞭腿④勾腿⑤转身摆腿
⑥劈腿⑦扫腿。
(3)跌法包括:①鱼跃抢背②前倒③腾空后倒。
2、测试方法:
(1)拳、腿、跌组合各测试时间为30秒。
(2)考生可自由进行散打动作的组合演练,但测试内容所规定的各种拳法、腿法、跌法必须出现一次以上。
3、成绩评定:
(1)拳、腿、跌组合总分30分,每一项满分为10分。
(2)成绩评定见附表三(拳、腿、跌组合定性评分标准)。
(三)技术战术运用和实战能力测试(总分50分)
1、测试方法:按体重相近、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水平相当进行分级(实战分级,是根据考生在专项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考试成绩综合评定确定)重新配对实战。
要求考生穿戴护具(拳套、护头、护胸、护裆、护齿),按照配对后的排列顺序,序号奇数者为红方,穿红色护具;序号偶数者为黑方,穿黑色护具。
双方实战1回合。
(注护齿、护裆由考生自备)。
2、成绩评定:
(1)总分50分。
其中,技战术综合水平占20分,实战能力成绩占30分;。
(2)评分员根据考生在实战的胜负、临场技术表现、意志品质及对散打礼节的遵守情况等方面给予评判。
(3)成绩评定见附表四(技术战术运用和实战能力测试评分标准)。
备注:1、场地:专项素质、专项技术、实战能力均在8×14米的地毯上进行。
2、器材:卷尺、秒表、哨子及四套护具(护齿、护裆由考生自备)。
附表二:立定三级蛙跳测试评分标准
附表三:拳、腿、跌组合定性评分标准(1)拳法定性测试内容评分标准(10分)
(2)腿法定性测试内容评分标准(10分)
(3)跌法定性测试内容评分标准(10分)
附表四:技术战术运用和实战能力测试评分标准(1)技术战术水平定性测试评分标准(20分)
(2)实战能力定性测试评分标准(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