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卷

合集下载

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

20197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七年级历史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请考生们掌握好时间,答题时要做到自信、沉着、认真思考。

答案涂、写于答题卡上。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0分)1.蒙曼副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大隋风云》中说:“美国学者写过书,影响世界的百人名单中,中国两位皇帝榜上有名,秦始皇与隋文帝。

”对隋文帝建立的丰功伟绩,蒙曼认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隋文帝的丰功伟绩是A.开通大运河 B.统一全国 C.科举考试采用殿试 D.合并州县2.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

”这一变化导致了A.隋朝短命而亡B.唐诗繁盛辉煌C.市民文化兴起D.科学技术发展3.光明网2016年8月26日文章:天宝十四载,又请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汉将,组成一个以少数族武人为骨干、有汉族失意文人和地方军人参加的财富力强的武装集团,最终导致爆发A.安史之乱B.黄巢起义C.七国之乱D.八国之乱4.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人口迁移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5.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所属民族为A.鲜卑族、女真族B.蒙古族、满族C.契丹族、党项族D.匈奴族、藏族6.“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设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7.右图为我国古代的“瓦子”,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

它的出现反映了A.隋唐科举制度发展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D.明清工商业繁荣8.元朝戏剧空前繁荣,出现了元曲。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练习)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练习)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图为明清时人口示意图,该图反映的现象得益于A.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B.当时平均气温持续降低C.明代工程长城最终完工D.纺织工场规模不断扩大2 .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土称它是“十七世纪早期的重要工业技术著作”。

日本学者薮内清也认为它足可与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

它是A.《伤寒杂病论》B.《水经注》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3 . 从创建“戚家军”到戚维光荡平倭寇,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设置台湾府,从册封班禅到修筑须弥福寿庙。

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A.外交的开放与危机B.政治的成熟与稳定C.国家的巩固与发展D.民族的交流与融合4 .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④火药的广泛使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 . 某校七年级18班同学开设了“统一多名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专题网站,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B.康熙——雅克萨之战C.雍正——设置军机处D.清初——取消了议政王大臣会议6 . 下图为古代某城市平面图,该城市为当时世界上最宏伟壮丽的城市之一。

《马可·波罗行纪》曾说:“城市如此美丽,布置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用语言描述它。

”该城市是A.北宋东京B.唐朝长安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7 . 看下图:鸦片战争前,中国沿海某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据此可判断该城市是()A.香港B.上海C.宁波D.广州8 . 创作著名悲剧《窦娥冤》的剧作家是A.B.C.D.9 . 下列关于清军入关统一中国的评价,错误的是()A.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前进B.有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C.有利于满洲族社会进步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10 . 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郑和的远航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D.郑和先后航海6次,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明代的乡试和会试,考试内容除了经义和八股文外,还有史、策、论、律诗等。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资治通鉴》记载:(唐末战乱之后)从此天灾人祸连续发生,战争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告状无门,历时二百多年。

这一情况导致的直接结果是()A.藩镇割据B.局部统一C.民族融合D.政权更迭2.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如图)。

关于纸币出现的原因,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根本原因是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纸币出现是商业繁荣发展的结果C.当时四川地区不允许使用金属货币D.发行纸币是为了适应对外交流3.2017年,在中印边境对峙的紧张形势下,印度主流杂志《今日印度》某期封面竟公然挑衅,将中国版图抹去西藏、台湾。

历史上,早在哪个时期,这两个地方已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弗兰西斯•培根曾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①造纸术②印刷术③火药④指南针。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

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

材料反映了宋代()A.统一国家建立B.江南地区开发C.商品经济繁荣D.民族政权并立6.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经济重心南移,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商品经济发展,交子出现D.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7.《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对这种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B.中外交通发达C.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D.元朝统治严厉8.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抨击明朝的一项统治政策时,认为它束缚思想、扼杀创造力,称其危害“等于焚书”。

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2019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方框的相应位置)1、《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

”由此可见,隋文帝()A.崇尚节俭B.重视农业C.整顿吏治D.生活奢侈2、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A. B. C. D.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A.唐太宗统治初期B.唐高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初期4、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

”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A.辽朝B.北宋C.西夏D.南宋5、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

图中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A.西周B.秦朝C.元朝D.清朝6、郑成功写信给荷兰殖民头目揆一说:“此地必归中国同一政府之管辖,事实证明隔海两边地区之居民皆系中国人”。

郑成功所说的“此地”是指()A.香港B.台湾C.澳门D.新疆7、下列不以属于清朝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措施是()A.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B.册封班禅五世为“班禅额尔德尼”C.在中央设宣政院D.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8、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情况,应该查阅()A.《农政全书》B.《天工开物》C.《水经注》D.《本草纲目》9、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A.唐朝末年B.北宋中期C.五代时期D.南宋时期10、17世纪末,当沙俄侵略中国的时候,中国历史上组织两次反击战打败沙俄的皇帝是()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11、在《资治通鉴》中不可能看到的历史是()A.楚汉之争B.文景之治C.三国鼎立D.郑和下西洋12、下面图画内容能说明“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的是()A.《洛神赋图》B.《步辇图》C.《清明上河图》D.《天王送子图》二、判断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I)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人教版(I)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一试题新人教版 (I)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小题,每题2 分,共 60 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吻合题目要求的,选出后请填在选择题答题栏内。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祖先对哪项工程的歌颂A.唐都长安B.隋大运河C.明都北京D.明长城2.唐太宗时最出名的谏臣是A.房玄龄B.张玄素C.杜如晦D.魏征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唐朝皇帝是A.武则天B.唐太宗C.唐高宗D.唐中宗4.我国科举制正式出生是在A.隋文帝B.唐玄宗C.隋炀帝D.唐太宗5.科举制的创立①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②防备了国家的分裂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④提高了官员素质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文成公主入吐蕃A.加强了唐朝对吐蕃的管理B.增进了汉藏之间友好关系C.使西藏成为唐朝正式的行政区D.有利于松赞干布一致青藏高原7.“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为这日自己的做法是A.派遗唐使学习唐朝文化B.称中国人为“唐人”C.购买唐朝的珍珠D.视唐朝为大国8.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的是A.鉴真B.崔志远C.戒日王D.玄奘A.孙思邈B.蒯祥C.李春D.杜甫10.隋唐时期,最出名的书法家是A.欧阳询和颜真卿B.欧阳询和柳公权C.苏轼和欧阳询D.颜真卿和柳公权11.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外国B.有大批精良的彩雕和壁画C.有大批的碑刻书法D.建筑拥有独到风格12.北宋成立于A.十世纪六十年代B.九世纪六十年代C.八世纪六十年代D.十世纪五十年代13.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抵达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铸铁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两句诗:“自从贼后不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人教新版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 人教新版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人教新版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5.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下列与之含义最接近的选项是A、任用贤才,虚心纳谏B、勤于政事,戒奢从简C、轻徭薄赋,发展生产D、重视人才选拔,扩充国学规模6.“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7.如图人物是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A、戚家军B、岳家军C、义和团D、赵家军8.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B、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9.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A、唐朝后期B、五代C、北宋D、南宋10.“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隐晦则观指南针。

”指南针发明于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11.下列对郑和下西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后七次下西洋B、经历了亚、非、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促进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2.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是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明神宗时D、明英宗时13.元朝完成统一全国使命的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阿保机D、阿骨打14.宋朝都城中的“瓦子”是指A、早市B、夜市C、店铺D、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15.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下列不属于这一表现的是A、迁都北京B、废丞相,设三司C、八股取士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16.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指A、秦汉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17.清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的是A、顺治帝B、康熙帝C、雍正帝D、乾隆帝18.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A、贾思勰B、郦道元C、宋应星D、徐光启19.雍正时期,礼部侍郎查嗣庭到江南某省主持科考,试题出的是“维民所止”,出自《大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019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019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2019版)历史试题 第1页(共8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8页)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七年级历史(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识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A .隋朝大运河B .秦朝万里长城C .战国都江堰D .汉代丝绸之路2.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

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C .大力发展科举制度D .重用姚崇、宋璟 3.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唐朝经济繁荣的是A .农民用曲辕犁耕地B .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C .唐三彩闻名中外D .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 4.“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下列关于安史之乱说法正确的是A .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 .安史之乱后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得到缓解C .安史之乱是由黄巢和部将史思明发动的D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如果你想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下列哪一词组不能入选 A .削弱相权 B .三年一换 C .设置通判 D.重用武将6.西夏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园陵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新人教版

2019-2020 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一试卷新人教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题号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选项填入以下相应的表格中。

共50 分)题1号选项题14号选项1、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A.小麦2、被历史学家夸赞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封建帝王是A.唐太宗B.3、以下反响唐和吐蕃交往的史实是A.张骞出使西域C.文成公主4、宋朝政府在广州、泉州等主要港口成立市舶司,其职责是A.管理对外事务和贸易C.经营交子的管理和刊行5、以下经济现象中,表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出现的是A.各地出现较大的工商业城市C.一些地方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用心”的机房D.手工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6、“三顾茅庐” 、“火烧赤壁” 、“七擒孟获”这些历史故事能从以下哪部书中读到()A.《红楼梦》B.22、他的书法吸取了祖先书法的精华,但不在笔迹上成心模拟,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他是A.董其昌8、元朝的一致促进了民族交融,这一时期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是A.彝族B5.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必然给观众1553 年我国澳门民国家是A.英国B.美国C.葡萄牙D.荷20、明朝立的官吏和百姓行、的特机构是()① 兵部② 衣③ 厂④ 刑部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1、指南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明之一,它被用于航海在()A. 国期B.三国期C.唐代D.北宋22、世界上最早的——交子出在()A.北宋的四川地区B. 南宋的四川地区C.北宋的汴梁地区D. 南宋的安地区28、“此天地必不可以无此,亦学者必不可以不之也。

” 写此的目的是“于往事,有于治道” ,此是()A. 《史》B. 《三国志》C. 《治通》D. 《》30、中民族五千年史,民族、民族友好是我国史展的主流。

下列事件反响一主的是( )① 和下西洋②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③ 真和尚渡日本④清朝藏大臣,同达、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3)七年 3 班小琪同学行研究性学,他采集了“ 之治”、“开元盛世” 、“玄奘西游” 、“ 真渡”的相关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是()A.政分立与民族交融B.中文明的起源C. 一国家的成立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二卷非26.改(共 5 ,找出 1 分,改正 1 分,共 10 分)( 1)、宋星的《政全》是“中国17 世的工百科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

”诗中杜甫称赞的是哪一局面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文景之治D.康乾盛世2 . 北宋统治者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其主要目的是()A.增强军队战斗力B.防止地方专权C.加强禁军D.防止武将专权3 . 民族英雄是“在一个民族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压迫的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下列人物属于明清时期民族英雄的是①岳飞②文天祥③戚继光④郑成功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③④4 . 《历史辨析》栏目中看到了下面四句话,请你找出与历史事实相符的是()A.秦朝,文学家用小篆在纸上写文章B.西汉,活字排版印刷的《伤》杂病论》面世C.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D.明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5 . 原产于南美洲,明朝时传入我国的粮食作物有①水稻②粟③玉米④甘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 . 下列成就能说明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的是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指南针用于航海④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 . 费正清、魏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

下列各项中不能为这论据的是()A.出现了纸币﹣交子B.都城汴京城内外遍布商店铺席C.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D.晋商、徽商等商帮出现8 . 学习唐史后,分析直接导致唐朝灭亡的原因是()A.土地高度集中B.唐末农民起义C.藩镇割据局面出现D.宦官专权9 . 发生在17世纪末,被英国学者赫德森评“在中国政府与欧洲国家的首次战争中,获胜的是中国人”的战役是A.雅克萨之战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郑成功收复台湾D.台州九捷10 . 学习了古代历史后,四位同学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A.大一统国家的建立B.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政权建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11 . 清专制统治力量加强的重要表现是A.废除丞相制度B.设立东厂C.增设军机处D.设立锦衣卫12 . 明太祖为了监视官民,设立了由他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A.东厂B.宣政院C.锦衣卫D.按察使司13 . 以下事件中,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学习精神的是A.文成公主入藏B.遣唐使到来C.鉴真东渡D.玄奘西行14 . 下列哪一本书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A.《水经注》B.《史记》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15 . 根据下图内容,其正确的命名应是A.唐朝疆域全图B.北宋政区图(局部)C.南宋疆域全图D.元朝政区图(局部)16 . 史书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反映了唐代哪一生产工具创制的功效()A.耧车B.水排C.翻车D.筒车17 . 1644年4月,崇祯帝在紫禁城北万岁山自缢,其直接原因是()A.李自成攻北京B.吴三桂引清入关C.政治腐朽D.明朝走向灭亡18 . 明朝时期中国科技发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在造船、天文、医学、数学和化学及农学等,均对世界产生莫大贡献。

下列作品中,产生于明朝的科技巨著是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红楼梦》D.《天工开物》19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

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时期机构西汉西域都护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伊犁将军、行省A.西藏B.库页岛C.新疆D.南海20 . 文物《西夏铜牛》(见下图),最能说明宋夏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经济高度发展B.多元文化碰撞交融C.民族政权并立对峙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21 .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对应的人物是A.李渊赵构铁木真B.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C.唐玄宗赵构忽必烈D.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22 . 在日益繁忙的商业活动中,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即“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A.鲁商和粤商B.晋商和徽商C.浙商和滇商D.苏商和徽商23 . 赵毅《中国古代史》记载:“宋太宗一朝,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

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1人。

”可以看出A.宋重文轻武B.宋代重视科举C.宋代皇权至上D.宋代国力强盛24 . 1141年,双方战事基本停息,北方经济逐步恢复,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得益于A.北宋与辽议和B.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C.南宋与金订立和约D.北宋亡,南宋立25 . 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了市民文化生活的繁荣。

以下体育活动中,宋代市民不能参与的是()A.相扑B.蹴鞠C.跆拳道D.水上运动二、连线题26 . 连线三、综合题27 . 对外开放是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是一个国家最具活力的地方,也是一个国家富裕程度和开放程度的代表性地区,而首都就是这种代表中的代表。

唐代自首都长安出发,有14条主要的陆路通道和若干条自然河道和运河,可以通往四川、江南、两湖、两广等富庶之地,形成了一个以长安为核心的全国性市场,再以这个国内市场为核心,通过海洋运输和陆地边境道路,即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市场。

(1)根据材料一可知,唐朝的对外交往呈现出水陆并重的局面。

唐朝对外交往空前活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举列说明唐朝的对外交往“水陆并重”。

材料二宋代海外贸易示意图(2)根据材料,指出宋代对外贸易中,中国商船的踪迹所涉及的范围。

当时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3)比较材料一、二可知,宋代的对外交往主要局限于海上丝绸之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材料三开放与交流是人类发展的必然现律,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是世界这个整体中各具特色的一分子,相互间的取长补短是这个国家或民族长盛不衰的密切联系的必由之路。

回顾历史,也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其时外的交流开放往往是密切联系的。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8 .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

步骤二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9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1)这几句话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什么?(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这位皇帝认识到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认识?(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什么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两例说明。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位皇帝在政治和经济上分别有哪些突出的治国措施?他的统治政策和治国成效史称什么?30 .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科举制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材料二:唐代诗歌在中国古代、一枝独秀……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进士科备受国人青眯,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郭桂花《科举与唐诗的繁荣》材料三:宋朝读书风气很浓,人们希望用勤苦来获得学问,再以学问来打通权力之门。

——萧子文《简读宋朝史》材料四: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

——部编版七下历史教科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材料二指出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武则天对科举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3)材料三中为方便宋朝读书人“打通权利之门”,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反映了宋朝实行什么样的国策?(4)结合材料四及教材指出明朝科举考试文体发生了什么变化?(5)综上所述,谈谈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古代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连线题1、三、综合题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