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奇隐晦谜语诗
谜语诗——精选推荐

谜语诗谜语诗咏物谜诗也称避题诗,即有意避开诗题,把题⽬拿掉就是物谜诗了。
像这样有意地避开诗题的写法,叫做不犯题,不犯题的诗就称之为“避题诗”。
⼤多谜语诗都是诗⼈在借物抒怀,这种诗叫避题诗。
这种咏物诗,诗⾯上绝不能提及本物,近似隐语,所以可视为诗谜。
诗可看作谜⾯,题⽬可看作谜底。
诗中有谜,谜在诗中,亦诗亦谜,别具⼀格。
谜语诗⼤多是咏物诗。
为什么谜语与咏物诗那么相似呢?这与它们的特点有关。
诗贵形象,咏物诗中的形象越鲜明,就越容易将所咏事物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所以它可以作谜⾯。
谜语则要求谜⾯能紧扣谜底,所以谜⾯也具有形象性,与诗歌相类。
其次,诗要押韵,谜语为了顺⼝,常常也是押韵的。
还有,它们通常使⽤的修辞⽤法是⽐喻,这⼀点也相同。
所以有时⼆者融为⼀体,不分彼此。
谜语诗读起来⾮常有趣,它能开发⼈的智⼒,让⼈在阅读中去分析思索。
春雁王恭春风⼀夜到衡阳,楚⽔燕⼭万⾥长。
莫道春来⼜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乍⼀读,我们会以为它是在写景抒情,其实它是⼀⾸谜语诗,谜底是“⼤雁”。
咏烛诗梁武帝萧衍堂中绮罗⼈。
席上歌舞⼉。
待我光泛滟。
为君照参差。
咏雪诗〖颠倒使韵。
〗梁简⽂帝萧纲盐飞乱蝶舞。
花落飘粉奁。
奁粉飘落花。
舞蝶乱飞盐。
咏栀⼦花诗南朝梁简⽂帝素华偏可意,的的半临池。
疑为霜⾥⾥叶,复类雪封枝。
⽇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
咏兔丝北齐谢睡轻丝既难理,细缕竟⽆织。
烂漫已万条,连绵复⼀⾊。
安根不可知,萦⼼终不测。
所贵能卷舒,伊⽤蓬⽣值。
物谜诗物谜诗⼀般要领会全诗的意思才能猜中谜底。
南北朝李延寿撰《南史》记载了⼴陵⾼爽所作的“屐”谜,谜⽈:刺⿐不如嚏,蹋⾯不知嗔,啮啮作步数,持此得胜⼈。
隋朝侯⽩在《启颜录》中记载了不少猜谜的轶事,如背共屋许⼤,肚共碗许⼤,⼝共盏许⼤。
打“胡燕窠”。
唐⼈段成式《卢陵官下记》记载的“谜吞谜”故事。
“曹着机辩,有客试之。
因作谜云:‘⼀物坐变卧,卧也坐,⽴也坐,⾏也坐。
’”曹着⽤另⼀谜答之:“⼀物坐也卧,⽴也卧,⾏也卧,卧也卧。
古诗词谜语大全及答案

古诗词谜语大全及答案1、疑是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3、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6、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7、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少小青春老来黄,百般拷打才成双。
送君千里终须别,将奴抛弃路一旁。
9、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又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10、劝尔莫移禽鸟性,翠毛红嘴任天真。
如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2、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13、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14、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轮转王;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15、我有一只船,一人摇橹一人牵;去时拉纤走,归时摇橹还。
16、我有一张琴,一根琴弦腹中藏;为君马上弹,弹尽天下曲。
17、有马能行千里,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
18、有土可以建筑,有竹可以成器,有月可以相约,有木可以游戏。
19、莺莺小姐去上香,香头插在几案上。
远看好似张秀才,近看却是一和尚。
20、虫入凤窝不见鸟,七人头上长青草;细雨下在横山上,半个朋友不见了。
21、下楼来,金簪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22、元宵夜,兀坐灯窗下。
问苍天,人在谁家?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
叫奴欲罢不能罢,吾今舍口不言他。
论交情,曾不差。
染成皂,难说青白话,恨不能,一刀两断分两家。
猜古诗词的谜语

猜古诗词的谜语猜古诗词的谜语谜语的迅速发展,早就了一批专业谜语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灯谜”。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猜古诗词的谜语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1)书中有秀色,奈何解饥肠。
(打唐诗五言)(2)司空见惯浑常事(打鲁迅诗句)(3)三分估计(打《诗经》一句)(4)神州自古有清官(打辛弃疾词句)(5)尸魔丧生遗骸在(打曹操诗词句)(6)十姐妹收到父母来信(打五言唐诗)(7)十五贯(打《西厢记》一句)(8)七月游长城(打《答苏武书》一句)(9)仍旧惯(打《幼学琼林》一句)(10)三人成虎(打《诗经》一句)(11)上峨眉观战(打唐诗五言)(12)上台来就拉下脸来调整干部(打七言唐诗句)(13)谋略不减管仲,枢机可并孙吴。
(打《隆中对》一句)(14)平原游击队(打《左传》一句)(15)千里相逢成佳偶(打《吕相绝秦》一句)(16)任人来赏四时芳(打《诗经》一句)(17)日寇暴行诡辩,必当回应耳。
(打《尔雅》一句)(18)处处闻啼鸟(打《木兰辞》一句)(19)天作棋盘星作子(打《滕王阁序》一句)(20)山中无历日(打《诗经》一句)(21)生逢太平盛世(打一李煜词句)(22)十年一觉扬州梦(打唐诗五言)(23)生意若能再来一宗,真乃天助我也。
(打唐诗五言)(24)十载寒窗始成名(打《陈情表》一句)(25)视若路人(打一苏东坡词句)(26)死守(打《诗经》一句)(27)世界由人民主宰(打辛弃疾词句)(28)守岁(打《孟子》一句)(29)说与旁人浑不解(打《红楼梦》诗曲一句)(30)人生几何(打《秋声赋》一句)(31)三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
(打《出师表》一句)(32)扫除污水暗流(打《岳阳楼记》一句)(33)少女(打《诗经》一句)(34)失意鲁县令(打一郑板桥诗词句)(35)十六始生魄(打唐诗五言)(36)十人(打《老子》一句)(37)春听莺歌燕语新(打《诗品》一句)(38)此花何名(打《祭十二郎文》一句)(39)从头到脚洋打扮(打《桃花源记》一句)(40)大梦谁先觉(打《老子》一句)(41)大未必佳(打《原道》一句)(42)大限来时各自飞(打《贾谊论》一句)(43)三十年后,父兄欢聚。
玄奇隐晦谜语诗(续)

玄奇隐晦谜语诗(续)三、数谜诗数谜诗:顾名思义就是数字猜谜诗,有三种形式。
一种是数字计算类谜语,似趣味数学。
它犹如今的一道趣算数题,文字表达则采用古典诗可咏可歌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活泼生动。
清人徐子云著《算法大成》,其中有这样两首数谜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
三人供食一碗饭,四人同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小小寞湖有新莲,婷婷五寸出水面。
孰知狂风荷身轻,忍看素色没波涟。
渔翁偶遇立春早,残卉离根二尺全。
借问英才贤学子,荷深几许在当年?第二种是用一至十作为谜面,,其中多是打油诗般的诗化的民间语言,颇耐人寻味:如:一字生得奇,共唱四出诗:第一出霸王举鼎,第二出王婆骂鸡。
第三出武松打虎,第四出吴汉杀妻。
谜底是“捌”字。
又如:大姐尖尖,二姐圆圆,三姐打伞,四姐捏拳,五姐红带紫,六姐紫带香,七姐遍身疮,八姐双对双,九姐穿红袍,十姐满身毛。
谜底分别是笋、番薯、芋、蕨、苋菜、紫茄、苦瓜、豇豆、南瓜、冬瓜的诗谜:再如:自小生来十兄弟:四个上天朝玉帝,两个磨地磨过世,一个红心红过世,一个黑心黑过世,一个白心白过世,一个口水流过世。
当然最出名的一首,是传司马相如去长安谋官,后拜中郎将,竟把卓文君淡忘,五年后,给卓文君一信,信中只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13个数字,卓问文君阅后,心知其意,诗中缺“忆(忆)”,知司马相如欲与自己分离的那个,可惜不是诗,所以不算。
谜底是星斗、门斗、熨斗、墨斗、灰斗、水斗,第三种是谜底是数字,最出名的是下面两个:相传宋代女诗人朱淑贞,在她丈夫变心后曾巧制了一首《断肠谜》: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这首词每一句都是一个字谜,连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下面这首词,是清爱新觉罗.弘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下珠帘焚香去卜卦,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欲罢不能罢。
有趣的谜语诗

有趣的谜语诗谜语诗又叫隐语诗,诗谜、谜诗。
谜语是谜语,诗歌是诗歌,把谜语与诗歌结合起来便是谜语诗。
这类诗往往题目就是谜底,而谜面就是诗的内容,诗中没有一个字提到谜底,但每一句诗都在围绕着谜底写。
二者合在一起,妙趣天成。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李峤这首诗每一句都未提风字,每一句无不在写风。
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2.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王维此诗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
以简洁浅显的文字,非常巧妙地把画面上的形象叙述出来。
每一句诗的第三字,依次序为“山”、“水”、“花”、“鸟”。
青山耸立,水流其间,鲜花盛开鸟嘻枝头,构成了一派生意盎然的、优美的整体境界。
四句诗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花鸟图。
全诗虽然只有二十个字,有“声”有“色”,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还有“人”。
特别是用了几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以增加诗歌内容的张力和立体感、节奏感,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罗隐前两句写蜜蜂的生存状态,在山花烂漫间不停穿梭、劳作,广阔的领地给了它们相当大的施展本领的空间。
“不论”“无限”,蜜蜂在辛勤劳动中“占尽风光”两句紧乘“蜜蜂”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劳动者”意象加以引申、扩大,发出“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一声叹息。
同时也提出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已采的百花酿成蜜,辛辛苦苦的劳作终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话锋一转,这般辛劳到底又是为了谁呢?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于谦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这首诗表面写石灰,其实是写人,诗中的石灰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史上最奇特的诗,一首诗代表一个字谜,你能猜出这个字吗

史上最奇特的诗,一首诗代表一个字谜,你能猜出这个字吗小编今天很开心,因为听说关注小编的都是帅哥美女。
美到处都是,只是缺少发现没得眼睛,织田小编就带大家领略文章之美。
在中国古代,诗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东西,因为一首诗所要代表的东西太多了,诗中有意境,有诗人想要表达的情绪,诗的最高成就可能就是唐诗了,李白就是整个大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的诗非常的浪漫,他也被后人称为诗仙,这就是他的成就,当然也有杜甫苏轼这些人,可以肯定的是一首好诗,流传到今天,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于诗,那就是多种多样的了,毕竟诗的文体也是多样化,有规整的诗,有打油诗,当然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诗,那就是字谜诗。
今天要说的就是一首字谜诗,字谜诗的难度非常大,毕竟你要把这个字描写成一首诗,还要意思接近这个字,这就是最大的难度,史上最奇特的诗,一首诗代表一个字谜,大家应该都猜过字谜吧,那么你能猜出这个字吗,其实也没什么难度,只要你好好想想,就会猜得出来的,不过还是先来看看这首字谜诗吧。
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耀古月,碧波深处可泛舟。
这首诗就是字谜诗了,全诗的意境也是非常美的,在古代呢,这样的诗也被叫做切口诗,一种比较好玩的诗,不过大家能不能猜出这个字谜呢,先来看看这首诗,里面出现最多的几个字和意境,就是一个水字,出现四次,然后呢就是一个古字,也出现了三次了,再有就是月字了,也出现了三次。
然后在结合最后一句诗的意思就可以猜出这个字谜了。
最后一句诗呢,“碧波深处可泛舟”就是解释了这个字的用意,可以泛舟,结合刚才提示的几个字眼,大家知道了诗什么字吗,聪明的你可能已经知道了吧,那就是湖水的湖字了,一个水字边,一个古字,一个月字,然后呢,还可以泛舟,所以是不是很简单呢,你想到了吗。
这样的字谜诗在古代是非常多的,也是非常有趣,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更好玩的诗呢,写出来让大家一起猜一猜吧,你猜对了吗?。
猜字谜的诗句

猜字谜的诗句
1.《用字谜》
年代: 宋作者: 王安石
一月又一月,两月共半边。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长流之川。
一家有六口,两口不团圆。
2.《字谜》
年代: 南北朝作者: 鲍照
二形一体。
四支八头。
四八一八。
飞泉仰流。
3.《黄仙菴字谜》
年代: 宋作者: 白玉蟾
青红白黑欠中央,闻道西人已大方。
二十一人田下电,阿谁访之詹仲皇。
4.《亚字谜》
年代: 宋作者: 陈亚
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为恶。
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稜角。
5.《恣逍遥·继重阳韵》
年代: 元作者: 马钰
二气绵绵,调来细细。
向琼壶里头封闭。
子午宫前,玉金周济。
这玄妙分明,免教商谜。
天上灵苗,海中根蒂。
霞光布灿无涯际。
忽见真容,如同玉腻。
通元始修行,在乎子细。
[诗词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的诗词谜语大全
![[诗词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的诗词谜语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73d5a65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5f.png)
[诗词谜语大全及答案]经典的诗词谜语大全热门的诗词谜语去→打一句诗词→直出浮云间工→打一句诗词→长江悲已滞栖→打一句诗词→西挂咸阳树午→打一句诗词→射人先射马茶→打一句诗词→草木有人民使→打一句诗词→有吏夜捉人仙→打一句诗词→山从人面起且→打一句诗词→日脚下平地泵→打一句诗词→清泉石上流多→打一句诗词→今夕复何夕二→打一句诗词→天下无寒人汕→打一句诗词→一山飞峙大江边竞渡→打一句诗词→百舸争流药丸→打一句诗词→粒粒皆辛苦瀑布→打一句诗词→水如一匹链寿星→打一句诗词→白发三千丈送葬→打一句诗词→掩泪悲千古孤舟→打一句诗词→风正一帆悬炮灰→打一句诗词→征战几人回祝寿→打一句诗词→但愿人长久碎花→打一句诗词→零落成泥碾做尘经典的诗词谜语哑巴见面→打一句诗词→相顾无言四方奔走→打一句诗词→东西南北之人也未老先衰→打一句诗词→早生华发少年之交→打一句诗词→却是旧时相识世界明星→打一句诗词→风流天下闻不知西东→打一句诗词→茫如坠烟雾风平浪息→打一句诗词→江静潮初落长江天堑→打一句诗词→川广不可越刺绣能手→打一句诗词→敢将十指夺针巧自感悲伤→打一句诗词→独怆然而涕下羊肠小道→打一句诗词→崎岖不易行电报父逝→打一句诗词→读罢泪沾襟一弯新月→打一句诗词→此曲只应天上有任人惟亲→打一句诗词→姐妹弟兄皆烈士侨胞回乡→打一句诗词→千里来寻故地常见的诗词谜语晚会→打一句诗词→人约黄昏后保密→打一句诗词→不露真消息始祖→打一句诗词→自是羲皇以上人阴天→打一句诗词→也无风雨也无晴倾谈→打一句诗词→说尽心中无限事文蠹→打一句诗词→寻章摘句老雕出古调→打一句诗词→今人多不弹退潮→打一句诗词→水落鱼梁浅造林→打一句诗词→新树也庆栽初春→打一句诗词→大地微微暖气吹鸟瞰→打一句诗词→背负青天朝下看怒涛→打一句诗词→倒海翻江卷巨澜红楼梦→打一句诗词→高枕石头眠潜水服→打一句诗词→游子身上衣春去也→打一句诗词→东风无力百花残喊死人→打一句诗词→千唤不一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玄奇隐晦谜语诗谜语诗谜语诗或称诗谜。
分为三大类:字谜诗、隐语诗、数谜诗。
一、字谜诗字谜诗,是以字为谜底的诗。
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
有的则兼释字义,有的是一句诗一个谜底,有的则全诗同一谜底。
离合诗也很象文字谜诗,其和文字谜诗的最大区别在于,离合诗是藏的不是谜底而是诗的主题。
事实上汉魏南北朝以至唐代出现的许多离合诗甚至都没有诗题,其诗题就隐在“谜”般的诗句里,只有通过离合手法,才能巧妙地将“谜底”—诗题呈现出来。
并且组成诗的主题的每个偏旁部首都表现在诗中,诗的主题就是组合成的字。
而文字谜诗藏的是谜底,并且只是谜底是文字,但谜面却不直接显示在诗中,使用的方法也不是组合成字,而是采用制谜的方法。
字谜诗也叫藁砧体。
如古乐府诗:“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藁砧”,就是斧;“重山”,是出字,出;“何当大刀头”,刀头有环,是“月半”两字;“破镜飞上天”,为“还”字。
藁砧体的名称即于此。
一句诗一个谜底的很多,、。
海南人伯畴是明代状元,人称“海南才子”,能诗善文。
传说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
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
伯畴答应,挥笔而就下面的诗: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老板说:“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伯畴说:“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有好酒卖。
”老板恍然,万分感谢。
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其实,在伯畴之前,也有一店铺的招牌上写着: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时天下雨,读书不用言。
招牌挂出后,人们都争相观看,故而生意兴隆,顾客盈门。
招牌的谜底也是:有好酒卖。
宋代文坛名士赵明诚,一次外出归家后闷闷不乐,食欲不振,形体日渐消瘦,父亲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梦中见一人对我言道: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麻除草麻,芙蓉开新花。
他的父亲听了大笑,猜出儿子说的是“词女之夫”四个字。
因为赵明诚认识女词人李清照,双方一见钟情,但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不得自由的,因而忧郁成病。
他父亲当即允了这门亲事。
还有在《夷坚甲志》中记载的就这样的诗迷:“雪天晴色见虹霓,千里江山遇帝畿。
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
暗含韩公绛、冯公京、王公珪、曾公布四人。
全诗同一谜底的也不少。
王安石让他的好朋友王吉甫猜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王吉甫以谜破谜,吟道:”东西有条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你的谜。
“王安石听候大笑。
按:两人的谜底都是“日”字。
王安石看来喜欢猜谜,他当宰相时,请一老木匠为其设计一套宅院。
看后图纸无语,在后花园墙壁中间处写了这诗:倚阑杆东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然后说:你按这样去改吧。
木匠师父不明其意,回到家后长叹一声。
女儿乖巧上前问明,解释给父亲说:相爷给您出的是字谜,四句都是说得一个字,是让您在后花园墙中间开一个“门”。
老师父眉开眼笑即刻修改了图纸,王安石看后连说:“好!好!”我估计这个故事脱胎于《三国演义》:魏武帝曹操令人造了一所花园,竣工后,他前往观看,未置可否,只拿笔在门上写了个“活”字就离开了。
人们都不晓得他的意思。
文官杨修说:“‘门’内添加‘活’字是‘阔’字。
曹操嫌园门阔了。
”于是重新改造。
完工后请曹操验收,曹操看后非常高兴。
当然,当他知道是杨修猜出了他的想法,就不会再高兴了。
有一首无名氏的字谜诗:李白才字泣鬼神,诗文渊博独超群。
四方漫游遍中国,入水捞月是传闻。
谜底:激。
此诗每句第二字嵌“白文方水”四字,乃“激”也。
所以此诗也是嵌字诗和离合诗。
下一首,与此类似:何人经商出远门,河水奔流不见影。
千柯木材火烧尽,百舸争流舟自沉。
谜底是:“可”字。
下面几首都是字谜诗,但制谜的方法却不一样:古月照水水长流,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昭古月,碧波深处好泛舟。
谜底:湖。
南朝宋鲍照:二形一体,四支八头。
四八一八,飞泉仰流。
谜底:井宋代陈亚:若教有口便哑,且要无心为恶。
中间全没肚肠,外面强生棱角。
谜底:亜(繁体亚字),看来这个人比较自恋,拿自己名字作诗。
元无名氏:三山自三山,山山甘倒悬。
一月复一月,月月还相连。
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
阖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
谜底:用字谜诗经常和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比如下面这个故事:乾隆年间的一天,有十几名举子赶到黄河渡口,准备渡河,正赶上黄河涨大水,无人摆渡。
举子们望着汹涌澎湃的黄河,正在焦急之际,忽见从岸边芦苇丛中划出一条船来,船头站着一位老艄公。
他把小船靠到岸边问明情况,就对举子们说:“我可以送你们过河,不过,有个条件,我先出个字谜请各位猜,猜中者,立即上船过河,分文不收;猜不中者就请拨马而回,再苦守三年寒窗吧!”举子们听罢,都觉得这有何难,就请老艄公出谜。
老艄公念道:半边有毛半边光,半边有味半边香,半边吃的山上草,半边还在水里藏。
举子们听罢,全傻了眼。
这时,正在渡口附近洗衣裳的两位姑娘“噗哧”一笑说:“这么多的举子,连一个普通的字谜也猜不中,真是一群蠢才!”老艄公听了哈哈大笑说:“听口气,你们能解开这个字谜,何不说出来。
让秀才们也长长见识。
”两位姑娘推让了一阵,一位年龄稍小一点的站起来,念道: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
老艄公听了说道:“这群书呆子,干脆回家抱孩子去吧,免得浪费盘缠。
”说着就舞动双桨,向黄河对岸划去了。
字谜底:鲜。
古时候,有个李员外,年过花甲,只有一女。
其女二八妙龄,花容月貌。
一天,他为女儿挑选女婿,女儿隔着屏风偷看。
员外要夫人去问女儿是否同意,女儿害羞地作了一首诗谜:雀屏选佳婿,双亲询女意;元宵欲观灯,怎奈才除夕。
母亲不懂女儿的意思,李员外笑道:“她已允婚啊,诗谜的谜底就是‘肯’字呀。
”母亲一想,顿然领悟:“怎奈才除夕”暗指今天是除夕,在过一天才是正月。
“肯”字加上一横就是“正月”二字。
这个女孩子看来很有才气的,但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最有才气的无疑就是苏小妹。
在传说中,人们作诗称苏小妹曰:文章华国是三苏,小妹聪明胜丈夫。
借问古人谁得似,不羡班家有大家。
诗末一句,盖言汉儒班彪女、班固、班超之妹,能作女诫,续汉史,才名重于当世,后适曹氏,人皆称为曹大家。
今苏氏父子三人,又加小妹,可与三班大家齐名考也。
苏小妹真是厉害啊,虽然历史上并没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人物,但她却比很多真实的人有名得多,也有才华得多,其实她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象征和体现。
她最出名的恐怕就是三难丈夫秦少游的故事了,虽然历史上本就没有苏小妹,当然秦少游也不可能和她结婚,但故事中的风趣机智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其中的很多都是谜语诗,现摘录如下:相传一年秋天,苏东坡相邀风华正茂的秦少游到秋香亭饮酒赏菊。
东坡问道:“贤弟才貌双全,何以迟迟未得佳偶?”少游答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心中早有钟情之人,只是羞于启齿。
”东坡问:“但不知是谁家闺秀?”秦少游即席写了一首词作答:园中花,化为灰,夕阳一点已西坠。
相思泪,心已碎,空听马蹄归,秋日残红萤火飞。
少游写完,递于东坡道:“这是一个字谜,请君猜详。
”东坡看罢,心领神会,点头微笑,说:“原来如此,这有何难!”于是,东坡亲作红娘相助,成全了少游与小妹的婚事。
(按:这个字谜的谜底是个“蘇”字。
)那他老兄是怎么成全的呢?说来话长啊!传说苏小妹要求婚的人猜谜,谁猜中了就许配给他。
她出了一个物谜和四字谜。
物谜是:“越大越好过,越小越难过;越短越好过,越长越难过;白天还好过,晚上更难过。
”四字谜是:“东境脚为佳,女未肯成家,半口吃一口,音息心牵挂。
”前来猜谜的无不扫兴而归。
一天,秦少游前来应猜,苏东坡器重秦少游的人品才智,也明白他的心思,于是对他有所暗示。
秦少游待小妹出谜后,很快就猜中了。
(按:物谜的谜底是“桥”,四字谜的谜底是“小妹同意”。
)……将到洞房,只见门外齐齐排列着六个侍儿,簇拥一张书案,绣茵锦椅,兰麝馨香,上面铺好文房四宝,盘中设下三个酒器,乃是金爵、银杯、磁盏。
另是三个丫环,手内持的是金樽、银壶、磁瓶。
少游不解其意,傍边的老婆子道:“禀上新贵人,暂请少坐。
小姐传命,不知新贵人才学何如,有三个题目在此,请新贵人看。
如三题俱就,金模、金爵满饮三巡,请进洞房合卺。
如猜得一个或两个,银壶、银杯满饮三巡,请在书房内少停,思索将未就者,俱要一一猜来。
倘若三个都不能解,磁瓶、磁盏用三杯白滚水,请回翰林院读书三年,再请相见。
”少游笑道:“好利害试官。
既然如此,何不蚤些出题。
”只见第一班侍女,取出一幅花笺,上面写的是一首诗曰:铜铁投红冶,蝼蚁上粉墙,乾坤无二义,天地我中央。
题面写着,“暗藏四字。
”少游想道:“头一句,‘铜铁投红冶’,红冶是炭冶之炉,铜铁投炉而化。
第二句‘蝼蚁上粉墙’,蝼蚁必缘墙而上,分明是化缘二字。
‘乾坤无二义’,道也。
‘天地我中央’,人也。
他笑我化缘道人。
我若一直说出,就不是个作家。
待我亦回他一首。
”乃举笔题曰:化工何事把春催,缘到阳和花自开。
道是东风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台。
侍女传将进去,霎时传话:“恭喜新贵人,猜着第一题了。
”第二班侍女,又取锦笺一幅,上面也是四句,隐着四个古人。
诗曰:凿壁当年照读书,先生知道喜何如。
爹娘隔户来窥看,不枉吾家千里驹。
少游笑了一笑:“这四个古人,倒也个个相熟。
”乃另取花笺,题诗四句以答之。
“猜着我的,便是他的了。
”诗曰:三顾茅庐访此人,(孔明)武丁入梦得贤臣。
(傅说)圯桥进履兴炎汉,(子房)跋扈将军太不仁。
(梁冀)侍女送与小姐,须臾又传出话来说:“恭喜新贵人,两场中式,只看末场何如。
”第三班侍女,捧上花笺。
说“三场极是容易,只须小小一个七字对儿可也。
”少游曰:“七字对,不知对了多少,有何难事。
”接来一看,只见上面写曰:闭门推出窗前月少游初看时,不以为意。
念了几回,倒也有些难对。
不觉的起身走下阶前,对着一轮皓月,满径绿阴,又有一个小小鱼池,回栏掩联,水月流光,十分可爱。
少游目注清泉,口念对句,手作推窗之状。
个想荼(艹縻)架外,东坡学士暗暗瞧见,见他推来推去,象个对不出的意思,欲要替他对了,又恐小妹闻之不准。
不若与他一个暗中会意,遂拾起一块石头,往鱼池中打来,打得池水潺激,月光荡漾,恍如万片玻璃之景。
少游原是聪明过人,触绪而悟,闪而对曰:投石冲开水底天少游写与侍女。
传进未几。
只闻房内细乐齐鸣,三班侍女满斟金樽美酒,各奉金爵,请新贵人饮中式酒。
少游并不推辞,次第饮尽。
两边笙箫琴瑟,簇拥少游,步入洞房,行合卺之礼。
有诗为证:才人才女两相宜,三难新郎千古奇。
不是探花秦学士,谁能对得女中师。
从此,一双两好,夫唱妇随,彼吟此和,居然一对良朋,兼着大小二苏,兄妹郎舅,恰又是两双诗客。
……这段故事中最出名的是第三题,因为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对联比诗词更贴近生活和使用更多,本来对联不是在这个范围之内,为了完整性,所以一并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