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限时训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1.在下列气体中,有一种气体与其它3种气体都不能反应,该气体是A.氨气 B.乙烯 C.甲烷 D.氯化氢2、分子式为C5H7Br的有机物,不可能是A.只含有1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 B.含有2个双键的直链有机物C.含有1个双键的环状有机物 D.含有1个叁键的直链有机物3.在一定条件下,将A、B、C三种炔烃所组成的混合气体4g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过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4.4 g对应的三种烷烃,则所得烷烃中一定有A.戊烷 B.丁烷 C.丙烷 D.乙烷4、下列液体分别和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分为两层,水层、油层均为无色的是A、.辛烷 B.戊炔 C.CCl4 D.NaOH溶液5、某种烃与H21:1加成后的产物是: ,则该烃的结构式可能有A.1种 B.2种 C.3种 D.4种6.从柑桔中炼制出有机物( ),下列有关它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6 B.常温下为液态,难溶于水C.它属于芳香烃 D.1mol该物质与1molHCl加成所得产物有四种7.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8,经研究表明该有机物不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在常温下难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但在一定条件下却可与Cl2发生取代反应,而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下列对该有机物结构的推断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C.该有机物分子含有碳碳叁键 D.该有机物具有三维空间的立体结构8.化合物甲、乙有如右转化关系,乙的结构简式不可能是A.CH3CH2CHBrCH2Br B.CH3CH(CH2Br)2C.CH3CHBrCHBrCH3 D.(CH3)2CBrCH2Br9.某人坐在空调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观察到这辆卡车在起动、刹车时排出黑烟,由此可推断这辆卡车所用的燃料很可能是A.酒精 B.汽油 C、柴油 D.液化石油气10.下列事实能说明苯是一种不饱和烃的是A.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C.苯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苯不能使溴水褪色11.烃分子中若含有双键、叁键或环,其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则少于同碳原子数对应烷烃所含的氢原子数,亦具有一定的不饱和度(用∏表示)。

富阳场口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限时训练试题苏教版

富阳场口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限时训练试题苏教版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三次限时训练试题苏教版1、甲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1 mol·L -1的甲酸溶液的pH 约为2 B .甲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C .甲酸与盐酸都能与NaOH 发生反应D .甲酸溶液的导电能力比盐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弱2、欲使醋酸溶液中的CH 3COO -浓度增大,且不放出气体,可向醋酸中加入少量固体[来 A .NaOH B .NaHCO 3 C .Na 2CO 3 D .Mg3、将1 mol 冰醋酸加入到一定量的蒸馏水中最终得到 1 L 溶液。

下列各项中,表征醋酸已达到电离平衡状态的是A .醋酸的浓度达到1 mol·L -1B .H +的浓度达到0.5 mol·L -1C .醋酸的浓度、醋酸根离子的浓度、H +的浓度均为0.5 mol·L -1D .醋酸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4、H +浓度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 和B ,A 为盐酸,B 为醋酸,分别和锌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锌,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B>A ②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B ③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 A =B ④反应过程的平均速率B>A ⑤盐酸中有锌剩余 ⑥醋酸中有锌剩余 A .③④⑤ B.③④⑥C.②③⑤ D.②③⑤⑥5、将0.01 mol 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或通入)到100 mL 水中,假设溶液体积变化不计,水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A .HF B .NH 4HCO 3C .BaSO 4D .NH 36、将浓度为0.1 mol·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 .c (H +) B .K a (HF) C.c F -c H + D.c H +c HF7、纯水在25 ℃和80 ℃时的氢离子浓度相比,前者比后者 A .大 B .相等 C .小 D .不能肯定8、下列微粒中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且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的是A .SO 42-B .Cl -C .Na +D .[··O ······H]-9、25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 2OH ++OH -ΔH>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 (OH -)减小 B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 (H +)增大,K W 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D.将水加热,K W增大,c(H+)不变10、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变大、呈酸性 B.水的离子积不变、呈中性C.水的离子积变小、呈碱性 D.水的离子积变大、呈中性11、常温下,在0.01 mol·L-1硫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A.5×10-13mol·L-1B.0.02 mol·L-1C.1×10-7mol·L-1D.1×10-12mol·L-112、如果25 ℃时K W=10-14,100 ℃时K W=10-12,这说明A.100 ℃时水的电离常数较大B.前者c(H+)比后者大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K W和K电离无直接关系13、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溶液的pH=4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增大C.此酸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D.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14、c(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溶液都稀释相同的倍数后,pH的大小关系是A.盐酸>醋酸 B.醋酸>盐酸C.盐酸=醋酸 D.无法判断15、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c CH3COO-c CH3COOH·c OH-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16、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c(OH-)的溶液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17、下列有关K W或pH变化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随温度的升高,水的离子积常数减小B.随温度的升高,纯水的pH增大C.新制氯水经光照一段时间后,pH减小D.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于空气中,pH增大18、已知pH=2的高碘酸(H5IO6)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酸性;0.01 mol·L-1的碘酸(HIO3)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液显中性。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限时训练试题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限时训练试题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四次限时训练试题(无答案)苏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是( )A.Ca(OH)2B.CH3COOH C.BaSO4D.CH3COONa2.下列关于强、弱电解质的叙述,有错误的是( )A.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电离平衡B.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C.同一弱电解质的溶液,当温度、浓度不同时,其导电能力也不同D.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A.Cl2+H2O H++Cl-+HClO B.HS-+OH- S2-+H2OC.HCO3-+H2O H3O++CO32- D.NH4++H2O NH3·H2O+H+5.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规范的操作是()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C.将pH试纸放在干燥的表面皿上,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6.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NaOH(s),平衡向正向移动B.加水,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向移动C.滴加少量0.1mol/L盐酸,溶液中C(H+)减少D.加入少量CH3COONa(s),平衡向正向移动7.将0.1 mol下列物质置于1 L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阴离子数最多的是( )A. KClB. Mg(OH)2C. Na2CO3D. MgSO48.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A. 1mol/L甲酸溶液的pH约为3B. HCN易溶于水C. 10 mL1mol/LHCN恰好与10 mL 1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D. 在相同条件下,HCN溶液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弱9.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10.某强酸的pH= a ,强碱的pH= b 。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场口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命题:刘小红校对:曹学民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K:39Fe:56 I:127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N 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C.标准状况下,22。

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D.将0。

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

1N A Fe3+ 2、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生成物是A。

HI和HClO B。

HCl和HIO C.HClO3和HIOD.HClO和HIO3、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1∶1∶2 B.2∶1∶3 C.6∶3∶2 D.3∶2∶14、200mL 硫酸铁溶液中含有Fe3+为28g,取20mL溶液加水稀释到400 mL,则稀释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1/16mol/L B.3/16mol/L C.1/64mol/L D.0.2mol/L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②具有固定熔沸点的物质③由相同种类和相同数目的原子组成的分子④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和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⑤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⑥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A。

②③⑥B。

④⑤⑥C。

①④D.②⑥6、在浓盐酸中H3AsO3与Sn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nCl2+12Cl-+2H3AsO3+6H+=2As+3SnCl62-+6M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①氧化剂是H3AsO3;②还原性:Cl->As;③每生成1molAs,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④M为OH-;⑤SnCl62-是氧化产物.A.①③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只有①③7、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检验溶液中是否有SO错误!时,加入BaCl2溶液,再加稀硝酸,观察沉淀是否消失B.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检验气体中是否含乙烯C.选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14.80 mL 1 mol/L NaOH溶液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错误!时,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Fe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B.7。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高二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无答案).doc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高二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无答案).doc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高二5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无答案)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0分)1.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必然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必然会产生新的物质C.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把足量铝条放入盛有一定体积的稀盐酸的试管中,可使反应速率降低且不影响H2产生量的操作是A.加入适量CH3COONa溶液 B.加入适量KNO3溶液C.加入适量的K2CO3溶液 D.加入适量Na2SO4固体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焓变是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相关的因素,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B.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C.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程度越大,熵值越大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4.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溴水中有平衡:Br 2+ H2O HBr+ HBrO 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CO(g) + NO 2 (g) CO2 (g)+ NO(g) 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可使颜色变深C.工业合成 NH3,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利用高压条件D.工业合成 NH3,为提高 NH3的产率,理论上应采取相对较低温度的措施5.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 -(aq)=H2O(l) ⊿H=-57.3kJ/mol。

向1L0.5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1<⊿H3<⊿H2C.⊿H1<⊿H2<⊿H3 D.⊿H1>⊿H3>⊿H26.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A.HCl B.NaOH C.Na2SO4D.NaCl7.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②v(B)= 0.6mol/(L·s) ③v(C)= 0.4mol/(L·s)④v(D)=0.45mol/(L·s)。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

浙江省富阳市场口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4分)1.《科学》杂志评出2004年10大科技突破,其中“火星上‘找’到水的影子”名列第一。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常温下属于分子晶体B.水的电离和电解都需要通电C.水分子很稳定是因为H-O共价键键能大D.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水无关2.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炭和水蒸气反应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许多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现为热量的放出和吸收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无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D.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叫做焓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硅材料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板、半导体材料、光纤通讯以及建筑材料等B.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C.工艺师利用稀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6.实验室常用NaNO2和NH4Cl反应制取N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NO2是还原剂B.NH4Cl中N元素被还原C.生成1 mol N2时转移6 mol电子D.氧化产物和还原还原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17.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之间可能含有离子键B.原子晶体一定是单质C.离子晶体熔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D.碘晶体升华时,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8.NH3的喷泉实验不能说明A.常温常压下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B.NH3的水溶液呈碱性C.NH3的沸点较高D.产生喷泉现象的关键是使烧瓶内外的气压差显著9.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目前要推广使用以水为溶剂的防锈漆——水基防锈漆,但水基漆较易溶解O2,在干燥之前易导致金属表面产生锈斑,为此要在水基漆中加入缓蚀剂,以下可作为缓蚀剂添加的是A.KMnO4B.NaNO2 C.FeCl3 D.HNO310.下列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雷雨天:N2 + O2 = 2NO B.工业上合成氨:N2 +3H22NH3C.大豆根瘤菌将N2转化成化合态氮D.2NO+O2 = 2NO211.下列物质:①Cl2;②Na;③Na2O2;④NO2分别与水反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下列四种说法:(1)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只有C2H6O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3)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反应。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苏教版

浙江省富阳场口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限时训练试题苏教版

1.为了提高煤燃烧的热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能采取的措施是A.通入大量的空气B.将固体燃料粉碎,使之充分燃烧C.把煤转化为液态燃料D.将煤处理转化为气体燃料 2.有关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均为化石燃料B.化石能源是非再生能源C.氢能是可再生能源D.氢能、核能均是无污染的高效能源 3.近年来,北京市公共汽车大部分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其主要的目的是 A.防止石油短缺 B.降低成本 C.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D.加大发动机的动力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H 2SO 4与 1 mol Ba(OH)2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B.等物质的量强酸和弱酸分别与等量的烧碱反应生成等量的水,弱酸反应放出的 热量比强酸少C.CO 能继续与O 2反应生成稳定的氧化物CO 2,所以说CO 与O 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D.在101 kPa 时,1 mol C 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C 的燃烧热5.将两个铂电极插入500 mL CuSO 4溶液中进行电解,通电一段时间后,某一电极增重0.032 g (电解时无氢气放出,不考虑水解和溶液体积变化),此时溶液中H +的浓度约为 A.4×10-3mol ·L -1B.2×10-3mol ·L -1C.1×10-3mol ·L -1D.1×10-7mol ·L -16.用石墨作电极,下列离子的浓度相同时,在电解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4OH --4e -====2H 2O+O 2↑ B.S 2--2e -====S C.2Cl --2e -====Cl 2↑ D.2Br --2e -====Br 27.已知葡萄糖(C 6H 12O 6)的燃烧热是2 804 kJ ·mol -1,当它被氧化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是A.26.0 kJB.51.9 kJC.155.8 kJD.467.3 kJ8.在25 ℃,101 kPa 下,白磷(P 4)和红磷(P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P4(s )+5O 2(g )====P 4O 10(s ) ΔH=-3 093.2 kJ ·mol -1; ②4P (s )+5O 2(g )====P 4O 10(s ) ΔH=-2 954.0 kJ ·mol -1。

浙江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浙江高二高中化学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热的纯碱液用于去油污 B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C .饱和食盐水使甲基橙显黄色D .泡沫灭火器中的Al 2(SO 4)3溶液不能装在铁筒里2.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硅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太阳能集热器燃气灶3.肼(N 2H 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 2O 4为氧化剂,生成N 2和水蒸气。

已知: N 2(g)+2O 2(g)====N 2O 4(g) ΔH="+8.7" kJ·mol -1N 2H 4(g)+O 2(g) ====N 2(g)+2H 2O(g) ΔH="-534.0" kJ·mol -1 下列表示肼跟N 2O 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2N 2H 4(g)+N 2O 4(g) ====3N 2(g)+4H 2O(g)ΔH="-542.7" kJ·mol -1B .2N 2H 4(g)+N 2O 4(g) ====3N 2(g)+4H 2O(g)ΔH="-1059.3" kJ·mol -1C .2N 2H 4(g)+ N 2O 4(g) ====3N 2(g)+4H 2O(g)ΔH="-2153.4" kJ·mol -1D .2N 2H 4(g)+N 2O 4(g) ====3N 2(g)+4H 2O(g)ΔH="-1076.7" kJ·mol -14.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 ① 电离 ② 电解 ③ 电镀 ④ 电化学腐蚀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全部5.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口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5月限时训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0 16 Al 27 S 32 Fe 56 Ba l37 7.对以下问题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 .质谱法是用高能粒子束轰击有机物分子,使之分离成带电的“碎片”,并根据其特征谱分析有机物结构的方法B .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稀硫酸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 .谷氨酸()的熔点高达205℃,难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主要是因为形成内盐D .“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制得肥皂或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酸钠溶液的保存和碱溶液一样,存放在橡胶塞密封的广口试剂瓶中B .用如右图所示操作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C .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D .欲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物质的量比为1:1),先将样品溶解,然后加热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后冷却,过滤得硝酸钾晶体;将母液加热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用余热蒸干,得氯化钠晶体9.X 、Y 、Z 、W 、R 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 、W 、R 处于同一周期,R 与Y 处于同一族,Z 、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 、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Y 、Z 、W 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其离子半径依次增大B .39g Z 2Y 2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1.204×1024C .元素Z 、R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生成的盐溶液呈中性或碱性D .元素Y 、R 分别与元素X 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10.如图是一种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的工作示意图。

该电池的反应式为: LiMnO 2 + C6Li 1-x MnO 2 + Li x C 6(Li x C 6表示锂原子嵌入石墨形成的复合材料,LiMnO 2表示含锂原子的MnO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K 与N 相接时,A 极为负极,该电极反应式为:Li x C 6 - x e ˉ= C 6 + x Li +B .在整个充电或放电过程中都只存在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C .K 与N 相接时,Li +由A 极区迁移到B 极区D .K 与M 相接时,A 极发生氧化反应,LiMnO 2 -x e ˉ = Li 1-x MnO 2 + x Li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命名为2,2,4,4 –四甲基-3,3,5-三乙基己烷B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乙醇氧化为乙醛、乙酸的酯化反应中均是C-O 键发生断裂HOOC-CH 2CH 2-CH-COOH2C .叶酸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叶酸可以发生酯化、水解、氧化、加成等反应D .荧光黄结构为,其分子式为C 20H 12O 5,其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 12.关于下列各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图 甲 表 乙 图 丙A .已知CO 的燃烧热283kJ/mol ,2H 2(g)+O 2(g)=2H 2O(g);ΔH= - 483.6kJ/mol,则图甲表示CO 和H 2O(g)生成CO 2和H 2的能量变化B .某温度下,pH=11的NH 3·H 2O 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NH 4+、NH 3·H 2O 与NH 3三种微粒的平衡浓度之和为0.05mol·Lˉ1C .在常温下,X 2(g)和H 2反应生成HX 的平衡常数如表乙所示,仅依据K 的变化,就可以说明在相同条件下,平衡时X 2(从F 2到I 2)的转化率逐渐降低,且X 2与H 2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减弱D .图丙中曲线表示常温下向弱酸HA 的稀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中,)()(HA c A c 的变化情况13.固体粉末X 中可能含有FeO 、Fe 2O 3、MnO 2、K 2SiO 3、K 2SO 3、KAlO 2、MgCl 2、K 2CO 3、NaNO 2中的若干种。

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现取X 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根据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甲中一定含有K 2SiO 3、NaNO 2、可能含有KAlO 2、K 2CO 3B .由于在溶液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再加入BaCl 2溶液,因此无法判断溶液中是否有K 2SO 32HF 22HCl 22HBr 22HIC .气体A 和气体B 一定均为纯净物D .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Fe 2O 326.(15分)已知:相同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四种微粒A 、B 、C 、D 的质子数依次增多, A 、B 、C 、D 的电子数如表(A 、B 、C 、D 有两组可能),且D 中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其中B 1的沸点比B 2高。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上述两组八种微粒的组成元素中,原子序数处在中间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 ; D 2的电子式为: ▲ 。

⑵写出B 1转化为A 1、C 1 的方程式: ▲ ;液态的B 2与Na 反应的方程式: ▲ 。

⑶①亚氯酸钠(NaClO 2)主要可用于棉纺、造纸业做漂白剂,也用于食品消毒、水处理等,制备亚氯酸钠,可以将ClO 2气体通入D 1和NaOH 的混合液中,请写出制备方程式 ▲ ,其中D 1的作用是 ▲ ;②利用①中原理制备出NaClO 2•3H 2O 晶体的试样,可以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试样(不含能与I ―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已知:I 2 + 2S 2O 32ˉ = S 4O 62ˉ + 2I ˉ):步骤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步骤二的指示剂是____▲____;步骤三中出现____▲______现象时,达到滴定终点;计算该试样中NaClO 2•3H 2O 的质量百分数为____▲_____。

27. (14分)( I )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X(g) + Y(g)2Z(g) ,已知将2molX 和1molY 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绝热条件下达到平衡时,Z 的物质的量为pmol 。

回答下列问题:⑴若把2molX 和1molY 充入该容器时,处于状态I ,达到平衡时处于状态II (如图1),则该反应的△H ▲ 0; 熵变△S___▲__0 ( 填:“< ,> ,= ”)。

该反应在 ▲ (填: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能自发进行。

⑵该反应的v-t 图像如图2中左图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 图像如图2中右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 a 1>a 2 ②b 1<b 2 ③ t 1>t 2 ④ 右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⑤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⑶若该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在温度为T 1、T 2时,平衡体系中X 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A 、C 两点的反应速率:A >CB. A、C两点的气体密度:A<CC. B、C两点的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B<C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II)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 + nB(g) pC(g) ,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⑴当压强从2×10Pa增加到5×10Pa时,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不)⑵维持压强为2×105 Pa,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体系中共有amol气体,再向体系中加入bmolB,当重新达到平衡时,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是▲ mol.⑶当压强为1×106 Pa时,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⑷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上述三个压强下分别发生该反应。

2×105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压强分别为5×105 Pa 和1×106 Pa时,A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在图线上标出压强)。

28. (15分)肉桂酸是一种香料,具有很好的保香作用,通常作为配香原料,可使主香料的香气更加清香。

实验室制备肉桂酸的化学方程式为:密度:常压,25℃测定主要实验步骤和装置如下:图1 制备肉桂酸的反应装置图图2水蒸气蒸馏装置图Ⅰ合成:按图1连接仪器,加入5mL苯甲醛、14mL乙酸酐和7.02g无水碳酸钾。

在140~170℃,将此混合物回流45min。

Ⅱ分离与提纯:①将上述合成的产品冷却后边搅拌边加入40ml水浸泡5分钟,并用水蒸气蒸馏,从混合物中除去未反应的苯甲醛,得到粗产品②将上述粗产品冷却后加入40ml 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90ml水,加热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③将1:1的盐酸在搅拌下加入到肉桂酸盐溶液中,至溶液呈酸性,经冷却、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较纯净的肉桂酸;水蒸气蒸馏:使有机物可在较低的温度下从混合物中蒸馏出来,可以避免在常压下蒸馏时所造成的损失,提高分离提纯的效率。

同时在操作和装置方面也较减压蒸馏简便一些,所以水蒸气蒸馏可以应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物。

回答下列问题:(1)合成肉桂酸的实验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实验前仪器必须干燥。

实验中为控制温度在140~170℃需在▲中加热(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

A.水B.甘油(沸点290℃)C. 砂子D.植物油(沸点230~325℃)反应刚开始时,会有乙酸酐(有毒)挥发,所以该实验应在▲中进行操作。

(2)图2中装置a的作用是▲,装置b中长玻璃导管要伸入混合物中的原因是▲,水蒸气蒸馏后产品在▲(填仪器名称)(3)趁热过滤的目的▲,方法:▲。

(4)加入1:1的盐酸的目的是▲,析出的肉桂酸晶体通过减压过滤与母液分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择减压过滤是因为过滤速度快而且能得到较干燥的晶体B.放入比布氏漏斗内径小的滤纸后,直接用倾析法转移溶液和沉淀,再迅速开大水龙头抽滤C.洗涤产物时,先关小水龙头,用冷水缓慢淋洗D.抽滤完毕时,应先断开抽气泵和吸滤瓶之间的橡皮管,再关水龙头(5)5mL苯甲醛、14mL乙酸酐和7.02g无水碳酸钾充分反应得到肉桂酸实际3.1g,则产率是▲(保留3位有效数字)。

29.(14分) A~X七种有机物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气体A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25g/L,且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7%;E普遍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如花生、波菜等);F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环,晶体X中仅含C、H、O三种元素,且原子个数比为1:3:3。

试回答下列问题:⑴D的结构简式为▲;晶体X的分子式为▲。

⑵下列转化过程涉及到的有机化学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