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测量学试卷1

合集下载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用于确定地面点位置的方法是:A. 距离测量B. 方向测量C. 高程测量D. 角度测量答案:B2. 测量学中,测量的水平角是指:A.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夹角B.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夹角C.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斜角D.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俯角答案:A3. 测量学中,测量的垂直角是指:A.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水平夹角B.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垂直夹角C.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斜角D. 地面上任意两点间的俯角答案:B4. 测量学中,测量的高程是指:A. 地面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B. 地面点到参考椭球面的垂直距离C. 地面点到地球中心的垂直距离D. 地面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答案:A5. 测量学中,测量的直线距离是指:A.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B. 两点间的斜线距离C. 两点间的垂直距离D. 两点间的投影距离答案:B6. 测量学中,三角测量法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B. 利用勾股定理C. 利用三角函数D. 利用圆的性质答案:A7. 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包括:A. 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B. 仅角度测量C. 仅距离测量D. 仅高程测量答案:A8. 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角B. 测量垂直角C. 测量高程差D. 测量距离答案:C9. 测量学中,GPS测量的主要优点是:A. 精度高B. 测量速度快C. 覆盖范围广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10. 测量学中,误差的来源主要包括:A. 测量仪器的精度B. 测量人员的操作C. 测量环境的影响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测量学中,误差的类型包括: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 人为误差D. 测量误差答案:A B C12. 测量学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A. 直接测量B. 间接测量C. 绝对测量D. 相对测量答案:A B13.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来源可能包括:A. 仪器误差B. 环境误差C. 操作误差D. 理论误差答案:A B C14.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A. 平均值法B. 加权平均法C. 误差分析法D. 插值法答案:A B C15. 测量学中,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包括:A. 数值表示B. 图表表示C. 文字描述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北京林业大学测量学试卷2及答案_测量学

北京林业大学测量学试卷2及答案_测量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B)试卷名称:测量学课程所在院系:林学院考试班级园林城规水保学号姓名成绩试卷说明: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本试卷共计4页,共六大部分,请勿漏答;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3.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4.本试卷试题答案尽量写在试卷上,概念题和问答题可在答题纸上完成。

注意写明题号。

5.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6.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一、概念题(共12分)(1)大地水准面:(2)地物点:(3)仪器高程:(4)竖直角:(5)遥感平台:(6)视准轴:二、填空题(共16分)(1)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必须有三个参量:①②③。

(2)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是指:测量,测量以及测量。

(3)象片比例尺与航高成比,山顶地区象片比例尺,山谷地区则。

(4)经纬仪主要轴线之间应满足的条件:①,②,③。

(5)等高线的种类包括:、、、三、问答题(共20分)(1)望远镜视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2)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3)闭合导线坐标计算与附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什么?(4)在水准仪测量原理中,计算待定点高程有哪两种基本方法?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已知闭合导线各内角(右角)观测值及起始边方位角如下表,试求:①内角之和及角度闭合差,②改正后内角,③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④确定各边坐标增量的符号,fβ=f= k=(2)在求积仪单位分划值测定时,安置航臂长为64.10,对已知面积16平方厘米的图形量得平均读数差为125,已知图形的比例尺1500,求单位分划值C(单位:平方米)?·A1已知:1点坐标X=50 Y=50 ,A点坐标X=20 Y=80 12=120°求:1A、D1A及A(要计算过程)。

(3)等外闭合水准路线测量,A为已知高程点,观测记录列于表中,试完成表中计算并求各未知点高程。

2006-2007年度A卷答案_森林计测学

2006-2007年度A卷答案_森林计测学

4
解:
M l Fg Z ij sec( ) ( fh)ij
j 1 i 1
K
nLeabharlann M 1 79.5182m3 M 2 75.6849m3 M 3 78.2438m3 M ( M 1 M 2 M 3 ) / 3 77.8156m3
该混交林的总蓄积为:3*778156=233.4469m3
六、计算及证明(共计 25 分) 1、证明:f 1.3 =q 2 2(5 分)
证明:当把树干当作抛物线体时:
f1.3
d1 4 2 V干 2 2 q2 g1.3 h 2 d 1.3 d1.3 h 4

2 d1 h
2
2、某混交林总面积 3 公顷,平均坡度为 19 度,角规控制检尺结果如下表 1 所示,计算该混交林的总蓄积及 树种组成式。 (10 分)
林分蓄积的测定方法很多,可概分为实测法与目测法两大类。实测法又可分为全林实测和局部实测。在实际 工作中,全林实测法费时费工,仅在林分面积小的伐区调查和科学实验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采用。在营林工作 中最常用的是局部实测法,即根据调查目的采用典型选样的标准进行实测, 然后按面积比例扩大推算全林分的蓄 积。对复层、混交、异龄林分,应分别林层、树种、年龄世代、起源,进行实测计算。对极端复杂的热带雨林的 调查方法需根据要求而定。 实测确定林分蓄积的方法又可分为标准木法、 数表法等, 目测法可以用测树仪器和测树数表作辅助手段进 行估算林分蓄积,或根据经验直接目测。标准木法可分为单级标准木和分级标准木两类,材积表法又分为一元材 积表、二元材积表、三元材积表、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
树种组成:6 油 3 柞 1 白
3、已知某兴安落叶松林分的总断面积为 25.6m2,林分平均高为 21m,兴安落叶松平均实验形数为 0.41,计 算该林分的蓄积量。 (5 分)

北京林业大学测量学试卷4及答案_测量学

北京林业大学测量学试卷4及答案_测量学

北京林业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B试卷名称:测量学II 课程所在院系:林学院考试班级林学06:1、2、3 学号姓名成绩1.试卷说明:闭卷考试。

本试卷共计 2页,共5大部分,请勿漏答;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3.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4.本试卷所有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必抄题,直接按题号写答案)5.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6.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2分)1、大地水准面2、海拔3、水平角4、地形图5、地貌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是引起测量观测误差的主要因素,总称为“观测条件”。

2.当前在测量领域中广泛应用的“3S”(GPS、GIS、GIS)技术的中文全称为、、。

3.测量误差按其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和。

4.测量上的三北方向是指、、。

5.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6.地形图上每隔4条首曲线的加粗等高线称为,其上注记有高程。

7.视距测量可以同时测定两点间的和。

8.在地形图上表示的地物符号,一般按比例可分为、、。

三、判断改错题(20分,每题2分)1.用经纬仪瞄准同一水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竖直度盘读数相同。

()2.平面图既可以指示方位又可以反映地形起伏。

()3.等高距是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距是个定值。

()4.倾斜视线和它在水平面内的投影所夹的角即竖直角。

()5.地形图上地物用地物符号表示,电力线符号属于地物符号中的非比例符号。

()6.当罗盘仪的磁针指示0°时,罗盘仪望远镜所指方向即为该点的地理北方向。

()7.转点是水准测量过程临时选用的立尺点,起到传递高程的作用。

()8.罗盘仪是测定直线坐标方位角的仪器。

()9.根据地形图中的公里格网可以量算出图中任意点的地理坐标值。

()10.现测得A、B两点的高差h AB为负值,说明A点比B点低。

2006-2007年度A卷答案_森林计测学

2006-2007年度A卷答案_森林计测学

R
50关系即可作出计数木株数的判定,即
计为1株 计为0.5株 不计数
SR SR
5、简述立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直接评定法
2
直接评定法(method of direct evaluation)指直接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又 可分为: ⑴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进行立地质量评定 ①根据固定标准地的长期观测或历史记录资料的评定方法。 ②利用正常收获表的预估数据的评定方法。 ⑵根据林分高进行立地质量评定 间接评定法 间接评定法(method of indirect evaluation)是指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性或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 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具体方法有: ⑴根据不同树种间树木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定的方法。 ⑵多元地位指数法。 ⑶植被指示法。 6、简述林分生长过程与树木生长过程的特征。 林分生长过程与树木生长过程截然不同,树木生长过程属于“纯生”型;而林分生长过程,由于森林存在自 然稀疏现象,所以属“生灭型” 。
1、简述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的关系。 (1)在 幼 龄 阶 段 ,连 年 生 长 量 与 总 平 均 生 长 量 都 随 年 龄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但 连 年 生 长 量 增 加 的 速 度 较 快 , 其 值 大 于 平 均 生 长 量 , 即 Z(t)> θ (t)。 (2)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比总平均生长量早。 (3)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即最大值)时,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相等,即Z(t)= θ (t)时,反 映在图7—11上两条曲线相交。对树木材积来说,两条曲线相交时的年龄即为数量成熟龄。 ( 4)在总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以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生长量,即Z(t)< θ (t)。 2、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 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 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 且应离开林缘 (至少应距林缘为 1 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 ; (4)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 3、简述胸高形数作为树干形状指标的优缺点? 由于胸高形数是形状指数r和树高h两个因子的函数,因此它不能离开树高而独立反映干形。当干形不变(即 形状指数r一定)时,胸高形数依树高的增加而减少。因为f 1.3 是关于树高h的减函数。正形数只与r有关,而与树 高无关。这就克服了胸高胸高形数以树高而变化的缺点。由于正形数只与r有关,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的干形。 4、角规测树时如何判断临界木? 利用树干胸径 d,样圆半径 R 和断面积系数 Fg 之间的关系

测量学试题库完整通用版

测量学试题库完整通用版

第一章绪论1、1试题1、1、1名词解释题(1)水准面(2)大地水准面 (3)参考椭球面 (4)绝对高程(5)相对高程1、1、2填空题(1)地形图测绘工作程序,首先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才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的好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必须有三个参量:(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3)小区域独立测区坐标系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系; 大区域测量坐标系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系。

(4)测量工作的组织原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普通工程测绘工作中,大比例尺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比例尺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比例尺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测量工作内容的三要素就是指:____________测量,____________测量以及___________测量。

(7)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坐标系,其X、Y坐标轴位置与数学上正相反,其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测量的任务包括测绘与放样两方面,测绘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放放样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

测量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测量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元素是:A. 距离B. 方向C. 高程D. 角度2. 测量学中,水准测量的目的是:A. 确定两点的水平距离B. 确定两点的高差C. 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D. 确定两点的绝对高度3. 以下哪项不是测量误差的来源?A. 仪器误差B. 观测者误差C. 环境误差D. 计算误差4. 测量学中,三角高程测量的基本原理是:A. 利用三角函数计算高差B. 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距离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D. 利用角度测量确定高差5. 在测量学中,全站仪的主要功能是:A. 测量水平距离B. 测量高程C. 测量角度和距离D. 测量面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测量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采用_________坐标系。

7.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_________误差。

8. 测量学中,测量数据的精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

9. 测量学中,测量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测量和_________测量。

10. 测量学中,测量误差的传递规律遵循_________定律。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测量学中误差的分类及其特点。

12. 描述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13. 解释三角测量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给定两个点A和B,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为45°,水平距离为50米。

求B点的坐标。

15. 给定一个三角形ABC,已知A点坐标为(100, 200),B点坐标为(300, 200),C点相对于B点的方位角为120°,且BC边长为100米。

求C点的坐标。

测量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 角度2. 答案:B. 确定两点的高差3. 答案:D. 计算误差4. 答案:C. 利用相似三角形计算高差5. 答案:C. 测量角度和距离二、填空题6. 答案:笛卡尔7. 答案:随机8. 答案:中误差9. 答案:间接10. 答案:误差传播三、简答题11. 答案:测量误差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测量学试卷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

测量学试卷试题含详细答案.docx

第一章绪论1、概念:水准面、大地水准面、高差、相对高程、绝对高程、测定、测设2、知识点:(1)测量学的重要任务是什么 ( 测定、测设 )(2)铅垂线、大地水准面在测量工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 基准线、基准面 )(3)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异同。

(4)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高程起算面是否有关地面点的相对高程与绝对高程的高程起算面分别是什么(5)高程系统(6)测量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7)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一、名词解释:1.简单:铅垂线:铅垂线是指重力的方向线。

1.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它代表了地球的自然形状和大小。

地物:测量上将地面上人造或天然的固定物体称为地物。

地貌:将地面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貌。

地形:地形是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2.中等: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特征点:特征点是指在地物的平面位置和地貌的轮廓线上选择一些能表现其特征的点。

3.偏难:变形观测:变形观测是指对地表沉降、滑动和位移现象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地面上建筑物的变形、倾斜和开裂等现象进行精密的、定期的动态观测,它对于地震预报、大型建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和安全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高程:地面点的高程是从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也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用H表示,如 A 点的高称记A为 H。

高差:地面上两点间高程差称为高差,用h 表示。

绝对高程H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简称高程、海拨、正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林业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A)
试卷名称:测量学课程所在院系:林学院
考试班级园林城规水保学号姓名成绩
试卷说明:
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本试卷共计4页,共六大部分,请勿漏答;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掌握好答题时间;
3.答题之前,请将试卷和答题纸上的考试班级、学号、姓名填写清楚;
4.本试卷试题答案尽量写在试卷上,概念题和问答题可在答题纸上完成。

注意写明题号。

5.答题完毕,请将试卷和答题纸正面向外对叠交回,不得带出考场;
6.考试中心提示:请你遵守考场纪律,参与公平竞争!
一、概念题(共6分)
1、磁方位角:
2、遥感:
3、地貌:
4、相对高程:
5、系统误差:
6、水平角:
二、填空题(共22分)
1、地物符号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
___________________。

地貌符号主要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的。

2、遥感分类按平台层次、比例尺分为、、。

3、水准测量时,把水准仪安置在距前、后尺大约相等的位置,其目的是为消
除和所产生的误差。

4、(1)平整土地进行高程测量时,首先要在地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测量学的任务包括和。

6、确定地面点位的三维空间是和。

7、我国常用的大地坐标系有、
和。

8、坐标正算问题是:已知计算;
坐标反算问题是:已知计算。

三、问答题(共12分)6题为园林、城规专业作,7题为水保专业作,
1、何谓比例尺精度?它有什么实用价值?
2、测量工作的原则及其作用是什么?
3、试简述影响测水平角精度的因素有那些。

4、什么叫中心投影?
5、经纬仪测站安置工作的内容是什么?简述其目的和步骤。

6、简述建筑方格网主轴线测设的步骤。

7、已知1/100000地形图图幅的分幅编号为H-49-133,写出上下左右相邻图幅的编号
四、计算题(共28分)
(1)在作求积仪分划值测定时,安置航臂长为64.10,对已知面积16平方厘米的图形量得平均读数差为125,已知图形的比例尺1:500,求分划值C的绝对值与相对值。

若使C的相对值为4平方米,问航臂长应调整为多少?
(2)水准测量测定深沟底的高程,安置Ⅰ、Ⅱ两测站(见图4-1),在测站Ⅰ测得A 点标尺读数为1.636m,B
测站Ⅱ测得B点标尺读数
为0.561m,C点标尺读数
为4.123m,已知A点高程
为100m,求得沟底C的
高程为多少?又问测站Ⅰ
与测站Ⅱ的仪器视线高程
为多少?图4-1
(3)利用高程为7.831m的水准点,测设高程为7.531m的室内±0.000标高。

设尺立在水准点上时的尺读数为1.560m,问水平视线读数为多少时尺子底部在±0.000高程的位置?
(4) 已知闭合导线各内角(右角)观测值及起始边方位角如下表,试求:
①内角和闭合差;②改正后内角;③各边坐标方位角;④确定各边坐标增量的符号;
⑤求fx、fy、f及k;⑥求各边坐标增量改正数(写在坐标增量的上方);⑦计算改正后的
∑β=∑D= f
x = f
y
=
f
β= f = K=
五、单项选择题与是非判断题(共20分)(1-5题在a、b、c、d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者打√;6-10题在括号内打√或打×。


(1)如果A、B两点高差h AB为正,则说明:
(a)A点比B点高;(b)B点比A点高;
(c)h AB的符号不取决于A、B两点的高程,而取决于首次假定。

(2)大地体指的是:
(a)由水准面所包围的形体;(b)地球椭球体;(c)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

(3)所谓大比例尺,即:
(a)比例尺分母大,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较大;(b)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小;(c)比例尺分母小,在图上表示地面图形会较大。

(4)辩认等高线是山脊还是山谷,其方法是
(a)山脊等高线向外突,山谷等高线向里突;
(b)根据示坡线的方向去辩认;
(c)山脊等高线突向低处,山谷等高线突向高处;
(d)山脊等高线较宽,山谷等高线校窄。

(5)(2)平整土地时,设计高程是按下列方法计算:
(a)取各方格顶点高程的平均值;
(b)各方格点高程按方格点的不同权数加权平均;
(c)各方格点高程按其边长加权平均;
(d)各方格点高程按方格面积加权平均。

(6)在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测量工作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7)地形图测绘时,如果要求基本等高距为5m,则内插勾绘等高线可以是10m、15m、20m、25m.....等,也可以是17m、22m、27m.....等。

( ) (8)地面上AB两点间绝对高程之差与相对高程之差是不相同的。

()(9)当经纬仪各轴线间具有正确的几何关系时,望远镜在同一竖直面内观测某一目标的不同高度时,水平度盘读数是一样的。

()
(10)水准仪的水准管轴应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各轴线间应满足的次要条件()
六、综述题(12)
简述在校园500m×500m范围内完成一幅1/500平面图的测绘任务,其成图的全过程,也可用框图形式表述。

接受任务,踏勘选点制定施测方案图根导线选点外业观测数据校核内业计算及平差测图准备碎部测图内业整饰成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