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也与日俱增,土方回填成为了常见的工程作业之一。
土方回填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在土方回填过程中需要进行取样检测,以保证土方回填的质量符合要求。
一、土方回填的见证取样要求1.土方回填见证取样应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取样。
在取样前应对取样点位置进行清理,保持干燥无污染,并在现场指定地点进行编号标记。
2.土方回填见证取样时,应根据不同的回填材料,选择合适的取样容器。
取样容器应干净、整洁、无异味,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密封,以免样品受污染或挥发。
3.取样时应保持现场纪录,包括取样点编号、取样深度、土方回填材料的名称、回填层数、取样人员等。
4.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现场混样,保证混样的均匀性。
5.在取完样后,应及时进行标记并送样,避免样品的变化、挥发和污染。
6.在进行土方回填见证取样前,应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督促,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土方回填的技术处理措施在土方回填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技术处理措施,确保土方回填的质量符合要求。
1.管理全过程。
对于土方回填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专人或专班进行监控,确保每个节点都符合要求,从而确保整个土方回填的质量。
2.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
不同的工程对回填材料的质量要求不同。
应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回填材料,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作业。
3.保证回填材料的干燥。
回填材料的含水量过高会导致工程固结度不够,影响土方回填的质量。
因此,在进行土方回填前,必须确保回填材料的干燥。
4.均匀回填。
回填的均匀性是影响土方回填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在回填前应进行现场混合,保证回填均匀。
5.进行回填层级管理。
土方回填分层进行,应根据每一层的标高和均匀度进行质量检查,并在必要时进行修正。
6.利用专业的仪器进行现场检测,确保每一层的水平和垂直度符合要求。
7.及时进行样品的处理和分析。
对于取样的土方回填样品,应送到合格的检测机构进行分析,及时得出结果,并据此进行质量判断和处理。
见证取样及送检的范围和程序

见证取样及送检的范围和程序一、见证取样及送检的范围和数量下列试块、试件和建筑材料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1、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2、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3、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4、用于承重墙的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5、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6、用以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掺加剂7、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8、国家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它试块、试件和材料。
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和材料见证取样和送检的比例不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常用建材取样数量及重量名称规格/mm 数量及重量混凝土试块150×150×150100×100×1003块/组×8kg/块=24kg/组3块/组×2.5kg/块=7.5kg/组抗渗试块Φ175×Φ185×1506块/组×10kg/块=60kg/组砂浆试块70.7×70.7×70.76块/组×0.75kg/块=4.5kg/组烧结多孔砖240×115×9015块/组×3kg/块=45kg/组烧结普通砖240×115×5315块/组×2.5kg/块=37.5kg/组沙粗沙、中砂、细沙、特细砂20kg/组石子连续粒级5~10 5~16 5~205~25 5~31.5 5~40单粒级10~20 16~31.5 20~4031.5~63 40~8080kg/组水泥32.5级、42.5级、52.5级6kg/组土的表观密度室外环刀200cm3 5.5kg/组钢筋抗拉550mm/根冷弯250mm/根原材4根(两长两短)焊接3根(单面、双面搭接焊,电渣压力焊)对焊6根备注:因考虑检验损耗,部分材料的取样数量比规范规定略有增加基础回填材料见证取样1、对灰土地基、砂和沙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
土方回填旁站细则

土方回填旁站细则土方回填旁站由项目部负责完成,由总监负责指导安排,由土建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相关监理人员实施旁站监理工作。
土方回填工程以施工工序、施工方法作为监理控制的控制要点。
对土方回填的施工准备、土料选用及处理、采取巡视见证工作,对土方回填、压实实施全过程旁站工作。
一、主要控制点:土方回填的准备工作检查、土料的选用及处理检查、回填方法的运用检查、填土压实的检查等五方面的检查二、旁站监理要点、方法和要求:1、施工准备工作:1)检查要回填的地表土层是否已整理完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2)验收地下设施及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否达到规范要求。
3)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相关人员上岗证件,检查施工方法(人工、机械)是否已达到要求(要求与标书一致)。
2、土料的选用及处理:1)由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回填土料品种、数量是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2)由专业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回填土要求做含水率实验。
对不符合要求的按设计及相关规范处理。
3、土方的回填:1)监理员旁站检查施工管理人员到岗、操作人员到位情况。
2)旁站检查回填土铺填分层情况及分层厚度。
3)旁站检查施工机械使用,维护及保养工作。
4)旁站检查基坑基槽管沟等的回填标高、表面平整度、回填长度宽度、边坡偏陡情况。
4、填土的密实:1)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夯实机具数量、性能和维护情况。
2)专业监理工程师根据机具及土的性质、设计要求会同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夯击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夯实遍数。
3)由专业监理见证人员对压实土见证取样(环刀法或灌砂法)或用轻便处探仪直接通过锤击检验。
以上旁站要点要求现场监理人员根据工程实际进行旁站记录,对不符和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按相关设计及规范处理。
对所做记录应及时准确填入下表。
三、注意事项:1、土方回填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务,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2、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淤泥和淤泥质粘土,一般不能用做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过处理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汇总1.取样位置的确定:取样位置应该选择在回填土最薄的位置,避免被其他杂质掺杂。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的位置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或验收规范进行确定,保证取样的代表性。
2.取样器具的准备:取样器具应事先准备好,包括样桶、取样管等。
样桶应干净无杂质,并加盖密封,取样管应为不锈钢材质,无生锈或损坏。
3.取样深度的确定:取样深度需要根据土方回填的厚度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通常应达到土方回填层的全层厚度,并避免混入其他非回填土。
4.取样方式的选择:根据取样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取样方式,既可以是表层取样,也可以是深层取样。
富饶的粘土需取样10个点,砂质和亚砂质土需取样20个点以上,以保证取样的准确性。
5.取样过程的操作:在取样前,务必做好标识,标明取样的位置、深度和日期等相关信息。
取样时坚持垂直向下,避免斜插或偏斜,避免样土掉落。
6.取样数量的确定:取样数量的多少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取样数量应当保证能够代表整个土方回填层的质量。
取样数量过少会导致数据不准确,取样数量过多则会增加工作量。
7.取样保存的要求:取样后,应及时将样品放入密封的容器中,避免样品被外界污染。
在样品上做好标识,并备注有关取样的信息。
样品应密封并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日晒和雨淋。
8.取样记录的编制:在取样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取样位置、深度、数量、保存方法等信息。
记录应及时编制,并做好签名和日期,以备后续查询和参考。
综上所述,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规范要求涉及取样位置、取样器具准备、取样深度,取样方式选择、取样过程的操作、取样数量的确定、取样保存要求、取样记录的编制等方面。
规范的见证取样操作能够确保土方回填质量的合格性和可靠性,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取样方法一、取样数量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1、整片垫层①、面积le;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回填土技术要求

土方回填技术要求1.具体技术要求(1)土方:包括土方的开挖、外运、回填,回填范围为场区楼座、地库周围室外地坪及地库顶板,回填标高为回填至大沽高程2.75m际确认标高为准)(回填分界详见土方回填分界附图)(2)地库及楼座外墙外围土方回填:2.15m(大沽高程,余同)标高以下,用2:8灰土回填;2.15m至2.75m(大沽高程,余同)用素土回填。
压实系数均不小于0.94(3)地库顶回填:从地库建筑完成面至2.75m,用素土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0.94(4)楼座及配建的散水、坡道、台阶下回填土由总包按图纸要求回填至相应的标高。
回填宽度应能并保证散水、台阶、坡道的施做质量。
(5)回填土无论素土和2:8灰土均采用挖槽土(不再外购),由施工方进行晾晒并去除大块、垃圾、树根等杂物,处理达到标准并符合要求后进行回填,总包开槽时须合理安排土方筛分方案,土质较好的表层土和水份较高的需晾晒的淤泥质土合理分堆,以保证做素土和2:8灰土回填合格材料使用,因总包处理不当造成拌合灰土土质不达标情况时由总包方自行解决合格拌合土,费用自理。
(6)采用块灰时应充分消解并过筛,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
(7)回填用土及石灰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规范及甲方要求,灰土拌合料的配比及含水量要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且拌合料中不得含有树根、垃圾、大块等杂物,如有由乙方负责挑拣出来,拌合料经监理及甲方验收合格方可用于正式回填。
(8)施工方应有可靠的计量措施,并在投标文件中特别说明,保证2:8灰土的比例。
(9)在松土上填方,应先对基底先进行压实。
(10)回填前应清除回填部位的垃圾、树根、大块等杂物,排除积水、淤泥等,检查地下室外墙的防水层或保护层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及时修补,并经监理现场验收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回填。
(11)车库顶板的回填土每30cm用平板振动夯夯实,其他部位的回填土用每50cm用振动碾压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4,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鉴定取样。
见证取样及检测技术

01
热轧 14
带肋
HRB400 首 60
钢
***** ***** 3.14 3.14 **** ***** 合格 是
随机数的产生
随机抽取:从N个个体组成的总体中抽取个体时, 使每一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相等的抽取方法。
生成方法:随机数表法;随机数骰子法;扑克牌法; 伪随机数发。
随机数骰子:是均匀材料制成的正20面体,个面上 刻有0~9的数字各2个,每套骰子由盒体、盒盖和数 种不同颜色的骰子组成。
4 计划检测试验时间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确定。
试样标识与台账管理
进场材料的检测试样,必须从施工现场随机 抽取,严禁在现场外制取。
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样,除确定工艺参数可 制作模拟试样外,必须从现场相应的施工部 位制取。
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应依据相关标 准抽取检测试样或确定检测部位。
见证和取样人员的基本要求及职责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应配 备足够的取样员、见证人员。每个工程 项目配备的取样员、见证人员均不少于2 人,每个取样员承担的单位工程数量不 超过5个,每个见证人员承担的单位工程 数量不超过6个。
见证取样人员岗位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见证和取样人员的基本要求及职责
施工单位要留存检测不合格建材的退换货记录、返 工整改等资料及整改前后的影像图片,由项目经理 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监理单位应在监理资料 中反映不合格建材的处置情况。
钢筋试样台账
试样 种 规格 牌号级 厂 代表 炉罐 取样 取样 送检 委托 报告 实验 是否 备
编号 类 (mm) 别
别 数量 号 人 日期 凡河北省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 程、装饰工程中 ,下列材料均实行见证取样和送 样制度。
埋地燃气管道土石方工程回填时应满足哪些技术要求

埋地燃气管道土石方工程回填时应满足哪些技
术要求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沟槽在管道施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回复和平整地面,晾槽过久会引起槽壁坍塌,影响管道工程质量,妨碍交通和市容。
1、回填区域划分
沟槽按区域不同分3个区,Ⅰ区为胸腔,Ⅱ区为管顶以上范围内,Ⅲ区为管顶以上的部分。
2、回填方法
1)胸腔及管顶以上范围内,回填土中不得含有碎石、砖块及大于10cm的硬土块,对有防腐层的直埋管道,应用细土回填,填土高差不超过20cm,每20cm一层。
2)胸腔以上部位,分段回填时,两段搭接处不要行程陡坎,要留成阶梯状,阶梯长度大于高度两倍,每层厚25cm,可采用小型机械压实,每层厚25~40cm。
3、质量要求
回填土压实后,应分层检查密实度,并做好回填记录。
沟槽各部位回填土的密实度要求如下:
1、Ⅱ区回填土的密实度不应小于90%;
Ⅲ区回填土的密实度应符合相应地面对密实度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方回填见证、取样要求以及技术处理措施基础回填材料
取样方法
一、取样数量
土样取样数量,应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及所属行业或地区现行标准执行。
㈠、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取样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每50~100M2面积内应有一个检验点,根据检验结果求得压实系数。
(环刀法)
㈡、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CJ79-2002)取样
当取土样检验垫层的质量时,对大基坑每50~100M2应不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2应不少于1个点;每个单独柱基应不少于1个点。
(环刀法)
㈢、依据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08-40-1994)取样
1、整片垫层
①、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30~5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
10~15M2布置一个。
②、面积>300M2时:环刀法为50~100M2布置一个,贯入法为
20~30M2布置一个。
2、条形基础下垫层
①、参照整片垫层要求。
②、每个单独基础下垫层不少于两个测点。
㈣、依据《城市道路工程及施工验收规程》(DBJ08-225-1997)取样
土路基、石灰土垫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
人行道路基、土路肩检测频率:每100m测2点。
(环刀法)
砂?、碎石垫层、三渣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灌沙法)
二灰土底基层检测频率:每层1000M2测1点。
(环刀法)
进出口斜坡土基检测频率:每个测1点。
(环刀法)
㈤、依据《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08-220-1996)取样
沟槽覆土、沟槽回填沙胸腔部分和管顶以上500mm内检测频率:两井之间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环刀法)
㈥、依据《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J08-228-1997)取样
基坑填土的检测频率:每座墩、台或每仓驳岸、防汛墙,每层测一组,每组3点。
二、取样须知
1、采取的土样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取样量应能满足试验的要求。
2、鉴于基础回填材料基本上是扰动土,在按设计要求及所定的测点处,每层应按要求夯实,采用环刀取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现场取样必须是在见证人监督下,由取样人员按要求在测点处取样,而取样、见证人员,必须通过资格考核。
②、取样时应使环刀在测点处垂直而下,并应在夯实层2/3处取样。
③、取样时应注意免使土样受到外力作用,环刀内充满土样,如果环刀内土样不足,应将同类土样补足。
④、尽量使土样受最低程度的扰动,并使土样保持天然含水量。
⑤、如果遇到原状土测试情况,除土样尽可能免受扰动外,还应注意保持土样的原状结构及其天然湿度。
三、土样存放及运送
在现场取样后,原则上应及时将土样运送到试验室。
土样存放及运送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土样存放
①、将现场采取的土样,立即放入密封的土样盒或密封的土样筒内,同时贴上相应的标签。
②、如无密封的土样盒和密封的土样筒时,可将取得的土样,用砂
布包裹,并用蜡融封密实。
③、密封的土样宜放在室内常温处,使其避免日晒、雨淋及冻融等
有害因素的影响。
2、土样运送
关键问题是使土样在运送过程中少受振动。
四、送样要求
为确保基础回填的公正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有关人员应认真、准
确地填写好土样试验的委托单,现场取样记录及土样标签的有关内容。
1、土样试验委托单
在见证人员的陪同下,送样人员应准确填写下述内容:
委托单位、工程名称、试验项目、设计要求、现场土样的鉴别名称、夯实方法、测点标高、测点编号、取样日期、取样地点、填单日期、取样人、送样人、见证人以及联系电话等。
同时应附上测点平面
图。
2、现场取样记录
①、测点标高、部位及相对应的取样日期。
②、取样人、见证人。
3、土样标签
①、标签纸以选用韧质纸为佳。
②、土样标签编号应与现场取样记录上的编号一致。
五、一般处理技术措施
⑴填土没达到最优含水量时:
当检测填土的实际含水量没达到该填土土类的最优含水量时,可事先向松散的填土均匀喷洒适量水,使其含水量接近取优含水量后,再加振、压、夯实后,用环刀法取样,检测实际干实密度。
⑵当填土含水量超过该填料最优含水量时:
尤其是用黏性土回填,当含水量超过最优含水量,在进行振、压、夯实时,易形成“橡皮土”,这就须采取如下技术措施处理。
①、开槽晾干。
②、均匀地向松散土内掺入同类干性黏土或刚化开的熟石灰粉。
③、当工程量不大,而且已夯压成“橡皮土”,则可采取“换填法”,即挖去已形成的“橡皮土”后,填入新的符合填土要求的填料。
⑶对黏性土填土的密实措施中,绝不允许采用灌水法。
因黏性土浸水后,其含水量超过黏性土的最优含水量在进行压、夯实时,易形成“橡皮土”。
六、换填法用砂(或砂石)垫层分层回填时
①、每层施工中,应按规定用环刀现场取样,并检测和计算出测试
点砂样的实际干密度。
②、当实际干密度末达到设计要求或事先由试验室按现场砂样测算
出的控制干密度值时,应及时通知现场。
在该取样处所属的范围进
行重新振、压、夯实;当含水量不够时(即没达到最优含水量),应均匀地洒水后再进行振、压、夯实。
③、经过多次振压实后,还必须在该处范围内重新用环刀取样检测,务使新检测的实际干密度达到规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