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一东1
声律启蒙原文带详细注释版

《声律启蒙》上平声一东1————————注释————————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
“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
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
“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的次序。
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
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1。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2。
夹岸晓烟杨柳绿,满园春色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3。
————————注释————————1这一联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汉朝的开国君主刘邦曾经说:我以普通百姓的身份提着三尺长的宝剑而夺取了天下。
下联出自《左传》,鲁国有个勇士叫颜高,他使用的弓为六钧(钧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三十斤),要用 180斤的力气才能拉开。
2清暑殿:洛阳的一座宫殿。
广寒宫:《明皇杂录》说,唐明皇于中秋之夜游月宫,看见大门上悬挂着“广寒清虚之府”的匾额,后代便以广寒宫代指月宫。
3次:军队临时驻扎,引申为一般的短暂停留。
途次,旅途的意思。
沿对革,异对同1。
白叟对黄童2。
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
冀北对辽东。
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4。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5。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6 ————————注释————————1沿:沿袭、遵照原样去做。
革:变化、变革。
2黄童:黄口之童,即儿童。
声律启蒙(一东1)整理版

声律启蒙(一东)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教学目标:1.能比较熟练得诵读韵文。
2、体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韵律美三、教学重点:能背诵韵文。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故事导入:《夸父逐日》师: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对韵歌,请大家瞧。
2、出示韵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燕对鸣虫。
(二)讲授新课1.读准字音:(1)师:对照音节,自己轻声读一读,试着把字音读准,哪个字读不准,就多读读。
(2)如果您练好了,就读给同桌听,让伙伴帮您检查,就是不就是能正确读下来。
(3)学生互读,后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4)听完她们得朗读,让我们自己再来读一读,一定要把字音都读准。
2.品读对韵:(1)师:孩子们,现在让我们都来瞧这一段对韵歌,里面藏着得对子可真不少,您能找出来吗?(PPT,大屏幕)学生生汇报:预设: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2)指导朗读:师:来,咱们把前面这一部分连起来读一读。
A、谁来试着读一读?B、讲授:这么简单得对子,如果我们能读得更加干脆利落,会更好听,不信,您们试试瞧。
(生自由读)C、指名读(3)还有对子吗?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师:能试着说说这就是几言对吗?(4)指导朗读:这组对子,比起刚才字数多了,您认为我们该怎么读更好听呢?讲授:读起来不能那么干脆,但我们读起来,既要流畅,还要让大家听出清晰得节奏。
A、教师范读B、自己试试瞧C、谁想读?D、小嘴角翘起来,头摇起来美美得读,就更好听了,自己再试试瞧4.讲授韵脚朗读方法师:下面,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落在大屏幕上,再把这几句对韵连起来再来读一读,您有什么发现?5,朗朗诵读:用自己喜欢得方式来读一读6、指导背诵1、师:孩子们,怎么样,读了这么多遍,我们能不能试着不瞧着屏幕诵读出来?自己试试瞧2、能背诵得站起来,不能得可以对照文字,与大家一起读。
提示:嘴角翘起来,表情美起来,手儿可以拍起来。
《声律启蒙》一东

会当凌绝顶, 望中所感抒怀言志 一览众山小。
《望岳》中心:
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 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 景色,抒发了诗人早年的 远大抱负。
望岳(唐)杜甫
岱(dài) 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通“层”)云,决眦(zì)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骂老师,于是拿着教鞭责 问晓岚。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 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 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 ‘’生‘’。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果不这样写,请先 生改写一下吧。”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 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 云:“何陋/之有?”
白话版《说文解字》:山,宣发地气。高山宣发地气,散布四方,促生万物,有石崖而高耸。象高峰连绵 之形。所有与山相关的字,都采用“山”作边旁。
云对雨
雪对风
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
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பைடு நூலகம்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 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 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一东声律启蒙全文注释及意思

以下是《一东声律启蒙》的全文:
东董冬鸫,峒恫垌胨。
洞鸫董东冬,松咚桐鸫胨。
洞通桐峒胨,东冬鸫董通。
解释:
东方的董姓人物,冬天有鸫鸟,山峰高耸,风声呼啸,土丘隆起,胨是一种金属,山洞里也有鸫鸟和董姓人物。
冬天有松树,鼓声咚咚响,桐树上有鸫鸟和胨金属。
山洞里有通路,桐树和山峰上有胨金属,东方的冬天有鸫鸟和董姓人物。
这首诗是通过排列韵字来进行声律启蒙的,其中“东、董、冬、鸫、峒、恫、垌、胨”八个字组成了一个韵脚,全诗分为四句,每句都以这八个字作为韵脚,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儿童记忆韵脚,学习音韵规律。
此外,这首诗也借助了一些意象来帮助儿童加深印象,如山峰、鸟类、树木等自然景观。
这种诗歌启蒙方法对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启蒙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东拼音注释

yīdōnɡ一东tiān duì dì, yǔ duì fēnɡ。
dà lù duì chánɡ kōnɡ。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shān huā duì hǎi shù,山花对海树,chì rì duì cānɡ qiónɡ。
léi yǐn yǐn , wù mēnɡ mēnɡ。
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rì xià duì tiān zhōnɡ。
日下对天中。
fēnɡɡāo qiū yuè bái , yǔ jì wǎn xiá hónɡ。
niú nǚ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èr xīnɡ hé zuǒ yòu ,二星河左右,shēn shānɡ liǎnɡ yào dòu xī dōnɡ。
shí yuè sāi biān ,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sà sà hán shuānɡ jīnɡ shù lǚ;飒飒寒霜惊戍旅;sān dōnɡ jiānɡ shànɡ,màn màn shuò xuě lěnɡ yú wēnɡ。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hé duì hàn , lǜ duì hónɡ。
yǔ bó duì léi ɡōnɡ。
河对汉,绿对红。
雨伯对雷公。
yān lóu duì xuě dònɡ,烟楼对雪洞,yuè diàn duì tiān ɡōnɡ。
《声律启蒙》一东

《声律启蒙》一东“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而这“一东”则是开篇的内容。
它看似简单的文字组合,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和智慧。
咱们先从“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说起。
这几句简单明了,用自然界中常见的景象相对,云与雨相伴而生,雪与风常常共舞,傍晚的阳光与晴朗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
这不仅是在对仗文字,更是在引导我们去感受自然的变化和对应之美。
比如,当乌云密布,往往预示着雨水将至;而当雪花纷飞,寒风也会随之呼啸。
晚照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人以温暖和宁静;晴空万里时,则让人心情开阔、舒畅。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里描绘的是动物的动态和习性。
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一个代表着远方的归来,一个象征着离开的远行。
栖息的鸟儿和鸣叫的虫子,一动一静,展现出夜晚的宁静与生机。
想象一下,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宿鸟安静地栖息在枝头,而鸣虫在草丛中欢快地歌唱,这是多么和谐的画面。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这里引入了武器和地理的对仗。
三尺剑象征着武力和英勇,六钧弓代表着力量和威力。
岭北和江东则是地理位置的相对,展现出广阔的地域和不同的风貌。
这让我们联想到古代的英雄豪杰,手持三尺剑,挽着六钧弓,在不同的地域征战、闯荡,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从人间的宫殿到天上的仙宫,给人一种跨越时空和虚实的奇妙感觉。
清暑殿是人间帝王为了避暑而修建的宫殿,充满了人间的奢华和享受;广寒宫则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地方,清冷、孤寂。
这一对仗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热闹与天上的清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象啊!清晨,河两岸的烟雾缭绕,杨柳依依,一片翠绿;春雨中,园子里的杏花绽放,娇艳欲滴,一片火红。
声律启蒙一东全文

十一真邪对正,假对真,獬豸对麒麟1。
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2。
韩五鬼,李三人3,北魏对西秦4。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5。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碧粼粼6。
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7。
[注释]1獬豸(音xièzhì):传说中的神兽,形似羊,有一角,见争讼者,能用角去顶触理屈者。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形似麋鹿,牛尾,狼蹄,有一角,是仁慈吉祥的兽,出现则天下大治。
2韩卢:犬名,又叫韩子卢,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只善于奔跑的猎犬,《战国策》的《秦策》、《齐策》中都有记载。
此处只用其字面意义与“苏雁”构成对仗。
苏雁:苏武用来传递书信的大雁。
《汉书·苏武传》记载,汉朝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了19年,后来两国交好,又互通使者。
汉使追问苏武的下落,匈奴诡称苏武已死,汉使知道苏武流放的地方,就假称汉朝天子在长安射到一只大雁,大雁脚上系了苏武亲笔所写的书信。
匈奴无法抵赖,只好将苏武叫来,让他归国。
陆橘:陆绩所收藏的橘子,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陆绩在六岁时在袁术处做客,偷偷塞在怀中三个橘子留给母亲。
表现了孝道,被归入“二十四孝”。
后用怀橘表示孝敬父母。
庄椿:庄子在书中所提到的大椿树。
《庄子·逍遥游》中说,上古有棵大椿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是长寿的代表。
3韩五鬼:唐代文学家韩愈曾作《送穷文》,文中提到穷鬼有五类,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李三人:唐代诗人李白《花下独酌》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人指自己、影子和月亮。
4北魏:南北朝时,北朝的一个由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也叫元魏、拓拔魏、后魏。
西秦:可指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因其地理位置在列国之西,故有此名;也可指晋朝时北方十六国之一的秦,为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统治区域在今甘肃一带,史书上称之为西秦。
5啭(音zhuàn):鸟叫。
《声律启蒙》一东

《声律启蒙》一东《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而其中的“一东”部分更是经典中的经典。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段文字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它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对仗,更是一种音韵之美和画面之美。
先说“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云与雨、雪与风,这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它们相互对应,展现出天气的变化万千。
晚照是夕阳的余晖,晴空则是湛蓝的天空,一阴一晴,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对仗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多样和奇妙。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来鸿去燕,体现了候鸟的迁徙,有来有去;宿鸟归巢休息,鸣虫在草丛中吟唱,一动一静,充满了生机。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三尺剑代表着英雄的壮志豪情,六钧弓显示出力量的强大。
岭北和江东,是地理位置的对仗,展现出地域的广阔。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清暑殿是人间帝王消暑的宫殿,广寒宫则是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天上宫殿。
一个在人间,一个在天上,充满了神秘和想象。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清晨,河两岸的杨柳在烟雾中显得更加翠绿;春雨中,园子里的杏花绽放,红艳艳的一片。
这两句描绘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如画的美景之中。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早行的客人两鬓已经染上了风霜,晚钓的老翁在烟雨中身披蓑衣。
这两个人物形象,一个匆匆赶路,一个悠然垂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反映了生活的不同状态。
《声律启蒙》“一东”的魅力在于,它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通过这些对仗,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汉语的韵律之美,还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景、历史的典故、人物的形象以及生活的百态。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声律启蒙》“一东”这样的内容,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 高祖本纪》:“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
此非天命乎?” 强弓。 唐 罗隐 《登夏州城楼》诗:“好脱儒冠 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一钧30斤。 岭北 江东,岭,秦岭,南北分界。江,长江,安 徽芜湖到南京 洛阳皇宫中有个清暑殿,广寒宫,月宫,嫦娥和 玉兔 苏轼· 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 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 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清的广寒宫。 河两岸晨雾缭绕,杨柳碧绿;园子中,春雨 洗涤后,杏花更显艳红。 风尘仆仆的旅人,两鬓斑白,早早就起床赶 路;傍晚时分,垂钓的老翁披着蓑衣,在毛 毛细雨中静静垂钓。
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云
对
雨
风
对
雪
晴空
对
晚照
对
来鸿
去燕
鸣虫
夹岸晓烟杨柳绿
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 鬓 风 霜 途 次 早 行 之 客
一蓑烟雨 溪边晚钓之翁
一蓑烟雨 溪边晚钓之翁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高祖讨伐黥布的时候,被飞箭射中,在回来的路上生 了病。病得很厉害,吕后为他请来了一位好医生。医 生进宫拜见,高祖问医生病情如何。医生说:“可以 治好。”于是高祖骂他说:“就凭我一个平民,手提 三尺之剑,最终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吗?人的 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呢!” 说完并不让他治病,赏给他五十斤黄金打发走了。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一联是两个典故。上联出自《史记· 高祖 本纪》。 三尺剑:《汉书•高帝纪下》:‚高祖击黥 (qing)布时,为流矢所中,医曰:‘疾可 治。’高祖骂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 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 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从单字 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 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 上口。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 读起来,如唱歌一般。 《声律启蒙》分为二卷。 作者 [清]车万育
一
声律启蒙(上卷)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 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