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酱类

合集下载

各种酱料制作

各种酱料制作

目录米酱白色米酱海山酱甜不辣酱甜辣酱肉粽油饭沾酱姜蓉酱蒜蓉酱辣豆瓣酱梅子酱盐水鸡沾料广东油鸡葱姜酱清蒸螃蟹沙虾沾酱水饺煎饺沾酱高汤淋酱黑胡椒酱爆香调味酱宫保酱高升排骨酱糖醋酱三杯鸡酱汁麻婆酱鱼香酱红烧酱醋溜鱼酱汁台式红烩海鲜酱蚝油快炒酱咸鱼炒饭酱浏阳豆豉酱红油南乳酱蚝油干面酱麻酱面酱蒜香芝麻酱鲜嫩鸡汁雪菜肉酱榨菜肉酱八宝辣酱四川凉面酱盐酥鸡腌料蒸鱼豆豉酱蒸鱼酱油蒜味蒸酱鱼香酱红烩海鲜酱巧手自制蒜蓉辣椒酱油泼辣椒米酱在来米粉2大匙、酱油3-4大匙、糖2-3大匙、水2杯、盐适量、甘草粉少许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调匀煮开放凉即可。

米酱煮的时候不要太浓稠,因为一般米酱是放凉了使用,米酱一放凉就会变得更浓稠,所以米酱不要煮得太过浓稠,以免放凉了不好使用用途:可用于焖粉肝、烫猪肝或是粽子沾酱白色米酱在来米粉2大匙、白胡椒粉2小匙、水2大匙、糖3大匙、盐1小匙做法:将米洗净,再和其它材料一起煮沸至浓稠为止即可使用用途:肉圆、油炸类食物沾酱用等。

如果吃肉圆时淋上白色米酱,然后配上一碗热腾腾的柴鱼汤,在寒冷冬天,是人间一在享受附注:嗜喜辣味者也可以加入1小匙辣粉海山酱在来米粉2大匙、酱油3-4大匙此、糖2-3大匙上、水2?0?5杯、盐适量、甘草粉少许、味噌1大匙、番茄酱少许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一起调匀煮开放凉即可特点:海山酱的做法和糖浆桢,只是在材料里多放了味噌和番茄酱一起调匀。

这里特别要留意的是,番茄酱不可以加太多,以免番茄酱的酸味盖过其它材料的味道用途:可用于粽子、甜不辣或蚵全煎沾酱等。

海山酱是台式酱料中很重要的基础酱料,利用海山酱可以再调制出许多不同的酱料。

甜不辣酱在来米粉2大匙、酱油3-4大匙、糖2-3大匙、水2杯、盐适量、梅子粉少许、红色素少许做法:将所有材料全部调匀后煮开即可用途:可作为黑轮类各式鱼浆制品沾酱、油炸天妇罗沾酱,或是清蒸肉圆沾酱等,味道都非常棒甜辣酱辣椒酱2大匙、糖1小匙、冷开水1小匙做法:将所有材料混合,细细调匀就成了甜辣酱用途:可用于水煮海鲜、肉片沾酱、热狗或汉堡淋酱,或是粽子、筒仔米糕沾酱特点:甜辣酱是一种极受欢迎的酱料,市面上甜辣酱的售价并不便宜,我们建议您照着这个方法做一遍,就可以做出大碗、便宜又好吃的甜辣酱在来米粉2大匙、酱油3-4大匙、糖2-3大匙、水2杯、盐适量、甘草粉少许、味噌2大匙、番茄酱2大匙做法:①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调匀煮开放凉即可②调匀的过程需小心以防止酱料烧焦用途:可当做肉粽沾酱。

各种酱料名称大全集

各种酱料名称大全集

各种酱料名称大全集
酱料在烹饪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能够赋予食物丰富的口味和层次感。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酱料名称,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各具特色。

亚洲酱料
1.酱油:主要由大豆、小麦等原料酿造而成,是中式菜肴中常用的调味酱料,分为
生抽和老抽两种。

2.豆瓣酱:以黄豆、辣椒为主要原料,口感复杂,是川菜、湘菜等地方菜系中常用
的调味料。

3.蠔油:以蚝为原料加工而成,呈深褐色,具有独特的鲜味,常用于炒菜和拌面
中。

欧洲酱料
1.番茄酱:以番茄为主要原料制成,味道酸甜浓厚,是意大利面、披萨等西餐中不
可或缺的调味品。

2.芥末酱:由芥末粉和液体调和而成,口感浓烈,常用于烤肉、三明治等食物中。

3.鲜奶油:制作于奶油脱脂过程中所得,口感丰润柔滑,可用于调制甜品和意式面
食中。

非洲酱料
1.咖喱酱:富有浓烈的香料风味,主要原料包括洋葱、姜、大蒜、辣椒等,广泛应
用于印度和东非地区的菜肴中。

2.酸奶酱:以酸奶为基础,加入各种香料制成,口感酸甜清爽,是中东地区烤肉、
烤饼等食物的常见搭配。

美洲酱料
1.BBQ酱:以番茄酱为基础,加入糖、醋、香料等制成,是美式烧烤中常用的调味
酱,口感酸甜微辣。

2.花生酱:主要由花生磨成酱,口感浓厚香甜,是墨西哥、巴西等地的传统食物中
常见的配料。

不同的酱料种类丰富多样,为各国菜系增添了独特的风味特色。

在烹饪过程中,尝试不同的酱料搭配,会为食物带来全新的味觉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希望本文介绍的各种酱料名称能够为您在厨房中的烹饪之旅增添一份乐趣和创意!。

中餐调料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餐调料必备知识点总结

中餐调料必备知识点总结一、中餐调料的分类1. 酱油类:酱油是中国广泛使用的一种调味品,其种类繁多,包括生抽、老抽、陈年老抽、鲜味酱油、酱油膏等。

其中,生抽味道鲜美,适合用于腌制、炒菜等;老抽颜色深红,味道重,适合用于烧烤、红烧菜肴等。

2. 醋类:中国的醋种类多样,以米醋、陈醋、醋酱等最为常见。

其中,米醋清香适口,多用于拌凉菜、腌制食材;陈醋色泽红亮,口感浓厚,适合用于烧烤、红烧菜肴等。

3. 豆瓣酱类:豆瓣酱是中国传统的发酵调料,常见的有郫县豆瓣酱、黄豆酱、辣豆瓣酱等,用于烹制川菜、湖南菜等地方特色菜肴。

4. 辣椒类:辣椒是中餐中常用的调味品,包括辣椒粉、辣椒酱、辣椒油等,用于提升菜肴的风味和辣度。

5. 调味料:味精、鸡精、鸡粉、五香粉、十三香等都是常见的中餐调味料,它们能够提升菜肴的口感和味道。

6. 香辛料:八角、桂皮、丁香、花椒等是中国烹饪中常用的香辛料,它们能够为菜肴增添香气和风味。

7. 酒类:米酒、黄酒、料酒是中餐用于腌制、烹饪的常用调料,它们能够提升菜肴的鲜美度和口感。

8. 调味酱料:蚝油、甜面酱、辣酱、沙茶酱等多种酱料为中餐赋予了丰富的口味,且每一种酱料都有其独特的烹饪用途。

二、中餐调料的使用方法1. 腌制:中餐腌制是将食材放入调料中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吸收调料的风味,增添菜肴的口感。

常用的腌制调料包括酱油、料酒、生抽、姜、葱、蒜等。

2. 炒菜:炒菜是中国烹饪的重要方式之一,调料的使用对炒菜的口感和味道至关重要。

常用的调味品包括生抽、盐、味精、鸡粉等,可以根据菜品的口味需求进行搭配使用。

3. 酱料:中国烹饪中的酱料种类繁多,酱油、豆瓣酱、辣椒酱、蚝油等常用的酱料可用于烹制各种菜肴,赋予食物丰富的口味和层次感。

4. 调味汤汁:很多中餐菜肴需要使用调味汤汁,比如红烧、炖菜等需要用到的调味汁,调味品包括鸡精、鸡粉、白糖、盐等。

5. 烧烤:中国烧烤文化源远流长,在烧烤过程中,调料的使用能够增添食物的香气和味道,通常会用到酱油、料酒、蜂蜜、姜、葱等调料来提升烤食品的口感。

酱类产品知识

酱类产品知识

海天调味酱
• 现代生活中方便快捷的 “调味专家”,天然酿 制,原汁原味,无论是 蒸煮焖炸,还是点蘸捞 拌,总能口味相宜,一 瓶搞掂。
柱侯酱
• 豉香浓郁,常用于烹制“柱侯 食品”及鱼肉菜式。 • 一百多年前,古镇佛山“三品 楼”的梁柱侯老师傅用其特制 的酱烹制出美味可口的鸡,吸 引了络绎不绝的顾客,“三品 楼”因此远近闻名。后来,这 种制法的酱和用这种酱烹制出 的鸡分别被称为“柱侯酱”和 “柱侯鸡”。
2、口味
锦上鲜桂林辣椒酱:除十足的辣味外,更突出浓厚的鲜味, 强调的是鲜辣,咸味要清淡些 桂林辣椒酱:辣味浓,强调的是咸辣带鲜,整体口味重些
蒜蓉辣酱
• 蒜香足,微辣,蒜甜适口。 • 用于桌上点蘸佐料,或拌粉捞面,亦可烹 制辣味菜肴。
海天风味酱
蒜蓉豆酱
• 由大豆精制而成,富 含多种氨基酸、蒜香 十足,酱香浓郁,可 用于烹制各类菜肴, 佐餐,拌捞粉面。
豆豉香辣酱
• 鲜中带辣,辣中显香, 精选饱满的豆豉、舒 适的麻辣感可开胃醒 神。 • 适于烹制各类菜式, 也可直接捞面适用。
酵黄豆的风味
• 锦上鲜豆瓣酱:辣味突出,辣椒香气好,具浓厚的四川
豆瓣酱的风味。 鲜甜可口
• 黄豆酱:不加辣椒,呈浓郁的黄豆发酵香味,黄豆粒饱满,
• 辣味黄豆酱、特辣黄豆酱:是黄豆酱产品的衍生,以
黄豆酱为主体,加入适量的辣椒,调入不同程度的辣味,使 黄豆酱更多元化,更适合不同消费者口味。
排骨酱与锦上鲜排骨酱的区别
蒜蓉辣椒酱
• 可制作各类菜肴,也可 作佐餐、凉拌粉面之用, 倍添风味、增进食欲。
桂林辣椒酱
• 精选指天椒按传统配方制 成,椒香、酱香诱人,辣 味十足且味鲜美突出,适 于佐餐、烹调和蘸点。

中式料理酱汁配料大全

中式料理酱汁配料大全

中式料理酱汁配料大全中式料理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酱汁而闻名于世。

酱汁是中餐的一大特色,它能为菜肴增添丰富的风味和层次感。

在中式料理中,各种不同的酱汁都有其独特的配料组合,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式料理酱汁配料。

1. 酱油酱油是中式料理中最常用的酱汁之一。

它的基本原料是大豆、小麦等,经过发酵制成。

酱油可以分为生抽和老抽两种。

生抽色泽红亮,味道鲜美,常用于炒菜和腌制肉类;老抽颜色较深,味道较重,常用于调色和调味。

2. 豆瓣酱豆瓣酱是一种由豆豉、辣椒等原料制成的辣酱,以其浓郁的豆香和辛辣的口感而受到喜爱。

它是川菜、湖南菜等地方菜肴中常用的调料之一,常用于炒菜、红烧肉等菜肴的调味。

3. 蚝油蚝油是一种以蚝精、鸡精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酱汁。

它呈棕红色,具有独特的蚝香味和鲜美的口感。

蚝油常用于炒菜和拌菜中,能够增加菜肴的风味和口感。

4. 甜面酱甜面酱是一种由面粉、酱油、糖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浓郁酱汁。

它呈红褐色,口感浓郁甜美,常用于北京烤鸭等菜肴中,能够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5. 辣椒酱辣椒酱是以辣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酱汁,味道辣而鲜美。

它可以是红油辣椒酱、豆瓣辣椒酱等不同种类。

辣椒酱在川菜、湘菜等菜系中常用于调味,能够为菜肴增添香辣的口感和味道。

6. 葱姜蒜葱、姜、蒜是中式料理中不可或缺的调味料。

它们可以提升菜肴的鲜美度和香气,常用于炒菜和红烧等菜肴中。

7. 黄酒黄酒是一种以黍、米、麦等为主要原料酿制的传统中国酒。

它呈黄色,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黄酒常用于烹饪中,能够提升菜肴的风味和口感。

8. 醋醋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它具有酸甜的味道和独特的香气。

醋在中式料理中多用于凉菜和拌菜中,能够增加菜肴的口感和风味。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式料理酱汁配料,它们在中式料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为菜肴增添丰富的风味和层次感。

在烹饪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菜肴口味和个人喜好,可以根据需要适量调配这些酱汁配料,以达到最佳的风味效果。

希望这些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中式料理酱汁。

酱汁配料大全辣椒酱豆酱等辣味调味品介绍

酱汁配料大全辣椒酱豆酱等辣味调味品介绍

酱汁配料大全辣椒酱豆酱等辣味调味品介绍酱汁配料大全——辣椒酱、豆酱等辣味调味品介绍酱汁是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之一,它能为菜品增添丰富的口味和香气。

其中,辣味调味品在中国菜中占有重要地位,像辣椒酱、豆酱等常见的调味品,能为菜肴带来浓烈的香辣味道。

本文将为您介绍酱汁配料中与辣椒酱、豆酱相关的品种及其特点,帮助您在烹饪中更好地运用它们。

一、辣椒酱辣椒酱是一种以辣椒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调味品。

它的制作工艺多种多样,所用的辣椒种类也有很多。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辣椒酱品种:1.郫县豆瓣酱郫县豆瓣酱是四川郫县特产,它以辣椒豆鼓为主要原料制成。

辣椒豆鼓是采用老抽豆豉干酱的方式制成,具有浓郁的豆香和辣椒的辛辣味道,可用于炒菜、烧烤等多种烹饪方式。

2.广东辣椒酱广东辣椒酱选用了辣椒和多种香辛料为原料,制作出来的辣椒酱颜色鲜艳,味道鲜辣。

它可用于拌凉菜、蘸火锅料等,让菜品更加美味可口。

3.郑州辣椒酱郑州辣椒酱是中国豆瓣酱的著名品牌之一,它选用优质辣椒和辅料,经过特殊工艺发酵而成。

郑州辣椒酱味道独特,辣而不燥,深受人们的喜爱。

它在炒菜时能起到调和其他味道、增加菜品鲜香口感的作用。

二、豆酱豆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调味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具有独特的风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豆酱品种:1.黄豆酱黄豆酱是以黄豆为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调味品,有着独特的豆香和丰富的味道。

它可以用于烹制肉类、蔬菜类以及各种豆腐料理,在菜品上能增添丰富的层次感和口感。

2.红糟豆酱红糟豆酱是将红糟和豆酱混合制成的一种特色调味品。

红糟是用优质大米酿制的,它不仅赋予了豆酱独特的香气,还增添了豆酱的鲜美口感。

该种豆酱常用于红烧肉、卤味等传统烹饪中。

3.蚝油豆酱蚝油豆酱是蚝油和豆酱混合制成的一种调味品,它既保留了蚝油的鲜香味道,又增加了豆酱的风味。

蚝油豆酱适用于炖煮、焖煮等烹饪方式,能为菜品增添独特的香味。

总结:酱汁配料中的辣椒酱和豆酱是中国菜肴中常见的调味品。

生产酱类的执行标准及配料

生产酱类的执行标准及配料

生产的食品品种说明1、大豆酱说明:配料:黄豆、面、盐。

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符合GB2760标准标准GB 271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酿造酱》;2、佐餐酱说明:配料:大豆酱、麦芽糖、植物油、谷氨酸钠、葱、姜、大料、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肉味香精。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10612---2011《黄豆复合调味酱》3、香菇拌面酱说明:配料:大豆酱、香菇、植物油、谷氨酸钠、葱、姜、大料、花椒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肉味香精,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10612---2011《黄豆复合调味酱》4、豆瓣辣酱说明:配料:大豆酱、干辣椒、大蒜、谷氨酸钠、柠檬酸、姜、大料、花椒、白砂糖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10612---2011《黄豆复合调味酱》5、火锅蘸酱料说明:配料:大豆酱、大蒜、谷氨酸钠、、姜、大料、花椒、麦芽糖、干辣椒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柠檬酸1.0g/kg、黄原胶5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10612---2011《黄豆复合调味酱》6、花生酱说明:配料:花生、盐、麦芽糖、单甘脂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单甘脂0.6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QB/T1733.4-2015《花生酱》;7、糖醋蒜说明:配料:蒜瓣、醋、酱油、水、姜、糖;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 10439-2007《酱腌菜》8、腊八蒜说明:配料:蒜瓣、醋、酱油、水、姜、糖;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符合GB2760标准标准:SB/T 10439-2007《酱腌菜》9、醋泡黄豆说明:配料:黄豆、醋、水、蒜、姜、香辛料、糖、味精;食品添加剂:苯甲酸钠0.5g/kg、山梨酸钾0.5g/kg。

中国酱的分类

中国酱的分类

中国酱的分类中国酱是中国独有的调味品,是中华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中国酱可以分为豆瓣酱、甜面酱、花生酱、辣椒酱和腐乳等多个分类。

一、豆瓣酱豆瓣酱是以豆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味道浓郁的调味品。

豆瓣酱有两种主要类型,分别是红油豆瓣酱和干豆瓣酱。

红油豆瓣酱是将豆瓣酱与辣椒油混合制成,呈红色,辣味浓郁,适合用来炒菜和作为蘸料。

干豆瓣酱则是将豆豉晾干后制成,呈黑色,口感较硬,适合用来烧肉和腌制食材。

二、甜面酱甜面酱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甜味调味品。

甜面酱色泽红褐,质地浓稠,口感甜而醇厚。

它是中国北方菜肴中常用的调料之一,尤其是在烤鸭和炸酱面中使用较多。

甜面酱可以增添菜肴的口感和风味,使菜肴更加美味。

三、花生酱花生酱是以花生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加工而成的一种坚果酱料。

花生酱呈乳白色,质地细腻,口感丰富。

它既可以作为面包、饼干的涂抹酱料,也可以作为烹饪中的调味品使用。

花生酱富含蛋白质和脂肪,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常被用于制作各种甜品和糕点。

四、辣椒酱辣椒酱是以辣椒为主要原料,经过研磨加工而成的一种辣味调味品。

辣椒酱有多种不同的口味和风格,如川椒酱、韩式辣椒酱等。

辣椒酱可以调节菜肴的辣度和口感,使菜肴更加鲜香辣味。

在中国菜肴中,辣椒酱通常用于烹制辣味菜肴,如麻婆豆腐、辣子鸡等。

五、腐乳腐乳是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制作而成的一种特色调味品。

腐乳有两种主要类型,分别是豆腐乳和臭豆腐乳。

豆腐乳是将豆腐浸泡在盐水中发酵制成,呈白色,口感柔软,香味浓郁。

臭豆腐乳则是将豆腐乳再次发酵制成,呈黄色,具有独特的臭味。

腐乳可以用来蘸食、炖煮或拌凉菜,为菜肴增添风味和口感。

中国酱是中国独有的调味品,根据制作工艺和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豆瓣酱、甜面酱、花生酱、辣椒酱和腐乳等多个分类。

这些中国酱在中华美食中起到了重要的调味作用,使菜肴更加丰富多样,口感更加鲜美。

无论是辣椒酱的辣味,还是豆瓣酱的咸香,都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值得品尝和传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味酱类工厂良好作业规范专则1 目的本规范为调味酱类工厂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生、制程及品质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专业指引,并藉适当运用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原则,以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品质劣化之环境下作业,并减少作业错误发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以确保调味酱类之安全卫生及稳定产品品质。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从事产制供人类消费,并经适当包装之调味酱类制造工厂。

3 专门用词定义3.1食品:指供人饮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

3.1.1调味酱类:指以农﹑畜﹑水产或其加工品等为主原料,依其功能或性状添加适当之配料,采用发酵法、混合法制成供调味佐料用之酱类。

依性状或食用方式分为下列数类:3.1.1.1稀薄酱类:外观稀薄,黏度低,流动性大之液体。

3.1.1.2浓稠酱类:外观浓稠,黏度高,流动性小之半液体或半凝固体。

3.1.1.3含颗粒酱类:含有固形物颗粒之调味酱类。

3.1.1.4沾食酱类:将酱类放在小皿中,食用时将主菜沾此酱类后食用。

3.1.1.5浇淋酱类:将酱类直接倒在主菜上,拌合均匀后直接或蒸煮后食用。

3.2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

3.2.1原料:指成品可食部分之构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

3.2.1.1主原料:指构成调味酱类成品之主要材料。

3.2.1.2配料:指成品中主原料和食品添加物以外之构成成品的次要材料。

3.2.1.3食品添加物:指食品在制造、加工、调配、包装、运送、贮存等过程中,用以着色、调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质、促进发酵、增加稠度(甚至凝固)、增加营养、防止氧化或其它用途而添加或接触于食品之物质。

3.2.2包装材料:包括内包装及外包装材料。

3.2.2.1内包装材料:指与食品直接接触之食品容器如罐、瓶、盒、袋等,及直接包裹或覆盖食品之包装材料,如箔、膜、纸、蜡纸等,其材质应符合卫生法令规定。

3.2.2.2外包装材料:指未与食品直接接触之包装材料,包括卷标、纸盒、纸箱、捆包材料等。

3.3产品:包括半成品、最终半成品及成品。

3.3.1半成品:指任何成品制造过程中所得之产品,此产品经随后之制造过程,可制成成品者。

3.3.2最终半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但未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3.3.3成品:指经过完整的制造过程并包装标示完成之产品。

3.3.4易腐败即食性成品:指以常温或冷藏流通、保存期间短,且不须再经任何方式之处理或仅经简单加热,即可直接供人食用之成品,如即食餐食、液态乳品、高水活性豆类加工食品、高水活性烘焙食品、高水活性面条粉条类等。

3.4厂房:指用于食品之制造、包装、贮存等或与其有关作业之全部或部分建筑或设施。

3.4.1制造作业场所:包括原料处理、加工调理及包装等场所。

3.4.1.1原料处理场:指从事原料之整理、准备、解冻、选别、清洗、修整、分切、剥皮、去壳、去内脏、杀菁或撒盐等处理作业之场所。

3.4.1.2加工调理场:指从事切割、磨碎、混合、调配、整形、成型、烹调、成分萃取、改进食品特性或保存性(如提油、淀粉糊化、乳化、发酵、杀菌)等处理作业之场所。

3.4.1.3包装室:指从事成品包装之场所,包括内包装室及外包装室。

3.4.1.3.1内包装室:指从事与产品内容物直接接触之内包装作业场所。

3.4.1.3.2外包装室:指从事未与产品内容物直接接触之外包装作业场所。

3.4.1.4内包装材料之准备室:指不必经任何清洗消毒程序即可直接使用之内包装材料,进行拆除外包装或成型等之作业场所。

3.4.1.5缓冲室:指原材料或半成品未经过正常制造流程而直接进入管制作业区时,为避免管制作业区直接与外界相通,于入口处所设置之缓冲场所。

3.4.2管制作业区:指清洁度要求较高,对人员与原材料之进出及防止有害动物侵入等,须有严密管制之作业区域,包括清洁作业区及准清洁作业区。

3.4.2.1清洁作业区:指内包装室等清洁度要求最高之作业区域。

3.4.2.2准清洁作业区:指加工调理场等清洁度要求次于清洁作业区之作业区域。

3.4.3一般作业区:指原料仓库、材料仓库、外包装室及成品仓库等清洁度要求次于管制作业区之作业区域。

3.4.4非食品处理区:指品管(检验)室、办公室、更衣及洗手消毒室、厕所等,非直接处理食品之区域。

3.5清洗:指去除尘土、残屑、污物或其它可能污染食品之不良物质之处理作业。

3.6消毒:指以符合食品卫生之化学药剂及(或)物理方法,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但不影响食品品质或其安全之适当处理作业。

3.7食品级清洁剂:指直接使用于清洁食品设备、器具、容器及包装材料,且不得危害食品之安全及卫生之物质。

3.8外来杂物:指在制程中除原料之外,混入或附着于原料、半成品、成品或内包装材料之污物或令人厌恶,甚至致使食品失去其卫生及安全性之物质。

3.9有害动物:指会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或传染疾病之小动物或昆虫,如老鼠、蟑螂、蚊、蝇、臭虫、蚤、虱等。

3.10有害微生物:指造成食品腐败、品质劣化或危害公共卫生之微生物。

3.11食品器具:指直接接触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器械、工具或器皿。

3.12食品接触面:指直接或间接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器具及与食品接触之设备表面。

间接的食品接触面,系指在正常作业情形下,由其流出之液体会与食品或食品直接接触面接触之表面。

3.13适当的:指在符合良好卫生作业下,为完成预定目的或效果所必须的(措施等)。

3.14安全水分基准:指在预定之制造、贮存及运销条件下,足以防止有害微生物生存之水分基准。

一种食品之最高安全水分基准系以水活性(a w)为依据。

若有足够数据证明在某一水活性下,不会助长有害微生物之生长,则此水活性可认为对该食品是安全的。

3.15水活性:系食品中自由水之表示法,为该食品之水蒸汽压除以在同温度下纯水饱和水蒸汽压所得之商。

3.16高水活性成品:指成品水活性在0.85以上者。

3.17低水活性成品:指成品水活性低于0.85者。

3.18批号:指表示「批」之特定文字、数字或符号等,可据以追溯每批之经历资料者,而「批」则以批号所表示在某一特定时段或某一特定场所,所生产之特定数量之产品。

3.19标示:指标示于食品、食品添加物或食品级清洁剂之容器、包装或说明书上用以记载品名或说明之文字、图画或记号。

3.20隔离:场所与场所之间以有形之手段予以隔开者。

3.21区隔:较隔离广义,包括有形及无形之区隔手段。

作业场所之区隔可以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之方式予以达成者,如场所区隔、时间区隔、控制空气流向、采用密闭系统或其它有效方法。

4 厂区环境4.1工厂不得设置于易遭受污染之区域,否则应有严格之食品污染防治措施。

4.2厂区四周环境应容易随时保持清洁,地面不得有严重积水、泥泞、污秽等有造成食品污染之虞者﹐以避免成为污染源。

厂区之空地应铺设混凝土、柏油或绿化等,以防尘土飞扬并美化环境。

4.3邻近及厂内道路,应铺设柏油等,以防灰尘造成污染。

4.4厂区内不得有足以发生不良气味、有害(毒)气体、煤烟或其它有碍卫生之设施。

4.5厂区内禁止饲养禽、畜及其它宠物,惟警戒用犬除外,但应适当管理以避免污染食品。

4.6厂区应有适当的排水系统,排水道应有适当斜度,且不得有严重积水、渗漏、淤泥、污秽、破损或孳长有害动物而造成食品污染之虞者。

4.7厂区周界应有适当防范外来污染源侵入之设计与构筑。

若有设置围墙,其距离地面至少30公分以下部分应采用密闭性材料构筑。

4.8厂区如有员工宿舍及附设之餐厅,应与制造、调配、加工、贮存食品或食品添加物之场所完全隔离。

5 厂房及设施5.1厂房配置与空间5.1.1厂房应依作业流程需要及卫生要求,有序而整齐的配置,以避免交叉污染。

5.1.2厂房应具有足够空间,以利设备安置、卫生设施、物料贮存及人员作息等,以确保食品之安全与卫生。

食品器具等应有清洁卫生之贮放场所。

5.1.3制造作业场所内设备与设备间或设备与墙壁之间,应有适当之信道或工作空间,其宽度应足以容许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包括清洗和消毒),且不致因衣服或身体之接触而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或内包装材料。

5.1.4检验室应有足够空间,以安置试验台、仪器设备等,并进行物理、化学、官能及(或)微生物等试验工作。

微生物检验场所应与其它场所有效隔离,如有设置病原菌操作场所亦应严格有效隔离。

5.2厂房区隔5.2.1凡使用性质不同之场所(如原料仓库、材料仓库、原料处理场等)应个别设置或加以有效区隔。

5.2.2凡清洁度区分不同(如清洁、准清洁及一般作业区)之场所,应加以有效隔离(如表1)。

表1 调味酱类工厂各作业场所之清洁度区分5.3厂房结构5.3.1厂房之各项建筑物应坚固耐用、易于维修、维持干净,并应为能防止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内包装材料遭受污染(如有害动物之侵入、栖息、繁殖等)之结构。

5.3.2腌渍池:生鲜原料需腌渍处理或贮存时,腌渍池之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5.3.2.1腌渍池设置地点应适当,四周无污染源,并应设于有遮盖之建筑物内,若于室外,应有坚固之保护措施,以防止风雨之侵入。

腌渍槽、缸、桶等非固定式之容器除非密封应设于室内。

5.3.2.2腌渍池容量大小,应依制造能力构筑,场内地面、池壁和覆压石块,应以耐水性、耐蚀性、易清洗之材料构筑或涂布。

5.3.2.3腌渍池上方之池面应构筑高于地面30公分以上,以防止清洗时污水及异物侵入,池与池之间隔连接壁厚度宜在20公分以上为原则。

5.3.2.4腌渍池之池面,应有覆盖物或其它有效防止动物、有害动物侵入之防护措施。

5.3.3日晒场5.3.3.1日晒场设置地点应适当,四周无尘土飞扬及污染源,如化学厂、农药厂、垃圾处理场等。

5.3.3.2日晒场地面应以水泥铺设,以避免尘土飞扬、杂草丛生。

5.3.3.3日晒场地面应具有斜度,且排水良好,以防止积水、孳生有害动物。

5.3.3.4日晒物若为去核、切割或供人直接食用者,日晒场四周及上方应围绕纱网,防止有害动物之侵入,最好构筑透光性及防护良好之日晒屋,以确保安全卫生。

5.3.3.5日晒时日晒物应置于与地面相隔之晒架或晒盘,避免日晒物直接接触地面。

5.4安全设施5.4.1厂房内配电必须能防水。

5.4.2电源必须有接地线与漏电断电系统。

5.4.3高湿度作业场所之插座及电源开关宜采用具防水功能者。

5.4.4不同电压之插座必须明显标示。

5.4.5厂房应依消防法令规定安装火警警报系统。

5.4.6在适当且明显之地点应设有急救器材和设备,惟必须加以严格管制,以防污染食品。

5.5地面与排水5.5.1地面应使用非吸收性、不透水、易清洗消毒、不藏污纳垢之材料铺设,且须平坦不滑、不得有侵蚀、裂缝及积水。

5.5.2制造作业场所于作业中有液体流至地面、作业环境经常潮湿或以水洗方式清洗作业之区域,其地面应有适当之排水斜度(应在1/100以上)及排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