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比喻句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赵县沙河店镇中心小学张立哲
设计意图:1、使学生了解比喻句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比喻句
2、会判断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微课的题目是----认识比喻句。
二、新授
(一)我们先来看两组句子
1、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2、蒲公英的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1、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2、一棵高大的橡树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我们发现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更形象更生动更能感染人,我们把这样的句子成为比喻句。
(二)出示比喻句的定义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两种不同类的事物有相似点,便用甲事物比方乙事物。
例如: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月亮和小船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点。
前面的两组句子中“蒲公英的花”和“我们的手掌”,“橡树”和“哨兵”都是此种情况。
(三)了解比喻词
常用的比喻词好像、如、犹如、似乎、仿佛 ......它们都是像字的好朋友,都是常用的比喻词。
(四)判断比喻句
1、树上的苹果仿佛一个个的红灯笼。
2、树叶上的露珠仿佛一颗颗宝石。
3、小明长得像他爸爸。
4、妹妹急得像要哭了。
第一句和第二句苹果和红灯笼,露珠和宝石都是不同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是比喻句。
第三句小明和爸爸是同类,虽然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
第四句虽然有像,但是没有相似的事物,所以也不是比喻句。
(五)判断比喻句的方法
为了便于大家判断比喻句,老师编了一个顺口溜
判断比喻看仔细
别被像字所蒙蔽
定要甲物比乙物
同类事物不可比。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教案)

《认识比喻句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比喻句的特点;初步判断一句话是不是比喻句;学写比喻句。
2、培养学生写比喻句的兴趣,从而乐于表达,乐于写话。
【教学重点】了解比喻句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比喻句的基本知识,学写比喻句。
【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
出示两个句子,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写得美呢?为什么呢?二、深入探究(一)什么是比喻句?是的,像第二句这样的句子可以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使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具有更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我们将这样的句子称为比喻句。
比喻句俗称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简单点说,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
它是利用两种不同种类的食物之间的某种相似点来进行说明或描写。
出示图片:弯弯的月亮像什么?请同学们想想弯弯的月亮像平时我们见到的什么事物?让学生用弯弯的月亮像()来说话。
(三)判断比喻句出示句子:他长得很像他妈妈。
这个人很熟,好你在哪里见过。
想想这两个句子是比喻句吗?1、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我们通过“三看一比”的方法。
一看“本体”;二看“比喻词”;三看“喻体”;“一比”种类不同,只是相似。
2、巧用“三看一比”判断比喻句同学们判断一下,这几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说说理由吧!小弟弟的脸像一个大苹果。
火红的枫叶像雪花一样飘落。
奶奶从来没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他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
树叶上的露珠像一滴滴晶莹的眼泪。
(四)比喻句有什么作用?(1)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清楚明白。
(3)使概括的东西形象,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三、学写比喻句。
(一)读短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看谁找得又快又多。
(二)找出相似点的事物,试一试造句,如:红红的太阳像一个燃烧的火球。
四、练习1.把下面的句子变成完整的比喻句。
2.把方框内作比喻的事物按不同的比喻对象分为10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比喻句》优秀教学课件

课后研讨
感谢各位同仁的积极参与,望批 评指正,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04.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 部分:本体、比喻词和喻体。
例如:女同学像鲜花一样美丽。
本体:女同学 把女同学比作成鲜花 喻体:鲜花 比喻词:像.......一样
看,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本体:田野 喻体:海洋
把田野比作海洋
比喻词:像......一片
比喻句中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像......一样、 好像、好似
判断 1.像花一样美丽。 2.他走路的样子像爸爸。
3.一阵风吹来,树上的梨儿在对我 们点头微笑。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 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系列微课
比喻句
教学目标:
1.认识比喻句 2.掌握比喻句基本结构 3.学会运用比喻句
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有时候像 棉花,有时像鱼鳞。(猜一自然现象)
云
什么是比喻?
01. 比喻,就是打比方。
02.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 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03. 运用比喻方法写成的句子, 就是比喻句。
一比:比本质,喻体和本体相比, 看本质是否相同。本质不相同, 那就是比喻句。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要注意的问题:
1.感情要鲜明 2.本体和喻体不能为同类事物 如:小明长得很像爸爸。 3.本体和喻体要有相似之处 如“这堆草像石头一样挡住了我的去路。 4.比喻的事物要具体,要为人所知 如“他打破一块玻璃,像妖怪一样逃跑了。
如、有如、 如同、仿佛
三年级英语《比喻句》优质教案

三年级英语《比喻句》优质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比喻句的概念和特点。
- 研究一些常见的比喻句及其使用场景。
- 能够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和描述。
教学准备:- 板书:比喻句的定义和例子。
- PPT:展示比喻句的图片和相关例句。
- 课件:包含了辨认比喻句、填空、造句等练的活动。
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背后的比喻句。
例如,展示一张龙飞凤舞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可能的比喻句。
- 提问学生对比喻句的了解程度,了解他们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引入:- 板书比喻句的定义和例子,解释比喻句是一种运用隐喻来形容和比拟事物的修辞手法。
- 通过展示PPT上的图片和相关例句,让学生感受比喻句的魅力和表达力。
3. 研究:- 带领学生一起研究一些常见的比喻句,例如:"他是个书虫"、"她的微笑是太阳"等。
- 解释每个比喻句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背后的隐喻。
- 让学生举例或造句,运用这些比喻句进行表达和描述。
4. 练:- 分发课件,让学生完成辨认比喻句、填空、造句等练活动。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5. 总结:- 让学生回顾研究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进行简短的总结。
- 强调比喻句对于丰富语言表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比喻句。
教学延伸:- 提醒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或写作时注意比喻句的运用,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 鼓励学生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比喻句手册,收集和整理自己喜欢的比喻句,用于写作和表达时的参考。
参考资料:- 暂无。
三年级数学《比喻句》优质教案

三年级数学《比喻句》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比喻句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2. 能够创造简单的比喻句并理解其意义。
3. 运用比喻句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比喻句的定义和示例。
2. 白板、黑板、彩色粉笔。
3. 练册、铅笔、橡皮擦。
教学步骤1. 观察与思考(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品,并思考每个物品的特点和功能。
- 提问学生:你能用一个比喻句形容课桌吗?请举例。
2. 引入比喻句(10分钟)- 利用PPT呈现比喻句的定义和示例。
- 解释比喻句的基本结构:A像B一样/像B一样的A。
- 举例让学生理解比喻句的意义和作用。
3. 比喻句模仿(15分钟)- 教师提供几个简单的比喻句示例,让学生模仿并创造自己的比喻句。
- 学生可以选择教室中的其他物品,或使用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
4. 比喻句创作(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比喻句创作。
- 每个小组从教室中选取一个物品,思考并创作一个与该物品相关的比喻句。
- 小组成员共同讨论,选择最好的比喻句进行展示。
5. 比喻句展示与评价(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他们创作的比喻句。
- 全班同学进行评价,欣赏优秀的比喻句,并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比喻句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 学生们反思自己在创作比喻句时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带着比喻句回家,观察家庭中的物品并尝试创作比喻句。
2. 在日常交流中鼓励学生使用比喻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组织比喻句作文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理解了比喻句的概念和基本结构,并能够运用比喻句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
这将对他们的语文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年级语文《比喻句》优质教案

三年级语文《比喻句》优质教案三年级语文《比喻句》优质教案本微课名称:小学语文句子专项训练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式,在人教版三年级的教材中随处可见。
研究好比喻句更是为作打下基础。
构成比喻的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即共同处和相似处。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能说完整的一句话,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比喻句积累量,对比喻句有感性认识。
通过课件演示、启发,让三年级的学生明白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设计思路进行描绘和渲染。
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一节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
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猜一自然现象)——是云。
句中用像棉花,像鱼鳞,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表述抽象的自然现象——云。
这种比喻叙事很重要,能体现一个人的文采,我们可得好好学一学“比喻句”。
第二节内容:比喻句在一年级儿歌《小小的船》、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十一课和下册园地二“我的发现”中特别提出了。
那到底什么是比喻句?原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它一般由本体、比喻词和喻体组成。
请看我们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本体:荷叶,比喻词:像,喻体:大圆盘。
将所看到的景物进行比喻描述。
例如,看到一朵花,可以写成“花瓣像彩色的蝴蝶在飞舞”。
或者看到一片树叶,可以写成“树叶上的水珠像一颗颗晶莹的钻石”。
在巩固练中,我们可以用比喻的方式来描述所看到的景物。
比如,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上去像一个个红灯笼;树叶上的露珠像一颗颗宝石。
这些比喻不仅让我们更生动地感受到景物的美,也锻炼了我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比喻句的特点包括有本体、喻体、比喻三个部分,并且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存在相似之处。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人教(部编版)第四讲认识修辞——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学目标】1.了解修辞手法之比喻和拟人。
2.通过赏析及游戏让学生区分拟人句和比喻句,会造句。
复习巩固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而明白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辨析赏美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赏析及游戏让学生区分拟人句和比喻句,会造句。
复习巩固比喻和拟人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而明白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句子,进而明白比喻和拟人在短文中的作用。
【教学时数】三课时(2小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和练习文章。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40分钟)导入词: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同学们见面了,欢迎来到我们七彩快乐阅读的课堂!首先进入第一个环节——国学诵读——大展宏图师:读经典,学做人!翻开你们的书本第四课“经典诵读”栏目,听老师先读一遍。
师:接下来跟老师一起朗读,看看谁的声音大,谁读得准!学生齐朗读。
师:读音准确!声音嘹亮!现在请同学们大声读一遍,并思考这段《弟子规》是什么意思?生自读诵读内容,思考。
师:同学们,读完这段《弟子规》,你知道了什么?生:对父母要孝顺。
比如他们喜欢什么,你要知道。
他们不喜欢什么,你也要知道。
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等等。
师:是啊,这位同学明白了对父母要孝顺。
那其他同学们呢,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举举例说说。
生:我昨天还让妈妈生气了呢。
师:为什么让妈妈生气了呀?生:因为妈妈让我吃点肉,她说我只吃素菜,一点肉都不吃,营养是不均衡的。
我后来就夹了一些我喜欢吃的菜到旁边去了,不想听她催我吃肉。
然后,妈妈就不高兴了。
师:虽然不喜欢吃肉,但确实营养应该要全面,即使吃一点点肉,也不会怎样,为什么不让妈妈高兴高兴呢?毕竟,她辛辛苦苦地烧菜,就是想让你每样都吃些。
生:我知道了,老师。
师:孩子们,其实说到这,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话“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可能你们不知其义,没关系,这个就留作家庭小作业,请你们回去后去查阅资料,下周来说说你的认知。
语文人教三年级下册《比喻句》教案

内容
画面
时间
片头(6秒以内)
您好,我这个微课重点讲解句子专项训练——认识“比喻句”。
第1至1张PPT
正文讲解(4分40秒左右)
第一节内容:上课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猜一自然现象)——是云,你猜到了吗?
第2至2张PPT
30秒
第二节内容:比喻句在一年级儿歌《小小的船》出现过,在我们三年级上册三单元第十一课《秋天的雨》,在三年级下册园地二“我的发现”中特别提出了。
页码:31
基础知识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能说完整的一句话,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比喻句积累量,对比喻句有感性认识。
设计思路
通过课件演示、启发,让三年级的学生明白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4至4张PPT
40秒
第四节内容:总结比喻句的特点
这里我们总结出比喻句的二个特点:(1) 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第5至5张PPT
40
了解了比喻句的特点,我们就掌握了比喻句了。你掌握了吗?请让我们分两步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一、让我们来看图找找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列出比喻关系,先从颜色入手找:白如雪,绿如玉,粉似霞;再来从形状入手找:像绣球,像玉珠,像龙爪。
那到底什么是比喻句?原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它一般由本体,比喻词和喻体组成. 请看我们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中的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本体:荷叶,比喻词:像,喻体:大圆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比喻句教案
【篇一:《认识比喻句》教学设计】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
一、谜语导入
让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吧。
身体轻又轻,空中来飞行,有时像棉花,有时像鱼鳞(猜一自然现象)——是云,你猜到了吗?
句中用像棉花,像鱼鳞,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表述抽象的自然现象——云。
这种比喻叙事很重要,能体现一个人的文采,我们可得好好
学一学“比喻句”。
二、认识比喻句
那到底什么是比喻句?原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
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它一般由本体,比喻词和喻体组成.
请看我们三年级上册第六课《西湖》中的句子:平静的湖面,犹如
一面硕大的银镜。
本体:湖面,比喻词:犹如,喻体:银镜。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练兵活动。
请用比喻的方法描述自己看到的景物。
我们班有同学这样写道:
1、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远远看上去像一个个红灯笼。
√
2、树叶上的露珠,像一颗颗宝石。
√
嘿,为什么?我们来看看,通过看图就知道了:苹果与红灯笼,露
珠与宝石不仅有相似之处,且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
但老师和妈
妈却都是人,所以不存在比喻关系。
三、总结比喻句的特点
这里我们总结出比喻句的二个特点:(1) 一般有本体、喻体、比喻词三个部分。
(2)句中本体、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种类的事物,而且有相似之处,存在着比喻关系。
四、比喻句大练兵
了解了比喻句的特点,我们就掌握了比喻句了。
你掌握了吗?请让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我们来看图找找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列出比喻关系,先从颜色入手找:白如雪,绿如玉,粉似霞;再来从形状入手找:像绣球,像玉珠,像龙爪。
最后一个温馨提示:让我们都来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观察,多练习,在平时说话、写作中多用比喻句,让言语更生动,让文章更出彩!
【篇二:比喻句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比喻句(复习课)
稻香村小学王梅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比喻句,知道比喻句的定义、作用、注意点和比喻词等。
2、能够区分比喻句与非比喻句(似比喻句)。
3、能进行比喻句的分析、仿写单个比喻句或多个比喻句。
教学过程:
一、了解、认识比喻句
1、师:同学们,期末考试就要到了,我们要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
上周我们复习了一部分字词,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比喻句的复习。
板书:比喻句(揭题)
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比喻句,请同学们拿出做好的手抄报,把找到的比喻句来读一读。
2、老师也找到一些,愿意和我一起朗读吗?(师生合作读)
出示4个比喻句: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西湖》
2)、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北大荒的秋天》
3)、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拉萨的天空》
4)、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东方之珠》
3、刚刚我们读了很多比喻句,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叫他们比喻句吗?
1)生:比喻词
师:到这些句子中来找一找,有哪些比喻词?除了这些比喻词,你
还知道哪些比喻词?
生说教师板书:、好象、仿佛、如同、成了、宛如、
师:哦!现在我知道了,原来有比喻词的就是比喻句,我这儿也有
一个句子,你听一听,它是不是比喻句?“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
生:不是比喻句。
师:可我有“好像”呀!
2)那么,要什么样的呢?(要把)板书
你能到句子当中具体的说一说吗?(生具体说,教师做记号)
3)师:那么,要怎么样的才能相比呢?我们一起到这四个句子中找一找。
第一句:湖面和银镜有什么关系?
师板书:相似才比
师:请大家再去看一看其他的三个句子,说一说他们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哦!现在我明白了,有比喻词的,把比作的,就是比喻句了。
师:我这儿也有穿着同样外衣的一个句子,你听听,它是不是这个家族的?
“小名家的狗就像我家的狗一样,浑身乌黑。
”
生:不是比喻句,因为它们都是狗,是同类,同类不能比。
师板书:同类不比
4、齐读四个比喻句。
说一说比喻句的定义。
(师生合作说)
三、摩尔庄园正在举行一个比喻句知识竞赛,我们一起去参加吧。
第一关:我有一对火眼金睛(找比喻句)
1、师:这些比喻句可淘气了,它们要跟我们捉迷藏,看看谁有一对火眼金睛,能够把
它们找出来,并且做上记号
2、拿出作业纸找
3、交流、汇报
4、用了这些比喻句,你感觉怎么样?
5、齐读
第二关:我是小小审判官(判断比喻句)
师:有几个句子都说自己是比喻句,吵得不可开交,你们来帮我当当审判官。
看看谁是谁不是。
1、王宁长得很像他的爸爸。
()
2、太阳像个忠实的向导,在空中给你指点方向。
()
3、小草在大雨中剧烈地摇晃着,好像要折断腰似的。
()
4、我订了一个旅游计划,像北京、西安、昆明、青岛……都在我的计划之内。
()
5、天暗了下来,像要下雨了。
()
像的意思:
表示举例;表示猜测;表示想象;表示比较
师:为了当好一个合格的审判官,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如果是比喻句,想想是把比作,如果不是比喻句,有什么理由呢?
那么,这里的“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请你们想一想选择一下。
第三关:我来帮你找朋友(连线、说话、赏析)
叶子孩子们妹妹的脸桃花星星
小马红苹果蝴蝶钻石晚霞
1、师:一群调皮的比喻句东跑跑,西窜窜,一不小心,把自己的好朋友给弄丢了,你们能来帮它们找一找吗?
2、交流汇报,
3、挑选一对好朋友说话。
4、班上的几位同学也用它们写了几句话,我们来看看写的好不好。
孩子们追逐打闹,仿佛一匹匹奔腾的小马飞跑在草坪上。
——顾天元
叶子被风吹起了,成了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张志可
夜晚,天上的每一颗星星,就像一颗闪亮的钻石。
——侯恩璇
啊!桃花真美丽,犹如一片灿烂的晚霞。
——孙周怿
妹妹的脸好像一个红苹果,谁见了都想亲一口。
——刘馨蕊
学生评价,教师引导怎么样才能把比喻句写得更好?(使用不同的比喻词,用上恰当的形容词,还要展开丰富的联想。
)
第四关:我要大显身手(小组合作写比喻句)
1、师:你们也能写出这样优美的比喻句吗?
2、小组里完成,互相提提意见,改改错别字。
3、汇报,小组间比赛,评价。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复习了比喻句,大家有什么收获?
(我们知道了有比喻词,把什么比作什么的叫做比喻句,,它的作用能够让句子变得更形象,生动,完整,美??而且还要注意同类不比,相似才比,有比
喻词的不一定是比喻句。
)
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说话、写文章时,也能够用上比喻句,这样的文章才会显得更生动,更美。
当然,使句子生动的方法不仅仅只有写成比喻句,还可以??,我们以后再接着复习。
板书:比喻句
相似才比同类不比有比喻词的不一定是比喻句
【篇三:《认识比喻句》微课设计(安远县天心镇深溪小
学陈瑞敏)】
《认识比喻句》微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