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试题库要点
TRIZ题库

TRIZ理论的解题步骤:通过对待解决的研发问题分析,得到TRIZ问题模型,然后利用TRIZ 工具找到解决方案模型,最后再利用类比评估的方法找到最终解决方案。
(以前找解决方案利用,多数是采用类比法)TRIZ四类问题模型:问题模型工具解决方案模型技术矛盾矛盾矩阵创新原理物理矛盾分离原理创新原理功能化模型科学效应知识库知识库中的方案物场模型标准解系统对应标准解系统功能分析是技术系统抽象的“功能”角度来分析系统,分析系统执行或完成其功能的状态。
功能分析图主要是将组件与其功能分离,分别进行考虑。
通过分析当前系统的组件(和功能)之间的作用关系和与超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确定技术上的矛盾和功能上的限制。
优化技术系统功能并减少实现功能的消耗,使技术系统以很小的代价获得更大的价值,进行系统裁减,从而提高系统的理想度。
超系统:为可影响整个分析系统的要素,但设计者不能针对该类要素进行改进。
裁减:当找到系统中价值最底的组件时,将该组件直接裁减掉,同时把它有用的功能提取出来,让系统中存在的其他部分去完成这个功能。
既消除了该部分产生的有害功能,有降低了成本,同时所执行的有用功能依旧存在。
1精减组件数量,降低系统的组件成本;2优化功能结构,合理布局系统架构;3体现功能价值,提高系统实现功能的效率;4消除过度、有害、重复功能,提高系统理想化程度。
进化曲线,又称S 曲线,指明了系统在生存期的变化规律。
包括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理想度的基本公式:F FU I H ∑=∑,其中I 为理想度;F U ∑为有用功能之和;F H ∑为有害功能之和。
理想解应该具有最大的有用功能和最小的有害功能,所以要增加系统的理想化程度,也就是要增加理想度的值。
由产品价值表达式v=F/C 可知,价值优化的途径有下面几种:1是增加功能F ,成本不变;2是功能不变,降低成本;3增加功能,同时降低成本;4成本稍有增加,同时功能大幅度提高;5功能稍有下降,同时成本大幅度降低。
技术创新理论(TRIZ)与应用试题完整

技术创新理论(TRIZ)与应用试题(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技术创新理论(TRIZ)与应用考试题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技术系统:由物质组件组成,为满足人们(社会)的需求而实现某种功能的系统,该系统必须有一个功能是其子系统共同完成的。
技术矛盾:改善系统某个参数时,引起另外一个参数恶化的情况。
物理矛盾:对系统的同一个参数有不同的要求。
理想度:理想度=有用功能之和/(成本之和+有害功能之和)矛盾矩阵:是由竖着一列(39个工程参数)、横着一行(39个工程参数)顺序罗列后,两两相交组成。
二、判读下列的叙述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20分,每题2分)1、发明就是创新,创新就是发明。
2、解决发明问题是有规律可循。
3、TRIZ是来源是科学知识。
4、TRIZ理论认为,产品创新的标志是解决或移走设计中的矛盾,而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解。
5、物-场模型中的完整系统能够实现设计者追求的效应。
6、技术进化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与模式,是可以预测的。
7、解决发明问题的程序是一种组织人们思维的有效程序。
8、TRIZ理论是针对技术系统的发明理论,完全不适用于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
9、S-曲线只定性描述技术系统的进化过程,不能定量描述。
10、TRIZ理论可以解决所有发明问题。
三、简答题(30分,每题6分)1、简述理想化的涵义及提高理想化程度的途径。
理想化含义:在解决问题之初,先抛开各种限制条件;针对问题情境,设立各种理想模型,即最优的模型结构来分析问题,并以取得最终理想解作为终极追求目标。
增加有用功能;降低成本;减少有害功能。
2、简述技术冲突的解决原理。
技术冲突的解决原理:3、简述物理冲突的解决原理。
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系统级别分离。
4、简述物-场模型分析方法的涵义及其物-场模型的分类。
有效的完整模型;不完整模型;效应不足的完整模型;有害效应的完整模型。
5、简述技术系统的具体进化模式。
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完备性;能量传递;增加理想度;子系统不均衡进化;动态性进化;向微观级进化;协调性法则;向超系统进化法则。
TRIZ试题及答案

1.(20分, 论述题)试述TRIZ理论体系的构成, 不少于600字。
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 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 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其次, 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
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 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 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 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 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 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
利用这些进化法则, 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 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技术矛盾解决原理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
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 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 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4.创新问题标准解法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 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 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 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 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 问题转化, 直至问题的解决。
6.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2.(共20分):举例说明下列发明原理(每条发明原理各举2例, 不少于600字)①分割原理②抽取原理③组合原理④变害为利原理⑤快速原理分割(segmentation)原理体现在3个方面比如: 用个人计算机代替大型计算机;用卡车加拖车的方式代替大卡车;用烽火传递信息(分割信息传递距离);在大项目中应用工作分解结构, 等等。
TRIZ培训考试题复习资料

TRIZ 培训考试题答案一、填空题(20 分,每题1 分)1、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指出系统必须具备动力装置、传输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装置四部份。
2、S 曲线指出,技术系统的进化需要经过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
3、物场分析的三个基本概念是物质、场、相互作用。
4、分离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实现矛盾双方的分离,其可分成四种基本类型: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整体与部份分离。
5、发明原理有40 个, 70 版矛盾矩阵通用工程参数有39 个。
6、功能分析图示法中,带箭头的实线表示充分的功能,带箭头的虚线表示不足的功能。
二、简答题(30 分,每题 5 分)1、物理矛盾的概念。
答:对系统的同一个参数有相互排斥(相反的或者不同的)要求,称为物理矛盾。
2、功能分析的步骤是什么?答: (1)确定技术系统;(2)确定技术系统的主要功能;(3)确定子系统、超系统、作用对象;(4)确定组件间的相互关系;(5)绘制功能模型。
3、解决技术矛盾的步骤是什么?答: (1)描述技术矛盾;(2)用通用工程参数表达技术矛盾;(3)查矛盾矩阵表得发明原理;(4)分析发明原理得出概念解。
4、TRIZ 的四大革命性成果是什么?答: (1)不同行业中的问题,采用了相同的解决办法;(2)发现了技术系统的进化趋势(进化法则);(3)提出了最终理想解的概念(资源利用思想);(4)创新有程序和步骤(解题流程)。
5、八大进化法则是什么?(10 个中答 8 个都可以) 答: (1) S 曲线进化法则;(2)完备性法则;(3)能量传递法则;(4)协调性法则;(5)提高理想度法则;(6)动态性进化法则;(7)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8)向微观级进化法则;(9)向超系统进化法则;(10)向自动化进化法则。
6、绘图简述 TRIZ 的解题模式。
三、分析题(50 分)1、近视眼镜出汗时易从鼻梁下滑,试绘制系统功能模型。
(8 分)镜片连接附着镜框连接连接镜腿连接耳朵折射支撑光线连接支撑鼻托支撑鼻子TRIZ 工具TRIZ 解决方案应用最终解决方案TRIZ 问题转化待解决的问题2、按解决技术矛盾的步骤解决以下问题:降低高炉粒煤喷吹系统管道磨损。
TRIZ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TRIZ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T R I Z试题及答案1、(20分,论述题)试述TRIZ理论体系的构成,不少于600字。
现代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
其次,各种技术难题、冲突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
再就是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尽量少的资源实现尽量多的功能。
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TRIZ理论中提供了如何系统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如多屏幕法等;而对于复杂问题的分析,则包含了科学的问题分析建模方法——物-场分析法,它可以帮助快速确认核心问题,发现根本矛盾所在。
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针对技术系统进化演变规律,在大量专利分析的基础上TRIZ理论总结提炼出八个基本进化法则。
利用这些进化法则,可以分析确认当前产品的技术状态,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开发富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3. 技术矛盾解决原理不同的发明创造往往遵循共同的规律。
TRIZ理论将这些共同的规律归纳成40个创新原理,针对具体的技术矛盾,可以基于这些创新原理、结合工程实际寻求具体的解决方案。
4. 创新问题标准解法针对具体问题的物-场模型的不同特征,分别对应有标准的模型处理方法,包括模型的修整、转换、物质与场的添加等等。
5. 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主要针对问题情境复杂,矛盾及其相关部件不明确的技术系统。
它是一个对初始问题进行一系列变形及再定义等非计算性的逻辑过程,实现对问题的逐步深入分析,问题转化,直至问题的解决。
6. 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领域的数百万项发明专利的分析结果而构建的知识库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丰富的方案来源。
2、(共20分):举例说明下列发明原理(每条发明原理各举2例,不少于600字)①分割原理②抽取原理③组合原理④变害为利原理⑤快速原理分割(segmentation)原理体现在3个方面比如:用个人计算机代替大型计算机;用卡车加拖车的方式代替大卡车;用烽火传递信息(分割信息传递距离);在大项目中应用工作分解结构,等等。
triz试题

triz试题TRIZ,即理论创新的问题求解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创新、设计和问题解决领域。
本文将针对TRIZ试题展开探讨,探索其解题思路和应用方法。
I. TRIZ简介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译为理论创新的问题求解方法)由苏联工程师阿尔图尔·盖内里奇·阿尔图罗维奇·阿尔图诺夫(Genrich Altshuller)于1946年提出,是一个系统性的创新方法论。
TRIZ通过总结和分析大量的创新案例,形成了一套解决问题和推动创新的思维模式和工具。
II. TRIZ试题解析TRIZ试题旨在考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通过解题过程,可以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创造力和系统性思考能力。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TRIZ试题,来了解其解题步骤和思路。
例题:如何解决长距离飞行中飞机无法实现连续巡航的问题?1. 定义问题为解决长距离飞行中飞机无法实现连续巡航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问题的本质和具体表现。
2. 确定矛盾在TRIZ中,问题往往与矛盾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长距离飞行的需求与飞机燃料消耗之间存在矛盾。
飞机需要携带更多燃料以满足长飞行的需求,但燃料的增加又会增加飞机的重量,从而导致燃料消耗更多,形成恶性循环。
3. 创新思考TRIZ鼓励我们从不同的维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思路:- 利用新技术:探索新的燃料效率提升技术,比如更高效的发动机或燃料利用方式。
- 利用逆向思维:考虑使用无需燃料的替代能源,如太阳能或电动机械。
- 利用资源的再利用:设计更加环保的飞机,将飞机部分构件设计成可再生材料,减少能源消耗。
4. 应用TRIZ原则TRIZ提供了一系列的创新原则,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本例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原则:- 矛盾解决:通过引入新技术来解决燃料消耗与需求的矛盾。
- 多功能:设计飞机可以同时利用多种能源,如太阳能、液态燃料等。
TRIZ试题库讲解

TRIZ试题库讲解TRIZ 试题库一?选择题1. 被誉为TRIZ 之父的G.S.Altshuler 是( A )科学家。
A. 俄国B.英国C.美国D.日本精品文档2. 以下哪项没有体现TRIZ 创新原理同以往创新方法的不同?(A.广泛的适用性B.打破思维定势C.通用?统一的求解参数D.规范?科学的创新步骤3. 以下哪项不属于创新问题解决思考过程中的主要障碍A.思维惯性B.有限的知识领域4. 创新作为一个概念,最初是以A. 制度创新B. 技术创新5. 按照TRIZ 理论对创新的分级,A.1 级:显然的解念?( DC.试错法D.无章可循B )的概念出现的。
C.营销创新D.管理创新使用隔热层减少热量损失"属于B.2 级:少量的改进(C.3 级:根本性的改进D.4 级:全新的概6.按照TRIZ理论对创新的分级,“鼠标”属于A.1 级:显然的解B.2 级:少量的改进念C )C.3 级:根本性的改进D.4 级:全新的概7.按照TRIZ 理论对创新的分级,“内燃机?集成电路"属于( B )A.1 级:显然的解B.4 级:全新的概念C.3 级:根本性的改进进D.2 级:少量的改8.按照TRIZ 理论对创新的分级,“ 737 发动机机罩的不对称设计"属于A.1级:显然的解B.4级:全新的概念C.3级:根本性的改进进D )D.2 级:少量的改9.按照TRIZ理论对创新的分级,“飞机?PC"属于(A )A.5 级:发明创造B.2 级:少量的改进C.3 级:根本性的改进念D.4 级:全新的概10.系统生命曲线婴儿期的特点是( B )A. 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B. 价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C. 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D. 技朮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朮系统所替代1 1 .系统生命曲线衰退期的特点是( D )A. 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B. 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弓I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C. 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D. 技朮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朮系统所替代。
最新triz试题库版

TRIZ 试题库一选择题1.被誉为TRIZ 之父的G.S.Altshuler 是( A )科学家。
A.俄国B.英国C.美国D.日本2.以下哪项没有体现TRIZ 创新原理同以往创新方法的不同?( B )A.广泛的适用性B.打破思维定势C.通用?统一的求解参数D.规范?科学的创新步骤3.以下哪项不属于创新问题解决思考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D )A.思维惯性B.有限的知识领域C.试错法D. 无章可循4.创新作为一个概念﹐最初是以( B )的概念出现的。
A.制度创新B.技术创新C.营销创新D.管理创新5.按照TRIZ 理论对创新的分级﹐“使用隔热层减少热量损失"属于( A )A.1 级﹕显然的解B.2 级﹕少量的改进C.3 级﹕根本性的改进D.4 级﹕全新的概念6.按照TRIZ 理论对创新的分级﹐“鼠标"属于( C )A.1 级﹕显然的解B.2 级﹕少量的改进C.3 级﹕根本性的改进D.4 级﹕全新的概念7.按照TRIZ 理论对创新的分级﹐“内燃机?集成电路"属于( B )A.1 级﹕显然的解B.4 级﹕全新的概念C.3 级﹕根本性的改进D.2 级﹕少量的改进8.按照TRIZ 理论对创新的分级﹐“737 发动机机罩的不对称设计"属于( D )A.1 级﹕显然的解B.4 级﹕全新的概念C.3 级﹕根本性的改进D.2 级﹕少量的改进9.按照TRIZ 理论对创新的分级﹐“飞机?PC"属于( A )A.5 级﹕发明创造B.2 级﹕少量的改进C.3 级﹕根本性的改进D.4 级﹕全新的概念10.系统生命曲线婴儿期的特点是( B ) A.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 B.价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 C.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D.技术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术系统所替代11.系统生命曲线衰退期的特点是( D ) A.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B.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C.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D.技术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术系统所替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IZ试题库一?选择题1.被誉为TRIZ之父的G.S.Altshuler是( A )科学家。
A.俄国B.英国C.美国D.日本2.以下哪项没有体现TRIZ创新原理同以往创新方法的不同?( B )A.广泛的适用性B.打破思维定势C.通用?统一的求解参数D.规范?科学的创新步骤3.以下哪项不属于创新问题解决思考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D )A.思维惯性B.有限的知识领域C.试错法D. 无章可循4.创新作为一个概念﹐最初是以( B )的概念出现的。
A.制度创新B.技术创新C.营销创新D.管理创新5.按照TRIZ理论对创新的分级﹐“使用隔热层减少热量损失"属于( A )A.1级﹕显然的解B.2级﹕少量的改进C.3级﹕根本性的改进D.4级﹕全新的概念6.按照TRIZ理论对创新的分级﹐“鼠标"属于( C )A.1级﹕显然的解B.2级﹕少量的改进C.3级﹕根本性的改进D.4级﹕全新的概念7.按照TRIZ理论对创新的分级﹐“内燃机?集成电路"属于( B )A.1级﹕显然的解B.4级﹕全新的概念C.3级﹕根本性的改进D.2级﹕少量的改进8.按照TRIZ理论对创新的分级﹐“737发动机机罩的不对称设计"属于( D )A.1级﹕显然的解B.4级﹕全新的概念C.3级﹕根本性的改进D.2级﹕少量的改进9.按照TRIZ理论对创新的分级﹐“飞机?PC"属于( A )A.5级﹕发明创造B.2级﹕少量的改进C.3级﹕根本性的改进D.4级﹕全新的概念10.系统生命曲线婴儿期的特点是( B )A.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B.价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C.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D.技朮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朮系统所替代11.系统生命曲线衰退期的特点是( D )A.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B.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C.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D.技朮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朮系统所替代。
新的曲线开始。
12.系统生命曲线成熟期的特点是( A )A.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B.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C.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D.技朮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朮系统所替代?新的曲线开始。
13.系统生命曲线成长期的特点是( C )A.效率低﹐可靠性差﹐缺乏人?物力的投入﹐系统发展缓慢B.系统日趋完善﹐性能水平达到最佳﹐利润最大并有下降趋势﹐研究成果水平较低C.价值和潜力显现﹐大量的人?物?财力的投入﹐效率和性能得到提高﹐吸引更多的投资﹐系统高速发展D.技朮达极限﹐很难有新突破﹐将被新的技朮系统所替代。
新的曲线开始。
14.给车加天线﹐使收音机?手机能够在车中接收信号﹐属于对( B )的应用。
A.完备性法则B.能量传递法则C.协调性法则D.提高理性度法则15.“椅子----转椅----滚轮椅"的发展路径属于( D )的应用。
A.提高柔性法则B.提高可控性法则C.提高理想度法则D.提高可移动性法则16.“照相机手动调焦----按钮调焦----感应光线调焦----自动调焦"的发展路径属于( C )的应用。
A.提高柔性法则B.完备性法则C.提高可控性法则D.提高可移动性法则17.“挂锁----链条锁----电子锁----指纹锁"的发展路径属于( B )的应用。
A.向超系统进化法则B.提高柔性法则C.提高可控性法则D.提高可移动性法则18.手机?计算器的进化运用了TRIZ理论中的( C )A.能量传递法则B.协调性法则C.提高理想度法则D.提高可移动性法则19.技朮系统的进化速度取决于系统中( A )子系统的进化速度。
1A.发展最慢的B.发展最快的C.平均速度D.不一定20.空中加油机是( B )的应用。
A.提高柔性法则B.向超系统进化法则C.协调性法则D.提高理性度法则21.“录音机----随身听----便携CD----耳环播放器"的发展路径属于( D )的应用。
A.提高柔性法则B.协调性法则C.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D.向微观级进化法则22.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朮系统中子系统间协调性的常见表现形式( D )A.结构上的协调B.各性能参数的协调C.工作节奏/频率上的协调D.外形上的协调23.“网球拍减轻总体重量﹐增加头部重量﹐以保持击球力量"体现了( C )A.提高柔性法则B.结构上的协调C.各性能参数的协调D.工作节奏/频率上的协调24.理想机器是指( A )A.没有质量?体积﹐但能完成所需要的工作B.只有过程的结果﹐而无过程本身﹐突然就获得了结果C.不消耗能量及时间﹐但通过自身调节﹐能够获得所需的效应D.没有物质﹐功能得以实现25.以下哪项不属于局部理想化的模式?( A )A.原理改变B.加强C.降低D.通用化26.以下哪项不属于全局理想化的模式?( C )A.功能禁止B.系统禁止C.加强D.原理改变27.通常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开始时﹐会优先选用( B )A.全局理想化B.局部理想化C.理想过程D.理想物质28.以下哪项不属于IFR的特性?( D )A.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之处B.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C.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D.引入了新的缺陷29.在39个通用工程参数中﹐结构的稳定性是指( B )A. 物体抵抗外力作用使之变化的能力B. 系统的完整性及系统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C. 系统在规定的方法及状态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D. 物体或系统响应外部变化的能力﹐或应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能力30.在大型项目中应用工作分解结构﹐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B )A.提取B.分割C.复制D.预防措施31.“用狗叫唤的声音﹐而不用真正的狗﹐来作为防夜贼的报警"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提取B.反馈C.有效作用的连续性D.预防措施32.以下哪项不属于局部质量的内容?( D )A.将对象或外部环境的同类结构转换成异类结构B.对象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C.对象的每一部分应被放在最有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D.用非对称形式代替对称形式。
33.“午餐饭盒中设置不同的间隔区来分别存放冷?热和液体食物"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C )A.提取B.状态变化C.局部质量D.预防措施34.“并行处理计算机中的上千个微处理器"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合并B.中介物C.自服务D.有效作用的连续性35.“俄罗斯套娃"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B )A.局部质量B.嵌套C.自服务D.有效作用的连续性36.“用氦气球悬挂起广告标志"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配重B.嵌套C.预处理D.局部质量37.“将对象暴露在有害物质之前进行遮盖"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D )A.反馈B.变有害为有益C.自服务D.预防措施38.“工厂里的柔性制造单元"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B )A.局部质量B.预处理C.配重D.有效作用的连续性39.“跑步机"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D )A.预处理B.曲面或曲线C.等势原则D.相反的方法40.“用脉冲式的声音代替连续警报声"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C )A.同质性B.变害为利C.周期性的行动D.紧急行动241.“用托架把热盘子端到餐桌上"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中间手段B.分割C.预防措施D.嵌套42.“用钻石制造钻石的切割工具"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B )A.中间手段B.同质性C.局部质量D.复制43.“用氩气来防止发热的金属灯丝退化"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D )A.中间手段B.分割C.嵌套D.惰性环境44.“折叠式自行车"是利用了分离原理的( B )A.空间分离B.时间分离C.基于条件的分离D.系统级的分离45.“降低医学标本的温度来保存它们﹐以利于今后的研究"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B )A.空间分离B.改变参数C.基于条件的分离D.系统级的分离46.“在天然气中加入气味难闻的混合物﹐警告用户发生了泄露﹐而不采用机械或电气类的传感器"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替代机械手段B.改变参数C.气体力学和水力学D.中间手段47.“通过计算机虚拟现实﹐而不去进行昂贵的度假"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D )A.自助服务B.普遍性C.同质性D.复制48.“在药品中使用消融性的胶囊"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丢弃和恢复B.改变参数C.多孔材料D.热膨胀49.以下哪项不是40个发明原理中“曲面或曲线"的应用方式?( C )A.采用曲线的?而不是直线的部件?表面和形状B.从立方体结构改成球体结构C.翻转对象D.从直线运动改成旋转运动﹐利用离心力50.“备用降落伞"是利用了40个发明原理中的( A )A.预先紧急措施B.一次性用品C.气体力学和水力学D.中间手段二?填空题1.TRIZ理论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2. TRIZ认为,一个创新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和问题的标准化程度。
3. TRIZ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最少的外部资源消除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矛盾而使系统向理想状态发展。
4.相对于传统的创新理论﹐TRIZ创新原理的独特优势是﹕广泛的适用性﹔通用、统一的求解参数﹔规范、科学的创新步骤。
5. TRIZ包含许多发明问题解决工具,包括矛盾矩阵﹐创新原理,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发明问题标准解法,以及发明问题解决标准算法ARIZ等。
6.创新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思维障碍:思维惯性(Psychological Inertia)、有限的知识领域、试错法(Trial and Error Method)。
7. 提高理想度法则代表着所有技朮系统进化法则的最终方向﹕物理实体---零和功能----无穷大。
8. 系统生命曲线的四个时期分别是﹕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9. TRIZ对创新分为5级﹐分别是﹕显然的解﹔少量的改进﹔根本性的改进﹔全新的概念﹔发明创造。
10.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并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实现一定的功能。
11.技朮系统进化就是对子系统或元件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提高整个系统性能的过程。
12.技朮系统的进化速度取决于系统中发展最慢的子系统的进化速度。
13.完整的技朮系统包含四个部件﹕动力?传输?执行?控制。
14.技朮系统的进化应沿着使能量流动路径缩短的方向发展﹐以减少能量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