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脸颊.(jiá)荒谬.(miào)溃.退 (kuì) 抑扬顿挫B.畸.形 (qí) 蒙昧.(mèi)窒.息(zhì)鹤唳鸡群C.炽.热(zhì)锃.亮(zèng)寒噤.(jìn) 和颜悦色D.瞥.见(piē)盎.然 (àng) 胆怯.(qiè)正襟危坐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B.如今,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C.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能沉着冷静,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下面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浅尝辄止不像是法布尔的做事风格。

6、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虽然他自己也了解,报导到底只是报导,不会成为文学的重镇,甚且有一天它会式微。

②而且他还会去角逐其他以篇对篇,或是一堆对一堆的奖目。

③这些年,林清玄写报导写得多,写散文反倒写得少了,不过,他并不觉得可惜。

④因为,他一直是永恒的新人,一个新人永远都需要去竞逐,永远都需要接受新的肯定。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真题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3单元。

5. 难度系数: 0.65。

6.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20分)1. 语言是交际工具,也彰显人的修养,请阅读下面材料并按照要求完成各题。

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

【甲】一个人的审美习惯、价值判断、知识构成,多来自于阅读。

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在zào ( )热的棚屋里,我们看到了居里夫妇的坚韧与淡泊;凝视着托尔斯泰的眼睛,看到了他犀( )利与卓越的精神世界;看着鲁迅的讲义,仿佛听到藤野先生抑扬dùn( )挫的声音;与现场观众一同bǐng( ) 息敛声,见证吕伟跳水瞬间……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纸质阅读尤其值得推崇。

①这是个仪式,就像品茗。

氤氲袅袅,灵魂游弋,②而浏览网页,不会有这种感觉,③书还未翻开,心早就静了,④你只想着快速地掠取信息,一切在急迫中进行,⑤抚摸一本好书,目光和手指从封面上滑过,这就不是饮茶了,是咕嘟嘟吞水。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zào 热犀利抑扬dùn 挫屏息敛声(2)写出【甲】句错误类型,并提出修改意见。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窘迫(jiǒng bò)恣意(zì yì)惊悚(jīng sǒng)B. 腼腆(miǎn tiǎn)憔悴(qiáo cuì)磨砺(mó lì)C. 沉湎(chén miǎn)悠然(yōu rán)混沌(hùn dùn)D. 踟蹰(chí chú)嬉戏(xī xì)憾事(hàn s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学校的环境越来越美,绿化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开展了“绿色校园,从我做起”的宣传活动。

C. 他的演讲生动、感人,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D. 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值得一看,你一定要去看看。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运动员的姿势非常优美,仿佛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

B. 这个小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C. 她的嗓音甜美,仿佛是一首动人的歌曲。

D.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每天晚上都在学习。

变换后:他每天晚上学习。

B. 原句:这个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变换后:这个花园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

C. 原句: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变换后: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 原句:他虽然身体不好,但是精神很好。

变换后:他身体不好,但是精神很好。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片湖水像一面镜子,映出了天空的美丽。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那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仿佛一只展翅的雄鹰。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指定位置。

一、文言文阅读(共24分)(一)默写与运用(12分)1.巴东三峡巫峡长,。

(郦道元《三峡》)2.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3.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4.冰霜正惨凄,。

(刘桢《赠从弟(其二)》)5.傍晚,小明漫步江边,感受春风拂面,于是心情大好,投放饵食与鱼儿逗乐,此番情景不由让他想起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中的两句话“,。

”(二)阅读下列选文,完成第6—10题(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记游松江①吾昔自杭移高密②,与杨元素同舟③,而陈令举、张子野皆从余过李公择于湖④,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⑤。

夜半月出,置酒垂虹亭上⑥。

子野年八十五,以歌词闻于天下,作《定风波》令,其略云:"见说贤人聚吴分,试问,也应傍有老人星。

"坐客欢甚,有醉倒者,此乐未尝忘也。

今七年耳,子野、孝叔、令举皆逝,而松江桥亭,今岁七月九日海风架潮,平地丈馀,荡尽无复孑遗矣。

追思曩时⑦,真一梦耳。

元丰四年十二月十二日,黄州临皋亭夜坐书。

【注释】①松江:在上海市郊。

②高密:今属山东。

③杨元素:杨绘,王安石执政时,因反对新法,被贬。

④陈令举:陈舜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

⑤刘孝叔:刘述。

⑥垂虹亭:即后文所言之松江桥亭。

⑦曩(náng)时:昔时,指七年前。

6.【乙】文中“吾”就是【甲】文的作者(人名),他是(朝代)人。

(2分)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1)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遂与刘孝叔俱.至松江()8.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阶段检测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勾.当/勾.勒取缔./根深蒂.固相形见绌./弄巧成拙.B.造诣./旨.意褒贬./针砭时弊如法炮.制/越俎代庖.C.拮.据/诘.难号.令/奔走呼号.臭.味相投/乳臭.未干D.创.伤/创.造怄.气/呕.心沥血哄.堂大笑/一哄.而散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虽然她看见黄太太竟那样和颜悦色....地对待师母,但心里还是老大不痛快的。

B.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痛快淋漓的感受。

C.清末革命军一起义,腐败的清廷毫无招架之力,瞬间就如摧枯拉朽....般地被推翻了。

D.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

D.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

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吹动”。

)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

)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整个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

(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

)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①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②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③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④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⑤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A.①③②⑤④B.③①②⑤④C.①③④②⑤D.③①④②⑤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0分)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每空1分,共4分)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文字中得以再现。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给予他jiào huì的藤野先生;在《回忆我的母亲》中,朱德向我们展示了他那勤劳一生、宽厚rén cí的母亲;在《列夫·托尔斯泰》中,___B___。

在这千帆竞发___A___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更要认真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期中考试有必要吗“减负”,不是单纯减少一次两次考试。

教育制度不作根本的改革,单单是喊一声口号,发一次号召,只是在作秀。

而教育制度的改革也绝对不是几年时间内能靠几个学校或是几个城市就可以完成的。

从我的切身体验来说,减负是一年年喊,教材却是一年比一年难。

翻翻孩子们的课本吧,往年初中的教学内容下放到小学五六年级,往年三四年级的内容则在一二年级开始学习。

“负”怎会减少?很多城市早在若干年前,就“取消”了所谓的期中考试,但代替它的,是每月一次或每学期两次的“月检测”。

之所以如此,正是检测手段必要性的体现,考试毕竟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检验知识、了解差距的必要手段。

期中考试前的复习建议1、科目多怎么办?分清主次,安排时间,做必要的取舍。

将自己提升可能最大的学科,和之后中高考相关的学科,进行系统的复习,其他短时间不可能提高太多的学科,和中高考无关的学科,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会导致最重要的学科没有系统复习。

2、文科重记忆,适合2人一组相互提问式的学习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需要背很多东西的学科,适合两个人互相提问背诵的方式学习,这样效率很高。

你自己会问对方一些你自己觉得不太背的下来的东西,两个人可以互相查缺补漏。

3、理科重逻辑,梳理逻辑框架,总结模型题型更重要。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八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简答题应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卷,根据评分参考得分确定答案的给分类型,意思答对的酌情给分。

2.写作题应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卷,确定类型卷及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根据评分参考与评分细则评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10分)①清流见底②庭下如积水空明③江入大荒流④大漠孤烟直⑤长河落日圆⑥鸢飞戾天者⑦窥谷忘反⑧日暮乡关何处是⑨烟波江上使人愁⑩老骥伏枥(每处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处不给分。

)2.(10分)(1)(2分)①.qiáo ②.聆(2)(2分)甲B 乙B【解析】突显:突出地显露。

彰显:鲜明地显示。

“国潮”能鲜明地显示出中国文化底蕴,因此甲处用“彰显”恰当。

故选B。

喜不自禁:形容高兴得不得了,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引以为豪:以此感到自豪。

根据“国潮”走向世界的语境,应用“引以为豪”。

故选B。

(3)(3分)一个普通国民具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就会提高其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或者“觉悟”),(能补出宾语得1分,补出的宾语恰当得3分)(4)(3分)D【解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四个句子都有关联词,因此要根据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根据“一个民族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条件提示,下一句用带关联词“就不会”的①句“就不会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的根”,衔接紧密;然后是表示另一结果的④句“就会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价值”;②“而这一切决定了这个民族拥有深厚的思想、自我超越的精神”表示转折意,是对上几句的总结;③“更决定了这个国家的国力和它的未来”语意上递进,总结全段。

因此排序为:①④②③。

故选D。

3.(5分)示例1:我会想到"信仰"。

因为反围剿的失败,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在人类生命禁区创造了一个个军事奇迹,取得这样的奇迹,毛泽东认为是源于对信仰的坚持,让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2分)。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要塞.(sài)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殚.精竭虑(dān)B. 畸.形(jī)绯.红(fēi)杳.无消息(yǎo)正襟.危坐(jīn)C. 镌.刻(juàn)应读(juān)翘.首(qiào)应读(qiáo)深恶.痛疾(wù)D. 佃.农(tián)应读(diàn)诘.责(jí)应读(jié)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B. 胆怯燥热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 泻气崎岖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 劳碌教诲正襟围坐诚惶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演讲比赛中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对工作总是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锻炼。

D.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减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②心是烦恼的根源。

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

④亦是快乐的根源。

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

⑥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

A. ③①⑥⑤②④B. ⑤②①③④⑥C. ③①④②⑥⑤D. ⑤②④⑥①③6.古诗文默写(8 分)(1)树树皆秋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期中阶段性检测(考试时间l20分钟,满分l50分) 2016、11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就是( )(3分)A.推崇.(chóng) 要塞.(sài) 溃.退(kuì) 残损.(sǔn)B.封锁.(suǒ) 轩榭.(shè) 驻.足(zhù) 帷.幕(wéi)C.瓦砾.(lì) 藻.井(zào) 地窖.(jiào) 伧.俗(cāng)D.纳.凉(nà) 嶙峋.(xún) 蔷.薇(qiāng) 阻遏.(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就是( )(3分)A.长途跋涉低眉顺眼因地治宜丘壑B.穷愁潦倒微不足到月明风青镂空C.风尘苦旅巧妙绝伦雅俗之别蟠龙D.重峦迭嶂莫名其妙惟妙惟肖造型3、下列成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就是( )(3分)A、夏天快到了,烤羊肉串的小摊到处都就是,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B、这部著作已接近尾声,可计日而待....。

C、三月的北京,春意阑珊....,就是旅游的好去处。

D、一个好题目,常常对作品有画蛇添足....之妙,激发人们阅读兴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就是( )(3分)A、几千年的祭祀传统,牵动着中国人一种最隐秘而质朴的情感,一头系着对亲人的思念,一头连着对未来的祈福与期盼。

B、在学校追逐教育效率的进程中,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证明并履行自身职责,发挥调控与监督功能,要对非正当、无界限抢夺优质资源加以规范。

C、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就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引起的。

D、据悉,目前只有部分省份使用高考课标卷,该“阵容”包括由海南、吉林、河北、河南、陕西等省份组成,且队伍日趋壮大,加入的省份数量呈上升趋势。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就是( ) (3分)A、广场上音乐响起,老人们翩翩起舞,沉浸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喜悦中。

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味”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D.张成不幸被敌人抓获,投入监狱,虽然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就是( ) (3分)A.《出彩中国人》栏目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歌声与绚丽的舞台赢得广大观众的点赞。

B.她写文章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诉诸笔端,从不矫饰,率真而自然。

C.为了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D.为了防止教育“三乱”事件不再发生,市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就是( ) (3分)A、今天我被一道数学题难住了,百思不得其解,在老师点拨下,我的思路豁然开朗....,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B、老王在公园里边喝茶边哼着小曲,一副怡然自乐....的样子。

C、前段时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某部大片,今天在我市首映却无人问津....,各大影院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D、小张望着刚刚从下水道里干活出来的环卫工人,热情的赞美道:“您们环卫工人真就是出.淤泥而不染.....啊。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就是( )(3分)A.与煦的阳光驱散了阴冷的夜幕,草原展现出明媚、柔与、恬静之象。

B.经过开展机动车使用乙醇汽油的活动,使无锡城的空气更加清新。

C.许多市民积极执行市慈善会的倡议,将一天所得送到社会捐赠点,奉献爱心。

D.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9、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就是的一项就是( )(3分)A、《三国演义》就是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B、“巧授连环计”写的就是徐庶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就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的难题,实际上就是为火烧战船做准备。

C、“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胜曹操;“夷陵之战”蜀国元气大伤。

D、“有诗赞二人曰:英雄露颖在今朝,一试矛兮一试刀。

初出便将威力展,三分好把姓名标。

”其中“二人”指的就是张飞与关羽。

10、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3分)A.《三国演义》就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B.“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周瑜之口。

C、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自己,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出去迎接,其礼贤下士让许攸十分感动,许攸为曹操献计,火烧袁绍粮草,赢得战争主动。

D、诸葛亮被瞧作智慧与忠诚的化身:她运筹帷幄,“隆中对策”;她能言善辩,“舌战群儒”;她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对蜀汉更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古诗文阅读(27分)(一)核舟记(略)1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尝贻.余核舟一贻:赠送B.绝类.弥勒类:像C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D、钩画了了..了了:结束,完了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就是( )(2分)A.能以.径寸之木以.至鸟兽B.为.宫室、器皿、人物中轩敞者为.舱C.启窗而.观而.计其长曾不盈寸D.石青糁之.箬篷覆之.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2分)A 、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与佛印的外貌、神情与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显得非常逼真而生动。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两人,一人悠闲自在,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气氛,跟船头的情景互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说明与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她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了它的整体形象。

(二)春日范成大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①开。

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②过墙来。

【注】①一饷:片刻。

饷,通“晌”。

②鞭笋:竹根从地下长出的细长竹笋。

14.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表现了春天怎样的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5、“邻家鞭笋过墙来”一句让人回味,请合理想象,描绘这一情景。

(30字左右)(2分)(三)黔之驴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她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hǎn):虎怒吼。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蹄.之蹄:(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17.翻译下列句子。

(2分)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译文:18.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您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3分)成语:启示:(四)按要求默写(共10分,每小题1分)19、 A.少壮不努力, 。

B.树树皆秋色, 。

C. ,孤帆天际瞧。

D.气蒸云梦泽, 。

E. ,烟波江上使人愁。

F. ,一览众山小。

G.感时花溅泪, 。

H. ,死者长已矣。

I.苔痕上阶绿, 。

J.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三、现代文阅读(33分)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遐园寻梅记①听说大明湖遐园有梅花,我便去寻找,找了半天,哪有啊?百树千枝,差不多的样子,独不见梅花。

②生在济南城,我却从来没见过梅树。

梅花于我就是书画上的花朵,开在宣纸上,丹青凝香。

再就就是文字中的梅花,却就是只解其意,不得其魂。

③我瞧到的第一枝梅花就是栽在花盆里的,很精致的一个盆,纤秀的一枝。

不知道这就是什么花,怎么数九寒天还能开得这么灿烂?就问管理人员,她们告诉我,这就是梅花。

④啊,这就就是梅花呀!把《卜算子·咏梅》背得烂熟,竟不识尊容。

我对梅花有了第一丝敬意。

仔细端详,古人所说一点也不错,铁骨绒花,傲雪凌霜,在群芳纷谢的季节里一枝独秀、卓尔不群,梅花在我心里写满珍贵。

⑤可就是我想寻找梅树,那种种在土地上的梅树,却总就是与之失之交臂。

我到南京去,在紫金山麓拜访了梅花山的梅。

那就是一个夏天,梅花落了,梅子摘了,梅树上枝叶葱茏,那些树真的很普通,普通得像泉城的苹果树。

错过了赏梅的季节,与梅的花色香韵失约。

任何事物都就是有季节的,我不后悔,瞧着那一片梅园,梅依然没有失去“她在丛中笑”的气节。

此去七里就是王安石的半山园。

公元1079年,宋神宗元丰二年,罢相的王安石来到这里结庐为家,她的家极其简陋,李碧《王荆文公诗笺注》说,“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没事的时候她喜欢骑驴走走,驴就是她自己买的,离任时宋神宗送给她一匹马,她却总骑自己买的驴,也不坐配给她的轿,走在路上似村夫野老,谁都不知道她就是归田的宰相。

她喜欢这片梅花,说“野馆萧条无准拟,与君对植浪山梅”,情寄寒梅,身似梅骨,心倾梅魂。

⑥公元1084年,宋元丰七年,苏轼来了,她刚结束了一段流亡生活,复职汝州团练副使,路过金陵,取道来瞧望王安石。

昔日一对朝堂上的政敌,为着熙宁变法势不两立,在各自遭到人生沉浮后在梅花园里揖手致敬。

就是什么胸怀让她们走到一起?就是诗缘?就是佛缘?都不就是,就是梅缘!就是梅的风韵浸润了她们的心灵与情操。

⑦工夫不负我,一趟趟地去遐园寻找,从深秋找到寒冬。

终于在一片枯槁的枝条上瞧到了花苞,原来梅树在这里!平时它与一般的树一样杂居在一起,分不出高下贵贱,当繁茂的枝叶落尽,梅树以自己的勇气别开生面。

它的结苞让我与它相识,我期待着花期。

⑧在一次次的探望与闻讯中倦怠。

一天清晨寒风凛冽,风送来大地的体香,就是都市里闻不到的,只有旷野山林才有的香,渐渐那香混进了奇异的味道,沁入心田,一下子让人振奋起来。

寻香走去,香把我引到遐园,一片花色顿时映入眼帘:遐园的梅花开了,不让人察觉地悄悄开了。

千朵万朵梅花与飘洒的雪花共舞,点燃我们心头的温暖。

梅的花讯告诉我们,春天从这里开始了!⑨没有一种花如梅花那样把传统与当下联系起来,联系得这么紧密,牵绊着赏花人的情思。

一想到梅花,无数的诗句就从它的枝头开.出来,一朵花一首诗,数也数不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