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1部分:通用要求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1部分:通用要求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1部分:通用要求

ICS XX.XXX.XX

J XX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三维数字模型的分类 (2)

5 三维数字模型构成 (2)

6 三维建模通用要求 (2)

7 模型文件的命名原则 (3)

8 三维数字模型检查 (3)

9 三维数字模型管理要求 (3)

前言

GB/T xxxxx—xxxx《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由四部分组成: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零件建模;

——第3部分:装配建模;

——第4部分:模型投影工程图。

本部分为xxxxx—xxxx《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的第1部分,给出了机械产品三维建模术语、模型分类与构成、建模通用要求、模型文件的命名原则、模型检查以及模型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本部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艾克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新纪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1部分:通用要求

1 范围

本部分给出了机械产品三维建模术语、模型分类与构成、建模通用要求、模型文件的命名原则、模型检查以及模型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机械产品三维建模过程中三维数字模型的构建、应用及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xxxxx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xxxxx.1—2009 技术产品文件数字化产品定义数据通则第1部分:术语与定义(neq ISO 16792:2006)

GB/T 16722.1—2008 技术产品文件计算机辅助技术信息处理安全性要求(ISO11442:2006, NEQ)

GB/T 16722.2—2008 技术产品文件计算机辅助技术信息处理原始文件(ISO11442:2006,NEQ)GB/T 16722.3—2008 技术产品文件计算机辅助技术信息处理产品设计过程中的状态(ISO11442:2006,NEQ)

GB/T 16722.4—2008技术产品文件计算机辅助技术信息处理文件管理与检索系统(ISO11442:2006,NEQ)

GB/T 18784—2002 CAD/CAM数据质量

GB/T 18784.2—2005 CAD/CAM数据质量保证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xxxxx.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xxxxx的本部分。

3.1

特征 feature

是与一定的功能和工程语义相结合的几何形状或工程信息表达的集合。

3.2

实体 solid body

是指形成封闭体积的面和棱边形成的三维几何体。

3.3

成熟度 mature degree

在工程发放前对设计完成及完善程度的量化描述,其数值范围为0~1。

3.4

零件特征树 feature tree of part model

体现零件设计过程及其特征(例如点、线、面、体等)组成的树状表达形式,反映模型特征间的相互逻辑关系。

3.5

三维建模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应用三维机械CAD软件建立零件或装配件的三维模型的过程。

3.6

三维数字模型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odel

在计算机中,反映产品几何要素、约束要素和工程要素的模型。

3.7

装配结构树hierarchical tree of assembly model

装配结构树是体现装配模型层次关系的树状表示形式。

3.8

自顶向下设计 top-down design

设计时从系统角度入手,针对设计目的,综合考虑形成产品的各种因素(专业技术现状、工艺条件和设计手段等),确定产品的性能、组成、相互关系和实现方式,形成设计的总体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分解设计目标给分系统具体实施,分系统从上级系统获得必须的相关参数等,并在上级系统确定的边界内开展设计,最终完成总体性能相对最优的设计。

3.9

自底向上设计 bottom-up design

独立于装配体设计各个零件,然后把设计完成的零部件自下而上地逐级装配成部件、组件直至完整的产品,其间每个零部件应符合上一层装配件规定的外形尺寸、外部接口尺寸和相对位置尺寸。

4 三维数字模型的分类

4.1 按照模型对象分

根据模型对象可分为零件模型和装配模型。

4.2 按照零件(或装配件)建模特点

根据零部件的建模特点来分类。例如机加类、铸锻类、钣金类、线缆管路类等。

4.3 按三维数字模型用途

根据三维数字模型的具体用途分类。例如设计模型、分析模型、工艺模型等。

4.4 按三维数字模型研制阶段

根据三维数字模型不同研制阶段技术特点进行分类。例如概念模型、详细模型等。

5 三维数字模型构成

完整的零部件三维数字模型由几何要素、约束要素和工程要素构成。

5.1 几何要素

三维数字模型所包含的表达零件几何特性的模型几何和辅助几何等要素。

5.2 约束要素

三维数字模型所包含的表达零部件内部或零部件之间约束特性的要素,例如尺寸约束、关系约束、形状约束、位置约束等。

5.3 工程要素

三维数字模型所包含的表达零件工程属性的要素,例如材料名称、材料特性、质量、技术要求等。

6 三维建模通用要求

6.1 建模环境设置

在建模前应对软件系统的基本量纲进行设置,这些量纲通常包括模型的长度、质量、时间、力、温度等。其余的量纲可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算,例如当长度单位为毫米(mm)、时间单位为秒(s)、力的单位为牛顿(N)时,可以推算出速度的单位为毫米每秒(mm/s)、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此外还应对建模环境进行设置,这通常包括公差设置、缺省层设置、缺省路径设置、辅助面设置、工程图设置等。

6.2 模型比例

模型与零部件实物一般应保持1:1的比例关系。在某些特殊应用场合(例如采用微缩模型进行快速原型制造时),可使用其他比例。

6.3 坐标系的定义与使用

坐标系的使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a)三维数字模型应含有绝对坐标系信息;

b)可根据不同产品的建模和装配特点使用相对坐标系和绝对坐标系,坐标系的使用可在产品设计前进行统一的定义;

c)坐标系应给出标识,且其标识应简明易读。

7 模型文件的命名原则

为了适应三维数字模型的建模、文件管理、存储、发放、传递和更改等方面要求,模型文件应采用统一规则进行命名。其命名方式可采用多种信息码组合的方法来为零件、装配件模型及工程图样等文件进行命名。

三维数字模型文件的命名应遵循以下原则:

a)使模型文件得到唯一的存储标识,例如,可以采用文件名使之唯一,亦可通过其他属性使之唯一;

b)文件名应尽可能精简、易读,便于文件的共享、识别和使用;

c)文件名应便于追溯和版本(版次)的有效控制;

d)同一零件的不同类型文件名称应具有相关性,例如同一零件的三维模型文件与工程图文件之间应具有相关性;

e)文件名通常应便于识别同一零部件模型的不同状态,例如弹簧应包含自由状态和工作状态;

f)文件命名规则亦可参照行业或企业规范进行统一约定。

8 三维数字模型检查

8.1 检查的基本原则

当三维数字模型被发放给设计团队或下游用户前,必须进行模型检查。模型检查的基本原则是:a)以产品规范及相关建模标准等为技术依据;

b)以模型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检查为重点;

c)在设计的关键环节进行,通常应在数据交换/数据发放之前完成。

8.2 检查的基本内容

模型检查按GB/T 18784.1和GB/T 18784.2进行,其基本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a)模型中几何信息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再生性;

b)工程属性信息描述的完整性(包括零件的材料、技术要求和互换性等);

c)三维模型与其投影生成二维工程图的信息应一致、无二义性。

9 三维数字模型管理要求

9.1 三维数字模型发布

9.1.1 发布的内容

可根据模型的不同应用要求发布不同的模型信息。

9.1.2 发布的原则

模型发布应符合以下原则:

a)发布模型是下游用户获得有效模型的合法途径;

b)发布模型应处于锁定状态,任何人和部门在没有获得更改权力前不得对其进行修改;

c)根据发布用途,确定发布模型的性质、对象和应用场合。

9.1.3 发布数据的使用

发布元素的使用应符合以下原则:

a)下游的设计活动必须以上游正式发布的数据为设计输入;

b)发布数据应具有唯一的数据源,能够有效的控制版本和版次;

c)发布数据的信息应能够满足本设计环节所需的设计信息。

9.2 数据管理要求

三维数字模型数据的管理应按GB/T 16722中的规定,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都能提供必要的信息,保障对数据的管理和跟踪的实现。数据管理还应执行以下内容:

a)模型数据应在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中进行管理;

b)应建立数据安全权限管理机制,定时对数据进行备份。对于所有涉及三维数字模型日常工作进程的数据、文档资料,都应当实行多机存档、多种存储介质(至少两种)备份,以避免因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灾难性数据、资料损失。

9.3 状态管理要求

三维数字模型技术状态更改应符合下列要求:

a)所有更改需按程序提出更改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更改;

b)重大更改应由技术状态控制委员会审查后才能实施更改;

c)应保证所有相关的部门都及时获得最新的更改信息,确保数据的协调一致性;

d)具体的更改要求应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本行的一定得看看 为了在今后设备前期管理过程中,加强非标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改善设备初期状态,确保设备在生产服役过程中有良好的开动率,特制定本规范。希望参与前期管理的技术人员参照执行,使技术要求更全面、准确、严密。 一、技术要求 (一)、操作面板 1、操作面板的位置要合适,便于操作及操作者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2、指示灯要求设置齐全,不同功能的指示灯,使用不同颜色。具体要求为:电源指示灯——绿色,状态灯——黄色,故障灯——红色。 3、按钮开关设置齐全,能够独立运行的部件,都应有相应的手动操作按钮。 4、急停按钮采用红色蘑菇头自锁按钮,连接常闭点。 5、操作面板上的指示灯、按钮开关等,要有明确的名称指示标牌,并要可靠固定。标牌采用金属刻字标牌。 6、设备自动运行时,在任何位置,按停止键设备停止后,都能用手动操作恢复到初始状态,并继续自动运行。 7、设备急停后,必须进行复位,才能进行手动操作;恢复到原位后,工作设备才可以再次自动运行。 8、操作面板打开时,应有防止操作面板打开过位、脱落的保护装置;操作面板的电线引线要可靠固定,并在打开过程中移动部位留有一定长度的余量。

9、操作台箱体结构、元件布置结构应便于维修及部件更换。 10、可移动式操作台必须单独内置或外置软地线。 11、对灰尘、水气、油污比较大的环境,操作台箱体要有良好的密封设施。 (二)、控制柜 1、控制柜要有标牌,标明设备型号、电气容量等技术参数。 2、控制柜应有电源总开关,电源总开关操作手柄应设置在控制柜两端外侧。 3、控制柜应装射照明灯。 4、控制柜应有插座,2线,3线220V、5A以上的电源插座各一组。 5、控制柜的各个元件应有永久性标牌,并应与图纸的名称一致。标牌位置不能贴在元件上,应就近合理布置。 6、控制柜元件布置位置应预留10%以上位置。 7、接线端子板的同一端子位置,最多接3根电线。 8、接线端子板要预留10%以上备用端子。 9、导线接点要压接专用接线端子,不得直接和端子板或元件连接。 10、备用线应预留10%以上,并标有备用线号。 11、控制柜元件固定方式要合理,便于拆装;不允许采用螺丝、螺母穿孔固定方式。 12、电气配线应有标号,并与图纸一致。标号要求为打印方式,长期使用不脱色,并能防水、防油。另外,同一电线两端的标号必须相同,接到同一端子上的电线的标号相同。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 件 Electrical safety of machinery-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Part1:General requirements GB5226.1-2008/IEC60204-1:2005代替GB5226.1-2002 自2010-2-1起执行 前言 IEC前言 引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要求 4.1一般原则 4.2电气设备的选择 4.3电源 4.4实际环境和运行条件 4.5运输和存放 4.6设备搬运 4.7安装 5引入电源线端接法和切断开关 5.1引入电源线端接法 5.2连接外部保护接地系统的端子 5.3电源切断(隔离)开关 5.4防止意外起动的断开器件

5.5断开电气设备的器件 5.6对未经允许、疏忽和错误连接的防护6电击防护 6.1概述 6.2直接接触的防护 6.3间接接触的防护 6.4采用PELV的保护 7电气设备的保护 7.1概述 7.2过电流保护 7.3电动机的过热保护 7.4异常温度的保护 7.5对电源中断或电压降落随后复原的保护7.6电动机的超速保护 7.7接地故障/残余电流保护 7.8相序保护 7.9闪电和开关浪涌引起过电压的防护 8等电位联结 8.1概述 8.2保护联结电路 8.3功能联结 8.4限制大泄漏电流影响的措施

9控制电路和控制功能 9.1控制电路 9.2控制功能 9.3联锁保护 9.4失效情况的控制功能 10操作板和安装在机械上的控制器件10.1总则 10.2按钮 10.3指示灯和显示器 10.4光标按钮 10.5旋动控制器件 10.6起动器件 10.7急停器件 10.8紧急断开器件 10.9使能控制器件 11控制设备:位置、安装和电柜11.1一般要求 11.2位置和安装 11.3防护等级 11.4电柜、门和通孔 11.5控制设备通道 12导线和电缆

粮油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基本技术要求(LST 35011

粮油加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基本技术要求(LS/T 3501.1—1993)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油加工机械的基本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粮油加工机械的设计与制造。 2 引用标准 GB 3768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 TJ 30 中国环境保护法车间内部空气含尘浓度规定 3 术语 3.1 首次故障 机器稳定运转后在正常情况下按使用说明书要求,首次出现除工艺故障外的一切需经修复后方可正常生产的故障。 4 基本要求 4.1 粮油加工机械产品(以下简称产品)必须经过鉴定。图样和技术文件必须有设计、制图、审核、标准化审查、工艺审查人员的签字,方可投入生产。 4.2 产品在保证机械制造质量的同时必须保证其生产能力及工艺效果的要求。 4.3 正常操作情况下,产品均应有首次无故障时间的保证,必要时,可提出在一定使用时间内的使用可靠性要求。 4.4 产品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装置。裸露在外的传动部分及其它旋转件(工作部分除外),应加防护装置并涂有安全标志色。 4.5 产品应根据工作特性及有关规定设置防漏、防火、防爆、爆炸泄压及静电接地等安全装置。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应有完善的接地装置,并标注接地符号。 4.6 产品上应有润滑、操作、调节和安全等的各种标牌、标志、指示牌。主回转件应有表明旋转方向的箭头符号。这些标志与指示牌应清晰持久,位置明显。 4.7 产品应有可靠的防尘装置。防尘装置应保证操作环境的粉尘浓度不超过TJ30规定,操作部位附近大气的含尘浓度不超过10mg/m3。 4.8 旋转件或有可能自动松脱的零件应有防松装置。需要平衡的转动件或转动机械应经平衡检验。 4.9 产品均应规定在正常运转时所允许的机械振动最大值。 4.10 产品在空车运转时的A计权声压级噪声一般应小于85dB(A)。当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降噪措施。 4.11 外露不涂漆的制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防生锈。 4.12 产品中的零部件,凡直接与粮油原料或成品(食用油、食用粮等)接触者,不允许采用有害于健康的材料和工艺进行制造。表面不应涂有毒涂料。 4.13 产品上凡采用电气、气动、液压控制装置时,应由制造单位配置齐全,并经调试合格。4.14 大型产品及成套设备中,不能在地面操纵的部件,应有通向操纵机构的通道、阶梯,并设有扶手或栏杆及防滑踏板。 4.15 产品应备有保证使用性能所必须的易损件、附件。附件和易损件应保证互换性。易损件的品种、数量由制造厂根据不同用途分别规定或按供需双方协议办理。 5 试验方法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基本要求示范文本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基本要 求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起重机械安全操作基本要求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一85)中已有详 细要求,现就一些基本要求作扼要介绍。总的要求是:起 重机械应结构良好,由优质材料制造,有满足要求的强 度,没有明显的缺陷,有合乎要求的安全防护装置,应定 期检查和正确使用。有许多适用于各种起重机安全操作的 通用技术。 ①起重机械的金属结构、主要零部件、电气设备、安 全防护装置,使用与管理应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6067-85)。 ②在起重机械的明显部位,应有超负荷显示仪,司机 室内应有注明起重机械技术参数和工作特性的标示牌。 ③在起重机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进行质量检验,安装

后须经试运转和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④起重机械必须有可靠的过卷限位装置。 ⑤轨道式起重机的运行机构,必须有行程限位开关、缓冲器、轨道端部应有止挡或立柱。 ⑥在有可能被起重机构件碰撞发生事故的区域内作业,必须事先与有关人员联系,并认真做好监护工作。 ⑦操作起重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a.烟雾太大,视线不清或信号不明时,不得进行作业。 b.不准斜拉斜吊、拖拉物体、吊拨埋在地下且起重量不明的物体。 c.被吊物体不准从人身上方通过,吊离地面的物体上不得有人,不得在吊起后进行捆绑。 d.不准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 e.起重机工作时,吊钩与滑轮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

电网设备三维建模规范

三维电网设备建模规范 北京国遥新天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北京

1.建模原则 (1).模型复用, 结构相同的设备、设备部件要采用复用的方式进行使用,减少实体模型量。 (2).材质纹理复用 材质、纹理尽量能够复用,纹理大小在不失真的前提下尽量减小。(3).模型精简 使用尽量少的三角面来构建模型,减少模型顶点。 2.业务规则 (1).总体规则 A、推荐三维模型格式(Dwg、DGN、3DS格式模型) B、模型必须处于建模坐标系的原点 C、建模单位采用毫米(转换后模型缩放比例为0.001) D、输出成果不仅包括三维模型,也要包括其相应的挂点坐标信息 (2).输电线路设备建模规则 1)杆塔塔身模型 塔身模型主要建模规则如下:

A、塔身下底面中心点位于建模坐标系原点 B、X轴:杆塔的横担所在方向 Y轴:正方向为大号侧(前进方向)、负方向为小号侧 Z轴:杆塔高度方向 C、提供杆塔上面绝缘子串的挂点坐标信息 如下图所示: 其对应挂点信息(仅供参考): 2)绝缘子串模型 由于绝缘子串类型不同,模型朝向也不同。因此绝缘子串模型的建模要特别注意,目前主要考虑到在绝缘子串模型为:耐张串、跳线串、悬垂串。 下面分别介绍其建模规则:

a)耐张串 A、建模坐标系原点为耐张串连接板中心点 B、耐张串朝向Y轴负方向 C、需提供耐张串的导线挂点信息(根据分裂情况) 如下图所示: 其对应挂点信息(仅供参考): b)悬垂串和跳线串 A、建模坐标系原点为悬垂串和跳线串的连接板中心点 B、悬垂串和跳线串朝向Z轴负方向 X轴和Y轴情况参考如下图。 C、需提供悬垂串和跳线串的导线挂点信息(根据分裂情况) 如下图所示: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通用技术条件

G B5226.1-2002/I E C60204-1:2000代替G B/T5226.1-1996 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Safety of machinery-Electrical equipment of machines-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自??2003-10-1??起执行 目次 IEC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定义

4 基本要求 4.1 一般原则 4.2 电气设备的选择 4.3 电源 4.4 实际环境和运行条件4.5 运输和存放 4.6 设备搬运 4.7 安装和操作 5 引入电源线端接法和切断开关

5.1 引入电源线端接法 5.2 连接外部保护接地系统的端子 5.3 电源切断(隔离)开关 5.4 防止意外起动的断开器件 5.5 断开电气设备的器件 5.6 对未经允许、疏忽和错误连接的防护6 电击的防护 6.1 概述 6.2 直接接触的防护

6.3 间接接触的防护 6.4 采用PELV作防护 7 电气设备的保护 7.1 概述 7.2 过电流保护 7.3 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7.4 异常温度的保护 7.5 对电源中断或电压降落随后复原的保护7.6 电动机的超速保护

7.7 接地故障/残余电流保护 7.8 相序保护 7.9 闪电和开关浪涌引起过电压的防护8 等电位接地 8.1 概述 8.2 保护接地电路 8.3 工作接地 9 控制电路和控制功能 9.1 控制电路

9.2 控制功能 9.3 联锁保护 9.4 故障情况的控制功能 10 操作板和安装在机械上的控制器件10.1 总则 10.2按钮 10.3 指示灯和显示器 10.4 光标按钮 10.5 旋动控制器件

三维建模规范-基本知识

三维建模规范 城市三维建模是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城市三维模型数据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为了建设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规范市三维建筑模型的制作,统一三维模型制作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城市建筑三维模型数据,推进城市三维数据的共享,特制定本规范。项目软件及数据格式 1、项目中使用的软件统一标准如下: 模型制作软件:3DMAX9 贴图处理软件:Photoshop 平台加载软件:TerraExplorer v6 普通贴图格式:jpg 透明贴图格式:tga 模型格式:MAX、X、XPL2 加载文件格式:shp 平台文件格式:fly 2、模型内容及分类 城市建模主要包括建筑物模型和场景模型。 2.1、建筑物模型的内容及分类 建筑物模型应包括下列建模内容:各类地上建筑物,包括:建筑主体及其附属设施。含围墙、台阶、门房、牌坊、外墙广告、电梯井、水箱以及踢脚、散水等。 各类地下建筑物,包括:地下室、地下人防工程等。其他建(构)筑物,包括:纪念碑、塔、亭、交通站厅、特殊公益建(构)筑物以及水利、电力设施等。

全市建筑物模型分为精细模型(精模),中等复杂模型(中模),体块模型(白模)。市全市范围主要大街、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等用精模表示,一般建筑物用中模表示,城中村、棚户区等用白模表示。 2.1.1、精细复杂度模型(精模) 2.1.1.1、定义:精细模型为,能准确表现建筑物的几何实体结构,能表现建筑物的诸多细节,对部分重要建筑景观进行重点准确制作表现的模型制作方式。 2.1.1.2、一般制作范围:城市中主干道两旁的主要建筑物、主干路十字路口的主要建 筑,电信、移动、金融中心大楼,火车站,重点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中心区建筑,包括标志性建筑物,城市中知名度高的名胜古迹、地标性建筑(如大雁塔、钟楼等)。 2.1.1.3、制作方式:精细制作,不仅能反映实际建筑的大小,整体结构,而且能反映建筑物的细节结构。贴图效果好,带光影效果。用户看上去感觉就是实际的建筑、真实度高。 2.1.2、中等复杂度模型(中模) 2.1.2.1、定义:为了保证大规模数字城市在平台上流畅运行,并能准确表现建筑物的几何实体结构,在不影响建筑物真实性几何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忽略部分实体结构,对部分建筑景观进行简单制作表现的模型制作方式。 2.1.2.2、一般制作范围:城市中非主干道两旁的主要建筑物、城市临街小区居民楼和其他一些非重点建模的建筑物。 2.1.2.3、制作方式:简单制作,只需能反映实际建筑的大小,整体结构,色调。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于反映整体建筑特色,多用于陪衬作用,用户看上去能第一感觉是实际的建筑。 2.1.3、体块模型(白模) 2.1. 3.1、定义:为了保证城市三维模型的整体性、全面性,忽略建筑物的细部结构、突出建筑物外轮廓和屋顶大体感觉,对建筑体进行简单制作表现的模型制作方式。 2.1. 3.2、一般制作范围:一般为城中村,非临街居民区的成片居民楼,风格类似的成片建筑和其他一些不重要的建筑物密集区域。 2.1. 3.3、制作方式:简单制作,只需能反映实际建筑的大小,粗略外貌。一般反映建筑物大小、高度、白盒子加简单屋顶,多用于陪衬作用,用户看上去能第一感觉是建筑物。2.2、场景模型的内容 场景模型包括交通设施模型、绿化模型、水系模型和其他模型。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第1部分:通用要求

ICS XX.XXX.XX J XX 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 for Mechanical Products—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三维数字模型的分类 (2) 5 三维数字模型构成 (2) 6 三维建模通用要求 (2) 7 模型文件的命名原则 (3) 8 三维数字模型检查 (3) 9 三维数字模型管理要求 (3)

前言 GB/T xxxxx—xxxx《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由四部分组成: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零件建模; ——第3部分:装配建模; ——第4部分:模型投影工程图。 本部分为xxxxx—xxxx《机械产品三维建模通用规则》的第1部分,给出了机械产品三维建模术语、模型分类与构成、建模通用要求、模型文件的命名原则、模型检查以及模型管理要求等方面的规范性要求。 本部分由全国技术产品文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艾克斯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科新纪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机械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机械设备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机械设计通用的技术要求 1.零件去除氧化皮。 2.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3.去除毛刺飞边。 4.经调质处理,HRC50~55。 5.零件进行高频淬火,350~370℃回火,HRC40~45。 6.渗碳深度0.3mm。 7.进行高温时效处理。 8.未注形状公差应符合GB1184-80的要求。 9.未注长度尺寸允许偏差±0.5mm。 10.铸件公差带对称于毛坯铸件基本尺寸配置。 11.未注圆角半径R5。 12.未注倒角均为2×45°。 13.锐角倒钝。 14.各密封件装配前必须浸透油。 15.装配滚动轴承允许采用机油加热进行热装,油的温度不得超过100℃。

16.齿轮装配后,齿面的接触斑点和侧隙应符合GB10095和GB11365的规定。 17.装配液压系统时允许使用密封填料或密封胶,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18.进入装配的零件及部件(包括外购件、外协件),均必须具有检验部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19.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着色剂和灰尘等。 20.装配前应对零、部件的主要配合尺寸,特别是过盈配合尺寸及相关精度进行复查。 21.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允许磕、碰、划伤和锈蚀。 22.螺钉、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和扳手。紧固后螺钉槽、螺母和螺钉、螺栓头部不得损坏。 23.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必须采用力矩扳手,并按规定的拧紧力矩紧固。 24.同一零件用多件螺钉(螺栓)紧固时,各螺钉(螺栓)需交叉、对称、逐步、均匀拧紧。 25.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应进行涂色检查,其接触率不应小于配合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 26.平键与轴上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不得有间隙。 27.花键装配同时接触的齿面数不少于2/3,接触率在键齿的长度和高度方向不得低于50%。

机械安全通用技术参考文本

机械安全通用技术参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机械安全通用技术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设计与制造的本质安全措施 (1)采用本质安全技术 本质安全技术是指利用该技术进行机械预定功能的设 计和制造,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护措施,就可以在预定 条件下执行机械的预定功能时满足机械自身的安全要求。 ①不影响预定使用功能前提下,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 应尽量避免设计成会引起损伤的锐边、尖角、粗糙或凹凸 不平的表面和较突出的部分。 ②安全距离原则。 ③限制有关因素的物理量。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情况 下,根据各类机械的不同特点,限制某些可能引起危险的 物理量来减小危险。

④使用本质安全工艺过程和动力源。 (2)、限制机械应力 机械选用的材料性能数据、设计规程、计算方法和试验规则,都应该符合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专业标准或规范的要求,使零件的机械应力不超过许用值,保护安全系数,以防止由于零件应力过大而被破坏或失效,从而避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同时,通过控制连接、受力和运动状态来限制应力。 (3)、材料和物质的安全性 用以制造机械的材料、燃料和加工材料在使用期间不得危及面临人员的安全或健康。材料的力学特性,如抗拉强度、抗剪强度、冲击韧性、屈服极限等,应能满足执行预定功能的载荷作用要求;材料应能适应预定的环境条件,如有抗腐蚀、耐老化、耐磨损的能力;材料应具有均匀性,防止由于工艺设计不合理,使材料的金组织不均匀

三维竣工验收建模标准

三维竣工验收建模标准 (征求意见稿) 上海市测绘院编制

三维竣工验收建模标准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了规范三维竣工验收模型制作流程,明确三维竣工验收模型制作内容和制作要求,确保三维竣工验收模型数据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三维竣工验收模型数据的生产和制作。 2 总则 2.1 要求 ●本标准采用上海城市平面坐标系统,吴淞高程系统。 ●硬件:CPU P4以上、内存1G以上、硬盘100G以上、显卡显存256M以上。 ●软件:三维模型制作相关软件。 2.2 引用标准 ●GB/T 20258.1 《1:500、1:1000、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GLW020《测绘产品质量检验实施规定》 ●CJJ8《城市测量规范》 ●CJJ/T157-2010 《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 ●DGJ/T08-86《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量规范》 使用本标准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标准的现行有效版本。 3数据源 三维竣工验收模型数据源主要是竣工测量数据,主要包括: ●竣工分层平面图 ●竣工立面图 ●竣工项目地形图

●竣工验收测量报告书 ●建设项目总平面图 ●建设项目设计图 ●竣工现场照片 4数据内容 三维竣工验收建模涉及的数据内容主要有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地面、小品和植被等,详细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数据内容 5 数据类型 5.1 建筑物类型 三维竣工验收建筑物模型主要有两类,分别是标准模型和精细模型,实际操作中主要根据用户需求和区域重要性来确定建模类型。 表2 建筑物类型

5.2 地面类型 5.3 小品类型 5.4 树类型

非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规范-机构篇

一.结构可靠 1.结构件各自分工,功能确定;机构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要求; 2.机构定位准确; 3.重复精度满足使用要求; 4.机架、机座及零部件刚性足够,工作时不致于变形(如气缸座等); 5.运动无干扰 A在零件的所有自由度内(360°旋转、摆动、上下、左右)无碰撞、阻挡(包括电线、气管等),应预留尽可能大的空间; B必要时,螺丝采用沉头或平头。 二.安全措施 1.设计防止意外事故的防护罩(如皮带、运动机构); 2.必要时,设计双手操作按钮(如冲床等运动机构); 3.必要时,设置安全光栅; 4.设置极限位置限位器(机械限位与Sensor限位双保险); 5.必要时,马达装扭力限制器,防止过载烧毁; 6.必要时Senso加保护罩。 三.安装调试方便 1.精度要求高的较大机架,不便加工的,基座面板采用可调支承(大直径细牙螺柱),降低成本; 2.螺纹联接部位要预留尽较大的安装维修空间; 3.有定位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应尽可能延伸到基座面板上,不可直接安装在焊接机架上。 四.气(油)管线要求 1.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穿留管线孔,减少安装现场开孔的困难; 2.对大流量气动元件,要考虑供气管直径是否足够,并在必要时设置储气罐; 3.需旋转的气管应采用旋转接头; 4.对于长距离,多管路系统,为方便维修,应采用可拔插的对接式接头。 五.电气线路要求 1.机架及基座面板上要多处预留马达及S e n s o r穿线孔,需往复长距离移动部位应采用拖链;

2.Sensor座要可调; 3.对于小电流低压电器,为方便维修,可采用对接式接头; 4.必要时,电线应采取防油防爆措施(套金属软管)。 六.滑动转动部位的润滑措施 1. 导轨等滑动部位,及轴承等转动部位,应设计润滑结构,装注油咀。 2.必要时,设置防尘结构(如采用带密封盖轴承,装密封圈等)。 七. 其他要求 1. 机器结构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便于制造; 2. 结构简明; 3. 符合经济性要求; 4. 符合美学原理; 5. 符合噪声要求(如同步带传动比齿轮传动噪声低); 6. 符合环保要求(防尘、无污染)。 非标设备设计装配通用技术要求规范 机械部分 一.机加工件 1. 机加工件加工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零件表面的缺陷. 2.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乾淨,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切屑、油污、著色剂和灰尘等. 3. 关键部件(主要有运动部件如:线运动模组,气缸,马达等;高精度需求的量测装置如激光头&工业相机等)紧固后螺钉槽、螺母、螺钉和螺栓头部不得损坏,并且需要用黄色油漆笔进行刻画. 4.设计人员会先提2D图纸(PDF),机加件BOM,机械标准件BOM用于生采购物料,如有必要,须提供3D文档 5.有标明使用防静电材料的零件需符合10^6~10^8 ohms 规格. 二.钣金件 1. 钣金加工件表面不应有划痕、擦伤等损伤表面的缺陷,不得有毛刺、飞边、氧化皮、锈蚀,表面油漆(粉)均匀,颜色统一不得有色差及它明显的缺陷,将以厂商提供的色板作为验证依据. 2. 整机外观钣金件装配完成后需确认依设计需求装配整齐一致,不得有明显的断差,及外露部分不得出现锐角对人产生伤害.

三维建模要求规范-基本知识

实用标准文档三维建模规

城市三维建模是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的基础,是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城市三维模型数据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为了建设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规市三维建筑模型的制作,统一三维模型制作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城市建筑三维模型数据,推进城市三维数据的共享,特制定本规。项目软件及数据格式 1、项目中使用的软件统一标准如下: 模型制作软件:3DMAX9 贴图处理软件:Photoshop 平台加载软件:TerraExplorer v6 普通贴图格式:jpg 透明贴图格式:tga 模型格式:MAX、X、XPL2 加载文件格式:shp 平台文件格式:fly 2、模型容及分类 城市建模主要包括建筑物模型和场景模型。 2.1、建筑物模型的容及分类

建筑物模型应包括下列建模容: 各类地上建筑物,包括:建筑主体及其附属设施。含围墙、台阶、门房、牌坊、外墙广告、电梯井、水箱以及踢脚、散水等。 各类地下建筑物,包括:地下室、地下人防工程等。 其他建(构)筑物,包括:纪念碑、塔、亭、交通站厅、特殊公益建(构)筑物以及水利、电力设施等。 全市建筑物模型分为精细模型(精模),中等复杂模型(中模),体块模型(白模)。市全市围主要大街、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等用精模表示,一般建筑物用中模表示,城中村、棚户区等用白模表示。 2.1.1、精细复杂度模型(精模) 2.1.1.1、定义:精细模型为,能准确表现建筑物的几何实体结构,能表现建筑物的诸多细节,对部分重要建筑景观进行重点准确制作表现的模型制作方式。 2.1.1.2、一般制作围:城市中主干道两旁的主要建筑物、主干路十字路口的主要建筑,电信、移动、金融中心大楼,火车站,重点政治、经济、文化、体育中心区建筑,包括标志性建筑物,城市中知名度高的名胜古迹、地标性建筑(如大雁塔、钟楼等)。 2.1.1.3、制作方式:精细制作,不仅能反映实际建筑的大小,整体结构,而且能反映建筑物的细节结构。贴图效果好,带光影效果。用户看上去感觉就是实际的建筑、真实度高。 2.1.2、中等复杂度模型(中模) 2.1.2.1、定义:为了保证大规模数字城市在平台上流畅运行,并能准确表现建筑物的几何实体结构,在不影响建筑物真实性几何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忽略部分实体结构,对部分建筑景观进行简单制作表现的模型制作方式。 2.1.2.2、一般制作围:城市中非主干道两旁的主要建筑物、城市临街小区居民楼和其

数字化重建三维模型技术规范-

工厂数字化重建三维模型技术规范 南京恩吉尔工程发展研究中心 2014

目录 1 目标 (3) 2 范围 (3)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 定义 (3) 4.1 建模对象 (3) 4.2 建模分类 (3) 4.3 建模区域 (3) 4.4 建模精度 (3) 5 建模范围 (4) 5.1 三维模型的建模范围 (4) 5.2 建模的功能分类与应用 (5) 6 建模精度要求 (6) 6.1 精度等级 (6) 6.2 专业建模描述 (7) 6.3 功能性建模 (8) 7 建模对象属性要求 (9) 7.1 一般对象属性 (9) 7.2 功能与属性的对照 (11) 8 装备拆解建模与建筑建模 (11) 8.1 装备建模 (11) 8.2 建筑建模 (12) 9 工厂信息采集及文档 (12) 9.1 建模文档及信息收集 (12) 9.2 三维扫描及场景照片 (13) 9.3 现场测绘及草图 (13) 9.4 工程变更信息收集 (13) 10 建模审查与交付 (14) 10.1 建模的中间审查 (14) 10.2 建模的终审与数字化交付 (14) 11 附件:资料收集一览表 (14)

1目标 工厂数模重建主要面向工厂的实际运营和维护需求的数字化,不同于三维工厂设计及建造建模,主要面向工厂建设和制造。而现代的数字化设计建造产生的数字化交付成果,可以通过迁移转换重用,还需要通过数字化的重建,补充大量的后续工厂数模信息,满足工程运维的数字化需求和大工厂物联网的大数据建设需求。 本规范适用于企业已建工厂的数字化重建工作。定义数字化三维模型重建工作中的建模类型、范围、编码规则、建模精度及模型属性等方面的要求和规则。 2范围 三维的数字化建模主要包括工厂的主装置区、辅助装置区、公用工程区、厂前区;以工厂的专属的站场、码头、管网、办公楼及辅助设施等。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建模及信息收集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ISO 15926(GB/T 18975)《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及流程工厂(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设施)生命周期数据集成》 GB/T 28170《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可扩展三维组件》 HG/T 20519-2009《化工工艺施工图内容和深度统一规定》 4定义 4.1建模对象 指流程工厂模型的基本单元,如设备、管子、管件、结构、建筑、门、窗等。一个模型对象具有四类关键信息:唯一标识、几何属性、工程属性、拓扑关系(与其他模型对象间)。 4.2建模分类 三维工厂重建分为功能性建模和一般建模。 功能性建模:配合运维的管理功能要求,建立的符合一定功能需求的全息数模; 一般性建模:主要用于辅助管理功能要求的虚拟环境(如模型参考、信息索引、标识)的数模建模。 4.3建模区域 指按一定标准将工厂进行划分所得的空间分区(如装置区、功能区),区域间不可重叠。一般将以工程初始设计中的区域定义为准则。 4.4建模精度 建模精度按照一定的功能性需求分为:粗模、精模、全息模。分别在模型的尺寸及

机械作业安全操作

机械作业安全操作 第一节机械安全管理知识(提纲) -------------机械安全管理知识基本概念 1) 什么是机械安全, 在使用机械过程中, 使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伤害的保障条件. 机械安全保障的条件: 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完整性 人的安全行为 机械和人的和谐关系. 2) 机械的使用存在有害因素和危险 (1) 运动的危险: 直线, 旋转, 飞出物件击伤 (2) 静止危险; 人物碰撞 (3) 伤害的形式: 夹挤, 碾压, 剪切, 切割, 缠绕, 卷入, 扎伤, 击伤, 碰伤, 堕入, 高压射流体喷伤, 磨擦伤害 3) 非机械的使用存在有害因素和危险 (1) 电击伤, (2) 灼伤和凍伤, (3) 振动和噪声, (4) 电辐射和非电辐射, (5) 化学伤害 (6) 粉尘伤害 4) 机械事故的防范----根据国家事故统计 (1) 危险最大的机械 冲, 压, 剪机械加工设备 木工机械加工设备 卷板机, 中频弯管机 起重机械 (2) 容易产生危险最大的机械的地方 运动中的零部件 机械加工区域 (3) 机械的伤害在整个运输, 安装, 调整, 维修的过程中随时发生, 所以

需要我们高度 重视. 5) 机械安全通用技术要求 -------对企业的首要问题是选好设备的型号, 在选择设备的时侯, 我们要考虑设备对产品的加工能力的时候, 要分析设备在使用 过程中的安全性, 以及企业在使用设备所需的安全防护措施 投入. 要针对设备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所使用的人员就需要技术,安全知识的培训, 考核. 第二节船厂常见的机械设备及安全操作技术(提纲) 1) 船厂常见的机械设备 (1) 金属切削机械设备 (2) 磨削机械设备 (3) 冲, 压, 剪机械加工设备 (4) 木工机械加工设备 (5) 气割, 焊接机械设备 (6) 起吊机械设备 (7) 涂装机械设备: 2) 各种机械设备加工中的危陷性和有害因素( 起吊机械设备属特种设 备) (1) 金属切削机械设备 伤害的特点: 金属屑侵入眼里, 工件夹固不牢, 衣服缠在运动的设备上 安全操作的重点: * 穿带好工作服和帽子. 带好目镜和口罩 * 动车前检查设备的完好状态, * 检查工件的紧固情况, * 严禁刀具和工件接触时, 起动设备 * 严禁设备在没有完全停止运动时, 对工件进行测量或者金属 屑清理. (2) 磨削机械设备

三维模型规范

模型制作工作 A:工作时间表 1模型人员对于安排的工作应按时按要求完成,如因个人原因需要请假而不能完成制作时,应提前告知,在接到任务时就反馈个人因素,以免耽误项目进程 2对于周期超过2天的工作应该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安排,所有事情赶早不赶晚,并且留出足够的修改时间 3对于分配到的工作应该采用最合理的方法来制作,耗时繁琐的方法应该被淘汰,如果觉得自己的方法有问题,或者不会制作,应及时和负责人联系 B:Cad建模 1模型人员要先读图,理解整体建筑室内外结构后再开始制作 2模型人员对于cad理解的正确程度直接导致了最后模型的正确度,所以自己一定要注意这个理解力的提高,保证自己理解的部分基本无误,不理解的部分告知负责人,一起沟通 3对于曲面cad建模,一般原则是先做玻璃,玻璃的网格结构线和实际玻璃分隔吻合,有时候需要犀牛辅助,平时要养成多学习的习惯,用最聪明的方法制作完美的曲面 4对于有cad构造或者剖面结构的模型,是否在模型制作时需要表现出来需要和负责人沟通C:照片建模 1尽量自己多收集照片资料,仔细分析建筑物结构 2先做体量给负责人确认,再制作细节,体量制作要尽可能准,弧线,直线,垂直,平行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3最终细节的精度要和负责人沟通 D:外配楼建模 1外配楼有照片的按照照片建模的方法

2没有照片资料的一般是体量或者是拼已有的房子。体量模型一般按照总图和卫星图制作,临近基地的配楼大部分时候要严格按照卫星图摆放,具体要求要询问负责人,拼房子要先确定好房子的原型,比如联排,独栋,多层,小高层等等,计算地块的栋数,询问负责人面数指标,再反推房子原型的面数控制在多少合理 E:内外地形建模 1 内地形一般根据cad建模,大部分时候保证马路面的绝对标高在0高度,在0平面以下的东西有水面,下沉广场,车库入口等等,在做底部路面时要注意镂空。 2大部分地形为了控制圆滑度需要自己描线,不能直接截取cad线形,因为cad线形一般都很密,整理线形的时间还不如自己描线(cad线形导入后很完善的除外) 3外地快是一块块往外做,禁止将草地放在所有地块的下面,因为这样草地无法单独贴图,地块也无法随时往外延伸 4外地快的人行道大部分时候按实际宽度做,不用做一大片,人行道里面是铺地,铺地上是草地,一般水系需要铺地镂空,做草地要空出水系,铺地和草地的关系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如果地块上铺地多,草地少,可以将铺地做成大片放在草地下面,反之亦然,因为可能存在不同的图底关系,各类地块物体的高度一定要自己把握好 F:植物种植 1行道树高度在9-12米,树冠直径在8-10米,间距在11-14米,即间距稍要大于树冠 2行道树阵列采用命令 3草地上的随机种树,树的大小,疏密,方向要有变化 4草坡的制作,主地块草坡制作采用表面工具,等高线根据实际需要截取,切忌等高线过密带来繁琐无畏的工作 G;整合别人的场景

机械加工通用技术规范

机械加工规范书 1.目的 1.1 对机加工产品质量控制,以确保满足公司的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1.2 本标准规定了各种机械加工应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2.范围 适用精工车间机加工产品,和对供应商机加工产品的要求及产品的检验。 3.定义 3.1 A级表面:产品非常重要的装饰表面,即产品使用时始终可以看到的表面。 3.2 B级表面:产品的内表面或产品不翻动时客户偶尔能看到的表面。 3.3 C级表面:仅在产品翻动时才可见的表面,或产品的内部零件。 4.机加工的要求 4.1机加工件材料要符合图纸,选用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 4.2机加工件图纸未注尺寸公差参考国家标准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1804-f要求进行检验。 4.3机加工件图纸未注角度公差参考国家标准角度的未注公差GB/T11335-m要求进行检。4.4机加工件图纸未注形位公差参考国家标准形位的未注公差GB/T1184-H要求进行检验。 4.5图纸中尺寸标注为配合形式加工的,采用间隙配合,具体要求为:外配合为配合为配作对象最大尺寸+0.01~+0.10mm:内配合为配作对象最小尺寸-0.10~-0.01。 5.机加工质量的控制 5.1 零件加工按照图纸加工,对图纸有标示不清、模糊、错误和对图纸产生疑问的与公司工艺人员联系。 5.2 零件加工按照工艺流程去做。 5.3零件加工过程中遇到加工错误或尺寸超出公差范围要与公司工艺人员联系,公司工艺人员将会确认零件可以采用或不可采用。 5.4 需要划线加工的零件,加工后不允许有划线的痕迹。 5.5 所有机加工的零件要去毛刺、钻孔后要倒角、棱角要倒钝(特殊要求除外)。 5.6两加工面间过度圆角或倒角的粗糙度,按其中较低的执行。 5.7两加工面间的根部,未要求清根的,其圆角半径均不大于0.5。 5.8零件的配合表面上,除图样及技术文件有规定外,不得刻打印记或作其它不易清除的标记。 5.9图样上未注明锪平深度的,其深度尺寸不作检查,以锪平为限。 5.10碰到零件加工错误不应该擅做主张对零件进行修改,应与公司工艺人员联系获得技术支持。 6.机加工外观的控制 6.1 机加工中由于控制不力和操作不当造成机械碰伤、表面划伤的不允许存在A级表面,允许存在B,C 级表面.。 6.2 变形、裂纹不允许存在A,B,C级表面。 6.3 需要表面处理的零件表面不允许有氧化层、铁锈、凹凸不平的缺陷。 7.机加工质量检验 7.1 外观检验: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7.2 材料的检验:材料厚度符合国家标准。 7.3 尺寸及公差的检验:零件的尺寸和公差符合图纸的要求。

(完整版)精细三维建模技术规定

精细三维建模技术规定

2011年10月31日

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定参考了以下标准及规范。 1)《基础地理信息三维模型生产规范(征求意见稿)》; 2)《基础地理信息三维模型产品规范(征求意见稿)》; 3)《基础地理信息三维模型数据库规范(征求意见稿)》; 4)《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CJJ/T 157-2010);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6)《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

1.工艺流程设计 项目实施的工艺主要包括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项目准备阶段、基础数据整理阶段、三维数据生产阶段和三维效果整合阶段。项目准备阶段主要是成立项目组,并确定项目目标以及分配任务。基础数据整理阶段包括现有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管理细分与区域分级、建模基础资料的采集和补充和基础资料完备性检查四个步骤。三维数据生产阶段包括除三维模型数据生产、基础三维模型数据质检和基础三维模型数据成果抽样检查三个步骤。三维效果整合阶段包括三维模型效果整合与实时浏览和三维模型效果质检两个步骤。综合各阶段共为10个步骤,详见图2工艺流程图。 1.1.成立项目组并确定项目目标 根据合同要求,成立项目组负责项目实施。召开项目启动会议,要求项目组成员必须参加,明确项目要求,统一工作思路和项目目标,并明确现势性时点、工作分工并分配任务。 1.2.现有基础资料收集整理 该步骤主要收集项目实施需要的基础资料,包括实施标准,基础数据等。实施标准为项目相关的技术标准,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基础数据为项目实施需要的基础测绘成果,主要包括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等。 1.3.管理细分与区域分级 该步骤主要分为两部分工作,一部分是管理单元和建模单元的划分,另一部分是区域的分级划分。建模单元和管理单元的划分依据为《基础地理信息三维模型生产规范(征求意见稿)》,根据要求对建模范围进行二级划分,分别为管理单元和建模单元,并根据标准中要求进行命名。区域分级的依据为《基础地理信息三维模型产品规范(征求意见稿)》,将整个区域分为四级,其中I、II、III、IV四级要求依次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