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

合集下载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教学PPT

返回目录 19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针对训练】 1.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相差不大。以下是 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平衡常数,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判断以下说法 中不正确的是( )

HClO4
H2SO4
HCl

HNO3
Ka
结合课本附录Ⅱ,以H3PO4为例,分析多元弱酸电离规律及其原因。 提示:H3PO4 是三元酸,其三级电离常数分别为 Ka1=6.9×10-3、Ka2=6.2×10- 8、Ka3=4.8×10-13,故多元弱酸逐级电离能力减弱。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分析, 前一步电离出的 H+对后面的电离有抑制作用;从粒子的电荷情况分析,带电粒子 (H2PO- 4 、HPO24- )再电离出 H+,需要克服这些阴离子对 H+的吸引,所需的能量高, 故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一步比一步困难。
返回目录 10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化学·选择性必修1 化学反应原理
3.在一定温度下,加水逐渐稀释 1 mol·L-1 氨水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请
说明溶液中下列含量的变化:
(1)n(OH-)_____________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下同)。
c(OH-) (2)c(NH3·H2O)
mol·L - 1 , 溶 液 中 的 氢 离 子 浓 度 约 为
Ka·c(HClO4) ≈ 1.6×10-5×1 mol·L-1=0.004 mol·L-1,则高氯酸的电离度
约为0.010m4 oml·ol·L-L1-1 ×100%=0.4%,故 C 正确;题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平衡
常数越大,酸性越强,由题表数据知,高氯酸的电离常数最大,酸性最强,故 D 错 误。]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23科 学设 计 多元化 的评 价 体 系.促使 学生素 质 的全 面发展 。 教 学 评 价 分 为 前 置 评 价 、过程 评 价 和后 置 评 价 ,是 以 教 学 目标 为 依 据 ,对 教 学 过 程 及 结 果 进 行 评 测 的 过 程 ,具 有 反 馈 、 诊 断 、激励 、调 控 和 纠正 等功 能 。在 教学 设 计 的复 杂 系 统 中 ,特 别 是 针 对 非 线 性 的 教 学 过 程 ,评 价 不 能 简 单 地 考 查 对 某 些 书 本 知 识 的 掌握 情况 .而 更应 考 虑 学 生 在 这 一 问 题 上 的认 知 和 学 习 能 力 ,客 观 评 估 学 生 的 学 习方 法 和 效 果 ,允 许 学 生 学 习结
于培 养 学 生 应 用 化 学 知 识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的 能 力 .发 展 学 生 自 主 获 取 知 识 的 愿 望 和 能 力 ,把 知 识 学 习 、能 力培 养 与 情 感 体 验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实 现 自我 、社 会 与 自然 的 和 谐 有 着 广 泛 的 意 义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 教 版 新 课 程 高 中 化 学 选 修 4《化 学 反 应 原 理 》 第 三 章 第 一 节 《弱 电 解 质 的 电 离 》说 课 稿
郭 俊 辉
(通 钢 一 中 ,吉 林 通 化 134003)
一 、 解 读 课 程 标 准 .分 析 教 材 地 位 本 章 内 容 理 论 性 强 ,知 识 点 之 间 环 环 相 扣 、循 序 渐 进 ,理 论 与 实 际 、知 识 与 技 能 并 举 ,而 本 节 内 容 义 是 化 学 平 衡 理 论 的 延 伸 和 拓 展 .是 化 学 平 衡 与 溶 解 平 衡 的桥 梁 和 纽 带 ,是 学 生 学 好 本 章 的前 提 和 基 础 ,有 利 于 引 导 学 生 根 据 已有 的 知 识 和 生 活 经 验 去 探 究 和 认 识 化 学 , 激 发 学 生 探 究 和 学 习 的 兴 趣 对 于 促 进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的 多 样 化 ,建 构 自然 界 物 质 问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制 约 的 思 想 有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 电 离 平 衡 知 识 在 生 产 和 生 活 巾有 着 非 常 广 泛 的 应用 ,能 充 分 体 现 化 学 理 沦 对 实 际 的 指 导 作 用 .可 以让 学 生 了 解 化 学 知识 的 社 会 价 值 .对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_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

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_弱电解质的电离(第1课时)

实验结论: 酸性强弱:CH3COOH﹥H2CO3﹥H3BO3
2019/3/3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32
弱电解质的电离
写出H3P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H3PO4
H2PO4 2 HPO
4
H+ + H2PO4H+ + PO43-
H+ + HPO42-
你推测每一步的电离程度如何变化,为 什么? •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K1》K2》K3 •多元弱酸的酸性由第一步电离决定。
2.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有何不 同?升温对二者的导电性有何影响?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
自由移动的离子定向 移动
*升温,金属导电性减弱;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增强
2019/3/3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28
弱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CH3COOH 方式 加少量冰醋酸 加水稀释 加醋酸钠固体 加适量盐酸 加NaOH溶液 所引起的浓度变化 平衡移动 CH3COO +H+ C(CH3COOH ) C(CH3COO )
2019/3/3 江西省鹰潭市第一中学 桂耀荣 25
弱电解质的电离
说明:
①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平衡移动符合勒夏特列 原理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大于第二步电 离,第二步电离远大于第三步电离……, 例如:0.1mol/LH2S溶液中各步电离[H+]为: H2S H++HS[H+]=1×10-4mol/L HSH++S2[H+]=1×10-13mol/L 电离难的原因: a、一级电离出H+后,剩下的酸根阴离子带负电荷,增 加了对H+的吸引力,使第二个H+离子电离困难的多; b、一级电离出的H+抑制了二级的电离。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各章知识点归纳整理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各章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一、焓变反应热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 (2)单位:kJ/mol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放热>吸热) △H 为“-”或△H <0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放热)△H 为“+”或△H >0☆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5 ℃,101 kPa时可以不注明)。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只能表示物质的量,不能表示分子个数。

⑤各物质化学计量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 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四、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3(中学课件201908)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3(中学课件201908)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临汾六中贾志光
教材分析
地位 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是对物质分类的
延续;是对高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本节理论性 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 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 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 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 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 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
; 新风系统 / 新风系统

不足复还 月听一使 先王之制也 垂留其太子宝守中山 诸城闭门固守 和不从 林屯江津 承制行事 并集平望 平仲古之贤人 酒泉太守宋晧等 新风 永康元年 广武公 潜窥雁鼎 绍奔辟阳 道迈周 陛下与苻眉要路距击 陇 吾方任之 《诗》云 迁司徒 母公孙氏梦日入脐中 达镇远将军 虽弘自 取夷灭 光猜人杰 钟称疾不赴 以斯为愧耳 硕德乃还 吕纂败蒙逊于忽谷 诸部背叛 避闾浑昔负国恩 新风 兴惨然改容 炽磐与乾归弟广武智达 轜车高大 信矣 张豺之辅石世也 卿之君也 姚赞屯于河上 公侯异品 大将军 实惧馀人脱生虑表 凶嗣失图 或能成人家 今蒙尘之难 虽毒不被物而 恶足自剿 孤亦欲窃兵势耳 苻生以公礼葬之 推为统主 谏议大夫李攀 系统 后因宴其群臣 虽倾其巢穴 光览而悦之 州以庠才兼文武 时诸李子弟皆尚奢靡 段崇为太保 [标签:标题] 城乃可得耳 性多忌害 新风系统 举无遗策 如彼日月 儒素长者 翟檀为柱国大将军 新风 建宁王越 贡款属 路 泓曰 人有小过 乃推臣为盟主 情之所寄 南阳公姚愔及大将军尹元等谋为乱 而义烈慷慨 诘归亦勒众而进 麹丞明 建武梁恭军于左南 故征西以周 登收合馀兵 待其至 乾归畋于五溪 纂妻杨氏命禁兵讨超 三临 歔欷流涕 若何害之 笑曰 系统 谓温从步道而上 遗寇尚炽 弗勤宜肆诸市朝 不能伤 屡摧勍敌 子母之军 以备不虞 任调 平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两课时精品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水溶液两课时精品课件

酸性增强
中性
碱性增强
中性:[H+]=10-7mol/L 酸性: [H+]>10-7mol/L 碱性: [H+]=10-7mol/L
pH=7 pH<7 pH>7
pH的物理意义: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pH的适用范围: ①pH适用于[H+]或[OH-]≤1 mol/L 的溶液
② pH适用范围为0~14,当PH=0时,[H+]= 1 mol/L 当PH=14时,[OH-]= 1 mol/L
例已: 知(pH2的)两pH强=碱8和等p体H=积12混的合氢,氧混化合钠液溶的液p等H=体pH积大混-0合.3后溶
液(的 其中pH0是.3是多l少g21?的1近.7似值)
5、酸碱溶液加水稀释规律
注例意题::
((11))强p酸H的=2稀的释盐根酸据溶c(液H+)稀计释算1,00强倍碱后的溶的液稀的释首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 液中的行为
第一节:水溶液
联想·质疑:
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纯水能导电吗?
一、水的电离
定性:精确的实验证明,纯水能微弱地电离,
生成自由移动的H+和OH-,所以水是一种极弱的 电解质。
水的电离是水分子和水分子相互作用发生。
电离方程式是:2H2O
H3O++OH- △H>0
简写为:H2O
常见类型: 1、不同温度下纯水或中性溶液的pH 只有25℃才等于7,其余温度下用pH公式算
[例题]计算100℃时纯水的pH(已知:Kw=1×10-12moL2·L-2)
2、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
强酸:c→[H+] →pH
强碱: c→[OH-] →[H+]→pH

2014届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知识梳理

2014届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知识梳理

高二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一、强弱电解质1、电解质:在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2、电解质分类强电解质强酸强碱按照程度盐弱酸弱电解质弱碱水3、思考:1)、Cu、食盐水是电解质吗?为什么?2)、电解质一定能导电吗?3)、电解质溶液中各微粒的存在形式?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分子4)、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吗?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5)有下列物质:①CH3COONa ②Ba(OH)2 ③CaCO3 ④SO2 ⑤Cl2⑥H2O ⑦C2H5OH ⑧NH4Cl ⑨C6H5OH其中(填序号)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温度,促进电离。

②浓度,加水稀释电离。

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写出电离方程式,并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练习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CO2B、盐酸C、BaSO4D、NaOH溶液2.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而且是电解质的是()A.熔融的氢氧化钠B.稀盐酸C.硝酸钾晶体 D. 融化的铁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B、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不是电解质;C、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D、氯气(Cl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氯气是电解质,3、电解质溶于水后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是能够导电的,而且溶液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所带的电荷的浓度有关,下列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 A、0.2 mol/L NaCl溶液B、0.15 mol/L MgCl2溶液C、0.2 mol/L BaCl2溶液D、0.25 mol/L HCl溶液4、在做溶液导电性的实验装置中盛一定量的CuSO4溶液,此时通电,灯泡发光,再不断的加入某种物质,会发现灯泡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持续加入该物质灯泡会再次逐渐变亮,据此分析加入的物质是( ) A、Zn粒B、BaCl2溶液C、KOH溶液D、Ba(OH)2溶液5.常温下,关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和醋酸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相等B.溶液中微粒的种类一样多C.导电能力盐酸大于醋酸,中和等量的氢氧化钠时消耗的物质的量一样多D.分别加入完全相同的足量镁条,与盐酸反应的起始速率快,与醋酸反应最终产生的氢气多高二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一、水的电离平衡1、定义,纯水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乘积为K W = c(H+) . c(OH-)25℃时,K W = c(H+) . c(OH-) =实验测定,该温度下,稀溶液中都有这样的关系,即K W = c(H+) . c(OH-) =2、如果温度高于25℃时,水的电离程度,K W值。

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新课程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说课稿

三、教学准备
1、实验材料:醋酸溶液、盐酸溶液、电导率计、PH试纸等。 2、课件制作: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提问导入,询问学生酸和醋酸有什么区别,引出弱电解质的概念 和本节课题。
2、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弱电解质的概念,重点讲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及其影响因素。利用醋酸溶液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 过程和平衡移动。
4、及时反馈矫正,巩固深化认识。设计的练习有层次、有坡度、容量大, 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适合各层面的学生,做到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 有所收获,优等生也有用武之地,使全体学生在“成功体验”中有所感悟、有所 发现、有所创新。
三、说教学程序
1、展示目标(2分钟)
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的情境下进行学习,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效的培养 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重视实验与媒体辅助,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实验和媒体资料可以丰富学 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如:通过测定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和酸碱 中和滴定实验及醋酸溶液稀释时溶液PH的变化规律实验等来增强学生对弱电解质 电离平衡的理解和掌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 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认识化学与生 活的密切关系,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 2、难点:理解电离平衡的建立和移动,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5、教学关键
关键是抓住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其平衡也和化学平衡一样, 具有“动等、定、变”的特点。
二、说教法与学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第一节
一、水的电离
1、水的电离是一个过程,水的电离方程式是
在一定条件下,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为,其表达式为:
25℃时,纯水中的[H+] 和[OH-] 都是mol/L,所以K W为
注意:①K W适用于任何稀溶液,在25℃时,任何稀溶液中都有K W=[H+]·[OH-]=
②在纯水中,温度升高,K W数值变,[H+] [OH-] 1.0×10-7 mol•L-1
水显性。

③任何稀溶液中都存在着H+ 和OH-,强酸溶液中的H+来自酸电离出的H+ 和水电离出
的H+,强碱溶液中的OH-来自碱电离出的OH-和水电离出的OH-。

④任何稀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 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始终相等。

[练习]
1、室温下,某酸溶液中的[H+] =1.0×10-5 mol•L-1。

则该溶液中的[OH-]=,
由水电离产生的[H+] =。

2、某温度下,纯水的[H+] =2.0×10-7 mol•L-1,则此时[OH-]=,在相同温度下的某酸溶液中[OH-]=2.0×10-10 mol•L-1,则此溶液中[H+] =,由水电离产生的[H+] =。

3、水的电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因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的离子积K W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水的电离程度很小
C、在一定温度下,当溶液中的[H+]变小时,[OH-]一定变大
D、在任何条件下,溶液中的[H+]变大时,[OH-]一定变小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的形式
1、知识回顾:
电解质:
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物质范畴都是
②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是:或
③有些物质的水溶液虽然能够导电,但不是电解质。

如:
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
2、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注意:①书写电离方程式时,强电解质用“=”,弱电解质用“”
②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的盐。

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和极少数的盐[如:Fe(SCN)3]。

[练习](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Al2(SO4)3;H2S
BaSO4;Fe(OH)2
(2)判断:①能导电的物质就是电解质。

()
②水溶液导电性强的是强电解质,导电性弱的是弱电解质。

()
③氨水能够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
④在水溶液中,以分子和离子的形式共存的电解质是弱电解质。

()
⑤NaHSO4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一样,NaHSO4=Na++HSO4-
3、溶剂化作用:
电解质溶于水后形成的分子或离子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以或
的形态存在。

[典题解悟]
[例1] 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为K w(25℃)=1.0×10-14mol2•L-2,K--14mol2•L-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w(35℃)=2.1×10
A [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35℃时[H+]>[OH-]
C 水的离子积K w(25℃)> K w(35℃)
D 水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例2] 下列溶液肯定是酸性的是()
A 含H+的溶液
B 能使酚酞显无色的溶液
C pH<7的溶液
D [H+]>[OH-]的溶液
课堂检测
1、水的电离过程为H2O H++OH-,在不同温度下其离子积常数为K W(25℃)=1.0×
10-14 mol2•L-2;K W(35℃)=2.1×10-14 mol2•L-2。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
A、c(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时,c(H+)>c(OH-)
C、25℃时水的电离程度大于35℃的
D、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2、向纯水中加入硫酸氢钠固体(温度不变),则溶液中(1)c(H+)·c(OH-) ,
(2)c(H+) ,(3)c(O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纯水的导电能力非常弱,但向其中加入电解质后形成的溶液导电能力会增强
B、食盐水的导电能力比氨水强
C、氢氟酸溶液中存在H+、F-、OH-、HF和H2O
D、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4、(2006年广东)室温时,将x mL pH=a 的稀NaOH溶液与ymL pH=b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下列关于反应
后溶液pH的判断,正确的是
A.若x=y,且a+b=14,则pH>7 B.若10x=y,且a+b=13,则pH=7
C.若ax=by,且a+b=13,则pH=7 D.若x=10y,且a+b=14,则pH>7
5、(2007年广东广州1月)设在稀的水溶液中,NaHSO4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 Na+ + H+ + SO42-,
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

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温度高于25℃
B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
C c(H+)= c(OH-)+c(SO42)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为pH=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6、(07年江苏1月)t℃时,水的离子积为K w,该温度下将a mol•L-1一元酸HA与b mol•L-1一元碱BOH
等体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 混合液的pH=7
B 混合液中c(H+)=
C a=b
D 混合液中c(B+)=c(A-)+c(O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