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大国粹
中国十大戏曲

中国十大戏曲一、昆曲:原名“昆山腔”(简称“昆腔”)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300年。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北京大学为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二、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
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
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
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
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唐山师范学院为评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三、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团体,受到广泛的欢迎。
祖国小常识大全

祖国小常识大全一、中“国”常识1.中国的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3.中国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4.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5.中国人民币的主要成分:棉花6.中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7.中国的国歌作词:田汉8.中国的国歌作曲:聂耳9.中国的首都:北京10.中国的国球:乒乓球11.中国的国粹:京剧12.中国的国宝:大熊猫13.中国的国树:银杏树14.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15.中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16.中国汉字数量庞大,约有9万多个17.中国红军长征最远行程:二万五千里18.中国香港是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的19.中国澳门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20.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二、中国“最大”常识1.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2.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3.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4.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最大的冲积岛:崇明岛6.中国最大的盐水湖:青海湖7.中国土地面积最大的县:新疆若羌县8.最大的岛屿:台湾岛9.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黑龙江省的嘉荫10.最大的野生东北虎聚集区:吉林长白山11.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12.最大的原始森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13.最早最大的航天基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4.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15.年产量最大的煤田:山西大同煤田16.规模最大的岩溶山水风景区:桂林漓江风景区17.最大的帝王陵墓博物馆: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坑18.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19.中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20.中国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21.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22.中国最大的海峡:台湾海峡23.中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24.中国最大的内海:渤海25.中国最大的天然水洞:本溪水洞26.中国管辖面积最大的城市:赤峰市27.中国最大的铜币:太平天国特大花钱28.中国最大的佛像:四川乐山大佛,高71米29.中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30.中国最大的城市广场:天安门广场31.中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2.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33.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4.中国土地面积最大的县:新疆若羌县35.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36.我国最大的冰川:新疆帕米尔高原乔戈里峰北坡的音苏盖提冰37.中国最大的宫殿群:故宫38.中国规模最大的祭祀建筑群:天坛39.中国(世界)最大陨石雨和陨石:降落在吉林省40.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41.中国古代即为时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则天三、中国“最高”常识1.我国的最高学历:研究生2.中国最高的悬河:黄河下游800公里的地上悬河3.中国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4.中国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5.中国海拔最高的城市:拉萨6.中国中国最高的木建筑:山西应县木塔7.中国现存海拔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8.我国樟脑产量最高的地区:台湾四、中国“最早”常识1.最早发现和开采的石油基地:玉门2.中国最早的货币:海贝3.中国最早的金属币:青铜贝4.中国最早的铸币:春秋战国时代的刀币5.中国最早的银元:郑成功银元6.中国最早的铁币:西汉铁半两7.中国最早的铝币:乾宇重宝8.中国最早的纸币:宋代“交子”9.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10.中国最早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11.中国现存的建于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悬空寺12.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赵州桥13.最早设置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4.中国最早在南极留下足迹的人:宋耀如(宋氏三姊妹之父)15.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16.中国最早且现存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17.中国古代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18.中国最早最完备的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19.中国最早的大型玉器作品:元代渎山大玉海20.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以玉琢制而成的龙的形象:玉龙21.中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司马迁的《史记》22.中国最早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作者:宋应星23.中国最早的立体地图:宋代沈括绘制的《使契丹图》24.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国语》25.中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五、中国“最多”常识1.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2.雾日最多的地区:四川省峨眉山3.中国雾日最多的城市:重庆4.中国雨天最多的城市:四川峨眉县5.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约有1600万人)6.中国盐湖最多的地方:青藏高原,被称为“盐湖之家”7.中国收录汉字最多的一部大字典:《康熙字典》六、中国“最长”常识1.中国最长的峡谷:长江三峡2.中国最长的河流:长江3.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4.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5.中国最长的人造天河:红旗渠6.中国流通时间最长的铸币:秦始皇铸的方孔圆钱7.中国最长的地下河:坎儿井8.中国最长的河:长江,长6300公里9.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单位:内蒙古自治区10.我国(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11.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12.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七、中国“第一”常识1.我国的第一关:山海关2.我国的第一条地铁在:北京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1964年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5.中国人民币第一次发行:1948年12月1日6.中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刘长春7.中国第一个获得奥运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许海峰8.中国第一个赴南极考察的中国人:董兆乾9.中国第一本讲述方言的字典:《方言》10.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11.中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12.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13.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14.中国第一部较系统的修辞书:《修辞学发凡》15.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16.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17.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18.中国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19.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20.新中国第一部大型舞剧:《和平鸽》21.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22.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唐朝陆羽著的《茶经》23.中国现存第一部脉学专著:《脉经》24.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25.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明初的《水滸传》26.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27.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28.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29.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30.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八、其他之最1.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地球上最北的热带雨林:位于中国西藏的墨脱3.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4.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方:南海西沙(6.1℃)5.中国最低的盆地:吐鲁番盆地6.中国最著名的江潮:钱塘江大潮7.中国最深的湖泊:长白山天池8.中国人口最密的城市:上海市9.中国离海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10.中国最复杂的铜币:崇祯钱11.中国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帝王陵寝:唐乾陵12.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西藏13.中国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14.中国最北的村庄:漠河15.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山西省16.中国海岸线最曲折的省级行政单位:福建省17.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18.中国地势最低平的省:江苏省19.中国影响最广的戏曲片:《红楼梦》20.中国(世界)最重的古代青铜器:司母戊鼎21.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
中国十大国粹英语作文

中国十大国粹英语作文China is a country rich in cultural heritage and traditions that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Among these treasures, there are ten that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iconic and significant, known as the "Top 10 Chinese National Treasures." These treasures not only reflect the country's long and storied history but also showcase the ingenuity, artistr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Chinese people.The first of the Top 10 Chinese National Treasures is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This immense fortification, stretching over 13,000 miles across northern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recognizable landmarks in the world. The Great Wall was built over centuries to protect the Chinese empire from invaders and has become a symbol of the country's resilience and determinationAnother iconic treasure is 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This vast palace complex, which served as the political and ceremonial center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or over 500 years, is a stunning exam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The Forbidden City'sintricate details, grand scale, and rich history make it a must-see destination for any visitor to China.The Terracotta Warriors, discovered in the city of Xi'an, are another remarkable treasure. This vast army of life-size clay soldiers, horses, and chariots was created to protect the tomb of the first emperor of China, Qin Shi Huang. The sheer scale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of the Terracotta Warriors have captivated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nd serve as a testament to the skilled craftsmanship of ancient Chinese artisans.The Yangtze River, the longest river in Asia and the third-longest in the world, is another of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s. The Yangtze has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country's history, serving as a crucial transportation route and a source of sustenance for millions of people. The river's stunning natural beauty, including its towering gorges and diverse ecosystems, make it a cherished part of China's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heritage.The Shaolin Temple, located in the Henan province, is another iconic Chinese treasure. This ancient Buddhist monastery is renowned for its martial arts traditions, which have been practiced by monks for centuries. The Shaolin Temple has become a symbol of Chinese cultural and spiritual heritage, attracting visi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o come to witness the impressive displays of kung fu andmeditation practices.The Peking Opera, a 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eater that combines music, dance, and acrobatics, is another of the country's national treasures. This captivating art form has a rich history dating back to the 18th century and is celebrated for its intricate costumes, elaborate makeup, and skilled performers.The Forbidden City in Beijing is not the only imperial palace that is considered a national treasure. The Summer Palace, located in the outskirts of Beijing, is another stunning exam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This vast complex of gardens, pavilions, and lakes was once the summer retreat of the Qing dynasty emperors and is now a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The Silk Road, a network of trade routes that connected China to the West, is another of the country's national treasures. This ancient network of roads, which facilitated the exchange of goods, idea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 Silk Road is celebrated for its role in promoting cross-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The Dazu Rock Carvings, located in the Chongqing municipality, are another remarkable Chinese treasure. These intricate stone carvings,which date back to the 9th century, depict a wide range of religious and mythological figures, as well as scenes from everyday life. The Dazu Rock Carvings are a testament to the skill and artistry of ancient Chinese craftsmen and serve as a window into the country's rich cultural heritage.Finally, the Sichuan Giant Panda Sanctuaries, located in the Sichuan province, are considered one of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s. These protected areas are home to the endangered giant panda, a beloved symbol of China and a cherished part of the country's natural heritage. The Sichuan Giant Panda Sanctuarie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panda population but also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region's diverse ecosystem.These ten national treasures are just a small sampling of the rich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that China has to offer. Each of these treasures represents a unique aspect of the country's history, traditions, and ingenuity, and they serve as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spirit and creativ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Whether you are a history buff, a nature lover, or simply someone who appreciates the beauty and complexity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se national treasures are well worth discovering and exploring.。
中国12种主要地方戏曲盘点介绍

中国12种主要地方戏曲介绍1京剧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 ,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
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它的源头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特别是十八世纪流行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戏"徽班"。
1790年,第一个徽班进入北京,参加皇帝的生日演出。
随后又有不少徽班陆续到北京演出。
徽班本来流动性强,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众多地方剧种,这使得徽班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数十年的融汇,京剧才算形成,并成为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广泛,都居中国之首。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划人物。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此外还有一些配角行当。
脸谱是京剧中最有特色的艺术。
人物的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大都能通过脸谱表现出来。
比方说,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以示其金面金身,象征虚幻之感。
通常认为,18世纪末是京剧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期。
当时,不仅民间戏曲演出很繁盛,皇宫内戏曲演出也很多。
因为皇家贵族们都喜爱京剧,宫廷内优越的物质条件为京剧的表演、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宫廷与民间的戏曲相互影响,使京剧获得空前发展。
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是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是诸多流派的产生,最著名的是梅(梅兰芳1894-1961)、尚(尚小云1900-1975),程(程砚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别。
中国20大经典国粹!国人怎能不知!

中国20大经典国粹!国人怎能不知!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中国共有20大国粹,这20大国粹是:1、《易经》《易经》是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伏羲所创的八卦称之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后,又有神农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殷商末年出现了《周易》。
由此可见,《易经》这部哲学经典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三位伟大始祖伏羲、神农、轩辕黄帝共同开创完成的。
《易经》至今已有5000年——10000年的历史。
到春秋时期,孔子为易经作《易传》。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易经》也是中国哲学的源头。
2、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末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聃(因而人称老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著有《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共81章。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的《道德经》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的《道德经》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老子的《道德经》是宇宙中的最高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老子为中国、为全世界所奉献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财富。
国粹京剧

俏丽刚健
荀慧生
荀慧生(1900—1968年),工花 旦、闺门旦。河北东光县人。首次 于天津登台。1910年人京,师从梆 子演员侯俊山。19岁时(公元1918 年),参加喜群社,从此专演京剧。 旬慧生功底深厚、戏路宽广,又出 身于梆子班,所以能吸取梆子旦角 艺术之长,将京剧青衣、花旦、闺 门旦、刀马旦的表演熔于一炉,兼 收京剧小生、武生等行当的技艺, 从唱腔、念白、身段到化妆等方面 进行了改革和创造,并逐渐形成风 格新颖、独树一格的“旬派”艺术。 娇昵柔媚
深沉委婉
尚小云
尚小云(1900~1976年), 工旦。祖隶汉军旗籍,河北南 宫人。幼为北京三乐科班学生, 初习武生,后改正旦,以演青 衣戏为主,并取得一些成绩。 尚小云的唱腔字正腔圆、刚劲 高亢,尤其是念白,爽朗明快、 流丽大方、字清音朗、极富感 情色彩。尚小云排演了大量新 戏,创造了众多巾帼英雄、侠 女烈妇的艺术形象。在艺术上 独树一帜,形成了“尚派”。
京剧服装按其样式大致可分五种,即:蟒、靠、褶、帔、衣
按其身份、职业、地位可分:
一、帝王后妃――穿蟒、帔、褶; 二、宰相文官――穿蟒、帔、开氅、官衣; 三、元帅武将――穿靠(盔甲)开氅、帔、箭衣; 四、中等阶层人士――穿帔、褶子 五、平民百姓――褶子和茶衣、裤子袄子等五类。
•京剧各类服装色彩丰富,可分红、黄、绿、白、黑上五色 和蓝、紫、粉、湖、湘下五色。
生
旦
净
丑
生——泛指“净”和“丑”以外的男角色,包括“老生”、“小生”和
“武生”等。
老生——中年以上性格正直刚毅的正面人物;
小生——青年男性;
武生——擅长武艺的生行角色。
彩 旦
俗 称 丑 婆 子 , 实 际 由 丑 角 应 工
国粹主义思潮

国粹主义思潮国粹主义是20世纪初在“革命排满”声浪中崛起的一股社会思潮。
其倡导者是一批对国学有较深厚研究并具有强烈“反满”要求的国粹派,他们试图通过“研究国学、保存国粹、复兴古学”来唤起人们爱国和反清革命的激情,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一)国粹主义在辛亥革命时期,异军突起,能够激成一股颇有影响的社会思潮,绝非偶然,有着它独特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思想根源。
首先,它是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产物。
《辛亥条约》签订后,中国陷入了极为严重的民族危机之中,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时代的最强音。
如何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不同阶级、阶层、不同的党派,甚至同一党派中的不同派别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此,国粹派也有其独特的思考,他们不仅感受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更主要的还在于他们看到了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的一致性,相信文化危机是更本质、更深刻的民族危机。
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所以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在于武力,更重要的还在于有赖以自立的民族“元气”,即固有的“文化”。
因此,外国侵略者不仅从政治、经济、军事上侵略中国,更可畏的是力图从文化上亡我中国,大肆贩卖奴化思想。
而20世纪初,伴随着大批知识分子冲出家门,留学国外,进一步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声中,又出现了所谓“全盘欧化”的主张,甚至只要是西方的习俗、风尚都推崇备至。
这一切都引起了国粹派深深的忧虑。
他们认为一旦中国的文化澌灭,中国所面临的将不仅是亡国,而且是万劫不复的灭种之灾。
他们的这种爱国情感和历史使命感很快在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引起共鸣,对一些保守、复古人士也有一定吸引力。
其次,从政治角度来看,它又是反清革命运动兴起的产物。
自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傀儡,成了洋人的朝廷,充当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走狗。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满清政府是导致中国民族危机的罪魁祸首,不推翻腐朽的满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中国就无法独立和富强,就不能挽救中国的民族危亡。
因此,20世纪初年,“革命排满”的声浪不断高涨。
中国五大戏曲剧

京剧 越剧 评剧 豫剧 黄梅戏
京剧
•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 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 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 (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 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 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 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 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 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
评剧
•
评剧,评剧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个 汉族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 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 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 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 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 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 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 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 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 《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 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 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 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 返回
越剧
• 越剧是中国汉族五大戏曲种类之一, 是目前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长于抒情, 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 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 “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 纷呈。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 福建等江南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 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 有专业剧团存在,据初步统计,约有 280多个,业余剧团更有成千上万,不 胜统计。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 的群众基础,当为流传最广之地方剧种。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返回
黄梅戏
• 黄梅戏,中国汉族地方戏曲,旧 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 评剧 、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 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 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 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 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黄梅戏用安 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 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 泼著称。 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 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 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豫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