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接处警工作规范

合集下载

接处警工作规范

接处警工作规范

接处警工作规范为进一步规范接处警工作,强化执法源头管理,提升民警出警取证能力,规范出警取证行为,确保出警取证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疑难和信访案件,及时依法惩处违法犯罪人员,化解矛盾纠纷,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特制订本规范。

第一条本规范适用于治安、刑侦、经侦、禁毒、巡警、派出所及其民警值班、巡逻、检查等处警工作。

第二条本规范包括的处警包括:1、对群众报案、控告、举报(以下统称报案)的处置;2、对群众扭送违法犯罪嫌疑人、违法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处置;3、对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的处置;4、对紧急救助的处置;5、对纠纷类警情的处置;6、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7、其他需要进行现场取证的警情。

第三条先期处警的现场取证,主要包括现场保护,现场调查访问、笔录制作、录音摄像、物证收集等工作。

处警单位或者民警接到处警指令或群众报警后,必须无条件出警,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拖延出警,影响警情处置;遇警情管辖有异议的,要在出警后,再报请指挥中心向有关管辖权单位移交,不得拒绝或者擅自离开现场。

第四条处警取证必备物品民警在处警时必须按照规定携带处警包,处警包内应具备下列物品;1、照相机(摄像机)2、卷尺(皮尺)3、询(讯)问笔录头4、材料纸5、现场勘验笔录6、勘验现场图7、110接处警先期处置现场目击证人登记表8、指纹卡9、指纹捺印盒10、其他收集证据所需物品第五条值班民警接到群众报案按以下程序和要求处置:1、接到群众报案,值班民警应当问清报案人基本情况及报案详细内容。

电话报警的,应当详细记录报案情况;来人报案的,应当制做询问笔录,并报告值班领导,依法按规定处理。

2、属刑事、行政案件的,填写《受案登记表》,经值班领导批准后,填写《接受案件回执单》交报案人,并将报案材料移交主办民警。

3、情况紧急,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组织民警出警,并按情况报告制度,逐级报告。

4、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事)件,应当告知报案人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报案,并登记备查;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范围,但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案(事)件,应当接受后再移交有管辖权的部门办理。

交警接处警工作规范

交警接处警工作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交警接处警工作规范篇一:公安部发布《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源自:新京报明年1月1日起,交通堵塞时,交警以指挥疏导交通、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为主,一般不处罚交通违法行为;交警执法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使用固定的执法用语。

如有必要,交警上路执勤可配备枪支等武器。

昨日,公安部发布《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该规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规对于治理超载有很明确的规定:检测结果为严重超载,驾驶人表示可立即消除“超载”,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待超载状态消除后放行;驾驶人如拒绝或者不能立即消除“超载”,可扣留车辆。

对于运送瓜果、蔬菜和鲜活产品的超载车辆,应当场告知驾驶人违法行为事实,但不得采取扣留车辆等行政强制措施。

规范1执法必须用规定“法语”今后,交警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如检查违法机动车驾驶人,处罚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对机动车驾驶人罚款并采取强制措施等,都必须使用指定的执法用语。

比如,交通违法驾驶人拒绝签收处罚决定书时,交警必须说,“拒绝签字,法律文书同样生效并视为送达”。

规范2不得随意开车追违法车新规范规定,交警上路执勤执法时,如有必要,可带枪支、警棍、手铐、警绳等武器和警械;执勤警车根据需要,也可配备枪支、防弹衣、防弹头盔。

只有在交通违法行为人驾车逃跑,有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他人生命时,交警可以驾车追缉。

除此之外,交警不得开车追违法车,可当场记下车号,事后追究法律责任,或者通知前方交警堵截。

上路执勤时,交警必须严格执行安全防护规定,保证自身安全。

比如违法行为人拒绝停车,交警不得站在交通违法车辆前面,强行拦截,或者脚踏车辆踏板,将头伸进驾驶室,强行扒登车辆;危险化学品车如发生泄漏事故,交警不得进入警戒区域。

规范3疏导交通时不受理投诉据了解,路面交警执勤时,经常遇到问路、病人急需赶到某医院救助。

今后,交警遇到《110接处警工作规则》所列举受理的群众求助,如遭受不法伤害、意外受伤、突然患病,或者公共财产需要紧急保护等,可要求机动车驾驶人立即停车,提供帮助,配合施救工作。

接处警工作规章制度

接处警工作规章制度

接处警工作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接处警工作,提高公安机关工作效率,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接警1. 接警岗位设置公安机关应当设立专门的接警岗位,配置相应的接警人员。

接警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2. 接警职责(1)及时、准确、全面地接收报警信息;(2)询问报警人有关情况,必要时进行录音;(3)对报警事项进行分类处理,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准确地将报警信息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4)对无效报警、虚假报警、重复报警等进行甄别、记录,并采取相应措施;(5)做好接警记录,保存相关资料,确保信息可追溯。

3. 接警流程(1)接警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应当询问报警人基本情况及报警事项;(2)根据报警事项,判断警情性质,决定传达部门和人员;(3)将报警信息迅速、准确地传达给相关部门和人员;(4)对报警人进行必要的安抚和指导;(5)做好接警记录,保存相关资料。

三、处警1. 处警岗位设置公安机关应当设立专门的处警岗位,配置相应的处警人员。

处警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2. 处警职责(1)接到报警信息后,迅速出警,及时处置警情;(2)到达现场后,了解情况,收集证据,采取必要的措施;(3)根据警情性质,依法作出处理;(4)做好处警记录,保存相关资料,确保信息可追溯。

3. 处警流程(1)处警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应当迅速出警;(2)到达现场后,了解情况,收集证据,采取必要的措施;(3)根据警情性质,依法作出处理;(4)做好处警记录,保存相关资料。

四、接处警工作协同1. 公安机关各相关部门之间应当加强协作,确保接处警工作顺利进行。

2. 接警人员与处警人员之间应当保持密切联系,随时了解警情处置情况。

3. 公安机关应当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应对突发警情。

五、监督与考核1. 公安机关应当对接处警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进行。

交警接处警规范

交警接处警规范

交警接处警规范(一)一、对人到机关、求助的,应当向人表明接警人单位和姓名;对电话的,应主动向人表明:“您好,这里是××(市、县)指挥中心或××(市、县局××科、所、队),我是ХХ号接警员或ХХХ,请讲”,接受应当态度和蔼,语言文明。

二、询问人或者接听电话时,接警人应当主动引导人讲明案(事)件主要情况(时间、地点、主要情节)及本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一)处警指令发出的时间;(二)接受处警指令的人员姓名;(三)处警指令的内容;(四)通知联动单位的时间;(五)向单位领导或上级部门报告的时间、方式;(六)处警人员到达现场及现场处置结束后,向指挥中心报告的时间及内容。

三、对有疑问的或者人未说准警情即挂断电话的,应当及时回拨人电话,进一步核实情况,回拨电话无人接听,警情地明确的,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核实。

四、对于投诉的,应当问明投诉人基本情况及投诉内容,同时,告知投诉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接警民警应按规定将接警情况及时、准确、完整地在统一接处警平台中登记、存储,确保内容的原始性。

六、除咨询和无效的外,接警民警应及时为人开具《回执单》,作为查询警情办理进展情况的依据。

七、交通警察接到处警指令后,白天应当在5分钟内出警,夜间应当在10分钟内出警。

八、处警民警不少于两人,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按照规定穿着反光背心,夜间佩戴发光或者反光器具,配备必要警用装备,携带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器材。

九、交通警察到达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后,应当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到达时间和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形态、初查后果等现场简要情况,需要增加救援人员或者装备的,一并报告。

现场处置结束后,应当再次报告。

十、发生下列道路交通事故,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通过本级机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逐级上报省级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二)运载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泄漏、爆炸、燃烧等道路交通事故的;(三)发生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员死亡或者造成3名以上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员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四)高速公路上发生五辆以上机动车连环相撞或者同向1公里以内发生3起以上多车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的;(五)民警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民警交通肇事造成他人死亡的。

接处警工作规范要点

接处警工作规范要点

接处警工作规范要点一、工作纪律1.服从指挥,听从调度,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纪律意识。

2.严守保密,不得泄露接警信息及相关工作内容。

3.保持警容严整,言行文明,示范文明执法形象。

4.遵守交通规则,驾驶警车时保持文明驾驶,不得违法超速、闯红灯等。

二、接警准确度1.接警人员应认真听取报警人描述,并详细记录接警信息。

2.对报警信息进行及时而准确的分类和初步判断,判断案情的轻重缓急,并做出合理安排。

3.与报警人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专业技巧引导其提供更多的案情细节。

三、处警响应及指挥1.必要时应先派遣警力到现场进行初步勘查,确保保护现场,获取更多证据。

2.根据案情紧急程度,合理安排接警部门警力的展开。

3.在进行处警行动中,应准确披露处警部门行动计划,协调各警力的配合,确保目标的迅速落地。

四、信息登记与报送1.对每起接处警工作,应编制接警登记表格,并及时汇总相关信息。

2.按规定报送上级领导及相关部门,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和情况。

3.对重大案件或紧急突发事件,应及时上报,通报至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

五、文明执法1.接处警人员应以礼待人,文明执法,不得辱骂、殴打、恐吓报警人或涉案人员。

2.严禁违规搜查、拘禁等违法行为,文明执法遵循程序和规范。

3.在处理案件时应公正、客观,不得接受贿赂、利益输送等行为,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

六、安全防护1.接处警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和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2.在处警行动中,注意自身安全,谨慎抉择行动方案,保证处警行动的安全性。

3.在处理涉枪、涉爆、涉毒等危险案件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程,做好安全预防措施。

七、信息整理与汇总1.对每起接警工作,应认真整理警情信息,完善案情材料,确保案情丰富而准确。

2.定期对接警工作进行汇总与分析,总结案件特点和规律,为提高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3.针对重大案件或有重要价值的案件,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进行进一步处置。

八、问题整改与汇报1.对接处警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整改,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交警接处警规范

交警接处警规范

交警接处警规范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交警接处警规范一、对报警人到公安机关报警、求助的,应当向报警人表明接警人单位和姓名;对电话报警的,应主动向报警人表明:“您好,这里是××(市、县)指挥中心或××(市、县公安局××科、所、队),我是ХХ号接警员或ХХХ,请讲”,接受报警应当态度和蔼,语言文明。

二、询问报警人或者接听报警电话时,接警人应当主动引导报警人讲明案(事)件主要情况(时间、地点、主要情节)及本人的基本情况、联系方式:(一)处警指令发出的时间;(二)接受处警指令的人员姓名;(三)处警指令的内容;(四)通知联动单位的时间;(五)向单位领导或上级部门报告的时间、方式;(六)处警人员到达现场及现场处置结束后,向指挥中心报告的时间及内容。

三、对有疑问的报警或者报警人未说准警情即挂断电话的,应当及时回拨报警人电话,进一步核实情况,回拨电话无人接听,警情地明确的,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核实。

四、对于投诉的,应当问明投诉人基本情况及投诉内容,同时,告知投诉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五、接警民警应按规定将接警情况及时、准确、完整地在统一接处警平台中登记、存储,确保报警内容的原始性。

六、除咨询和无效的报警外,接警民警应及时为报警人开具《报警回执单》,作为查询警情办理进展情况的依据。

七、交通警察接到处警指令后,白天应当在5分钟内出警,夜间应当在10分钟内出警。

八、处警民警不少于两人,交通警察赶赴现场处理,应当按照规定穿着反光背心,夜间佩戴发光或者反光器具,配备必要警用装备,携带器材。

九、交通警察到达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后,应当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到达时间和事故发生地点、事故形态、初查后果等现场简要情况,需要增加救援人员或者装备的,一并报告。

现场处置结束后,应当再次报告。

十、发生下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立即通过本级公安机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并逐级上报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一)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二)运载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泄漏、爆炸、燃烧等道路交通事故的;(三)发生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员死亡或者造成3名以上外国人及港澳台人员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的;(四)高速公路上发生五辆以上机动车连环相撞或者同向1公里以内发生3起以上多车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的;(五)公安民警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公安民警交通肇事造成他人死亡的。

交警处警工作流程及规范要求(3篇)

交警处警工作流程及规范要求(3篇)

第1篇一、引言交警处警工作是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

为了提高处警效率,确保处警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工作流程及规范要求。

二、处警工作流程1. 接警(1)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后,应立即记录报警人信息、报警时间、报警地点、报警内容等。

(2)根据报警情况,判断是否属于交警管辖范围,如属于,则进行登记,并通知处警人员。

2. 处警准备(1)处警人员接到指令后,应立即查看报警记录,了解报警情况。

(2)根据报警地点,选择合适的警力进行处警,并提前做好装备准备。

3. 处警行动(1)处警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情况、当事人信息等。

(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如疏导交通、控制现场、协助伤者救治等。

(3)如遇重大交通事故,应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

4. 处理结果(1)处警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了解事故原因。

(2)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并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

(3)制作事故认定书,送达当事人。

5. 后续处理(1)处警人员将事故认定书等相关材料归档。

(2)对事故责任方进行处罚,如罚款、扣分等。

(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道路畅通。

三、规范要求1. 严谨、迅速、准确(1)值班人员接到报警电话后,应迅速记录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2)处警人员接到指令后,应立即出发,确保迅速到达现场。

2. 依法依规(1)处警人员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处理事故。

(2)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处罚公正、合理。

3. 严谨细致(1)处警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仔细勘查现场,确保信息准确。

(2)对当事人进行询问时,应认真倾听,确保了解事故真相。

4. 团结协作(1)处警人员应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处警任务。

(2)如遇重大事故,应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确保事故得到妥善处理。

5. 安全意识(1)处警人员应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身安全。

(2)在处警过程中,应注意交通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接处警工作规范

接处警工作规范

接处警工作规范
作为一名接处警工作人员,我们肩负着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

因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接处警工作规范,确保我们的工作高效、准确,为社会大局稳定和谐作出应有的贡献。

首先,我们需要做好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准确记录。

在接到警情后,要第一时间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包括案发地点、案情简要经过、涉及人员、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等。

同时,要将这些信息准确记录下来,以备后续调查和处理。

其次,我们要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

在接处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紧急情况和复杂案件,但我们必须保持冷静,不被情绪左右,客观地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在与报警人或涉事人交流时,要保持耐心和礼貌,倾听他们的陈述,了解案情的全貌。

此外,我们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

在处理警情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来进行,不得擅自处理或逾越职权。

要做到公正、公平、严明,绝不偏袒任何一方,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我们要加强协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

在接处警工作中,我们往往需要与其他执法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因此,我们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案件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总之,接处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安全工作,我们作为从业人员,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严格遵守工作规范,做到勤勉尽责,为社会治安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每一位从业人员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接处警工作规范,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交警接处警工作规范
篇一:公安部发布《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源自:新京报
明年1月1日起,交通堵塞时,交警以指挥疏导交通、纠正交通违法行为为主,一般不处罚交通违法行为;交警执法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使用固定的执法用语。

如有必要,交警上路执勤可配备枪支等武器。

昨日,公安部发布《交通警察道路执勤执法工作规范》,该规定将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新规对于治理超载有很明确的规定:检测结果为严重超载,驾驶人表示可立即消除“超载”,应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待超载状态消除后放行;驾驶人如拒绝或者不能立即消除“超载”,可扣留车辆。

对于运送瓜果、蔬菜和鲜活产品的超载车辆,应当场告知驾驶人违法行为事实,但不得采取扣留车辆等行政强制措施。

规范1执法必须用规定“法语”
今后,交警执法的每一个环节,如检查违法机动车驾驶人,处罚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对机动车驾驶人罚款并采取强制措施等,都必须使用指定的执法用语。

比如,交通违法驾驶人拒绝签收处罚决定书时,交警必须说,“拒绝签字,法律文书同样生效并视为送达”。

规范2不得随意开车追违法车
新规范规定,交警上路执勤执法时,如有必要,可带枪支、警棍、手铐、警绳等武器和警械;执勤警车根据需要,也可配备枪支、防弹衣、防弹头盔。

只有在交通违法行为人驾车逃跑,有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他人生命时,交警可以驾车追缉。

除此之外,交警不得开车追违法车,可当场记下车号,事后追究法律责任,或者通知前方交警堵截。

上路执勤时,交警必须严格执行安全防护规定,保证自身安全。

比如违法行为人拒绝停车,交警不得站在交通违法车辆前面,强行拦截,或者脚踏车辆踏板,将头伸进驾驶室,强行扒登车辆;危险化学品车如发生泄漏事故,交警不得进入警戒区域。

规范3疏导交通时不受理投诉
据了解,路面交警执勤时,经常遇到问路、病人急需赶到某医院救助。

今后,交警遇到《110接处警工作规则》所
列举受理的群众求助,如遭受不法伤害、意外受伤、突然患病,或者公共财产需要紧急保护等,可要求机动车驾驶人立即停车,提供帮助,配合施救工作。

对于职责外的紧急求助,不及时处置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国家财产安
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交警应当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并配合相关单位处置;对于职责范围以外的非紧急求助,应告知求助人向有关部门求助。

指挥疏导交通时,交警将不受理群众投诉,但要告知投诉方,哪个机关受理其投诉。

规范4醉酒司机将被强制约束
今后,交警有权限将醉酒司机带至指定地点,强制约束至其酒醒。

使用酒精测试仪时,测试结果应当场告知受测人,受测人违反测试要求,应当重新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醉酒”,或者受测人对测试结果有异议,交警应及时将受测人带至医院做血液检测,并通知其家属或单位。

规范5军车违法开“专用通知”
军队、武警部队机动车违法,交警应指挥驾驶人立即停车,填写“军车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抄告记录单”,并要求
驾驶人当场签名;当事人当场拒绝签名,交警将利用声像设备取证,并在“军(警)人交通违法行为通知书”上注明。

但是,违法的军队、武警部队如正在执行紧急公务,交
警应立即放行。

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执行紧急公务时、严重违法时,交警应及时纠正,记录车牌号,抄告相关单位;但如未执行任务,必须依法处罚。

规定中特别指出,“交警纠正军队、武警部队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和特种车辆交通违法行为时,要做到事实清楚,严格按程序办事,快速处理,避免与驾驶人发生冲突,尽量减少群众围观”。

(编辑:韩威)
篇二:110接处警规范
贯彻执行《两区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规
范(试行)》的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两区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
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部《省、地、县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工作规范》、《110接处警工作规则》、《110报警服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和《云南省公安机关110接处警工作规范》、《“两区”分局机关110
接处警工作规范(试行)》以及交通、消防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110接处警工作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
旨,以“接警快、出警快、处臵好、群众满意”为目标,
以规范110接警、指挥调度和处警程序、现场取证、着装携装、监督管理工作为重点,大力推进接处警工作程序化、标准化、制度化,以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和优质高效服务,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

第三条分局指挥中心负责对各单位、各警种的110
接处警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协调和监督。

第四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分局110报警服务台及派
出所、分局、刑侦、治安、交警、消防等担负110接处警任
务的警种、部门及其接处警人员。

处警人员包括处警民警和协助处警民警勤务工作的协勤人员。

第二章接警与指挥调度
第五条分局110报警服务台实行24小时值班,统一受理群众报警、求助、举报、投诉。

根据局领导授权和工作预案,具有直接指挥、先期处臵、通报协调、装备调用、检查督导、信息归口等职权。

第六条110接处警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一级接警、统一指挥、分类处警的工作机制,坚持依法、公开、公正原则,做到快速反应、规范处臵、热情服务。

第七条分局110报警服务台设立指挥长(值班长)、接警(调度)岗位,实行指挥长(值班长)负责制。

(一)指挥长(值班长)指导、检查接警人员处臵一般
警情、紧急警情、常态指挥调度和处理一般信息;协助局领导或指挥中心领导处臵重大紧急警情,并根据有关工作预案进行先期指挥调度工作;处理各类重要信息,提出拟办意见。

(二)接警人员负责接听、受理报警,根据警情向有关处警单位或人员下达处警指令,同时做好信息录入工作。

(三)聘用人员只能从事接警、记录以及其他辅助性的工作。

第八条分局110报警服务台按照案(事)件性质、
规模、可控程度、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等因素区分一般警
情、紧急警情和重大紧急警情,制定一般警情调度处臵程序性规定和紧急警情、重大紧急警情调度处臵的工作预案。

第九条110报警服务台受理警情的范围:
(一)110报警服务台接受报警范围:
1、刑事案件;
2、治安案(事)件;
3、危及人身、财产安全或者社会治安秩序的群体
性事件;
4、自然灾害、治安灾害事故;
5、其他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臵的与违法犯罪有关
的报警。

(二)110报警服务台受理紧急求助的范围:
1、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危急情况,需要公安机关
紧急救助的;
2、老人、儿童及智障人员、精神疾病患者等行为能力、辨别能力差的人员走失,需要公安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
3、公众遇到危难,处于孤立无援状况,需要立即救助
的;
4、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公
共安全、公众生命或者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需要公安机关先期紧急处臵的;
5、各种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
险情,需要公安机关紧急处臵的;
6、需要公安机关处理的其他紧急求助事项。

(三)110报警服务台接受投诉的范围:
110报警服务台受理公众对辖区内正在发生的人民警察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人民警察各项纪律规定,违法行使职权,不履行法定职责,不遵守各项执法、服务、组织、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的各种行为的投诉。

第十条接警和指挥调度人员应当使用普通话,并根
据需要使用外语或方言。

指挥调度人员下达指令应准确、迅速,避免使用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

出警指令基本内容包
括报警人的姓名、案(事)发时间、地点、目前状况以及需要注意的其他事项等。

第十一条接警要求:
(一)接听110报警电话首问语为:“您好,xx110”。

(二)受理报警、求助和投诉,应快速询问对方姓名、单位、住址和联系电话,了解警情的基本要素,如时间、地点、案由、所处位臵等。

(三)受理案件报警,应快速询问涉案人数、嫌疑人体貌特征、作案后去向,如嫌疑人驾驶车辆的应询问车牌号、车型、颜色等。

(四)受理火灾报警,应快速询问燃烧物质种类、有无人员被困、伤亡、火势大小、有无中毒和爆炸危险、毗邻单位等情况。

(五)受理事故报警,应快速询问事故原因、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情况。

(六)受理群体性事件报警,应快速询问事件的原因、规模、参与人数、人员构成、是否持有器械及现场秩序等情况。

(七)对不属公安机关管辖的其他紧急事件或事故报
警,在下达指令做好先期处臵的同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八)受理投诉,应问明被投诉者的基本情况,投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