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PPT课件

chēnɡ
chēng
称
人称
称号
称斤
chèng
gan
chèng
秤
一杆秤
公平秤
称 杆
chēnɡ 称一称 chèn
ɡǎn
称心 一杆秤 旗杆
ɡān
chèng
秤杆
gǎn
杆
秤砣
gan
秤盘
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称:测定物体。
四腿如柱子, 身子像面墙, 两耳像蒲扇, 鼻子弯又长。
谜底:大象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 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 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 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 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 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 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 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 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曹操听了直摇头。
齐读第2自然段:
大象长 什么样?
体型庞大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比喻
松鼠 小巧灵活 ,眼睛 ,尾巴 。
老虎
, 身子 , 牙齿
。
齐读第2自然段: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 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一边……一边……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 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 秤也不行啊,谁能提得起这杆大秤 呢?”也有的说:“把大象杀了,割 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填一填:
把大象( 赶到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 下沉多少,就( 沿着 )水面,在船舷上 ( 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 赶上岸 ),往 船上( 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 方为止。然后(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 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课件-

说明曹冲的办法的确很不错。
曹冲是个什 么样的人?
曹冲是一个认真观察事物, 爱动脑思考问题的人。
我们应该向曹 冲学习什么?
多观察日常生活。 多动脑筋思考。
结构梳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官员们 造大秤
曹冲称象
赶象上船 状元成才路
再读课文
课文讲了 一件什么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 称象的故事。
读一读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
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
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
员们一同去看。 时间: 古时候。
人物: 曹操、曹操的儿子、官员们。
起因:曹操带着儿子和官员去看人家送他的 大象。
齐读第2自然段: 1.说说大象的样子。 2.官员们在议论状什元成才路 么?
范读第4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 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 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
比较句子: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这件事到底是谁做的呢?
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 线的地方为止。
称石头的 重量。
第四步: 然后称一称船里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填一填。
把大象( 赶到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 下沉多少,就( 沿着 )水面,在船舷上 ( 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 赶上岸 ),往 船上( 装石头 ),装到状元成才路 船下沉到画线的地 方为止。然后(状元成称才路 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 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4曹冲称象》教案2

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方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方法来称象。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背诵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方法。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方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生认读“曹、称〞。
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局部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一〕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字。
〔二〕学生回忆识字方法。
〔师:遇到不理解的生字怎么办呢?〕[方法是知识转化为水平的中介,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拥有获取知识的本领,也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用你喜欢的方法,四人小组学习不理解的生字。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本环节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互学互教,理解了很多生字,扫清了学生生字方面的障碍。
]〔四〕针对发现的问题,指名当小老师组织大家交流学习经验。
[重视对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持续扩大识字成果。
]〔五〕检查生词、生字掌握情况。
过渡: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小老师讲得这么精彩,一些词宝宝也要和我们交朋友呢!1.[演示课件]出示生词,学生看课件自由读生词。
2.[卡片]学生领读生词。
3.提出词语中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交流。
4.测读5.男女赛读。
6.同桌赛读。
[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巩固生字词,享受到了学习汉字的乐趣。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第四课 曹冲称象 教案

曹冲称象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二)第四课教材分析《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学生有可能对曹冲的办法提出疑义,教师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向学生说明原因。
曹冲称象的办法在古代是最好的方法,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已有更好的称象方法。
本课的生字比较难,学习时,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会讲《曹冲称象》的故事,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现在你还有没有比曹冲更好的称象的办法?学情分析《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
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
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学目标(一)认识本课14个生字:曹、称、员、根、柱、议、论、重、杆、秤、砍、线、止、量;会写10个字:称、柱、底、杆、秤、做、岁、站、船、然,以及“议论、柱子、官员”等词语。
(二)朗读课文。
(三)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四)通过读读比比,体会“直”“才”“到底”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课前准备: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实验法教学准备石子、玩具象、水、天平、器皿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你们在市场,见过别人称东西吗?称东西为了什么?[出示课件:大象图片]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这节课,我们就坐时光机去古代,看看一个叫曹冲的孩子,他是怎么想办法称大象的。
[板书课题]生认读“曹、称”。
仔细看这两个字,你怎么记住它们?(曹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部分的笔顺:横、竖、横折、横、竖、竖、横;称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禾,右:尔。
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原文及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原文及教学设计【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原文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
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
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
(板书)3、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二、新授: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
(指名读词语)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教案【三篇】《曹冲称象》一教学要求: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2,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中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
课文讲了——的故事(学生填“曹>中称象”正确,填“曹>中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三、自主识字,有针对性地指导1,给课文中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画上圆圈,自己读读字音,想办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4课 曹冲称象

第三单元4 曹冲称象(一)聪明的徐文长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
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水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被徐文长的举动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二)张衡的故事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特别喜欢思考问题。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
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
他不经意间看见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
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
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
“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
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正踩在脚底下。
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三)孔融让梨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些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4课曹冲称象内容分析《曹冲称象》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七岁的小曹冲想出称象的好办法,称出大象重量的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观察,遇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课“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
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过程与方法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模拟称象的演示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
教学媒体选择图片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生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初步了解“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质疑课题。
1.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是用什么称的呀?(课件出示秤实物图片)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课件出示大象图片)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教师板书课题)2.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
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设计意图:谈话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话题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自然过渡到下面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觉得这个方法好吗?为什么?
办法不可行的原因: 谁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曹操的态度:直摇头
秤称 提不动 不行
还有什么办法呢?
齐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讲的是什么。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 “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 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 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提出称象的办法
比较句子: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才”是仅仅的意思,说明曹冲这么小 就能想出称象的好办法,强调了他非常聪明、 善于观察和动脑筋的特点。
自由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第一步: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 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 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 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 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 地方为止。
大象的样子:
大象又高又大, 身子像一堵墙,腿 像四根柱子。
“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 的高大写的既生动又形象。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 议论:“这么大的象, 到底有多重呢?”
自由读第3自然段,官员们想出了什么方 法称象?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来 称大象。
重量 果然
听课文朗读,在认准字音、认识生字的
基础上读通文章,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 什么事?
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
读一读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 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 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 员们一同去看。
古时候 时间: 曹操、曹操的儿子、官员们 人物:
齐读第2自然段:
1.说说大象的样子。
2.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 1 )赶象上船
( 3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 2 )在船舷上做记号
( 4 )称石头的重量
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微笑”“点 一点头”说明了什么? 曹操微笑着点一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 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操觉得曹冲的办法非常好,所以“微 笑”“点一点头”,表示对曹冲的赞许。
哪个轻?哪个重?
4 曹冲称象
R·二年级上册
字词积累
cáo
chēnɡ
曹 称
ɡēn
zhù
根 柱
yì
lùn
议 论
zhònɡ
重
ɡǎn
chânɡ
杆 秤
zhǐ
liàn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止
量
曹
议 砍
一起来开小车 员 称 论 重 止
跟
杆 量
柱
秤
线
读一读
曹冲 称象 官员
四根柱子
砍树 为止
议论
一条线 到底
一杆大秤
课后作业
1.曹冲才七岁,就这么聪明,你还 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找同学说一
说,看看谁的办法好!
2.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同学之间
讲一讲。
称
称呼
柱
柱子
底
到底
杆
杆秤
秤
大秤
做
做事
岁
岁月
站
站立
船
大船
然
然后
同学们,这一课学习的生字你们都掌握了吗?现 在大家来检验一下,点击下面的视频开始听写吧!
第三步: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第四步: 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 就是大象的重量。
=
思考:往船上装石头时,为什么装到船 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因为船下沉的深浅和大象上船时一样, 说明这时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同。
填一填:
把大象( 赶到 )一艘大船上,看船身 下沉多少,就( 沿着 )水面,在船舷上 ( 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 赶上岸 ),往 船上( 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 方为止。然后( 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 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你觉得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觉得曹冲是一个 聪明、爱动脑筋,遇
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的人。
我长大了,要做一个 的人。
结构梳理 官员们 造大秤
树做秤杆 画线
换石头 知象重 善观察 勤动脑
曹冲称象
赶象上船
曹冲 赶象下船 称石头
拓展延伸
关于大象
大象是目前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现 存的大象仅两种,非洲象和亚洲象。非洲象 体型较大,最大的雄象约7吨重,雌雄象都长 有发达的象牙;亚洲象略小,最大的体重约5 吨,仅雄象才长有发达的象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