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旅游景观的欣赏

合集下载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观赏技巧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观赏技巧和审美能力。

3. 旅游景观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1. 旅游景观的观赏技巧和审美能力。

2. 旅游景观保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

2. 投影仪或白板。

3. 教学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观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旅游景观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旅游景观的定义和特点。

步骤2:讲解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解释它们的分类。

步骤3:分析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观赏技巧和审美能力(15分钟)教师分别介绍不同类型旅游景观(如山水景观、历史文化景观、现代城市景观等)的观赏技巧和审美能力,并通过举例进行解释。

步骤4:小组讨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对某一类型旅游景观的观赏体验和感受,以及他们认为的该类型景观的观赏技巧和审美能力。

步骤5:总结和展望(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主要观点,强调旅游景观保护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未来的旅游活动中更加注重景观的保护。

二、教学评价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旅游景观的观赏体验和感受的作文。

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知识掌握:通过学生的作文和课堂表现来评估他们对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以及他们对不同类型旅游景观的观赏技巧和审美能力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课堂参与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为后续的教学做好准备。

三、教学扩展活动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提高他们的观赏技巧和审美能力。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培养学生对不同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旅游景观的观赏角度和评价方法;(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旅游景观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3)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对旅游景观的认知和观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旅游景观,珍惜自然和文化遗产的观念;(2)使学生认识到旅游景观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旅游观;(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旅游景观的定义;(2)旅游景观的分类及特点。

2. 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1)自然景观的观赏方法;(2)人文景观的观赏方法;(3)综合景观的观赏方法。

3. 旅游景观的评价与欣赏(1)旅游景观的评价标准;(2)旅游景观的欣赏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和技巧;(3)旅游景观的评价与欣赏。

2. 教学难点:(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2)旅游景观的评价标准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观赏方法;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景观的观赏角度和评价方法;3. 多媒体教学法:展示旅游景观的图片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对旅游景观的认知和观赏能力。

五、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美丽的旅游景观图片,引发学生对旅游景观的兴趣;2. 讲解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分析典型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和技巧;4. 讲解旅游景观的评价标准和欣赏技巧;5.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观赏方法的掌握情况;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考察其对旅游景观观赏方法和评价技巧的应用能力;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表现,包括对旅游景观的认知、观赏能力和保护意识的体现;4.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示范教案(旅游景观的欣赏)

示范教案(旅游景观的欣赏)

示范教案(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章:旅游景观欣赏概述1.1 旅游景观的概念与分类讲解旅游景观的定义和特点介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分类1.2 旅游景观的价值与功能阐述旅游景观的经济、文化、生态价值探讨旅游景观对旅游者和社会的作用1.3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与技巧教授如何观察、体验和感悟旅游景观分享旅游景观欣赏的实用技巧第二章:自然景观欣赏2.1 山地景观欣赏介绍山地景观的特点和魅力分析如何欣赏山地景观,如山脉、峡谷、瀑布等2.2 水体景观欣赏讲解水体景观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如何欣赏水体景观,如湖泊、河流、海滩等2.3 生物景观欣赏介绍生物景观的价值和魅力教授如何欣赏生物景观,如植物园、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等第三章:人文景观欣赏3.1 城市景观欣赏分析城市景观的特色和魅力引导如何欣赏城市景观,如建筑、街道、公园等3.2 乡村景观欣赏介绍乡村景观的特点和魅力教授如何欣赏乡村景观,如田园、古镇、民俗等3.3 文化景观欣赏讲解文化景观的内涵和价值分享如何欣赏文化景观,如历史遗址、博物馆、艺术作品等第四章:旅游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4.1 旅游景观保护的重要性阐述旅游景观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旅游景观保护面临的问题和挑战4.2 旅游景观保护的方法与措施介绍旅游景观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方法探讨旅游景观保护的实践案例和经验4.3 旅游景观可持续发展讲解旅游景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分享旅游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经验和案例第五章:旅游景观欣赏案例分析5.1 案例一:黄山风景区分析黄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特点讲解如何欣赏黄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如云海、日出、奇松等5.2 案例二:故宫博物馆介绍故宫博物馆的人文景观价值引导如何欣赏故宫博物馆的人文景观,如建筑、艺术品等5.3 案例三:丽江古城阐述丽江古城的民俗文化和景观特色分享如何欣赏丽江古城的乡村景观和文化景观第六章:现代旅游景观的创新与变革6.1 现代旅游景观的发展趋势探讨现代旅游景观的创新与变革分析新型旅游景观的出现,如主题公园、体验式旅游等6.2 数字技术在旅游景观中的应用讲解数字技术如何改变旅游景观的欣赏方式分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在旅游景观中的应用案例6.3 旅游景观的多元化发展阐述旅游景观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趋势探讨旅游景观如何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第七章:旅游景观与文化传播7.1 旅游景观与文化传播的关系讲解旅游景观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旅游景观如何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7.2 旅游景观文化传播的途径介绍旅游景观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探讨旅游景观文化传播的实践案例和经验7.3 旅游景观文化传播的挑战与对策阐述旅游景观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分享旅游景观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和解决方案第八章:旅游景观市场营销与策划8.1 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重要性讲解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概念和作用分析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目标和策略8.2 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方法与技巧介绍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手段和技巧探讨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和经验8.3 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创新发展阐述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创新趋势分享旅游景观市场营销的创新案例和经验第九章:旅游景观项目管理9.1 旅游景观项目的类型与特点讲解旅游景观项目的分类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旅游景观项目的管理和运营要点9.2 旅游景观项目的策划与规划介绍旅游景观项目策划和规划的基本流程探讨旅游景观项目策划和规划的成功案例和经验9.3 旅游景观项目的实施与评价阐述旅游景观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分析旅游景观项目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第十章:旅游景观欣赏的实践与反思10.1 旅游景观欣赏的实证研究分享旅游景观欣赏的实证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探讨旅游景观欣赏中的问题和挑战10.2 旅游景观欣赏的教育与培训介绍旅游景观欣赏教育和培训的内容和方法分析旅游景观欣赏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和效果10.3 旅游景观欣赏的反思与展望阐述旅游景观欣赏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享旅游景观欣赏的思考和展望,以激发旅游者的保护意识和文化尊重。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教学目的】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重点难点】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旅游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组合,尺度:适合游人观赏的对象。

(一幅呈现在眼前的美景)导入:旅游资源的特性之一一一美学上的观赏性,这是旅游资源同其它资源最主要的区别。

怎样获取旅游中的美感呢?这就要求在旅游之前要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即事先了解景观的特点[教学内容]一、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介绍、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及历史文化内涵。

例:狗突泉的“突”字竟少了一点。

“大明湖”又多一点。

原来的突泉由于当时其泉水之猛烈而把“突”字上的一点冲到了大明湖的“明”字上。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为何如今只见荷叶而不见蛙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游览至此,湖中之蛙均想一睹龙颜为快,奔波相告,脱水而出,蛙声吵得乾隆无心观景,圣怒之下降旨“蛇不行,蛙不鸣”,自此大明湖真的不再有蛙声To原来真正无蛙鸣的原因为湖水的温度不适合青蛙生存导致的。

(2)、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路线的设计:有其序幕、开展、高潮、结束欣赏园林,要抓住园林建筑的特点,才能体会出造园者的匠心和园林的意境。

例:文津阁的日月同辉。

园林景观的构景手法和布局原那么:(3)主配:园林都需立主景和配景。

主景的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

配景为主景起烘托的作用。

北京故宫,以位于中轴线上的大殿为主景,两边建筑为配景,并以中轴线对称,充分显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特点。

(4)层次:苏州园林中使用障景法和隔景法,障景法:多出现在园林或独立园境的入口处,常用假山、屏风、竹林等阻障在另一些景物之前,采用欲露先藏、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以达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意境。

隔景法那么是利用明墙、树篱、殿堂等将景物分隔,以增加曲折、层次,丰富旅游者的想象,造成隐约显现但难窥全貌、近在咫尺但不可及的意境。

(4)、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框,将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

《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提高对旅游景观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旅游景观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了解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提高旅游体验质量。

4. 增强学生对我国旅游资源的了解,激发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旅游景观的概念与分类2.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3. 自然景观的观赏4. 人文景观的观赏5. 旅游景观的保护意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分类、观赏方法和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和保护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景观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观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景观的欣赏案例,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旅游景观的保护措施,增强保护意识。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增强对旅游景观的直观认识。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景观的概念与分类2. 第二课时: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3. 第三课时:自然景观的观赏4. 第四课时:人文景观的观赏5. 第五课时:旅游景观的保护意识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中的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旅游景观知识和欣赏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对旅游景观的观察、分析和保护意识。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精神和对旅游景观的理解深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材或相关资料。

2. 图片:收集各类旅游景观的图片,用于课堂教学和欣赏分析。

3. 视频:选取一些旅游景观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实地考察:联系当地旅游景点,安排实地考察活动。

八、教学进度1. 第一周:完成旅游景观的概念与分类教学。

2. 第二周:讲授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3. 第三周:讲解自然景观的观赏。

4. 第四周:介绍人文景观的观赏。

5. 第五周:讨论旅游景观的保护意识。

示范教案(旅游景观的欣赏)

示范教案(旅游景观的欣赏)

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对景观观赏的位置选择。

2.理解景观观赏时机的重要性。

3.知道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

能力目标1.掌握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和观赏时机。

2.掌握园林景观的构景手法,理解构景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景观欣赏的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教学难点景观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学生讨论、多媒体辅助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联系实例及附近景观,注重归类分析,掌握各类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段时间大家学习比较努力,肯定也比较累吧!这节课呢准备让大家轻松一下,咱们做一次特殊的旅游怎么样?但是,我是有要求的,在观看那些景观时,你要想一想,怎样去欣赏它们才能达到最美的意境!(点击课件:出示标题和轻松学习。

)下面呢,咱们先做一个准备。

[讲授新课]点击课件:出示苏东坡的《题西林壁》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师:这首诗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在欣赏景观时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观赏位置。

板书:一、选择观赏位置下面就开始咱们的旅行。

点击课件:湖南武陵源群峰和一线天学生讨论:从这两幅图片的观察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在进行景观欣赏时,要根据欣赏的对象,选取不同的距离,对于雄伟峻秀的峰峦,应采取远眺或俯瞰的方式;而对于山中的峡谷、山洞、一线天之类景观,要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再看下面景观是不是这样:点击课件:玉龙雪山、峡谷和溶洞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板书:1、峰峦——远眺或俯瞰2、峡谷、洞穴、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下面我们再去两个地方:点击课件:展示图片“骆驼山、狐狸山”,让学生观察体会。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景观的欣赏.docx1、选修课《旅游景观的观赏》教案授课人:熊峰课题旅游景观的观赏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目标了解观赏旅游景观的一些方法和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与思索,从对一些精致的图片的观赏中,理解旅游景观观赏的一些具体的方法与要求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口喜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教学方法观看法,谈话法教学过程步骤师生互动过程设计意图情境导入看视频听首乐《我要去桂林》看完后问:同学们,你想去桂林吗?通过音乐,创造活跃的气氛,激起学生想去旅游的热情;并为接下来的旅游景观的观赏的学习埋卜伏笔。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展示歌曲名字“我要去桂林”,从这五个字中,分析“我”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二要素2、:旅游者是主体,旅游资源是客体,旅游业是中介〕,旅游主体需要满足“有钱”“有闲”两个条件,而“有闲”包括有时间和有闲情逸致。

过渡:旅游活动中,闲情逸致当然重要,但要获得更图质量的审美愉悦,还必需要启止确的观赏方法。

在讲旅游活动的观赏之前,强状下旅游主体必需要有闲情逸致,才能从旅游中获得美的享受。

这一划、下主要起一个过渡的作用。

旅游景观的观赏一.了解旅游景观欣赏旅游景观之前,必需通过上河查资料等多种方式对景点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在欣赏的时候,才能有更多的感受。

展示图片石拱桥,假如知道这桥不是一般的桥,而是举世著名的赵州桥,那么我们站在桥上,触摸桥上的栏杆时,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展示“五岳独尊”刻石图片,问学生这是哪,然后指出,假如我们事先没了解泰山3、的话,就可能出现“有眼不识泰山”的尴尬局面。

二.精选欣赏点位指出欣赏点位包括位置、角度、距离等,展示图片组:酷似造型指出酷似造型必需选择特定位置和角度;展示图片组:瀑布指出,欣赏瀑布一般要求选择适当的距离仰观,才it体验到“飞流直下二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种倾泻而下的雄伟气概。

展示图片组:群峰万壑指出,群峰万壑这种景观,应当选择远处俯视。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案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案

旅游景观的欣赏教案教案标题:旅游景观的欣赏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景观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旅游景观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景观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重点:1. 了解旅游景观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旅游景观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景观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世界地图和图片展示。

3. 旅游景观分类表格。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旅游景观的概念,与学生讨论他们最喜欢的旅游景点,并解释为什么他们喜欢这些景点。

步骤二:旅游景观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旅游景观的定义和不同的分类方式,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景观等。

通过世界地图和图片展示,向学生展示不同地区的著名旅游景点,并让学生尝试识别它们的分类。

步骤三: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和技巧(15分钟)讨论欣赏旅游景观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细节、品味色彩、感受氛围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短视频或图片,讨论他们对景观的感受和观点,并鼓励他们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描述景观。

步骤四:实地体验与反思(1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实地旅游景观观赏活动,可以是校园内的景点或者附近的旅游景点。

学生需要记录他们的观察和感受,并在回到教室后与同学分享。

步骤五:跨文化视角下的旅游景观(10分钟)通过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景观,如中国的长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文化对景观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鼓励学生尊重并欣赏其他文化的旅游景观。

步骤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并让他们评价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拓展活动: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设计一个海报或展板,展示该景点的特色和魅力。

2. 鼓励学生在假期期间亲身体验不同的旅游景观,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景观的欣赏
教案
教师姓名:苏从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对景观观赏的位置选择;理解景观观赏时机的重要性;知道不同的景观有不同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掌握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和观赏时机;掌握园林景观的构景手法,理解构景内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景观欣赏的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三、教学难点:景观欣赏方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方法:
七、学情分析: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问学生的旅游经历,朗读苏轼《题西林壁》,东坡居士发出了“身在山中不识山”的感慨,点出对旅游景观欣赏时,只有掌握了一些必要的方法,方能让今后的旅游尽兴而归,不至遗憾。

[新课教学]
转承: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特点,在大家的旅游经历中大家不难发现,同一景区,在不同的时间(季节、天气),风格迥异;同一旅游景观,从不同的位置欣赏呈现出不同的美感;怀着不同的心情观景,给人以不同情感体验。

这也反映出旅游景观的欣赏讲求“天时、地利、人和”。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一)、天时——把握观赏时机
承转:许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要求观赏者把握住观赏的时机。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不同的季节可以观赏到不同的景色。

香山红叶——深秋景色(季节)
引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讨论:香山红叶何时才能“红于二月花”?
冰雕世界——冬季
2、泰山观日出、黄山日落于云海——雨过天晴(天气、时机)
峨眉山佛光——雨后初晴,阳光既露又笼薄雾(天气、时间)
3、钱塘江大潮——八月十八最壮观
(引导学生从气候、天文、地形等方面讨论原因)后点拨:
地形因素:河口外大内小,形如喇叭;又受河水的顶托,潮水位被抬高。

气候因素:适逢夏季,东南季风推波助澜。

天文因素:每逢朔望,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天体引潮力最大,出现大潮。

(因受摩擦力作用而滞后二至三天。


(二)、地利——选择观赏位置
在不同的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美感。

下面讨论不同景观的最适宜观赏位置:
课件展示:
1、峰峦——远眺或俯瞰
(1)、峰峦之雄伟峻秀,唯远眺可得。

高大、雄伟的山体,可在视野开阔的至高点俯瞰。

(学生读图3.7)
故孔子“登东山小于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杜甫也写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2)、地貌的酷似造型,只能在特定的观赏点,充分发挥想象才能体会到某种形象。

如星、月形地貌,如黄山“仙人晒鞋”、石猴观海、桂林象鼻山、巫山神女峰等。

2、峡谷、洞穴、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
山中的峡谷、洞、一线天之类景观,则宜置身其中近观方知其妙。

如长江三峡,只有置身其中才会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之感。

3、瀑布——适当距离仰观
由学生朗诵李白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在学生讨论后指出:
我国最大的贵州黄果树瀑布,一如万练倒悬,气势磅礴。

(学生读图)
瀑布景观则需在适当的距离仰观,才能兼收形、色、声、动等美感。

4、江河湖海——俯览或远望
江河以回环曲线构景为佳,湖海以旷景取胜。

因此,观赏江河湖海等水景,应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除俯瞰外,还带有远望的景趣。

(图3.8)学生诵读范仲淹《岳阳楼记》节录: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5、湖沼池塘——近水观赏
面积比较小的湖沼池塘,观水景的地点不宜过高,故多低临水面建桥、亭、廊、榭,并在水边铺上小路,方便游人欣赏和休憩。

6、山水组合景观——乘船沿水路观赏
课件展示:桂林山水(学生欣赏)
分析:桂林山水是河流水文景观与石灰岩峰林地貌的结合,这里千峰插地,更有漓江作带,妙在山水的有机组合,因此有“不游漓江,枉到桂林”之说。


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盛誉。

形态各异的石灰岩峰林和蜿蜒曲折的漓江组合展示着形象美,翠绿的山坡和清澈的江水展示着色彩美,船在漓江中漂游和山体随随着船只而位移展示着动态美,筏子碰击水面的和谐节拍声,山歌的回荡声展示着听觉美。

因此,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相依相存的景观,只有乘船、筏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能体会“人在画中游”的韵味。

(三)、人和——品味文化内涵,以情观景
1、古建筑的欣赏
2、历史文物的观赏
[结课]采用回顾知识要点的方式结课
[随堂训练]
(1)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解析:黄山、庐山为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夏季雨水多,山中云雾多,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故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钱塘江大潮一般出现在农历8月18日左右。

哈尔滨是我国著名的冰城,冰天雪地的景色在冬季观赏效果最佳。

答案:B
(2)到日本富士山附近欣赏樱花,应选择的时机是( )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D.秋季
解析:樱花被誉为日本的国花,是在春天里三、四月份绽放。

答案:C
(3)下列景观的欣赏宜抓住时机的是( )
A.黄果树瀑布
B.黄山日出
C.乐山大佛
D.漓江风景
解析:一般讲,很多自然景观随时间、天气、季节的变化而展示出不同的自然美,而人文景观的欣赏对时机要求不太严格,故C项排除;在自然景观中,越
往南,观赏季节越长,华南地区,四季皆宜,故A、D两项又排除。

答案:B
(4)下列诗句描写出“人在画中游”意境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春来。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解析:对于山水有机组合的景观,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方体会出“人在画中游”的佳境。

答案:D
(5)下列景观宜远眺的是( )
A.无锡“天下第二泉”
B.苏州园林
C.武陵源群峰
D.巴黎凯旋门
解析:宜远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一般高大雄伟,远眺可以观其全貌。

答案:C
(6)观赏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景观,选择的最佳时机是( )
A.农历初一的夜晚
B.农历十五的白天
C.农历十五的夜晚
D.农历初一的白天
解析:“三潭映月”是西湖风景区的著名景观,选择的最佳观赏时机是在夜晚有月亮的时候。

答案:C
(7)欣赏旅游景观需要选择适当的位置,下列诗句最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
D.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解析:庐山、敬亭山、五岳、黄山都是高大的山体,宜远眺;落霞、孤鹜、秋水、长天这种景色宜选择适当位置观赏,才能体会出美的境界。

答案:B
(8)观赏杭州西湖“曲院风荷”的最佳季节是( )
A.深秋
B.盛夏
C.隆冬
D.初春解析:荷花在盛夏开放,“曲院风荷”景观宜选择在盛夏观赏。

答案:B
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布置
十一、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