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信息与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样本

合集下载

通用技术高二合格考知识点

通用技术高二合格考知识点

通用技术高二合格考知识点高二通用技术考试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的一项重要考试,它不仅考察学生对通用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涵盖了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查。

下面将介绍一些通用技术高二合格考试的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巨型机到现代个人电脑,讲述计算机的演变过程;2. 计算机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设备的功能和作用;3.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解释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和运作原理;4. 常用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5.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介绍保护个人信息和防范网络攻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电子技术基础1. 电路基础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关系、欧姆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2. 电子元器件:常见的电阻、电容、电感等元器件的介绍和使用;3. 逻辑门电路:介绍基本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等)的定义和功能,以及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4.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解释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三、自动化技术基础1. 传感器与执行器:解释传感器的原理和常见种类,介绍执行器的功能和应用;2. 控制系统基础:介绍闭环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讲述PID控制算法的应用;3. 自动控制器:解释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单片机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4. 自动化装置的设计与调试:讲述自动化装置的设计流程和调试方法,强调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四、材料与工艺基础1. 材料分类与特性:介绍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特点和应用领域;2. 加工工艺:解释常见的加工工艺,如铣削、钳工、冲压、焊接等;3. 3D打印技术:讲述3D打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领域;4. 工程图学:介绍常用的制图方法,包括多视图投影和三维建模。

五、创新与设计1. 产品设计与开发:讲述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强调用户需求和功能性的重要性;2. 创意思维和创新方法:介绍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方法的应用;3. 原型制作与测试:讲述原型制作的过程和测试的重要性,强调快速迭代和用户反馈的作用。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总结材料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总结材料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总结

高中会考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a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

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高考知识点大纲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 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P2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P2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P2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P25.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

P2信息的载体和形态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P3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P3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P3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

P3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P3信息的五个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P3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P3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P35.信息具有时效性。

P31.2 信息的编码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

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 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8. 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各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各知识点总结汇总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总结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湖南高二信息会考必背知识点

湖南高二信息会考必背知识点

湖南高二信息会考必背知识点1. 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信息是人们获取和传递知识、理解和解释事物的基本工具。

它具有主观性、客观性和依赖性的特征。

信息有助于形成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促进社会与个体的发展。

2. 信息的表示和编码信息的表示是将信息以特定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其易于理解和传递。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可传输和存储的形式,常用的编码方式包括二进制编码、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

3. 信息的传输和存储信息的传输是指将信息从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的过程。

常用的信息传输方式有有线传输(如光纤、电缆)和无线传输(如无线电波、卫星信号)。

信息的存储是将信息保存在某种介质上,如硬盘、光盘和云存储。

4. 信息的处理和分析信息的处理是指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和加工,以获取有用的知识和结果。

信息的分析是对整理后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以发现信息中的规律和趋势。

5. 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丢失的措施。

隐私保护是指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和泄露。

6. 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它们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7. 信息伦理和法律信息伦理是指在信息时代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包括信息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可信度。

信息法律是指保护信息权益和维护信息秩序的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8. 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素养是指使用信息技术获取、评估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搜索、信息评估和创新思维等。

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9. 信息会考复习要点- 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掌握信息表示和编码的基本知识。

- 熟悉信息的传输和存储方式,了解不同传输媒介的特点。

- 掌握信息的处理和分析方法,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信息处理。

- 了解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内容整理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内容整理

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时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2)特征—a传载性—可以传递,并且在传递中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通常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都是信息的载体,用于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的物质也是信息的载体;b共享性c可处理性可以通过处理增加使用价值;}d时效性;2.常见的信息技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3.信息的处理过程—获取;加工;表达;传播;存储;转换;使用;4.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语言;文字;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有线电报机;电话;电视;第一台计算机;5.信息的数字化—把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化为二进制数形式的过程;6./7.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8.字符的编码—数字、英文和汉字的二进制编码;ASCII码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在计算机中,实际用8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输入码—区位码、音码、形码、音形码;汉字内码;字形码—位显示和打印输出汉字而形成的汉字编码;9.声音的编码—采样(采集模拟信号的样本)和量化(把采集到的模拟量值序列转换为一个二进制数序列);采样频率为,量化的值用16位二进制数表示,立体双声道,每秒数据量的计算公式为44100*16*2/8=176400字节;音质CD、WAV、MP3、WMA、RA;10.图像的编码—矢量图(无论放大、缩小或旋转都不会失真;难以表现色彩层次丰富的逼真图像效果)和位图(会失真;三原色—红蓝绿);包含黑白两个的图像每个像素只需要用1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分辨率位800像素*600像素、用24位二进制数表示的彩色图像具有800*600*24./8个字节;位图格式BMP、TIF、GIF、JPG;11.数据的压缩12.-13.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CPU(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ROM—只能读出不能写入信息,断电不消失;RAM—能写入能读出,断电消失,计算机中的内存一般是指RAM;)(外存储器的存期速度较慢,断电后信息仍保存);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电脑—指具有多媒体信息能力的计算机系统);14.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计算机应采用二进制运算;程序可以像数据那样存放在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执行;指令—让计算机执行某个操作的命令;程序—为解决一个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15.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a操作系统—windows、macOS、unix、linuxb语言处理程序—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把源程序翻译成二进制代码的机器语言,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c数据库管理系统—SQL、Oracle、DB2;\应用软件a办公软件—WPS、Office;b多媒体制作和播放应用软件—photoshop、premiere、flash、realplayer、mediaplayer、authorware、director、multimedia toolbook;c网络应用软件—outlook、foxmail、frontpage、Dreamweaver;d管理信息系统e生产过程控制系统16.…17.常用软件的安装—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安装操作系统和设备驱动程序;根据使用者的需要安装应用软件;18.网络的组成要素—计算机设备(处理信息)、通信线路及连接设备(传输信息)、网络协议(提供对信息准确传输的规范和保障);19.网络的功能—a数据通信—对各类数据进行传输、交换和处理;b资源共享—可共享硬件、软件、数据;c分布式处理—某台计算机的任务过重时,网络控制中心将部分工作自动转移到任务量较轻的计算机中去处理;20.,21.网络的分类—a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差别主要是在所用的通信线路、设备以及通信协议上;B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网状型、树状型;22.网络的硬件(1)网络的传输介质a双绞线—插在计算机网卡接口上的网线;传输距离有限,不超过拜米;b同轴电缆—传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传输效率比双绞线高;)c光纤—外形更纤细;传输速率更高,抗干扰性更强,更适合远距离传输;通过线缆传输信息的方式称为有限传输,把依靠电磁波传输信息的方式称为无线传输;(2)网络的连接设备a网卡—网络适配器,直接插在计算机相应总线槽里,然后与网线相连;b调制解调器—网络适配器,通过电话线连接上网;c集线器—hub;将一些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共享宽带的工作方式,容易造成网络堵塞;网络数据传输效率相当低,不够安全;)d交换机—独享宽带;过滤和转发,减少误送或错送数据情况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不容易造成网络堵塞;e路由器—使局域网与其他网络相连,使一种连接多个网络的网络设备;属网际设备;把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网络彼此俩你就可起来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使不同网络内计算机的通信变得快捷、高效,让网络系统发挥更大的效益;f无线网络环境中,广泛使用的是无线路由器和无线访问接入点设备AP;AP相当于局域网的集线器,通过通信协议标准与有线网络连接,通过天线与无线设备进行通信;23.网络协议—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规则;就是计算机在网络中实现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具体定义了双方“讲什么”、“怎么讲”及双方讲话的次序等信息;IPX/SPX及NetBEUI—局域网中比较常见的协议;…HTTP—万维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和POP3—电子邮件发送和接受协议;TCP/IP—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24.因特网协议—(1)IP协议—无连接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传输;(2)TCP协议—确保数据准确、快速、可靠传输,提供一种可靠的、无差错的数据传输;25.,26.IP地址和域名(1)32位的二进制数;(2)包括两部分,前面是网络地址,用以区分因特网上连接的各个网络;后面是主机地址,用以区分在同一网络上的不同计算机;(3)三类地址;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是网络地址,后三个字节是主机地址;¥B类地址—~;前两个字节是网络地址,后两个字节是主机地址;C类地址—~;前三个字节是网络地址,第四个字节是主机地址;(4)域名—用含有一些具体意义的名字来代替IP;最右边的子域是最高层域名,由右向左层次逐渐降低,最左边的子域是主机名,一般格式为: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层域名;(5)域名与IP地址的转换是由域名系统DNS来实现的;(6)ipconfig—显示本机的IP地址及TCP/IP协议设置的相关信息;$ping—获取网络中任何主机的IP地址;测试网络中两台主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联通情况,帮助分析网络故障的原因;tracert—检查数据分组从一台网络设备到另一台网络设备所经过的路径,了解访问各个网站所进故宫的路由情况,判断在检查过程中是否有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发生故障;27.因特网的接入方式(1)拨号上网—普通的电话线路、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先拨通本地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 指定的电话,再由该ISP负责处理这个拨号请求,并发往所需访问的目的主机;简单便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接入稳定性较差;(2)ADSL接入—分离器、ADSL-Modem、网卡;利用分离器把普通电话线路所传输的低频(电话语音)信号和高频(网络数据)信号进行分离,即实现在一根电话线中同时传输语音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而互不干扰;非对称,即上行、下行传输速率不一样;上行、下行带宽是独享的,不会由于接入用户或数据量增加而导致网络服务质量下降;^(3)有线通接入—Cable-Modem、网卡;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并稍加改造,利用有线电视线缆的一个频道进行数据传送,而不影响原有的有线电视信号传送;无需拨号,开机永远在线;带宽共享,上网人数增加后,网络传输速度会下降许多;(4)光纤接入—利用数字贷款技术,将光线直接接入小区,用户再通过小区内的交换机,采用普通的双绞线实现连接的一种高速接入方式;共享带宽,用户的实际速率会随上网人数的增多而下降;(5)无线接入—采用无线手段连接因特网的接入技术;固定接入(微波接入、卫星接入)和移动接入(移动电话和一部分便携式计算机),采用无线应用协议;28.万维网—由许多信息资源相互链接而成的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网,其信息资源可以供用户进行访问;HTTP是用于从万维网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是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数据通信协议;传送浏览器的网页请求和服务器返回的网页;网页时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的超文本;常见的浏览器有internet explorer、netscape navigator、mozilla、firefox;29.统一资源定位器—万维网撒谎那个的每一个网页、每一种资源都有的具体地址;\协议名://【用户名:口令@】域名【:端口】/路径/文件说明;协议名是指访问该资源所采用的协议,如HTTP、FTP;用户名和口令仅对某些协议有要求,如FTP;端口是传输控制协议TCP要求的,大多有缺省规定;30.搜索引擎—全文搜索引擎(关键词简单查询;关键词复杂查询;高级搜索;)、“”精确查找;+或and 同时包含两个关键词的信息;—或not不包含连接在后面的关键词的信息;| 或or包含任意一个或全部的相关信息;分类目录搜索;31.电子邮件—(1)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把电子邮件先送至发送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然后该服务器再将邮件发送至接收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2)电子邮局协议第3版POP3—帮助接收人利用邮件管理软件将邮件从他的电子邮件服务器接受到自己的计算机中;用户名@域名;用户名是用户自定义的字符组合;域名是提供电子邮件服务的服务商;32.文件传输—依靠文件传输协议FTP实现,基本思想是客户机利用类似于远程登录的方法登录到FTP服务器,利用该机文件系统的命令进行操作;33.信息安全意识的建立—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和可控性;34.计算机病毒及其特征(1)概念—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2)特征—寄生性;隐蔽性;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不可预见性;(3)蠕虫病毒—网络传播;传播最快;“爱虫”、“冲击波”、“震荡波”、“熊猫烧香”;大礼啊不过复制自身,在网络中传播,疯狂占用有限的网络资源,最终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木马—未经用户同意进行非授权操作的一种恶意程序;35.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手工检测;自动检测;36.软件版权的保护37.各类侵权行为的辨别和抵制38.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识别39.良好的网络道德的养成。

高二会考信息技术必考知识点

高二会考信息技术必考知识点

高二会考信息技术必考知识点嘿,同学们!高二会考信息技术这可不能小瞧呀!这里面的必考知
识点,那可真是得好好掌握。

先来说说计算机系统吧,就好比我们的身体,硬件就是我们的骨骼、肌肉啥的,像 CPU 那就是大脑呀,它得足够厉害才能让整个计算机跑
得快。

还有内存,就像我们的短期记忆,能快速存储和读取数据呢。

硬盘呢,那就是个大仓库,能把好多东西都存起来。

再讲讲操作系统,这可是管理计算机的大管家呀!它让各种程序能
有序地运行,就像一个班级里的班长,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网络知识也很重要啊!什么 IP 地址,就像是每台电脑的身份证号
码一样,独一无二。

还有网络协议,就像是大家交流的规则,没了它
可就乱套啦。

说到办公软件,那可是我们经常要用的呀!比如文字处理软件,能
让我们写出漂亮的文章。

还有电子表格,算账、统计啥的可方便了。

还有多媒体知识呢,图像、音频、视频,这些让我们的计算机世界
变得丰富多彩。

就像我们的生活有了各种颜色和声音,多有意思呀。

程序设计呢,虽然有点难,但掌握了一些基础概念也是很有用的呀。

就像搭积木一样,我们要学会用代码把一个个小模块组合起来,变成
一个厉害的程序。

同学们,这些知识点可都是要牢记在心的呀!难道你们不想在考场上轻松应对,考出个好成绩吗?这就好比我们去打仗,这些知识点就是我们的武器和弹药呀,没有它们怎么能打胜仗呢?所以呀,一定要认真复习,把这些必考知识点都搞清楚。

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呀!加油吧,同学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媒体技术模块知识点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1、多媒体技术的含义: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本、图像等信息技术, 使计算
机进行综合处理。

2、多媒体技术的核心——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
3、多媒体技术特征——数字化集成性多样性交互性非线性
4、一般媒体分为五种类:
( 1) 感觉媒体: 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 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

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
( 2) 表示媒体: 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

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
( 3) 显示媒体: 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 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

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 4) 存储媒体: 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如硬盘、光盘、胶卷等
( 5) 传输媒体: 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 如电缆、光缆等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5、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
A、流媒体技术——边下载边播放
B、智能化
C、虚拟现实——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技术、人机接口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动画
6、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信息咨询系统、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多媒体辅助教育系统、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多媒体远程诊医系统、远程教学系统、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交互式电视、数字化图书馆、多媒体邮件、多媒体宣传演示系统、多媒体训练系统、虚拟现实
7、多媒体系统包括: 硬件( 计算机主机、存储设备、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 和软件( 多媒体操作系统、创作系统、应用系统)
第二章多媒体作品的开发规划
1、多媒体作品开发过程
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素材采集与加工——作品的集成——测试——发布——评价
修改
2、需求分析的结果: 写出作品的计划任务书
3、计划任务书包括: 作品名称、开发目的、使用对象、内容结构、注意事项、人员分工、开发过程、运行环境、开发环境
4、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包括: 布局设计、美术设计、交互设计
5、布局设计要遵循: A、界面布局应该的整体上的一致性
B、界面布局要简明清晰
C、注意突出主题信息
D、注意文字显示的效果
6、常使用的交互方式有: 菜单、按钮、对话
第三章第一部分图形、图像
1、数字图像分为: 位图图像、矢量图形
2、
3、将模拟音频转化为数字音频的过程: A、采样B、量化C、编码
4、分辨率: 在一定的面积内取多少个点, 或者多少个像素, 它决定图像的清晰度。

A、输入分辨率: 表示输入设备在每英寸线内捕捉的信息量
B、显示分辨率: ( 1) 描述一台显示器在同一时间能够显示的总信息量
( 2) 在屏幕上每英寸所描述的点数或线数
C、输出分辨率: 指图像在输出设备上所需的密度信息
D、图像分辨率: 记录每个点的某一因素的数据位数
图像深度与色彩的映射关系主要有真彩色、伪彩色和调配色等。

5、位图图像文件字节数=图像分辨率×图象量化位数/8
例题: 一幅彩色静态图像( RGB) , 分辨率设置为256×512, 每一种颜色用8bit表示, 则该彩色静态图像的数据量为( 256×512×3×8) bit
6、位图常见编辑工具有photoshop、画图等。

矢量图是常见编辑工具有freehand、 CoreDraw、 painter 等。

既能编辑矢量又能位图: illustrator
7、常见的图像格式: BMP、 JPEG、 GIF、 TIFF、 PSD、 PCX、 CDR、 AI、 PNG 等
网页中常见的图像格式是GIF 、 JPG格式
图形、图像文件的压缩
根本目的是尽量减小数据压缩比, 减小数据存储所需空间。

8、多媒体文件压缩:
无损压缩: 是可逆的, 比如文档、可执行文件等普通数据文件,压缩比很大, 一般只有1:2到1:4
有损压缩: 是不可逆的, 对于多媒体文件, 压缩比很小, 能达到1:10, 1:20甚至1:40
图像压缩过程分为: 变换部分、量化部分和编码部分。

9、颜色模型: A、 RGB 模型红绿蓝显示器
B、 CMYK模型青、洋红、黄、黑用于印刷业
C、 LAB模型一个发光率和两个颜色组显示器, 打印机
D、 HSB模型色调、饱和度、亮度
10、图形图像的采集
A、光盘中
B、网上下载
C、从印刷品扫描到计算机
D、数码相机
E、屏幕捕捉printscreen键
第三章第二部分声音
1、多媒体作品中的声音
声音具有方便、直接、有效的特点, 是人类表示及传递的历史最悠久、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体形式。

声音的数字化表示:
数字化声音获取方式有两种: 将声音数字化和编制MIDI音乐声音的数字化过程: 一、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模拟音频信号)
二、将电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数字音频) ----模拟/数字转换
声音的模拟/数字转换主要有采样和量化过程。

采样也称取样、抽样, 就是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音频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

其时间间隔被称为采样周期, 单位时间内采样的次数被称为采样频率。

典型的采样频率为5KHz到100KHz,量化位数据有8位和16位之分
2、音频的存储空间计算公式如下:
数据量( 字节/秒) =采样频率( Hz) ×量化位数( Bi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