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

合集下载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性质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居里夫人发现镭等.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着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技术的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设计的内涵:b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人机关系的含义:b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水桶的手把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技术试验及其方法1.技术试验的重要性:b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 .例:技术试验卫星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⑤移植试验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3.简单的技术试验:c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设计的一般过程1.设计的一般过程: a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方案优化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用户进行征求意见.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循环,不能将设计过程简单化、模式化.2.设计过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a发现和明确问题: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制定方案的步骤其中设计分析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材料、结构、功能等.3.方案设计中创新:b设计的一般原则1.设计的一般原则:b①创新原则②实用原则③经济原则④美观原则⑤道德原则⑥技术规范原则⑦可持续发展原则.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实用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例:格雷夫斯水壶的设计.经济原则是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卷纸设计成方形来减少空间,降低运输成本.道德原则强调产品要考虑人、社会、环境的关系例:假冒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窃取别人设计成果都是不符合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是指产品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例:数码产品的USB接口、飞机统一的圆形窗户和其他行业标准等.2.设计一般原则的相互关系:b各种原则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设计的评价1.设计过程中的评价:b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按评价对象来看,分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按评价者来看分为设计者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2.产品的评价:b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对最终产品评价的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日常用品评价: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等3.评价报告的撰写和分析:c采用坐标图和列表分析 P7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一、发现问题1.发现问题的重要性:a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来源于生活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来源于需要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试图解决.来源于你的主动积极发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第一、第二种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较明确,主要是针对一般的和已有的问题提出的,而第三种问题却是全新的,它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我们独具慧眼的发现.这类问题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2.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c观察日常生活包括有意识观察和无意注意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3.设计产品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处理:c我们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检索和分析,往往可以发现有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询问访谈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也会有惊人的发现.我们把对已有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称为文献法;把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问卷调查法;把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询问法.其中,询问法包括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集体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个别询问法.采用询问法不仅可以发现问题,而且可以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二、明确问题1.明确问题的重要性:a问题表述本身是否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否明确、提出问题的目的是否明确等2.判断问题价值的方法:c判断一个问题是否有价值,必须从以下问题着手: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遵循了基本的科学原理.②迄今为止,能否确认该问题尚未得到充分解决.③在调查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普遍意义,在更广的范围内,该问题是否有意义④在多个问题同时发生时,该问题是否是主要问题⑤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技术发展以后呢⑥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投入是多少投入与产出的比是否理想3.设计要求、标准和限制:c4.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c制定周密的设计计划对确保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参照P89能制定一般的设计计划表第五章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方案的构思方法1.产品设计分析的三个要素:c产品设计的三要素:物、人、环境一般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功能、结构稳定、安全可靠、成本适当、易于制作等2.设计方案的常用构思方法:c方案的构思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一个完成的抽象物,并采用图、模型、语言、文字等方式呈现思维过程.方案构思的主要方法:①草图法②模仿法例:仿生技术③联想法④奇特性构思法3.设计方案的制定:c4.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标准件:b选用标准件的作用:简化制作过程、实现通用通换.常见的标准件P98小辞典5.对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权衡:c对方案进行评判和比较,要从设计的目的出发,针对一些相互制约的问题进行权衡和决策,选出较为满意的方案或集中各方案的优点进行改进.首先要满足对基本功能的要求,其次保证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考虑稳定性和耐久性,最后综合考虑加工难易程度、成本及环保性.考虑的方面:实用、美观、创新、稳定性、安全性、环保性、加工难易程度、经济成本,等第六章设计图样的绘制一、设计表现图1.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a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常见有:图样、图表、模型等按照专业类型来分:计算机程序语言、工程图学语言等;依照人的感觉类型的不同来分:视觉语言、听觉语言和触觉语言等;据人的视觉形式的不同来分:有图形符号语言、文字符号语言等技术语言的特征:言简意赅、通俗直观、口头语言:较多适用于面对面的、规范要求并不过于严格的场合,其特点是简洁、方便.技术图样:采用某种规范形式将设计用图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特点:易于把握技术特征,最具技术特征.呈现较复杂产品的设计方案及对设计进行详细说明陈述时,比较合适.克服了语言障碍,直接明了地进行表达与交流.模型: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特点:容易吸引观众或读者的注意图表:方式相对比较正式,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交流,其特点:较为规范,可以反复查阅、核对.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图表包括:表格、草图、效果图等.计算机演示、网页:逐渐重要,使各组成部分具体情况、结构和运作方式一目了然网络语言:帮助人们实现了远程的设计交流的需要.2.简单的草图:c草图也叫方案草图或设计速写,它能迅速捕捉和记录设计者转瞬即逝的创作灵感,表达设计创意,是把设计构思转化为现实图形的有效手段之一.可分为构思草图和设计草图.网格徒手画要领:与地面垂直的线垂直画,与地面平行的线按网格上的斜线画,同时以网格上的小格来确定物体的比例关系.草图的绘制步骤,详细参看P1153.简单的效果图:a在识图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要注意从中了解产品外观上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了解产品内部结构和色彩装饰效果.4.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a轴间角:1200,轴向变形系数:1切割法要领:1.先画轴线,2.再画出整体的轴测图,3.然后再切割,4.可见轮廓线加粗P117二、常见的技术图样1.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a正投影法就是假设投影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在投影平面上求取物体的投影的方法.为了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采用多面正投影2.简单形体的三视图:c三视图:物体的正面投影,即物体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图形,通常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称为主视图;物体的水平投影,即物体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俯视图;物体的侧面投影,即物体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左视图.三视图投影规律: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三视图的绘制步骤见P122-1233.一般的机械加工图:a尺寸三要素:①尺寸界线②尺寸线③尺寸数字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是完成产品机械加工的主要依据.它通常由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栏和文字说明几部分组成假想用一剖切面剖开物体,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上投射,这样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电子线路图一般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辑图.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1.模型及其功能:a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模型在设计的过程中,具有以下两个功能:①使设计对象具体化.②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设计复杂的产品,例:大东方号2.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作用:a草模: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可以采用立体模型将设计构思简单地表示出来,供设计人员深入探讨时使用.概念模型:用于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在草模的基础上,用概括的手法表示产品的造型风格、布局安排,以及产品与人、环境的关系等,从整体上表现产品造型的整体概念.结构模型:用于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的关系,清晰地表达产品的机构尺寸和连接方法,并用于进行结构强度试验等.功能模型:主要用于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同时也用于分析检查设计对象各部分组件尺寸与机体的相互配合关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用于试验.展示模型:展示模型是在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真实材料,按照准确的尺寸,做成的与实际产品几乎一致的模型样品.二、工艺1.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a工艺是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技术处理,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工艺的种类:有加工工艺、装配工艺、检测工艺、铸造工艺、表面处理工艺等.工艺的作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影响产品的功能、强度、外观2.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a金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等.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一般步骤为:①划出基准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冲眼.工具一般有: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和样冲.各类工具的操作要领详见P144钻孔:常用的钻孔设备室台钻,常用的钻头是麻花钻.钻孔的操作步骤:①划线定位②装夹工件③装夹钻头④钻孔.安全操作警示:二要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睛;二不不准带手套操作;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详见P148表面处理:为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觉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等.表面刷光工序:准备清除毛刺和铁屑→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细处理用精细级金刚砂纸打磨喷涂油漆:一般先检验所选用的油漆对金属表面的适用性,然后涂防锈漆,再油漆喷涂.镀层: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塑料,也可以采用电镀的方面3.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2种加工方法:c锯割:操作要领:1.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3.锯程要长,4.推拉要有节奏 P145锉削:操作要领:1.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2.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衡而不上下摆动.三、制作模型1.加工工艺的的选择:c2.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的制作:c模型制作的一般步骤:①选择合适的材料②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③按设计图样划线④对材料进行加工⑤装配⑥进行表面处理⑦对产品进行评价⑧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完成之后,根据审美的需要,一般要对产品的外观加以一定的润色,以使产品更美观,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一、常见结构的认识1、结构的概念:a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 .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2、结构的分类:b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实心墙、大坝等.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通用技术会考必备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系统、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通信设备等;
3. 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中央处理器指令控制流程、数据存取方式、逻辑等;
4. 计算机软件知识:计算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编程语言;
5. 网络及其知识:物理网络、通信协议、TCP/IP 等;
6. 系统维护知识:系统安装、系统备份与恢复、文件管理等;
7. 计算机安全:网络安全、认证技术、计算机病毒防御、防火墙等;
8. 数据库知识:基本概念、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9. 编程语言:C/C++、Java、PHP、Perl、VB等。

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 信息存储:信息获取、数据挖掘、数据库设计、数据结构;
2. 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
3. 信息处理:信息采集、图像处理、信息检索、信息筛选等;
4. 新型信息技术:互联网、局域网、多媒体技术、并行处理技术、移动科技等;
5.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速度传输、IP协议、文件传输、UDP协议等;
6. 数据通信:数据传输、串口通信、传输媒介、端口等;
8. 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实施、支付技术、数字商务等;
9. 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分析基础、需求分析、数据流图、系统流程图等。

三、编程知识:
1. 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排序、搜索等;
3. 数据结构:数组、链表、堆、树、图等;
5.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原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等;
6. 网络编程:HTTP、TCP/IP、Socket编程、TTL等;
7. 程序设计:程序流程、算法设计、程序调试等。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正确版)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正确版)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汇总----------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一、常见结构的认识1.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a)2.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b)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内力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要能区分:书本P6)3.结构的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b)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它的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实心墙,大坝。

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

如:铁架塔。

壳体结构:层状的结构,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

二、稳定结构的探析1.结构与稳定性(1)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b)结构的稳定性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如果一个物体的结构不能有效地抵御常见外力的作用,那么该物体是很难承受负载而保持平衡的。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b)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等。

1) 重心位置的高低: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

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落在范围内就是稳定的,没有就是不稳定的。

2) 结构的底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

支撑面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

如:高塔的共同特点都是上端小而下端大。

3) 结构的形状:结构的形状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

如:三条腿的凳比两条的稳定。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讨论结构的稳定性。

2.结构与强度(c)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通技会考 知识点(总结)

通技会考 知识点(总结)

精选课件
12
技术图样(必修1 P68)
草图、三视图、透视图、零件图、装配 图、剖视图、线路图、机械加工图
下列属于技术图样的的是 ( ) A.机械加工图 B.折线图 C.柱状图 D.交通图
学会绘制草图(必修1 P65-66)
精选课件
13
制图标准(必修1 P68--70)
轮廓线用_粗__实_线_;尺寸线及尺寸界线用_细_实_线 ___;不可见轮廓线用_虚_线___;轴线或对称 中心线用_点_划_线__。)
钳工工艺包括锯、锉、錾、刮、钻孔、攻丝、套丝 等加工方法,铆接、黏接、螺栓联接等联接方法。
精选课件
29
木工操作流程(必修1 P113)
看图备料 下料(画线、锯割) 构件制作(确定联接方式,刨削,榫头制作) 组装
精选课件
30
说明书(必修1 P132)
说明书组成:设_计_说_明_、_使_用_说_明_、注_意_事项 __、_联_系_方_式。撰写原则:_实_事_求_是_、 _表_达_准_确_、、通俗易懂
一定的功能。 ④环境适应性 :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精选课件
45
系统的优化(必修2 P86-87)
系统优化的步骤 ①提出需要优化的问题,搜集有关资料和数据 ② 确定变量,建立定量方程和有关约束条件 ③选择的合适优化方法,确定方法的技术关键点,
确定优化方案的最优性 ④ 实施优化
精选课件
46
控制的定义(P104)
结构的本质: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从力学的架构与形态考虑结构可分为 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精选课件
33
常见结构所受五种力
精选课件
34
常见结构所受五种力
拉力 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是指考生在参加职业技能考试时,所需要准备的基础技术知识内容,是考试中必备的基本技能,是考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知识。

一、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

考生在参加通用技术会考时,应当掌握C/C++、Java、Python等基础编程语言,以及HTML/CSS、JavaScript等前端编程语言。

1. C/C++C/C++是常用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也是通用技术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考生应当具备C/C++的基础编程知识,包括变量、运算符、数据类型、函数、指针、结构体、文件操作、面向对象编程等。

2. Java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是Android开发的重要工具,也是通用技术考试的必备知识点。

考生应当掌握Java的基础语法,如变量、运算符、数据类型、函数、继承、接口、异常处理、IO流等。

3. PythonPython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脚本语言,具有简洁易学的特性,是编程初学者的首选。

考生应当掌握Python的基本语法,如变量、运算符、数据类型、循环、函数、类和对象、模块、装饰器、正则表达式等。

4. HTML/CSSHTML/CSS是前端开发的基础语言,是通用技术考试的重要知识点。

考生应当掌握HTML/CSS的基本知识,如标签、属性、元素、类、ID、盒模型、流式布局等。

5. JavaScriptJavaScript是网页开发的重要技术,也是通用技术考试的必备知识点。

考生应当掌握JavaScript的基本知识,如变量、函数、数据类型、语句、DOM、BOM、Ajax、JSON 等。

二、数据库数据库是用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是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

考生在参加通用技术考试时,应当掌握MySQL、Oracle、SQL Server等数据库,以及SQL语句的基本知识。

1. MySQLMySQL是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Web开发的重要工具,也是通用技术考试的必备知识点。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资料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资料

必修 1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一、 技术的价值1 、技术对人类的价值: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 (保护人) 、(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技术促进 (社会生产)的发展。

技术丰 (社会文化) 内容。

技术改变 (社会生活)方式。

富 3 、技术对自然的价值:(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 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 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 →受理阶段 →初审阶段 →公布阶段 →实审阶段 →授权阶段第二单元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1 .人机关系的含义:当我们使用物品时, 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2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二、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 .设计的内涵: 一、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 .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 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二、 技术的性质 2 、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概述一、引言通用技术会考是为了评估学生在通用技术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确保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文将概述通用技术会考的关键知识点,以便学生复习和准备。

二、基础知识1. 工程图纸的阅读与理解- 理解图纸的基本元素,包括尺寸、公差、符号等- 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图纸,如装配图、零件图等2. 材料科学基础- 常见材料的性能特点,如金属、塑料、陶瓷等- 材料的选择原则和应用场景3. 机械原理- 基本机械运动和机械传动原理- 简单机械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如杠杆、滑轮、齿轮等4. 电气基础- 电路的基本概念,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基本电路的组成和分析,如串联、并联电路三、实践技能1. 工具与设备使用- 常见手工工具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安全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知识2. 测量与检验- 各种测量工具的使用,如卡尺、千分尺、角度尺等- 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3. 简单制作与装配- 基本的加工技术,如锯削、锉削、钻孔等- 简单机械装置的装配和调试4. 创新与设计- 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设计方法的学习- 简单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四、安全与环保1. 工作场所安全- 识别和预防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措施2. 环境保护意识-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节能减排和可持续生产的概念五、结论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实践技能的广泛内容。

学生应全面复习这些知识点,确保在考试中能够展示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通用技术,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附录A. 推荐阅读材料和资源列表B. 实践操作练习题和案例分析C. 常见问题解答和学习提示请注意,本文仅为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的概述,具体复习内容和深度应根据实际考试大纲和个人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完整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复习重要知识点-完整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1.设计的内涵:b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1.人机关系的含义:b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

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

不一定要有接触。

(例:开门、乘电梯)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

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

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

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

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④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篇(1):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价值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性质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

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居里夫人发现镭等。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技术的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技术与设计的关系1.设计的内涵b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

(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设计中的人机关系1.人机关系的含义b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

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

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

不一定要有接触。

(例开门、乘电梯)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

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

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

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水桶的手把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

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

案例汽车的颜色)技术试验及其方法1.技术试验的重要性b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

(例技术试验卫星)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

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

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⑤移植试验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

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

3.简单的技术试验c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

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设计的一般过程1.设计的一般过程 a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方案优化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用户进行征求意见。

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循环,不能将设计过程简单化、模式化。

2.设计过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a发现和明确问题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关键,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制定方案的步骤其中设计分析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材料、结构、功能等。

3.方案设计中创新b设计的一般原则1.设计的一般原则b①创新原则②实用原则③经济原则④美观原则⑤道德原则⑥技术规范原则⑦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已有的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可以从原理、结构、技术、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

要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除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智慧外,还应注意利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现代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实用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包括物理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例格雷夫斯水壶的设计)。

经济原则是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例卷纸设计成方形来减少空间,降低运输成本)。

道德原则强调产品要考虑人、社会、环境的关系(例假冒伪劣产品、有毒有害食品、窃取别人设计成果都是不符合道德原则)。

技术规范原则是指产品需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例数码产品的USB接口、飞机统一的圆形窗户和其他行业标准等)。

2.设计一般原则的相互关系b各种原则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之间往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设计的评价1.设计过程中的评价b设计的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对设计所涉及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认定的活动。

按评价对象来看,分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

按评价者来看分为设计者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加强对设计过程的评价是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设计目标的关键。

2.产品的评价b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

对最终产品评价的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二是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

日常用品评价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易操作性、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以及市场应用前景等3.评价报告的撰写和分析c采用坐标图和列表分析 P71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一、发现问题1.发现问题的重要性a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来源于生活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来源于需要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发现,并试图解决。

来源于你的主动积极发现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第一、第二种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较明确,主要是针对一般的和已有的问题提出的,而第三种问题却是全新的,它需要我们积极主动的思考,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我们独具慧眼的发现。

这类问题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挑战和拓展我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推进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2.发现问题的一般方法c观察日常生活(包括有意识观察和无意注意)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3.设计产品相关信息的收集与处理c我们通过对信息的收集、检索和分析,往往可以发现有些有价值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询问访谈等方式进行信息的收集,也会有惊人的发现。

我们把对已有文献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的方法称为文献法;把问卷的方式进行实际调查,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问卷调查法;把以询问的方式收集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的方法称为询问法。

其中,询问法包括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集体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个别询问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