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交通管理装备

合集下载

2024年施工现场各类违章操作控制要点(三篇)

2024年施工现场各类违章操作控制要点(三篇)

2024年施工现场各类违章操作控制要点1.积极参加安全培训,掌握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各工种操作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增强政治觉悟,提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

3.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工作时集中思想,坚守岗位,未经许可不得从事非本工种作业,严禁酒后上班,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4.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进行违章作业,要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

5.积极参加安全生产各种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

6.施工过程做到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人、自己不被他人所伤害,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现场安全。

7.在施工现场行走要注意安全,不得攀登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和随吊盘上下。

8.能掌握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以及机械、电气等常见事故伤害的一样技术措施。

9.积极参加突发事故应急演练,能应付常见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理。

10.了解各类安全设施的功能和操作要点,能使用常用的灭火器材设备。

11.能掌握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的正确使用方法,按照作业要求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好安全带,高处作业不得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不得往下投掷物料,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12.能在施工过程对所使用的工具、设备及工作环境和其他劳动用品穿戴情况进行自查。

13.参加相关培训,能正确使用工种、岗位所涉及的工具和设备。

14.能注意劳逸结合,搞好自身的劳动保护。

15.爱护和保卫各类防护装置和防护设施,对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和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随意挪动。

2024年施工现场各类违章操作控制要点(二)1. 安全文化建设:建设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强调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

城市管理执法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试行)

城市管理执法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试行)
夜间执法安全防护。
43
应急照明灯
1—2个/执法车
夜间执法照明。
船艇、移动执法站可根据情况配备。
44
交通指挥棒
1—2个/执法车
夜间执法指挥。
45
执法文书包
1个/人
存放文书。
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可作为手写垫。
46
单员装备柜
1独立隔断单元/人
存放单员装备。
五、其他类
47
执法装备柜
根据需要
存放执法装备。
48
执法装备包
存储文件格式应为通用格式,通用播放软件可播放。
17
执法手持终端
1台/人
1.采集巡查数据;
2.查询政策法规;
3.现场执法终端。
可根据需要配备蓝牙耳机。
18
应急电源
1台/人
执法装备应急充电。
19
高清摄像机
1部/5—10人
执法取证。
存储文件格式应为通用格式,通用播放软件可播放。
20
数码照相机
1部/5—10人
3.行政执法车和执法工具车的合计总座数应满足1人1座的标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统筹配备行政执法车与执法工具车。
2
执法工具车
执法过程中装载暂扣物品等。
3
行车记录仪
1部/执法车
实时取证。
全景行车记录仪,具备夜视功能。
4
车载卫星定位系统
1台/执法车
车辆实时动态定位。
5
车载指示灯
1台/执法车
蓝黄色、便于执法车辆夜间识别。
在遵守当地交通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使用。
6
专用指挥车
根据需要
长期固定搭载数据采集、宣传教育、移动通信等专业装备,用于重大活动或应急状况下行政执法。

8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交通

8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交通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交通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交通建设情 况,掌握中国古代主要交通工具及等级色彩 浓厚的中国古代交通管理制度。
主要内容
➢ 中国古代交通建设概况 ➢ 中国古代主要交通工具 ➢ 古代交通管理制度中体现的等级差异
交通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的重要 标志之一。交通对于促进经济文化的发 展与交流、便利人们的沟通与往来、实 现政令的快速传达、维护国家的安定统 一,起着巨大的作用。因而中国古代交 通建设在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下得到了 不断完善与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 了中国古代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同时也 形成了等级色彩浓厚的中国古代交通管 理制度。
第 中
国 古 代
一 道
路 与
节 水
路 建 设 概 况
一、夏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夏代交通建设情况:《史记·夏本纪》载:禹“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又《史记·河渠书》 载:“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陆行载车,水行载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桥(轿)。” 西周时期:出现了以都城为中心的道路体系。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当时的文献,把周王室所主持修筑的连 通各地的交通干道称为“周行”或“周道”。《诗经·小雅》中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周道” 如同磨石一样平整,如同射出的箭一样端直,体现了这种交通干道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修筑施工的严谨性。 战国人记载周王城道路的形制“国中九道路与城外干道相通,城外道路称为“野涂”。与野涂相通的是乡村道路。由此,道路 可分为径、畛、涂、道、路五级。 春秋战国时期:交通建设受到高度重视,有了新的进步,交通方便与否和道路管理的优劣已成为国力强弱 的标志。 ➢ 在中原一带的魏、齐、赵各国之间,已开辟了不少交通大道,即所谓的“午道”。战国时,因铁器工具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十策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十策

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十策1. 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责任制、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流程等。

这些制度应该覆盖企业的各个方面,确保安全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常识、应急处理、安全操作技能等。

3. 加强安全设备和装备的管理: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及时检查和维护车辆、设备和装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应该对安全设备进行标准化管理,确保其有效运行。

4. 建立安全信息报告和分析制度: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建立安全信息报告和分析制度,及时收集和分析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的信息。

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强化安全监督和检查: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同时,应该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6. 加强车辆运维管理: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加强对车辆的运维管理,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包括定期检查、保养、维修等,以及对驾驶员的培训和考核。

7. 加强安全技术装备的应用:交通运输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安全技术装备,提高安全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比如,安全监控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可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能。

8. 建立应急管理和处置机制:交通运输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和处置机制,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等。

同时,应该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能够迅速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9.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交流:交通运输企业应该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和合作,共同推进安全管理工作。

比如,与交通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活动。

10. 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交通运输企业应该积极推动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第一的氛围。

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意识培训等方式,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积极性。

校园及校门口交通安全管理制度(5篇)

校园及校门口交通安全管理制度(5篇)

校园及校门口交通安全管理制度1. 校门口交通管控- 学校设立专门的交通管理岗位,负责校门口的交通管控工作,维护校门口的交通秩序。

- 学校为交通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设施和装备,如交通标志、交通锥、警示灯等。

- 学校划定校门口的交通流向,明确车辆、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路线。

2.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 在校门口设立交通信号灯,用以控制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时机和方式。

-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信号灯时间,以适应不同时段的交通需求。

3. 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 在校门口的合适位置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识,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注意交通安全。

- 学校可以针对校门口存在的交通隐患,设置特殊的警示标识,引起人们的注意。

4. 校门口交通巡逻- 学校设置巡逻岗位,负责对校门口的交通情况进行巡视和监督。

- 巡逻员应及时制止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并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记录和处理。

5. 校门口交通教育- 学校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和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

- 学校组织交通安全知识讲座、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等,提供交通安全常识和技能培训。

6. 交通事故处理- 学校建立健全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对校门口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迅速处理和归档。

- 学校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及时对交通事故伤者进行救助和转运。

7. 督促和检查- 学校进行定期的校门口交通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学校可以设立校门口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定期进行督促和检查。

校园及校门口交通安全管理制度(2)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大家好,我们是来自黄柏小学六一班的学生。

我是这次《学校门____通安全问题调查》活动小组的组长徐悦,这些是我的同伴。

我叫徐韵。

我叫姜文娜我叫叶俊杰徐悦:每当放学时,我们的校门口总是呈现这样的画面:拥挤不堪,人山人海,交通混乱,经常造成交通堵塞。

为此我们的校领导和老师都感到十分烦恼。

常言道:“马路如虎口”。

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

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

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安部•【公布日期】1992.12.24•【文号】公通字[1992]157号•【施行日期】1992.12.24•【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警务督察正文公安部关于印发《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的通知(公通字[1992]1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为加强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我部制定了《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现印发给你们。

请根据当地财力,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贯彻执行。

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反映,以便进一步修订。

1992年12月24日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标准试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安交通警察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交通警察的战斗力,适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维护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进行车辆检查和交通安全宣传,以及协同追缉逃犯、处置突发事件等勤务的需要,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基层公安交通警察队标准类别分为:一、县交通警察队(包括县、县级市大队、队,含所辖中队或分队)。

二、城市交通警察大队(包括直辖市、省和自治区首府所在市、计划单列市、地级市的大队)。

第二章装备项目与配备标准第三条公安交通警察队装备项目分为交通工具、通讯设备、交通管理器材装备、事故现场勘察化验器材设备、武器、警械、防护器材、计算机设备、宣传设备等九大项,具体项目为:一、交通工具:交通事故现场勘察车、交通巡逻警卫车、交通安全宣传车、道路清障拖车、现场照明车、交通巡逻摩托车、自行车。

二、通讯设备:有线电话、专线电话、无线电话(车载),无线基地台、手持台、车载台,传真机。

三、交通管理器材装备:雷达测速枪、称重仪、饮酒检测器、流量记数器、交通指挥棒、手持扩大器,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线(固定或移动式)、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线、驾驶适应性能检测仪器。

四、事故现场勘察化验器材设备:事故现场勘察箱、现场微量物证提取箱(含照相机)、事故现场照明箱、道路摩擦系数测定仪、道路坡度测定仪、照片扩印机、摄像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勘察工作装。

《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道路交通管理规定》

《道路交通管理规定》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上级各项安全生产要求,制定交通安全责任制和其它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2.制定本单位交通安全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3.负责本单位内部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培训;4.负责本单位内部交通安全检查,对事故隐患和交通违法行为按规定及时处理;5.负责本单位车辆的入籍、转籍以及各种交通规费统一缴纳等管理工作。

组织本单位设备、资产、计划、财务等部门对车辆保险、车辆检验、改型、报废、维修等工作进行管理;6.负责本单位车辆、驾驶员等台帐及有关报表资料的管理和上报;7.负责组织对本单位车辆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建立交通事故档案,并负责交通事故的统计报告;8.负责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交通安全情况及建议,完成交办的其他安全工作。

第六条各二级单位的下属单位应按下列规定设置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1.专业运输单位应设置交通安全管理部门,并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管理人员。

2.成建制的车队应配备专职交通安全管理人员。

3.非建制车队或分散车辆所在单位应明确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交通安全管理。

第三章车队管理第七条车队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职责是:1.全面落实上级有关交通安全的指示和要求;2.建立、完善、落实交通安全管理办法;3.制定交通安全工作目标、计划、措施,并组织实施;4.开展驾驶员动态分析和日常安全教育培训活动;5.加强车辆维护保养,坚持车辆回场检验制度;6.实施风险管理,并强化落实;7.实施交通安全hse体系化管理;8.本单位车辆、驾驶员等台帐、报表资料的管理和上报;9.安全检查、隐患整改、事故管理等其它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八条车队交通安全管理要将车辆回场检验、维修、调派、运行规程、风险评估及控制等纳入hse管理体系,建立的规章制度或程序文件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1.车辆调派。

车辆运行必须由指定部门或人员调派,并严格执行凭回场检验合格证派车等审批程序。

同时,应明确乘车人行政职务最高者即为行车安全负责人。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基础装备配备及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基础装备配备及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基础装备配备及技术要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基础装备配备及技术要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是保障道路交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职责,装备的配备以及技术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装备的配备和技术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装备配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主要装备包括:交通管理手段、行政执法工具以及交通协管队伍。

1、交通管理手段:交通管理手段包括路面信号灯、交通标志、道路警示标志以及交通录像监控系统等。

这些都是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基础设施,可以对整个交通运输领域实现有效的管理。

2、行政执法工具:行政执法工具主要包括执法手柄、执法警棍、手铐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维护秩序,保护自身安全。

3、交通协管队伍:交通协管队伍是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是协助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关进行现场勘查、交通疏导、路面巡查等工作。

因此,交通协管队伍的装备配备也非常重要,包括防暴头盔、防护服以及防暴盾等。

二、技术要求除了基础的装备配备之外,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化技术: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需要在道路交通领域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包括交通数据采集、交通信息发布、交通事件处理等。

因此,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关应该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2、智能化技术:智能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效率,包括GPS定位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智能监管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现场情况,以便迅速进行执法处理。

3、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可以帮助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对道路交通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便更好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因此,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机关应该引入无人机技术,建立无人机监管系统,将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总体来说,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基础装备配备以及技术要求都十分重要,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更好地保障道路交通的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