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尤恩·乌格罗绘画图式分析

尤恩·乌格罗绘画图式分析20世纪初的西方现代艺术,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突破了传统的艺术规范和审美价值,侧重客观再现的古典艺术被主观、个性化的现代艺术所取代,各种文化思潮、艺术流派风起云涌,绘画逐渐从对客观世界的复制过渡到艺术家对自身个性的展现和对抽象概念的表达,艺术开始迈入多元化时代。
“新艺术运动”的兴起,使英国艺术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法国人达盖尔摄影术的问世,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和变革起了重要的催化和促进作用。
而其中的自然科学、哲学也为现代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艺术家们逐渐从传统主题、技法的表现转而关注理念、形式和个人情感的表现,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大师,如弗兰西斯·培根、卢西恩·弗洛伊德、大卫·霍克尼、尤恩·乌格罗、亨利·摩尔等艺术家,他们的成功也导致了大批年轻习画者投身到现代艺术的创作中,由此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革,其波及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犹如意大利文艺复兴一般,席卷全球。
身处在时代变革中的乌格罗也从中获益汲取了塞尚、毕加索等诸多现代主义艺术家的养分。
当代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对古代艺术的探究与传承,对于艺术史中各种画风不拘一格的使用,出生于20世纪初期现代主义绘画蓬勃发展之时的尤恩·乌格罗,没有盲目跟风完全投身到现代主义的浪潮中去,而是在学习、研究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主义绘画的艺术理念、表现手法,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使他日后成为继卢西恩·弗洛伊德和弗朗西斯·培根之后英国当代画坛公认的大师之一。
乌格罗追求作品中各要素的和谐统一,不断调整相互关系,并为此奋斗一生,不过他这种和谐不仅基于文艺复兴早期均衡、稳定、简洁的理念,也是对古希腊艺术精神的诉求。
因此,古典艺术所崇尚的单纯与静穆在他的画中得到了完美诠释,并蕴含新的构成意味,呈现出了坚实与纪念碑式的高贵与永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尤恩·乌格罗的时代背景及成果深入分析,以期能从宏观上较全面系统地把握他的绘画样式和艺术魅力,对他在具象表现绘画领域的创造性表现和其作品的独创价值予以重新认识。
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文艺复兴是指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与 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 “文艺复兴” 新世纪教 育网 -
文艺复兴三杰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佛朗斯 柯· 捷列· 佐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 1479年,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 正是丽莎24-27岁的时候。 大师在画丽莎时,是用真诚而纯 洁的情感去描绘的,他用对母亲和情 人的双重情感来尽情描绘此人的肖像。 不仅如此,他还把她作为一种理想, 一种美的象征,作为人类世界的欢乐 和光明来描绘,他要把自己的美感和 体验,用画笔传达给所有的人。文艺 复兴的到来使神从神坛上走下来,成 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达芬奇 的《蒙娜丽莎》成为这一新时代的标 志而载入史册。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创造亚当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局 部
最后的审判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文艺复兴三杰
拉斐尔(1483—1520) 达· 芬奇的艺术深沉、含蓄、富有理智、充满智慧;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博大、雄伟、富有激情、充满力量; 而拉斐尔的艺术则以优雅、秀逸、和谐、高度的完美 为标志。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二、近代的西方绘画
以意大利为住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 开始根据自然科学原理来研究自然物象,几 何学、解剖学、透视学和光学等领域的发现, 被应用于绘画的写实方法,促使西方的斜视 绘画达到了新的高峰。特别大意大利的文艺 复兴三杰和威尼斯画派以及北欧的杰出画家, 在人体结构、空间透视、明暗、色彩以及构 图等再现视觉形象的基本要素方面所树立的 规范,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划时代意义 的影响。
西方艺术史:立体主义的艺术-毕加索【121】

西⽅艺术史:⽴体主义的艺术-毕加索【121】⽴体主义的艺术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Pabol Picasso,1881-1973)西班⽛画家、雕塑家。
从⼗九世纪末从事艺术活动,⼀直持续到⼆⼗世纪七⼗年代最具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
⼆⼗世纪艺术中最引⼈注⽬的现象,⼆⼗世纪的⼤部分艺术史都可以按照他的成就来写。
⼀⽣画法和风格迭变。
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后注⽬于原始艺术,简化形象。
1915-1920年,画风⼀度转⼊写实。
1930年⼜明显的倾向于超现实主义。
晚期制作了⼤量的雕塑和陶器等,亦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作品对现代西⽅艺术流派有很⼤的影响。
《亚威农少⼥/亚维农少⼥》由毕加索创作于1907年,是第⼀张被认为有⽴体主义倾向的作品。
毕加索以他青年时代在巴塞罗那的“亚威农⼤街”所见的妓⼥形象为依据。
这条街以妓院林⽴⽽闻名。
画上的⼥⼈形象,就是这条街上的妓⼥们。
过去的画家都是从⼀个⾓度去看待⼈或事物,所画的只是⽴体的⼀⾯。
⽴体主义则是以全新的⽅式展现事物,他们从⼏个⾓度去观察,从正⾯不可能看到的⼏个⾓度去观察,把正⾯不可能看到的⼏个侧⾯都⽤并列或重叠的⽅式表现出来。
在《亚威农少⼥》中,五个裸⼥的⾊调以蓝⾊背景来映衬,背景也作了任意分割,没有远近的感觉,⼈物是由⼏何形体组合⽽成的。
画家把这五个⼈物不同侧⾯的部位,都凝聚在单⼀的⼀个平⾯中,把不同⾓度的⼈物进⾏了结构上的组合。
看上去,就好像他把五个⼈的⾝体先分解成了单纯的⼏何形体和灵活多变、层次分明的⾊块,然后在画布上重新进⾏了组合,形成了⼈体、空间、背景⼀切要表达的东西。
就像把零碎的砖块构筑成⼀个建筑物⼀样。
⼥⼈正⾯的胸脯变成了侧⾯的扭曲,正⾯的脸上会出现侧⾯的⿐⼦,甚⾄⼀张脸上的五官全都错了位置,呈现出拉长或延展的状态。
画⾯上呈现单⼀的平⾯性,没有⼀点⽴体透视的感觉。
所有的背景和⼈物形象都通过⾊彩完成,⾊彩运⽤的夸张⽽怪诞,对⽐突出⽽⼜有节制,给⼈极强的视⾓冲击⼒。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整理ppt
1
一·古代的西方绘画 古希腊:陶瓶画(黑绘式、红绘式) 古罗马:壁画(采花少女)
二、近代西方绘画(重点) 文艺复兴三杰 (14—16世纪)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拉斐尔《圣母》 (17世纪西班牙)委拉斯凯兹 《教皇英诺森十
世》 (18---19世纪俄国) 列宾《査波罗什人写信给土
古罗马:壁画(采花少女)
造型简洁,向写实转变
二、近代西方绘画(重点) 文艺复兴三杰 (14—16世纪) 达芬奇《蒙娜丽莎》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 拉斐尔《圣母》 (17世纪西班牙)委拉斯凯兹 《教皇英诺森十世 》 (18---19世纪俄国) 列宾《査波罗什人写信给土耳其苏丹》
细致入微 超写实
三、现代西方绘画 后印象派 凡高 《向日葵》《星空》 抽象派 康定斯基 《即兴之作》 超现实主义 西班牙达利 《记忆的永恒》
风格多样化 写实向抽象转变
本节知识结构
整理ppt
25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耳其苏丹》
三、现代西方绘画 后印象派 凡高 《向日葵》 表现派 蒙克 《呐喊》 超现实主义 西班牙达利 《记忆的永恒》
整理ppt
2
黑绘式:红底黑花式 红绘式:黑底红花式
两种样式:
《狄奥尼索斯在船上》
整理ppt
3
陶盆
整理ppt
4
欧罗巴与牛 陶瓶
赛跑
整理ppt
玩铁环的男子5
宴罢
整理ppt
6
采花少女
整理ppt
7
二、近代绘画
达
----文艺复兴三杰
芬 奇
14-16世纪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PPT课件

诗意宁静《沉睡的维纳斯》 乔尔乔尼
表现一种高雅的世俗情趣,画面所有的一切巧妙地构成 了优美、舒适、安逸、恬静的视觉交响。
健美丰腴《花神》
威尼斯画派,被誉为西方油画之父其画色彩明 丽,形象丰满,构图新颖.
宏大的构图、庄重的风格精确的素描技术和柔缓 微妙的明暗色调。
古典主义 庄严 辉煌 崇高向上
20XX PPT
西方绘画的表现 图式与艺术特征
汇报人:XXX
CONTENTS
01 西方近代绘画作品赏析 02 现代西方绘画 03 小结
PART ONE
01
西方近代绘画作品赏析
近代西方绘画,除了出现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三杰之外,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画家。 诸神们是为春的到来而欢歌。对美和爱的追求,即对人性的追求,是这一作品的主题, 体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
野兽派
1905年在巴黎的秋季沙龙画 展上,一群青年画家展出了 他们风格随意而又 无拘无束的作品,被一位评 论家贬斥“野兽派”。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绘画强调表现艺术 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个人感 受而导致对客观形态的夸张 变形。
01
立体派
立体派通过运动与交换、拆分与重组,建 立新的空间概念,立体派开创了人类观察 世界漫主义绘画
不管他们表现的是什么样的题材,有什么艺术个性我们不可忽略的是他们的共同点---在近代西方绘画时期绘画的写实手法达到了新的高峰。
PART ONE
02
现代西方绘画( 19世纪末—现代)
印象主义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在 科学智慧上也有了很大的成 就,19世纪70年代人类通过 科学实验发现了原来光是有 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光 和色成了他们绘画的主要艺 术语言,于是有了印象主义 画派的出现。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总体介绍

人教版高中美术教材分为欣赏、绘画、雕塑、工艺、设计、书法、篆刻、电脑绘画/电脑设计、摄影/摄像九个模块编写共 9 册。
1.教材结构。
绘画共 7课,18课时。
绘画本来是美术学科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门类相当繁多且应用十分广泛的模块,为了适应高中学生的选修实际情况,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进行慎重的精选与合理的编排。
第一课《认识绘画艺术》:前一节讲绘画的含义及特征和绘画的种类这两方面,先了解绘画的范围和它的普遍特征;后一节从内容、形式和深层意蕴三方面分析绘画的内在要素。
这一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绘画的内涵与外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
第二课《中国画的艺术境界和艺术语言》:力图结合作品分析,对中国画的艺术特征、中国画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概念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以使学生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画的优秀传统和艺术成就,培养他们热爱民族绘画艺术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尝试体验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学画中国画》:是中国画的实习作业课,本课教材安排的学习活动较多,共需完成4幅作业,建议从中选择完成2幅作业。
第四课《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比较全面而概括地介绍了西方绘画的艺术特征和艺术语言。
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和中国绘画作品对比着进行欣赏与研究。
第五课《简捷地捕捉物象的方法 ----线描写生》:(1)对中西方绘画(主要是素描)中的线描造型作了介绍和分析;(2)对线描写生的实践活动作了提示和安排,学生可从静物、景物和人物写生中选择两项进行练习。
本课最后编排的“拓展内容----自由想象”,是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艺术个性而作的尝试,可以作为选修教材使用。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美术》教材总体介绍刘冬辉摘自:《天涯论文网》一、教材的主要特点----认真实施新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加以具体化,使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课程价值观、课程模式得到创造性的体现,既遵循又有探索,因此,开拓性、探索性是本教材的首要特点。
15、16世纪古典油画构图的显性结构研究

中世纪绘画主要体现在镶嵌画与 写本插图之中,镶嵌画体现为早期的拜 占庭式马赛克镶嵌画与晚期的哥特式玻 璃镶嵌画。鉴于镶嵌画制作的成本及难 度,写本插图画也随经书抄写的需求而 迅速发展起来。但无论何种绘画形式, 中世纪的绘画都不同程度地在线条的造 型特征上充分挖掘视觉上的审美感受, 重“线”而轻“面”,重“意”而轻 “形”。由于线条在视觉感官上的纯粹 性,艺术家及工匠们在近乎规整的“线的 图式”上找到了多样的表达方式,概念化 的类似于涡卷纹的几何造型风格几乎成了 约定俗成的图式范本。
引,而忽略了表现形式,这样才是真正的
艺术美。
“艺术作品的表现语言与思想内容
的完美结合是艺术家自然生命精神与艺 术生命精神的融合体现。”[8]在水彩画形
式美的艺术研究和探索中,张洪亮找到
了水彩画语言与形式美的契合点,将他
的创作思想与形式美完美结合,实现了
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使其水彩画作
品独具艺术魅力。
ART EDUCATION 美术学
艺术修养和个人天赋。水彩画与中国画一 样,都讲究用笔、强调用笔。追求“一气 呵成”的畅快,要求下笔干净利落、飘逸 洒脱。正所谓“落笔生根,一笔落纸,形 色俱到”[6]。
如《渔港的早晨》,画家以自然流 畅、轻松愉快的笔触抒写清晨刚刚破晓阳 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动态美,用肯 定、洒脱的笔触表现安静停泊的渔船。虚 实、远近、静与动的对比,光与影互相辉 映,水与色相互交融,奏响了一曲宁静的 港湾之歌。整幅画耐人寻味,散发着迷人 的意境美。又如水彩画《树》笔触奔放、 大胆,且生动有力、富有激情,充满了运 动的张力。作品的视觉中心集于一点,树 扭曲、摆动的姿态,表现了暴风雨来临前 夕的自然景色。
料经过技法处理产生出特殊的质地纹理效 果。它强调对客观事物的具象描绘,具有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召力。制作肌理, 可以丰富画面效果,使画面更具有形式美 的意味。喷、弹、点、染等技法经常出现 在张洪亮的作品中。除此之外,他还尝试 用特殊技法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如: 1.洒水法:将水喷洒在将干未干的画面。 这种方法,常常用来表现雨、雾、雪等自 然景观。2.刮擦法:用笔杆、刻刀、树枝 等工具,在颜色未干时刮出白色的痕迹或 肌理。白色痕迹自然、生动且层次分明, 表现力强。表现草木纹、树枝常用这种方 法。3.留白、留空法:将空白处留出。或 涂抹遮挡液在需要留白处,干后将遮挡液 除去。4.水冲法:用水在画面上冲洗。使 画面产生朦胧迷离、隐约变幻的神秘感。 《马尾惊涛》是张洪亮在阳江闸坡写生时 创作的。画家用刮擦法刮出石头的结构和 肌理,表现石头粗糙、沧桑的质感。虚 实、色彩的冷暖变化、用笔的轻松潇洒, 描绘出了水天一色、惊涛骇浪的气势。
新古典主义——精选推荐

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英语∶Neoclassicism),兴起于18世纪的罗马,并迅速在欧美地区扩展的艺术运动。
新古典主义,⼀⽅⾯起于对巴洛克(Baroque)和洛可可(Rococo)艺术的反动,另⼀⽅⾯则是希望以重振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为信念。
新古典主义的艺术家刻意从风格与题材模仿古代艺术,并且知晓所模仿的内容为何。
新古典主义在雕刻艺术上以浅浮雕(bas relief)图式表现,因此截然不同于巴洛克风格的深度雕刻。
新古典主义代表艺术家有巴利(Barry)、卡诺⽡(Conova)、富拉克斯曼(Flaxman)、汉弥顿(Hamilton)、蒙斯、毕拉内及(Piranesi)、托尔⽡森(Thorwaldsen)、维恩(Vien)、魏斯特(West)。
在建筑⽅⾯,最著名的就是杰佛逊设计的维吉尼亚⼤学校园。
除了维吉尼亚⼤学外,杰佛逊连住家都是⾃⼰亲⼿设计的。
以复兴古希腊罗马艺术为旗号的古典主义艺术,早在17世纪的法国就已出现。
在法国⼤⾰命及其政治和社会改⾰之前,有⼀场纯粹的艺术⾰命,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
这⼀时期的法国美术既不是古希腊和罗马美术的再现,也⾮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的重复。
它是适应资产阶级⾰命形势需要在美术上⼀场借古开今的潮流。
所谓新古典主义也就是相对于17世纪的古典主义⽽⾔的。
同时,因为这场新古典主义美术运动与法国⼤⾰命紧密相关,所以也有⼈称之为"⾰命的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是:选择严峻的重⼤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的重⼤事件),在艺术形式上,强调理性⽽⾮感性的表现;在构图上强调完整性;在造型上重视素描和轮廓,注重雕塑般的⼈物形象,⽽对⾊彩不够重视。
法国新古典主义美术从维安、达维德到安格尔,取得了最优秀的成就,并达到⾼峰。
维安是法国最早的新古典主义画家,他试图反对情欲的、过分雅致的艺术,⼒求恢复古希腊艺术的朴素、庄严。
由于他的才能和个性的局限,他没能实现艺术上的根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
西方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美术--绘
画的第四课。
本课教材分为古代的西方绘画、近代的西方绘画、现代的西方绘画三部分。
古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主要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欧洲绘画的表现图式与艺术特征。
近代的西方绘画部分介绍从欧洲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西方绘画的各种艺术特征。
现代的西方绘画部分则介绍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个主要流派的绘画艺术概况。
学生分析:
对于我校高中部二年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节课内容并不困难,一方面因为他们都是美术特长生,长时间学习绘画技巧,对于美术语言有一定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对于整个西方美术的脉络已经有所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
了解西方绘画的主要艺术特征和常用艺术语言,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与交流,通过感受西方绘画的主要成就和优秀传统,欣
赏和理解古代到现代的西方优秀绘画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东西方绘画的差异,懂得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及文化交流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概况
难点:
对于现代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方法:
探究式教学模式、适当运用多媒体设备
▲幻灯片-古埃及绘画《捕禽图》&古希腊绘画《宴罢》的不同之处(组织学生分析,得出分析的结果)
教师总结:从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来说,中外的学者都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是西方写实性美术产生的源头。
古希腊、古罗马绘画在真实生动地描绘日常生活和神话故事方面,达到了西方写实性绘画的第一个高峰。
▲幻灯片-《采花少女》&《蒙娜丽莎》对比(学生谈感受)教师讲解:以意大利为主的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画家们开始根据自然科学原理来研究自然物象,几何学、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领域的发
现,被应用于绘画的写实方法,促使西方写实绘画达到了新的高峰。
欣赏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库尔贝的作品进一步说明写实绘画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以后印象派的出现,标志着传统的写实绘画向更为多姿多彩的现代艺术转变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幻灯片-《日出·印象》幻灯片-《弗里·贝热尔的吧台》幻灯片-《哭泣的女人》&《蒙娜丽莎》
此后出现的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抽象
主义等派别,便开始越来越背离传统而寻求更具个性,也更有创造精神的表现形式,西方现代绘画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和多样化的时代。
现代绘画作品欣赏
▲幻灯片总结:西方绘画从客观具象写实到主观抽象表现的发展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