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书籍推荐.doc

合集下载

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

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

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慕读书,唯明智之士要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经济学必读书精选50本,希望你喜欢。

经济学必读书1、亚当·斯密5261:《国富论》2、阿4102瑟·刘易斯:《国际经1653济秩序的演变》3、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4、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5、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6、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7、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8、贝克尔:《人力资本》9、陈郁编:《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10、陈宗胜:《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11、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2、岛田晴雄:《劳动经济学》1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14、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15、德姆塞茨:《(中译本)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第一卷)》16、迪帕克·拉尔:《“发展经济学”的贫困》17、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18、多马:《经济增长理论》19、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20、费方域:《企业的产权分析》21、费景汉、G·拉尼斯:《劳动过剩经济的发展》22、佩鲁:《略论‘增长极’概念》23、格哈特·门施等:《资本价值变化与创新偏好》24、霍利斯·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25、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26、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27、贾塔克:《发展经济学》28、卡洛·M·奇波拉:《欧洲经济史》29、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30、康芒斯:《制度经济学》31、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32、科斯:《社会成本问题》33、拉格纳·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34、莱斯特·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35、劳·普雷维什:《外国资本主义》36、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37、刘世锦:《经济体制效率分析导论》38、罗伯特·M·索洛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39、罗纳德·卜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40、罗纳德·伊兰伯格、罗伯特·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经济学需读的书籍51、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编著:《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52、琼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导引》53、萨·阿明:《不平等的发展》54、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55、樋口美雄:《劳动经济学》56、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上、下)》57、瓦连捷伊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人口理论》58、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59、西尔斯:《发展经济学的先驱》60、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6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6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63、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64、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5、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66、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67、周天勇:《劳动与经济增长》经济学是什么读后感如何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呢?我以为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做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首先必须学好经济学这门课。

政治经济学的书

政治经济学的书

政治经济学的书
以下是一些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经典著作:
1. 《资本论》 - 卡尔·马克思
2. 《政治经济学导论》 -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
3. 《财富的性质和原因》 - 亚当·斯密
4.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 - 约瑟夫·熊彼特
5. 《资本主义与自由》 - 米尔顿·弗里德曼
6. 《大分裂:一个国家两个世界的新剧本》 - 傅高义
7. 《国富论》 - 戈贝尔斯
8. 《政治的经济学》 - 杨小凯、易中天
9. 《贫穷的政治经济学》 - 安东尼·塔辛
10. 《国家与市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逻辑》 - 吴敬琏
11. 《时代的选择》 -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12. 《城市化中国:从城市的政治经济学看》 - 成克杰
13. 《利他主义面纱的拨开》 - 亚当·雷布金茨
14. 《大国崛起:中国的政治经济学》 - 林毅夫
15. 《国富秘笈》 - 罗伯特·韦斯特
16.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学的变迁》 - 尼古拉斯·根斯
17. 《丰满的国家》 - 皮埃尔·罗斯纳
18. 《现代政治经济学》 - 杰弗里·桑伯恩
19. 《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 - 赛缪尔·巴吉特
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李稻葵。

政治经济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doc

政治经济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doc

政治经济学专业必读参考书目1、马克思:资本论(1-3卷)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1-3卷)3、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4、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6、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7、熊彼特:经济分析史(1-3卷)8、康芒斯:制度经济学9、科斯:企业、市场和法律,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10、阿特金森:公共经济学11、考特:法和经济学12、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13、阿罗:社会选择14、布坎南:同意的计算,自由、市场与国家15、定伯根: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6、罗尔斯:正义论17、卢卡斯:经济周期理论研究18、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19、贝克尔:人力资本,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20、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21、青木昌彦: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研究22、兰格: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3、锡克:第三条道路:经济-利益-政治24、科尔耐:短缺经济学25、德布鲁:价值理论26、刘易斯:二元经济论,现代增长理论27、谢尔曼:激进政治经济学基础28、斯威齐:资本主义发展论29、米克:劳动价值学说研究30、萨缪尔森:经济分析基础31、纳尔逊:经济变迁德演化理论32、缪勒:公共选择理论33、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经济学方法论德新趋势34、斯皮尔格:经济思想的成长35、麦克米伦:经济学前沿问题丛书(1-11)36、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37、霍布斯:利维坦38、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39、哈耶克:通往奴役的道路,法律、立法与自由40、孙冶方:社会主义论稿41、胡汝银:低效率经济学42、历以宁:体制、目标、人,非均衡的中国经济43、吴敬琏:论竞争性市场体制,当代中国经济改革44、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4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中国的奇迹4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47、杨小凯:经济控制论初步,经济学原理48、黄有光:福利经济学,微观经济学49、张五常:佃农理论,经济解释50、李由:大国经济论51、王善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研究52、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1-2)53、汤敏: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1-3)54、其它各研究方向导师指定的参考书主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改革、管理世界、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类)American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Review of EconomicsEconomic Journal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Economics Prospective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China Quarterly。

《政治经济学要义》[英]詹姆斯穆勒著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要义》[英]詹姆斯穆勒著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要义》[英]詹姆斯穆勒著读后感
第一篇范文:《政治经济学要义》[英]詹姆斯穆勒著读后感
《政治经济学要义》是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的代表作,也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一部经典之作。近日,我翻阅了这本书,对其中的观点和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政治经济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我对现实世界中的经济现象有了新的思考。
书中,穆勒首先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目的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人类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生产和分配,以满足无限的需求。这一观点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政治经济学并非一门冷冰冰的学科,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穆勒在书中详细分析了财富的来源和分配规律。他指出,财富的来源主要有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种生产要素。而在市场经济中,这三种要素的分配规律则是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这一观点让我明白了,市场经济并非一片混乱,而是有着内在的规律和秩序。
第三篇范文:《政治经济学要义》[英]詹姆斯穆勒著读后感——主题、情节、角色与个人感受
在阅读《政治经济学要义》这本书时,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作者詹姆斯·穆勒对政治经济学的热情和他对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信仰。这本书不仅让我对政治经济学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让我对自由市场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
穆勒在书中对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和目的的阐述,让我对政治经济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人类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生产和分配,以满足无限的需求。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政治经济学并非一门冷冰冰的学科,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对这一观点深感认同,因为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资源分配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满足自己的需求。
然而,我也认为穆勒在书中某些地方的论述过于冗长,可能导致读者的阅读疲劳。例如,在评价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时,他对于市场经济的优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对于市场经济的缺点和局限性却未能进行充分的探讨。这使得读者可能对于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解存在一定的主观片面性。

政治经济学书目2012年版(1)

政治经济学书目2012年版(1)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文献:《资本论》,第1-3卷,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5。

《帝国主义论》,列宁,人民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学说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29-1990)》,(英)霍华德等著,中央编译局,2003年。

《马克思<资本论>的形成》,罗曼·罗斯多尔斯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现代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匈] 安道尔.马加什,商务印书馆,1992年。

《政治经济学——比较的视点》,巴里·克拉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批判的范式: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学》,罗纳德·H·奇尔科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比较政治经济学理论》,罗纳德·H·奇尔科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冈本博之等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资本论〉新英译本导言》,欧内斯特·孟德尔,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重读〈资本论〉》,本·法因等,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读〈资本论〉》,路易·阿尔都塞、艾蒂安·巴里巴尔,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经济学方法论》,[英]马克·布劳格,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经济理论的回顾》,马克·布劳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典教材:《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上、下卷,曼德尔,商务印书馆,1979。

《资本主义发展论》,保罗·斯威齐,商务印书馆,1997。

《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罗伯特·W·考克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政治经济学概论》,徐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重印本。

《理解资本主义:竞争、统制与变革(第3版)》,塞缪尔·鲍尔斯(Samuel Bowles)、理查德·爱德华兹(Richard Edwards)、弗兰克·罗斯福(Frank Roosevelt),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oc 22页)(完美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oc 22页)(完美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1.色诺芬的《经济论》一书,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本经济学著作。

2.法国的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安·德·荣克莱田出版一部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3.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4.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什么?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生产。

原因:(1)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才能生存,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2)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5.社会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6.经济形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如何?(1)区别:经济形式是指与生产力的某个发展阶段相联系,并由该阶段生产力性质决定的人们经济活动的交往形式。

经济制度是指国家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基本经济关系所作的制度规定。

经济体制是国家组织、管理和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具体形式。

(2)联系:经济体制以经济制度为基础,反映着经济形式的内在要求,并促进着经济制度基本目标的实现。

7.社会生产关系的分类。

(1)一类是反映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

(2)另一类是那些不反映特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

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实质是什么?揭示客观经济规律并运用对规律的科学认识为人民大众谋利益。

9.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揭示生产关系运动的规律性。

=>生产关系就是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二章1.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1)区别:(01)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即物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

使用价值的质与量都是不一样的。

(02)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或者说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国际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书目(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际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书目(word文档良心出品)

《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经典著作选念书目1.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改革》,上海人民第一版社2007 年 1 月版.2.罗伯特·吉尔平:《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第一版社2006 年 10 月版.3.罗伯特·吉尔平:《全世界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次序》,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06 年 1 月版 .4.罗伯特·吉尔平:《全世界资本主义的挑战》,上海人民第一版社2001 年版 .5.罗伯特·吉尔平《:跨国企业与美国霸权》,东方第一版社, 2011 年版 .6.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利与互相依靠:转变中的世界政治》,北京大学第一版社 2002 年 1 月版 .7.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以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06 年 1 月版 .8.罗伯特·基欧汉、米尔纳 :《国际化与国内政治》,北京大学第一版社2003 年 8 月版.9.约瑟夫·奈:《硬权利与软权利》,北京大学第一版社 2005 年 10 月版 .10.约瑟夫·奈:《理解国际矛盾:理论与历史》(第七版),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09 年 7 月版.11.苏珊·斯特兰奇:《国家与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06 年 10 月版 .12.苏珊·斯特兰奇:《权利流散:世界经济中的国家与非国家威望》,北京大学第一版社 2005 年 10 月版 .13.苏珊·斯特兰奇:《疯狂的金钱:当市场超出了政府的控制》,中国社会科学第一版社2000 年版 .14.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利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第一版社2006 年 11 月版 .15.科恩:《国际政治经济学:学科思想史》,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10年6月版.16.考克斯:《生产权利和世界次序:社会力量在创造历史中的作用》,世界知识第一版社 2004 年 6 月版 .17.约瑟夫·M.格里科、 G.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利与世界市场:国际政治经济学》,北京大学第一版社 2008 年 6 月版 .18.乔纳森·科什纳 :《钱币与强迫 :国际钱币权利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13 年版 .19.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07 年版 .20.特奥托尼奥·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赖》,社会科学文件第一版社 2009 年 1 月版.21.萨米尔·阿明:《不同等的发展:论外头资本主义的形态》,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 .22.肯尼思 ?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 :一种理论剖析》,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13 年版23.斯科特 ?巴雷特:《合作的动力》,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12 年版24.肯尼迪·奥耶:《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10 年版25.罗纳德 ?罗戈夫斯基:《商业与结盟 :贸易怎样影响国内政治结盟》,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10 年版国际关系理论介绍教材1.倪世雄:《今世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第一版社, 2009 年8 月版 .2.王帆、曲博:《国际关系理论 :思想范式与命题》,世界知识第一版社,2013 年 9 月版.3.达里奥·巴蒂斯特拉(Dario Battistella): 《国际关系理论(第 3 版订正补充本)》,社会科学文件第一版社, 2010 年 11 月版 .4.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 :历史与理论 (第 2 版)》,上海人民第一版社, 2006 版5.白云真,李开盛:《国际关系:理论派别概论》,浙江人民第一版社,2009 年 5 月版。

政治经济学书单

政治经济学书单

交大国关学院黄琪轩”政治经济学“书单。

不少确实是经典著作,先收。

一、概论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3、袁祖社编:《四书五经》(全注全译)第一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线装书局2002年版。

4、杨鹏:《老子详解》,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5、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6、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张岩:《从部落文明到礼乐制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8、穗积陈重:《法律进化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格茨:《欧洲:中世纪生活》,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10、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1、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12、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3、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5、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潘维,《法治与民主迷信》二、关于政治变迁的传统范式(classic paradigm)1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18、(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9、(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0、 Polanyi,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21、(美)赛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出版社1989 年版。

22、(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书籍推荐政治经济学书籍1、曼昆《经济学原理》上下册,88元。

梁小民教授翻译。

曼昆为哈佛高才生,天才横溢,属新古典凯恩斯主义学派,研究范围偏重宏观经济分析。

该书为大学一年级学生而写,主要特点是行文简单、说理浅显、语言有趣。

界面相当友好,引用大量的案例和报刊文摘,与生活极其贴近,诸如美联储为何存在,如何运作,Greenspan 如何降息以应付经济低迷等措施背后的经济学道理。

该书几乎没有用到数学,而且自创归纳出经济学10大原理,为初学者解说,极其便利完全没有接触过经济学的人阅读。

学此书,可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思维,常用的基本原理,用于看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

可知经济学之功用及有趣,远超一般想象之外。

推荐入门首选阅读。

目前国内已经有某些教授依据此书编著《西方经济学》教材,在书中出现经济学10大原理一词,一眼便可看出是抄袭而来。

2、萨缪尔森《经济学》(Economics)萨缪尔森,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1970年成为第一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研究范围横跨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多个领域,对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和技术经济学有独到的见解。

目前经济学各种教科书,所使用的分析框架及分析方法,多采用由他1947年的《微观经济分析》发展糅合凯恩斯主义和传统微观经济学而成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理论框架。

他一直热衷于把数学工具运用于静态均衡和动态过程的分析,以物理学和数学论证推理方式研究经济。

目前经济学理论数学化大行其道,此翁实始作俑者。

《经济学》由美国麦格劳希尔图公司1948年初版。

现已出第16版,通行全世界。

国内50年代由高鸿业教授根据英文第10版翻译,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出版。

市面之16版,是和诺德豪斯合写,由萧深教授翻译,并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单行本出版。

全书结构宏伟,篇幅巨大。

可谓博大精深。

渗透老萨数十年经济学见解。

字里行间,三言两语,每有深意。

其中诸如热情的心,冷静的头脑、相关未必因果等言语,可谓经济学之《老子》。

读完该书,可了解经济学所探讨问题在经济学体系中之位置及分析框架,对经济学有一个完备之认识框架。

知识庞杂,有一体系框架,则适宜以后更进一步学习。

学之愈深,愈知此框架之重要。

尽管该框架在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方面仍有断层,但不失为一个好框架。

此书国内有机工版发行之英文版。

建议直接阅读英文版。

3、斯蒂格利姿《经济学》及系列辅助教材。

斯蒂格利姿在信息经济学成就甚高,此书可作为前二者的补充,前二者所涉及经济学内容主要是以价格理论及边际分析为基础,不包括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不确定性分析部分。

斯蒂格利姿之《经济学》可填充前二者之空白。

尽管三位作者政策倾向不同,但教材体现凯恩斯主义的特征稍多一点,总体上讲,教材相当客观和公允。

很适宜做入门教材。

4、《经济学、原理、问题与政策》及《经济学原理与问题》、〈经济学案例〉、〈经济学小品〉、《经济学悖论》、〈社会问题经济学〉等。

此类书之特点是先提问题,再论原理,主要是针对社会习见问题,逐步解释原理,水平、内容大多较好,唯缺乏体系与框架,适宜略懂经济学者补充学习。

5、国内老师自行编写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目前国内各大学自己编写的直接冠以《西方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均属入门教材。

如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等。

然皆远逊外国教材。

其中宋承先之《西方经济学》教材,竟用黑体加插一段马克思论地租之说法,以说明所传授学问之错误,实为极可笑者。

6、《管理经济学》,有版本数种,特点各不相同。

此类教材多为mba系列教材。

其目的针对生产过程决策而设,故与经济学之中级微观教材相较而言,减少少量分支部分理论,增加回归分析及计量统计部分。

目前数种版本中,以人大版〈工商管理经典译从〉难度最低。

机工版哈耶所写之〈管理经济学---战略与决策〉与标准中级教材难度大致相当,内容也接近。

唯其中也已采用函数表达式。

机工版莫瑞斯(有英文版及中文版,中文为陈章武所译)〈管理经济学〉难度最高,其侧重内容与中级教材大不相同,除回归分析已采用大量数据,要求建立模型,内容接近计量预测外,内容涉及对偶理论、不同代替效应之图解,附录采用微分法,难度较高。

此类书籍,侧重经济学中与管理交叉管理。

7、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人大版,此书乃标准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

在美国多个大学供mba采用,国内英文版有清华版,中文版有人大版。

此书内容适中,主题广泛,均是各部分理论之要点,不旁及其他分歧内容,其中定价部分较为详细。

图形清晰,语言流畅。

所采用数学工具甚浅,有函数但不涉及微分,只用差值。

曲线只用标准严格凹性曲线,不及拟凹部分、线性仿射内容,成本函数也均为线性。

建议此书应通读,可作进阶之用。

8、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人大版,内容、难度、书价与平狄克相仿,唯编排次序不同。

体系稍显庞杂,不如平狄克之明晰,然也为一国外通行教材。

若修习平狄克有不明之处,则可先参照此教材或先修学其他国内出版之书籍。

如北大系列教材之周惠中〈微观经济学〉,北大版朱善利之《微观经济学》等。

此书不属必读。

9、《国外经济学教材库》系列之《应用微观经济学》,32开,经济科学出版社。

此书有大量案例及微观经济原理之运用,所用数学甚少,读此书,可补充平狄克教材之案例。

加深对经济学之了解。

10、〈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美] 范里安(Varian, Hal R.)著,费方域翻译。

据美国W.W.诺顿图书公司1990年版译出,三联版。

此书是极规范之经济学专业的中级微观教材。

美国MIT,哈佛、伯克利经济学本科指定教材。

32开,800多页。

易懂而深刻。

本书为第二版,内容除论述了市场、消费者偏好、需求、技术、利润、生产等问题,还增加了两章, 分别论述了要素供给和信息经济等。

内容上相当关注技术细节问题,比平狄克要更深一些。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与数学造诣极深。

然此书乃其为学生所写之中级教材,刻意避免数学之应用,大部分数学推导放于附录,微分运用相当少,适宜学完平狄克后重点阅读。

可作平狄克中各部分理论内容之拓展。

学好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要对学习一门科学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了解该学科的性质、内容及学习的必要性。

政治经济学,不是政治学加经济学,也不是政治加经济,而是一门经济学科。

经济学一词,原由希腊文家庭和管理两词组成。

由于该词出现时,古希腊的社会生产是以奴隶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所以,这种家庭管理学所涉及的是奴隶制下的各种经济问题。

17世纪初,法国人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本意是研究整个国家和社会经济问题的学问。

此后,法国、英国许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都把自己的著作称为政治经济学。

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沿用了这一名称,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

所以,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和阐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主要经济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探讨解决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矛盾的途径。

学习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了解经济方面最基本的知识,并认识社会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分析和研究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和趋势;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个分析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从而,为学习其它理论奠定基础。

政治经济学理论博大精深,内容多、概念多、规律多,较之其它课程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政治经济学应当采用的一个首要的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问题的内容归纳、概括、总结,理清知识体系的脉络,然后将其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问题的内容提炼出来,加以理解和记忆。

如,导言的主要内容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关系的研究是从物质资料生产开始;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就离不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一构成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得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学习本章应掌握各个范畴之间的辨证关系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之间关系;社会生产过程(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学习本章必须把各类原理加以区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任务加以区分;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类型的特点加以区分。

通过对内容的归纳,即掌握了知识体系脉络,又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就比较容易了。

学习这门课应当采取的第二个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联系和研究实际问题。

经济知识本来就原于经济实践,是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来的,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联系实际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

如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及价值规律作用问题,只要看一下市场上商品供过于求时怎样使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怎样使价格上升;或者反过来,价格上升时怎样使供给增加,价格下降时又怎样使商品的供求关系减少,就容易理解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受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一原理了。

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只要观察一下厂家和商家怎样为追逐利益而行动,并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就很清楚了,所以,学习时联系社会经济实际思考问题,不仅是进行有效学习的良好方法,而且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捷径。

政治竞争: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未来_法理学论文家为主流的传统政治文化带有强烈的抗拒民主倾向。

亨廷顿甚至认为,儒教和受儒教影响的社会一直不适合民主,“古典的中国儒教和受儒教及其在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流派以及受到冲淡的日本都强调团体、团队胜于强调个人,强调权威胜于强调自由,强调责任胜于强调权利。

儒家社会缺少抗衡国家之权利的传统,而且就个人权利存在程度而言,个人的权利是由国家创造的。

对和谐与协作的强调胜过对分歧与竞争的强调。

对秩序的维持和对等级的尊敬是核心价值。

思想团体和政党的冲突被看作是危险和不合法的,更重要的是,儒家把社会融化在国家之中,没有为自治的社会机构提供合法性来自全国层次上抗衡国家的力量。

”这种专制主义传统影响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发育,历史地造成中国民主政治的某种“先天不足”,即某种不成熟、不完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实行西方式的两党竞争或多党竞争,必然会造成党派纷争、秩序混乱、政局动荡、国家分裂的局面。

中国是一个欠发达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双重任务。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而言,发展经济和建设民主并非可以同时并举。

因为经济发展与民主政治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矛盾。

“经济发展要求的是集权化和稳定性,而民主政治要求的则是分权化和政治变动的制度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