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物理浮力知识点汇总

《浮力》知识点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3)说明:①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ρ。
分析:F浮=G 则:ρ液V排g =ρ物Vgρ物=(V排/V)·ρ液=ρ液③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F浮=G:物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
⑤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Gρ/(G-F)。
⑥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V排g,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知识点

浮力定律的内容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F=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ρ物<ρ液当物体下沉时:F浮〈G物且ρ物>ρ液浮力F浮(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m排=ρ液V排ρ液:液体的密度ρ液=m排/V排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m排/ρ液(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
(直至悬浮/沉底)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直至悬浮/漂浮)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浮力公式的推算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F向上-F向下=P向上•S-P向下•S=ρ液•g•H•S-ρ液•g•h•S=ρ液•g•(H-h)•S=ρ液•g•△h•S=ρ液•g•V排=m排液•g=G排液稍加说明:(1)“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一般作为浮力产生原因,在同步学习(平时的考试)中,考一道填空或选择。
在中考中不常出现,如果出现也只是考一道题。
还要注意在最后一道浮力计算题中——不会做时,别忘了想想它。
(2)“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与“F浮=ρ液gV排=G 排液”的联系,明白就够了,不会考.(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不好用“F下表面-F上表面",所以不考。
)(3)“F浮=ρ液gV排=G排液”最重要。
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推算”的-—直接由阿基米德原理把文字表述变成式子就行了: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F浮=G 排液=m排液•g =ρ液gV排(4)给出浮沉条件(实心物体)ρ物>ρ液, 下沉,G物>F浮ρ物=ρ液,悬浮,G物=F浮(基本物体是空心的)ρ物<ρ液,上浮,G物=F浮(静止后漂浮)(5)给出“露排比公式”——解漂浮题的重要公式如果漂浮(这是重要前提!),则:ρ物∶ρ液=V排∶V物。
初二物理浮力知识点总结

精心整理浮力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即浮力。
43.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浮= G不同:悬浮ρ液=ρ物;V排=V物漂浮ρ液>ρ物;V排<V物4.物体吊在测力计上,在空中重力为G,浸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示数为F则物体密度为:ρ物= Gρ/ (G-F)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浮=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61即浮液空。
例1:弹簧秤下挂一铁块,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将铁块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为3.5N,这时铁块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ρ铁:ρ水=_________ 。
2、压力差法:应用F浮=F向上-F向下求浮力。
这是浮力的最基本的原理。
例2:2.如图所示:某物块浸没在水中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3牛,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1.5牛,则该物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 牛,方向为________。
3、公式法:F浮=ρ液gV排=G排液例3:将体积是50c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多大?若此。
八年级物理下册 新教材 第十章 浮力 知识点

第一节浮力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浮力的方向总是的。
2、物体的重力为G,则物体受到液体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浸在液体中时所称得的物体的拉力F,即F浮= 。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即浮力。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有关,跟特体的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无关。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1、物体排开液体的越大、液体的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其中G排是指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受的重力;V排表示。
4、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
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1)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2)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里任何深度的地方(悬浮);(3)当F浮 G物(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
2、轮船的排水量为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由排水量m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 ;求得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 ,轮船和货物共重G= 。
3、潜水艇是靠改变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当向水舱内注水时,潜水艇的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受到的浮力,将(填“上浮”或“下沉”)。
4、热气球和飞艇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来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的气体,如:。
热气球是靠改变来实现升降的。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梳理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总结浮力知识点总结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浮力。
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方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ρ物< ρ液,下沉;(2) ρ物> ρ液,,上浮(3) ρ物= ρ液,悬浮。
(不会漂浮)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6.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量法:F浮= G — F ,(G是物体受到重力,F 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4)平衡法:F浮=G物 (适合漂浮、悬浮)7.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
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
(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
(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八年级下物理知识点梳理压强知识点总结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 ,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1帕=1牛/米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
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受到重力。
6. 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重点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重点知识点
1. 浮力的概念: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浮力的大小: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3. 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物体所在位置的表面,并指向离物体较远的一侧。
4. 浮力与物体的浸没程度: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液体中时,浮力的大小等于液体所受的压强与浸没部分的表面积的乘积。
5. 物体的浮沉判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浮在液体中;当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时,物体沉于液体中。
6. 悬浮和漂浮:当物体在气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在空气中;当物体在液体中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漂浮在液体中。
7. 浮力的应用:浮力在生活和工程中有广泛应用,如水上运输和潜水装备设计中的浮力控制、气球的原理、船只的浮力设计等。
8. 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原理的基本定律,它指出物体浸没于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被排开的液体所受重量的大小。
浮力的知识点总结

浮力的知识点总结浮力知识点总结一、浮力的定义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
当物体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流体中时,流体对物体施加的压力差产生的力,这个力与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相等。
二、阿基米德原理阿基米德原理是描述浮力的基本原理,由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
原理表述为:任何完全或部分浸没在流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流体的重量。
三、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F_b = \rho \cdot V \cdot g \]其中:- \( F_b \) 是浮力的大小;- \( \rho \) 是流体的密度;- \( V \) 是物体在流体中所排开的体积;- \( g \) 是重力加速度。
四、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在流体中的浮沉状态取决于物体的密度与流体的密度关系:- 如果物体的密度小于流体的密度,物体会上浮;- 如果物体的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物体会下沉;- 如果物体的密度等于流体的密度,物体会悬浮在流体中。
五、浮力的应用浮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业应用中非常广泛,例如:- 船只和潜艇的浮力设计;- 热气球和飞艇的升力原理;- 救生圈和气垫船的工作原理;- 液体比重计的测量原理。
六、浮力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物体的形状会影响流体的流动和压力分布,进而影响浮力的大小。
例如,流线型物体在水中的阻力较小,有利于提高浮力效率。
七、浮力与流体密度的关系浮力与流体的密度成正比。
当流体密度增加时,浮力也会相应增加。
这也是为什么冰块会在海水中比在淡水中浮得更高的原因,因为海水的密度通常高于淡水。
八、浮力的实验验证浮力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如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状态,或者使用比重计测量不同液体的密度。
九、浮力的局限性浮力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是有效的,但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在非常粘稠的流体中,浮力的效果可能不明显。
此外,浮力也不能解释所有物体在流体中的运动状态,因为还需要考虑其他力的作用,如阻力、升力等。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0章浮力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10章浮力知识点全面总结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向上的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物体是部分浸入还是全部浸入液体中,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或气体,而受力物体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此外,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称重法是一种测量浮力的方法。
首先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G,然后将物体浸入液体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可以用F浮=G-F 拉来计算。
在物体浸在液体中时,受到的力有重力G、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和浮力F浮三个方向相反的力,根据力的平衡原理可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与受到的向下的力相等,即F浮+F拉=G,因此F浮=G-F拉。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前、后两个面受到的压力相等,左、右两个面也相等。
然而,上表面所处液体的深度小于下表面所处液体的深度,因此上表面所受的压力小于下表面所受的压力。
根据公式F=pS,且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此前、后两个面和左、右两个面所受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而上表面所受压力和下表面所受压力之差就是浮力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与重力方向相反。
有两种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第一种情况是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上表面不受液体压力,则F浮=F向上。
第二种情况是当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下表面和底紧密接触时,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F向上为零,物体将不受浮力的作用,只受向下的压力。
例如,在水中的桥墩、深陷在淤泥中的沉船等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一切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无论物体的形状如何,怎样运动,只要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除物体下表面与底紧密接触外)。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四个实验。
实验一是同一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液体密度相同,使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实验二是液体的密度相同,同一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不同;实验三是同一物体,液体的密度不同,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实验四是物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知识点总结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第十章浮力一、浮力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4、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二、阿基米德原理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必须掌握实验原理--重中之重)2.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浮=G排=ρ液gV排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
三、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1、物体的浮沉条件:2.浮力的应用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实现升空的;靠改变自身体积的大小来改变浮力的。
4、浮力的计算: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漂浮悬浮法:F浮=G物阿基米德原理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一、选择题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2、用弹簧秤测得铁球和铝球在空气中的示数为和,当将铁球和铝球都浸在水中时,测得弹簧秤示数是和则两球:()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C.所受浮力相等 D.上述各项都无法判断3、一物体所受重力为G,放入水中后,会沉入水底。
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浮力:()A.等于G B.小于GC.大于G D.不能确定4、三个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甲、乙、丙分别悬浮在酒精、水和盐水中,则这三个球的体积:()A.甲最大 B.乙最大C.丙最大 D.一样大5、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103kg/m3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6、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 a <V b=V cB .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 a = G b >G cC .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 >ρb >ρcD .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 a = F b = F c7、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8、把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置于水中,木块浮在水面,铁块沉入水底,这时它们受到的浮力:( )A .F 水<F 铁B .F 水= F 铁C .F 水>F 铁D .无法确定9、两个体积相同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实心球A 和B ,放在水中,静止时各露出浮出水面体积分别是其体积的21、31,那么A 、B 球受到的浮力之比是:()A .2:3B .3:2?C .3:4D .4:310、把质量同相的铜球、铁球、铝球放入足量的水银中,当它们静止地漂浮时,浸在水银中的体积:( )A .铜球最大B .铁球最大C .铝球最大D .一样大11、一容器的0℃水中漂浮着一块冰,当冰熔化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12、将质量是200g 的物体缓缓浸没在原盛满水的杯子中后,溢出160g 的水,放手后,则物体最终会:( )A .沉入水底B .漂浮在水面C .悬浮在水中?D .无法判断13、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区域走向浅水区域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子,以下感受和分析中合理的是:( )A .脚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B .脚不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D .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14、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木球投入水中时静止如图所示.则哪个球一定是空心的:( )A.木球 B.铁球C.铜球 D.都不是空心的二、填空题1、气球在它受到的浮力__它的重力时就上升。
气球里充入的气体通常为氢气或热空气,氢气或热空气的密度都比空气密度__。
2、将质量为2kg 的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浸在水中时称弹簧秤示数为,则此时物体受到浮力大小是___N,方向是竖直向上,施力物是___。
3、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1:3,若它们漂浮在某液体上,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若把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浮力之比为____。
4、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某种液体,把一体积为1×104m3的铝块用细线系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在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已知铝的密度为×l03kg/m3。
则铝块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____N,液体的密度为____kg/m3。
5、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密度为×103㎏/m3)深度为20 cm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 g酒精,杯底受到酒精的压强为____Pa;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____8 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__。
一个60g的新鲜鸡蛋放在盛有水的容器中下沉,当向水中慢慢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会上浮并静止在液面上。
这一现象说明浮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7、如图所示,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____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排水量是指船浮在海面上时,排开的海水质量是,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____N,当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浮力___排水量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ρ江水)三、实验题1、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____________。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合金块的密度是____。
2、小宇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1)甲乙丙三种情况,____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2)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有关。
(3)做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四、计算题1、某中学学生去游玩,坐上游船后人和船的总质量为8000kg,游船与他们要去的农家乐的距离是3km,到达目的地游船共用了10min。
回答下面问题:(1)游船从出发到农家乐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游船底部距水面的深度为,求该处受到水的压强。
(3)游船静止在水中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大2、一个质量为,边长为的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求:(1)物块受到的重力.(2)物块对地面的压强.(3)若将物块浸没在水中后松手,通过计算判断该物块的浮沉情况.3、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3m3、重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容器的底部。
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g=10N/kg)(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
(3)剪断细线后,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