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与内聚

合集下载

高内聚低耦合通俗例子

高内聚低耦合通俗例子

高内聚低耦合通俗例子
1. 就像一个球队,前锋、中场、后卫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这就是高内聚呀,他们相互配合得极好,但又不会过多干涉彼此的任务,这可不就是低耦合嘛!比如梅西在进攻时专注进球,而防守球员就安心做好防守,多清晰呀!
2. 想想你的房间,你的书桌区域是用来学习工作的,很有内聚性吧,而它和床的区域又分得很清楚,这就是低耦合啊。

你总不能在书桌上睡觉吧,这多简单易懂的例子呀!
3. 好比一场音乐会,乐队的每个成员各自演奏自己的部分,非常内聚,但是又不会影响别人,彼此之间就是低耦合呀。

就像鼓手专注打鼓,他可不会突然跑去弹钢琴,这不是很有趣吗?
4. 家里的厨房是专门做饭的地方,这就是高内聚,和客厅的功能区分得很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低耦合啦。

你能想象在厨房看电视吗,哈哈!
5. 一个公司的各个部门,研发部专注研发,销售部专注销售,这是高内聚呀,然而它们又相对独立,这就是低耦合的体现嘛。

就像研发部不会直接去跑业务一样,这不是很明显吗?
6. 我们的身体器官也是呀,心脏负责供血,非常内聚,跟肠胃的功能不一样,相互之间低耦合。

要是心脏突然去管消化了,那还不乱套了呀,对吧!
总之,高内聚低耦合在生活中到处都是,它们让一切变得更有序、更高效呀!。

暗默知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聚耦合价值

暗默知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聚耦合价值

暗默知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聚耦合价值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因素。

它不仅仅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和品牌等,更重要的是企业内部深层次的能力和文化。

因此,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内聚耦合的价值观和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内聚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在共同的目标下形成了高度团结一致的状态。

内聚力强的企业内部员工之间有着良好的协作和相互信任的关系,能够更好地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竞争。

内部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家庭式的文化氛围,大伙儿齐心协力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耦合是指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和能力之间的互相依存和协调。

企业的各个业务领域具有相互依赖的关系,相互支撑和协作才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例如,在一个制造型公司中,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等部门互相联系,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企业的目标。

内聚耦合价值是指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内部认同感和一致性,使得企业内部各种资源和能力之间的互相依存和协调更加紧密,从而形成的超越单一资源或能力的整体价值。

企业内部文化和价值观的内聚性和操作性,对企业整体的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建设中,内聚耦合价值的提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创建一种适合企业的文化氛围,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家庭式的氛围,建立相互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其次,加强员工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以提高整体团队的合作能力。

还应鼓励员工之间学习和技能交流,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最后,企业还应透明化管理,加强企业内部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在企业内部打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强各领域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合作和整合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和成功的关键。

而内聚耦合价值则是企业内部文化和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企业应该注重提升内部文化和能力,促进内部各领域之间的协作和协调,从而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

代码内聚耦合的通俗理解

代码内聚耦合的通俗理解

代码内聚和耦合是软件开发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用于描述代码模块之间的关系。

内聚和耦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

在本文中,我将对代码内聚和耦合进行通俗易懂的解释,并探讨它们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代码内聚。

代码内聚指的是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元素(比如函数、变量等)彼此之间的联系程度。

一个高内聚的模块意味着其中的元素紧密地协同工作,完成一个明确的任务或功能。

简而言之,高内聚的代码模块是“做一件事,并且做好这件事”的。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模块的内聚性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1. 功能内聚:模块中的元素共同实现某个具体的功能,彼此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

例如,一个计算器程序的模块包含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个函数,每个函数负责执行相应的运算,它们之间的关系紧密,共同完成了计算功能。

2. 顺序内聚:模块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执行,每个元素的输出作为下一个元素的输入,形成一个流水线式的处理过程。

例如,一个文件处理模块包含读取文件、解析文件、处理数据和写入文件四个函数,它们的执行顺序是固定的,每个函数的输出都是下一个函数的输入。

3. 通信内聚:模块中的元素通过共享数据进行通信,彼此之间需要频繁地交换信息。

例如,一个网络聊天程序的模块包含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两个函数,它们通过共享的消息队列进行通信,发送消息的函数将消息放入队列,接收消息的函数从队列中取出消息进行处理。

4. 过程内聚:模块中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一系列的操作,但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

例如,一个图像处理模块包含加载图片、调整亮度、裁剪图片和保存图片四个函数,每个函数独立完成自己的任务,彼此之间没有数据交换或依赖关系。

上述四种内聚类型并不是严格的分类,实际开发中也可能存在多种内聚类型的结合。

无论是哪种类型,高内聚的代码模块都具有以下好处:1. 可维护性:代码的逻辑清晰,易于理解和修改。

当需要对某个功能进行改进或修复时,只需关注该功能所在的模块,不会对其他模块造成影响。

耦合和内聚

耦合和内聚

B.顺序内聚 Sequential Cohesion 顺序内聚
如果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执行的几个处理动作 有这样的特征: 有这样的特征:前一个处理动作所产生的输出数据是后 一个处理动作的输入数据,称为顺序内聚. 一个处理动作的输入数据,称为顺序内聚. 顺序内聚维护起来不如功能内聚方便,要修改模块中的 顺序内聚维护起来不如功能内聚方便, 一个功能, 一个功能,会影响到同一个模块中的其他功能.
D.公共耦合(2)
公共耦合
D.公共耦合(3)
A B A B
Common 公共数据区
Common 公共数据区
松散公共耦合
紧密公共耦合
E.内容耦合
如果一个模块和另一个模块的内部属性(即运行程序和内 如果一个模块和另一个模块的内部属性( 部数据)有关,则称为内部耦合. 内部耦合 部数据)有关,则称为内部耦合. 例如:模块A 例如:模块 TRC:...... : 模块B 模块 GOTO TRC 模块A与模块 存在内容耦合 这是一种最坏的耦合. 模块 与模块B存在内容耦合,这是一种最坏的耦合. 与模块 存在内容耦合,
A
flag
f1
f2
f3
f1
f2
f3
逻辑内聚----控制耦合 逻辑内聚----控制耦合 ----
G.偶然(机械)内聚
如果一个模块的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处理 动作彼此没有任何联系,则称为机械内 聚.
模块内聚性的判断:
模块聚合性的比较
5.5.6 模块设计的一般准则
改进软件结构提高模块独立性 模块规模要适中 深度,宽度,扇入,扇出应适当 降低接口的复杂性 设计单入口单出口的模块 模块功能应该可以预测,但也要防止模块功 能过于局发生错误的一个主要原 因.应该仔细设计模块接口,使得信息传递 简单并且和模块的功能一致 接口复杂或不一致(即看起来传递的数据之 间没有联系),是紧联结或低聚合的征兆, 应该重新分析这个模块的独立性.

什么是高内聚、低耦合?

什么是高内聚、低耦合?

什么是⾼内聚、低耦合?起因:模块独⽴性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且接⼝简单,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耦合性和内聚性。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

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种度量。

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性则越差。

模块间耦合⾼低取决于模块间接⼝的复杂性、调⽤的⽅式及传递的信息。

耦合性分类(低――⾼): ⽆直接耦合;数据耦合;标记耦合;控制耦合;公共耦合;内容耦合;1 ⽆直接耦合:2 数据耦合: 指两个模块之间有调⽤关系,传递的是简单的数据值,相当于⾼级语⾔的值传递;3 标记耦合: 指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数据结构,如⾼级语⾔中的数组名、记录名、⽂件名等这些名字即标记,其实传递的是这个数据结构的地址;4 控制耦合: 指⼀个模块调⽤另⼀个模块时,传递的是控制变量(如开关、标志等),被调模块通过该控制变量的值有选择地执⾏块内某⼀功能;5 公共耦合: 指通过⼀个公共数据环境相互作⽤的那些模块间的耦合。

公共耦合的复杂程序随耦合模块的个数增加⽽增加。

6 内容耦合: 这是最⾼程度的耦合,也是最差的耦合。

当⼀个模块直接使⽤另⼀个模块的内部数据,或通过⾮正常⼊⼝⽽转⼊另⼀个模块内部。

内聚性⼜称块内联系。

指模块的功能强度的度量,即⼀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

若⼀个模块内各元素(语名之间、程序段之间)联系的越紧密,则它的内聚性就越⾼。

内聚性匪类(低――⾼): 偶然内聚;逻辑内聚;时间内聚;通信内聚;顺序内聚;功能内聚;1 偶然内聚: 指⼀个模块内的各处理元素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2 逻辑内聚: 指模块内执⾏⼏个逻辑上相似的功能,通过参数确定该模块完成哪⼀个功能。

3 时间内聚: 把需要同时执⾏的动作组合在⼀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 通信内聚: 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相同的输⼊数据或者产⽣相同的输出数据。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1.什么是内聚什么是耦合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

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

耦合性也称块间联系。

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

模块间耦合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及传递的信息。

2.内聚分为哪几类耦合分为哪几类内聚有如下的种类,它们之间的内聚度由弱到强排列如下:(1)偶然内聚。

模块中的代码无法定义其不同功能的调用。

但它使该模块能执行不同的功能,这种模块称为巧合强度模块。

(2)逻辑内聚。

这种模块把几种相关的功能组合在一起,每次被调用时,由传送给模块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完成哪一种功能(3)时间内聚:把需要同时执行的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模块为时间内聚模块。

(4)过程内聚:构件或者操作的组合方式是,允许在调用前面的构件或操作之后,马上调用后面的构件或操作,即使两者之间没有数据进行传递。

(5)通信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处理元素都在同一个数据结构上操作(有时称之为信息内聚),或者指各处理使用相同的输入数据或者产生相同的输出数据。

(6)顺序内聚:指一个模块中各个处理元素都密切相关于同一功能且必须顺序执行,前一功能元素输出就是下一功能元素的输入。

(7)功能内聚:这是最强的内聚,指模块内所有元素共同完成一个功能,缺一不可。

耦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它们之间的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如下:(1)内容耦合:如果发生下列情形,两个模块之间就发生了内容耦合一个模块直接访问另一个模块的内部数据一个模块不通过正常入口转到另一模块内部;两个模块有一部分程序代码重叠(只可能出现在汇编语言中);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

(2)公共耦合:若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个公共数据环境,则它们之间的耦合就称为公共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

高内聚低耦合高内聚低耦合1、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一个好的内聚模块应当恰好做一件事。

它描述的是模块内的功能联系;2、耦合是软件结构中各模块之间相互连接的一种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进入或访问一个模块的点以及通过接口的数据3、高内聚低耦合是软件工程中的概念,是判断设计好坏的标准,主要是面向对象的设计,主要是看类的内聚性是否高,耦合度是否低。

内聚就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高内聚就是一个模块内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高。

所谓高内聚是指一个软件模块是由相关性很强的代码组成,只负责一项任务,也就是常说的单一责任原则。

4、耦合:一个软件结构内不同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耦合性也叫块间联系。

指软件系统结构中各模块间相互联系紧密程度的一种度量。

模块之间联系越紧密,其耦合性就越强,模块的独立性则越差,模块间耦合的高低取决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性,调用的方式以及传递的信息。

对于低耦合,粗浅的理解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模块与模块之间,尽可能的使其独立存在。

也就是说,让每个模块,尽可能的独立完成某个特定的子功能。

模块与模块之间的接口,尽量的少而简单。

如果某两个模块间的关系比较复杂的话,最好首先考虑进一步的模块划分。

这样有利于修改和组合。

5、软件架构设计的目的简单说就是在保持软件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分解软件系统,降低软件系统开发的复杂性,而分解软件系统的基本方法无外乎分层和分割。

但是在保持软件内在联系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分割系统,分层分割到什么样的力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方面有各种各样的分解方法,比如:关注点分离,面向方面,面向对象,面向接口,面向服务,依赖注入,以及各种各样的设计原则等,而所有这些方法都基于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

高内聚和低耦合是相互矛盾的,分解力度越粗的系统耦合性越低,分解力度越细的系统内聚性越高,过度低耦合的软件系统,软件模块内部不可能高内聚,而过度高内聚的软件模块之间必然是高度依赖的,因此如何兼顾高内聚和低耦合是软件架构师功力的体现。

什么是软件的内聚度和耦合度

什么是软件的内聚度和耦合度

什么是软件的内聚度和耦合度⼀、联系当⼀个程序段或语句(指令)引⽤了其它程序段或语句(指令)中所定义或使⽤的数据名(即存贮区、地址等)或代码时,他们之间就发⽣了联系。

⼀个程序被划分为若⼲模块时,联系既可存在于模块之间,也可存在于⼀个模块内的程序段或语句之间,即模块内部。

联系反映了系统中程序段或语句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联系构成不同质量的系统。

因此,联系是系统设计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系统被分成若⼲模块后,模块同模块的联系称为块间联系;⼀个模块内部各成份的联系称为块内联系。

显然,模块之间的联系多,则模块的相对独⽴性就差,系统结构就混乱;相反,模块间的联系少,各个模块相对独⽴性就强,系统结构就⽐较理想。

同时,⼀个模块内部各成份联系越紧密,该模块越易理解和维护。

⼆、评判模块结构的标准1.模块独⽴性模块化是软件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法,是概要设计最主要的⼯作。

模块的划分应遵循⼀定的要求,以保证模块划分合理,并进⼀步保证以此为依据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可靠性强,易于理解和维护。

根据软件设计的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和局部化等原则,可直接得出模块化独⽴性的概念。

所谓模块独⽴性,即:不同模块相互之间联系尽可能少,应尽可能减少公共的变量和数据结构;⼀个模块应尽可能在逻辑上独⽴,有完整单⼀的功能。

模块独⽴性(Module independence)是软件设计的重要原则。

具有良好独⽴性的模块划分,模块功能完整独⽴,数据接⼝简单,程序易于实现,易于理解和维护。

独⽴性限制了错误的作⽤范围,使错误易于排除,因⽽可使软件开发速度快,质量⾼。

为了进⼀步测量和分析模块独⽴性,软件⼯程学引⼊了两个概念,从两个⽅⾯来定性地度量模块独⽴性的程度,这两个概念是模块的内聚度和模块的耦合度。

2.块间联系的度量―耦合度耦合度是从模块外部考察模块的独⽴性程度。

它⽤来衡量多个模块间的相互联系。

⼀般来说,耦合度应从以下三⽅⾯来考虑,即:耦合内容的数量,即模块间发⽣联系的数据和代码的多少,同这些数据和代码发⽣联系的模块的多少,多的耦合强,少的耦合弱;模块的调⽤⽅式,即模块间代码的共享⽅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耦合性与内聚性
Posted on 2010-04-20 21:54 东苑草根阅读(364) 评论(1)编辑收藏
1) 耦合性
∙耦合性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部不同模块间联系紧密程度的度量指标。

∙决定耦合性高低的主要因素
由于模块间的联系是通过模块接口实现的,因此,模块耦合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模块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模块接口的数据。

模块间的耦合性主要可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 数据耦合。

若两个模块之间仅通过模块参数交换信息,且交换的信息全部为简单数据,则称这种耦合为数据耦合。

数据耦合的耦合性最低,通常软件中都包含有数据耦合。

数据耦合的例子如下所示:
sum(int a,int b)
{int c;
c=a+b;
return(c);
}
main()
{int x,y;
printf("x+y= %d",sum(x,y));
}/*主函数与sum函数之间即为数据耦合关系*/
(2) 公共耦合。

若两个或多个模块通过引用公共数据相互联系,则称这种耦合为公共耦合。

例如,在程序中定义了全局变量,并在多个模块中对全局变量进行了引用,则引用全局变量的多个模块间就具有了公共耦合关系。

(3) 控制耦合。

若模块之间交换的信息中包含有控制信息(尽管有时控制信息是以数据的形式出现的),则称这种耦合为控制耦合。

控制耦合是中等程度的耦合,它会增加程序的复杂性。

控制耦合的例子如下所示:void output(flag)
{if (flag) printf("OK! ");
else printf("NO! ");
}
main()
{ int flag;
output(flag);
}/*主函数与output函数之间即为控制耦合关系*/
(4) 内容耦合。

若一个模块对另一模块中的内容(包括数据和程序段)进行了直接的引用甚至修改,或通过非正常入口进入到另一模块内部,或一个模块具有多个入口,或两个模块共享一部分代码,则称模块间的这种耦合为内容耦合。

内容耦合是所有耦合关系中程度最高的,会使因模块间的联系过于紧密而对后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2) 内聚性
内聚性是对一个模块内部各个组成元素之间相互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指标。

模块中组成元素结合的越紧密,模块的内聚性就越高,模块的独立性也就越高。

理想的内聚性要求模块的功能应明确、单一,即一个模块只做一件事情。

模块的内聚性和耦合性是两个相互对立且又密切相关的概念。

经实践证明,保证模块的高内聚性比低耦合性更为重要,在软件设计时应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模块的内聚性上。

模块的内聚性主要可划分为如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1) 偶然内聚。

若一个模块由多个完成不同任务的语句段组成,各语句段之间的联系十分松散或根本没有任何联系,则称此模块的内聚为偶然内聚。

(2) 逻辑内聚。

这种模块是把几种功能组合在一起,每次调用时,则由传递给模块的判定参数来确定该模块应执行哪一种功能。

(3) 时间内聚。

若一个模块包含了需要在同一时间段中执行的多个任务,则称该模块的内聚为时间内聚。

例如,将多个变量的初始化放在同一个模块中实现,或将需要同时使用的多个库文件的打开操作放在同一个模块中,都会产生时间内聚的模块。

(4) 过程内聚。

若一个模块中的各个部分相关,并且必须按特定的次序执行,则称该模块的内聚为过程内聚。

在结构化程序中,通常采用程序流程图作为设计软件和确定模块划分的工具,因此,这样得到的模块往往具有过程内聚的特性。

(5) 通信内聚。

若一个模块中的各个部分使用同一个输入数据或产生同一个输出数据,则称该模块的内聚为通信内聚。

(6) 顺序内聚。

若一个模块中的各个部分都与同一个功能密切相关,并且必须按照先后顺序执行(通常前一个部分的输出数据就是后一个部分的输入数据),则称该模块的内聚为顺序内聚。

(7) 功能内聚。

若一个模块中各个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整体并共同完成一个单一的功能,则称该模块的内聚为功能内聚。

整理编辑:东苑草根zju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