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尿素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

尿素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1.生产原理尿素是通过液氨和气体二氧化碳的合成来完成的,在合成塔D201中,氨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这个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2NH3,CO2 NH2COONH4,Q第二步:NH4COONH2 CO(NH2)2,H2O,Q第一步是放热的快速反应,第二步是微吸热反应,反应速度较慢,它是合成尿素过程中的控制反应。
1、2工艺流程:尿素装置工艺主要包括:CO2压缩和脱氢、液氨升压、合成和气提、循环、蒸发、解吸和水解以及大颗粒造粒等工序。
1、2、1 二氧化碳压缩和脱氢从合成氨装置来的CO2气体,经过CO2液滴分离器与来自空压站的工艺空气混合(空气量为二氧化碳体积4%),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
二氧化碳出压缩机三段进脱硫、脱氢反应器,脱氢反应器内装铂系催化剂,操作温度:入口?150?,出口?200?。
脱氢的目的是防止高压洗涤器可燃气体积聚发生爆炸。
在脱氢反应器中H2被氧化为H2O,脱氢后二氧化碳含氢及其它可燃气体小于50ppm,经脱硫、脱氢后,进入压缩机四段、五段压缩,最终压缩到14.7MPa(绝)进入汽提塔。
二氧化碳压缩机设有中间冷凝器和分离器,二氧化碳压缩机压缩气体设有三个回路,以适应尿素生产负荷的变化,多余的二氧化碳由放空管放空。
2 液氨升压 1、2、液氨来自合成氨装置氨库,压力为2.3 MPa(绝),温度为20?,进入液氨过滤器,经过滤后进入高压氨泵的入口,液氨流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调,并设有副线以备开停车及倒泵用.主管上装有流量计.液氨经高压氨泵加压到18.34 MPa(绝),高压液氨泵是电动往复式柱塞泵,并带变频调速器,可在20—110%的范围内变化,在总控室有流量记录,从这个记录来判断进入系统的氨量,以维持正常生产时的原料N/C(摩尔比)为2.05:1。
高压液氨送到高压喷射器,作为喷射物料,将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带入高压冷凝器,高压液氨泵前后管线均设有安全阀,以保证装置设备安全。
年产20万吨尿素生产工艺设计

一、产品介绍
尿素(Urea)是一种碳氮化合物,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氮原子和四个
水分子组成,化学式为CO(NH2)2、尿素有2种商品性质:颗粒状尿素和
精制尿素。
颗粒状尿素由煤气化法(蒸汽)和气体洗分(气体洗)合成,
使用于农用肥料,而精制尿素通过气体洗分、分子筛热裂解、过氧化物还
原等工艺制成,用于汽车气增强、催化剂、药用尿素、农药等多个行业。
二、综合工艺流程
1、气体洗分工艺:
以氨气、空气为原料,采用气体洗分法合成尿素,以下为气体洗分工
艺流程:
(1)氨气和空气经过调节塔调节浓度,进入催化塔合成尿素;
(2)尿素合成过程中同时产生有机废气;
(3)有机废气排口水平流动,然后将其进行气体洗分,将尿素、氨
气和空气等多组分的气体分离;
(4)尿素、氨气和空气进入冷凝器冷凝,液态回流均进入尿素槽;
(5)氨气和空气分别进入氨气回收塔和空气回收塔,然后循环使用。
2、石膏裂解工艺:
石膏裂解工艺是一种生产尿素的常用方法,其工艺流程如下:
(1)石膏进料,通过负荷控制磨细机磨细;
(2)磨细后的石膏进入熔石膏炉内,当。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尿素是一种理想的氮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下面简要介绍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尿素的生产主要包括合成氨和合成尿素两个过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如下:
1. 获取天然气:天然气是合成氨生产的主要原料。
首先,从地下的天然气田或油田提取天然气。
2. 脱硫: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和二硫化碳等杂质,需要将其脱除。
一般采用吸收剂法进行脱硫。
3. 脱水:将脱硫后的天然气进行脱水处理,以减少水蒸气对后续反应的干扰。
4. 压缩:将脱水后的天然气进行压缩,提高反应过程的产物浓度。
5. 进料催化:将压缩后的天然气与氛围空气混合,进入反应器进行催化反应,生成合成氨。
6. 分离:将反应器产物进行冷却和分离,得到合成氨。
合成尿素的工艺流程如下:
1. 进料处理:将合成氨与二氧化碳按一定比例混合。
2. 反应器反应:将混合物进入反应器进行加热反应,生成尿素。
3. 分离:将反应器产物进行分离,得到尿素和一些杂质产物。
4. 精制:对分离得到的尿素进行精制和净化处理,以提高产品质量。
5. 包装:将精制的尿素包装成所需的不同规格。
以上是尿素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尿素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使用量等参数,以确保反应的高效和产品质量的稳定。
同时,也需要对生产设备进行合理的维护和清洁,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肥、化工、医药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步:
1. 合成气制备:通过天然气、石油或煤炭等燃料的气化反应,产生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2. 氨制备:将合成气经过催化转化反应,生成氨气。
常用的氨合成催化剂是铁、镍、铑的合金。
3. 尿素合成:将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
尿素合成反应通常采用一种称为“尿素合成反应”的过程,该过程包括高温高压、催化和再循环等步骤。
4. 氨回收:由于尿素合成反应中的氨气未完全转化为尿素,剩余的氨气需要从尿素产物中回收利用。
常用的回收方法是采用蒸汽脱氨或萃取等工艺。
5. 精制和成品制备:通过混合、结晶、干燥等工艺对尿素进行精制和成品制备。
最终得到的尿素产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粒度调整、添加剂等工艺。
需要注意的是,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可能会根据不同的生产厂家和技术路线有所差异,上述流程仅为一般性描述。
另外,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尿素生产工艺流程中常常采用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能源回收装置。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肥,可以提供作物所需的氮元素。
下面介绍一种常见的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尿素生产的原料主要是天然气和空气。
通过化工厂对天然气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杂质去除,得到纯净的甲烷气体。
然后,将甲烷与空气进行混合,进入蒸汽重整反应器。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甲烷气体与氧气反应生成合成气。
合成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
接下来,将合成气经过变换反应器,加入催化剂,进行水气变换反应。
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反应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
然后,将得到的氢气与一部分二氧化碳进行压缩,进入合成装置。
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氢气与二氧化碳进行催化反应,生成尿素和甲醛。
尿素分子中的两个氨基与甲醛中的羰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尿素分子。
这个反应需要使用催化剂,例如铁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度。
最后,通过降温和脱水处理,将反应产生的尿素和甲醛分离。
尿素经过冷凝器后成为液态尿素,可以通过过滤和结晶的方法进一步提纯。
甲醛则经过蒸馏处理后再次进入合成装置,参与下一轮尿素的合成反应。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环节,例如回收和再利用废气、废水等。
通过科学的工艺设计和设备运行管理,可以实
现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总的来说,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甲烷气体的处理、合成气的产生、水气变换反应、尿素的合成反应、尿素和甲醛的分离等步骤。
这个工艺流程是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复杂化学反应过程,需要依靠先进的设备和催化剂来保证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经蒸发、造粒后包装销售。
粗甲醇经精馏得到精甲醇销售。
二氧化碳经净化和压缩后,与氨一起送入尿素合成塔,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合成尿素,的氮氢混合气压缩到高压,并在高温、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合成为氨。
脱碳解吸出来的换、二次脱硫、脱碳、精脱硫、甲醇、烃化等工艺将气体净化,除去各种杂质后,将纯净 原料煤利用蒸汽和空气为气化剂,在煤气发生炉内产生半水煤气,经一次脱硫、变生产流程说明一分厂生产流程一分厂生产流程及说明1、造气工段工艺流程说明:采用间歇式固定常压气化法,即在煤气发生炉内,以无烟块煤或焦炭为原料,并保持一定的炭层,在高温下,交替地吹入空气和蒸汽,使煤气化,以制取合格的半水煤气。
经除尘、热量回用降温后送入气柜。
自上一次开始送风至下一次开始送风为止,称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循环分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和吹净五个部分。
各工段流程2、一脱工段除去焦油等杂质后送往压缩一入。
目前使用的脱硫方法为栲胶脱硫法。
S,然后进入冷却清洗塔上段降温后,经静电除焦2后进入脱硫塔,脱除部分H 油等杂质并降低一定温度后由萝茨风机加压送到冷却清洗塔下段降温、除尘 来自造气的半水煤气,经半水煤气气柜出口冷洗塔除去部分粉尘,煤焦3、变换工段流程说明:半水煤气经除油器除去气体挟带的油等杂质后,一氧化碳与水蒸汽借助于催化剂的作用,在一定的温度下变换成二氧化碳和氢气。
通过变换既除去了一氧化碳,又得到了制合成氨的原料气氢和制尿素所需的原料气二氧化碳,使热量得到有效回收。
本工段采用全低变工艺进行变换。
4.二次脱硫流程说明:变换气经过气液分离器后进入脱硫塔脱除变换气中的H2S后送往压缩三入。
并经溶液再生,提取单质硫。
采用栲胶脱硫法脱硫。
利用二氧化碳气体在碳丙液中溶解度大的特点,除去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化气经精脱硫脱除微量硫后送往压缩四段。
二氧化碳气体经净化、压缩,送至尿素合成塔。
碳丙液对CO2的吸收在低压下符合亨利定律,因此采用加压吸收,减压再生。
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 合成氨的制备:尿素的生产首先需要制备氨气。
通常采用合成氨工艺流程,即将气体混合物(通常为自然气和蒸汽的混合物)通过压缩、解冷、采用催化转化反应等方式,将气体转化为含有高浓度氨气的气体。
2. 尿素合成:尿素的合成一般采用哈伦斯过程,即将合成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
这一步骤通常在高压和高温下进行,并且需要使用催化剂催化反应。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2NH3+ CO2 → NH2CONH2 + H2O3. 尿素结晶:尿素合成后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需要通过结晶过程将其转化为固体尿素。
通常采用蒸发结晶法或压滤除溶法进行尿素的结晶。
具体的过程一般包括加热、浓缩、结晶分离、干燥等步骤。
4. 尿素粒化:经过结晶后的尿素通常需要进行粒化处理,以改善其性能和外观。
粒化过程通常采用旋转粒化机,将固体尿素与适量的液体尿素混合后,通过旋转机械的作用使尿素逐渐成为颗粒状。
粒化后的尿素质量更均匀,便于搬运和应用。
5. 产品包装和储运:尿素粒化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储运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一般采用塑料袋或编织袋等包装尿素,并以集装箱或散装的形式进行储运。
同时,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也可以对尿素进行进一步的混合、掺杂等处理,以调整其化学成分和性能。
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控制技术,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对废气、废水等产生的副产品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回收,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尿素的生产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环保和经济等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优化。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用于肥料、塑料、医药等领域。
其生产工艺流程简介如下:
1. 合成氨制备:尿素的生产是从合成氨开始的。
合成氨通常使用哈贝法或泠热法制备,通过高温高压下,将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脲。
这是尿素合成的第一步。
2. 脲的水解:脲水解是尿素生产的关键步骤之一。
将脲与水加热反应,生成尿素和氨气。
这一步骤通常在高温下进行。
3. 结晶分离:经过水解的混合物中,尿素和未反应的脲被分离出来。
通常采用结晶分离技术,将尿素从溶液中结晶出来。
4. 结晶洗涤:分离得到的尿素晶体需要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和未反应的物料。
洗涤步骤通常采用溶液冲洗或真空沉降等技术。
5. 干燥:洗涤后的尿素晶体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使其达到一定的含水率。
通常采用旋转干燥机或流化床干燥机等设备进行干燥处理。
6. 包装:最后一步是将干燥后的尿素晶体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以上即是尿素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流程。
尿素生产工艺因企业技术和规模的差异会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包括合成氨制备、脲的水解、结晶分离、结晶洗涤、干燥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的相互配合,能够高效、持续地生产出高质量的尿素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肥厂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1.尿素的物理性质:化学名称叫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分子量为60.06.含氮量为46.65%,是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因为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这种物质,并且由鲁爱耳在1773年蒸发人尿是发现了它,故称为尿素.尿素为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状结晶.在20-40度温度下,晶体的比重为1.335克/cm3.尿素易溶于水和氨,也溶于醇,包装和贮存要注意防潮.
2.尿素的用途和产品标准.主要用作肥料,饲料和工业原料.在工业上尿素作为高聚物的合成原料,用来制成甲醛树脂,用于生产塑料,涂料和黏合剂.尿素也用于医药,制革,颜料等部门.国家指标GB2440--91尿素技术指标.
3.生产尿素的原料主要是液氨和二氧化碳气体,液氨是合成氨厂的主要产品,二氧化碳气体是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的副产品.合成尿素用的液氨要求纯度高于99.5%,油含量小于10PPm,水和惰性物小于0.5%并不含催化剂粉,铁锈等固体杂质.要求二氧化碳的纯度大于98.5%,硫化物含量低于15mg/Nm3.
4.尿素的生产办法和过程尿素的合成分两步进行,主要化学反应
为:NH3(液)+CO2(气)==NH4COONH3=Q
NH4COONH2==CO(NH2)+H2O-Q工业过程为1.液氨与二氧化碳的净化与提压输送2.液氨与二氧化碳合成
尿素3.尿素熔融物与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4.尿素溶液的蒸发,造粒.
老系统选用的是水溶液全循环法.该法是利用碳酸稀溶液吸收未反应的氨与二氧化碳生成甲胺或碳酸氨溶液,再利用循环泵送回合成塔,由于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呈水溶液形态进行循环,故动力消耗较小,流程也较简单,投资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