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活化石》课文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二年级语文上册《活化石》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认识。
4、培养先生浏览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设计理念:紧扣教学目标,尊重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已有的语文程度,经过“读通、读顺、读好、读懂”的过程按部就班,捉住重点词句,既品悟了言语文字,提炼了相关信息,遭到情感的熏陶,也捉住重点词句进行言语文字的训练,发展言语。
教学环节设计:一、说话导入,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珍稀动物,所以我们说它是国宝。
我们从它身上进行研讨,可以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像这样的古生物,我们称它为活化石。
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了解内容。
1、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读课文:考虑: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同时,画出读不懂的词语。
教师巡查,看看先生能否能把生字字音读正确;看看哪些先生育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气,随时予以表扬。
2、指名先生读课文,检查能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去。
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先生纠正生字的读音,理解一些词语(这个环节要完成重点生字词的教学)。
3、交流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先生回答时,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三、熟渎课文,探求言语文字。
师:我们曾经知道活化石可以帮助古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
那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搜集到哪些有关的信息呢?1、要求先生带着这个成绩读书考虑,对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交流:此环节须达到以下目标:A对相关语段正确、流利地朗读。
B能经过言语文字提炼信息:银杏树——古生物、珍贵、生长慢(这里要先生理解公孙数名字的由来)叶子像小扇子。
(观察图片)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1珍贵2稀有3保护4缺乏)先生依次可能出现的言语为:1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2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活化石》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活化⽯》讲了化⽯是怎么形成的,很多远古时代的⽣物已经灭绝了,像三叶⾍、恐龙等等。
我们要想了解它们的⽣存情况,只能通过对它的化⽯进⾏科学的研究。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课⽂《活化⽯》原⽂、知识点及练习题),希望帮助到您。
【原⽂】 在博物馆⾥,我们观看⼀块块化⽯,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那么,你看过活的化⽯吗? 银杏树,⼜叫⽩果树,它是⼏亿年前的树种,⼗分珍贵。
银杏树的样⼦很容易辨认,⼀⽚⽚叶⼦像⼀把把扇⼦。
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时候种下⼀棵银杏树,⼀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
所以,银杏树⼜叫公孙树。
⼤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常可爱。
和它在同⼀期⽣活过的动物,许多就灭绝了,⼤熊猫却⼀代⼀代的活到今天。
我们都知道⼤熊猫爱吃⽵,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为⽣。
中华鲟也是⼀种古⽣物,它有⼀亿多年的历史。
中华鲟⽣活在江河⾥,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
它⾝上披着⼤⽚的硬鳞,核桃⼤的眼睛亮晶晶的,⼀张⼤嘴⼜尖⼜长,样⼦怪怪的。
由于缺乏保护,⽬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的鱼种了。
银杏树、⼤熊猫、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知识点】 字:杏、树、慢、鲟、怪 词:动物、植物、化⽯、珍贵、可爱、灭绝、亮晶晶、保护、稀有 重点句⼦: 1、银杏树,⼜叫⽩果树,它是⼏亿年前的树种,⼗分珍贵。
银杏树的样⼦很容易辨认,⼀⽚⽚叶⼦像⼀把把扇⼦。
银杏树长的慢极了,如果你⼩时候种下⼀棵银杏树,⼀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到它的果⼦。
所以,银杏树⼜叫公孙树。
2、⼤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常可爱。
和它在同⼀期⽣活过的动物,许多就灭绝了,⼤熊猫却⼀代⼀代的活到今天。
我们都知道⼤熊猫爱吃⽵,你能想到吗,它们的祖先却以⾁为⽣。
3、中华鲟也是⼀种古⽣物,它有⼀亿多年的历史。
中华鲟⽣活在江河⾥,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
它⾝上披着⼤⽚的硬鳞,核桃⼤的眼睛亮晶晶的,⼀张⼤嘴⼜尖⼜长,样⼦怪怪的。
二年级语文课文《活化石》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课文《活化石》知识点1. 活化石是什么?2. 活化石的特点3. 活化石的种类4. 活化石的发现史5. 活化石的科学价值6. 活化石的生活环境7. 活化石的形态特征8. 活化石的区分方法9. 活化石的保护意义10. 活化石的历史意义1. 活化石是什么?活化石指的是长期存活并保持着原始生态的生物,它们往往在地球上出现了很长时间,经历了多次生物灭绝的大事件,但仍然能够继续活下来。
例如,栉齿兽和铁石枫是著名的活化石。
2. 活化石的特点活化石的特点包括:可以通过化石记录了解它们的历史,它们在物种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或只有微小的变化,可以提供关于地球历史的重要信息。
例如,鲨鱼、铁木真蕨等都属于活化石,它们都保持了很长时间的不变。
3. 活化石的种类活化石的种类很多,包括鱼类、植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浮游生物等,其特点是它们都经历过数千年的演化但并没有因为环境和气候等原因而消失。
有名的活化石包括腰椎动物、珊瑚、蜥脚类恐龙、鬣蜥等。
4. 活化石的发现史活化石的发现史是活化石研究的重点之一。
活化石的发现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历史,对研究生物演化、古环境与气候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栉齿兽、铁石枫等活化石都是通过一些已经死亡的化石来发现的。
5. 活化石的科学价值活化石的科学价值在于它们能解释现代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历史,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地球和生命的起源。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活化石,能够了解天然物种的演化过程,这对研究生物学以及地球科学都有重要的贡献。
6. 活化石的生活环境活化石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对它们的存活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些活化石生活在海洋中,像珊瑚、鲨鱼、蛤蜊等,而有些则生活在陆地上,包括栉齿兽、铁石枫等。
7. 活化石的形态特征活化石的形态特征是研究活化石的重点之一,因为它们不仅可以说明这些动植物的特殊性,还能说明它们在地球生物演化史上的位置和历史。
例如,栉齿兽的身体结构独特,有着强大的咀嚼肌肉,而铁石枫则是一种类似于银杏树的植物。
33《 活化石》(1、2)

金龙明德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33、《活化石》教学设计年级:二年级册数:上册第五单元备课教师:何晓燕课时:第一课时能力培养目标:1.识记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书写。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识记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书写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学习活动: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二、明确学习目标(教师口述)三、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学习要求一:1.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想办法识记生字的形。
3.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4.教师范读。
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种活化石?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将扩大数学挂图与课文段落相配合。
(二)指导学习生字。
学习要求一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2.重点指导:历、史、化3.认识并记住字形。
(l)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重点指导:代不要写成“伐”,植右边有三横。
4.指导写字。
(l)看清楚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完成“我会写”。
(2)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四当堂训练1 、看拼音,写词语。
lì shǐ miâ huǒ huà shí zhí wù qiān kâ( ) ( ) ( ) ( ) ( )shì dài shú xī zhēn guì zhōng huá xún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灭( ) 值( ) 化( )灾( ) 植( ) 花( )五、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六板书设计金龙明德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33、《活化石》教学设计年级:二年级册数:上册八单元备课教师:何晓燕课时:第二课时能力培养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树之歌 二年级课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树之歌课文《树之歌》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水杉活化石。
金桂开花满院香。
知识点:1、理解词语。
耐寒:经得起寒冷。
北疆:北方边疆。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2、句子解析。
(1)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
(2)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写出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环境:木棉生长在南方,桦树生长在北疆。
(3)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这是对偶句。
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都是花香。
3、问题归纳。
(1)文中共介绍了几种树?请试着列出来。
按照课文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金桂。
(2)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红、绿”可以看出什么?“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描写的非常形象。
“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树、柏树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
4、课文主题。
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通过学习儿歌,认识词语,并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课文简单明了地写了几种树的基本特点杨树:杨树长得很快,高大又挺拔,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北,西北,东北等广阔的地区榕树:它的树形非常特别,枝条上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叫支柱根。
榕树枝繁叶茂,树冠巨大。
它的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一棵大榕树,就像一个稠密的丛林,可以说是独木成林,它主要分布在我国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
梧桐树:是落叶乔木,叶子像手掌,木材比较轻但很坚韧,可以制造乐器等各种器具,种子可以吃,也可以榨油或者入药。
枫树:是落叶乔木,叶子在秋季变成红色,枫叶色泽绚烂,形态别致优美,可以制作书签,标本等等。
有些地区还用枫叶做糯米饭,是一种地方饮食风俗松柏:是指松树和柏树,这两种树都是常绿乔木,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2《树之歌》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树之歌》这篇课⽂是部编版⼆年级上册识字单元第2篇课⽂。
本课是⼀⾸介绍树⽊特征的归类识字⼉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等11种树⽊,表现了⼤⾃然树⽊种类的丰富。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课⽂原⽂ 杨树⾼,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掌。
枫树秋天叶⼉红, 松柏四季披绿装。
⽊棉喜暖在南⽅, 桦树耐寒守北疆。
银杏⽔杉活化⽯。
⾦桂开花满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由⼈民教育出版社⼩学语⽂室编写。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识字2《树之歌》教案1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3.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8个带⽊字旁的⽣字,初步了解树⽊特点,朗读、背诵⼉歌。
教学难点: 认识15个⽣字,正确书写10个⽣字。
第⼀课时 教学⽬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字,会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4个词语。
2.通过读⽂、看图,初步了解杨树、榕树等树⽊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
教学重点: 利⽤形声字特点学习带⽊字旁的⽣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杨、桐、枫、松、柏”5个⽣字。
教学过程: ⼀、联系⽣活导⼊ 在你家周围、⼩路旁或者公园⾥,你经常看到哪些树⽊? 杨树、柳树、槐树、松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们和⼤树的感情⼗分亲密。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就和树有关,题⽬是《树之歌》。
⼆、初读⼉歌,认识树⽊名称 1.借助拼⾳朗读⼉歌。
2.数⼀数⼀共⼏句话。
(4句)指名逐句朗读。
3.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呢?请你⼀边读⼀边圈出树⽊名称。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 ⽊棉、桦树、银杏、⽔杉、⾦桂 ⼀共11种树⽊,“松柏”指的是松树和柏树。
课文《活化石》教案范文

课文《活化石》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活化石》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和词汇,进行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
1.3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活化石》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
2.2 教学难点对活化石概念的理解和对课文情节的深入分析。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活化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活化石的兴趣和好奇心。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活化石》,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4.3 课堂讲解教师对课文《活化石》进行详细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活化石的特点和意义,分享自己的观点。
4.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活化石的重要性和保护意义。
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2 评价通过课后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加深学生对活化石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2 活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访问化石博物馆或者相关的科研机构,观察和了解不同的活化石。
6.3 活动组织教师负责联系考察地点,安排活动时间和交通工具,确保学生的安全。
6.4 活动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和对活化石的理解程度来评价活动的效果。
第七章:课堂讨论与思考7.1 讨论主题活化石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7.2 思考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活化石对于科学家了解古生物有什么帮助?活化石对于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7.3 讨论方式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7.4 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活化石》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课文《活化石》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我国著名的活化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等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培养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理解活化石的定义和特点,搜集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活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化石的概念。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并解释。
3. 合作学习4. 课堂练习(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并及时反馈。
5. 拓展延伸(1)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其他活化石。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活化石。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搜集更多活化石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以及对活化石保护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化石博物馆或活化石景点,增强学生对活化石的认识。
2.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化石模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计划调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对后续的教学计划进行调整,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需要明确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活化石》课文
活化石
在博物馆里,我们观看一块块化石,就能看到亿万年前的动物、植物。
那么,你看过活的化石吗?
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它是几亿年前的树种,十分珍贵。
银杏树的样子很容易辨认,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银杏树长得慢极了,如果你小时候种下一棵银杏树,一直要等你当上爷爷,才能吃上它的果子。
所以,银杏树又叫公孙树。
大熊猫是我们熟悉的动物,非常可爱。
和它在同一时期生活过的动物,许多早就灭绝了,大熊猫却一代一代地活到了今天。
我们都知道大熊猫爱吃竹子,你能想到吗,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中华鲟也是一种古生物,它有一亿多年的历史。
中华鲟生活在江河里,最大的可以长到五百千克重.它身上披着大片的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张大嘴又尖又长,样子怪怪的。
由于以前缺乏保护,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鱼种了。
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活化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有保护珍稀生物的意识。
4、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环节设计:
一、情境导入。
老师讲述: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所以我们说它是国宝。
我们从它身上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像这样的古生物,我们称它为活化石。
师板书课题。
二、自主识字,
1、教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同时,画出读不懂的词语。
教师巡视,看看学生是否能把生字字音读正确;看看哪些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随时予以表扬。
2、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
在指名读的过程中,相机帮助学生纠正生字的读音,理解一些词语(这个环节要完成重点生字词的教学)。
3、交流课文讲了几种活化石呢?(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
(学生回答时,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
三、合作交流
1、自读
2、和同桌交流读
四、品读领悟。
师:我们已经知道活化石可以帮助现代的人了解许多古代的知识。
那么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收集到哪些有关的信息呢?
1、要求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对有关的语句做上记号。
交流:此环节须达到以下目标:
A对相关语段正确、流利地朗读。
B能通过语言文字提炼信息:
银杏树——古生物、珍贵、生长慢(这里要学生理解公孙数名字的由来)叶子像小扇子。
(观察图片)
大熊猫——古生物、爱吃竹子,祖先是食肉动物。
中华鲟——古生物、有一亿多年的历史、大、重、怪、少。
(1珍贵2稀有3保护4缺乏)
学生依次可能出现的语言为:1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真是珍贵呀!
2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稀有的古生物。
3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
4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是珍贵、稀有的古生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如果缺乏保护,它们就会像恐龙一样灭绝。
(这里教师可以随机拓展有关恐龙灭绝的文字。
)
此环节意在让孩子理解本文出现的重点生字词的意思,并加以运用,同时提炼出本文所要传达的信息——让学生了解一些古生物知识,增强保护珍惜动物的意识。
D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1、学生阅读教师事先搜集好的有关古生物的资料,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