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苏省启东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文文字运用(24分)1.在下面各句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战士们毫不畏惧,怀着__的决心,英勇地冲向敌人。
②如今,时代发生了巨变,我们照旧要研讨经典。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由于它们经受了千百年的时间考验,其传达的很多道理照旧__,照旧有旺盛的生命力。
③不难发觉,有的部门往往__,有的人往往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些地方早该减员裁官,可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从没动过真格的。
A.破釜沉舟牢不行破无所事事B.孤注一掷颠扑不破人浮于事C.破釜沉舟颠扑不破人浮于事D.孤注一掷牢不行破无所事事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A.我们的祖先制造了绚烂的陶瓷文明,几千年的文明史蕴含着陶瓷进展一每天日臻完善的过程。
B.近年来,生态爱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进展与林地爱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媒体做电商,要借鉴和吸取电商行业进展的先进成果,走有自己特色的“媒体电商”之路,而不是照搬互联网模式,否则可能会水土不服。
D.央视的《中华好诗词》以高雅的立意、精致的设计、轻松的形式,将中华诗词艺术与电视媒体奇妙结合起来,满足了电视观众对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3.下列诗句与“疏松影落空坛静”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曲径通幽芳草香 B.细草香闲小洞幽C.锦屏春短碧纱暗 D.晚凉天净月华开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秀丽,照旧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心情,更是一种文化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洁,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月⑤书信曾是人们沟通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A.⑤③②⑥④① B.⑤③⑥④①② C.⑥④②⑤①③ D.⑥④③②①⑤5.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倩.(qiān)影媛.(yuàn)女鹢.(yì)首袅.娜(nuó)愆.期(xiān)B.羞涩.(sè)蟋蟀.(shuai)啼.(tí)唱婆娑.(shuō)修姱.(kuā)C.陪衬.(chèn)瞥.(piē)见肋.(lèi )骨澄.(dēng)清采薇(wēi)D.宛.(wǎn)然颤.(zhàn)栗氛.(fēn)围创.(chuāng)伤伶俜.(pīng)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哽咽葳蕤遗施蒲纬B.娥眉公姥扶将窈窕C。
思量誓违许和怅然D。
婀娜芨荷嗟叹煎迫3.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翻样子吧.B.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C.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
D.于是我尽可能地轻轻静静,泛舟湖上,而船尾击起的微弱水波还一直延伸到我的视野之外,湖上的倒影也就曲折不已了。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B.秋之于人,何尝有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之分呢?C.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D.“行啊,”小王停了一会儿说:“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中华文明源流长,经过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2)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于这片绿色。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月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3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荟萃.(cuì)缙.绅(jìn) 纾.祸(shū)翌.日(yì)B.皦.皦(jiǎo) 湮.没(yān)诟.病(gòu)造诣.(yi)C.溷.藩(huàn) 疏浚.(jùn) 塞.源(sāi)懈.怠(xiè)D.愧怍.z uò)肉袒.(tǎn)逡.巡(qūn) 投缳.(hu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別字的一项是( )A.肿胀塌败取谛赊账B.窥视锈迹怜悯时髦C.鄙视账单联袂垄断D.暖昧报歉编纂趿拉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你才四十多岁,比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来说,你还、,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成该在事业上拼搏以下。
②有消息称,在明年上市的苹果手机中,有可能 Home按钮,同时将指纹识别功能整合到显示屏上。
③随着训练“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各级政府在行政开支上更加勒紧裤腰带,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却毫不。
A.年青取消吝惜B. 年轻取缔吝啬C.年轻取消吝惜D. 年青取缔吝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坏境信息的立体化公开,生怕是此次会议绕不开的重要议题。
环境信息的公开透亮,是政府和民众能否走向环境“共治”的重要前提。
B.走过60年进展历程的铁道部,作为国务院政府机构中唯一扮演政企双重角色的部委,已被公众视作阻碍市场经济改革的一大壁垒。
C.优秀的文化作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给人以思想的亨受和美的启迪,低劣的的文化产品,迎合粗俗情趣,污染人的灵魂和生活环境。
D.2021年4月5日,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竞赛快要结束时,一场不好的厄运突然降落到参赛运动员头上,在终点线四周接连发生了三起爆炸,造成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
5.下列句子屮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旌.其所为旌:表扬B.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进:走上前进献C.佯狂不知所之.者之:结构助词“的”D.穷.饿无聊穷:困穷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郡之贤士大夫访于.当道以其无理于.晋B.何厌之.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虽董之以.严刑敛赀财以.送其行D.抶而.扑之礼毕而.归之7.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宁许以负秦曲B.去今之墓而葬焉C.晋军函陵D.舍相如广成传8.下列文言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缙绅而能不移其志者C.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D.乃设九宾礼于廷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福建省三明永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1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春雨江南,秋风蓟北。
”这短短两句分明道出了江南与北国景色的不同。
当然喽,谈园林南北的不同,不可能离开自然的差异。
我曾经说过,从人类开始有居室,北方是属于窝的系统,原始于穴居,发展到后来的民居,是单面开窗为主,而园林建筑物亦少空透。
南方是巢居,其原始建筑为棚,故多敞口,园林建筑物亦然。
产生这些有别的情况,还是先就自然环境言之,华丽的北方园林,雅秀的江南园林,有其果,必有其因。
园林与其他文化一样,都有地方特性,这种特性形成还是多方面的。
“小桥流水人家”,“平林落日归鸦”,分明两种不同境界。
当然北方的高亢,与南中的婉约,使园林在总的性格上不同了。
北方园林我们从《洛阳名园记》中所见的唐宋园林,用土穴、大树,景物雄健,而少迭石小泉之景。
明清以后,以北京为中心的园林,受南方园林影响,有了很大变化。
但是自然条件却有所制约,当然也有所创新。
首先对水的利用,北方艰于有水,有水方成名园,故北京西郊造园得天独厚。
而市园,除引城外水外,则聚水为池,赖人力为之了。
水如此,石南方用太湖石,是石灰岩,多湿润,故“水随山转,山因水活”,多姿态,有秀韵。
北方用土太湖、云片石,厚重有余,委婉不足,自然之态,终逊南中。
且每年花木落叶,时间较长,因此多用长绿树为主,大量松柏遂为园林主要植物。
其浓绿色衬在蓝天白云之下,与黄瓦红柱、牡丹海棠起极鲜明的对比,绚烂夺目,华丽炫人。
而在江南的气候条件下,粉墙黛瓦,竹影兰香,小阁临流,曲廊分院,咫尺之地,容我周旋,所谓“小中见大”,淡雅宜人,多不尽之意。
落叶树的栽植,又使人们有四季的感觉。
草木华滋,是它得天独厚处。
北方非无小园、小景,南方亦存大园、大景。
亦正如北宗山水多金碧重彩,南宗多水墨浅绛的情形相同,因为园林所表现的诗情画意,正与诗画相同,诗画言境界,园林同样言境界。
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版,含部分解析)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23.2.25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松弛感,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压力、家庭事务、社会问题时,能够作出有效调整和应对,从而达到情绪上的平衡状态。
它不仅是个体自我疗愈的方式,也让我们看到个体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松弛感”一词在网络走红,起因便是“松弛的家庭关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在家庭关系中,舒适松弛成了年轻群体羡慕与追求的理想。
这是一种互相关爱、尊重与平和的家庭交往模式,而非“典型式传统家庭关系”——注重尊卑等级以及由此而来的控制与压榨。
近代知识精英是通过对过去“封建大家庭”的攻击,为自我独立、存在和人际关系建造基础。
即使如今的家庭早已不是传统“大家庭”,但因之产生的伤害、冷漠依旧困扰着年轻人,他们仍会出现难以愈合的原生家庭心理创伤。
因此,当他们进入社会遇到新问题时,对原生家庭的讨伐或反思就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为了应对存在于不同关系中的各种紧绷状态,提倡“松弛”的存在姿态和生活模式获得了关注并且引起人们的共鸣。
这其中存在着某种传统文人的美学化在世风格:通过调整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状态,使自身进入一种天然、怡然自得的状态;尤其是它还包含着一种“以淡然应对纷争和压力”的精神,使其形成某种“无为而治”的生活美学……松弛感涉及复杂的“心理时间”,一种以生产和消费为导向而建构起的“快”时间。
大卫·格雷伯在其《毫无意义的工作》中指出,“在没有时钟的地方,人们用行为来测量时间,而不是用时间来测量行为”,一种新的时间观念使得我们不仅被裹挟进技术革命,同时还经受着道德变革。
浪费时间成为不道德的行为,无论在工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而产生的紧绷感,让我们感受到行为和存在的意义都被现代时间测量。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贵州省遵义市南白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己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朝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chì)造忖(cǔn)度症(zhēng)结盥(guàn)洗B.谬(miù)种千载(zài)猿猱(náo)榫(sǔn)头C.拓(tà)本商贾(gǔ)黼(fú)黻(fǔ) 炮烙(luò)D.花钿(diàn) 尾鳍(qí)吞噬(shì) 湍(tān)急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杜撰粘液笑靥纨绔子弟B.宸翰不肖乖戾蘖根祸胎C.寒喧脸颊牲醴颠峰状态D.踌躇嗔怪陈抟义愤填膺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秋风过处,落叶。
惟有熟透的果实,从雾霭里羞涩地露出自己殷红的笑脸。
(2)一走进果园,不仅会看到一片青绿,同时还叫你到春天的气息。
(3)我们过去对腐败分子的谴责基本是停留在对人性和世界观的层面上,忌讳说体制上有问题,结果未能系统地从制度层面考虑治本的手段。
A.纷纭感受而B.纷纭感觉但页 1 第C.纷纷感受但D.纷纷感觉而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民谣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足见贾府金玉之多,简直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
B、初春时节的天气阴晴不定,五风十雨,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厚重冬装的年轻人捉摸不准,不知所措。
C、老头儿看见它来到,知道这是一条毫无畏惧而且无所不为的鲨鱼。
D、鲁迅先生对中国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刻地认识,他的杂文和小说,揭露时弊,剖析人性,往往入木三分。
5.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教师版)

绝密★启用前卢氏一高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一、名篇名句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1.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认为老师的职能是:,。
2.《荀子· 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的观点是相同的。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4.《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5.《琵琶行并序》一诗的开头,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6.《琵琶行并序》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
7.《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8.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9.《锦瑟》中曲折表达往事不堪回首,内心惆怅苦痛的两句:,。
10.《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11.《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自身之闷和国运之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答案】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7.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8.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10.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1.无二、古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闻科诏勉诸子辛弃疾秋举无多日,天书已十行。
绝编能自苦,下笔定成章。
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
明年吏部选,梅福①更仇香②。
[注]①梅福:汉代正统儒生,敢于针砭时弊,直言不讳。
②仇香:东汉官吏仇览的别名。
他做王涣主簿,也一定用礼法严格要求自己;妻子儿女有过失,他就脱帽自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阅读题(共6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风”“雅”以后有李杜苏渊雷李白和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他们继承了诗三百篇以来美刺①比兴的形式,楚骚一派芬芳悱恻的风格,汉魏乐府抑扬顿挫的章法,以及六朝民歌清新婉丽的语调,并加以变化运用,既继承又创新,写出了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不但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宝库,而且也树立起一块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里程碑:“风”“雅”以后有李杜。
“风”偏于反映民情,是抒情的;“雅”偏于批评时政,是讽喻的。
换一句话说,“风”大体是一种民歌,其中浪漫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雅”大体是一种叙事诗,其中现实主义写作方法多一些。
因此,外国文学史上的理论(指“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搬到中国来,虽然也可以适用,但总觉得没有“风”“雅”两个字来得集中概括。
而“骚”则兼有“风”“雅”之长,也就是兼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长。
李杜作品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偏于“风骚”,而杜则偏于“骚雅”。
李杜风格形成流派之后,即取“风”“雅”二字而代之。
从此,诗人由于性格和学识关系,不免有所偏向。
其间唯号称“大家”的,得体兼风雅,追攀李杜,蔚为一代的“新声”。
换句话说,就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互相结合,相得益彰。
就此点论,则“风雅”——李杜这条线,始终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而未尝间断。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恰恰是那个充实而光辉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
他们有时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有时又以诗人特有的敏锐,带着沉郁顿挫的感情,描述着盛极而衰的苦难,并对苦难中的生灵寄予深切的同情。
一句话,弥漫着当时整个诗坛的是一派积极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而李白和杜甫又恰恰是通过复杂的生活遭遇,各以特异的风格,在最大的一致上,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的灵魂。
这就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为什么能够在悠久的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始终站在诗歌艺术的最高峰,以全力陶铸灵魂、鼓舞人心的缘故。
注①美刺:实质上是对诗歌内容或赞美或讽刺。
1.下列对“蔚为一代的‘新声’”在文中含义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指李白和杜甫创作的许多完整美好的诗篇。
B.指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既反映民情又批评时政的诗篇。
C.指李白和杜甫之后,那些号称大家的诗人所创作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互结合、相得益彰的作品。
D.指李白和杜甫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精神。
2.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和杜甫的诗歌虽然同是从“风”“雅”“离骚”变化出来的,但李诗偏于“风骚”,而杜诗则偏于“骚雅”;“风雅”——李杜这条线,贯串于两千余年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中。
B.中国古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用“风”“雅”两个字来代表,比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来得集中概括。
C.“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之所以成为时代的两面鲜艳无比的旗帜,是因为他俩几乎同时出现在当时的诗坛,而且各以“风骚”和“骚雅”见长。
D.李白和杜甫继承了风、雅、离骚、汉魏乐府以及六朝声律的优良传统,展现了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的命运和动荡,成为“风”“雅”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并峙的高峰。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白和杜甫都运用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都创作了能体现那个不平凡时代整个民族命运和动荡的作品。
B.李白和杜甫既继承过去,又融合时代,为中国诗歌开辟了一条宽广而坦荡的道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
C.在李白和杜甫风格形成流派之后的诗人,一般诗人或沿着李白流派的方向发展,或沿着杜甫流派的方向发展,而一些“大家”则沿着兼具李杜之长的方向发展。
D.李白总是用一种清新刚健的调子,歌唱那统一繁荣、乐观向上的时代,而杜甫则总是以诗人特别的敏锐,挟着沉郁顿挫的感情,预感到盛极而衰的苦难,并且寄予深切的同情,充分显示了各自特异的风格。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阳光路十七号王虹莲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
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谋活路,山上的东西实在是不能养活他们。
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寄来的信和钱。
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来钱,或多或少。
她似孩子一样,跑到储蓄所存起来,舍不得花掉一分钱。
他们文化都不高,写封家书还是够用的。
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
她也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惦记。
正是新婚,她的每一瓣心花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人。
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阳光路十七号。
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
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
何况,他在来信中说,阳光路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绿荫蔽日,碎石铺就,这里条件相当好,住的是有露台的那种房子,虽然是打工,可并不觉得苦。
于是她的想象就更加完美,问,那阳台上有杜鹃花吗?有水仙花吗?那围墙上青藤爬满了吗?这种幻想让她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感。
所以,等待着阳光路十七号的来信成了她最大的快乐。
她喜欢听他描述外面的世界,那些红白相间的房子,那些穿着漂亮衣服的女孩子,那悠扬的钢琴声;他还说起过麦当劳,说,什么时候你来,我带你去吃。
但那年的春节,他却没有回来。
他说,公司组织去海南旅游,机会难得,还是明年再回去吧。
她逢人便说,我们家男人去海南旅游了,公司组织的。
好像公司是个很气派的词,好像海南是国外一样。
存折上的钱越来越多了,她跟他说,明年你回来,我们一起盖个新房子吧。
他们在信上的计划是那么美好,盖个新房子,买几只小猪仔,再种点玉米,生一个小孩子。
想着想着,她就会甜蜜地笑。
他离开家快两年了,她想他想得快发疯了。
于是她准备动身去找他,想给他一个惊喜。
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车,她到达了那个城市。
那真是一个美丽的大都市,她一下子就晕了,如果不是警察帮助,她简直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她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的纸条递给警察。
警察说,很远的地方,在郊区呢,离城市还有两个小时的车程。
她呆住,以为听错了,他明明说是在市中心啊。
坐了两个小时的车,她又打听这个地方,有人指给她说,往前走,那边搭的简易棚子就是!她终于看到一块破牌子上写着——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一块简陋的木牌子,上面有水泥和白灰。
她也看到了那些简陋的房子,真是红白相间,红的砖,上面画着白线。
而刚才路过那些漂亮的小区时,她也的确看到了带露台的房子,听到了钢琴声,可那都是别人的快乐。
旁边的人说,这片大楼快盖完了,这片简陋的房子也快拆除了,这帮农民工也应该回家了。
他们在这儿干了快两年了,为了挣钱都舍不得回家。
可春节时老板跑了,连路费都没给他们留。
站在那简陋的房子前,她哭了。
她没有去找他,而是又坐三天三夜的火车回了冢。
回家后她写信给他:我想你了,回家吧。
一个月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回了家,当然,还带着一份不再新鲜了的麦当劳。
她让他吃,他说,你吃,我在外面总吃。
她含着眼泪吃完那个叫汉堡的东西,然后说,不好吃,不如红薯粥好喝呢,怪不得你说吃腻了。
整整一夜,他给她讲外面的世界,一直说阳光路十七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
最后,她握住他的手:因为有你,那条路才叫阳光路。
她一直没有说,她去过阳光路十七号。
那是她一个幸福而心酸的秘密。
(选自《中国青年》杂志,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二段写她“等待着他从远方寄来的信和钱”,一方面体现了他们原本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她对丈夫的牵挂和惦念。
B.小说结构严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如前文丈夫来信中写到“带露台的房子”“钢琴声”,与后文写到她遇到的真实情况形成了呼应。
C.女主人公勤劳质朴,看重爱情,她独自在家劳作,并赡养老人;男主人公辛苦节俭,细心体贴,不断寄钱回家,还用善意的谎言安慰妻子。
D.小说以小见大,透过一对小夫妻的经历,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写出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彰显了他们卑微生活之中的人性美。
5、小说以“阳光路十七号”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6、请探究文章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三、古诗文阅读(共3题共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19分)崔弘度,字摩诃,博陵安平人也。
年十七,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
寻授都督,累转大都督。
时护子中山公训为蒲州刺史,令弘度从焉。
尝与训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俯临之,训曰:“可畏也。
”弘度曰:“此何足畏!”欻然掷下,至地无损伤。
训以其拳捷,大奇之。
①及尉迥作乱,以弘度为行军总管,从韦孝宽讨之。
弘度妹先适迥子为妻,及破邺城,迥弯弓将射弘度,弘度脱兜鍪谓迥曰:“相识不?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迥掷弓于地,骂大丞相极口而自杀。
弘度顾其弟弘升曰:“汝可取迥头。
”弘升遂斩之,进位上柱国。
时行军总管例封国公,弘度不时杀迥,致纵恶言,由是降爵一等,为武乡郡公。
开皇初,纳其妹为秦孝王妃。
寻迁襄州总管。
弘度素贵,御下严急,动行捶罚,吏人詟气,闻其声,莫不战栗。
所在之处,令行禁止,盗贼屏迹。
以行军总管出泉门道,隶于杨素。
弘度与素,品同而年长,素每屈下之,一旦隶素,意甚不平,素言多不用。
素亦优容之。
上甚礼之,复以其弟弘升女为河南王妃。
每诫其僚吏曰:“人当诚恕,无得欺诳。
”皆曰:“诺。
”后尝食鳖,侍者八九人,弘度一一问之曰:“鳖美乎?”人惧之,皆云:“鳖美。
”弘度大骂曰:“佣奴何敢诳我?汝初未食鳖,安知其美?”俱杖八十。
官属百工见之者,莫不流汗,无敢欺隐。
然弘度理家如官,子弟斑白,动行捶楚,闺门整肃,为当时所称。
未几,秦王妃以罪诛,河南王妃复被废黜。
②弘度忧恚,谢病于家,诸弟乃与之别居,弥不得志。
炀帝即位,河南王为太子,帝将复立崔妃,遣中使就第宣旨。
使者诣弘升家,弘度不之知也。
使者返,帝曰:“弘度有何言?”使者曰:“弘度称有疾不起。
”帝默然,其事竟寝。
弘度忧愤,未几,卒。
(节选自《隋书·列传第三十九》)7、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B.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C.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D. 今日各图/国事不得顾私/以亲戚之情/谨遏乱兵/不许侵辱/事势如此/早为身计/何所待也?8、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适,旧指女子出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