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三:《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标准版)

3、抒议结合点情理
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其它关键处
加入议论、抒情句子点染,既能使记
叙文更具真情实感,又能达到升华主
题、点明主旨的作用。
例文: 九月二十日,学校礼堂灯火通明,这里正召 开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表彰大会。听到主席念出 我的名字时,我感到呼吸急促起来,心中在快乐 地大喊:“我评上了,我被评上了!”此时在我 眼里,主席台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了,校长的眼神 也异常柔和,一切都那么美好,我觉得自己好像 要飞起来了。排队走上主席台,看到学兄学姐从 容淡定地接过证书,我不停地提醒自己:“严肃, 淡定!”但在接过证书的那一瞬间,我还是忍不 住裂开嘴笑了。真的很开心,何必假装严肃呢!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裂开的嘴就像那本合不上的 证书一样,始终保持着最大的张开度。
直接抒情
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 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 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 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助我们洗 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 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 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妈妈忘怀?不, 永远不会。 ——《再见了,亲人》 这段开头,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妈妈深深 的敬意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直接抒发了出来, 是很典型的直接抒情。
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 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
•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 3、托物言志(融情于物);选择一些
可以借用事物,抓住事物的某些特征,来自艺术 表现手法表达某种感情、道理、风格、精神和 品质,这就是托物言志。
• 4、议论抒情(融情于理)
三、技 艺 拔 高 我们怎么把自己胸中 之情化为纸上文字呢?
1、化虚为实显真情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二、抓住感情的触发点,以细节传情
白居易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真挚的感情最容易打动人。现实生活中,有 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 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 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 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 给人以思 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什么是细节描写
“提升”环节
当堂练习
小作文:请以“牵挂”为话题, 写一个生活小片断,要求情感真挚, 打动人心。
记叙文的“动情点”
——情到真处方动人(写出 真情实感)
“为情而造文。”
——刘勰
“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 不可能打动人心。” —— 狄德罗
“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 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 要对自己真实,要把自己的真情 实感写出来。” —— 冰心
——写出真情实感
学习目标: 1、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 学会捕捉自己心灵的细微触 动。 2、从寻常小事入手,写出自 己的真情实感。
永远的蝴蝶 (台湾)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 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 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 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 备过马路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 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行动,却要教我终身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 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 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 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 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 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 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妈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写作文题】每个人可能都有烦恼,每个烦恼也许都有一段小故事。
试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融入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航】1.明确写作内容。
每个人都可能会有烦恼,比如:妈妈总是拿你和别人比较,说你这不行那不行;在班级里表现得还不错,但总得不到老师的表扬;很喜欢跳舞,家人却不支持;唱歌总是跑调,每次上音乐课都很尴尬……想一想,你有什么烦恼?哪些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虽然文章的材料丰富多彩,但要注意选材应力求新颖。
新颖的材料,会使人耳目一新。
2.选择恰当的文体。
本文适合写成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应做到心手相应、详实叙事。
“我手写我心”,流露出个人的真情实感,让文章跳动着纯真的个性化的情感节奏,要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的烦恼等因素交代清楚,让人在读透整个事情的同时,也能读懂你的烦恼,从而引发共鸣。
3.写烦恼可采取多种形式。
可借用电影艺术中剪辑画面、组接镜头的方法来谋篇布局;可运用日记或书信来展开情节;可用问答对话法来切入点题;还可通篇在段落结构上采用排比这一修辞手法来组织全文等。
总之,要以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倾诉心中的愁闷。
比如诉说自我的烦恼时,可采用片段连缀的方法,以“烦忧如水、烦忧似酒、烦忧若茶”这三个小标题串联成篇,生动展现烦恼的情状以及走出烦恼的历程,以此抒发心中深沉的感悟。
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在写作中都要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可直接抒情,也可将情感渗透在叙述和描写中。
通过抒情表现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佳作欣赏】我的烦恼进入中学后,烦恼就像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其中最让我懊恼的就是那些没完没了的补习和做题。
使我再也没有了双休日。
“女儿,看爸爸又给你买什么好东西啦!”老爸还没进门就大声叫着。
我丢下正在“啃”的《数学宝典》,又惊又疑地跑出去。
当看到爸爸怀中抱着的是一堆可恶的学习资料时,我的惊喜之情顿时幻化成了美丽的肥皂泡。
“初中是人生较为关键的时刻,可不能再像小学时那样贪玩了。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方式的概念,知道不同的抒情方式及其表达效果。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抒情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抒情方式的定义及分类2. 各类抒情方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3. 如何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4. 抒情方式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5. 写作练习: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完成一篇作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各类抒情方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学会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类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抒情方式的定义、特点及表达效果。
2. 示例法:通过实例展示抒情方式在写作中的应用。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完成写作练习。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抒情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抒情方式的定义及分类,分析各类抒情方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 示例:展示抒情方式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感受不同抒情方式的魅力。
4. 练习: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完成一篇作文。
5. 反馈: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点评,指出运用抒情方式的优点和不足,给予指导和建议。
教案编写完毕,仅供参考。
如有需要,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拓展1. 探讨抒情方式在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中的应用。
2. 分析著名作家作品中抒情方式的运用,欣赏其表达效果。
3. 引导学生尝试创新抒情方式,丰富自己的写作风格。
七、教学评估1. 通过对学生写作练习的点评,了解学生对抒情方式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抒情方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写作中抒情方式的运用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日常写作中多尝试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提高写作表现力。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间接抒情常见的情况
1、写人抒情 在现实生活中,对人们情感触动最深的对 象首先是人,包括自身即亲人和朋友。写作者因 人而动情,但在文章中有时所抒之情并不局限于 所写之人,而是在更大的范围内抒写更深的情怀。 2、就是抒情 生活中的各种时间牵动了写作者的感情, 因而使得叙事包含着鲜明的主观感情色彩,在 回 忆往事,陈述经历、体验时,这种带有感情 色彩的叙述最为常见。
抒情方式。因为抒情诗直率的,所以使人感
到诚挚真内涵。在写作中,这
种方式不可多用,避免浅、空、浮的毛病。
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针对或凭借一定的外物, 曲折地抒发情感,即托物抒怀。间接抒情诗 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使感 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 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何为抒情?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抒情的 方式可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具体来 分又分为借景抒情法、触景生情法、咏物 寓情法、咏物言志法、直抒胸臆法、融情 于事法和融情于理法。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截了当地表露倾诉自己
的感情,即直抒胸臆。这是一种不用借托、
直陈肺腑的抒情方式,是一种高度性格化的
的疾痛——糖尿病。
她的头歪向枕头一边,痛苦地用手抓挠胸口。 床架上方,则挂着一枚我一九三二年赢得耐斯市
少年乒乓球冠军的银质奖章。
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得我十三岁时,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
城。母亲没有丈夫,也没有亲戚,够清苦的,但她经 常能拿出令人吃惊的东西,摆在我面前。她从来不吃 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然而有一天,我发现母亲 正仔细地用一小坏碎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最终5篇)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最终5篇)第一篇: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
通过种种表达方式,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景物等抒发作者爱憎好恶的感情,这种写法叫抒情。
在记叙文中,适当地抒情能使文章中所写的人、事、物、景的形象更加突出,意义更加深刻,从而激发读者的情思,引起读者的共鸣,有效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抒情要真挚感人。
“世上最是情难抒”,难在不做作,不矫情,不浮夸,要给人一种震撼力和亲和力。
(1)抒情方式:从经典文本的经典抒情段落来看,抒情方式分为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即直抒胸臆,是指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在感情达到炽热的程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比如当我们看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情不能自己时会说“浩瀚兮,大海!”再比如在魏巍《我的老师》中直接抒发对老师的敬仰之情“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通俗的比如歌词“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借太阳和花来表达感情。
它的呈现形态是把情感和人、事、景、物融为一体,可表述为:记事抒情(融情于事)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融情于物)议论抒情(融情于理)①寓情于事,借事抒情我们在回忆往事、记叙经历、述说体验时,往往会涌起感情的波澜。
寓情于事就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抒发感情。
作者因事而动情,情由事牵,感情色彩浓厚。
如老舍《小麻雀》中“小猫衔着小鸟??那两颗小黑豆似的眼珠已经在我心里睁着呢” 这段文字叙述小鸟被猫抓住之后,自己想追又不敢追,又不能不追这件事。
文字简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小麻雀的极度担心,对被损害的弱小者命运的同情。
②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我们看到一些景物,往往会触景生情。
《写作选择恰当地抒情方式》ppt课件

运用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间接 抒发难以言表的情感,使作品更加 含蓄、深刻。
05
抒情方式在写作中的实际应用
小说中的抒情方式
描绘人物内心情感
小说中,作者通过描绘人物内心 情感来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深 入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世界。
环境描写
通过描绘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 烘托出人物的情感状态,增强作
事件的同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诗歌中的抒情方式
意象表达
通过运用意象来表达情感,使诗歌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节奏与韵律
通过节奏和韵律的运用,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抒情效果。
象征与隐喻
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情感,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含蓄和深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采用深沉、内敛的语言, 抒发人生感悟、怀旧等情 感。
针对文学爱好者
采用优美、细腻的语言, 抒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和追求。
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抒情方式
结合叙述
在叙述事件、描绘场景的过程中, 穿插抒情表达,使叙述更加生动、
感人。
对比手法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事物之间的情 感差异,突出主题,增强作品的表 现力。
直接抒情适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 如欢乐、悲伤、愤怒等。
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直 接抒情常用于表达作者对自然、
人生、社会的感慨和思考。
在新闻、评论等非文学作品中也 常使用直接抒情来表达作者的观
点和态度。
直接抒情的写作技巧
选用恰当的词语
使用准确、生动、有力的词语来表达情感, 如形容词、副词、动词等。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通过描绘景物、叙述事件 等方式来表达情感。
抒情方式的重要性
抒情方式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 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

写作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专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抒情方式的概念,并能够识别不同的抒情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写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抒情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抒情方式的定义和分类: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象征抒情等。
2. 不同抒情方式的运用场景和效果。
3. 实例分析:优秀作品中抒情方式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抒情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介绍各种抒情方式的定义、特点和运用场景。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抒情方式,并创作一段相应的作品。
4. 展示:各组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于抒情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学生的作品,评估他们在写作中运用抒情方式的准确性和效果。
五、教学延伸:1. 进一步讲解其他抒情方式,如对比抒情、讽刺抒情等。
2. 组织写作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不同的抒情方式。
3.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优秀作品,分析其中的抒情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抒情写作中的心得体会。
2.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情境下运用不同抒情方式的效果。
3. 开展写作工作坊,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现场创作并展示作品。
七、教学资源:1. 提供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供学生分析和模仿。
2. 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相关文学作品和案例。
3. 准备写作素材,如图片、音乐、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作品,进行集中点评和反馈。
2. 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
3. 根据学生表现,调整教学计划和策略,以满足学生需求。
九、教学计划:1. 安排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抒情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2. 组织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优秀作品。
3. 定期举办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物言志(寓情于物)
• 寓情于物,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 己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托物言志的关键 在于“寓”。它的特点是,只描写物象,不直 接抒情,作者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 物象的具体描绘之中,通过比喻、拟人、象征 等方式,委婉曲折地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 流沙河的《藤》,就是运用了咏物寓
抒情的好处
恰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 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抒情,是文章打动读者、感染读者的重要手 段。抒情,是抒情诗、抒情散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叙事性的作品中,
它常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运用。
抒情的方式
•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 这一段文字里,作者写了许多富有关东气息的事物, 斑斓多姿,我们读起来,很容易就从中感受到作者对 于故乡的炽热爱恋。这是间接抒发情感的典范。
学会几种间接抒情的方法
• (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 (2)托物言志(寓情于物); • (3)借事抒情(寓情于事);
• „„„„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
我们看到一些景物,往往会触景生 情。借景抒情,就是通过描写景物来 抒发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把感 情融入到所描写的景物中,情景交融, 这是中国文学很传统的 表现手法和突 出的艺术特点。
枫桥夜泊 张继
•
• •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 作者通过描绘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 火、寒山寺等景物渲染出秋夜的幽寂清冷。借此表达了作 者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
片段二之所以比片段一好, 就在于作者在叙事之外运用了一 种表达方式使文字充满情意和张 力。
这种表达方式叫——抒情
什么是抒情?
• 抒情,即表达情思,抒发情感
• 抒情是和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并列的一种语言 表达方式,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
“这片月季花
真漂亮啊!”
“浩瀚兮,大海!”
• 文章不是无情物 • ----
• 作者饱含深情,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眷恋和誓保 家国的坚强决心。
小试牛刀
修改下面一篇例文。参照学习的方法, 运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和抒情手法,使文章 情感饱满。
妈妈的眼睛
①无论我在哪里,一回头总能看见妈妈温柔的眼 神。 ②上小学时,妈妈总是牵着我的手亲自送我上 学。即使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妈妈的手依旧传递 着温暖。 ③寒冬中的一个早上,妈妈和往常一样送我上 去,由于家长是不允许进校园的,所以妈妈在校门 口就止步了,妈妈把书包递给我,拍拍我的头,笑着 说:“上课认真听讲啊,不许走神……”我说了句: “知道啦”,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进入校园,当我 准备踏入楼梯时,不知怎的,猛然回头一看,妈妈依 然顶着凛冽的寒风站在校门外目送着我,眼神温柔 而明亮。 ④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失利,一抬头便能看见妈 妈鼓励的目光。
第二单元写作
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
片段赏析:
你更欣赏那个片段?
• 片段一: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 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 容母亲的好词加上都不为过。我曾经在一本书上读过一篇 文章,说所有的母亲都喜欢在孩子睡觉时端详他们…… • 片段二: 我能感觉到妈妈并没有出去,她好像站在了我的 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那里,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静静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 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 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 日里的朝霞与小草的交谈,妈妈呀,我愿在您温柔的怀里 甜甜如梦!
6.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 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 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的。 ——《春》 7.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 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 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散步》 • 8.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 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 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 在一块,要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借事抒情(寓情于事)
• 借事抒情,指通过叙述事件来抒发感情,让 感情从具体事件的叙述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感染读者。这种渗透着感情的叙述,读者品 味起来就更觉得真诚可亲。 • 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给儿子道别时 买橘子的那一段叙述文字,情真意切,感人 至深。
•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 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 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 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 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 9.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 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 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 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 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走一步,再走一步》 • 10.比起贝壳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 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 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 不苟呢? • ——《贝壳》 • 11.从没有见过开得这样盛得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 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 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 停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 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的部 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紫藤萝瀑布》
3、抒议结合点情理
• 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其它关键
处加入议论、抒情句子点染,既能
使记叙文更具真情实感,又能达到
升华主题、点明主旨的作用。
• 如《土地的誓言》,在回忆了自己在土地上的生活 情景后,作者写下了这样一段抒情文字: •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 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 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 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 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 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 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 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 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写作实践
寄语
• 直接抒情不要任何“附着物” 而直抒胸臆; 间接胸情需要借助表达内容而委婉的抒发情感。 但它们都是或直或隐地表达或浓或淡的感情, 给人以美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 • 究竟哪一种更好呢?苏轼有诗云:“水光滟潋 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如果把直抒胸臆的抒情比 作水光滟潋晴方好的话,那么,间接抒情应视 为“山色空濛雨亦奇”相比之下哪一个更令人 神往呢?“淡妆浓摸总相宜”。——根据抒情 的位臵和文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吧。
情的手法。
• 他纠缠着丁香,往上爬,爬,
爬,……终于把花挂上树梢。丁香被
缠死了,砍作柴烧了。他倒在地上, 喘着气,窥视着另一株树……
• 这里写的是“藤”,但影射的是那种趋炎 附势、踩着别人的肩膀向上爬的人。作者 把自己对这种政治投机商的愤恨与蔑视的 感情,寄寓在对“藤”的物性的描写之中, 达到了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⑥无论你要去哪里,直视前方总能看到妈妈 期望的眼睛。 ⑦我上初中的第一天,妈妈站在家门口, 嘱咐到:“上课认真听课……”我嘴里嚷道: “我又不是小学生了。”妈妈一愣随即笑说: “你这孩子,妈妈这不是关心你嘛。记得要努力 学习啊。”我只得说:“知道了,妈。”妈妈用 那期望的目光,注视我走进中学的大门。中学繁 重的学业有时让人沮丧,每当这时,我就想起妈 妈的眼睛,温柔中带着期盼,我心里仿佛充满力 量,我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 ⑧这么多年了,我早已读懂了妈妈的眼睛。 无论温柔的、鼓励的、期盼的、还是严厉的,他 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子女的爱。
文海拾贝
• 1.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留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 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 的事呀! • ——《羚羊木雕》 • 2.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 ——《荷叶 母亲》 • 3.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 接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 4.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她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 多么伟大的人啊! • ——《我的老师》 • 5.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 企盼着新一天快些到来。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 吗? • ——《再塑生命的人》
• ——《黄河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这几句诗就鲜明、直接地抒发了作者对黄河的敬仰、对祖
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
直抒抒情
•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 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 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而 是思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 委婉,而是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 “我口写我心”。这种直陈肺腑的抒情方 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 打动人心。
• 这一段叙述文字, 朴实无华,把慈父 的爱子之情和儿子 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怎么把自己胸中之情化 为纸上文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