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重点课时练习 第5课时 解决问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时练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时练习

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平行与垂直基础知识乐园一、填空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和()两种。

2、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如: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

3、两条直线相交成()时,这两条直线叫做(),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如:直线a与直线b互相垂直,记作()。

4、数学课本的下边和右边(),请你举出一个互相平行的例子()。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直线b都分别与直线c平行,那么直线a 和直线b()。

二、判断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果两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是平行就是垂直。

()4、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垂直。

()5、正方形有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三、下面各组线,互相平行的用“∥”表示,互相垂直的用“⊥”表示,其他的用“×”。

()()()()()()()四、选择。

1、在同一平面内有两条直线和同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A 互相垂直B 互相平行C相交2、直线行驶的汽车车轮留下的两行印迹()A 互相垂直B 互相平行C相交3、当直线a与直线b相交成直角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b互相垂直B a、b互相平行C不垂直也不平行4、()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A 相交B 垂直C 平行五、下图中那两条线段互相平行,哪两条线段互相垂直?用不同的颜色描一描。

能力拓展天地六、下图中直线m和直线n互相垂直吗?m l60°30°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基础知识乐园一、填空1、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上的一点可以画()条与这条直线垂直的直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可以画()条。

3、过直线外一点用三角尺画垂线的步骤:(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重合。

(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过直线外一点。

(3)、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第五单元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第五单元 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五单元第1课时同级混合运算算式的计算方法1. 我会算。

19+30-28 56-49+3827÷3×4 9×4÷32.判断并改正。

(1) 36-27+3=36-30 改正:=6(2)18÷2×3=18÷6改正:=33.要折100只纸鹤,小明折了20个后又增加了55个纸鹤的任务,还要折多少个?五单元第2课时含两级混合运算算式的计算方法1. 用脱式计算。

14+3×6 54-7×383-14÷2 9+8×82.填“>”“<”“=”。

20+20÷4()6×6-920+16÷4()42÷6+33. 先填一填,再列综合算式。

42 ÷ 7 6 × 5- 1 60 +算式:算式:五单元第3课时含两级混合运算算式的计算方法1. 脱式计算。

7×(24-18) 6×(58-49)(39+25)÷8 (48-39)×72.连一连。

63÷(44-37)(6+57)÷9 8×(69-60)9 72 73. 小强买了4支自动铅笔,付给售货员阿姨20元。

找回4元,每支自动铅笔多少元?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习(含答案)五单元第4课时练习十一一、填一填。

(1)在算式28+8÷4中,应该先计算()法,再计算()法,结果是()。

(2)在算式5×(26-17)中,应该先计算()法,再计算()法,结果是()。

(3)39与42的和,再减去29,差是(),算式是()。

二、计算下面各题。

49-5×7 (10+35)÷5 54÷9×4三、东东去商店买了一辆小汽车,给售货员阿姨4张5元钱,售货员阿姨又找给他2元,那么这辆小汽车多少钱?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习(含答案)五单元第5课时解决实际问题1. 一本故事书有90页,小芳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有多少页没有看?2.男生有29人,女生有25人,坐船去游玩,船每条限乘9人,至少需要多少条船?3.召开家长会,双人椅准备了8把,单人椅准备了60把,一共能坐多少人?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习(含答案)五单元第6课时练习十二一、一本故事书有90页,丽丽每天看6页,看了8天,还有多少页没有看?二、男生有29人,女生有25人,要准备过河,每条船限乘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三、笑笑幼儿园最近3天来了27个小朋友,照这样计算,6天要来多少个小朋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课时练习(含答案)五单元第7课时整理和复习一、4个小朋友要折100只纸鹤,他们每人折了9只,还要再折多少只?二、二(1)班第一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4人。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第5课时 练习课

第5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练习课(教材第69页练习十五第6~10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利用公式求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操作的实用性。

【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锻炼学生利用割补法求解剩余部分的面积。

【复习导入】1.复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2.导入。

那我们这节课来继续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练习课【练习讲授】1.出示教材第69页第6题。

锻炼学生估算能力。

(1)让学生读题。

(2)学生先估算,然后测量计算。

(3)交流评价。

2.完成教材第69页第7题。

出示第7题。

一个长方形花坛,长50米,宽25米。

(1)求这个花坛的占地面积。

(2)在花坛的四周围一圈围栏,求围栏的长度。

①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②怎样求花坛的占地面积?围栏的长度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呢?③学生思考、讨论。

④交流、汇报。

解析:花坛的占地面积就是指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可知,花坛的占地面积:50×25=1250(平方米);围栏的长度指的是围栏的周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50+25)×2=150(米)。

答:花坛的占地面积是1250平方米,围栏的长度是150米。

3.完成教材第69页第8题。

出示第8题情景图。

李小林要从右边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学生读题,说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2)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这个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只能是长方形的宽,最大为6厘米。

(3)剩下部分是什么形状?怎样求剩下部分的面积?(4)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实际操作,讨论、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课时 小熊请客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课时 小熊请客同步练习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课课练第5课时小熊请客一、填一填。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一十四()二十八()八三十二三()十五()七二十一()九三十六2、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

四五二十()()四六二十四()()二四得八()()3、找规律填数。

3、()、9、12、()4、8、()、()、20、()、()二、计算。

1、直接写得数。

1×4= 2×4= 3×4= 4×4=5×4= 6×4= 7×4= 8×4=9×4= 4×1= 4×2= 4×5=4×6= 4×7= 4×8= 4×9=5×2= 5×3= 3×6= 3×9=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8 4×()=16 5×()=20 1×()=4 ()×6=24 ()×9=36 2×()=8 ()×3=12 7×()=28 3、看图写算式。

()×()=()或()×()=()()×()=()或()×()=()三、解决问题。

1、同学们给4行花浇水,每行6棵,一共浇了多少棵?2、开展社团活动,创客小组有9人,足球小组的人数是创客小组人数的4倍,足球小组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一、填一填。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五)一十四(七)二十八(四)八三十二三(五)十五(三)七二十一(四)九三十六2、根据口诀写乘法算式。

四五二十( 4×5=20)( 5×4=20)四六二十四( 4×6=24)( 6×4=24)二四得八( 2×4=8)( 4×2=8)3、找规律填数。

3、(6)、9、12、( 15)4、8、( 12)、(16)、20、( 24)、(28 )二、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第5课时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 第5课时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时练习题)

2023秋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课时练习题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5课时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填空题1. 25加上一个数的2倍等于128的一半,这个数是。

2. 一批货物,如果大卡车运输需要20辆,如果用小卡车运输需要25辆。

已知每辆大卡车比小卡车多装2吨,这批货物一共吨。

3. 六(1)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提前在网上预约了几条船。

经计算,若增加一条船,则正好每条船坐6人;若减少一条船,则正好每条船坐8人,这个班共名同学。

4. 公园里有3只小猫,恰好一只比一只大一岁,它们的年龄之和是60,最小时猫岁。

5. 小明把720mL糖水倒入9个小杯和2个大杯中,正好倒满。

一个小杯与一个大杯容量的比是1:3,每个小杯的容量是毫升,每个大杯的容量是毫升。

6. 如果把正方形的两对边同时伸长3米,另外两对边同时缩短2米,可得到一个周长为26米的长方形,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米。

二、判断题7. 鸡兔同笼,鸡与兔的只数的比是2:3,共有80条腿,那么鸡有10只。

()8. 同学们参加“喜迎十四运”绘画展览,五年级一共去了264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比四年级的1.4倍少16人,设四年级去了x人,则可列方程为1.4x-16=264。

()9. 如果设甲为x,乙为2x,且已知甲、乙两数和为12,则甲是3。

()10. 小华读一本书,计划10天读完,实际每天比计划多读3页,结果提前2天读完,则这本书共有160页。

()11. 买一支钢笔比买6支铅笔还贵0.6元。

每支铅笔0.85元,每支钢笔多少元?列方程为x+6×0.85=0.6。

()三、单选题12. “一块梯形试验田的面积是300m²,下底比上底多20m,高是15m,求上底是多少m?”若设上底为X米,下列方程中()是正确的。

A. (X+20)×15=300B. (X-20)×15=300C. (X+X+20)×15=300D. (X+X+20)×15÷2=30013.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630 km的两地相向开出,经过4.2小时相遇。

00015 英语二 第五单元课后答案及参考译文

00015 英语二 第五单元课后答案及参考译文

第5课Text ALife Is Difficult.This is a great truth, one of the greatest truths. It is a great truth because once we truly see this truth we transcend it. Once we truly know that life is difficult--once we truly understand and accept it--then life is no longer difficult. Because once it is accepted, the fact that(引出同位语从句)life is difficult no longer matters.Most people do not fully see this truth that life is difficult.生活是艰难的。

这是一条真理,是众多伟大真理之一。

一旦我们真正认识了它,才会超越其本身。

一旦我们真正认识到生活的艰难所在,真正理解并接受它,生活将不再如那般的艰难,生活是艰难的这一事实,也不会再影响到我们。

大多数人并未真正认识到生活是艰难的这一事实。

Instead they moan more or less incessantly, noisily or subtly, about the enormity of their problems, their burdens, and their difficulties as if life were generally easy, as if life should be easy. They voice their belief, noisily or subtly, that(引出同位语从句)their difficulties represent a unique kind of affliction(痛苦)that should not be and that has somehow been especially visited upon(施加,造成,使遭受)them, or else upon their families, their tribe, their class, their nation, their race or even their species, and not upon others. I know about this moaning because I havedone my share.相反,他们不停地无病呻吟,或是聒噪地,或是微弱地,絮叨着他们所遭遇的种种问题、所承受的负担以及所忍受的苦难,好像生活应该是一帆风顺的。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 共34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 共34页)

新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全册共34页)目录第一单元负数第1课时负数的认识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第3课时练习课第二单元百分数(二)第1课时折扣第2课时成数第3课时税率第4课时利率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生活与百分数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圆柱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第5课时解决问题2 圆锥第1课时圆锥的认识第2课时圆锥的体积第3课时整理和复习第四单元比例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第2课时解比例2.正比例和反比例第1课时正比例第2课时反比例第3课时练习课3.比例额的应用第1课时比例尺(1)第2课时比例尺(2)第3课时练习课第4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雀巢问题第1课时鸽巢问题(1)第2课时鸽巢问题(2)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1.数与代数第1课时数的认识(1)第2课时数的认识(2)第3课时数的运算(1)第4课时数的运算(2)第5课时解决问题第6课时式与方程(1)第7课时比和比例(1)第8课时比和比例(2)2.图形与几何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第3课时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第4课时练习课第5课时图形的运动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3.统计与概率第1课时统计第2课时可能性4.数学思考第1课时数学思考(1)第2课时数学思考(2)第3课时数学思考(3)5. 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第3课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第4课时有趣的平衡第1单元 负 数 第1课时 认识负数课时作业一、用正、负数表示下面各题中的数量。

1. 某水果店本月盈利5000元,上月亏损2000元2. 王阿姨收人300元,支出200元二、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3 -34 4.12 -1 136 0 -248第2课时 在直线上表示数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5课《我们身体上的“尺”》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5课《我们身体上的“尺”》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五单元第5课《我们身体上的“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身体上的“尺”》这一课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长度,学会用身体上的“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概念,他们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用身体测量长度的经验。

但是,学生对人体长度作为测量工具的认识还不够明确,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长度,学会用身体上的“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长度,学会用身体上的“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对人体长度作为测量工具的认识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身体长度测量工具(如绳子、尺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身体长度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长度。

3.课堂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身体长度测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实例讲解: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学会用身体上的“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5.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6.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π
π
π1
ππ
π
四、1 cm
1.5 cm
2 cm
a cm
五、62.8÷ =80(m2)
4
4
42
44
4
四、完成下表,你会发现什么?
正方形边 截取最大圆

半径
圆的面积占正方 形面积的比
π
1 cm
0. 5 cm
4
2 cm 3 cm 4 cm a cm 我发现:在任何一个正方形里截取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占正方形的( )。 五、根据你 上面的发现求出下图中正方形的面积 。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 一、1.50.24 2.50.24 39.4384 圆的 3.4∶1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教材例 3P69~74)
一、我会填。
1.在一个边长是 8 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它的面积是(
)平方
厘米。
2.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都是 25.12 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的面积大。[来源:]
3.一个圆的半径正好等于另一个圆的直径,这两个圆的面积的比是(
1 二 、 6×6 - 3.14×(6÷2)2 = 7.74(cm2) 3.14×(6÷2)2 - 6×(6÷2)× × 2 =
2
10.26(cm2) 边长 三、1.1×1-3.14×(1÷2)2=0.215(m2) 答 :外面的正方形与内部的圆之间的面
积差是 0.215 m2。 2.3古钱币 面积是 2534.65 平方厘米。
)。
二、求出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A E
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直径等 于正方形的(
)。
三、我会解决问 题。 1.如图是我国 农村房屋墙上安装的窗户,正方形的木框边长是 1 米,外面的正方 形和内部的圆之间的面积差是多少?
2.右图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直径为 58cm,内方口边长 10.3cm,请你算一算 古钱币的面积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