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观后感~

合集下载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6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6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6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

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人们常说:“奉献是快乐的”,没错,有的人愿意为了让山里孩子飞出大山而奉献自己的一生;还有的人愿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燃烧自己的青春;更有的人为了让脊柱畸形患者抬头看世界倾注了毕生心血。

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奉献。

1980年,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的反对,选择区贫困的泥洋山区支教,36年的时光里,她是孩子们的太阳:每天早上有亲切的问候叫醒孩子们起床;她是孩子们的妈妈:白天用谆谆教诲和欢乐的游戏陪伴孩子们成长;她是孩子们黑夜里的眼睛,每个夜晚在灯下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支妈妈问孩子们:“幸福是什么?”学生一句“幸福是老师的爱”。

让支妈妈流下了眼泪,她说:“总要有人牺牲,这个人为什么不可以是我呢?”她用生命来奉献的不言之教,教会了学生和我们什么是良知和操守。

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201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秦玥飞来到一个湖南的小村庄任村官,三年里,他为了让村民过上好日子,想方设法筹钱。

泥泞的天龙边,有他望着顺利通水的河渠的不言的欣喜;崭新的敬老院前,有他对着阳光欢乐的面庞;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教室门前,有他成就感满满的笑脸。

他奉献了自己的金色年华,换来的是村庄的欣欣向荣。

我认为年轻,不代表骄傲和轻浮,而代表俯首躬行;年轻,不意味着夜店和电影院门前的久久徘徊,而意味着在荆棘和贫穷中无畏的拓荒;年轻,不是索取与获得,而是奉献与成就。

不骄躁,不沉沦,乐于奉献才是年轻原本的模样。

年轻,播下理想的种子,在悉心耕耘的大地上静待收获的时节。

多年前,梁益建学成回国,开始研究和治疗重度脊柱畸形这一病症。

在贫穷的大山深处他是患者的保护神:他不仅帮人治病而且帮人找钱;在学界公认的“禁忌症”面前他是愚公:他用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打开了1000多条“被折叠的生命”;在他自己面前,他却只是一个“小医生”。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0篇)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今天,学校里组织我们七年级全体学生开学生会,并给我们播放《2010感动中国》其中三位英雄的事迹。

孙水林、孙东林两兄弟虽然仍都是农民工但他们身上无处不彰显“信义”二字。

大雪封路,挡不住哥哥孙水林踏上归途的脚步。

胸中怀揣的,不仅是那26万元工资,更是滚烫的热火心肠!但事不尽如人意,孙水林路上遭遇车祸,不幸身亡。

但是孙东林并没有一味沉溺在悲伤中,因为他没有时间去悲伤,他必须尽快去完成哥哥未完成的遗愿:去发工钱!两兄弟完成了一次以生命为代价的生死接力。

雪落无声,但情义落在地上铿锵有力!而才哇,只是一名普通的藏族村干部。

当玉树地震来临,远在他方的他接到女儿的电话,急忙往回赶,但是他却放不下路上向他求助的村民。

来来回回,一次又一次,把伤员送到医院,再也顾不上自己的家人。

但是,迎接这位挽救了30多个生命的英雄的,却是三位亲人的遗体。

这才是真正的铁汉!坚强的他,是废墟上不倒的柱子,不倒的梁,为人民撑起一片天!同样的,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钢铁工人,自己家都还不宽裕,却将自己工资的一大半去帮助别人。

他资助180多名特困学生及特困家庭共12万元,并无偿献血6万多毫升,是自身血量的整整10倍!不仅如此,他还是无偿献血、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志愿者。

他总问别人还需要什么,总问自己还能做什么。

他,就是郭明义。

这些英雄的事迹在全中国播出,为的就是要感化中国人,感化冷漠的中国人。

试想,如果我们都认为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发展不差自己一个人,那么,这世界会怎样?反之,如果我们都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那么,这世界又会怎样?爱国已成为每个人常喊的口号,但依然不能做出一点实际的事情,只顾着自己的小家,顾全大家的反成了“傻瓜”。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通用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通用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通用10篇)《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篇1今天,我们在学校里观看了《感动中国》。

里面播放了许多十分感人的事,许多人看得泪不成泣。

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为里面的获奖者的故事感动了。

陈家顺是一家工厂的领导,他与民工同甘共苦,分担工作。

他用情分担当本分,为百姓打工。

正所谓动人以行不以言,在陈家顺的身上,充分地体现出了这点。

高淑珍自己的孩子本身残疾,因此她对残疾孩子很是同情,于是,她不断地收留残疾孩子,与一位好心人每天帮他们做饭、帮他们铺床、教他们知识。

如今已收留了30多个残疾孩子,真受人敬佩!林俊德是一名核试验研究员,他被查出有重病。

医生让他做手术,可他坚决不同意,因为他还要工作,他怕一做手术就不能在工作了。

他为了人民不顾自己的生太伟大了!还有一个人,我没有记住他的名字,但他是一个十分有孝心的人。

他是一个语文老师,他的母亲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他每天带着她母亲上班,许多人都同情他。

他们都是伟大的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让我们这个社会上多几个这样的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优秀篇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首播,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当选“感动中国”度人物。

这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来,第16位河南人获此殊荣。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

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他是张玉滚,是培养出22名大学生的山村教师。

“今天我愿做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来照亮孩子们的前程,希望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

”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张玉滚一干就是。

扎根黑虎庙小学,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

当地人把他的事迹编成歌曲传唱,感动了无数人。

乡村教师,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有一颗甘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终,向张玉滚老师致敬。

《感动中国》观后感(通用27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通用27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感动中国》观后感(通用27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

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1感动中国是一个不一样的节目,它能让我们知道那些英雄故事,每一篇故事都催人泪下,触动着我们的心灵,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斌强。

陈斌强,一个伟大的老师,因为母亲得老年痴呆症走失寻回后,所以他决定将母亲绑在身后,骑着电瓶车每周往返于30公里的山路中,照顾母亲5年如一日。

他的事迹经过广泛传播之后,学校决定将陈斌强工作地点从乡镇调到县城。

看到了他的故事,我的眼眶里已经有泪水在打转了,我很佩服他对妈妈的一份孝心,虽然有诸多不便,但他还是一心一意,坚持一直背着母亲上下班,他说过一句让我印象最深的话“孩子是可以等的,可是我妈妈,却没有时间等了。

”让我顿时潸然泪下,我也在心里暗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好好地孝敬爸爸妈妈,他们为我们付出的太多了。

看完后,我又在网上看了关于他的新闻,他在QQ空间里这样写道:“不过是一个儿子孝顺母亲,世间最普通的事儿,怎么就能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想来,也许是很多子女虽心里装着父母,却由于种。

种原因,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所以心存愧疚的缘故吧?”张丽莉,一个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好老师,她爱孩子胜过爱自己。

20年5月8日,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现已逐渐康复。

结尾我很感动,这时候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说的没有错,张丽莉老师的班上有一位同学,他超级不喜欢语文,张丽莉就特意在课堂上让他朗读课文,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微笑着夸他“声音有磁性,很好听”。

一段时间之后,那名同学的语文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我觉得她很了不起,这时我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彩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彩10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彩10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一在我们的生活中,国家中。

总有一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

他们为了我的祖国的兴旺而付出了一生甚至生命……今天是我们班的活动课,老师打开电脑点击(感动中国)这个视频给我们观看,里面说的是一些为国家,为人民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

在里面我最佩服的是黄旭华爷爷。

他的事迹让我最为感动。

先从黄旭华爷爷说起吧!他现在是一位共产党员,可是有谁知道他青春时的事迹呢?黄旭华爷爷大学毕业时就参加了制作核潜艇的工作,他在当时担任总设计的职位。

因为当时这项工作是党密工作,因此不能透露给别人,连自身的亲人也不能述说。

黄旭华爷爷的亲人们时常埋怨他。

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个工作。

如果核潜艇出了什么问题,他们即使在被窝里也会不顾一切地去解决。

经过他们不休不眠的工作,终于核潜艇快速度地完成了。

可是要真正地完成还有经过水压测试。

在当时美国为了更高效的完成核潜艇,开展了水压测试,但核潜艇下海10米时就因为承受不住水压的冲击而失败了。

在当时美国死了一百多人。

可是黄旭华爷爷并没有因此而害怕而是我自身亲自带领着战士们做测试。

潜艇下了5米,10米,20米……终于核潜艇成功了。

中国成为了5个国家中其中一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黄旭华爷爷为了祖国奉献了自身一生的青春。

正是因为这一些为国家而努力,奉献的人。

我的祖国才变得如此美好。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

共创美好家园吧。

《感动中国》观后感篇二写在前面: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阿来:乡村教育是重要的,但常常被忽略;乡村教师是伟大的,却不应该被遗忘。

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今天我看了20XX感动中国颁奖典礼,里面有张艺谋奥运团队,唐山十三农民,武文斌,经大忠,李隆,金晶,吉吉,神奇航天员,李桂林,陆建芬,韩惠民。

颁奖典礼中我最感动的是李桂林和陆建芬这两位人物,因为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

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观后感1蒲公英的生命在风中延续,她的生命在希望中延续。

——题记她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灵,她有一颗纯净的心灵,她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这个坚强的女孩叫作何玥。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女孩,何玥的年龄很小,但她的心却有那么大!她的乐观与坚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

该如何用语言赞扬她,我想,所有人对她不仅限于“感动”这一层面的意义上了。

人生来就拥有一个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命运,有很多人会抱怨命运的不公。

但是那些人如果了解何玥的话,他们就一定不会再去抱怨生活种种的不快了。

何玥一定很想留在这个世界上吧……但为什么还会有一些人依旧不顾一切的想去死呢?难道生命对他们来说就如此廉价吗?生的机会对于何玥是多么重要啊!我无法想象,那个与我年龄相差不大的善良女孩竟会被病魔缠身。

真正在困境中如此乐观的人,也为数不多吧?何况是她这个年纪,本应该在学校和同龄学生们一起学习的。

很多人听说了何玥的事迹都潸然泪下,不管是谁,都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了。

她拥有很多成年人没有的品质,她比很多人都更坚强!何玥还愿意在死后捐出器官救助他人。

那些被救助的人们,虽然可能不知道是谁救了他们的生命,但是他们一定是会发自内心的去感谢她的!何玥,一路走好!而今,这个年轻的生命已悄然离去,但她的灵魂,她的精神,却一定永不泯灭!所有现在依旧安然的人,请你们一定要乐观的生活。

如苍鹰飞过乌云,穿透天空;如彩虹掠过阴霾,绽放光芒。

何玥如今一定在另一个世界过的很好,这个平凡的女孩,却有能够感动中国的强心脏。

感动中国观后感2今年《感动中国》中最使我感动的是何玥姐姐。

当小何玥离开我们时,我潸然泪下,不为她的离去而痛心,而是为她的爱而感动。

她未曾离去,她的爱融入了天地。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5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5篇

《感动中国》观后感精选15篇《感动中国》观后感1__x年感动中国的评选已经结束了,我为这些人感到骄傲,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一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学时再次回荡在我的耳边,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动中国》看完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满无遐的联想,在我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想与体会。

还记得获奖的人分别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刚、坚持助学的丛飞、勇于为国奉献的黄伯云、为人们健康服务的李春燕、自强自立的洪战辉、信守承诺的陈健、残疾而不自卑邰丽华、为国鞠躬尽瘁的杨业功、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为国奉献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还有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他们的事迹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了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

保家卫国,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杨业功让我受益匪浅,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到达了遥远的天堂,但他的事迹与他那光辉英勇的形像将会永远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遗忘,他是中国军人的最佳楷模,他为了工作废寝忘餐,为了工作日夜奔波,为了工作而劳心劳力,他对国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连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记他的工作,惦记着他曾经无私奉献过的国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辉,令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司令而自豪。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足以令我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着,回荡着……在这此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残疾艺术家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而成了聋哑人,失去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在我们局外人看来是很悲惨,但邰丽华却度过了这些难关,从不幸的沉渊到艺术的顶峰。

她每天辛苦地练习,强迫自己去练,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十倍的努力与心血来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实际的行动与相对的能力打破了人们对她的可怜与同情,让群众对她刮目相看,向他们证明了残疾人的能力,展现了尽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向我们表达出了心灵至美与震撼,让我们感受到了没有语言的美与魅力,散发出从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辉。

2023年《感动中国》观后感(15篇)

2023年《感动中国》观后感(15篇)

2023年《感动中国》观后感(15篇)《感动中国》观后感1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品牌栏目,《感动中国》自推出以来,向全国观众推荐了100多位“感动中国”人物。

在这份名单中,河南人的身影,从来都是浓墨重彩的存在:张荣锁、任长霞、洪战辉、魏青刚、王百姓、李剑英、谢延信、武文斌、李隆、李灵、胡佩兰、刘洋、陇海大院、王宽……14年来,一个个河南人先后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

在录制现场,专访完王宽老两口,白岩松感慨地说:“我大概查了一下,从河南走出来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应该在全国的省份里不是排第一就是第二。

我一直有个想法,大家应该有共识,甭再说河南人、贵州人、上海人、广东人等等,咱们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他的话音未落便引起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据悉,同时当选“感动中国”度十大人物的还有南通“磨刀老人”吴锦泉,凋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最帅潜水员官东,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率领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冠军的郎平。

《感动中国》观后感2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

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

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

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看完节目后,泪眼婆娑,还有一点遗憾,吴斌师傅为什么没有入选呢?按说吴斌师傅当时的行为其实是全社会都需要践行的基本准则,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观后感
学院:管理学院姓名:xx 学号:0312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礼》是我每年必看的,不论是第几次观看,总是会给我带来浓浓的感动以及深深地思考。

这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观看了2013年的感动中国,观看过程中,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

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大家,感动了华夏儿女。

平凡的人们在不同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人民。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任劳任怨照顾老年痴呆症的妈妈的陈斌强,还有得知自己命不久矣,勇敢捐献器官的小女生何玥。

他们是很平凡,但是他们做出来的事情,表现出来的爱却那样的伟大和不平凡。

感动中国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更重要和更深层次的是我们的思考,是我们的榜样。

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

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
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

我不希望这样成为一种习惯,不是只有“三分钟热度”,而是要以身作则,尽量去规范和要求自己的行为,要对得起自己和国家。

虽然,这只是一次评选,但却点燃了全中国的热情。

虽然,这只是十个普通的人物,但却看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

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感动,来唤醒心中的良知和激情。

有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的人物,来引领我们走向新的辉煌。

我希望我们能够以此为标准和方向,未来都向着平凡的美好发展,演变出不平凡的精神和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