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XX观后感300字

合集下载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5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5篇)好的作品会让人回味无穷。

此时是很好的写作时机。

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该怎么才能把观后感更好的记录下来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5篇)》,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一)感动你我,感动大家,感动全中国13亿人民的是感动中国中那一个个有品格、有毅力、有爱心……的人们做出的一件件令人感动的事情,无论是失去双臂仍不放弃梦想的80后钢琴家、或是照顾老年综合症的老母的坚强教师……他们的事迹都让每一个人从心底生出那一份挥之不去的感动。

何玥,一个已经在另一个世界的12岁小女孩儿,她是那么善良,有爱心。

她在临近小学毕业时被查出肿瘤,痛苦地疗化让她的头发大把大把的脱落,而她并不为此灰心丧气,失去对生活的希望,还在病痛中还不忘善济他人。

她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希望奉献自己去帮助其他人,在这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值得敬佩与感动的品质吗?虽然我们对何玥姐姐的离去感到伤悲,但却又怀着欣喜,为她生命与另一个生命合二为一在这个世界上熠熠生辉感到欣喜。

她来过,不曾离去。

她用她的生命最后闪光,把人间照亮。

正所谓何处春江无玥明,何玥的感动事迹会照亮人间各处,它的品质会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就在她得病前,她还把老师捐助给她的钱和自己的全部零用钱捐出去,帮助了那些需要帮忙的人。

命运如此残酷,你却还是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带给所有人无穷的光明与力量。

感动的事迹永不随风被遗忘,感动的人们,不管怎样,在我们心中永远被铭记于心中!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二)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钱伟长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

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

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

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通用20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通用20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通用20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1近日,网上一组排雷英雄的无手“军礼”照片震撼了广大网民的心。

军礼无言,誓言铿锵。

一句“让我来”,排雷英雄倒在了血泊中,救下战友,自身失去了双手和眼。

一个严肃庄重的“军礼”展示出了排雷战士对党的忠诚,对排雷事业的不悔决心。

他们是一群走在“死亡”路上的英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为的是帮人民群众排除安全隐患,还人民群众一篇安详宁静的热土。

排雷发明者设计之初,考虑到敌人靠火力轰炸等外力作用引爆地雷,便在地雷材质上做了优化设计。

导致在如今的排雷工作中即使在强火力作用下,地雷毁灭率也是极低的,这就需要排雷士兵匍匐身子,通过绊发、剪线、去除伪装物等一系列排雷流程进行排除。

排雷完成后,战士们还要手拉手徒步验收雷场。

战士英雄大多数都处在20到30岁之间,正处朝气蓬勃,激情四溢的青春。

在这场特殊的战斗,许多排雷战士献出年轻的生命。

或跌入谷底,或顶高温挖掘,也从未一声怨言,轻言放弃。

爆炸事故中,侥幸抵住死亡厄运喉咙的战士们,有的失去双腿胳膊,终身残疾。

这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来说,同样是一场巨大的伤害。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失去健康肢体的人,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

排雷英雄的故事让无数群众热泪盈眶,“上半辈子,你守护我。

下半辈子,我是你的‘眼’,我是你的‘手’。

”排雷战士杜富国的妻子紧靠在杜国富身旁说。

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

英雄事迹让我们千万群众落泪。

他们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标兵,是祖国的骄傲。

在他们身后,祖国大地一寸寸平安的土地不断伸延。

他们的故事,全中国都要铭记。

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弘扬不畏艰难、不惧危险、不怕伤残、吃苦耐劳的排雷精神。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篇2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于2019年2月18日晚落下了帷幕。

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观后感(精选10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观后感(精选10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观后感(精选10篇)《感动中国》“龙鳞装帧”版宣传片发布,翻开颁奖辞和影像,每一片“龙鳞”背后是所有感动中国获奖人物的名字和影像。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观后感,希望大家喜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观后感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他们中的典型和代表,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

身患绝症却同疫情赛跑的张定宇,将很多的重症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领奖台上步履蹒跚;面对洪水汹涌却选择逆流而上的陈陆,为危难的乡亲奉上了的年华,颁奖台上只见一张照片;坚信“让一个女孩读书能救三代人”的公益高中校长张桂梅,改变了众多山区女童的命运,颁奖台上她双手布满膏药……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丰厚回报,没有什么踌躇不前,更多的是困难时刻挺身而出,无惧艰险与挑战,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安宁。

回顾整个20__年,我们要向这些感动人物表达敬佩之情,也要给各行各业的奋斗者点赞。

数不清的白衣天使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抗击疫情,数十万铁路职工坚守在运输一线,众多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冲在抗洪前沿,为数众多的扶贫人员奔波在贫困地区,鲜为人知的科技工作者们研发新的技术装备……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为外界所知晓,在他们看来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拼搏奉献是一辈子,得过且过也是一辈子,他们的选择让自己人生拥有更多色彩,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期待。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优秀观后感2近日,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揭晓。

当主持人念出一个个名字时,无数观众都红了眼圈,不少网友纷纷表示“太好哭了”“感动到不行”。

36岁的陈陆生前是一名基层消防员,20__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灾。

危急时分,他带领消防员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不慎英勇牺牲。

“放心,我会守好庐江”是陈陆对父亲的,更是用生命兑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

陈陆的事迹很好地诠释了“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的内涵,这是一种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守护,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精选7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精选7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精选7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1星期一上午第一节课,整个六年级都被安排到电教室去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三个。

在三个感人肺腑的故事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二个人物。

他名叫刘伟,是一个从重重困境中不断走出阴影找回自我的年轻人。

在他七八岁那年,有一次,在玩耍时,他不慎被高压电线电晕了过去,尽管经过了数日的抢救,他依然失去了他的双臂。

从此,他的生活就不能自理了,可虽然这样,小刘伟并没有放弃希望,他努力地练习用脚去做别人用手做的事。

终于有一天,他的脚几乎和正常人的手一样灵活了。

这时,刘伟又开始了体育锻炼。

首先,他挑战的是游泳。

每天,他都会背着个浮板,风里来雨里去地练习。

虽然他在那些残疾人里受的伤是最大的,但他因为努力,游得比任何人都好。

就在他快要成功的时候,灾难又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他得了一种病,这种病让他不得不向体育告别。

在精神和肉体的巨大折磨下,刘炜仍没有灰心,他又开始了他的钢琴之旅。

一眨眼,许多年过去了。

他用脚弹琴的技术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还过了七级。

现在,他的事被众人知道并认可,他就成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站在了耀眼的舞台上。

看完这段视频,我不禁对刘伟充满了钦佩之情。

他失去了双手,还那么坚强、那么勇敢地迎接新的生活。

他不像一般人,遇到一点困难就止步,即使天塌下来,他也是挺直腰杆顶着。

他天生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这使他虽然失去了双手,却能像普通人一样做事,甚至做得更好。

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成功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可他却凭着他的不懈努力,他那份坚定不移的心,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那属于他的巅峰。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应该像他那样,永不停歇,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只要那样,再高远的遥不可及的梦想也会成为现实!让刘伟成为一颗耀眼、灿烂的北极星,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吧!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观后感2今天是一星期一度的法制课,太喜欢上了,终于能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有感(通用10篇)

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有感(通用10篇)

最新《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有感(通用10篇)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有感,希望大家喜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有感1今天和同学们一起看了《感动中国》,一共看了4个人物,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这些伟大的人物,虽然他们不是很有名,但他们默默无闻地做了很多贡献。

第一位老人以磨刀为生磨一次刀才4元钱!五角钱!他却把自己苦苦挣来的几千元钱默默地捐给了灾区,泥石流地区等!多么让人感动呀!第二位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他们建立了宝贝回家的网站免费帮助家长们找自己丢失的孩子,让许多家庭团聚。

第三位郎平,她至少做了十多次手术!为什么呢?因为她曾是中国女排的一名主力,为中国女排赢得了多次冠军!现已经50多岁了!她为中国的体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最后一位是屠呦呦,她废寝忘食,她废寝忘食是为什么?是因为她要让更多的人得日疟和恶性疟的疾病,,最后她终于研究出了青蒿素,因此她也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让更多人远离疾病。

这些人多么伟大,我要向他们学习!看了《感动中国》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让我终生受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有感2今天我和爸爸妈妈看了《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那么多善良的人们为我们这个大家庭默默地奉献着他们的爱。

最让我感动的是外交官朱敏才和孙丽娜两位老师,那么大的年纪还要到最艰苦的大山里支教,奉献自己最后的光和热。

住着最简陋的房屋,帮助着最贫困的学生,把外面的精彩世界带到了大山深处,直到躺在病床上也不忘那个小小的讲台和那些可爱的学生。

还有那个默默奉献,匿名捐赠三十年,帮助过无数人的老人张纪清爷爷,他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他人和社会。

这些平民英雄让我感动,让我看到了中国这个大家庭是多么的温暖,充满了关爱。

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象他们一样,做个有利于社会的好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300字(10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300字(10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300字(10篇)《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300字,希望大家喜欢!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300字1说到钟南山爷爷,没有人不怀有敬爱之心。

因为他有一腔赤子热诚,一身高超医术,一片赤胆忠心,他被民间称为“民族脊梁”。

我本不认为“逆行”是一个褒义词,逆的反义词是顺,“顺”才是人们喜欢的词,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前方有危险,还要向前冲,谁喜欢呢?但钟南山爷爷是个例外!新冠病毒十分可怕,如果被不幸染上,病毒就会慢慢吃掉你的肺,没有肺就不能呼吸,最后人就会缺氧而死,目前还没有可以预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钟南山爷爷说:“如果没有什么事,这段时间就呆在家里,不要出门,更不要去武汉。

”在武汉陷入危难时刻,在国家面临危险时刻,总需要勇往直前的逆行者,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不顾个人安危,奔波武汉,在一线奋战,以他的身份和年龄,都不用亲自忙碌,但他不怕,“逆行”一下子成了热词,让人感动,让人追捧。

他工作了一天后在地铁餐车上疲备地睡着了。

钟南山爷爷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

”从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

这是怎样的情怀?这不正是民族的大义,国家的脊梁才有的仁爱之心吗?钟南山爷爷之所以受到大家的信任,不仅在于他舍身忘我的战斗精神,还在于他勇于说出真相,敢于告诉大家事实。

他的逆行,改写了“非典”的结局,他的逆行正在一步步逼倒“新冠病毒”。

他说:“在困难面前不能扯淡。

”他的心中,有信念。

他承认自己也会错,发现错了,但他会保持冷静,遵守科学精神,敢于纠正。

这比那些明知道自己错了,还讳莫如深,咬牙嘴硬的专家,不知道要高出多少!错了,就要承认并改正,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道理。

84岁的钟南山爷爷,有院士的担当,有战士的勇猛,有国士的威严,他有满腔责任为国为民,才让国人为之肃然起敬。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300字2在这个寂静的夜里,我望着远方,脑海里不断闪现着火车餐车上,那台打开的电脑,那陷入沉思又疲惫的脸!是在一篇新闻中,我第一次看到了您的身影——钟南山爷爷!我在秦皇小岛上向您问好!您知道吗?是这场新冠肺炎疫情,让我认识了您?听说,在16年前的“非典”防控的战役中,您就冲锋在前!如今,武汉告急,新冠肺炎出现了人传人的状况,您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连夜冲奔武汉!钟南山爷爷,当我在新闻上听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个新名词时,我觉得离我们很遥远;当延期开学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我又有些恐惧!除夕夜我看到第一支驰援武汉的军医队伍集结的时候,我深深地体会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您已经84岁高龄,但您不怕困难,奋勇当先,奔向最需要又最危险的地方,是您告诉我们不要怕!也不能怕!是您让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临危不乱,奋勇当先!您是这场战役的先锋!钟南山爷爷,是这场疫情让我认识了您!您是人民心中的英雄!当我知道您都已经84岁高龄的时候,我心里的画面是:每天清晨您应该提着鸟笼子,哼着小曲,漫步在公园里,过着闲适安逸的享受晚年生活。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0篇】

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0篇】

【导语】观后感,由观⽽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条醒⽬的标语或引⼦⼀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有什么感想。

《2022感动中国⼗⼤⼈物观后感》是⽆忧考为⼤家准备的,希望对⼤家有帮助。

1.2022感动中国⼗⼤⼈物观后感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终于在20__年2⽉10⽇晚在中央电视台⼀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度眼眶湿润。

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年⾃⼰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的⽼⼈;有的为亲⼈、为他⼈平凡的付出⽽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

这些⼈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

’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年,不是⼀时⼀事,⽽是⼏⼗年如⼀⽇,是全部的⼼⾎,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

他们给国家、社会、他⼈带来多么⼤的正能量。

观后⼼理暖烘烘的。

热乎乎的。

想⼀想⾃⼰、看⼀看周围很多⼈,有时为了⾃⼰的利益不顾他⼈,在这些⼈的事迹⾯前,真应该好好想⼀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常感动,⼼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

正是有了他们舍⼰为⼈的⽆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最⽆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物,⼜想到了“感动中国”⼗⼏年来伴随在我们⾝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们,他们崇⾼的⼈格,为国为民的伟⼤理想和让⼈泪不能⽌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代的年轻⼈的努⼒奋⽃,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定笔直⼜开阔,是⼀条光明⼤道!2.2022感动中国⼗⼤⼈物观后感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字上的,更多的是内⼼中⽆法⾔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通用7篇)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通用7篇)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通用7篇)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篇1感动是内心无比的震撼,爱在这个世界不会少,他无处不在,却细微得让人感受到全身的每一个细胞。

这样的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

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

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这三句话真的打动我了。

我在想,陈斌强为什么不拿条新的绑带?回顾那一个镜头,他为痴呆母亲做的详详细细的计划表,他为母亲的照顾和安全,随时陪伴在母亲身边。

他用那根绑带,带着母亲工作、生活。

在看到他每次为母亲系绑带的画面我就懂得,他系的不是绑带,不是那简简单单的一根绳,是绑在一起的身体,是绑在一起的爱,更是拴住母子的心。

这样的画面总浮在脑海里,久久退隐不去。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更懂得陈斌强的那种爱。

生活中,我总会害怕自己的父母会出事,想到如果有一天他们将要离我而去,那该怎么办?虽然自己有独立性,但父母的爱对于我永远没有独立性,因为父母代不会有相同重复的爱,是不一样的。

所以害怕,害怕失去他们。

每个人都会害怕失去所重要的。

所以我理解陈斌强对母亲无微不至的爱,那是对母亲的回报,也有对母亲浓浓的爱。

陈斌强所做的一切,让我更加确信,在这世界上爱能填平一切。

他为母亲所做的,都让我感受到“孝更绝伦足可矜”。

爱能让人放下一切去付出的。

生活也许不是艰难困苦,或许那时爱的滋味,需要尝遍每一个味道,便能成就我们的成长。

心怀感恩,把爱放心中。

因为爱无处不在,所以需要展现出爱的价值,让爱一直无处不在。

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有感篇2“微尘”在印度洋海啸、湖南水灾、喀什地震以及非典时期数次向灾区捐款,多次救助贫困患病儿童和福利院孤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XX观后感300字
我们对“年度人物”的定义是:人物事件发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本次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XX观后感300字范文,欢迎阅读。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XX观后感300字一:与往年一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名族的人民。

又是一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人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

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的人物。

他是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

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

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

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
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

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

最后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XX年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

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师用生命谱写出了人民教师的关荣与伟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

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在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

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XX观后感300字二:在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有……;有……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

讲述人物事迹……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今年还有每个人7个字评价):……
是他(她)让我感受到了……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XX观后感300字三:1987年,江阴祝塘镇政府收到一笔用于敬老院建设的捐款,捐款人署名
“炎黄”,1000元的捐款金额几近于当时一个人一年的工资。

此后27年间,贫困学生、希望小学、敬老院、地震灾区都陆续收到了署名“炎黄”的捐款。

“炎黄”究竟是谁?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试图见到“炎黄”本人,可惜却总是因“地址不存在”或“查无此人”而大失所望。

直到201*年11月20日,张纪清在银行向鲁甸灾区汇款后,突发脑梗晕倒,身上三张署名为“炎黄”的汇款单暴露了这个善意的“秘密”,也让这个百姓感动和牵挂了27年的好心人第一次出现在了大家眼前。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

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

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给“炎黄”张纪清的颁奖词。

或许对于今天大多数习惯于功利、擅长于钻营的我们来说,张纪清很傻,傻到放弃自己致富的机会,把财富用来资助素不相识的人们。

在这个文化越来越丰富的社会,我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张纪清是凡人善举的少数,所以他能够感动中国。

我在他身上看到的是改善世界的努力,哪怕力量微小,但坚守了27年。

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发牢骚、对他人抱怨、也常常在对国家的指手画脚中和面对社会事件时那犀利的言辞中寻找存在感,但其实,社会不会因此而变得美
好,它更需要我们付出实际行动。

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

最近柴静自己出资拍摄的雾霾纪录片关注度很高,她充分利用自己的职业身份做到了让大家关注这个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这也是改变世界的实际行动。

如果我们还没有张纪清心中那样的大爱,也没有柴静的职业和知名度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并不需要气馁。

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高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高尚。

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去主动行善、去改变世界,那么我们可以从不伤害、不破坏、不贱踏的行动开始,先做一个温暖的人。

不要害怕被看做傻瓜,有时撇开功利和现实做一回傻瓜,心里会洒进更多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