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师招聘考试:《中国美术史》大纲(四)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技法类)考试大纲

中国美术史(技法类)考试大纲

《中国美术史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中国美术史论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情况二、考试基本要求1. 准确把握中国美术史论的基本概念及其范畴。

2. 了解掌握中国美术史论的基本特点及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

3. 熟练运用中国美术史论理论知识分析研究相关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概念与范畴一、文化、艺术、美术的概念及其关系二、美术的本质和特征三、中国美术史论的发展历史及民国以前的主要著述四、中国民族美术的类型及其基本情况五、中国民族美术的基本特征六、中国古代美术理论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第二部分:宫廷美术、文人美术、民间美术一、宫廷美术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二、文人美术的概念、起源及其基本特征三、民间美术的概念、范畴及其基本特征四、宫廷、文人、民间艺术的关系五、宫廷美术的历史及其发展沿革六、文人美术的类型及其基本思想内涵书法与篆刻文人画文房四宝及其他文玩七、民间美术的类型概念及其文化内涵民间年画民间剪纸民间织绣民间雕塑第三部分宗教美术一、宗教美术的概念二、宗教美术的类型原始宗教美术佛教美术道教美术儒教美术民间信仰美术三、宗教美术的特征和表现形态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一、什么是美术理论?二、美术理论研究的范畴、目的和方法三、中国美术理论的历史发展沿革四、中国重要美术理论命题举述气韵传神形神雅俗逸第五部分:传统思想文化与美术理论的关系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范畴二、传统思想文化与美术理论的关系三、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美术审美思想的影响四、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美术审美思想的影响五、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美术审美思想的影响六、原始宗教文化的流传及其对民间美术的潜在影响。

2022教师招聘考试:《中国美术史》大纲(四)

2022教师招聘考试:《中国美术史》大纲(四)

2022教师招聘考试:《中国美术史》大纲(四)(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2022教师招聘考试:《中国美术史》大纲(四)第六章宋元美术一、考核知识点(一)宋元山水画(二)宋元人物画(三)宋元花鸟画(四)宋元雕塑(五)宋元工艺美术二、考核要点(一)宋元山水画1、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2、郭熙山水画论《林泉高致集》的主要观点3、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4、两宋其他的山水画家5、元初赵孟頫的代表作品及画风6、赵孟頫倡导的“复古”的含义7、元四大家的代表作品、风格特征8、元代山水画的其他代表人物(二)宋元人物画1、北宋宗教人物画代表画家及其作品、艺术特点2、南宋减笔人物画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3、宋代风俗画的代表画家及其作品4、元代人物画的代表画家5、元代宗教壁画的代表。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及目标美术史是中国文化艺术的主要学科之一。

美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美术作品是作者对生活认识的物化形态。

美术史是通过具体作品对美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事实的概括及学术性研究。

需要以科学的观点把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美术的发展规律,它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史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该课程的讲述及对形象资料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除了典籍的文字记载,更是美术作品对历史发展中各期政治、经济、文化的直观反映。

美术的发展、演变和技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创新,以及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是完全和历史的发展同步的。

它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了解美术的发展规律。

从而转变学生对美术专业学习的单纯技巧观念,更加自觉地重视对祖国文明的了解和自身文化素养的形成。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课堂教学第一章史前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2绘画艺术1.3雕塑艺术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不同文化遗址陶器纹饰的特点,以及陶器的产生在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领会原始民经济生活与艺术形式之间的依存关系。

(2)了解史前绘画的产生、形式及特点。

(3)掌握新石器时代雕塑的造型特点。

第二章夏商周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2.1青铜艺术2.2雕塑艺术2.3绘画艺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青铜器的纹样与造型特点,了解青铜器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种类用途,领会青铜礼器还凝聚了当时社会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信仰。

(2)掌握这一时期雕塑材料的种类及每种材料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这一时期绘画的形式及特点。

第三章秦汉美术本章主要教学内容:3.1绘画艺术3.2书法艺术3.3雕塑艺术3.4工艺美术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秦汉绘画的种类、形式及美术特征,从对秦汉绘画主题的研究中体会艺术的功能。

(2)了解秦汉时期书法的种类及每种书体的造型特点及意义。

(3)了解秦汉雕塑兴盛的社会背景及汉代厚葬的习俗与陵墓雕刻之间的依存关系。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

中小学美术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一)中国美术史试题1一、填空题(40分)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是时代的美术。

2、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3、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墨迹,是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4、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等四类。

5、东汉时代的画像石以山东嘉祥的为代表。

6、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等封的。

7、刘宋时画家陆探微创造了“"的清秀绘画形象,而张僧繇则因其创造的形象独具风格,被称为“”。

8、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之法。

9、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指的是、、和石窟。

10、唐代工艺品中成就最为卓著的首推,殉葬的和驼、动物是其中的精品.11、论者评宋初两大山水画家谓:“之画,近视如千里之远,之笔,远望不离坐外。

"12、南宋画家梁揩擅绘洗练放逸的“”,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

13、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的作者是民间画工等,而纯阳殿的壁画构图则是采用了的表现形式。

14、明代“派”的代表画家时和。

15、明末画家陈洪绶19岁时创作的,其中以为最佳。

16、清初“四僧"指的是、、、。

17、“扬州八怪”大致分三类,其中一类是丢官后来扬州的文人,如、等人。

18、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19、近代画家任伯年注重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结合,创造了的新画风.20、“从来没有一个画家像他这么努力与绘写社会生活……”这是郑振铎对《点石斋画报》的主要执笔人的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1、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

A、天地神话B、引魂升天C、墓主生活D、仙人出行2、已知最早的纸本绘画《地主庄园图》出土于( ).A、吐鲁番晋墓B、昭通霍氏墓C、安丘冬寿墓D、酒泉丁家闸墓3、描绘宫中嫔妃生活哀怨的作品是( )A、虢国夫人游春图B、捣练图C、挥扇仕女图D、簪花仕女图4、“昭陵六骏”浮雕中具有情节性的作品是()。

中国美术史复习大纲

中国美术史复习大纲

中国美术史复习大纲1 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主要有?它们各分为几个类型?每个类型的代表性作品有?2、在人和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是 _____ 和______?4什么是草书?5 霍去病墓石雕创作于什么时代?6谁提出了画论史上著名的“六法”论,这“六法”指的是?7南朝著名画家有哪些?北朝的著名画家有哪些?详细阐述顾恺之所处时代、生平、重要的传世绘画作品以及在理论方面的贡献。

8“吴带当风”、“曹衣出水”的吴和曹指的是?9龙门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哪些?10唐代画家张萱和周昉的代表作品有哪些?11什么是三彩俑?12.莫高窟至今尚存多少个洞窟?13.五台山佛光寺正殿,是什么时代重要的建筑实物?14《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他是什么时代人?15隋唐时期的山水画家有哪些?16、五代著名山水画家有哪些?他们的作品各有什么特点?17 五代著名人物画家主要有哪些?18 详细分析《韩熙载夜宴图》(创作背景、作品内容、表现技法、历史影响等)。

19、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有?20、南宋著名人物画家有?其中谁开启了元明清写意人物的先河?21 ()保存有大量元代壁画?22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23 明清时期,全面形成了三个最大的年画中心,它们是?24.谁创立了人物画“墨骨”画法?25.明代刺绣艺术成就最高的是?26、明代中后期花鸟画的代表人物是?27、明清时苏州著名的园林有哪些?28 解释明十三陵。

29“海派”的画家主要有哪些?30谁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 的口号?31.我国近代最早建立图画手工科的是什么学校?32、晚清时期制作小型玩赏性雕塑最有名、曾受到徐悲鸿赞赏的是?。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中国美术发生的种类、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

2.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进程,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趋势。

3.掌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画家及作品、美术现象与重要流派,培养、提高分析和鉴赏能力。

4.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知识,总结美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具有美术创作、美术评论及美术理论研究能力。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知识面。

5.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知识,关注美术研究的热点问题。

6.能运用所学的中国美术史基本理论与知识,胜任中小学美术教育、社会美术工作。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1.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1.建议教材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版
2.主要参考书
1.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全8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房龙.《人类的艺术》,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4.贺西林.《中国美术史简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版
5.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6.赵力,贺西林.《中国美术史》,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

中国美术简史考试大纲

中国美术简史考试大纲

《中国美术简史》考试大纲考试用书(教材):《中国美术史简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说明:在考试过程中,对目前学术界存在学术争论或有不同表述方式的问题,将一律以本考试指定教材的论述为准,同时也不超出其论述范围。

题中如涉及时间要素,均只要求回答到年份。

一、考试性质与目的中国美术史是本校硕士招生美术学各专业学生必考的理论基础之一。

本考试指定教材主要论述了中国美术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过程,以及中国历朝各代的美术现象。

共分6部分6编:①史前及先秦美术;②秦汉美术;③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④五代宋元美术;⑤明清美术;⑥近代美术。

考试目的:在于综合考察学生对中国美术的产生与发展的认识程度;对各时期的美术观念和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的了解程度;能否从美术发展与文化观念演变的角度,认识中国美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

二、考核目标第一编史前及先秦美术考试目的和要求本编要求考生从人类起源的角度,了解中国美术的起源,认识中国石器时代原始美术的特征;从中国文明历史开端的角度,了解夏商周青铜艺术造型和纹饰特征,及其所呈现的社会意义,以及其它门类美术的状况。

一、史前美术部分(一)考核知识点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2、新石器时代的雕塑3、新石器时代的绘画4、新石器时代的工艺与建筑(二)考核要求1、旧石器时代的美术识记:美术的早期形态。

领会:美术的起源。

2、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识记:陶塑、泥塑、石雕、玉雕的特征及代表作品。

领会:陶塑、泥塑、石雕、玉雕的产生与发展。

3、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识记:各文化时期彩陶造型、纹饰的特征及代表作品;壁画、地画与岩画的特征及代表作品。

领会:彩陶、壁画、地画、岩画的产生与发展。

4、新石器时代的工艺与建筑识记:工艺与建筑的特征领会:工艺与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二、先秦美术部分(一)考核知识点1、青铜器2、雕塑3、绘画4、工艺与建筑(二)考核要求1、青铜器识记:夏商周、春秋战国青铜器的特征及代表作品。

中外美术史复习大纲

中外美术史复习大纲

中外美术史复习大纲一、中国美术史部分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重点∶彩陶。

青铜器。

第二章秦汉美术重点∶汉画像砖、画像石。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美术重点∶顾恺之。

第四章隋唐美术重点∶人物画。

阎立本。

吴道子。

张萱。

周昉。

第五章五代两宋美术重点∶人物画。

山水画。

院体画。

第六章元代美术重点∶元四家及文人山水画。

第七章明代美术重点∶明四家、董其昌。

花鸟画。

第八章清代美术重点∶四王、四僧。

花鸟画。

扬州画派。

二、外国美术史部分第一章原始与古代美术第一节原始美术重点∶洞窟壁画。

母神雕像。

第二节古希腊美术重点∶古希腊美术的特点。

雕刻。

第二章中世纪美术重点∶中世纪美术的特点。

哥特式教堂建筑。

第三章文艺复兴美术重点∶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

达芬奇。

米开朗基罗。

拉斐尔。

第四章十七世纪美术第一节巴洛克美术重点∶巴洛克美术的特点。

贝尼尼。

鲁本斯。

第二节其他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重点∶委拉斯贵支。

第四章十八世纪美术第一节罗可可美术重点∶罗可可美术的特点。

华多。

布歇。

弗拉戈纳。

第二节其他代表美术家及其作品重点∶戈雅。

第五章十九世纪美术第一节新古典主义美术重点∶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

大卫。

安格尔。

第二节浪漫主义美术重点∶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

席里柯。

德拉克洛瓦。

第三节现实主义美术重点∶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

库尔贝。

米勒。

罗丹。

列宾。

第四节印象主义美术重点∶印象主义美术的特点。

莫奈。

德加。

雷诺阿。

第五节新印象主义美术重点∶新印象主义美术的特点。

修拉。

第六节后印象主义美术重点∶后印象主义美术的特点。

塞尚。

凡高。

高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国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四
文章来源:天津教师考试网
天津教师招聘考试
1.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 )。

A.《论语》
B.《存学篇》
C.《师说》
D.《学记》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

它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全书虽只有1229个字,却对教育的作用,古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和视导制度,教育和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成为千古传诵的教育名篇,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2.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l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

3.期末考试一结束,教务主任就召开高二年级全体师生会议。

会上,主任对在这次“无监考考试”中自觉遵守考试纪律的高二(3)班的50名学生提出表扬。

这对其他班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种(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强化
D.替代强化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三种:一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生行为予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三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这三种强化的结合运用,能激发、形成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4.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的是德育的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是:(1)尊重和信赖学生;(2)严格要求学生。

5.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
【答案】A。

中公专家解析: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六艺。

6.1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亦称( ),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

A.六三三制
B.五四学制
C.壬寅学制
D.癸卯学制
【答案】C。

中公专家解析:l902年,由清政府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首次制定了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

7.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

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

这体现了知觉的(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答案】B。

8.教师授课时,通过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

A.有意后注意
B.无意后注意
C.有意注意
D.无意注意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授课时,通过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

教师招聘复习资料:
/html/jszp/zlfd/?wt.mc_id=bk123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